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hành vi châm biếm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và văn hoá nước ngoài 602202

83 6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Nghiên cứu hành vi châm biếm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Tác giả Nguyễn Thị Quỳnh Anh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PGS.TS Cầm Tú Tài
Trường học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Thể lo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ăm xuất bản 2018
Thành phố Hà Nội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83
Dung lượng 1,49 MB

Cấu trúc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概述 (0)
    • 1.1 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 (11)
    • 1.2. 语言对比理论 (15)
    • 1.3 汉语讽刺的定义 (16)
      • 1.3.1 中国辞书里关于讽刺所下的定义 (16)
      • 1.3.2 文艺学美学对讽刺的定义 (17)
      • 1.3.3 修辞学对讽刺所下的定义 (18)
      • 1.3.4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讽刺所下的定义 (18)
    • 1.4 越南语中对讽刺的定义 (20)
    • 1.5 本文对讽刺的见解 (21)
    • 1.6 讽刺是一种言语行为 (22)
      • 1.6.1 讽刺言语行为的要素 (22)
      • 1.6.2 讽刺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24)
    • 1.7. 讽刺言语行为的研究概述 (30)
      • 1.7.1. 中国学者的研究现状 (30)
      • 1.7.2. 越南学者的研究现状 (31)
      • 1.7.3. 对比研究现状 (31)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讽刺言语行为之考察 (0)
    • 2.1 考察结果 (34)
    • 2.2. 汉语中讽刺言语行为的语言特点 (35)
      • 2.2.1. 语音层面 (35)
      • 2.2.2 词汇层面 (36)
      • 2.2.3 句法层面 (40)
      • 2.2.4 修辞手法 (41)
    • 2.3. 汉语中讽刺言语行为所使用的语用策略 (45)
      • 2.3.1. 直接指称讽刺策略 (46)
      • 2.3.2. 间接指称策略 (50)
      • 2.3.3 反说策略 (54)
  • 第三章 汉、越语讽刺言语行为之对比 (0)
    • 3.1. 相同点 (61)
      • 3.1.1. 汉越讽刺言语行为的语言特点 (61)
      • 3.1.2 使用频率 (65)
      • 3.1.3 使用同样的语用策略 (66)
      • 3.1.4 相同的语用功能 (68)
    • 3.2 不同点 (71)
      • 3.2.1 语音层面 (71)
      • 3.2.2 词汇层面 (72)
      • 3.2.3. 所占的比例不同 (74)
      • 3.2.4 讽刺言语行为的语言特点 (75)

Nội dung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概述

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哲学 家约翰ã奥斯丁(J.L 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 a) 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 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b) 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 行为。 c) 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

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

。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ã塞尔(J Searle)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 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 a) 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例如:I have never seen the man before / the earth is globe b)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例如:Open the window! /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icnic with us? c) 承诺类:说话者自己承诺未来要有一些行为。

例如:I promise to come / I will bring you the book tomorrow without fail d) 表达类: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感情和态度。

例如:I’m sorry for the mess I have made / It’s really kind of you to have thought of me e) 宣告类:通过说话引起骤变。

例如:I now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 I fire you

每一类中的行为都有同样的目的,但具有同样目的的言外行为可能具 有不同程度的言外之力。语言不仅是一种结构,而且是一种行为。为了解人 们在说话时实际做了什么事或达到了什么目的,需要首先对言语行为进行 分类。

语言学的研究进入后乔姆斯基(Noam Chomsk)时期(上世纪 60 年代),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结构形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自主体 系,语言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发挥着交际的功能。它甚至还是一种行为。

从此,语言学领域不再是“语言普遍性”的一统天下。人们纷纷将注意力 转向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功能、语文的交际等所谓的边缘阵地。语言呈现 出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景象。其中,言语行为理论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支

一般认为,奥斯丁(J.L Austin)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开创者,尽管奥斯 丁更多地使用“施为性”(performatives)这一词语,而不是现在常见的“言 语行为”(speech acts)。以奥斯丁(J.L Austin)为首的言语行为研究者们主 要围绕着“言语即行事”或“言语使其然”的核心展开讨论,认为人们说 话的同时就已经是在做某事或达到了某种目的。为了解人们说话时实际上 做了何事或达到了什么目的,这种研究首先从认识言语行为的种类着手。

于是,奥斯丁(J.L Austin)、塞尔(J Searle)、里奇(G.N Leech)等人分别做 了不同的尝试,并提出了各自的分类原理。

奥斯丁(J.L Austin)起初认为,人们的话语大体上可分为陈事性和施

为性两大类别。陈事性话语用于陈述某事是否如此,具有逻辑真值,可是施为性话语并不具有逻辑真值,而是用以实现某事。如某船主为某船只命名,当他宣布“我宣布船只的名字为‘自由号’时”,该船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又如,当某人说“我劝您最好把烟戒掉”时,他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件忠告。后来,奥斯丁(J.L Austin)发现陈事性话语其实也是一种行为,

可以归入施为性话语的大类之中,于是放弃了上述的两类分法,改而在言 语行为的前提下提出“陈事性”(locutionary)、“施事性”(illocutionary)和

“成事性”(perlocutionary)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所谓陈事性言语行为是 指“S某对H某陈述X事”,说的是一种言内之意;施事性言语行为指“S

某对 H某说 X 事时,实意为 P”,是一种言外之意,如某人在一定语境条 件下说“这房间很冷”时,实际上表达了“希望能把窗门关上”的意图。

成事性言语行为指“S 某对 H 某说 X 事时,S 某完成了 P 事”,即实现了 言后之果。这三类语言行为中,施事性和成事性言语行为引起了学者们极大 的兴趣。当时的研究认为不同的言语行为主要表现在话语使用不同的施为 性动词,所以奥斯丁(J.L Austin)本人及后来的一些学者曾试图将英语的动 词进行分类,如将“try”列为施事性动词,将“manage”归入成事性动 词,等等。应该说,这种将英语动词划分为施事性和成事性的尝试努力确 实有一定的意义,至少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理解动词的许多特 征,如“He didn’t listen”和“He didn’t hear”,而“He didn’t hear”的条 件预设则是两个悖论“He listened”和“He didn’t listen”,由此而对“ listen”和“hear”这两个动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由于词意的复杂

性和多层次性,要将动词截然分成非此即彼的种类显然是不无问题的,比 如象“inform”、“tell”等动词究竟是施事性还是成事性迄今就仍难以定 论。此外,要将所有的英语动词统统进行分类似乎不太可能,也难免烦锁 之嫌。因此,这种尝试在热闹了一阵以后也就“适可而止”了。

语言对比理论

对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 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

语义、语用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 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 深入发展,对比语言学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视。

第一,对比语言学从一产生就十分明确,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一 个学科,它强调重点研究两种语言的差异,这一特点从沃尔夫(Wo)、

拉多(Lado)和詹姆斯(Chomsky)的论述中看得很清楚。拉多当时还提出 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但没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近几年才引起了 部分学者的注意。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逐步深化的。

到 70 年代中期,伯伦((P V Buren)和德温(R Dirven)提出对比语言 学对外语教学无用,但可以增强对语言结构的认识,可以了解语言体系 之间的关系,即作为一种发现程序(discovery procedure),以寻求不同 语言的通性。1978 年,布赖顿斯坦(P H Breiten-stein)认为对比语 言学可分为科学性的和教学性的两类。

第二,对比语言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它随着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变化而变化。从一产生它就依附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随着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产生,也采用这些流派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迪皮特罗总结说:“一种对比分析会变得同与之相连的语言理论一样复杂,这个道理是值得牢牢记住的。一旦理论发生了变化,新的对比途径也就会出现。如果理论本身有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在把这种理论应用于对比分析时,这些矛盾也就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关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目前诸多学者都提出不同的解释,但其 中最有代表性有提到许余龙先生,许余龙先生在他的著作《对比语言 学》中给对比语言学作如下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

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 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许余龙,2002)。到目前为止,许余龙先生对对比语言学所下的定义 是比较权威的,也是为众多学者所赞同的。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 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对比语言学,着重强调两种不同语言的相异之。

盘文国先生在《英汉语言对比》这一著作中,也除了阐述对比语言学在 于寻找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之外,还强调说“语言对比的目的之一是促 进对母语的深刻了解”(盘文国,2005)。

本文在研究这一课题中,以许余龙先生和盘文国先生为对对比语言学所提出的理论为目的,在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上进行分析讽刺语言行为的同时,还进一步与越南语对比,最后找到两者之间的异同。

汉语讽刺的定义

关于讽刺这一概念各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对讽刺进 行解释,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为了对讽刺 的含义作出确切的解释,下面我们分别从中国不同的辞书对讽刺所下的定 义和不同的研究学者对讽刺的含义进行详细地阐述。

1.3.1中国辞书里关于讽刺所下的定义

《辞海》对讽刺的定义如下:“不用正言,以微言托意。”

《辞源》对讽刺的解释是:“以婉言隐喻讥讽人”。诗周南关雎序: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在《中华大字典》中,讽刺就有两种意思,一是与《辞源》相同,“

以婉言隐喻讥讽人”,二是指“文艺创造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讽或嘲 笑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现代汉词典》的讽刺定义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 揭露、批评或嘲笑。”

首先,我们排除《中华大字典》的第二种解释,因为文学的讥讽性语 篇是一种创造方法,跟本文研究的会话讽刺虽有联系,但本质不同。

根据各辞书对讽刺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讽刺具有两个本质特征

:一是婉言,即用委婉的言语手段,不直接。二是讥讽,这是指讽刺的用 途在于刺伤他人,语力很强。讽刺就是不用正言,而是用婉言将目标杀伤 的一种抨击手段。它常常是拐弯抹角、旁敲侧击、隐约含蓄,话里有话地 对某一事物、现象或人物进行讥讽。

1.3.2文艺学美学对讽刺的定义

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刘勰虽然没有系统的对讽

刺 进 行 论 述 , 但 在 其 《 书 记 第 二 十 五 》 中 做 了 解 释 : “ 【 刺】者,打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真之通结矣。”说出 了讽刺具有尖锐的针砭之力,指出,所谓“风者,风也”,其中的第二个

“风”就是“讽”的假借字。“讽”在这里是“讽喻”之意,指的是对于 人事的一种玩转含蓄的批评;而“讽”意指一种比“讽”更为严厉的批评 或斥责。“讽”与“刺”合起来,指的当然是一种特殊的“刺”,一种与

“直刺”不同的“谑而不谑、“婉而多讽”、“温柔敦厚”之“刺”。

鲁迅(1995)也对讽刺下了定义,他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

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并指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佴荣本(1988)认为“讽刺就是创作主体以饱含炽热的忧患激情,将客体对象无价值的不协调喜剧因素撕破给人看”。刘

叔成(1987)认为“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 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跟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 的精神和情感愉悦”。曾庆元(1998)这样论述讽刺:“讽刺是在表里不 一的矛盾运动中揭露人物性格事件的本质从而引发笑”。王庆生《文艺创 作指示词典》中给“讽刺”下的定义是:“它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即从一定的立场和审美观点出发,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描绘现实生活 中危害社会的弊端和落后的事物,以塑造喜剧性的效果,达到贬斥,谴责 的目的”。

从上述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美术界对什么是讽刺依然没有一 个比较统一的、比较坚实的界定,常常使用比喻说法(“撕破给人看”之 类),有的盲从名人定义,有的更是循环定义(如王庆生);其次,文学 讽刺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施为力量的话语讽刺确实 是有不同的地方。

1.3.3修辞学对讽刺所下的定义

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 1963》中将讽刺视为一种修辞方式,他认 为讽刺是利用语言条件,对敌人的言行或人民内部的反面现象在发笑中表 示不妥协的完全否定的态度。杨鸿儒《当代中国修辞学,1993》中这样定 义讽刺:“利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条件。对敌人的言行或人民内部的反面现 象,表示不妥协、完全的否定态度并加以揭发。这种语言运用的方式,叫 做讽刺”。这里杨先生所说的“特殊”是指笔法有时曲折婉转,旁敲侧击

,似笑非笑,似骂非骂;有时却直刺要害,泼辣尖锐,淋漓尽致,不留余 地。还有人说,讽刺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中 不合理的、错误的或腐朽的人或事,用讥讽、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 所在,以达到贬斥、否定、批判的目的。讽刺常用夸张、反语、比喻等修 辞手法来表达。

1.3.4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讽刺所下的定义

唐善生(2003)认识到讽刺是一种语言行为,但他将讽刺定义为“说 话人用表面上积极性的或者是肯定的话语形式对他人尤其是听话人进行否 定性评价的一种言语行为。”他看到的是反语作为讽刺形式的一类讽刺,

尚不全面。此外,朱小舟(2002)在《讽刺的语用研究》从合作原则、礼 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角度探讨讽刺问题,认为讽刺是一种间接言语行 为,是一种带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讽刺是说话人出于礼貌违反 质量准则而产生的,通过表面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使说话人能够给自己 不礼貌的言语披上一层礼貌的面纱,从而从根本上遵循了合作原则和礼貌 原则,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李克平(2003)从格莱斯(H.P.Grice) 的理论出发分析讽刺,介绍了讽刺的语用特征和意图,解释了讽刺的意义 的推导和理解,并根据表现形式将讽刺分为阐述性讽刺,指令性讽刺,承 诺性讽刺,表达性讽刺,并指出“讽刺话语在其产生的语境中其字面意义 通常是表达施为的理想状态。说话人表面上是以一种非常满意、感激的心 情来表达,其语气和语调通常是轻松愉快的,但是这种轻松和愉快常常带 有一种明显的夸张,与话语的当前语境很不协调,因而形成一种明显的反 差”。

越南语中对讽刺的定义

对应于汉语中的“讽刺”概念,越南语中就有了“mỉa mai”(嘲讽

),“châm biếm”(讽刺),“nói mát”(凉说——说甜言的讽刺),

和“nói móc”(说锋利的话语)及“xúc xiểm”(讥讽),其中“mỉa mai

”是纯越词,该词从“mỉa” 派生而来的。黄批(2012)对“Mỉa”的定义 为“giễu cợt bằng cách nói cạnh khóe hoặc nói ngược lại điều mà ai cũng thấy rõ”(用讥讽或反语的说法或表达对明确的事物或对象进行嘲讽),而“ mỉa mai”就是“Mỉa bằng cách nói ngược lại với ý mà mình muốn cho người ta hiểu”(用与本意相背反的话语传达本意)。

“Châm biếm”(针砭)是汉越词,而且每个语素都各有其义。其 中:

“Châm”(针):是指“缝衣服用的工具,也是指用来按穴位刺入 病人人体内以治病”。

“Biếm”(砭):是“石针,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来治病的一种治 疗。现在被借用指劝阻某人以免发生错误的一种含蓄的言语或示意”。

“nói mát”(凉说——说甜言的讽刺),就是“nói dịu nhẹ có vẻ như khen, nhưng thật ra là chê trách hoặc mỉa mai‖ (表面上说得很柔,但实际上 是批判或讽刺)

“nói móc”(说锋利的话语), 就是“nói những lời châm chọc, soi mói điều không hay của người khác một cách cố ý, nói móc để khiêu khích”

(故意抓住别人的短处并用讥讽来打击别人)

“xúc xiểm”(讥讽),就是“đặt điều xúi dục người này làm hại hoặc gây mâu thuẫn, xích mích với người khác‖(捏造和教唆这个人进行让另一个 人受损或闹了矛盾)

虽然越南语有很多与汉语讽刺概念对应的词,但归根结底,讽刺的目 的是对社会各种陋习、消极不良的现象进行讥讽、批判和打击。

总而言之,按《từ điển Thiều Chửu》(卲晭词典——汉越词典) 中,“

Châm biếm”(针砭)就有两种意思。(1): 是指用针或尖石头扎入人体以

治病。(2): 劝阻某人以免发生错误。(卲晭词典——汉越词典,岘港出 版社,2005)。而按照黄批所遍的《越南语词典,2011 版》,他将“châm biếm”解释为:“chế giễu một cách hóm hỉnh nhằm phê phán”(以幽默的讥 讽以达到批判目的)。

基于言语行为的理论,当说话者使用嘲讽或讽刺的表达,那时他已经 不遵守由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1950)所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

”的质量范畴,而是想表达的是说话者本人的言外之意。可见,讽刺的言语行为实际上也是话语形式表达上的一种含蓄。

本文对讽刺的见解

通过上述对讽刺所列举的定义,我们认为汉越各种辞书不管从何种角度、从某种观点对讽刺进行了解释,但最后还是基本上都一致认为讽刺是通过婉言对对方进行批评或嘲弄的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不过,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讽刺的实质,基于汉越各种辞书对讽刺所下的定义并加上我们个人的观点,将讽刺定义为:首先将讽刺视为一种言语行为,讽刺的实施者总是通过见解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对别人的讽刺,即通过“言外之意”来实现话语实施者的目的。其次,讽刺性话语应该包括几个因素:导致讽刺性话语出现的风景;讽刺着具有否定性评价态度;通过委婉性话语实现讽刺;讽刺者的目的是意图对特定对象的言行进行揭露、批评、嘲笑等。

总体上来说,我们将讽刺言语行为这一概念理解为话语实施者在某种 特定的话语背景下,通过委婉性的话语表达对别人进行揭露、批评、嘲笑

、贬损等否定性的间接言语行为。

讽刺是一种言语行为

奥斯丁(Austin)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赛尔(J Searle)认为,任何 语言交际模式都涉及言语性,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 号、词语或语句,甚至不是符号、词语或语句这样的表意标记,而是言语 行为。

汉语的“讽刺”是个动作,讽刺行为具有明显的施为性,因此讽刺是 一种言语行为。但要界定讽刺是怎样一种言语行为,我们要考虑到讽刺言 语行为的要素。

1.6.1讽刺言语行为的要素

当我们描述一种言语行为,需要考虑到哪些要素呢?由于每句话都可 能具有多种功能,我们如何确定其主要功能呢?科特(1983)从分析言语 环境入手,认为要确定一种言语行为,必须考虑到七个要素:说话者、听 话者、他们之间的接触、所用的是否同一套语言代码、背景、话题和信息 形式。他根据言语活动目标的指向性来确定言语的中心功能。有鉴于此,

对实施讽刺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揭示讽刺言语行为的实质。讽 刺语言行为包括四个要素,具体为:存在导致讽刺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

如事件或话语;讽刺者具有否定性评价态度,具体是对这一事件或话语等 持有否定、反对及不满等态度;讽刺的特定实现方式,即委婉性话语;讽 刺者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即意图对特定对象的言行进行揭露、批评、嘲 笑等。下面我们分别对讽刺语言行为的四个要素进行加以分析。

(1)存在导致讽刺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我们都知道要使说话者产生讽刺意图,到生成讽刺话语,要有一定的生成原因,这个生成触发点是某一件事、话语或某一特征,讽刺话语是说

话者对这一触发点做出的语言上的回应。并且这一事件的实施者、话语的 发出者或特征的拥有者是讽刺意图攻击的对象。说话者的讽刺话语是对这 一件事、话语等在语言上的回应,必须针对的是这一事件或话语的实施者

例1:(背景:老舍在山东大学讲书时,有一次演讲说)

老舍:文艺作品中的坏人形象大都是脑满肠肥,一脸横肉的大胖 子。

当时这句话没有引起人们的任何注意。过了一周,一位西装革履、白 白胖胖的“洋绅士”(梁实秋)上台做学术报告,说着说着,话锋一转—

—说:“就我个人所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坏人都是些瘦子,脖子细得像 猴子一样”

听报告的人知道,老舍正是脖子很细的瘦子。

但是,老舍没有卷入这次争端,而是斥之为“无聊”。 1 上述的例子中,老舍在演讲中有没有讽刺的意图,我们不能确定,或 许就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说出的话语,也或许只是客观地陈述老舍本人自 己认为文学作品中坏人的形象就是“脑满肠肥,一脸横肉的大胖子”,而 没有具体地针对攻击、讽刺的对象是谁。因为后文指出“老舍没有卷入这 次争端,而是斥之为无聊”,所以这里我们不需要对老舍所说的话进行讨 论,但是,梁实秋却认为老舍所说的话是针对他而攻击、讽刺的,因此,

才用言语回敬他,就梁实秋的话语而言,讽刺背景和讽刺对象都是十分清 楚的。

(2)讽刺者具有否定性评价态度 众所周知,当讽刺者对某人、某一事件或某一行为等持有反对、否定

、或不满的态度时,才会出言讽刺。因此,讽刺者是否进行讽刺,一个重 要的依据就是讽刺者的意图。

1 转引黄杨英-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之本的翻译)

(3)话语实现方式 讽刺是指说话者对对象的言行特征等的反对或者不满态度,通过话语 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讽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威胁到对方的消极面子

。如何巧妙性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使话语刺而不露,就成为说话者必须考 虑的因素,若选择直露的表达,则讽刺就自然成为一般的批评、责备,甚 至谩骂等。因此,委婉是讽刺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像何兆熊(2000)所 说:“说话所传递的内容可以分为直截了当地说出的内容和含蓄、隐晦的 表达的内容”,另外,他还指出讽刺、反语、比喻等修饰手段的意义具有 间接性。因此,讽刺的委婉性表现在言语行为层面上就是一种间接的言语 行为。

讽刺言语行为的研究概述

1.7.1.中国学者的研究现状

从宏观上说,中国学者对讽刺性话语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并提出一些结论, 但,从以前终学者的研究来看,讽刺多为文艺学、修辞学等的研究对象。另外,还有的学者还将话语讽刺和文学讽刺混合在一起研究, 如刘玉霞(2004)、张正武(2003)、张艳红(2004)。讽刺性话语是一种语力极强的间接言语行为,是典型的语用学研究的问题, 不过,到目前,专门将讽刺作为一种语言行为来研究为数不多。这方面的研究有李柯平(2002)较为赞同著名国外学者格莱斯(Grice)的理论并以其理论作为出发点来分析反讽,介绍反讽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和意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也并深入研究有关讽刺的问题。宋春风(2012)在对“红楼梦中讽刺性话语的语用研究”这一研究里,她对《红楼梦》中的讽刺性话语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总共是从类型分析、御用策略、语境因素以及语用功能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后,肯定不同的讽刺性话语,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既有主要的功能,也有次要的功能,并且每句讽刺性话语的语用功能也是不能

穷尽的,需要我们细细体味。李建军(2001),他虽然将讽刺视为一种言 语行为来研究,不过他主要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修辞学中的作 品所使用的讽刺的话语形式进行阐述,而忽视了对于报刊上、网络上以及 日常生活上频繁使用的讽刺言语行为,因此,还不够全面,有些以偏概 全。晏利红(2007)在研究“语文教学与讽刺的艺术”时,指出讽刺可以 用夸张、幽默、诙谐等修辞手法营造犀利明快的语言态度,将对象置于可 笑境地,以达到批判目的之外,而又只让人感到讽的意味,但却无咄咄逼 人的锋芒。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行文时对反讽艺术的把握的话,那就是 含蓄。

1.7.2 越南学者的研究现状

在越南目前也有了一些关于讽刺语言的研究,如阮清秀(2005)在

《阮爱国‘微行’中独特的嘲笑艺术》中,集中探讨了阮爱国所使用的嘲 笑艺术。武氏九(2005)在《俄国报纸中的幽默》这一研究中只限于分析 俄国报纸上所使用幽默的艺术风格。潘卯景(2003)谈论了“越南文本中 的逻辑和非逻辑”,他只提出幽默讽刺是属于一种非逻辑性的语言方式。

阮行(2003)却谈了“倒说——越南语中的独特表达”,他强调说明,越 南人常利用越南语能够倒说的语音特征来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一现象的讽 刺。不过,上述的研究尚未直接将讽刺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来阐述,且没有 深入分析讽刺言语行为使用时的语音、词汇、句法的特征,因此最后提出 的结论只是将讽刺视为一种艺术的手法来阐述。

1.7.3.对比研究现状

将讽刺视为一种语言行为并直接从汉语出发与其它语言进行讽刺对比,至今我们尚未找到相关的研究。目前仅只有黄物英(2009)通过汉语和俄语译本里进行做了“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这方面的研究。不过,她主要是从关联翻译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实例来阐述

和论证关联翻译理论适用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可见,到目前为止,汉 语和越南语有关讽刺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确实是一片空白。

总之,国内外学者虽然已经从不同角度对讽刺进行阐述,不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了文学作品、修辞中的讽刺艺术,或者只限于谈论了各种讽刺的形式和作用,而没有深入探讨人们在说话、表达和写作中如何通过语言行为来进行讽刺的表达。本文首先以讽刺作为一种语言行为,然后进行对汉语和越南语各种报刊、网报、日常用语等进行统计和分类,随后指出汉语和越南语主要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层面进行讽刺,最后指出两者之间关于使用讽刺语言行为的异同。因此,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弥补了以往对讽刺研究的缺陷。

按照奥斯丁(J.L Austin)的观点,说话就是做事。赛尔(Searle)认为

,任何语言交际模式都涉及言语性,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 为的符号、词语或语句,甚至不是符号、词语或语句这样的表意标记,而 是言语行为。

汉越语中的“讽刺/ châm biếm”是个动词,讽刺行为具有明显的施为 性,因此讽刺是一种言语行为。

关于讽刺这一概念的含义虽然目前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 大致上都一致认为讽刺就是不用正言,而是用拐弯抹角、旁敲侧击、隐约 含蓄、话里有话等的婉言。为了表达对特定对象言行言行等的否定、不满 等评价态度,说话者间接实施的一种揭露、批评、贬损性言语行为。

讽刺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与反讽、反语、幽默具有密切的关系。

讽刺,反讽和反语之间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形式上划分,讽刺包括反讽 和一般讽刺,反面讽刺则是用反语作为讽刺的表达手段,一般讽刺是指没 有用反语形式表达的讽刺。而幽默与讽刺却常常一块路面,不易于分开。

可以说一个语句中说话人常常在讽刺中带着幽默的意味,又或在幽默中加 入讽刺的色彩。

话语讽刺是我们日常生活交际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言语行为,语力极强

,贬损性更强,与文学讽刺相比,话语讽刺则要简单得多。总之,将讽刺视为一种言语行为来探讨才能够最直接、最确切地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

现代汉语讽刺言语行为之考察

考察结果

我们通过中国网报、小说、杂志、微信、微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交际等语料进行考察及统计,并在所统计考察到的例子当中选出具有特色 的例子来进行分类,结果分别找到了汉语的 115 个带有讽刺言语行为的例 子。通过考察结果,我们认识到讽刺言语行为在汉语中和汉民族在日常生 活交际过程中是常见的,使用得非常频繁的,且其语言表达形式也丰富多 样。讽刺语言行为主要通过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修辞手法等 四个层面来实施讽刺目的。这使讽刺语言的表达显得更为灵活有效。

我们对考察结果统计分类之后,得知在考察到的 103个带有讽刺语言 行为的例子当中,使用语音层面只有 8 个,占 7,76%;词汇层面有 40 个,

占38,8%;句法层面有22个,占21.3%;修辞手法有33个,占32%

语音层面的讽刺主要是通过音同、音近和谐音来表达的。词汇层面主 要通过词层和词组层;句法层面主要通过对偶和句法重叠方式和提问方式 来进行讽刺;修辞手法则主要以比喻、夸张、拟人、隐喻、转喻等手法来 实施讽刺行为。

总之,我们可以将汉语中所搜集到的具体数量归为如下的表格中。

数量 语音 词汇 句法 修辞手法

所占的比例 7,76 38,8 21,3 33,0

表一:现代汉语讽刺语言行为的考察结果

下面我们将汉语中讽刺言语行为分别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修辞手法这四种实施讽刺的语言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及探讨其表达形式以及效果。

汉语中讽刺言语行为的语言特点

有一些讽刺文本具有明显的语音特点。汉语的语音特点常被用来烘托 幽默的氛围。不过,我们所考察到的语料中,通过语音层面来实施讽刺行 为的目的是极为少数的,并且主要是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如同音同字,

同音不同字和谐音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分别将其深入分析。

通过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说者或写作者有时利用汉语中同音同字而 意义不同的字的语音特点对对方进行讽刺,如:

例7:妻子已自愿返回中国,赖星星还要赖下去么?

(广东日报,2009) 在这篇文章的标题,作者已经巧妙地使用汉语语音的特点,即使用一 个同音而意义不同的“赖”字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讽刺态度。“赖”字既 是指人的姓,又是指“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的意思。“赖星星”原来指是 中国政府正在追捕的逃犯,当他逃避到加拿大之后,利用法律的一些漏洞 而得以长期地留在加拿大。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方面讽刺赖星星,另一方面 批判因加拿大法律的不严,而对国际逃犯分子提供了逃避的机会。可见,

作者已经巧妙地使用汉语同音同字而意义不同的语音特点,借用逃犯者本 人的姓名(赖星星)来转指其逃避罪行的行为,这种转义的方式十分有效 地揭露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本性。

2.2.1.2.同音不同字和谐音

汉语中讽刺语言行为除了使用同音同字而意义不同的表达形式之外,

我们所考察到的例子还有谐音的形式,即是指利用两个同音不同字或两个

音近的字的特点以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谐音在文学作品,民间谚语、谜 语、歇后语中大量出现,甚至在外交场合,领导人的发言中用到。除了延 伸语言的表达之外,还能将不宜明言的话暗示出来。 因此,有很多情况 下,采用谐音的讽刺不仅带来一种幽默,而其背后是显示出一种严厉的讽 刺。比如在《广州日报》中有一篇题目为“法律为何不敌一块砖头”的文 章这样写的:

例 8:„„见过“拍砖”的,没见过真拿砖头去拍汽车的,该授予这 位老人“砖家”称号。(广州日报,2009年7月 11日)

这里文章的作者已经使用“砖家”来转指“专家”之意。因为“砖”

和“专”的读音相同,因此,“砖家”是“专家”的谐音,而“专家”是 指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一工艺的专业人士。按照这篇文章的内容,人们 可以理解“砖家”该词的含义,即是指“拍砖的专家”,就是想说明“这 位老人是一位精通拍砖的人”之义。作者使用汉语谐音的特点表面上是带 来一种幽默,即将这位老人比喻为拿砖头砸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的专家,

但实际上作者用了谐音的讽刺形式来批判那些不尽职尽责的交警,使得一 位老人要站起来用自己的“拍砖”的方法来处置那些违反交通法则的司 机。

可见,汉语中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字数量庞大,因此,在语言和日常生 活交际当中使用谐音来表达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述所列的,通过词汇层面来实施讽刺的语言行为所占的比例最 大,远远超过语音层面。此种语言讽刺行为丰富多样,主要是通过词素 层、词层和词组层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讽刺的。下面我们将每一种形式分别 深入分析阐述以便描述出其内在的含义。

关于词汇意义与词素意义之间的关系,语法书中如是论述:

―语素(词素)是词的构成要素,词意和语素义之间有联系,但在有 语素构成词的过程中,由于构词方式的不同、词的比喻、引申用法以及历 史文化背景等原因,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呈现出不对应

性‖(范开泰、张亚军,2000:85)

尽管构词方式的不同,但讽刺者主要通过使用拆分、替换、组合等方 法,在用词素构成词的过程中制造幽默讽刺效果。词素层常出现的修辞手 法是曲解的,目的主要是表达了讽刺者的幽默讽刺的意味。如:

例9:牛莉:你说啥叫生活?

黄宏: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足疗》)

例(9)是故意利用词素的多义性来曲解“生活”一词的词义,冲击 了读者认知环境中对该词的原有理解,再结合言语的环境,这种歪解反而 显得深刻透彻,幽默顿生,已表达说者带有幽默的讽刺意图。

例10:问:“那个唱歌家干嘛要在那么高的阳台上练唱?”

答:“这还不明白?他是唱高音的”(趣味故事)

例(10)中答话者把“唱高音”曲解为“站在高台上唱”,是故意将

“高音”的“高”与“高处”的“高”混淆,达到幽默中带有讽刺的意 味。

一般讽刺特别是幽默讽刺在用词上的特点尤为突出,常反映在修辞色 彩上。一般来说,文学语言强调语言得体,但在幽默讽刺话语中往往使用

汉语中讽刺言语行为所使用的语用策略

讽刺是为了表达对特定对象言行等的否定、不满等评价态度,说话者间接实施的一种揭露、批评、贬损性言语行为,严重威胁听话人面子。

经过对考察到的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说话人在实施这种言语行为 时,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增加话语的技巧性,使原本普通 的话语能够引起一定的效果,让讽刺点放大、突出;二是加大话语的贬 损、攻击意图,使话语能够显得更为尖刻、犀利;三是有时候不愿意或不 便于直接表达对对方或者第三者的否定,而间接地进行讽刺,以维护表面 层次上的和谐效果。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语用目的,讽刺者往往根据 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事件或场合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我们 将讽刺言语行为的策略界定为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否定、不满的态度时,

为了更有效地达到讽刺效果所使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通过对汉语所搜集到的语料的分析和描述,我们将语料归为直接指称 和间接指称两大策略。下面我们分别将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2.3.1.直接指称讽刺策略

一般来说,指称并不能单独作为一种讽刺的手段,因为它只是一个词 语,一个称呼。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指称必须依附于其他的手段和方 式才能够达到一定的语用效果。但在少数情况下,指称的言语行为意图非 常明显,这样的情况下,它便可以离开依附,独立担当完成语用效果的重 任。经过研究语料我们发现,有的讽刺语言行为的确可以单独通过指称行 为进行。我们将这种指称行为独立实施讽刺的方式作为一类讽刺策略,叫 做直接指称策略。直接指称是指从字面能够直接确认讽刺对象的指称。从 我们所搜集的语料来看,直接指称讽刺策略主要划分为尊称、贬称两种。

尊称是指说话者用比对方身份地位更为显赫和高级的指称形式来指称对方,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讥讽、不满。也就是说,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说话者故意用指称行为的方式将对方的身份、地位抬高了,用这样的手段来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协调和矛盾的关

系,借助这种非常不合适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听话人或是第三者暗含一 种否定性的评价态度。如:

例 28: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望着我说。我远不及你林 妹妹。别人拿他取消儿不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她是 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她了!

(曹雪芹《红楼梦》)

在这个例子中,湘云用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尊称间接地表达了对黛玉的 不满与否定。由于湘云是四大家族之一,是史家的千金。而史家又与贾家 有着较密切的亲戚关系,湘云与贾府众姐妹又是年龄相仿,故湘云经常到 贾府来往这些日子,这位史家小姐的性格开朗活泼,不拘小节,爽朗直 率,却正与林黛玉的性格有些冲突。主子小姐与奴才丫头,这是一对密切 联系的主仆关系的词语,有着明显的地位和身份的反差,湘云用“主子小 姐”来尊称林黛玉,正是表达了自己对黛玉性格的不满,他认为既然都是 姐妹,何苦在说话时还要那样诸多忌讳,一丝玩笑都不能,这让性格外向 直率的她非常的生气,所以她使用抬高黛玉身份的方式来讽刺黛玉,批评 她要“大小姐脾气”,遇事多心的性格。

例 29:贵:(不觉骄傲起来)哼,明天,我把周家太太大少爷这点

老底子给他一个宣布,就连老头这个王八蛋也得给我跪下磕头。忘恩负义 的东西!(得意地咳嗽起来)。他妈的!(拍地又一口痰吐在地上,向四 凤)茶呢?

四:爸。你真是喝醉了么?刚才不跟你放在桌上么?

贵:(端起杯子,对四凤)这是白水,小姐! (泼在地上)

四凤是鲁贵的女儿,这里用“小姐”这种非常规指称表达式指称四凤,具有明显的会话含义。在这之前,鲁贵因为四凤的原因,已被鲁家辞

退,丢失工作的鲁贵对此非常愤怒。鲁贵叫四凤给他倒茶,四凤给他倒了 白开水,他认为四凤不听自己的话,所以心中不满就趁机表达出来。“小 姐”是一个尊称,身为父亲称自己女儿为“小姐”,与常理矛盾,据此判 断这句话隐含着比字面意义更多的意义,与语境联系,我们可以看出这句 话是明褒实贬,意图是对四凤表达不满。暗含的讽刺意义是:你是我女 儿,你的行为可是像足了小姐!你若是小姐不听我的话也罢了,竟然这么 不听话,这么对我不客气。

我们再看一例:

例 30:(背景:某大学的王老师指导了五位研究生,因为这五位研 究生迟迟不交论文提纲,导师很生气,并给了这五位研究生发了邮件,写 着):

你们必须在 12月三 18号来向我汇报,如果要提前,先与我联系,如 果不过关,寒假最好别回去。毕不了业别怪我!

在例 30 里,王老师称学生为“大人”。这是完全不合常理的,老师 这样说一定隐含着会话含义。根据语境,学生们迟迟不交论文提纲,对老 师的催促置若罔闻,这使王老师非常地生气,将学生称作“大人”,是五 位研究生拖延且不听师训的行为的批评,而这种委婉的批评比一般的否 定、批评更为有力,尖刻,因此可以称为尊称讽刺。

这类指称策略正好与上文的尊称策略相反。说话人将一些带有贬义性色彩的指称用在想要讽刺的对象身上,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听话者或第三者的批评、贬损之意。例如下面这样的例子:

汉、越语讽刺言语行为之对比

相同点

汉语和越南语关于讽刺言语行为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到 讽刺使用的语用策略都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这种相近的地方除了 由于汉越两种语言都属于孤立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示 语法的重要标志等方面之外,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越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加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近。再说,中 越两国人民历来有密切的合作和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促使两国人民互相 吸收对方的影响。当然,文化的交流也导致语言的交流,因此越南语中特 别是词汇系统中具有大量从汉语借来的词语。

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的语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汉语和越 南语中所使用的语言讽刺行为较为丰富多样。在进行讽刺时,汉语和越南 语从使用语言的形式,语用策略以及出现频率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汉语 和越南语的讽刺言语行为都通过语音、词汇和句法三种语言形式来表现 的。这可算是最为主要的相同点。下面我们将分别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 种语言形式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3.1.1.汉越讽刺言语行为的语言特点 3.1.1.1.语音层面

关于语音形式,汉语和越南语都根据语音上的同音同字方式来进行讽 刺的。如

例46:Thủ tục hành chính, hành dân là chính (, báo lao động, 2010)

“行政手续啊,主要是折磨人民”(行政手续太烦了,劳动报,

例 47:妻子已自愿返回中国,赖星星还要赖下去么?(东方早上,

上面所举的例(46)和例(47)中,作者都利用同音同字并结合“拆 词法”将“hành chính”和“赖星星”分开来实现对对方的讽刺。例 1 中,谈到“行政手续”,人们将会联想到要经过各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 等诸多麻烦事情,因此作者已经利用越南语同音、同字但不同义,将

“hành chính”中的“hành ”与“hành hạ”中的“hành ”联系在一起,

以强调说明目前的“行政手续”确实是折腾人了,从此达到讽刺繁杂而折 腾人的“行政手续”的效果。例 47 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由于在第二章我 们已经很详细地分析了,这里不必再阐述了。

通过词汇层面实施讽刺目的都是汉语和越南语中较为常见、较为丰富 的语言表现形式。汉语和越南语一样,即是进行讽刺时主要通过词层、词 组层等这两种语言形式来表示。比如说通过词层进行讽刺时,汉语和越南 语都通过褒词贬用、词的多义性、颠倒词语的内部顺序等来实施对对方的 讽刺目的。如:

例 48:掌柜写账的桌子边坐个胖女坦白地推开白而不坦的胸膛,喂 孩子吃奶。(钱钟书《围城》)

例49:经济吃紧,经济学家紧吃。

例50: An Bình mà chẳng bình an (Bài báo viết về làng An Bình thuộc xã Cam Thanh, huyện Cam Lộ, tỉnh Quảng Trị, nơi có rất nhiều người mắc bệnh ung thư) (Báo Lao động,2009)

“安平而不能平安”(本文章谈到广治省甘露县“安平”村,该村有 很多人得了癌症)《劳动报,2009》

例(48)中,“坦白”是指“坦率不隐瞒”,它区别于“坦”(指平 坦)+ “白”(洁白),因此“白而不坦”并不是对“坦白”的局部肯定 + 局部否定。作者有意把两个词放在一起,形式上造成“坦白”——“白而 不坦”的相对,但意义上两者却大相径庭,且“白而不坦”隐晦含蓄、别 有所指,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产生两种关联:1 最大关联——“白而 不坦”局部否定“坦白”;2.最佳关联——两者语义上并无承接。两种关 联之间的冲突令读者忍俊不禁。例(49)作者使用汉语一种非常规用词的 手法,即颠倒词语内部的顺序,并结合两个同音而不同义的词语。同样 的,例(50)作者也利用颠倒词语内部的顺序,即将“An Bình”原先是指 广治省的一个乡的名字颠倒了该词的内部顺序,变成了“bình an”,目的 是强调那个乡里得癌症的人确实太多了,这使当地人民目前过着很不安宁 的生活。

使用句法形式进行讽刺是汉语和越南语的共性,即是都通过句法重 叠、对偶等方式进行讽刺的。比如:

例 51:权力应该在合法轨道上行驶,否则便会冒犯公民权利;权力 也应该关在笼子里,否则它便会出来咬人。(广州日报,2011)

例52:Lấy danh nghĩa bảo tồn trùng tu để “mới hóa”, “ bê tông hóa”,

“trẻ hóa”, “tầm thường hóa”, “rẻ hóa” hàng loạt di tích đang là mối lo ngại của Việt Nam hiện nay (tuổi trẻ, 2010)

“以保存重修的名义进行“革新化”,“钢筋混凝土化”,“年轻 化”,“通常化”,“便宜化”地重修是许多遗迹正在成为越南目前的担 忧”(年轻报,2010)

在例(51)中作者使用了“应该„„, 否则”的句式重叠,以强力说 明“权力”若能够合法地执行,就会利于国家和人民,相反若滥用了权力 执行,就有危害于国家和公民的权利。这里作者用了句式的重叠,目的是 激烈讽刺那些利用权力贪图牟利的贪官。同样的,在例(52)中,作者很 巧妙地将汉喃音“hóa”结合在“mới,trẻ,tầm thường,rẻ”的这些属于活 动词变成动词,意思是指“成为,变成,使„„变成”等之义。目的是讽 刺目前对遗迹重修的泛滥和破坏遗迹的历史价值。

不同点

如上面所述,汉语和越南语虽然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并不是语言 各方面都完全等同。再说,汉语和越南语都是孤立语,但由于汉字是一种 表意文字,而越南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因此它们从语音到造字方法、构词 方式等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层面上的。

下面我们也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上去讨论汉语和越南语之间的 差异。

汉语中通过语音层面进行讽刺时主要使用同音同字、同音不同字等语 音形式。而越南语由于是表音文字,凡是同音就是同字,因此,越南语中 通过语音层面表达讽刺只出现一种同音同字的形式。除此之外,若汉语使 用谐音和谐音双关的歇后语来讽刺,而越南语则通过借用其他外国语言的 音来实施讽刺。比如:

例 65:(背景:话说纪晓岗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御史一 块来访。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消纪晓 岗,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岗知道尚书是在

捉 弄 他 , 当 下 也 不 动 声 色 地 说 :“ 尾 巴 下 垂 是 狼 , 上 竖 ( 尚 书 ) 是 狗。”,一旁的御史大笑道:“我还道那是狼(侍郎)是狗,原来上竖

(尚书)是狗,哈哈哈!”此时,纪晓岗不慌不忙地接着又说道:“还有

一 样 不 同 , 狼 是 非 肉 不 食 , 狗 则 遇 肉 吃 肉 , 遇 屎 ( 御 史 ) 吃 屎 ”

(http://www.bhfj.com/bbs/display.asp? Title_ID-6411)

例66:宋江的军事——吴用(无用)

例67:上街她买东西我买单,我这丈夫不叫丈夫,我叫付账。

例68:Tà Pí Lù nguyên liệu trà sữa Trân Châu (Báo Lao động, 2010)

“打浦路是作为珍珠奶茶的原料”(劳动报,2010) 可见,汉语中例(65)作者使用“是狼——shilang(侍郎”、“上

竖——shangshu(尚书)”、“遇屎——yushi(御史)”三对同音而不同

字和义的词语来激活两种不同词语的关联以实现讽刺目的;例(66)作者 使用汉语特殊的歇后语,即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来进行对对方的讽刺。可 见这三种语音层面的讽刺策略确实是汉语独有的,越南语则没有类似的讽 刺手法。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汉语语音的特点,即有同音同字,同音不同 字,谐音等现象,而越南语只出现同音同字,或同音同字而不同义的现 象。在例(68)中,越南语完全借用一种珍珠奶茶名字为打浦路,广东人

的读音叫 Tả Pí Lù。这里,作者是借用广东人的读音来批判、讽刺目前市

场上所卖来源于中国的那些做珍珠奶茶的原料非常杂乱、质量和出处都不 担保。可见,利用从外语借来的词语的读音来实施讽刺则是越南语的个 性。

关于使用词汇层面实施讽刺意图,汉语和越南都存在着自己的个性。

汉语中使用典故来对对方进行讽刺较为常见,而越南语借用阮游《乔专》

作诗的风格,越南语叫为“tập kiều”(练乔)来进行讽刺的一种独有的语 言表现形式。比如:

例69:中国足球咋学起了“田忌赛马”?(广州日报,2009)

例 70:一种生硬的更改,更像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抄袭,充满了画 蛇添足般的笨拙。(广州日报,2009)

例71:Nhà văn Nguyên Ngọc cất lời than: Trùng tu, hết chịu nổi! Nhưng

“những điều trông thấy mà đau đớn lòng” ấy không chỉ có ở riêng di tích, đền

“原玉作家长叹:重修啊,没办法承受了!不过那种‘看得真痛心的 问题’却不仅限于哪个遗迹,哪个寺庙”(年轻报,2010)

此外,汉语和越南语关于使用成语形式来实施讽刺时也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于汉语偏向于使用完整的成语;而越南语除了使 用完整的成语外,还使用如下的方式:1.更改成语的其中某一个词。2.将成 语进行拆开。3.只用成语的一般,而另一半留给读者去体会。我们看下面 的几个例子,就能够体会出汉语和越南语在使用成语进行讽刺目的时的差 异。

例 72:什么十大明星楼盘,十大地产领袖等,令人 眼花缭乱。

(《扯出“问题楼盘获奖”的利益黑莲》,广州日报,2009)

例 73:挂羊头卖狗肉的征求民意,到头来还是“唯专家论”、“唯 长官意志论”、“唯部门利益论”。(《“民意”标签不能想贴就 贴》,广州日报,2009)

例74:Nỗi lo “gieo gì gặt nấy” không là của riêng ai (Thời sự và suy ngẫm, 2009)

“那种‘种瓜得瓜’却不光属于谁”(时事与凝思,2009)

例75:Sai một ly đi ngàn dặm!

(http://news.dienanh.net/index.php?cmdt:news.newsid:4084)

“一盘走错…满盘皆输”(电影网)

例76:Bên cạnh “tiền trảm” đối với các dự án sân golf, còn khá nhiều

“tiền trảm” khác, khiến các cơ quan chức năng phải đánh động Thí dụ: Xây dựng KCN Đức Hòa 3, Chính phủ phê duyệt là 2300 ha, nhưng khi đưa vào danh mục trình duyệt quy hoạch, Tỉnh chỉ “tấu” với Chính phủ chỉ có 1.779 ha (Báo

“对各种高尔夫球项目进行‘前斩’的同时,还很相当多的‘前斩’

项目让有关部门要出面。比如:开建德和第三工业区时,政府批阅为 2300 亩,但当列入筹备规划项目名单时,该省只向政府报告(奏)仅为 1.799 亩”(劳动报,2009)

例77: Cháy nhà mới ra (, Báo lao động, 2009)

Ngày đăng: 06/12/2022, 09:03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