Kết cấu định ngữ + de + trung tâm ngữ phi điển hình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206 176 0
Kết cấu  định ngữ + de + trung tâm ngữ  phi điển hình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H146 学号:152100135 博士学位论文 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 学 院 : 专 业 : 语 言 学 及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方 向 : 对 外 汉 语 学 院 语 法 理 论 与 应 用 研究生姓名 : 杨 氏 贞 指 导 教 师 : 齐 沪 扬 教 授 完 成 日 期 : 2018 年 月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 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位申请人:杨氏贞 指导教师: 齐沪扬 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的题目为“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属于专题性讨 论,而非系统性的讨论。所选的专题都是我们在语言实际中或对外汉语教学中经 常遇到的困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形式与意义、共性 与个性等分析手段相结合,对这非典型定中结构作了详细的研究,希望从深入的 研究能找出产生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动因,并为结构中的每个成分作出更详细的解 释。由于我们是非汉语母语者,所以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 不同,文中所关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做 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既考虑理论上的探索,又考虑应用上的操作。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 章,包括:(1)定中结构的分类;(2)准定语的 “N1 的 N2”;(3)“名物化”的“N 的 V/A”;(4)谓词性定语的“V 的 N”; (5)汉语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的句式对比。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这部分是对前人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 与梳理。再者是阐述本研究选题的意义,接着是介绍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最 后介绍出本文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是对定中结构中定语的定义进行梳理,再将定中结构分为典型的与非 典型的,并对每一类作出详细的描述。定中结构可分为典型的与非典型的。典型 的定中结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具有领属、修饰语限制的作用;而非典型定中结 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的是限定关系(“V 的 N”),有的是“名物化”现 象,有的在静态中与典型定中结构同构,但在动态中则是准定语的结构,即不表 示领属、限制或修饰,而是表示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 I 中文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是对“N1 的 N2”的四类非典型领属关系的考察:从配价理论、认知 理论以及指称理论对(1)他的老师(当得好);(2)(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4)(我帮)你的忙进行研究。通过对每个结 构中的“N1”与“N2”的语义类型的探讨,找出每个结构中“N1”与“N2”的 语义限制以及每个结构的产生机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1)类结构中的“N1” 也能由表示一般身份的名词充当;(2)类结构有的是准定语,有的不是准定语, 这取决于“V”的性质;(3)类结构是一个特殊用法,表示“N2”是“N1”的临 时身份;(4)类的“V”与“N2”是一个复合词,这类复合词本身不能再加上宾 语,因此把宾语加在中间,成了该结构的“N1”。 第四章是对“N+的+V/A”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 论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名词与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及语义关系。对哪些动词和形容词能进入“N 的 V/A”以及“N 的 V/A”能与哪 些介词共现作了详细的考察。最后探讨了该结构的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 词语。“N 的 V/A”是名物化现象之一,整个结构具有了指称性。 第五章是对“V 的 N”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论 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动词与名词的语义类型及两者之间 的语义关系。探讨了该结构“的”字的隐现规律及“V 的”是否能称代“V 的 N” 的各种情况。最后是对“V 的 N”的句法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进 行了详细的阐述。当“N”是[+生命]名词,“的”不可以省略,当[-生命]抽象名 词,“N”可以省略。具有指称性的“V 的 N”丰富了汉语偏正短语的语义。 第六章探讨了“的”字的功能与性质,并对与之相应的越南语“của”作出对 比。再者是对汉语“N+的+V/A”、“V 的 N”与越南语的“冠词+V/A+ của+N”、“N +(连接词)+V”的相应句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两语之间的差别与相同点。 第七章结语部分,对上面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内 容、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非典型定中结构 II 准定语 名物化 谓词性定语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raises a topical but no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with DE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special subjects that we choose are all the ones that usually occur in language use an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nod languag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e adopt several paradigms such a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form and meaning,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 so forth Through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several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s, we dig into the motivation of this type of structures and provide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to each of them As non-Chinese speakers, the problems we focus 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the native researchers concerns That is to say,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roblems for non-Chinese speakers are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practicability Therefore, we conduct the research combining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final remarks, there mainly are chapters, which are as follows: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2) ―N1 DE N2‖ in quasi-attributive (3) Nominalized ―N DE V/A‖ (4) predictival attribute ―V DE N‖ (5)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ones in Vietanamese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has been arrang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me foregoing issues about the research so as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work,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is topic, research object,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search methodologies, research values and so on Chapter two i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attributive‖ in grammar, and then it categorizes the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s into two types, namely conventional and non-conventional ones As is know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ttributive and the head are usually possessive, modificatory or restrictive in the III 英文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ypic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ons; whereas in the atypical on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ttributive and the head are various, for example, some are restrictive (e.g V de N), some are nominalized; some are superficially formed as a typical modifier-head structure but essentially a quasi-attribute structure expressing a particular relation of seman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ve and reference theory,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four types of non-conventio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formed with ―N1 DE N2‖, which are: (1) ta de laoshi (dangde hao) ‗他的老师(当得好)‘; (2) (ta kan-le) santian de dianshi ‗(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 Zhang San de yuangao, Li Si de beigao (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 (4) (wo bang) ni de bang jinxing yanjiu ((我帮)你的忙进行研究)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emantic type of N1 and N2 in each constr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discloses the semantic restriction of N1 and N2 and the production machanism of each structure It ultimately finds out that N1 in example (1) could also be a common noune; the property of V in (2) decides the structure as a quasi-attributive one or not; the temporary relation between N2 and N1 makes (3) a special usage; V and N2 in (4) could combine into a compound word which could not add any component as its object Chapter four is an in-depth study on ―N de V/A‖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on, reference re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surfaces, we find out the semantic type of and the relation among the nouns, verbs or adjectives of the structure, and make an particular inspection of two questions (1) what kind of verbs and adjectives could enter into ―N de V/A‖; and (2) what kind of prepositions that ―N de V/A‖ could cooccur with Chapter five is also an in-depth study on ―V de N‖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on, reference re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surfaces, it finds out the semantic type of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ouns, verbs in the structure, probes into the rules of the usage of DE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V de‖ may replace ―V de N‖ in the contexts In the end, it exposes the syntactic, pragmatic function and its related predicate words ―N de V/A‖ is one of the nominalization phenomena, which highlights the referentia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funciton and the nature of DE in Chine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 Vietnamese Moreover,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N de V/A‖ IV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nd ―V de 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article V/A N‖ and ―N V‖ in Vietnamese so as to reveal the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the two languages When N is an animacy noun, De could not be ommitted; while N could be deleted when N is not an animacy noun Besides, the V de N structure with referentiality enriches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nodifier-noun phrase Chapter Seven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summarizes the view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end, it points out the orientation in future work Keywords: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structure; quasi-attributive; nomanalization; predicative attributive V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录 VI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N1 的 N2” 1.2.2 “N 的 V/A” 1.2.3 “V 的 N” 1.2.4 汉语“N 的 V/A”、“V 的 N”与越南语的“冠词+A/V+ của+N” 、 “N+(连接词)+V”对比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采用的理论背景 1.4.1 原型范畴理论 1.4.2 三个平面理论 1.4.3 向心结构理论 1.4.4 指称与陈述 1.4.5 配价语法理论 1.4.6 有界与无界理论 1.5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简介: 1.5.1 VI “N1 的 N1”的研究状况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 1.5.2 “N 的 V/A”的 研究状况 11 1.5.3 “V 的 N”的 研究状况 14 1.6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与语料来源: 17 第二章 定中结构的分类 18 2.1 什么是定语? 18 2.1.1 定语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 18 2.1.2 定语是主语、宾语前的附加成分 19 2.1.3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19 2.2 定中结构的分类 20 2.2.1 典型的定中结构 20 2.2.2 非典型的定中结构 21 2.3 小结 22 第三章 N1 的 N2 23 3.1 对“他的老师当得好”、“他的篮球打得好”的考察 24 3.1.1 “N1”的构成 25 3.1.2 “N2”的构成 26 3.1.3 “N1 的 N2”的动词语义类型 31 3.1.4 N1+的+N2 的语义与语用 33 3.1.5 小结 34 3.2 (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5 3.2.1 研究现状 35 3.2.2 “N1”的构成: 37 3.2.3 “N2”的构成: 38 VII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4 动词的语义类型: 40 3.2.5 “时间词+的+名词”的非典型结构的产生机制 41 3.2.6 小结 42 3.3 对“我帮你的忙”和“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43 3.3.1 对“我帮你的忙”的考察 44 3.3.2 对“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51 3.3.3 特殊句式 55 3.4 对“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的考察 56 3.4.1 “N1”的构成 57 3.4.2 “N2”的构成 57 3.4.3 小结 59 第四章 N 的 V/A 60 4.1 对“N 的 V”的考察 63 4.1.1 “N”的构成 63 4.1.2 “V”的构成: 65 4.1.4 “N 的 V”与介词的共现 81 4.2 对“N 的 A”的考察 87 4.2.1 “N”的语义类型 88 4.2.2 “V”的构成 93 4.2.4 “N 的 A”的与介词共现的情况 96 4.2.5 “N 的 A”中“N”与“A”互换情况考察 98 4.3 “N 的 V/A”的语用功能 99 4.3.4 VIII 信息功能 99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3.5 4.4 目录 话题功能 102 与”N 的 V/A”结构相关的谓词 102 4.4.1 “N 的 V”作为主语与宾语所相似的谓语 103 4.4.2 “N 的 V”充当宾语 106 4.5 小结 108 第五章 V 的 N 110 5.1 “V”与 “N”的构成 111 5.1.2 “V 双的 N” 113 5.1.3 “VP 的 NP” 115 5.2 “V 的 N”的歧义现象 116 5.2.1 一价动词 116 5.2.2 二价动词 117 5.2.3 三价动词 118 5.3 不能进入“V 的 N”的动词和名词 118 5.3.1 不能进入“V 的 N”的动词 118 5.3.2 不能进入“V 的 N”的名词 119 5.4 “V”与 “N”的语义关系以及 “V 的”的称代功能 120 5.4.1 “动词-受事”关系 120 5.4.2 “动词-施事”关系 121 5.4.3 “动词-领事”关系 122 5.4.4 “动词-工具”关系 123 5.4.5 “动词-处所”关系 124 5.4.6 “动词-时间”关系 124 IX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 结语 首先,本体研究上的创新。非典型定中结构在汉语研究中一直是一个热点, 争议颇多,到目前为止仍未达到共识。本文对每个结构中的成分的语义类型与语 义角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从中发现了每个结构的特殊之处与共性所在, 这可算是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 其次,对比研究上的创新。汉语与越南语的语法对比一直以来是越南学生的 研究重点,但对于两种语言的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对比却没人做过,有的提到过但 不详细。本文就两种语言的非典型定中结构的相同与不同点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并作了相当细致的对比。这对学习汉语的中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和从事 汉越两种语言翻译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7.3 存在的困难 本研究需要大量的汉语语言事实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语言材料的分析需要 借助于语感,而作为外国人的研究者来说,对这些语言材料的判断及分析可能会 存在一些偏差。 研究题目相当庞大,需要大量的汉语语言表述,而作为母语非汉语的研究者 来说,这也是一个困难,因此本文阐述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之处,这也 会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本研究需要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分类、整理,对理论方面的知识需要经过 深入领会理解后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本研究中。作为母语非汉语的研究者来说是 个困难。 7.4 展望 本文对每个专题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但是因为本身是非汉语母语着, 文中所引用的例子大都从语料库查询所得,所以所探讨的内容缺乏全面性,这些 问题是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进行更深层面的研究才能解决。 除此之外,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只能考察“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 构”,而对于不带 “的” 的非典型定中结构未能涉及。希望将来有机会,能继 续对“非“的”的典型定中结构”进行一番考察,以期把汉语的所有的非典型定 中结构作出系统的描述。 179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 陈昌来、陈烨 1986《偏正结构 VP+NP 中 NP 与 V 的语义关系》,安徽师 大学报,第 期 [2] 陈昌来 2002《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上海师范的学学报, 第5期 [3] 陈昌来 2007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汉 语学习》第 期 [4] 陈国华 2009《从“的”看中心语构造与中心语的词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41 卷第 期 [5] 陈庆汉 1996《“N 的 V”短语的句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第 期 [6] 陈庆汉 1996《“N 的 V”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第 期 [7] 陈庆汉 2014《“NP+的+VP”短语语式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第 期 [8] 陈淑梅、王超 2001《汉语句法中“V+的+N”结构的歧义现象》,《黄冈师范学院学 报》,第 期 [9] 程工 1999《名物化与相信结构理论新探》,《现代汉语》,第 期 [10] 程书秋 2014《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语文教学通讯》,第 798 卷第 期 [11] 邓思颖 2006《以“的”为中心语的一些问题》,《当代语言学》,第 卷,第 期 [12] 邓思颖 2008《“形义错配”与名物化的参数分析》,《汉语学报》,第 期 [13] 邓思颖 2009《“他的老师当得好”及汉语方言的名物化》,《语言科学》,第 卷 第3期 [14] 丁凌云《定语语义指向分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 第年 17 卷第 期 [15] 董晓敏 1987《“N 的 V”功能类别质疑》,《九江师专学报》,第 期 [16] 180 范开泰 1993《语法分析三个平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7] 方小中 2004《定中结构研究综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第 23 卷第 期 [18] 甘世安、陈刚妮 2010《名词的原型理论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第 期 [19] 耿国锋 2008《关于二价名词的两个问题》,《北方论丛》,第 期 [20] 郭锐 1997《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 第3期 [21] 郭 锐 2000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 期 [22] 韩魏峰、梅德明 2011《形义错配结构及其主题化分析》,《外国语》,第 期 [23] 何旻泽 2014《原型范畴理论框架对名词的认知分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28 卷第 期 [24] 贺阳 2006《现代汉语 DV 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欧化语 法现象研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第 期 [25] 胡建华 2016 《 “他的老师当得好” 与论元的选择————语法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 期 [26] 胡伟 2010《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判定》,《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第 10 期 [27] 胡裕树、范晓 1985《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 期 [28] 胡裕树、范晓 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第 2期 [29] 黄国营 1981《伪定语和准定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 [30] 黄国营 1982 《“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 期 [31] 黄正德 2005 《他的老师当得好》,《吕叔湘先生百岁诞辰记念会议论文集》,待 刊 [32] 黄正德 2008《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语言科学》,第 卷,第 期 [33] 黄正德 2008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语言科学》第 期 [34] 孔令达 1992《“名 1+的+名 2”结构中心名词省略的语义规则》,《安徽师大学报》 第1期 181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5] 礼进 2009《再谈中心词理论与“的”字结构》,《现代外语》(季刊),第 期 [36] 李翠、方绪军 2017《“NP 的 VP 不”与 NP 的 VP 没(有)》《语言教学与研究》, 第2期 [37]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1998《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中国语文》,第 期 [38] 李立成 1999 《指称的“的”字短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 [39] 李敏 1997《关于定语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 期 [40] 李绍群 2010《现代汉语“名 1+(的)+名 2”定中结构非典型领属关系研究》,《内 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 36 卷第 期 [41] 李宇明 1986 《所谓“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 期 [42] 李振中 2005《“名+(的)+动”定中结构中“的”隐现的语义解释》,《华南理大 学学报》,第 期 [43] 梁银峰 2006 《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上海:学林出版社 [44] 刘朝华 2006《“形名”组合与“形的名”组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 期 [45] 刘公望 1984《试析“的”的几种特殊用法》,《兰州大学学报》,第 期 [46] 刘公望 1986《现代汉语的关系助词“的”》,《兰州大学学报》,第 期 [47] 刘慧清 2005《名词性的“名词+动词”词组的功能考察》,《汉语学习》,第 期 [48] 刘顺 2004《认知视点下的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卷第 期 [49] 刘振前、庄会彬 2011《“他的老师当得好”及相关句式 汉语伪定语的产生机制 问题辩证》,《当代外语研究》,第 期 [50] 刘一杉 2011《“他妈的”用法特点及成因》,《语文学刊》,第 22 期 [51] 柳宏亚 2011《配价理论在解决“VP+的+NP”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中的应用》,《集 宁师专学报》第 期 182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2] 参考文献 龙涛 2005《名词类指、个指的语息表达与名词次范畴(二)——名词个指信息与“个 体化事物”名词及名词指称分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 期 [53] 卢军羽 2014《也谈“你教你的英文”句式-评价构试视角下的汉语准定语研究》, 《现代外语》,第 期 [54] 陆俭明 1989《说量度形容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 [55] 陆俭明 2003 《“对 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第 期 [56] 陆俭明 2004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外 国语》第 期 [57] 陆俭明 2004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中国语文》第 期 [58] 吕叔湘 1965《语文札记》,《中国语文》,第 期 [59] 马兰 2007《从形容词+的+名词”结构中初探“动词+的+名词”结构中“的”的句法 功能——从描写性到描述性再到陈述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第 期 [60] 茆建生 1992《非领属性 Rd 结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 期 [61] 潘海华、陆烁 2011《从“他的老师当得好”看句法中重新分析的必要性》,《语言 研究》,第 31 卷第 期 [62] 潘国良 1987《“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献疑》,《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第 期 [63] 潘国英 2000《论动词作定语的两种结构形式》,《湖州师范大学学报》,第 期 [64] 钱书新 2005《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南昌大学学报》,第 期 [65] 任鹰 2008《“这本书的出版”分析中的几个疑点——从“‘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 结构理论难题”说起》,《当代语言学》,第 10 卷第 期 [66] 邵敬敏 2009《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三个原则》,《山西大学学报》第 32 卷第 期 [67] 沈家煊 1995 《“有界”和“无界”》,《中国语文》第 期 [68] 沈家煊 1999《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 期 [69] 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期 183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0] 沈家煊 2006 《“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 [71] 沈家煊 2006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中 国语文》第 期 [72] 沈家煊 2007 《伪定语还是准定语?》在上海师范大学做的报告 [73] 沈家煊 2008《“移位”还是“移情”?——析“他是去年生的孩子”》,《中国语 文》,第 期 [74] 施关淦 1981《“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从“向心结构”理论说起》, 《中国语文通讯》,第 期 [75] 施关淦 1988《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第 期 [76] 石定栩 2005《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汉语学习》,第 期 [77] 史金生、邝艳 2010《“他的老师当得好”句式的形成机制》,第 期 [78] 束定芳 1996《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第2期 [79] 司富珍 2002《汉语的标记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语言学与研究》,第 期 [80] 司富珍 2004《中心与理论和汉语的 DeP》,《当代语言学》第 期 [81] 苏静、刘世理 2011《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动词一词多义的隐喻机制探究》,《海外 英语》ISSN1009-5039 [82] 佟慧君 1992《“名+形”结构偏正式形容词之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 [83] 王飞华 2003《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 期 [84] 王红旗 2013《向心结构的识别》,《语文研究》,第 期 [85] 王红旗 2015《向心结构可以与其中心语属于不同形式类》,《语文研究》,第 期 [86] 王迈 2015《词类划分的认知心理基础》,《社会科学论坛学科新滩》 [87] 王淑华 2005《现代汉语指称与陈述问题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第 期 184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8] 参考文献 王霜梅 2008《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语义与结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 卷第 期 [89] 王霜梅 2009《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隐喻映射及功能》,《学术交流》第 期 [90] 王亦达 2000《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特征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五十年的 历史回顾与分析之三》,《社科纵横》第 期 [91] 吴长安 2006《 “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结构理论难题》,《当代语言学》,第 卷第 期 [92] 吴为善、秋微 2010《粘合定中结构“N 双+N 双”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世 界汉语教学》,第 24 卷第 期 [93] 夏群 2010《试论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性质及分类》,《语言与翻译》,第 期 [94] 项娟 2016《准定语句式“NP1 的 NP2+V 得 R”的构试语法分析》,《现代语文》 [95] 项梦冰 1991《论“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 对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 化”问题的再认识》,《天津师大学报》第 期 [96] 熊仲儒 2001《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问题》,《现代外语》,第 24 卷第 期 [97] 熊仲儒 2005《以“的”为核心的 DP 结构》,《当代语言学》,第 卷第 期 [98] 邢福义 1988《关于形容词短语》,《荆州师专学报》,第 期 [99] 徐峰 2001《试论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确定》,《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第 期 [100] 许晓华 2012《二价名词的词典释义和配例》,《辞书研究》,第 期 [101] 徐阳春 2005《也谈“NP 的 VP”结构》,南昌大学学报,第 期 [102] 徐阳春、刘超宇、陈鑫 2017《汉语“N 的 V”问题之症结与出路——兼论向心结构 理论的先天不足》,《当代语言学》,第 期 [103] 颜柳 2017《“N 的 V”与“V 的 N”的构式承继关系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 3期 [104] 杨炎华 2013《汉语中的准定语及其两类“相关”句式》,《语文研究》第 期 [105] 杨炎华 2014《“他的老师当得好”的重新审视》,《当代语言学》第四期 185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6] 杨永忠 2010《属格结构生成句法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期 [107] 殷志纯 2016《试析“V+N1+的 N2”歧义格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第 10 卷第 期 [108] 袁毓林 1992《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科学报》,第 期 [109] 袁毓林 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 期 [110] 袁毓林 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 期 [111] 詹卫东 1998《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第 期 [112] 张伯江 1993《“N 的 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第 期 [113] 张伯江 1996《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第 期 [114] 张国青,王瑞敏 2012《时间量词与名词的兼类问题》,《长治学院学报》,第 29 卷 第一期 [115] 张国宪 1989《单双音节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差异考察》,《淮北煤师院学报》, 第3 期 [116] 张国宪 1995《双价形容词对语义结构的选择》,《汉语学习》,第 期 [117] 张国宪 1998《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中国语文》,第 期 [118] 张国宪 1999《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断结构及其体表现》,《中国语文》,第 期 [119] 张华莉 2007《简说词的活用》,《语言文字》(下半月) [120] 张培翠、庄会彬,《伪定语的生成机制辩证》《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 年第 五期 [121] 张延俊 2008《“这本书的出版”之类短语性质新议》,《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 28 卷第 期 [122] 赵美英 2016《现代汉语形容词界限特征的多维考察》,《现代语文》 [123] 赵世举 2003《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古汉语研究》,第 期 [124] 周国光 1996《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汉语学习》,第 期 186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25] 周国光 2005《对“中心与理论和汉语的 DeP”——一文的质疑,》,《当代汉语语 言学》,第 期 [126] 周国光 2007 《“NP+的+VP”结构和相关难题的破解》,《汉语学报》,第 期 [127] 周韧 2012《“N 的 V”结构就是“N 的 N”结构》,《中国语文》,第 期 [128] 周统权、刘振标 2016《定中结构的加工研究:回顾与展望》,《浙江大学学报》 [129] 朱德熙、卢甲文、马真 1961《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 报》,第 期 [130] 朱德熙 1961《说“的”》,《中国语文》,第 12 期 [131] 朱德熙 1962《句法结构》,《中国语文》,第 8,9 期 [132] 朱德熙 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 期 [133] 朱德熙 1984《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中国语文》第 期 [134] 宗守云、张宜生 2008《对集合量词典型性问题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第2期 [135] 翁义明,王金平 2015 《“NP+的+VP”主谓结构性质的多角度考察》,《江苏科技 大学学报》,第 期 [136] 姚振武 1995《现代汉语》“N 的 V”上古汉语的“N 之 V”(上)》,语文研究,第 期 专注 [137] 布拢菲尔德 1997《语言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 [138] 陈忠 2005《认知语言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139]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140] 范开泰、张亚军 2005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1] 范晓、张豫峰 2003《汉语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 [142] 方绪军 2002《现代汉语实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87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3] 房玉清 2001《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4] 冯胜利 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45] 郭锐 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146] 黄伯荣、廖序东 1997《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147] 胡裕树 1962《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148] 李绍群 2011《现代汉语“名 1+的+名 2”定中结构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149] 刘月华 2004《使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150] 陆俭明 1983 《“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 京大学出版社 [151] 陆俭明 1993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52] 陆俭明 200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53] 陆俭明、沈阳 2005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4] 吕叔湘 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155] 吕叔湘 1980《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156] 吕叔湘 1987《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157] 吕叔湘、朱德熙 2002《语法修辞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 [158] 马庆株 199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59] 潘悟云、陆丙甫 2015《东方语言学》(第十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160] 齐沪扬 2000《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1] 齐沪扬 2004《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62] 沈家煊 2004《“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163] 沈家煊 2005《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164] 沈家煊 2005 《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88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65] 石定栩 2011《名词和名词性成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66] 石定栩 2004《名物化、名词化与“的”字结构》,《中国语言学论丛》,第 辑,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67] 石毓智 2004《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168] 完权 2016《“的”的性质与功能》,商务印书馆 [169] 王寅 201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70] 袁毓林 198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71] 张伯江、方梅 2001《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72] 张伯江 2016《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二)》,商务印书馆 [173] 张国宪 2006《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 ,商务印书馆 [174] 张静 1984《新编现代汉语自修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175] 赵元任 李荣编译 1952《北京口语语法》,华义印刷厂 [176] 郑怀德、孟庆海 1991《形容词用法词典》,湖南出版社 [177]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78] 朱德熙 201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79] 朱德熙 201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80] 朱德熙 1985《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学位论文 [181] 高航 2007《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182] 仓晓敏 2007《汉语名词性成分的无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3] 黄明亮 2008《汉语名词化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学位 [184] 李丽娟 2009《数量定语的位置及相关问题》,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5] 李千驹 2001《汉语定中结构新探》,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189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6] 李泉 2005《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7] 李振中 2002《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8] 柳成姬 2016《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9] 毛秀月 2002《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0] 孟瑞婷 2012《《现代汉语词典》“名+ 动”偏正式复合动词释义研究》,河北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1] 孙玥 2012《现代汉语形容词转类名词现象的研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与北京大 学语料库》,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2] 万辉 2011《现代汉语含有准定语的“N1+的+N2”结构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193] 王晶 2008《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4] 王霜梅 2006《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5] 王玉娜 2016《“伪定语”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6] 吴怀成 2009《“准定语+N+V 得 R”句式及其产生机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 [197] 吴淑琼 2011《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8] 张佳 2012《现代汉语时量词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 赵允敬 2011《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 祝丹霞 2012《汉语“名词短语+的+形容词”构试中形容词短语名词化的动因和机制 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文参考文献 [201] Bùi Đức Tịnh 1952 [202] Cao Xuân Hạo Văn phạm Việt Nam Sài Gòn 1991 Tiếng Việt- Sơ thảo ngữ pháp chức năng, tập 1,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TP.HCM 190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203] Đái Xuân Ninh 1978 Hoạt động từ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HN [204] Đinh Văn Đức 1986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Từ loại NXB Đại học Trung học Chuyên nghiệp, Hà Nội [205] Đinh Văn Đức 2001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 từ loại, NXB Giáo Dục, Hà Nội [206] Đỗ Hữu Châu 1981 Cơ sở ngữ dụng học, NXB Giáo Dục, Hà Nội [207] Đỗ Hữu Châu 1981 Từ vựng – ngữ nghĩa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Hà Nội [208] Đỗ Hữu Châu 1998 Cơ sở ngữ nghĩa học từ vựng, NXB Giáo Dục, Hà Nội [209] Hồ Lê 1992 Vấn đề cấu tạo từ Tiếng Việt đại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Hà Nội [210] Hồng Tuệ 1998 Tuyển tập ngơn ngữ học,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TP.HCM [211] Lê Biên 1999 Từ loại tiếng Việt đại, NXB Giáo dục [212] Lê Xuân Thại 1995 Câu chủ vị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HN [213] Phan Khôi 1997 Việt ngữ nghiên cứu, NXB Đà Nẵng [214] Nguyễn Đức Dân 1998 Ngữ dụng học, Tập NXB Giáo dục,Hà Nội [215] Nguyễn Tài Cẩn 1996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 ( Tiếng – Từ ghép – Đoản ngữ),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16] Nguyễn Thị Bích Ngoan 2016 So sánh đối chiếu phương thức danh hóa Tiếng Anh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iến sĩ [217] Nguyễn Thị Thuận 2003 Danh hóa Tiếng Việt đại Luận án Tiến sĩ [218] Nguyễn Văn Thành 2003 [219] Trần Thị Nhàn 2009 Tiếng Việt đại,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HN Lý thuyết ngữ pháp hóa thực trạng ngữ pháp hóa số từ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191 致谢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能够完成此博士学位论文,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齐沪扬教授。 齐老师对我论文的研究方向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推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 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善性意见,投入了超 多的心血和精力。没有齐老师的关心、培养、鼓励与教诲,就没有这篇论文,更 没有我的现在。 同时,还要感谢曹秀玲老师、陈昌来老师、范开泰老师、方绪军老师、张宜 生老师、宗守云老师,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可说大部分是来自老师们的 课堂。 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是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使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能够全心投 入学习和工作之中,顺利完成学业。 此外,还要感谢朋友以及同学们在我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 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们,透过他们的研究文章,使我对研究课题有了很好的 出发点。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192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8 年 月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18 导 师 签 名: 日期: 2018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193 ... 定语会受到种种限制。以上这些非典型定中结构至今仍引起不少争论,因此本文 试着研究上述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以期找出“N 1+? ??+N2”、“N+的+V”、“N+ 的+A”以及“V+的+N”四种类型的语义类型与其产生机制。并对汉语“N+的 V” 与越南语的“冠词+V/A+của+N”、汉语“V+的+N”与越南语“N+(连接词词)+V” 进行对比,以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共同之处。 1.2 研究对象 1.2.1 “N1 的... - 来/去+V+来/去 - Ib: V +O+ {祈使语气词} - V+O+来/去 - 来/去+V+O+来/去 - 来/去+V+O 来/去+V 至少能进入上面一个框架的动词是自主动词,都不能进入上面的框架则为非 自主动词。 31 第三章 N1 的 N2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来考察一下“N 1+? ?? N 2+? ? ?+? ??”中的动词 a 后来,张蕴之到四小当校长去了,王文蕙到远远的一个镇上教书去了。... 马庆株在《汉语动词与动词性结构》是用“来、去+V+O+? ?+? ??”的框架来 鉴定汉语动词的自主性。马文认为能进入该框架的动词,且宾语不包括数量准宾 语(时量、动量、度量)就是自主动词。另外,该框架的各成分,除动词以外, 其他各项都可以不出现。也就是说动词本身能单独构成祈使句,或带上宾语构成 祈使句。鉴定框架如下: Ia: V + {祈使语气词} - V+来/去 - 来/去+V+来/去 - Ib: V +O+ {祈使语气词}

Ngày đăng: 14/04/2021, 18:22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