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ạc sỹ, luận văn, ngoại ngữ, tiếng anh, khóa luận, chuyên đề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Luận văn thạc sĩ Tìm hiểu Câu ghép tơng phản tiếng Hán nghiên cứu lỗi sai Sinh viên Việt Nam sử dụng loại Câu ghép Học viên : hồ thị thu trang Lớp : cao học khoá X Chuyên ngành : lý luận ngôn ngữ Giáo viên hớng dẫn : tiến sĩ nguyễn hoàng anh Hà néi 2005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汉语转折复句初探及越南学生 使用该类复句的偏误研究 研究生姓名 :胡氏秋庄 专业 :汉语 研究方向 :汉语言理论 导师 :阮黄莺 2005 年 月 于 河 内 主要符号说明 ? 轻 可 例 错 改 最 组 重 以 子 误 正 好 合 或 变 分 或 后 不 框 者 换 析 不 的 应 架 大 为 或 属 句 该 小的顺序 例 于 子 是 子 在 或 这 翻译 讨论范围的句子或词组 词组 样 博士 () 《》 / + S1 S2 J1 J2 《毛》 《邓》 《老舍》 解 中 或 线 不 前 后 前 后 《 《 《 释 文 者 性 具 分 分 分 分 毛 邓 老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或说明来源或隐瞒着的词语 作品名字 顺 有 句 句 句 句 泽 小 舍 序 某 或 或 的 的 东 平 文 或 种 参 核 转 转 选 选 集 具 性 照 心 折 折 集 集 》 有 质 分 分 焦 焦 》 》 某种性质 句 句 点 点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现代汉语复句概论 一 、 汉 语 单 句 、 复 句 辩 证 1.1 辩 证 的 缘 由 1.1.1 典 型 的 单 句 、 复 句 1.1.2 单 句 和 复 句 的 纠 结 现 象 1.2 辩 证 的 标 准 1.2.1 典 型 单 句 和 复 句 的 不 同 1.2.2 辩 证 的 四 个 标 准 1.3 本 论 文 所 谓“汉语复句” “ 汉 语 复 句 ” 1.3.1 从 结 构 上 看 1.3.2 从 语 义 上 看 1.3.3 从 功 能 上 看 1.3.4 从 语 调 上 看 二 、 汉 语 复 句 的 分 类 情 况 2.1 有 关 复 句 分 类 的 相 关 研 究 2.2 本 论 文 汉 语 复 句 的 分 类 与 研 究 范 围 2.2.1 本 论 文 汉 语 复 句 的 分 类 2.2.2 本 论 文 汉 语 复 句 的 研 究 范 围 2.3 各 语 法 家 对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分 类 歧 点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3.1 一 般 定 义 2.3.2 分 类 歧 点 2.3.3 歧 点 的 理 由 2.4 本 论 文 对 汉 语 转 折 关 系 复 句 的 界 定 2.4.1 从 表 层 语 义 关 系 上 看 2.4.2 从 深 层 语 义 关 系 上 看 三、小 结 第 二 章 : 现 代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一 、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句 型 1.1 句 型 1.1.1 典 型 句 型 1.1.2 非 典 型 句 型 1.2 从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句 型 看 其 标 志 1.2.1 意 合 法 1.2.2 形 合 法 二、汉语转折复句转折词语的考察 2.1 转 折 词 语 辨 析 2.2 转 折 连 词 和 转 折 副 词 辨 析 2.2.1 从 语 义 功 能 上 看 2.2.2 从 语 法 功 能 上 看 2.2.3 从 语 用 功 能 上 看 2.2.4 从 语 气 上 看 2.2.5 个 别 说 明 2.3 转 折 连 词 内 部 各 成 员 辨 析 2.3.1 语 气 轻 重 2.3.2 具 体 辨 析 2.4 转 折 副 词 内 部 各 成 员 辨 析 2.4.1 语 气 轻 重 2.4.2 预 期 和 结 果 之 间 的 关 系 2.4.3 语 法 功 能 2.5 转 折 词 语 的 运 用 2.5.1 转 折 词 语 的 选 择 2.5.2 转 折 句 式 的 选 择 三、 小 结 第 三 章 : 本 研 究 项 目 与 对 越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教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一、越 南 学 生 使 用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偏 误 分 析 1.1 偏 误 与 偏 误 分 析 1.1.1 所 谓“汉语复句” “偏 误” 1.1.2 关 于 “ 偏 误 分 析”的 几 点 说 明 1.2 越 南 学 生 的 偏 误 分 析 1.2.1 偏 误 统 计 与 分 类 1.2.2 偏 误 分 析 1.2.2.1 关 联 词 语 的 偏 误 1.2.2.2 有 关 分 句 的 偏 误 1.2.2.3 省 略 的 偏 误 1.2.2.4 标 点 符 号 的 偏 误 1.2.2.5 其 他 偏 误 1.2.2.6 越 南 学 生 使 用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偏 误 统 计 1.2.3 偏 误 成 因 1.2.3.1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本 身 复 杂 1.2.3.2 母 语 负 迁 移 1.2.3.3 老 师 和 学 生 对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重 视 不 够 二 、 本 论 文 对 越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教 学 构 想 2.1 以 关 联 词 语 教 学 为 中 心 2.2 加 强 逻 辑 思 维 的 培 养 2.3 不 可 忽 视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三、小 结 总 结 附 注 附 录 参 考 文 献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绪论 近 十 年 来 , 在 越 南 引 起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汉 语 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 这 说 明 汉 语 以 其 “ 平 易 近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 的 特 性 日 益 被 越 南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所 接 受 。 然 而 , 在 海 防 民 办 大 学 、 海 防 大 学 从 事 汉 语 教 学 的 六 年 中 以 及 从 国 家 大 学 所 属 外 语 大 学 汉 语 系 的 学 生 作 文 中 , 我 发 现 越 南 学 生 在 学 习 汉 语 的 过 程 中 有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 入 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 而 不 “ 随 俗”。因此,他们在习 ” 。 因 此 , 他 们 在 习 得 作 为 第 一 种 ( 甚 至 第 二 种 ) 外 语 _ 汉 语 的 过 程 中 遇 到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不 少 汉 语 “ 休 克”,其中有汉语复句,特别是汉语转折复句。 ” , 其 中 有 汉 语 复 句 , 特 别 是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 其 原 因 之 一 是 汉 语 与 越 语 的 表 示 转 折 关 系 的 词 语 和 复 句 在 许 多 情 况 下 具 有 一 些 共 性 。 另 外 ,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教 与 学 尚 未 得 到 老 师 和 学 生 的 足 够 重 视 , 因 而 学 生 在 使 用 该 类 复 句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无 意 中 出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错 , 而 且 偏 误 的 情 况 繁 杂 多 样 。 作 为 一 个 学 习 与 研 究 汉 语 的 越 南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 我 认 为 很 有 必 要 对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进 行 比 较 客 观 的 、 深 入 的 研 究 分 析 。 另 外, 本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还 在 越 南 学 生 误 用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来 源 基 础 上 对 汉 语 转 折 误 句 进 行 详 细 的 分 析 。 这 就 是 本 论 文 的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与越语同类复句进行比较只是为后者服务的。 本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研 究 该 课 题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在 明 确 汉 语 单 句 、 复 句 的 基 础上, 全面考察汉语转折复句,找出越南学生误用汉语转折复 句 的 成 因 , 从 而 对 汉 语 转 折 复 句 的 教 与 学 提 出 一 些 建 议 。 在 编 写 论 文 的 过 程 中 , 本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采 取 语 料 收 集 、 偏 误 考 察、 统计、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 希 望 这 一 尝 试 性 的 研 究 能 够 为 汉 语 作 为 第 二 语 言 的 习 得添上一砖一瓦;也希望有助于汉语转折复句的教与学。 第一章 汉语复句概论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一、 汉 语 单 句、 复 句 辩 正 1.1 辩 证 的 缘 由 著 名 语 法 学 家 吕 叔 湘 先 生 在 《 汉 语 语 法 分 析 问 题 》 一 书 中 深 有 感 慨 地 说 : “ 单 句、 复 句 的 划 分 是 讲 汉 语 语 法 叫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头 疼 的 问 题 之 一。 由 于 汉 语 缺 少 发 达 的 形 式, 许 多 语 法 现 象 就 是 渐 变, 而 不 是 在 顿 变, 在 语 法 分 析 上 就 容 易 遇 到 各 种 ‘ 中 间 状 态’, 划 分 起 来 都 难 于 处 处 ‘ 一 刀 切’。 但 是 不 能 就 此 说 单 句、 复 句 间 就 没 有 ‘晨’ 和 ‘夜’ 的 分 别”。 1.1.1 典 型 的 单 句 、 复 句 就语法的事实来看,在汉语语法中,客观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 句 子 : 单 句 和 复 句 。 像“小王已经回来了。”,“大会到此结 “ 小 王 已 经 回 来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 , “ 大 会 到 此 结 束 。 ” , “ 我 昨 天 还 看 见 他 呢 。 ” , “ 起 立 ! ” 等 等 , 没 有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会 否 认 它 们 是 单 句 。 这 些 典 型 的 句 子 应 该 不 会 跟 复 句 相 混 的 。 像“小王已经回来了。”,“大会到此结 “ 小 王 回 来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所 以 他 妈 妈 很 高 兴 。 ” , “ 虽 然 老 天 一 直 下 雨 , 但 工 地 上 的 劳 动 也 一 直 没 有 停 下 来 。 ” 等 等 , 也 不 会 有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否 认 它 们的复句地位。这些典型的句子也不会跟单句相混。 1.1.1.1 典 型 单 句 是 单 核 句 ¹ 典型单句包括分别以动词、形容词、名词…为核心的动核 单句、形核单句、名核单句。 动核单句 (1)经 过 交 换 意 见 , 我 们 完 全 同 意 这 个 建 议 。 形核单句 (2) 这 一 天 天 气 确 实 好 极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名核单句 (3)好 壮 的 牦 牛 啊 ! 1.1.1.2 典 型 的 复 句 是 多 核 句 ² 它有两个或者几个分句所组成,包含两个或者几个以上结 构的复句,还要有三个附加条件: 核同质:指两个或几个结构核心具有相同的性质。常见的是 每 个 分 句 的 结 构 核 心 都 是 谓“汉语复句” 词 性 的 。 (4)蜜 蜂 是 画 家 的 爱 物 , 我 却 总 不 大 喜 欢 。 ( 杨 朔 《 荔 枝 蜜 》 ) 动核+动核。 ( ) 今 晚 却 很 好 , 虽 然 月 光 也 还 是 淡 淡 的 。 ( 朱 自 清 《荷塘月 《 荷 塘 月 色》) 形核+形核。 ( ) 地 势 一 高 , 气 也 清 《荷塘月 爽 ,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才 爱 来 。 ( 杨 朔 《 香 山 红 叶 》 ) 形核+动核。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有核距:是每个分句之间有比较明显的读音距离(语音停顿)。 书 面 上 , 一 般 用 逗 号 表 示 , 有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也 用 分 号 、 冒 号 等 表 示 。 “ 核 距 ”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保 证 典 型 复 句 的 确 立 。 ( ) 正 说 着 , 门 被 推 开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 彭 荆 风 《 驿 路 梨 花 》 ) 这 个 复 句 , 分 句 “ ( 大 家 ) 正 说 着 ” 和 分 句 “ 门 被 推 开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之 间 有 明 显 的 语 音 停 顿 。 如 果 说 成 “ 正 说 着 门 被 推 开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 停 顿 被 取 消 , 句 子 的 “ 复 句 形 象 ” 就 模 糊 起 来 。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们 在 断 定 句 子 的 单 复 句 归 属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就 犹 豫 起 来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无共同成分(互不包含):是分句之间的结构独立自足,不存 在 包 含 的 现 象 。 这 从 一 方 面 保 证 典 型 复 句 的 确 立 。 因 为 , 这 表 明不存在共同充当一个什么成分的问题。 ( ) 我 的 希 望 回 来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小 鸟 总 还 没 有 死 。 ( 老 舍 《 小 麻 雀 》 ) 主 谓“汉语复句” 句 + 主 谓“汉语复句” 句 。 ( ) 这 里 有 梨 树 , 前 边 就 有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家 。 ( 彭 荆 风 《 驿 路 梨 花 》 ) 存现句+存现句。 …… 有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 构 成 复 句 的 分 句 明 显 地 简 省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某 些 词 语 。 (10)说,是谁的?(你说,这东西是谁的?) 有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 分 句 之 中 相 对 应 采 用 词 语 复 称 的 形 式 。 这 样 就 满 足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互立”的条件。 ( 1 ) 李 自 成 本 不 是 刚 愎 自 用 的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 他 对 于 名 室 的 待 遇 也 非 常 宽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若不出现复称“李自成” 和“他”,“李自成”会成为后边的结构的主语,就会产生“包 含”。 1.1.2 单 句 和 复 句 的 纠 结 现 象 语法家邢福义曾从 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课文 篇作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粗略的统计。 彭荆风《驿路梨花》 句子 数量 97 刘坚《草地晚夕》 102 课文 老舍《小麻雀》 59 杨朔《荔枝蜜》 72 杨朔《山红叶》 79 典型单句 典型复句 纠结现象 43(44% ) 32(31% ) 9(15%) 16(1 ) 26(2 ) 21(3 ) 22(3 ) 25(3 38(4 ) 44(4 ) 29(4 ) 24(3 ) 29(3 26(36% ) 25(31% 6% 5% 5% 0% 1% 0% 3% 9% 3% 6% 胡绳《想和做》 50 吴晗《谈骨气》 36 语文知识《观察和记叙》 6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10(20% ) 11(30% ) 17(27% ) ) 13(26% ) 9(25%) 20(32% ) (表 一:邢 福 义 (2001), 汉 语 复 句 研 究 , 商 务 印 书 管, 543 - 544) ) 27(54% ) 16(44% ) 25(40% ) 纠结现象的突出表现是核异质、无核距、有共同成分、加 特定关系标志。 1.1.2.1 核 异 质 : 指 的 是 两 个 或 者 几 个 结 构 核 心 具 有 不 同 的 性 质 ( 有 的 是 谓“汉语复句” 词 核 心 , 有 的 是 名 词 核 心 ) ( ) 高 高 的 田 地 , 山 上 有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绿 意 。 ( 梁 信 《 从 奴 隶 到 将 军 》 ) 名核+动核 (13)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彭荆风 《驿路梨花》)动核+名核 1.1.2.2 无 核 距 : 指 分 句 之 间 没 有 明 显 的 音 读 距 离 , 书 面 上 直 接 联结,不加逗号之类符号。 ( ) 伤 兵 听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大 笑 起 来 。 ( 罗 旋 《 红 线 记 》 ) 大 家 都 会 划 归 单 句 。 不 过 , 如 果 中 间 插 入 音 距 “ 伤 员 听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大 笑 起 来 ” 就 会 产生纠结现象,这就靠向复句。 (15)我们要吃要喝!如果中间插入音距“我们要吃饭,要喝 水。”容易靠向复句。 1.1.2.3 有 共 同 成 分 : 指 分 句 之 间 有 共 同 的 成 分 ( 主 语 、 状 语 ) 。 ( ) 我 们 走 累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决 定 在 这 里 过 夜 。 ( 彭 荆 风 《 路 梨 花 》 ) 有共同的主语。 (17)想到这里,我觉得很难过。(老舍《小麻雀》) 核 同 质 、 有 核 距 , 但 有 共 同 成 分 , 这 是 使 得 单 复 句 难 于 划 分 的 重 要 现 象 。 拿 例 (17) 来 说 : 若 算 是 单 句 “ 想到这 里 , 觉 得 很 难 过 。 ” 便 是 一 个 谓“汉语复句” 语 。 然 而 , 一 个 谓“汉语复句” 语 分 为 两 半 , 分置在主语前后,这样的说法会给对单复句结构的解释带来新 的问题。 全面地看,凡是多核的句子,如果核同质、有核距,即使 有 共 同 成 分 , 教 学 中 可 以 一 律 划 为 复 句 。 当 然 , 这 只 是 为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避 免 教 学 的 混 乱 而 采 取 的 人”的特性日益被越南人所接受。然而,在海防民 为 的 规 定 , 单 复 句 纠 结 的 客 观 事 实 是 抹 煞 不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的 。 10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2.4 加 特 定 关 系 标 志 : 指 在 句 子 中 加 上 标 明 因 果 、 解 说 、 条 件、转折等关系的“因为…所以”,“如果…就”等词语。 有 的 句 子 , 用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某 种 复 句 , 反 映 出 某 种 复 句 关 系 , 但 在 结 构上只是单句。如: (18)只有杨新,才对代销店与施工队的关系感兴趣。(贺赛星 《高空跳板》) ( ) 他 那 瘦 削 的 脸 上 , 即 使 在 心 情 不 好 时“入乡”而不“随俗”。因此,他们在习 , 也 表 现 出 一 种 深思熟虑的神态。(王宝成《海中金》) 上边都不是复句,而是单句。 有的关联词语,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不会 出现在大家公认的单句之中,但他们所关联的两个分句可以有 共同成分,如: ( ) 作 者 虽 说 见 过 鲁 迅“一面”,但观察得非常细致 “ 一 面 ” , 但 观 察 得 非 常 细 致 。 ( 语 文 知 识《观察和记叙》) (21) 爹 爹 倘 若 挂 念 着 我 , 便 不 该 对 恒 山 派 下 手 。 ( 金 庸 《笑傲江湖》) “ 作 者 ” 和 “ 爹 爹 ” 都 是 “ 共 同 成 分 ” 。 因 此 , 即 使 用 了“汉语热”。这说明汉语以其 “ 虽 说 … 但”,“倘若…便”这样的关系词语,也不能保证句子在单复句 的界限上不存在纠结。 1.2 辩 证 的 标 准 尽 管 语 言 中 存 在 大 量 的 单 句 和 复 句 的 纠 葛 , 但 其 得 以 确立是建立在典型单句和典型复句的基础上的。 1.2.1 典 型 单 句 和 复 句 的 不 同 : 单句内部各组成成分是不 独立的,它们依存于一定的 结 构 关 系 中 。 复 句 的 各 分 句 之 间 在 结 构 上 是 互 相 独 立 的 , 一个分句不做另一分句的句法成分。 一个复句就有两个以上的结构中心和表 述中心,而一 个单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只体现一次表述。 逻辑语义上,单句一般表 达一个判断,体现出一个命 题 ; 而 复 句 多 数 表 达 的 是 推 理 , 有 因 果 、 假 设 、 条 件 等 推 理 关 系 , 即 使 表 示 判 断 和 命 题 也 往 往 是 几 个 判 断 和 命 题 的 复合。 复 句 中 分 句 之 间 往 往 有 关 联 词 语 连 接 , 没 有 它 的 复 句, 也 可 以 试 着 添 加 适 当 的 来 帮 助 识 别 复 句 及 其 关 系 。 单 句 内 部很少使用关联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