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现代汉语与文化
1.1.1 . 现代汉语言特征
中国就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蕴涵的国家,有独特的文字,特别的语言体系。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中国,现代汉语是占中国人口 以上的汉族人民互相交际的工具 也是各兄弟民族之间的
主要交际语言,它对于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交往,对于国家的统一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而言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汉 语的继承和发展。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汉 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 的。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从语音方面来看,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 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没有复辅音,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 声调,听起来响亮悦耳。从词汇方面来看,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 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汉语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 词。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在多音节词中,“四字格”形式最多。
从语法方面来看,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 手段。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 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经历了三千多年发展历史的表 意文字。做为记录汉语的文字,汉字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书 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1.1.2 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数千年来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形成。
中国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它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 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各个民族文化的统一性。这个统一体发挥了 强有力的通话作用。
第二,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 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第三,包容性:中国文化兼收并兼收并蓄。诸子百家在争鸟中能 取长补短,相互融汇,汉民族文化能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外 来文化也能开它博大的脑坏,有扬有弃的吸收,比如,佛教的中国话。
第四,多样性: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是由境内 个各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构成的共同体文化,即多元一体的文化。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有二个重要的内涵,这其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其一,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吸纳,互相浸透,互相促进,多角度地交融,全方位地契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其二,汉民族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引导、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中国文化也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但是因为地域大,民族多,所以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1.1.3.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广义来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狭义的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等。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息 息相关。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事实上,语言就 是我们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丰 富与完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双向性的。语言与文化总是相互 辅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世界上存在着各种语言,同时它们都充 分地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做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汉语词汇比语音、语法更受时代变迁、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以及思维观念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词语的产生与消失来了解文化因素的消长与进退,从词语的命名对民族心理、习俗等文化现象进行溯源,从词语的借入与借出了解中外文化的交流,词语的内部结构和语义特点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可以说,汉语的词汇系
统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汉语词汇不仅是汉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文 化的结晶。汉语词汇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传承了汉民族的古老文化,同时 汉文化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发展。
1.1.4.中国的“玉”文化
中华民族是崇拜玉的民族。中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 器,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因此中国被公认为世界玉文化史上硕果 仅存而又大放异彩的文明之邦。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玉便作为 美好、神圣、贵重和祥瑞的珍宝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对玉的崇拜观念 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历史千年而不衰,甚至影响到中国人 的行为道德规范。
何为玉 古人给它下了简洁而又模糊的含义。《说文》云:“玉,
石之美者。”《辞海ã玉部》则解释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其实玉就 是一种洁白半透明、带光泽的石头。质地细密坚硬,晶莹有光泽。由这 些解释我们可以明白,玉石原为同类之物。玉既然是石头,可为什么会 受到中国人的崇拜呢 众所周知,在远古石器时代,石器是重要的劳动 工具和防身武器,尚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到了青铜器时代,生产工具、
现代汉语成语简介
关于汉语成语曾有不少定义,这里我们引用广西人民学院张小克 教授提出的定义:“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二二相成、具有书面语色彩的 固定短语。”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 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 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 个字,也有 字的以及 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它结构紧密,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 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
三十、是历史典故,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不论讲话或写作,
准确恰当地使用一些成语,会使话语或文章更加风趣生动,活泼有力。
与课题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词群指包含有同一词素的一系列的聚合。词群研究,当初主要是 把具有类属意义的词按一类编排,对词源和词的理据进行考究,从而对 同义词、反义词进行解释和辨析。等到“词群”这个概念正式提出,研究 者数量增多,研究范围扩大和研究角度也逐涉及到“词群”的各方面,并 已取了较多成果。
词群的本体研究就是针对词群本身的各方面来研究,主要包括结构研究、语义研究和产生、演变研究、词群的选择和运用研究和词群的综合研究。词群结构研究或者是对词群内成员的结构进行分类,或者是探索新词语词群生成,也可能是注意到词群中附加构词法的发展。如齐燕山( )将颜色词分为单纯词颜色词、合成词颜色词、构词法形成的颜色词进行分类。宗守云( )列举了由“热”、“圈”、“族”构成的词群。词群研究中不可忽视语义研究,具体可以是词群内部词语的意义分析,色彩意义的变化,语义的虚化等。如潘峰( )在收集“绿
色”词群过程中,指出多数的色彩义已经消失语义泛华。除了对词群进 行特定角度分析外,学者越来越多涉及到对词群的综合研究,或者对某 一具体词群进行综合研究,如徐小婷《现代汉语“花”词群研究》,《现 代汉语“客”词群研究》。
1.5.2.现代汉语“玉”词群及含“玉”字成语的研究现状
中国研究者对“玉”文化进行了的研究相当透彻,有关“玉”文化的研 究文献极为丰富,其中也有一些涉及到现代汉语的“玉”词群以及含“玉”
字的成语,但从未有人对“玉”词群以及含“玉”字成语的语义、语法、文 化等方面的特点进全面、深入的研究。
综述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者非常重视对
“玉”文化的研究。涉及玉文化的研究文献甚多。各位学者从政治、文化、
宗教、道德、思想、审美观念等方面对中国的玉文化进行了研究。典型 的有姚士奇( )的《中国玉文化》,该文着重介绍中国人对“玉”的 崇拜,通过礼仪化玉饰的时代演化来论证玉文化。姚雅宁( )的
《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拟用语言学的研究角度,重点研究“玉”的国俗语言,还研究“玉文化”的语言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从中探索语言学的规律。
关于“玉”词群的研究虽然不多但也取得的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果。
代表性的研究有王海秀的《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该文指出了 人们在描写女性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玉作为比拟物,还讨论了相关的审美 心理问题以及玉与女性之美之间的渊源关系等问题。王海秀,李树新在
《论汉语熟语中蕴含的玉文化》(2004年)中考察了大量的语料探讨带
“玉”字的熟语的语义文化特征,指出“玉”多被用来比喻财富、美德、才 华、美貌等,同时也探讨了汉语成语中蕴涵的玉文化。王新华的《玉族 词语的审美价值取向》(2005年)从以玉喻美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玉词语 的审美价值取向。王新华(2006)的《玉族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分 析带玉部的汉字的意义,探讨中国人对玉及玉文化价值的深切关注和充 分肯定。此外,该研究还对带“玉”字的大量多音节新词加以分析。
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体例,它是言语交际中最活跃最富有民间社会生活色彩的通俗语言材料。成语的形成,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是人民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的传统习俗。成语也概括了历史的各方面,如政治、文化、生产等等,成语早就含有民族各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现象。姚雅宁( )的《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也涉及到带“玉”字的成语。作者在收集“玉”语料的过程中发现,含“玉”字的成语常表示某种国俗语义,多为褒义的。王新华在《玉族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里
面根据“玉”语义特点将带“玉”的成语分成象征财富、象征美德、象征才 华等类型。
总之,前人已从很多角度来研究现代汉语“玉”词群和含“玉”的成语,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研究现代汉语“玉”词群和含“玉”的成语的论文 主要注重“玉”词群和含“玉”的成语的语义特征、文化内涵等特点。而立 足汉语教学,特别是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全面研究“玉”词群 和含“玉”的成语的论文并不多见。
因此本人拟定以《现代汉语“玉”词群及含“玉”字的成语研究》为自 己的硕士论文。在本论文 ,我们将继承前人对现代汉语“玉”词群及含
“玉”字的成语的研究结果,考察这类动词的语义特征、语法特点及文化内涵;还将现代汉语“玉”词群及含“玉”字的成语的研究结果应用在词汇教学工作。
小结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 化,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且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玉以其丰富的文化蕴涵队汉语“玉”词群词汇的形成与丰富起了很大 的作用。在本章 我们已经指出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中国的
现代汉语“玉”词群及含“玉”字成 语的结构、语义与文化特点
词典统计
本文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成语词典》和《倒序现代 汉语词典》三部词典进行考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 年出版的,该词典共收录 , 余词条,属于“玉”词 群的共有 词。《新华成语词典》词典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年 出版的,该词典共收录 余条成语,含“玉”字的成语共 条。《倒 序现代汉语词典》词典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年出版的,该词典共
收 个词条,属于“玉”词群的共有 词。本章以这三部词典所收集的含“玉”字的词和成语为研究语料,全面探讨“玉”词群与含“玉”字成语的结构、语义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玉”词群的词性和结构分析
我们根据词素“玉”的位置将属于“玉”词群的双音节词分成两类,即
“玉”位于前面构成“玉 ”格式和“玉”位于后面构成“ 玉”格式的。统计结 果显示,“玉”为前词素的有 词,占 ;“玉”为后词素的有 词,
占 ;其词性有动词和名词两类。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 :现代汉语属于“玉”词群的双音节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统计表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合计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表 :现代汉语“玉”词群双音节词语的内部结构
偏正 联合 主谓 合计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根据表 和表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数量看,“玉 ”格式词语和“ 玉”格式词语所占的比重不同,“玉
”格式词语多于“玉 ”格式词语。
)从词性看,名词居绝对优势地位,“玉 ”格式词语总共有 个,其 中名词占总数 ,而在“ 玉”格式词语的这些词语中,名词站
。“玉 ”格式中动词占 。“玉 ”格式词语以上情形跟“玉”
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有关的。“玉”本身是名词,或者在后面做中心语,
或者在前面当做定语,都使得增加了名词数量。另外,“玉 ”格式中之 所以有一些动词是因为有一种委婉的词语用法,如“玉成、玉碎”。
)从内部结构看,“玉 ”格式词语和“ 玉”格式词语有相同点,都以 偏正式为主,另外还有联合式(“金玉”)和主谓式(“玉成、玉碎、玉照、
玉雕”)。这是由于“玉”的含义都是表示事物或表示性质,没有表示行为动作的义项,所以构不成述宾式的合成词语。
含“玉”字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语的结构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 的,下面本文章对含“玉”字的成语进行结构分析。
表 : 现代汉语含“玉”字成语的结构分析 结
偏正 述宾 主谓 连动 联合 缩紧 合计
根据表 ,“玉”字成语呈现以下特点:
)与合成词语相比,“玉”字成语体现出结构多样的特点,除联合格式 以外,还有偏正、述宾、主谓、连动格式。成语的字数较多,能够表达 的内涵更加丰富,结构也更加多样。
)“玉”字成语中联合式数量最多的,其次是偏正关系和主谓关系,数 量最少的是述宾关系(有“不吝珠玉”、“玉成其事”、“玉成其美”三个成 语),和连动关系(只有一个“抛砖引玉”)。
)一般来说,成语具有凝固性和定型性,但含“玉”字的成语中存在一 定数量的同素异序成语。这些异序成语都是联合式成语,前后部分并列,
换顺序也不会影响语义,如“金枝玉叶”和“玉叶金枝”,“玉液琼浆”和“琼浆玉液”,“锦衣玉食”和“金食锦衣”。
2.1.4.“玉”作为语素的构词能力
石安石( )指出“任何语素都有一定的结合能力,否则就不成 其为语素。语素的结和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可与多少 语素结合,其二是可与什么性质的语素或语素组合项结合。”本文以义 项为单位,将“玉”不同义项的组合情况进行整理,考察其组合能力及构 词能力的强弱,同时将与“玉”组合的语素进行语法性质和语义类别上的 归类,进一步探索“玉”词群语素层面上的组合规律。
通过有关的统计,在 个带“玉”的词条中,有 个是由“玉”跟名 词语素结合,有 个是由“玉”跟形容词语素结合,有 个是由“玉”跟动 词性语素结合(详细看附录)。这些数据说明,与“玉”组合的大多是名 词性语素和形容性语素。其中“玉 名词性语素”的形式居多,常表示与 玉有关的人或物或者一种对人或事物的美称,如:
“玉帛”:玉器品,泛指财富
“玉带”:饰玉的腰带
“玉佩”:玉饰的装饰品
“玉体”:敬辞,尊敬对方的身体
其次,“形容词语素 玉”的形式有 个,在这里“玉”在后面充当中 心语,大部分是表示某种玉,如:“黄玉”,“白玉”,“软玉”,“硬玉”等等。
另外,还有“玉 动词性语素”的形式(“玉成、玉雕、玉碎、玉照”),其 中有的表示敬辞(玉成、玉照),有的是委婉用词的方式(玉碎是美玉 破碎的,是比喻为理想、正义二牺牲)。
2.2 “玉”词群及含“玉”字成语的语义分析
语义一直是研究者的焦点。语义是语言结构的中心,在词汇结构 体方面,它是核心,它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认的。词群研究又是词义研 究的一个主要部分。
2.2.1“玉”字的来源
“玉”是一个独体象形字,在甲骨文写作 、 等,《说文解字》曰:
“象数玉之连,其贵也。”即象几片玉被一根绳子串联的测试图。其中的 短横代表玉块,有的三块一组,有的五块一组;上下贯穿的“一竖”,表 示串玉的绳子,绳子的上端又是还有绳结。可见在古代,玉就象贝一样,
人们曾经把玉穿起来当货币用。
据王新华的《玉族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的考察结果,卜辞中的“玉”是玉柄形器的专称,到了周代金文,“玉”字才逐渐冠于其它器名之上,成为这种物的专称,也泛指玉质器具。在金文中写作 ,在
小篆中写作,中间的三横是等均分布的。金文和小篆的“玉”字作三横一 竖,与现今的“王”字相似,在书写过程中乃不易区分。为使字型清晰,
避免与“玉”和“王”字混淆,“玉”字增添了一点。
“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以象形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表意 文字。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即对于指称对象的物的字,以及形体表现 该实物的形体特征,从而体现该词的意义内容。
2.2.2 “玉”作为词的语义分析
2.2.2.1 “玉”在词典中的解义
在《辞海》( 年)中,“玉”作为词的义项有:
温润有光泽的美石,如:宝玉;玉器
比喻洁白美好,如:玉颜;玉貌
尊敬之辞,如:玉音;
相爱、相助,如:玉欲玉女;玉成 在《汉语大字典》( 年)中,“玉”的义项有:
一种细密,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瑞玉;佩玉;玉质乐器;
泛指玉质品;精美的、珍贵的;喻晶莹洁白;磨练、培养;敬 辞。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中,“玉”的义项有:
硬玉、软玉两类矿物的统称,如:玉器、玉雕、美玉
像玉一样晶莹、洁白和美丽,如:玉颜、玉手、亭亭玉立
敬辞,指对方身体、行动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玉体、玉音、玉 照
可以看出,这三部词典中对“玉”的解释有粗细之别,所列出的共 同义项有“一种美石”、“比喻洁白、美丽”和“敬辞”,《辞海》的释义最为 详细。
2.2.2.2 “玉”的引申意义分析
含“玉”字成语的语义分析
在中国社会里,“玉”文化源远流长,也反映在语言中,上面所说,
单音节“玉”的意义很丰富,这使它成为一个极为活跃的构词语素,从而 广泛参与到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中。提到“玉”这个词不能不谈到成语,
跟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结合一样那么活跃“玉”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 数量极大的含有“玉”的成语。
由于成语语义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并其语义不是只由它的各个组 成成分的的意义直接组合而成,而是要通过隐喻而表达的。换句话说,
是通过成语所提到的事物而表出对这些事物的联想。“玉”指温润而有光 泽的美石,它大量参与构成成语。那时候,“玉”的基本义融化在词语中,
跟成语的语义构成成分通过一个整体隐喻来表达意义。因此研究“玉”成
语的语义范畴和隐喻认知难以分开。由于“玉”在社会中表现出极为重要 的价值并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玉”的语义范畴更庞大,从指称 玉石,“玉”在颜色、声音、质地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道的具体特征,到 指称人类生活抽象领域里的许多概念,“玉”的这些语义有的是依据玉石 的天然物理属性形成的,有的是将玉的天然属性抽象化以后形成的。在
“玉”成语的语义形成过程中,“玉”分别以它的具体特征和抽象特征而表 现出来的。
) 指乐声、歌声、诗文的韵律之美 在含“”玉包字成语中,“珠圆玉润”、“金声玉振”、“锵金铿玉”这 个成语指乐声、歌声、室温的韵律之美。
由于玉石相击发出的天然声响,清脆悦耳,明快响亮,人们就利 用以“玉”声之美隐喻乐声之美、歌声之美,或者是诗文在音韵上表现出 的音韵美。如:“珠圆玉润”喻指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喻指 音韵响亮、和谐,喻指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16 )见书法珠圆玉润之中,另有一种飘飘欲仙丰致。《花月痕》
“珠圆玉润”跟“书法”结合就有了文字流畅明快的意思,从“圆”和“润”这两 个词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这个含义。
( 17 )那肉色的丝袜子,紧裹着珠圆玉润的肌肤。《啼笑因缘》张恨水
“金波玉液”、“玉液琼浆”这 个成语喻指美酒。
玉石的色泽通透澄澈,看上去晶莹透明。这种天然的特点与美酒 的透明晶莹极为相似。在这个相似点的联系下,用“玉”的澄澈特征隐喻 酒的晶莹透明,再结合其他构词语素的参与,就成了一些成语,其中包 含的隐喻机制就是以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纽带而形成的。如:“玉 液琼浆”喻指仙水、美酒,“金波玉液”喻指美酒,“瑶池玉液”喻指名贵美 酒。
( 18 )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 19 )“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嚥不下。” 《金钱记》元 乔吉
( 20 )“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力士,领几个运水 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西游记》第五回
3)指女子或女子的美貌:
共有 个成语:“冰肌玉骨”、“金童玉女”、“香消玉减”、“香消玉 碎”、“香消玉殒”、“小家碧玉”、“玉减香消”、“玉碎香消”、“花容玉貌”、
“亭亭玉立”、“珠辉玉映”、“如花似玉”。
在对“玉”词群研究过程中已发现以“玉”来隐喻女性之美或直接隐喻美丽 的女性无论在双音节词还是成语里都有很多的比例。“玉”具有各个方面 的美制,外形圆润、色泽澄澈、声音清脆、质地凝透,这些不同的侧面 综合在一起是以种整体的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从外到内也 有一种整体,如容貌娇美、身材匀称、姿态婀娜、气质含蓄、道德温雅 等。东方女性的美与“玉”的各种的美达成了形神合一。美玉赏心悦目,
与美女给人的审美感受相同,所以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随即形成了以玉 喻女性之美的审美倾向。如:“玉貌花容”喻指长得漂亮,如花似玉,“玉 软花柔”喻指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玉骨冰肌”喻指女子苗条的身段 和洁白光润的肌肤,“仙姿玉色”喻指女子姿态容貌极美,“玉碎香残”喻 指美貌女子的死亡。
( 21 )“生成玉骨冰肌态,长就兰襟蕙质心。” 《再生缘》第二回
4)指才能或人才:
在含“”玉包字成语中有“抱玉怀珠”、“抱玉握珠”、“金马玉堂”、“金 声玉振”、“芝兰玉树”这 个成语。
玉”词群及含“玉”字成 语的教学建议
文化词语教学
在汉语词汇中,文化词语是指除了概念意义之外,本身还蕴含着 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 方式、社会发展状况,风俗礼仪传统,理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语等。
“玉”词群及含“玉”字成语可谓现代汉语词语中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的 重要组成部分。
3.1.1.2 文化词语的分类
文化词语的分类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它还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 地帮助教师们区别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学术界 对文化词语的分类纷纷多种。孟子敏先生根据他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把 文化词语分为三大类:根据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根据风格意 义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语言意义转化或消失之后产生意义的文化词语。
王国安先生又根据他对文化词语的界定把文化词语分为:表现中国独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表现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词语;表现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词语;反映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的词语;反映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词语。文化词语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信息,文化词
语教学也是属于文化教学的范畴,所以它的分类该以文化为主。目前,
文化学者以文化的四层来进行分类,即把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此文化词语也可以分为物态文化词语(反映的 是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制度文化词语(反映的是人类在社 会实践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各种组织形式),行为文化词语
(反映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的词语),心态文化词语(反映人们的价值 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等方面的词语)。
从感情色彩和语体角度来看,“玉”词群及含“玉”字成语大部分属于 褒义词,可用于口语,但多用于书面语;从语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 看,“玉”词群及含“玉”字成语所涉及的范围甚广,几乎所有的类型都有。
3.1.1.3.汉语文化词语的特点
第一,它有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包含着词语的音节、词语的语义 内容、词语的类别这三个方面。从词语的音节角度出发,它有双音节、
三音节、四音节合成词以及更多音节的短语等组成。从词语的语义出发,
它包含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词语的类别角度看,一般词语、成语、谚语等都属于它的范畴。
第二,它有民族性。文化词语反映了民族的传统生活方方面面。
文化词语包含语言意义也承载着相应的民族文化意义,因此它当然具有 鲜明独特的民族色彩。
第三,它有隐含性。文化词语包含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风俗习 惯、感情色彩等文化因素。大多数文化词语,它的字面意思不是它们的 真正意义,而文化内涵才是本质。要想理解其深层文化意义,非和民族 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不可。
第四,它有稳固性和开放性。对大部分文化词语来说,其特别的 意义和用法都较为固定因为是在人们经历过长久的历史而确定并选出来 的。同时,由于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所以在词 汇含义的表现上必然会有相应的发展变化,有的是新词进入文化词语的 范围,有些是一般词语转入文化词语的。还有的是,文化词语本身的内 在含义发生了有些细微的变化。这样,我们都可以感觉文化词语的灵活 性、开放性。
3.1.2.文化词语教学原则
文化词语的教学和文化知识的讲授之间有不同点。在文化知识课,
学习者接触的大部分是文化词语,但这些文化词语都是在给定的背景知识下出现的,学习者容易把握和理解它们的意义,因为它们一般不隐含
附加的文化意义。只要在掌握一定的背影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从字面上 理解含义。
这里所讲的文化词语,是指那些在语言课语料中出现的文化词语。
这类词语有时在词典上查不到,须有教学者的帮助讲解才能懂得它们的 文化蕴涵。
因此,不可否认教师们的功夫,他们的进一步揭示是站着重要的地位。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玉”词群和“玉”成语的情况考察
本文以太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三、四年级的大学生 为对象。考察的对象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量。之所以选 三、四年级大学生当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从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玉”词群和“玉”成语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词语,经过了三、四年学习汉 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有关社会、文化的水平。
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属于文化词语的“玉”词群和含“玉”字成语的情况,从而对汉语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我们以摘自《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成语词典》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的词语和成为玉
料,设计三问卷调查(详细看附录),当场发放,要求学生当场填写并 当场收回。
3.2.2.调查结果分析 3.2.2.1.调查结果统计
为了了解越南学生如何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玉”词群和“玉”成语,
本人已经对太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的 名大学生(包括 三年级 名和四年级 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个练习
(见附录)。本人已发 份试卷, 份都是合格的。具体结果如下:
表 :考察结果
三年级 四年级
答对 答错 答对 答错
数量 比绿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考察内容的第一题涉及到现代汉语“玉”词群双音节词语的语义类 型,要求学生指出每个词表示的意义,包括表示乐器、表示玉质地的事 物、表示人或事物的美称、表示委婉用语、表示出产玉的地方、表示美 德、贤才、表示尊称敬辞、与帝王相关的事物、表示与道教相关的用语、
与神话传说相关的人或事物、表示美酒、表示用玉装饰的事物、表示星 座名、表示从事与玉有关职业的人、表示植物、表示法则、法令、表示 晶莹如玉之物等 类型。
可以说上面的考察内容对三、四年级比较容易。要想指出这些词的意义 就只要掌握“玉”后面的词的意义,因为“玉”在这里还没含有深刻的文化 含义,学生容易猜出他们所表达的意义。因此答对比率高是当然的。
另外,考察结果表明三、四年级学生对“玉”词群双音节词语的语义掌握 相当好,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得好一点。之所以有这个结果是因为四 年级学生学汉语的时间比三年级学生的长,词汇量比三年级的多,相关 文化的知识也丰富。
表 :考察结果
三年级 四年级
答对 答错 答对 答错
数量 比绿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考察内容的第二题是了解现代汉语“玉”词群双音节词语的隐喻。
这些词都是要根据“玉”的引申义及“玉”和另一个构词语素来猜出问卷里 的词的隐含意义,包括和女人有关的隐喻、和月亮、雪花、美酒的隐喻、
和人的品行、美德的隐喻和美好相关的隐喻。
对这个内容,三、四年级的学生的运用能力都不比考察一。考察结果表明,“玉”词语的引申义要求超越过本身义,要想掌握他们,学生一定要
积累自己的词汇量,应该多读跟文化有关的一些知识,这样才能使用联 想方式猜出这些词语的隐喻。
可见,词的引申义始终是难学、难运用的内容。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三年级学生强,所以此次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隐喻的考 察结果明显有差别。
表 :考察结果
三年级 四年级
答对 答错 答对 答错
数量 比绿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数量 比率
考察内容的第三题是关于含“玉”字的成语的隐喻选择。本文设计 个隐喻方式,即借“玉”的各种天然美质隐喻事物或人,包括用“玉”声音 清脆、响亮的特征、用“玉”形状圆润的特征、用“玉”色泽澄澈的特征、
用“玉”质地的内在特征、用“玉”珍贵、稀少的特征来猜出成语的隐喻。
从考察结果看,答错的学生比以上两次都多。这可能是因为,成 语本来是深有文化含义的,它们的意思不只限于字面义。对含“玉”字成 语而言,“玉”本身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它参与构成成语之后,它的 基本义融化在词语中,常常要通过联想才猜出成语的意思。这对学生真 是难的。
3.2.2.2.越南学生使用“玉”词群就含“玉”字成语的偏误成因
现代汉语“玉”词群和含“玉”字的成语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