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Nghiên cứu cách dùng chữ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73 5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Nghiên Cứu Cách Dùng Chữ “是”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Tác giả Nguyen Thi Nhung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ThS. Vũ Thị Anh Thơ
Trường học Trường Đại Học Thủ Đô Hà Nội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Thể loại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Năm xuất bản 2023
Thành phố Hà Nội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73
Dung lượng 1,52 MB

Nội dung

河内首都大学 外语系 NGUYEN THI NHUNG 现代汉语“是”的用法研究 NGHIÊN CỨU CÁCH DÙNG CHỮ “是”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语言专业 导师:武氏英诗硕士 2023 年 月于河内 TRƯỜNG ĐH THỦ ĐÔ HÀ NỘI KHOA NGOẠI NGỮ NGUYỄN THỊ NHUNG NGHIÊN CỨU CÁCH DÙNG CHỮ “是”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GIẢNG VIÊN HƯỚNG DẪN: ThS Vũ Thị Anh Thơ Hà Nội, tháng năm 2023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内首都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23 年 月 日 摘要 “是”字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其性质和用法纷繁复杂。许多 年来,语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是”字进行探讨,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依然存在着不少未知领域,而且也缺乏对相关的“是”字结构语法语用 特点作综合的分析和解释。 本文全面探讨了汉字“是”的多元词性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认 识到“是”字词性丰富,用法频繁且多变。尽管《现代汉语八百词》将所 有九种“是”字用法都归为动词,但有研究显示其实“是”还有其他词性 的用法,如形容词、动词和代词等。实际使用中,“是”的词性并非绝对, 其用法有许多交叉和重叠现象,具体识别需依赖于语境。文章还对河内首 都大学学生习得“是”字句式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教学提出了实践建议。总结来说,“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丰富复杂, 尤其是其作为判断动词连接主宾的功能,为语言的准确和完美表达打下了 基础。 限于篇制,本文只对这几种常见而特殊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和描写,目 的一方面是希望为学者们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用的材料,另一方面则是希望 笔者的工作能够对人们学习和使用“是”字有所帮助。 关键词:是;用法;词性;偏误分析 目录 摘要 引言 I 选题缘起和意义 II.研究现状 2.1 “是”字的词性研究 .6 2.2 工具书 2.3 相关专题研究 III.研究方法 第一章:相关理论基础 11 1.1.偏误分析理论 11 1.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是”字句研究现状 11 1.3.现代汉语“是”各种词性的用法 14 1.3.1 形容词“是”的用法 14 1.3.2 代词“是”的用法 16 1.3.3 副词 “是”的用法 18 1.3.4 名词“是”的用法 20 1.3.5 连词“是”的用法 20 1.3.6 动词“是”的用法 22 1.3.7 其他用法 26 1.4.本章小结 .31 第二章:河内首都大学的汉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33 2.1.调查目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33 2.1.1 调查目的 33 2.1.2.调查对象 33 2.1.3 调查方法 33 2.1.4.调查内容 34 2.2.偏误分析 .34 2.2.1 词性偏误 34 2.2.2.用法偏误 42 2.2.3.误加 47 2.2.4.错序 52 2.2.5.遗漏 53 2.3.本章小结 .55 第三章:河内首都大学学生“是”的偏误成因及建议 56 3.1.河内首都大学生使用现代汉语“是”字句的偏误成因 56 3.1.1 母语迁移作用 56 3.1.2.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56 3.1.3.教材的误导 57 3.1.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58 3.2 河内首都大学生现代汉语“是”字句的教学及学习建议 58 3.2.1 教学建议 59 3.2.2 学习建议 60 3.3.本章小结 .61 结论 63 参考文献 65 附录 66 致谢 71 引言 I 选题缘起和意义 “是”字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其性质和用法纷繁复杂。许多 年来,语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是”字进行探讨,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依然存在着不少未知领域,而且也缺乏对相关的“是”字的用法特点作 综合的分析和解释。 从历史看,在古代汉语中,“是”字是指示代词和形容词。经过不断 的发展演变,在现代汉语中,“是”成为了公认的判断词和副词。但不可 否认的是,“是”字无论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是”在作为判断词以外,仍然存在着其他作为别种词的一些性 质和用法。可以说,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用法成为了“是”字在现代汉语 中的魅力。 在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是使用频率很高又极为特殊的句式。“是” 字句结构复杂,语义多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当复杂。“是”字在现代 汉语中分布之广,应用之多,已非一般的高频词可以比拟,且其用法多变、 意义众多,很容易使学汉语者混滑,所以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和 重点。 在人类的语言活动中,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方 式也出现了变化。就汉语而论,“是”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更显得丰富多 彩。如今,学习汉语者越来越多,高频出现的“是”字用法对于学汉语的 外国人来说困难很多;甚至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中国人,对“是”的运用 很多时候也只是知研究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考虑了这些情况,笔者着手 对“是”字的用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希望从中得出的认识能够对开拓 “是”的理论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II.研究现状 2.1 “是”字的词性研究 对“是”字的词性问题,意见很多,代表性的观点有:黎锦熙 把“是” 看作“同动词”。他认为动词是用来叙述事物的动作或变化的,如“工人 ‘造’桥”、“太阳‘出来’了”中的“造”和“出来”。他把“是”看 作是附属于动词的同动词,他认为“是”和叙述主语动作的动词有同一的 功用,所以叫同动词。 赵元任 把“是”看作是动词的一类,并详细讨论 了“是”与一般动词类似又有所区别的语法特征。吕叔湘 也把“是”算作 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将其 与“为、有、无、类、值(值一千)、加 (二加二)”归为一类,认为它算不上活动的动词。黄伯荣、廖序东认为 用在名词性成分前面的“是”是动词,分 析为“主谓宾”结构;用在谓 词性成分前面的“是”是副词,分析为“状中”结构。 2.2 工具书 不少工具书都收录了“是”一词。 2.2.1《现代汉语词典4》 把“是”分为是 1、是 2、和是 3: 是 1:(1)形容词。对;正确:“一无是处应该早做准备才是”。⑵ 认为正确:“是古非今”;⑶动词。表示答应的词:“是,我知道”。⑷ 姓。 是 2:代词,指示代词。这;这个:“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动词。(1)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类 别、属性。例如:“节约是不浪费的意思”;(2)与“的”字配合使用,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年。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说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有分类的作用。例如:“这张桌子是石头的。/我是来看他的”;(3)联 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说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例如:“他是 一片好心”;(4)表示存在。例如:“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满 身是汗”;(5)“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关,不能混淆。例如:“去年是去年,今年是 今年,你当每年一个样哪!”;(6)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 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例如:“我去是去, 可是不留在那吃饭”;(7)用在句首,加重语气。例如:“是谁告诉你 的?”;(8)用在名词前,含有“凡是”的意思。例如:“是有利于群 众的事情他都积极去干”;(9)用在名词前面,带有“适合”的意思。 例如:“这场雨下得是时候”;(10)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 里。例如:“你是吃白米饭是吃面?/她不是走了吗?/他是累了不是?”; (11)(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例如: “我打探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 2.2.2《中学生规范词典5》将“是”分为以下几类: 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样”,如: “是可忍孰不可忍”(古汉语用法);复指前置宾语,如:“唯利 是图”。 动词:联系两个事物。 表示判断,如:“我们的任务是 守卫大桥”;表示解释或描述,如:“今年又是丰年”;跟“的” 相呼应,表示强调,如:“他的手艺是很高明的”;表示存在,如: “街边是一排商店”。 联系相同的两个词语。连用两次这样的格式,表示严格 区分,互不相关,如:“说是说,做是做,该干还得干”;单用这 李行健 《中学生规范词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 种格式表示让步,如:“朋友是朋友,原则还得坚持”;用于名词 前,带有“适合”的意思,如:“来的是时候”;用于名词前,带 有“凡是”的意思,如:“是活儿他都肯干”;表示肯定,如: “没错,他是辞职了”;用于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如: “你是喝啤酒,还是喝白酒?/他是走了不是?/他不是来了吗?” 形容词:正确,如:“你说的是”。 名词: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如:“实事求是”。 动词:认为正确;肯定,如:“是古非今”。 表示答应,如:“是,我明白”。 2.3 相关专题研究 近年来,关于“是”的一些特殊结构,己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现 有相关 研究主要有: 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 》将“是”定位为:指示代名字,不完全内动 字,指示形容词,语中助词。 朱城的《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 》(2004) 此文认为“是”作系词在先秦就已经萌芽,出土文献中“是是”句后一 “是”在名词谓语 句里只能是系词,而不是副词。 冯胜利著、汪维辉译的《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2003)此文认为, “是” 的指代功能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的“停顿”形式逐渐消失,最后, 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字之前,“停顿”终于让位给 “是”,“是”由此变为系词。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朱城,《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2004 年。 冯胜利著、汪维辉译,《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冯胜利著、汪维辉译》,2003 年。 特别在代词“是”部分,所有 年级学生的错误率都非常高。这可以解释 如下: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所以“是”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的用法有 所不同。初级和中级学生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可能对古汉语的用法 不太熟悉。 学习目标和兴趣:初级和中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可能集中在能够应对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交流,对于古汉语和古代文献的了解可能不是他 们的首要关注点。 总之,初级和中级汉语学习者可能对这句话中“是”的用法不太了 解,主要是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 的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兴趣和资源等因素。 3.1.3.教材的误导 教材是学生习得目的语的重要途径,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然而,对外汉语教学尚处在发展阶段,教材编写并不完善。这导致教材中 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误导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由于他们对汉语规则 的了解有限,缺乏足够的语言敏感性,对教材的依赖性相对较高。因此, 教材中不太严谨的内容容易给学习者带来困扰。 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初级和中级汉语课程往往注重基本语法、词 汇和句子结构的学习,而古汉语的研究通常在高级课程中进行。因此,初 级和中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没有接触到这类古汉语的用法。 以代词“是”为例: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尽管河内首都大学 的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文学》课程中已经接触过古代文学,但他们主要学 习的是文学基础知识。因此,对于一些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如 “是”,他们的理解仍然有限,这在深入学习时可能导致对词义的理解偏 57 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材编写应当更加严谨,以避免给学习者带来困 惑。 3.1.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在学习 汉语时,学生可能会过分依赖教材或者老师的解释,忽略了自主探索和批 判性思维。在学习“是”这个词时,学生可能会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现代汉 语中“是”的意义,即“表示肯定或断定”,而忽略了在现代汉语中, “是”还有其他含义,如表示强调、表示赞同、表示凡是、表示原因等。 这种过度简化的学习策略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现代汉字“是”的用法产生 误解。 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学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表达和理 解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初学者在学习汉语时,可能缺乏足够的语言能力 和文化背景知识,导致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可能采取一些简化或规避的策略。 例如,学生可能在古代文学交际中把“是”简单地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意 义,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另外,大部分初级及中级学生知道“是” 是一个动词,而忘记了这个词的其他词性,导致在区分“是”这个词的用 法和词性时出现错误。 3.2 河内首都大学生现代汉语“是”字句的教学及学习建议 上文笔者将河内首都大学汉语教学及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 简要阐述,本小节笔者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在教学和学习中怎样 更好地避免偏误的产生。 58 3.2.1 教学建议 3.2.1.1.加强“是”字句本体研究 从上文可知,到目前为止,“是”字句的本体研究虽说也是成果丰 硕,但还有很多基本问题仍没得到解决,这也给对外汉语教学造成了很大 影响。因此,作者提议,一方面汉语言学家要加强对“是”字句本体的研 究,尽快将基本问题确定下来,以作为对外汉语“是”字句教学的参照标 准,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师也要主动出击,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加强 “是”字句的研究,这样,研究成果甚至不用经过从本体研究到对外汉语 教学的转化,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当中,这样更科学、更直接、更有效。 3.2.1.2.加强越汉对比,尽量减少已掌握语言的负迁移 本文只将汉语同越南语进行了比较。英语和越南语在“是”字句方 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成分。由上文可知,造成偏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学 生已掌握语言的负迁移,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前应有意识地将两种语 言进行比较,至少要做汉越比较,让学生在出现偏误之前就能正确理解所 学内容,清楚汉语的差别。 3.2.1.3.教材应提高“是”字句各语法项的复现率 “是”字句是汉语中的重要句式,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它的语法项 目多,所 以教材应该重视这一句式,应该按照习得规律,使它的安排具 有系统性。当然, 语法项目不是一下子就习得的,并且“是”字句的语 法项目多而且难,所以教材 应按照习得和遗忘规律提高复现率,这样才 能引起留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注意, 同时也帮助他们进行了巩固。人类 对学过的东西是会遗忘的,再说留学生的语言 环境少,课堂和教材是他 们二语习得的重要媒介,所以教材安排应该重视以前知 识点的复现并且 59 要科学复现,这样留学生就会温故而知新。 另外,在《中国文学》教材 中可以加上有“是”字的古诗词,让学生对代词“是”有更多的了解。 3.2.2 学习建议 3.2.2.1.学生应加强对“是”字句的重视 对于每一名汉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都是一个既充满趣味 同时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头 脑里形成一个汉语语法体系,然后不断丰富这一体系下的每一处细节知识。 这好比建造一所房子,在建造好基础以后要不断为其添砖加瓦才能够建成 高楼大厦。在汉语语法这个大系统中,“是”字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 部分,也是汉语语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学生们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不能 因为初学时的简单就因此轻视它。教师一定要 在这一点上提醒学生,加 深学生对于“是”字句的印象。 3.2.2.2.重视母语及媒介语负迁移的影响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及媒介语的负迁移作用对于第二语言 的习得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是”字句的学习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 到母语过媒介语的影响。汉语中的“是”可以表示多种语义关系,但是越 南语中的“是”所表示的意义与汉语中的“是”并不一一对应的关系,在 一些情况下,“是”字所表示的意义是通过整个句子表示出来的,而不是 由某一个词来体现。因此河内守度大学汉语学习者在做句子的时候常常会 出现误加“是”字的情况。因此由于受到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生们也会 出现一些偏误情况。 对于上述情况,学生们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引起重视,不断提 醒自己,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60 3.2.2.3.学生应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对“是”字句进行归纳总 结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们通过 不断地归纳总结能够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清晰地看出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由于现代汉语“是”字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别相对比较复杂,并不是一 次两次课就能够讲授清楚、学习完毕的,而是要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慢慢 体会、总结归纳的,因此学生们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在老师的帮助 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是”字句句子结构和常见 的语义类别,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一些较为琐碎的知识点,同时也增 强了学生们头脑中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汉语的体系, 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学习汉语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 生活中。 3.3.本章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针对上一章所分析出的偏误类型及偏误产生原因, 分别从教学角度和学生学习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是”字句教学策略和学习 策略,并将“是”字句与同其容易混淆的几种句子类型进行了辨析。 在本章我们提出了“是”字句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从教材 编写角度,教师教学角度及学生学习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 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应更注意对“是”字句句型编写的系统性,这 样能够更加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教师在进行 “是”字句教学的时候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 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要以建构他们头脑中“是”字句的句型构架为主,加 深学生对于“是”以及“是”字句的印象;而对于学生,教师则应该在教 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或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自主地进行 总结归纳,不断丰富和完善“是”字句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多方面资料的 61 收集和教学反思来提高对于“是”字句教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而对于学 生来说,则要加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学习的 语法知识进行有意识的总结、归纳和比较,同时对于“是”字句这样看似 较为简单的语法加强重视,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并规范自己对 “是”字句的使用。 62 结论 本文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汉字“是”的多元词性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 用法。首先,我们注意到“是”这个字的词性极为丰富,包括形容词、代 词、动词、副词、连词和名词等。在日常语言中,“是”的频率极高,尤 其是其作为动词的用法,在体词性和谓词性形式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现代汉语八百词》将“是”的所有九种用法都归为动词,但张静先 生和范晓先生的研究表明,“是”还有许多其他词性的用法,包括形容词、 叹词、代词等,这些用法的语法属性难以明确。 其次,我们发现“是”的词性在实际使用中并非绝对,有许多交叉 和重叠的现象。例如,“不是,就是”既可以被认为是判断动词,也可以 被视为表选择的连词,或者被理解为固定词组。“比比皆是”中的“是” 既可以被解读为表达数量极多的含义,也可以被视为名词中的代词,具体 的识别需依赖于语境。 本文还通过对“是”句式研究现状的总结以及对河内首都大学的学 生习得“是”句式的偏误分析,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具有一定 实践意义的教学建议。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由于时间和能 力的原因对“是”句式本体研究不够深入等,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渐改 进完善。 总的来说,“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丰富而复杂,作为判断动词 连接主宾的功能尤为重要。但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中,它还起到了众多 其他作用,为语言的准确和完美表达打下了基础。然而,这只是我们对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作用的初步理解,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仍待进行。 希望我们的这项研究能为那些对“是”字的词性和用法感兴趣的研究者提 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63 在现代汉语中,“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 词。“是”字最基本的作用是作为判断动词;除此之外,它还在长期的使 用中,发展出了很 多特殊的用法。可以说,“是”字的独特的结合能力 和表现能力,为我们的语言 生活增添了色彩。 64 参考文献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年。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说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李行健,《中学生规范词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朱城,《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2004 年。 冯胜利著、汪维辉译,《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冯胜利著、汪维辉 译》,2003 年。 《是仪传》出自《三国志·吴书》,古文。 10 《书·禹贡》,《尚书》中的一篇,先秦。 11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东晋。 12 林觉民,《与妻书》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1911 年。 13 《山海经》,共《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 山经》5 卷,先秦。 14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的最后一篇,唐代。 15 林嗣环,《口技》 《虞初新志》,清代。 16 张岱,《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清初。 17 《北京语言大学语文教材第一册[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2020 年。 18 尹建芳,《关于现代汉语“是”字用法的调查分析》,天津师范大 学,2014 年。 19 张建萍,《 “是”的用法解析》,首都师范大学。 20 刘宁,《留学生汉语“是”的习得研究》,复旦大学,2012 年。 21 魏万莉,《韩国学生汉语“是”字句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湖南 师范大学,2015 年。 65 附录 调查问卷 河内首都大学现代汉语“是”的偏误分析 一、选择正确答案 、 大家都中五百万了,下一个应该是我了吧。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2、这个包是真皮的。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4、好好读书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动词 答案:动词 3、浑身是汗。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答案:动词 答案:连词 5、她得到今天的好结果是平时很用功儿。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6、今天你说从来没爱过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连词 答案:连词 7、她长得是美。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8、是学生就要好好学习。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副词 答案:副词 9、老师是回家了。 名词 形容词 答案:副词 10、是日天气晴朗。 名词 形容词 66 答案:代词 11、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代词 1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代词 13、他说得是。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15、天步难安, 国是未定。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连词 答案:形容词 14、口是心非。 名词 形容词 答案:形容词 答案:名词 二、选择正确答案 16、是日天气晴朗。 A: 相当于“这”、“此” B: 表示对的,正确的 C: 表示“错”的意思 答案:A 17、是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这么做。 A: 相当于“这”、“此” B: 表示对的,正确的 C: 表示概括,凡是,任何 答案:C 18、是他扶起了路上摔倒的老人。 A: 表示的确、实在 B: 表示赞同、同意、服从 C: 表示概括、凡是、任何 答案:A 19、房子是小。 A: 表示强调 67 B: 表示对的,正确的 C: 表示概括,凡是,任何 答案:A 20、 长官:“你的任务结束,去叫下一个同志进来” 士兵:“是” A: 表示强调 B: 表示赞同、同意、服从 C: 表示概括,凡是,任何 答案:B 21、是他太大意了,把绝密文件搞丢了。 A: 表示的确、实在 B: 表示赞同、同意、服从 C: 表示原因、目的 答案:C 22、今是昨非。 A: 表示赞同 B: 表示对的,正确的 C: 表示反对 答案:B 23、女儿是自己去上学,是坐车去,还是骑自行车? A: 表示的确、实在 B: 表示选择 C: 表示原因、目的 答案:B 24、看他的样子,必定是有心事。 A: 表示判断 B: 表示应答 C: 表示原因、目的 答案:A 25、街边是一排商店。 A: 表示判断 B: 表示存在 68 C: 表示范围 答案:B 26、这件上衣是我父亲的。 A: 表示领属 B: 表示材料的组成 C: 表示出处 答案:A 27、项链是金的。 A: 表示领属 B: 表示材料的组成 C: 表示出处 答案:B 28、《红楼梦》是曹雪序的。 A: 表示领属 B: 表示材料的组成 C: 表示出处 答案:C 29、这机器是德国的。 A: 表示领属 B: 表示类型或特征 C: 表示源出 答案:C 30、这条鱼是新鲜的。 A: 表示领属 B: 表示类型或特征 C: 表示源出 答案:B 三、判断正误 这个职员是很漂亮。 错 一斤苹果是五块钱。 错 那本书是红色。 错 69 你的裙子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贵了。 对 我觉得这家长们应重视的。 错 我长大了,今年是二十九岁。 错 路上摔了几次,全身都是脏了。 错 我们是在家里。 错 我们说的正是刘老师。 对 他是在教室里讲课。 错 食堂是宿舍旁边。 错 他学韩语是为了去韩国。 对 70 致谢 2019 年刚踏入河内首都大学的情景依然清晰,转瞬间又将毕业。四 年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我回首这段求学生涯,内心充满怀旧和感 慨。这期间有许多人让我心怀感激。 论文即将完成,回首写论文的这段时间,是我忙碌又充实的一段人 生经历。能走到今天,我知道那里有很多人的功劳。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武氏英诗老师。这篇论文从选题、开题、论文 撰写到最后完成,历经了九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几番修改,武老师都给予 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指导。武老师对我的论文写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论文 修改过程中,武老师尽管事情繁多还是抽出时间来逐字逐句对我的论文细 心校正,提出了很多很宝贵的意见,对武老师的用心良苦深表感谢。 同时,衷心的感谢四年来为我授课的各位老师,尽管疫情影响了我 们两年的学习进程,但各位老师的课程仍为我的学习和论文写作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关心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支 持。汉语专业的同学们在我语料搜集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启 发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71

Ngày đăng: 14/11/2023, 09:48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