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cấp cơ sở: Thụ đắc câu chữ Bi tiếng Trung Quốc của sinh viên Việt Nam

88 0 0
Tài liệu đã được kiểm tra trùng lặp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rang 1

NGÂN HÀNG NHÀ NƯỚC VIỆT NAM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ÂN HÀNG TP HỒ CHÍ MINH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cấp cơ sở

THỤ ĐẮC CÂU CHỮ BI (比) TIẾNG TRUNG QUỐC CỦA SINH VIÊN VIỆT NAM

Mã số: CT-1803-97

Chủ nhiệm đề tài: TS Lưu Hớn Vũ

TP Hồ Chí Minh, tháng 4 năm 2019

Trang 3

3 越南国家银行

胡志明市银行大学

校级科研项目:

越南学习者汉语“比”字句习得研究 项目编号:CT-1803-97

作者:刘汉武(LUU HON VU)

胡志明市,2019 年 4 月

Trang 9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缘由

“比”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较早接触并频繁使用的重要语法项目之一。由于“比”字句的句式很多,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偏误,集中反映了对外汉语“比”字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对越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学习者使用“比”字句时经常出现一些有规律性的偏误。这些偏误不仅出现在初级汉语水平阶段,还出现在中级汉语水平阶段。例如:

* 我比以前变化很多。

* 他的秧苗已经比刚才长高得多了。 * 看到瘦子比以前一样瘦。

* 他比我有点儿高。 * 哥哥比弟弟三岁大。 * 我比他跑快得多。

越南学习者是如何习得汉语“比”字句的各个句式?其习得过程需要经过几个习得阶段?习得过程中具有哪些特征和发展规律?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和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是否相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并加以研究。

1.2 相关研究

为了尽量全面准确地收集有关对外汉语“比”字句教学研究的文献,我们于 2018年 2 月底,以“‘比’字句对比”“‘比’字句比较”“‘ 比’字句偏误”“‘比’

Trang 10

字句习得”“‘比’字句教学”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进行穷尽性地检索相关文献,共收集到 48 篇论文。

根据不同年份的分布可见,2010 年(含)之前对外汉语“比”字句教学的研究较少,只有 11 篇;而 2010 年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数量猛增,共有 37 篇,是 2010 年(含)之前的 3 倍多。

Trang 11

1.3.1 汉语“比”字句与其他语言对应形式对比分析

Lado(1957)认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母语及母语文化中的形式和意义以及形式和意义的分布迁移到外语及外语文化中。当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特征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就会发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特征相异时就会发生负迁移,学起来比较困难。换言之,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是语言习得的难度,可以通过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来预测学习者的偏误。

为了预测学习者的偏误,有些学者将汉语“比”字句与其他语言对应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共找到 14 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

邓世俊(2004)、范氏清华(2014)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将汉语“比”字句与越南语“hơn”字句进行了对比。他们都认为,越南语“hơn”字句与汉语“比”字句之间最大的差别是:“hơn”与“比”的词性不同,导致语序不同和句法成分有所不同。

郑湖静(2007)、全珍英(2010)、张文莲(2010)将汉语“比”字句与韩语“보다”句进行了对比。郑湖静(2007)从“比”“보다”的位置、句中的宾语、句中的谓语、句中的补语、句中程度副词、否定形式等 7 个方面寻找汉韩差比句之间的异同。全珍英(2010)、张文莲(2010)从“比”“보다”的位置、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果、句中的程度副词、否定形式等 6 个方面考察汉语“比”字句与韩语“보다”句的异同。他们都认为,汉韩比较标记的位置不同,韩语比较标记的位置比较自由;汉韩比较点的大多部分是一致的。

王芬花(2007)、屈晶(2015)、蒋师师(2016)将汉语“比”字句及英语“than”结构进行了对比。王芬花(2007)认为,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结构中比较后项与结论项之间的语法关系及位置也不一样:汉语中“比 Y”在结论项之前,英语“than + Y”在结论项之后。汉英两种比较结构都可单独成句,也可在句中充当动词的宾语,可作定语等句子成分,不同的是“比”字句可充当补语,“than”结构在

Trang 12

句中常作状语。两种结构中比较项都可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但如果是表示时间或处所的体词时,双方差异大。屈晶(2015)认为,除了“than”结构,英语还用“介词 to”“ 某些具有引申义的介词”来对应汉语“比”字句。蒋师师(2016)分别从形容词的属性和以及“比”字句的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英形容词在充当此句式的比较结果时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刘美丽(2011)、陈光明(2012)对汉语“比”字句和印尼语“lebih…dari (pada)”结构进行比较。陈光明(2012)只从句法平面考察它们之间的异同。与陈光明(2012)相比,刘美丽(2011)的对比更加详细,从句法和语用两个平面讨论了汉语“比”字句和印尼语“lebih…dari (pada)”结构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刘美丽(2011)认为,汉语“比”字句的“比”是介词,而印尼语的“lebih … dari (pada)”结构中的“dari (pada)”既可充当介词,也可作连词;印尼语“lebih … dari (pada)”结构里形容词不能充当比较项,而汉语“比”字句则可以;印尼语“lebih … dari (pada)”结构里的比较项的省略,大部分是省略比较后项中的相同成分,汉语的比较项省略可以在比较前、后项,而且比较复杂(含“的”关系的比较项);印尼语“lebih … dari (pada)”结构里的比较结果项没有 AV 和 NP 的结构,而汉语的“比”字句有;关于比较点的隐藏,可说两种语言相似,且都跟结果项有一定的关系。

骆海兰(2013)讨论了汉语“比”字句否定形式及日语对应形式的异同。巴特格日乐(2015)对汉语“比”字句与蒙古语“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否定句式、疑问句式等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张报恩(2015)通过研究汉语“比”字句和老挝语“ກວ່າ”字句的异同,着重揭示出汉语“比”字句和老挝语“ກວ່າ”字句在语法、语义和语用表现上的差异。张报恩(2015)认为,汉语“比”字句和老挝语“ກວ່າ”字句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比较结论项的位置、两个比较项的对称现象、否定形式的句式等方面。

伊哈卜(2016)、马德伟(2016)将汉语“比”字句及阿拉伯语对应句式进行了对比。伊哈卜(2016)主要从比较项、比较点、句型、否定式四个方面考察了两者的异同。马德伟(2016)运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的理论,比较全面的对阿汉“比”字句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且通过分析揭示了阿汉“比”字句在不同平面上有着不同的结构类型,对阿汉“比”字句在不同平面上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解释。

可见,这方面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数是从句法平面将汉语“比”字句与其他语言对

Trang 13

得目的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检验对所学的语言规则所作的假设。

汉语学习者“比”字句偏误分析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共找到 35 篇论文。

从学习者的偏误上看,若按偏误位置(“比”字句的比较项、结论项、比较标记、比较点、否定形式)及偏误类型(遗漏、误加、误用、错序、杂糅、不对称)统计,可将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归为表 1-6。该表显示,不同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比”字句时经常出现偏误的位置是“比”字句的结论项,经常产生的偏误类型是错序。不同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比”字句时比较容易产生的偏误是结论项的误用、结论项遗漏、结论项错序。印尼语母语、韩语母语和越南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偏误类型比其他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多得多。

Trang 14

表 1-6 按偏误位置和偏误类型统计 偏误位置

偏误类型

遗漏

韩、印、越、英、匈、马、阿

韩、印、越、日、英、蒙、老、孟、马、阿

韩、印、越、英、匈、马

韩、印、越、阿

英、马、阿

韩、印、越、蒙、孟、匈、马、阿

韩、印、越、日、英、蒙、老、孟、匈、马、阿

韩、印、老、 匈、马、阿

匈、马、阿

韩、印、越、日、英、蒙、孟、匈、马、阿

韩、印、越、日、英、老、马

印、越、阿

印、越、蒙、老、匈、马、阿

不对称

韩、印、越、英、蒙、老、匈

Trang 15

其次是学习策略和教材、教学误导。只有马达加斯加语母语学习者才因文化因素负迁移产生“比”字句的偏误。

汉语学习者“比”字句习得顺序的研究不多。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只找到 2 篇论文,分别讨论了韩语母语学习者和印尼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比”字句的习得顺序。

黄雪(2009)将“比”字句分为以下 6 种句式: 句式 1:A 比 B + 形容词

句式 2:A 比 B + 动词/形容词+程度补语

Trang 16

句式 3:A 比 B + 形容词 + 数量补语

句式 4:A 比 B + 更(还、再)+ 形容词、动词 句式 5:“不比”句

句式 6:一 + 量词 + 比 + 一 + 量词

根据正确率来构拟韩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研究发现,韩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不同,其“比”字句的习得顺序是不同的。初级汉语水平韩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是:句式 1 > 句式 4 > 句式 2 > 句式 3 > 句式 5 > 句式 6。中级汉语水平韩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是:句式 1 > 句式 3 > 句式 4 > 句式2 > 句式 5 > 句式 6。高级汉语水平韩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是:句式 1 > 句式 3 > 句式 2 > 句式 4 > 句式 5 > 句式 6。

陈华(2016)将“比”字句分为以下 11 种句式: 句式 1:A 比 B+形容词

句式 2:A 比 B句式 3:A 比 B句式 4:A 比 B句式 5:A 比 B

句式 6:A 比 B+多/少/早/

句式 7:A 比 B+更/还/再+形容词/句式 8:

句式 9:“不比”句式 10:“没有”

句式 11 —+量词+比+—

根据正确率来构拟印尼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其结果是:句式 1 > 句式 4 > 句式 7 > 句式 10 > 句式 11 > 句式 5 > 句式 9 > 句式 2 > 句式 6 > 句式 3 > 句式 8。

Trang 17

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提出了五个教学策略:(1)培养第二语言习得者汉语的语感,(2)逐层导入“比”字句肯定式的固定语法格式,(3)导入“比”字句否定式的语法格式,(4)导入“比”字句疑问式的语法格式,(5)结合偏误分析,强化语用练习。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比”字句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文献的总数量与其他领域相比还比较谦虚。在研究对象上,现有的研究主要面向韩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印尼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和越南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较少面向其他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研究,尤其是面向在华留学人数排名前 10 位的生源国学习者(如: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研究。在研究方面上,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汉语学习者“比”字句的偏误分析,较少研究汉语“比”字句与其他语言对应形式的异同,几乎忽略了汉语学习者“比”字句习得顺序的研究。在对比分析上,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平面上讨论汉外语言的异同,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若能从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上进行讨论,将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得来的结果会更有说服力。在偏误分析上,学者们已经详细地描写学习者的偏误,对其偏误类型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认为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是偏误的主要来源。有的研究认为,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教材、教学误导也会导致偏误,然而这些原因只是研究者的猜测,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在习得顺序上,现有的研究是通过学习者的正确率来构拟“比”字句的习得顺序。然而,基于正确率的排序不能避免学生因回避某项目而很少使用,且使用时都是正确的。因此,构拟习得顺序时不能只采用正确率的顺序,还要结合其他分析结果的顺序(如:蕴含量表、回归分析)来构拟。在教学实施上,现有的研究大部分还只是学者们的设想,较少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来验证某种“比”字句教学方法的效果。可见,对外汉语“比”字句教学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尚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更多学者参与研究,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良性发展。

目前,对越汉语“比”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还很有限,中国知网上只找到 4 篇论文。它们分别是邓世俊(2004)《越南语“hơn”字句与汉语“比”字句对比研究》 、阮氏练(2011)《越南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阮氏雪(2012)《越南学生现代汉语“比”字句偏误分析》、范氏清华(2014)《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比”字句偏误分析》。这些论文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研究方面:一是汉语“比”字句和越南语“hơn”字句的异同,二是母语为越南语的学习者“比”字句偏误分析。关于汉语“比”字句和越南语“hơn”字句的异同,邓世俊(2004)和范氏清华(2014)的研究仅限于描写,未运用各种现代语言学理论进行解释。其语料来源也未交代清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此外,汉语“比”字句有多种句式,它们与越南语“hơn”字句的异同如何,邓、范两者的研究均未提及,这也是尚待研究的问题。关于越南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偏误分析,阮氏练(2011)、阮氏雪(2012)、范氏清华(2014)都通过问卷调查对学习者的偏误类型进行描写和分析。他们所总结的偏误类型有些不同,这有可

Trang 18

能与其问卷设计有关。此外,这些研究都未区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然而不同的汉语水平所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也会有些不同,因此日后的研究需要区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其研究结果更加有说服力。有关越南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习得顺序和教学实施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若能构拟出越南语母语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顺序,将能给对越汉语“比”字句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有助于编写对越汉语教材。若能对对越汉语“比”字句的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改进对越汉语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比”字句使用的正确率。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从事对越汉语教学研究的学者开垦、挖掘。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第一,揭示初级、中级汉语水平越南学习者对“比”字句各句式的习得特征; 第二,探讨初级、中级汉语水平越南学习者“比”字句的习得阶段及其发展规律。

1.4 理论基础

本研究主要建立在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及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两种理论的基础上。

1.4.1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 Selinker 于 1969 年提出来的。1972 年,Selinker 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文对中介语理论及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Selinker 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介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外语之间,既不同于外语,也不同于母语。这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逐渐进化的。其发展呈一定的阶段性。中介语的偏误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

Trang 19

1.4.2 自然顺序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是由美国语言教育家 Krashen 于 1985 年在《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赞同 Corder于 1967 年在《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所提出的内在大纲(built in syllabus)。

Krashen 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存在着一个可以预测的自然习得顺序: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自然习得顺序与语言形式的难易、课堂语法教学的顺序并不一样。课堂教学无法改变自然习得顺序。

1.5 研究设计

1.5.1 句式范围

在前人关于“比”字句的本体研究及习得研究中划分的“比”字句句式类型,我们将以下 9 类“比”字句句式确定为本研究的考察类型,它们是:

Trang 20

1.5.2 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来诱发学习者产出“比”字句的语料。问卷中共有两种题型,一种是“根据所给的图片信息写句子”,另一种是“根据所给的表格信息写句子”。例如:

第一种题型:

1 越南语词典 。(汉语词典)(贵)

2 汉语词典 。(越南语词典)(20 元)(便宜)

Trang 21

1.6 被试

为了保证同一等级阶段学习者的同质性,我们需要对同一所大学、同一年级的学习者进行调查。本研究选取了孙德胜大学外语系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作为被试。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的学生,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该校的校规相当严格,学生的上课时间要保证在 80%以上,违反者将被禁止参加期末考试;二是该校学生大多数是汉语零起点,可以根据学习时间来确定学习者所处的汉语水平阶段。本研究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 1-9 所示。

(2)分析统计 9 类句式的习得顺序及习得阶段。我们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将被试的调查结果分别录入数据库汇总;然后,用蕴含量表(implicational scale)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看这 9 类句式的习得之间是否存在蕴含关系,并计算蕴含量表的各个指标系数,以检验其蕴含关系是否有效;再次,运用 SPSS 的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 9 类句式的正确率和习得人数进行聚类分析,看这些句式分为几组,哪几类句式归为同一组;最后,根据蕴含量表的排序结果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将9 类句式分成几个习得阶段。

Trang 22

1.7.2 被试数据的整理

建立被试的原始数据库,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始题号、被试姓名、考察的句式、被试写的句子、偏误类型、每种偏误类型的句子数量、每种偏误类型发生的人数。

我们将每一句式的习得标记为“1”,未习得标记为“0”。每种句式的题目共有6 个,我们确定答对 5 个及以上的记为“1”,也就是说,此句式已经被被试习得,4个及以下的记为“0”,也就是说,此句式未被习得。

Trang 23

第二章

越南学习者“比”字句各句式的习得特征

在本章中,我们将根据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越南学习者对于每个句式各自的习得特征,并对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习得特征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具体说来,对每个句式的习得特征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分析:第一,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各自的习得程度如何?两者的习得程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主要依据学习者的正确句子数量和习得人数进行分析;第二,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偏误情况如何?两者的偏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依据的是越南学习者偏误类型的数量、偏误类型的分布数据、偏误在各偏误类型中的分布数据。在对每种句式的习得特征这样分别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还将对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对于 9 类句式整体的习得特征进行比较。以上的这些分析会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越南学习者各句式的习得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越南学习者的偏误分析,我们没有按照传统偏误分析的方式,根据偏误和正确句子之间形式上的差别,将偏误类型分为“冗余”“错序”“遗漏”“混淆”等。因为,就“比”字句的偏误来说,很多偏误并不能归入这些类型。我们将根据偏误句子的内部成分进行描写分类,因为这样的分类方式体现了中介语理论的基本理念,即学习者的偏误跟学习者产出的正确句子一样,都是学习者中介语的表现,应该把它们看作学习者的“语言”进行描写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对照正确的句子,进行形式上差异的判断进而归类。

240 (100%)

40 (100%)

Trang 24

图 2-1 句式 1 的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

通过正确率和习得人数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对于句式 1 的习得特征:

(1)对于句式 1,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都已经完全习得。在问卷调查中,每种句式的题目共有 6 个,每一水平的越南学习者都各有 40 人,这样,每种水平越南学习者产出的每种句式的句子各有 240 个。在本调查中,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都答对了这一句式的所有题目,240 个句子都正确,未出现一例偏误。由此可见,这一句式非常简单,越南学习者从一开始就能掌握它。

(2)从句式 1 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出,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1 的习得也未发生“退化”现象,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仍然保持在百分之百。

35 (87.5%)

240 (100%)

40 (100%) 0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25

图 2-2 句式 2 的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

通过正确率和习得人数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对于句式 2 的习得特征:

(1)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习得情况都比较好,绝大部分越南学习者都习得了这一句式。初级学习者正确句子数量为 218 个,占所有句子的 90.8%,共有 35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87.5%。中级学习者都答对了这一句式的所有题目,240 个句子都正确,未出现一例偏误。

(2)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2 的习得更好,未发生“退化”现象,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都高于初级学习者,表明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越南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也更好。

* 汉语词典比越南语词典 20 元便宜。(初级学习者 CJ4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句式 2 的偏误所表现的习得特征:

(1)偏误数量和发生偏误的人数很少。只有少数初级学习者在这一句式上出现了少量的偏误。

(2)偏误的类型很少,只有一类。 0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26

158 (65.8%)

19 (47.5%)

通过正确率和习得人数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对于句式 3 的习得特征:

(1)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习得情况都一般。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习得都比较差。初级学习者正确句子数量为 143 个,占所有句子的 59.6%,共有 16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40%。中级学习者正确句子数量为 158 个,占所有句子的 65.8%,共有 19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47.5%。

(2)中级学习者比初级学习者的习得程度相差不是很大。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的正确句子率仅提高了 6.2%,习得人数率仅提高了 7.5%。从图表中初级到中级的发展曲线的坡度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曲线的坡度比较平坦,这表明与初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27

偏误类型 1:“A 比 B + 有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30 人出现了 82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29 人出现了 73 例此类偏误。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这是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发生偏误的数量最多的类型。

偏误类型1偏误类型2偏误类型3

Trang 28

* 小王比小李有点儿胖。(初级学习者 CJ33)

偏误类型 2:“A 比 B + 一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 14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3 人出现了 8 例此类偏误。

* 词典比书一点儿贵。(初级学习者 CJ31)

偏误类型 3:“A 比 B + 形容词 + 有点儿”。中级学习者共有 1 人出现了 1 例此类偏误,初级学习者未出现此类偏误。

* 小王比小李胖有点儿。(中级学习者 ZJ19)

通过偏误情况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句式 3 的偏误所表现出来的习得特征:

(1)偏误数量和发生偏误的人数比较多。初级学习者共有 26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96 个。中级学习者共有 30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82 个。

(2)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偏误数量和偏误人数相差不大。初级学习者的偏误数量多于中级学习者,前者是后者的 1.2 倍。中级学习者的偏误人数多于初级学习者,前者是后者的 1.2 倍。

(3)偏误类型较少。初级学习者只出现 2 类偏误,而中级学习者却出现了 3 类偏误。在中级学习者中仅有 1 人出现了第三类偏误。

(4)偏误更多地集中于“偏误类型 1”中。其他偏误类型的偏误数和发生偏误的人数较少。

通过上面偏误类型的图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3的不同习得特征:

(1)从偏误类型来看,中级学习者出现的偏误类型更多,共有 3 类,而初级学习

Trang 29

点儿”这两个语法点,两者的基本区别是“一点儿”置于“形容词”之后,“有点儿”置于“形容词”之前,如“大一点儿”和“有点儿大”,但初级学习者往往混淆这两者。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中级学习者“偏误类型 2”的数量下降的原因了,这正体现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中级学习者在正确使用“一点儿”和“有点儿”上的能力提高了。

(3)中级学习者出现了“极端低级偏误”,而初级学习者没有这样的偏误。所谓“极端低级偏误”就是内部成分合语法性极差的偏误。中级学习者中,有 1 名学习者产生了 1 例“A 比 B + 形容词 + 有点儿”的偏误,其中的“形容词 + 有点儿”是完全不合语法的词语组合,即使在其他句式中,这样的词语组合是不合语法的。这说明越南学习者语法能力较低。

14 (35%)

131 (54.6%)

16 (40%)

通过正确率和习得人数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对于句式 4 的习得特征:

(1)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习得情况都不太好。初级学习者正确句子数量为 121 个,占所有句子的 50.4%,共有 14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35%。中级学习者的习得相对好一些,他们产出的正确句子数量为 131 个,占所有句子的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30

54.6%,共有 16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40%。即使是中级学习者,也只答对了一半多的题目,只有不到一半的学习者习得了该句式。

(2)中级学习者比初级学习者的习得程度相差不是很大。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的正确句子率仅提高了 4.2%,习得人数率仅提高了 5%。从图表中初级到中级的发展曲线的坡度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曲线的坡度比较平坦,这表明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程度提高不太大。

(3)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4 的习得更好,未发生“退化”现象。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都高于初级学习者,表明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越南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也更好。

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

Trang 31

图 2-8 句式 4 偏误类型的饼状图 关于句式 4,越南学习者共出现了 3 种偏误类型。

偏误类型 1:“A 比 B + 形容词 + 很多”。初级学习者共有 22 人出现了 73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25 人出现了 81 例此类偏误。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这是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发生偏误的数量最多的类型。

* 网球比篮球小很多。(初级学习者 CJ01) * 白绳子比红绳子短很多。(中级学习者 ZJ03)

偏误类型 2:“A 比 B + 很多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9 人出现了 36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10 人出现了 16 例此类偏误。

* 小丁比山本很多矮。(初级学习者 CJ10) * 山本比马丁很多大。(中级学习者 ZJ14)

偏误类型 3:“A 比 B + 得多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6 人出现了 10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3 人出现了 12 例此类偏误。

* 白绳子比红绳子得多短。(初级学习者 CJ12) * 小张比小王得多瘦。(中级学习者 ZJ25)

通过偏误情况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句式 4 的偏误所表现出来的习得特征:

(1)偏误数量和发生偏误的人数比较多。初级学习者共有 29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119 个。中级学习者也共有 29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109 个。

(2)初级学习者的偏误数量多于中级学习者,前者是后者的 1.1 倍。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偏误人数等同。

偏误类型1偏误类型2偏误类型3

Trang 32

(3)偏误类型较少。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共同出现了 3 类偏误。

(4)偏误更多地集中于“偏误类型 1”中。其他偏误类型的偏误数和发生偏误的人数较少。

通过上面偏误类型的图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4的不同习得特征:中级学习者的“极端低级偏误”大为减少,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在“偏误类型 2”上出现的偏误数量差别相对较大,后者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与“偏误类型 1”相比,“偏误类型 2”是更为“低级”的偏误,因为它不仅用混淆了“很多”和“得多”,而且还放错了“很多”的位置。到了中级阶段,越南学习者的这种“极端低级偏误”大为减少,这正体现了他们语言水平的提高。

9 (22.5%)

128 (53.3%)

18 (45%)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33

(2)中级学习者比初级学习者的习得程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不论是正确句子率还是习得人数率都提高了 20%以上。从图表中初级到中级的发展曲线的坡度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曲线的坡度有一定的倾斜,这表明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3)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5 的习得更好,未发生“退化”现象。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都高于初级学习者,表明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越南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也更好。

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

Trang 34

图 2-11 句式 5 偏误类型的饼状图 关于句式 5,越南学习者共出现了 4 种偏误类型。

偏误类型 1:“A 比 B + 动词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28 人出现了 117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27 人出现了 91 例此类偏误。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这是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发生偏误的数量最多的类型。

* 大卫比山本跳高。(初级学习者 CJ17) * 大卫比山本睡晚。(中级学习者 ZJ13)

偏误类型 2:“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5 人出现了19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6 人出现了 14 例此类偏误。

* 山本吃比大卫吃多。(初级学习者 CJ05) * 山本游比马丁游远。(中级学习者 ZJ15)

偏误类型 3:“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程度补语”。初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 17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 5 例此类偏误。

* 山本游比马丁游得远。(初级学习者 CJ19) * 大卫跳比山本跳得高。(中即学习者 ZJ26)

偏误类型1偏误类型2偏误类型3偏误类型4

Trang 35

(1)偏误数量和发生偏误的人数比较多。初级学习者共有 33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160 个。中级学习者也共有 29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112 个。

(2)从偏误数量来看,初级学习者的偏误数是中级学习者的 1.4 倍。从出现偏误的人数来看,绝大部分的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都出现了偏误。

(3)偏误类型较少。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共同出现了 4 类偏误。

(4)偏误更多地集中于“偏误类型 1”中。其他偏误类型的偏误数和发生偏误的人数较少。

通过上面偏误类型的图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5的不同习得特征:中级学习者的“低级偏误”大为减少,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在“偏误类型 3”上出现的偏误数量差别相对较大,后者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了中级阶段,越南学习者的这种“低级偏误”大为减少,这正体现了他们语言水平的提高。

3 (7.5%)

70 (29.2%)

6 (15%)

通过正确率和习得人数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对于句式 6 的习得特征: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Trang 36

(1)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的习得情况都不太好。初级学习者正确句子数量为 36 个,占所有句子的 14.2%,有 3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7.5%。中级学习者的习得相对好一些,他们产出的正确句子数量为 70 个,占所有句子的 29.2%,共有 6 人习得了这一句式,占所有被试的 15%。

(2)中级学习者比初级学习者的习得程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的正确句子率提高了 15%,习得人数率提高了 7.5%。从图表中初级到中级的发展曲线的坡度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曲线的坡度有一定的倾斜,这表明与初级学习者相比,中级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3)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6 的习得更好,未发生“退化”现象。正确句子率和习得人数率都高于初级学习者,表明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对于这一句式的习得也更好。

Trang 37

图 2-13 句式 6 偏误类型的柱状图

图 2-14 句式 6 偏误类型的饼状图 关于句式 6,越南学习者共出现了 12 种偏误类型。

偏误类型 1:“A 比 B + 动词 + 形容词 + 一点儿”。初级学习者共有 20 人出现了65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24 人出现了 74 例此类偏误。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这是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发生偏误的数量最多的类型。

* 大卫比山本喝多一点儿。(初级学习者 CJ28) * 大卫比山本吃少一点儿。(中级学习者 ZJ40) 0

中级学习者偏误类型分布偏误类型1偏误类型2偏误类型3偏误类型4偏误类型5偏误类型6偏误类型7偏误类型8偏误类型9偏误类型10偏误类型11偏误类型12

Trang 38

偏误类型 2:“A 比 B + 动词 + 得 + 有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12 人出现了 32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16 人出现了 33 例此类偏误。

* 马丁比大卫跑得有点儿慢。(初级学习者 CJ28) * 山本比大卫跳得有点儿低。(中级学习者 ZJ28)

偏误类型 3:“A 比 B + 动词 + 有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19 人出现了48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14 人出现了 28 例此类偏误。

* 大卫比山本吃有点儿少。(初级学习者 CJ02) * 山本比大卫睡有点儿早。(中级学习者 ZJ34)

偏误类型 4:“A 比 B + 动词 + 一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12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 13 例此类偏误。

* 大卫比山本吃一点儿少。(初级学习者 CJ28) * 山本比大卫游一点儿远。(中级学习者 ZJ24)

偏误类型 5:“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有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4人出现了 9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5 人出现了 10 例此类偏误。

* 山本游比马丁游有点儿远。(初级学习者 CJ37) * 马丁跑比大卫跑有点儿慢。(中级学习者 ZJ13)

偏误类型 6:“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形容词 + 一点儿”。初级学习者共有 7人出现了 20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共有 4 人出现了 5 例此类偏误。

* 山本游比大卫游远一点儿。(初级学习者 CJ03) * 大卫吃比山本吃少一点儿。(中级学习者 ZJ37)

偏误类型 7:“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得 + 形容词 + 一点儿”。初级学习者共

Trang 39

* 马丁跑比大卫跑得有点儿慢。(中级学习者 ZJ15)

偏误类型 9:“A 比 B + 动词 + 得 + 一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共有 2 人出现了 3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未出现此类偏误。

* 马丁比大卫跑得一点儿慢。(初级学习者 CJ08)

偏误类型 10:“A 比 B + 形容词 + 动词 + 一点儿”。初级学习者只有 1 人出现了2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未出现此类偏误。

* 山本比大卫早睡一点儿。(初级学习者 CJ15)

偏误类型 11:“A + 动词 + 比 B + 动词 + 一点儿 + 形容词”。初级学习者只有 1人出现了 2 例此类偏误,中级学习者未出现此类偏误。

* 山本游比大卫游一点儿远。(初级学习者 CJ27)

偏误类型 12:“A 比 B + 动词 + 得 + 形容词 + 有点儿”。中级学习者只有 1 人出现了 2 例此类偏误,初级学习者未出现此类偏误。

* 马丁比大卫跑得慢有点儿。(中级学习者 ZJ16)

通过偏误情况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句式 6 的偏误所表现出来的习得特征: (1)偏误数量和发生偏误的人数特别多。初级学习者共有 39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204 个。中级学习者也共有 37 人在使用这一句式时产生了偏误,偏误数为 170 个。

(2)从偏误数量来看,初级学习者的偏误数是中级学习者的 1.2 倍。从出现偏误的人数来看,绝大部分的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都出现了偏误。

(3)偏误类型较多。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共同出现了 8 类偏误。除了这 8 类偏误,初级学习者还多出现了 3 类偏误,共 11 类,中级学习者还多出现 1 类偏误,共9 类。

(4)偏误更多地集中于“偏误类型 1”“偏误类型 2”“偏误类型 3”中。其他偏误类型的偏误数和发生偏误的人数较少。

通过上面偏误类型的图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对于句式 6的不同习得特征:

(1)从偏误类型来看,初级学习者出现的偏误类型更多,共有 11 类,而中级学习者只出现了 9 类偏误。

(2)中级学习者“低级偏误”的数量相对较多。从每种偏误类型数量来看,在大部分偏误类型中,初级学习者的数量都多于中级学习者,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随着

Trang 40

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的偏误数量都相应地减少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偏误类型1”“偏误类型 12”上,中级学习者产生的偏误竟然都很明显地大大多于初级学习者。这是为什么呢?在我们看来,这两类偏误在所有的偏误类型中,都属于相对更符合语法的“低级偏误”。“偏误类型 1”遗漏了“得”,“偏误类型 12”混淆了“有点儿”和“一点儿”。

(3)中级学习者的“极端低级偏误”大大减少。初级学习者和和中级学习者在“偏误类型 3”“ 偏误类型 10”“ 偏误类型 11”上出现的偏误数量差别相对较大。到了中级阶段,越南学习者的这种“极端低级偏误”大大减少,这正体现了他们语言水平的提高。

2 (5%)

37 (15.4%)

2 (5%)

正确句子率习得人数率

Ngày đăng: 08/05/2024, 00:45

Xem thêm: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