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ân tích lỗi sai khi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 trong tiếng hán của sinh viên khoa tiếng trung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huế

77 3 0
Phân tích lỗi sai khi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 trong tiếng hán của sinh viên khoa tiếng trung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huế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顺化大学 顺化外国语大学 中文系 - –&— -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顺化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 中国语言 学生:梁氏海燕 导师:黎氏清闲硕士 2022 年 05 月于顺化 ĐẠI HỌC HUẾ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TIẾNG TRUNG - –&— -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Tên đề tài: PHÂN TÍCH LỖI SAI KHI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 TRONG TIẾNG HÁN CỦA SINH VIÊN KHOA TIẾNG TRUNG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HUẾ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Sinh viên thực hiện: LƯƠNG THỊ HẢI YẾN Giảng viên hướng dẫn: ThS LÊ THỊ THANH NHÀN Huế, 05/2022 LỜI CAM ĐOAN Tôi xin cam đoan kết đạt khoá luận sản phẩm riêng cá nhân, không chép l ại người khác Tất tài liệu tham khảo có xuất xứ rõ ràng trích dẫn hợp pháp Huế, ngày 10 tháng 05 năm 2022 Sinh viên thực (ký ghi rõ họ tên) Yến Lương Thị Hải Yến 摘要 汉语比较句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法,在学习过程中对外国学生则 是一个难点。越南学生,特别是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在学 习和使用汉语比较句时出现很多偏误。因此本文在中介语理论的指 导下采取语料收集和问卷测试的形式,运用语言对比分析方法,分 析顺化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在使用比较句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和偏误产 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比较句教学方法。 引言 、结语 、 附录外 ,全文共分三章 : 第一章本文先概述汉语句子和汉语比较句,我详细分析汉语句子 和汉语比较句的概念及结构。句子是在语言交际中表达一个完整的 意义,完成一个交际任务的语言单位。 第二章分析了比较句的语法以及分类。本人以比较句的意义把 比较句分为两大类型:平比句和差比句。平比句表示比较的结果是 相同或相似的,差比句表示比较的结果是不同或相差的。 在第三章里我按照考察结果对学生在使用汉语比较句时常犯的 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比较句偏误主要存在比较标记、比较 项、结论项三个方面。并按形式上把偏误可分为:遗漏、误加、误 用、错序四大类。同时指出犯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顺化外国语大学学生;比较句 ;偏误分析 ;犯错原 因。 Tóm tắt khóa luận Câu so sánh tiếng Trung ngữ pháp quan trọng điểm khó bạn sinh viên nước ngồi q trình học Sinh viên Việt Nam, đặc biệt sinh viên Khoa Ti ếng Trung,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Huế mắc nhiều lỗi việc học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 tiếng Trung Do đó, hướng dẫn lý thuyết liên ngơn ngữ, luận áp dụng hình thức thu thập ngữ liệu câu hỏi trắc nghiệm, đồng thời sử dụng phương pháp phân tích so sánh ngơn ngữ để phân tích dạng lỗi nguyên nhân mắc lỗi sinh viê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Huế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đồng thời đưa phương pháp dạy học câu so sánh Ngoài phần mở đầu, kết luận phụ lục, toàn luận văn chia thành ba chương Chương viết trước hết tóm tắt câu tiếng Trung câu so sánh ti ếng Trung Tôi phân tích chi ti ết khái niệm cấu trúc câu câu so sánh tiếng Trung Câu đơn vị ngôn ngữ biểu đạt ý nghĩa trọn vẹn hoàn thành nhiệm vụ giao tiếp hoạt động giao tiếp ngôn ngữ Chương thứ hai phân tích ngữ pháp phân loại câu so sánh Tơi chia câu so sánh thành hai loại theo nghĩa câu so sánh: câu so sánh ngang câu so sánh Câu so sánh ngang b ằng cho biết kết so sánh giống tương tự, câu so sánh cho biết kết so sánh không giống khác Trong chương thứ ba, tơi phân tích lỗi mà học sinh thường mắc phải việc sử dụng câu so sánh tiếng Trung dựa vào kết khảo sát nhận thấy lỗi câu so sánh học sinh chủ yếu bao gồm ba khía cạnh: dấu hiệu so sánh, mục so sánh mục kết luận Và lỗi sai hình thức chia thành bốn loại: bỏ sót, thêm sai, sử dụng sai sai thứ tự Đồng thời nguyên nhân gây lỗi cách khắc phục Từ khóa: Sinh viên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Huế Khoa tiếng Trung; Câu so sánh, Phân tích lỗi; Nguyên nhân mắc lỗi 感谢言 本论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教师黎氏清闲硕士。 从论文选题直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她都给予我尽心尽力的指导。借此机 会,特向黎氏清闲硕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四年的求学时光中受到太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指点。感谢顺化外 语大学特别的是中文系的所有领导和老师。您们的热情严谨、渊博的知 识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不断上进,使我大学四年的时光充实而有意义。 在本论文的写作中,我也参照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许多学者的科 研成果及写作思路给我很大启发,在此向这些学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论文虽然几经修改,但由于才疏学浅,本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22 年 05 月 10 日于顺化 梁氏海燕 目录 前言 选题意义 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操作步骤 内容 第一章 比较句的概述 1.1 关于句子的基础概念 1.1.1 句子的定义 1.1.2 句子的成分 1.2 汉语比较句的概述 13 第二章 汉语比较句的分类及其结构 16 2.1 汉语比较句的分类 16 2.2 平比句及其结构 17 2.3 差比句及其结构 21 第三章 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生使用汉语比较句的偏误考察 39 3.1 调查目的、对象、方法及结果 39 3.2 偏误类型分析 40 3.2.1 比较项方面的偏误 40 3.2.2 结论项方面的偏误 45 3.2.3 比较标记误用造成的偏误 53 3.3 犯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7 3.3.1 母语负迁移 57 3.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58 3.3.3 学习环境的影响 59 3.3.4 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61 总结 62 参考文献 附录 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生学习汉语比较句的测试问卷 前言 1. 选题意义 比较是一个常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形式,对两个事物、现象、事物性 质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汉。汉 语的比较句使用程度副词或一定的结构方式来表达,与印欧语言以词尾 变化为手段表达比较有着根本的区别,是汉语特殊句式中的一个重要的 类别。现代汉语比较句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两个比较项(比较前项 X、 比较后项 Y)、比较标记 B、结论项 W。可用一个基本的模式:X + B + Y + W 表示,其中比较标记 B、比较前项 X、比较后项 Y,在一定的情况 下可隐含。 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 交流日益增多,越南人学习汉语的趋势越来越普遍。全国高校学习汉语 的学生人数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顺化外国语大学。比较句是特别的 句子,比较范围广大,也对于学第二语言的学生是一个难点。 本人作为一个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使用汉语比较句经常会出现偏误。 另外,有多其他学生跟我一样。为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为让学习者 好好地把握比较句的用法,可以灵活地运用比较句,本人才编写这篇论 文。本论文已经系统了比较句的语法,分类以及对学习者使用比较句的 偏误进行分析并在偏误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对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 生提出建议。希望本论文对汉语学习者作为一个有用的参考材料并受到 学习者的喜爱。这就是我将《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生使用汉语比较 句的偏误分析》选定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从上表可以看出比较标记的偏误中最多的是比较标记的误用(79%), 其次是比较标记的遗漏。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三类偏误。 3.2.3.1 比较标记的遗漏偏误 比较标记在比较句中可以单独标示比较意义,如“比、不如”;也 可以几个搭配使用构成某种比较格式来表示比较意义,如“跟……一 样”。在使用比较句时,如果遗漏单个的比较标记或比较标记格式中的 一个成分,句子的比较意义就不能显现出来,从而造成比较偏误。遗漏 往往出现在比较标记格式中,主要有:“跟……一样”;“有/没 有……这么/那么”。 例如:(1)“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漂亮”、(2)“他和我喜欢看电 视”。句子都是比较异同的平比句,都遗漏了 “跟……一样”中的“一 样”。形容词“一样”作为比较标记,在比较句中表示异同的比较意义, 如果遗漏了这个成分,句子就失去了比较意义。 当“跟……一样”在句 中作谓语时,一般不会遗漏,因为它本身就是结论项。所以,遗漏主要 出现在“跟……一样 + 谓语中心”句中。“一样”遗漏后,句子虽然也 能成立,但句子失去了比较的意义。此类偏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忽 略了“一样”在句中表示异同的比较意义的作用。 3.2.3.2 比较标记的误用偏误  “这么”与“那么”之间 在比较句中,通常在比较值前加上“这么”或“那么”来强调比较 主体达到比较客体的程度,从时间距离的远近和空间的位置来看在比较 句中“这么”、“那么”指示程度。“这么”是近指,“那么”是远指。 如果比较后项指的人或东西离说话人比较近,离说话时间比较近,就用 54 “这么”;如果比较后项指的人或东西离说话人比较远,离说话的时候 比较远,就用“那么”。 学生由于不了解“这么”、“那么”的语义区别,在使用时经常出 现误用的偏误。例如:(3)“我说汉语没有他这么好”、(4)“这次考试 有上次考试这么难”、(5)“这个学校像那个学校一样这么有名”、(6) “他像我那么爱看电视”、(7)“那时我的成绩没有现在那么好”、(8) “我姐姐不像我那么漂亮”。(3)、(4)、(5)例句是在“有”字比较句、 “像”字比较句、“没有”比较句中用“这么”误代“那么”,比较后 项都是离说话人或说话时间比较远的事物或人,应用远指示代词“那 么”。(6)、(7)、(8)是在“像”字比较句、“有”字比较句、“没有” 比较句中用“那么”误代“这么”,比较后项都是离说话人或说话时间 比较近的事物或人,应用近指示代词“这么”。  句式杂糅 例如:(9)“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美国学生遇到的困难不 一样”。(10)“我写字写得没有你一样整齐”。从偏误句可以看出,(9) 句中的比较词有“比”、“不一样”两种,但是“比”字句主要表示两 种事物的差别。而“一样/不一样”主要表示的是两种事物的相同或不 同,并没有表程度差别的语义特征。而且,表示“相同”与“不同”是 绝对的。(10)句中的比较词有“没有”和“一样”两种,但“没有”表 示 X 达不到 Y,而“一样”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同或不相同,所以由这两 种句式的意义差别来看,“比”和“一样/不一样”不能同时出现在同 一个比较句中。所以偏误句应选取其中一种比较句式进行比较。应改为: 55 “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美国学生遇到的困难不一样”、“我写 字写得没有你整齐”。 3.2.3.3 比较标记语序的偏误  否定词的错序 在比较句中,否定词错序偏误主要出现在“比”字句和“跟……一 样”句式中。例如:(11)“他比你不高”、(12)“这本书比那本书不 享”、(13)“她跟哥哥不想的一样”、(14)“今年的夏天跟去年的夏天 没有一样热”。四例句中都是由否定词错序而造成的偏误。“比”字句 的肯定式和否定式具有不对称性,一般认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有三 种,即“不同”句、“不如”句和“没有”句,而每种否定形式都有其 特定的语义、语用内涵。 (11)、(12) 中否定词“不”应该放在“比” 之前构成“不比”的否定句式,则在句法和语义上都是成立的。 在“跟……一样”句式中,否定词的放置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 在介词“跟”的前面,二是放在“一样”的前面,两种方式所表达的意 思是相同的。(13)中应该把“不”放在“一样”之前构成“跟……不一 样”的句式。除了位置的错误,学生还常常出现否定词误用的偏误,在 “跟……一样”句式中,常用“不”进行否定而不用“没有”,(14)句 中应该把“没有”改为“不”:“今年的夏天跟去年的夏天不一样热”。  “这么(那么)”位置错误 (15)我没有他那么跳得高。 (16)他看书没有这么你看得久。 如果比较值部分只是单一的形容词,就很少出现这种错误,但当比 较值部分较为复杂,由几个小部分组成,而又要将“这么、(那么)”放 56 在比较值前面进行修饰说明,表明比较主体达到比较客体的程度时,就 容易出错了。上面两个遍误句都把“这么、(那么)”错放了位置。例句 的比较值分别是“高”、“久”,“这么、(那么)”应该移到这两个比 较值的前面。 3.3 犯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通过上文对学生在学习得比较句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偏误主要 是由于对目的与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轨 道,反应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本文以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偏误分 析的方法,从一下几个方面对顺化外国语大学学生在使用比较句过程中 出现的偏误原因进行分析。 3.3.1 母语负迁移 对汉语学习者来说,由于已经对母语的语言行为习惯了。因此学习 汉语的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必定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也就是所 谓语言的迁移。母语负迁移是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每语负迁移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时是不可忍受的。 例如:(1) Tôi không xinh cô 学生会把(1)翻译成“我没有她一样漂亮”,因为“không”的越语 相当于“没有”的汉语,“như”的越语相当于“一样”的汉语。但这 句子是错的,在汉语的语法中“没有”和“一样”不能同时出现。(1) 的正确句子是“我没有她那么漂亮”。 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母语与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习得时可能 出现的问题,然后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详细 57 地讲解,减少偏误的产生。教师在教授比较句前,了解越南比较句式与 汉语比较句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那么在讲解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 可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有效地防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偏误,对学 生而言,可以减少由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偏误。 3.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有些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之后,很容易将自己学到的有限的、 不充分的汉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不适当的套用在汉语的新语言现象上, 由这一原因形式的偏误称为“度过泛化”,如学生在“比”字句充当比 较值的时候,会说出“我不比你到学校”,这样的句子产生偏误的原因 主要是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充当“比”字句比较值的动词一定要具体有程 度变化的区别,而不能所说的动词都可以用来充当这一成分,再如对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不比”、“不如”、“没有”句使用的时候, 学生容易认为这三种句式都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从而忽略了巨石 之间的差别,造成“比”字句否定形式的泛化。 (2)她姐姐没有她更漂亮。 在这里学生错用“比”的语法和“没有”的语法。副词“更”可以 出现在“比”字句而不能出现在“没有”字句。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这点, 或者记错所以误用的。这个句子应该为:“她姐姐没有她更漂亮”。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对比较句进行“分解”式教学,把每一个比 较句式进行分解,找到句子的组成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讲解,如对比 较值进行讲解时,要清楚告诉学生每一种比较句式中对比较值的要求和 限制。这样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就很清楚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类词充当比 较值,有效地减少偏误的发生。在“分解”教学的基础上,应强调每一 58 种比较句式都具有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语义特点,所以重视句式分解, 同时也不能忍略了比较句的对句式整体的把握,因为任何一种比较句式 都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不是特殊的 语句 ,一般不能调换句式的结构顺 序。 3.3.3 学习环境的影响 除了上述学习者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外,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导 致比较句偏误产生的云隐之一。所谓外部因素,主要是治理教师对知识 点不够精确的解译和讲解,教材偏写的科学性及语言项目的分布等,本 文分别对教师与教材两方面影响具体阐述。  教师教学方面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比较教学方面的情况,分别对初、中、高级班 的口语教师在讲解比较句方面的情况作了调查,大多数教师认为,对于 比较句教学而言,一般是接照教材中所列举的语法点进行讲解,而由于 比较句具有句式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教师一般在讲解的时候只对出现 在课文中的比较句式单独讲解。这样学生在使用比较的时候,很难对比 较句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会出现遇到不同意语境时,不知道该使 用哪一种句式的情况。 老师要对比较句的教学应该分等于,把不同程度的比较句按照其形 式的从简单到复杂,语义进行划分。并把划分层次后的语法项目分布到 不同等级中进行阶段性教学,在不同的等级教学中,注重语法点的重视。 是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对新的语法点与已经学过的语法点进行学习 和使用,是学生对“比”字句的习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可以 避免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出现同样的偏误。 59  教材偏写方面 越南教学的材料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于比较句的分布相对集中, 教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句式进行集中教学,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 比较句式的结构、语法限制等知识方面理解得不充分,导致在使用时出 现错误。教材对每种比较句的语法点进行讲解时往往是很简单的句话, 讲解偏重于句式的结构形式。但是没有详细地讲解句式在语用、语义上 所存在的特点。而且对句式的结构描写说明的也不够充分,这样一来容 易对学生产生错误,让学生产生比较句很简单、很容易习得的想法。导 致学生在学习使用的时候之中使句式的外部结构形式,而对内部的语义 关系和语用限制关注不够,出现更多错误。汉语语法材料在越南很少的, 如果有但是写很简单的。 虽然教材讲解并不是很详细的,但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应该完 全地依赖于教材,而是应该以讲解教材上所例举的语法点为基础,对教 材以外的各种比较句的使用条件如在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进行 详细交代和解译。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充分吸收、借 鉴学习者本体研究的成果,把本体研究的成果与汉语教学就更好的结合。  学习与练习 学外语的学生如果在国外学习,大部分他们的成绩比在国内学习好 得多。理由就是在国外他们一直用第二语言说,而在国内除了上课以外 他们都用母语说活。这说明学习不是一段时间的而是一个过程,特别的 是学外语,所以“学而不习”就不能进步。学习与练习要站在一起,互 相帮助。因此,在国内学习外语要多说、多写、多读,任何地方任何时 间都要练习,只有这样外语的水平才提高。 60 3.3.4 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你有了教师教学好,教材多但 你不认真上课、读书,不认真学习那么这一切都是白的。学习不是简单 的事,它像生活一样有时候很顺利,有时候有很多困难。困难的时候如 果放弃那么我们就失败,如果坚持下去可能会找到解决的方法,让我们 知道生活的美好。学习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难题,如果我们不找答案那么 我们永远不知道答案,还是说每天我们学一点儿,一天过一天知识会积 累下来。学习是一个过程的。许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所以成绩很差,还有 学了很多但是没有掌握所以他们对学习没感兴趣,从此可以知道学习态 度是学习的重要因素但学习方式才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学生要维 持好的学习态度和找到好的学习方式。 小结: 综上所述学习者的比较句偏误主要存在比较标记、比较项、结论 项三个方面。偏误分为:比较标记方面的偏误;比较项方面的偏误;结 论项方面的偏误。而造成学生在习得比较句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各不 相同,本文仅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 习态度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从四个原因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61 总结 本文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语言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等方法, 对顺化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的汉语中介语系统中比较句式的习得情况进行 了研究。从比较标记、比较项、结论项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具体的偏误 类型,统计了具体的偏误类型在初、中、高三级的分布情况。本人通过 问卷测试对 100 名学生进行考察。从而按照卷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 生在使用比较句常犯的错误,同时提出解决方法。 本文对现代汉语比较句的分类及其特点、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 学生使用比较句时常犯的偏误两个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如下: 1、 句子是在语言交际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完整的一个交际任务 的语言单位。句子的形式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可以复杂 的,也可以简单的。 2、 想知道一个是否比较句要靠三点:第一是从意义上,表示比较至 少两种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或者比较不同的行为、动作的程度; 第二是从形式上,一般包括两个或三个方面,即比较的对象(双方或多 方),表比较关系的词(动词、介词等),比较的内容(多为形容词); 第三是在句子中的两个以上对象要对称。 3、 比较句子分为两种:平比句和差比句:平比句表示 X 与 Y 在某方面 相同或相近的比较句,差比句表示 X 与 Y 在某方面相比存在着差别的比 较句在比较句中,结论项一直为动词、形容词。大多数比较句都不受到 程度副词、程度数词的修饰,除了“比”字句以外。但“比”字句只能 受“更、还、得多、多了、一些、一点 ”等。还有在比较句中只有 “想……一样”、“没有”句带上“那么、这么”。 62 4、 学生使用比较句时常犯的偏误主要存在比较标记、比较项、结论 项三个方面。偏误分为:比较标记方面的偏误;比较项方面的偏误;结 论项方面的偏误。学生犯错最多的位置是结论想,因为结论项的结构很 复杂,而各个句式具有各个结构。犯错最少的位置是比较标记,因为比 较标记很简单。从此可以看到学生常犯错误的原因是结构太多让学生常 误用各个结构和结构太复杂使学生们记不住或者记错。 5、 造成学生在习得比较句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各不相同,本文仅 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与态度四个方面进 行论述,因为在众多原因中,四个原因对学生偏误产生造成的影响比较。 本文将针对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议。 以上就是本文对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比较句的习得和偏误 分析研究后总结的原因和结论,提出的几点对比较句教学的建议。在研 究过程中,本人尽量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可是,由于时间以及本人水 平限制,本文习得情况考察部分进行了很粗略的考察,没有深入考察学 生汉语比较句习得的全过程,所以还存在着某些不足的地方。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希望今后在对越汉语教学中,本文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教 材编写方面都能够具有参考价值。希望老师们和大家批评指正。 63 参考文献 孙德金.(2002) 汉语语法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2002).年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许国萍.(2007).现代汉语差比句范畴研究.学林出版社。 房玉清.(2003).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大忠.(1996).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肖小平.(2004).越南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考察.广 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 赵金铭.( 2001).论汉语的“比较”范畴.中国语言学报。 刘畅.( 2011).留学生比较句的习得与偏误.辽宁师范大学。 李艳、孙斐谈.( 2007).“没有”型比较句的比较结果研究。 李贤景.(2000).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分别——“不如”、“不 比”、“没有”类比较句考察.会议论文。 于立昌 ( 2008).关于比较句与比似句试析.语言大学与研究。 吗建忠.(1980).马氏文通.四平师院学报。 64 附录 顺化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测试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为了帮助我全面地完成学生对比较句常犯错误进行研究的 本论文,请你们帮我做好这次调查工作。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 助于我的论文。谢谢你们的合作! I 选择正确的答案 (1) A 我学了生词比他学的多 。 B 我学的生词比他学的多。 (2) A 她对学生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B 她对学生跟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3) A 比以前现在发展速度快。 B 现在的发展速度比以前的快。 (4) A 在城市生活跟在农村生活差不多。 B 在城市生活跟农村生活差不多。 (5) A 我没有姐姐那么会花钱。 B 我没有姐姐那么花钱。 (6) A 我哥哥长得跟我一样。 B 我哥哥长得跟我非常一样。 (7) A 他的胃口比我的高。 B 他的胃口比我的多。 (8) A 我游泳比他喜欢。 B 我比他喜欢游泳。 65 (9) A 那个地方没有这个地方那么好。 B 这个地方没有那个地方那么好。 (10) A 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漂亮。 B 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一样漂亮。 (11) A 他比你不高。 B 他不比你高。 II 选择正确的答案 (12) 她比我……喜欢你。 A 比较 B 很 C 更 D 最 (13) 我的成绩……你的差,为什么老师只表场你? A 没有 B 不如 C 不比 D 跟 (14) 她没有你…… A 那么漂亮 B 这么漂亮 C 很漂亮 亮得多 (15) 我姐姐不如我…… A 学了一年英语 B 学英语一年了 C 多学了一年英语 D 学多了一年英语 (16) 中国的交通事故比……多。 A 日本的 B.日文 C.在日文 D.在日文里 (17) 韩国跟日本……大。 A.一样 B.很 C.这么 D 还 (18) 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 A 一样漂亮 B 一样漂亮得多 C 漂亮一样 D 一样漂亮一点儿 (19) 今年的夏天 去年的夏天……一样热。 A 比/不 B.跟/没有 C.像/不 D.跟/不 (20) 我弟弟跟我…… A 长得非常一样 B 长得一样 C 一样长得非常帅 D 长得一样非常帅 66 D 漂 (21) 这条裤子……那条裤子……漂亮。 A.也/一样 B.跟 C.比/一样 D.跟/一样 (22) 她买的衣服不像我……便宜。 A 这么 B 的 C 那么 D.买的 (23) 青少年吸烟比……危害更大。 A 成年人 B 成年人的 C 成年人吸烟 D 成年人吸烟的 (24) ……的事物和……的事物不一样。 A 在东方/西方 B 东方/西方 C.东方/在西方 D 在东方/在西方 (25) 哥哥比我…… A 大两岁 B 两大岁 C.两岁大 D 岁两大 谢谢你的合作! 67 答案 I (1) B (5) A (9) B II (2) B (6) A (10)B (3)B (7)B (11)B (4)A (8)B (12)C (13)C (14)B (15)C (16)A (17)A (18)A (19)D (20)B (21)D (22)D (23)C (24)D (25)A 68

Ngày đăng: 30/08/2023, 18:04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