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ảo sát nhóm động từ 穿 , 戴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101 15 0
Khảo sát nhóm động từ 穿 , 戴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NGHIấN CU NHểM NG T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Häc viên : Hoàng Thị Thu Trang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Khoá : XV MÃ số : 60 22 09 Giáo viên h-ớng dẫn: PGS.TS Phạm Ngọc Hàm hµ néi-2011 iv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目录 目录 i 前言 01.选题理由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3 研究任务 0.4 研究对象及范围 0.5 研究方法 0.6 研究现状 0.7 语料来源 0.8 符号说明 0.9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相关理论 1.1 现代汉语动词相关理论 1.1.1 动词的定义 1.1.2 动词的分类 1.1.3 词义演变 11 1.1.3.1 词的本义和基本义 11 1.1.3.2 词的引申义 11 1.1.3.3 词义演变的因素 12 1.1.4 语义场及义素分析 13 1.1.4.1 语义场 13 1.1.4.2 义素分析简介 14 1.1.4.3 义素分析的功能 15 1.2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概况 17 1.2.1 穿戴类动词定义 17 1.2.2 穿戴类动词界定 17 1.2.3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历史演变 18 1.2.3.1 上古中古的穿戴类动词 18 1.2.3.2 近代汉语的穿戴类动词 19 1.2.4 穿戴类动词的语义属性 20 1.3 穿戴服饰文化在汉语中的反映 22 1.3.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2 1.3.2 汉民族的服饰文化 23 1.3.3 汉语穿戴类动词与汉民族文化 24 v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第二章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语义特点 27 2.1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意义来源——以“穿”、“戴”为代表 27 2.1.1 动词“穿”的意义来源 27 2.1.2 动词“戴”的意义来源 28 2.2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义素分析 29 2.2.1 穿类动词的义素分析 29 2.2.2 戴类动词的义素分析 34 2.3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对宾语、主语的语义选择 45 2.3.1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对宾语的语义选择 45 2.3.2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对主语的语义选择 456 2.3.2.1 施事主语 47 2.3.2.2 受事主语 49 2.3.2.3 处所、方位主语 50 2.4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V 了”的语义考察 53 2.5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V 着”的语义考察 55 2.6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V 趋”结构的语义考察 59 2.6.1 “V+上”的语义特征 61 2.6.2 “V 上去”的语义特征 64 2.6.3 “V 起”的语义特征 65 2.6.4 “V+起来”的语义特征 66 第三章 汉、越穿戴类动词的对应关系及教学建议 70 3.1 越南语穿戴类动词界定 70 3.2 汉、越穿戴类动词的对应关系 71 3.3 越南学生习得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偏误考察 79 3.3.1 考察对象、目的、内容及方法 79 3.3.2 考察结果及其偏误成因分析 79 3.4 汉、越穿戴类动词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建议 82 结语 88 参考资料 90 附录 I 附录 II 附录 IV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前言 01.选题理由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也是人类一代接一代的追求 和奋斗目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衣食住行”的需要及水平也日益提高 了。其中,“衣”被排在第一位,不言而喻,穿戴是人们的基本行为之一,在各 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穿戴语义场是基于民族语言系统之 上的,因此也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穿戴概念,穿戴这一人类特有的行为的形 成与发展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语言词汇系 统中有所反映。 语义场中的近义词辨析是外国汉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弄清穿戴语义场内 成员动词的异同点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再说,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对宾语、补 语的配置有着相当严紧的规则。该类词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不是一一对 应的。因此越南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很多时候感到大惑不解,从而造成使 用中的错误。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若能弄清该类词语的意义及用法并将其与越南 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的异同,既能够避免偏误又能够进一步 了解中、越两国对穿戴行为及其文化习俗的异同。因此,经过再三思考,本人拟 定选择“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作为汉 语言专业硕士论文课题。希望能够阐明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特点、用法及其文 化内涵,进而指出汉、越语中有关穿戴类动词之间的异同,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 供一份参考资料。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弄清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词义、语义特征、搭配 能力以及主宾语的选择基础上,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 之间的异同。从而阐明中越两国民族对服饰穿戴行为以及对空间的认知特点。因 为这两种语言中的穿戴类动词从数量或用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作为一名经过多年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本人发现,越南学生 学习汉语的时候,单纯根据词典无法全面了解同一义场的词语之间的差别,其原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因之一是词典只能把基本的理性意义罗列出来,而且很多词典对类义或近义动词 作循环式的释义。因此本论文所获得的成果会为越南汉语学习者以及中国越南语 学习者提供学习参考资料。 0.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任务:  对汉、越穿戴类动词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 对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语义进行考察,指出其词义及用法并弄 清汉民族对服饰穿戴的认识特点。  将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指 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为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0.4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本文对穿戴类动词的界定是: 理性意义中包含[+附着]、[+人体部位]、[+服饰]义素的动词。研究范围主要在弄 清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语义特征,从而较之于越南语相应的表达形式,通过两 种语言中的对比考察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0.5 研究方法 本论文借鉴的研究理论主要有语义场理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配 价语法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 为了完成上述的研究任务,本论文使用下列研究方法: 1) 统计法,将现代汉语和越南语有关穿戴类动词及其词组作出较为详细的 统计。 2) 描写、分析法,对词群内各个成员词义的描写,采用义素分析法对穿戴 类动词的各义位进行义素分析。 3) 对比法,将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 4) 问卷调查法,对越南汉语学习者学习穿戴类动词的现状进行实际调查以 便获得可靠依据。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0.6 研究现状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语言特征特别丰富,其文化内涵也极其深刻,作为汉 语言文化研究的一项有趣的内容。可从来该类动词相关的研究并不多。  在中国 金石《“穿戴”语义场与民族特点》(《汉语学习》 1995 年 05 期 ),以汉 朝日穿戴语义场为研究对象,选择各民族语义场中,最基本的、频率高的、起分 割“场”作用的穿戴词,从使用范围、语义分工和对应关系方面进行了考察。并 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汉朝日三种语言的穿戴语义场的民族特点。 宋新华《汉语“穿戴”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北京大学 2003 年)主要采用 词频统计和考察词的组合关系等方法,对汉语“穿戴”语义场中的成员进行描 写、比较、分析,探讨“穿戴”语义场从上古到近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就不同时 期“穿戴”语义场的构成成员看,其历史演变比较复杂,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 方面。该论文选择先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有代 表性的语言材料,对这些材料中表示“穿戴”动作的词语进行调查和统计,考察 “穿戴”语义场的成员构成并从聚合和组合的角度进行描写,辨析各成员之间的 区别,分析各子义场在汉语历史演变中的变化。 易丹《“穿”、“戴”与“穿戴”分析之比较》(语言文学研究 2010 年 12 月号上旬 刊) 通过对 动词“ 穿” 、“戴 ”与“穿 戴” 的词义 分析, 论述了 “穿”、“戴”与“穿戴”跟服饰类名词搭配时的区别及其原因。 可见,在中国与穿戴类动词有关的文章极少,上述三位学者或是从历时角 度对穿戴语义场进行考察以看出该类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体现;或是以“穿”、 “戴”为代表,单纯从其支配的受事进行描写、辨析;或是在长度为 页的篇幅 之内把汉语、韩语、日语穿戴语义场各成员使用范围、语义分工及其对应关系进 行论述。  在越南 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中,没有关于越南语表示穿戴意义 的动词的任何研究。越南从事汉语教学及研究工作者中,也没有人曾经写过与此 有关的论文。这也是本人撰写论文时搜集参考资料的困难所在。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0.7 语料来源 本文中所用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并从《现代 汉语词典》以及文学作品《丰乳肥臀》(莫言)收集例句,作为补充。对于来自 文学作品的例子,本人会在其后面的括号内标注上作品名,没有做特别标注的句 子都是从北大语料库中提取出来的例句。 论文中汉语例子的越南语翻译有一些是取自 “Báu vật đời” - 《丰乳肥 臀》(莫言)- 越南语版本,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例子是靠本人 的语感翻译的。 0.8 符号说明 本文对穿戴类动词进行义素分析时列出动词的语义模式结构,在此对模式 中所用符号加以说明: “〈d〉”表示该义位反映的是动作、行为 “x”表明它标的义素反映一种行为、运动、变化、存在 “v”意思是“或者” “施”意思是施事 “方”意思是方位、处所 “工”意思是工具 “受”意思是受事 “fa”意思是方式 0.9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目录、参考文献及附录之外,一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相关理论 第二章: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汉-越穿戴类动词的对应关系及教学建议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第一章: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相关理论 1.1 现代汉语动词相关理论 1.1.1 动词的定义 动词作为词类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类,历来是现代汉语领域研究的重要 课题。 有些语法著作主张从意义上来说明动词,如马建忠在《马氏文通》里说: “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意思是“动词是表示事物的动作行为的词语”。黎 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里又说:“假如您注意到一只鸟在飞,这一飞乃是那鸟 的一种行为,又假如您注意到一个人在读书,这一读乃是那人的一种行为。凡行 为都是一种动态,所以我们把这种表示动态的词叫做动词”。概括以上诸家的说 法,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 在现在汉语语法中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汉语动词内部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类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特征,而动词和形容 词又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的语法特征,因此很难概括出适合与所有的动词而又只属 于动词的语法特征,例如: (1) 我敲钟。 (2) 妈妈选衣服。 (3) 我支持你们。 (4) 他正在筹备一次重要会议。 (5) 我考虑一下如何答复他们。 (6) 小明害怕爸爸。 (7) 我们都佩服你们。 (8) 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9) 他在床上躺着。 (10) 他在床上躺了一个下午。 (11) 我叫张明。 (12)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三加五等于八。 以上例句中黑体字的都是动词。例(1)、(2)中的“敲、选”是表示具体动 作,例(3)、(4)中的“支持、筹备”是表示比较抽象的行动的,例(5)的“考虑” 是表示思想活动的,例(6)、(7)的“害怕、佩服”是表示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的,例(8)的“发展”是表示变化的,例(9)、(10)的“躺”是表示状态的,例 (11)、(12)里的“叫、等于”是表示关系的。 总之,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是以功能标准划分的类,是句子的结构 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 1.1.2 动词的分类 动词的再分类,是动词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不同的动词小类有不同的语 法特征和语义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动词的不同组合搭配能力。选择限制能力, 往往适应不同的句型、句式、句类。同时动词小类的研究也是动词全面描写的必 然阶段,它对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来说尤为重要。 前人曾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动词的小类,有的完全根据意义划分,如《汉语知 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等;有的提出以结构形式为区分标准, 如陆俭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1991),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 类》(1981)从动词及其后的时量成分的关系来划分动词的小类;陈平《论现代汉 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1988)按动词的情状类型来划分动词的小类。回顾现代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我们发现有关动词分类的研究确定其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的:  单纯从词汇意义上划分 这种单纯从词义上对动词进行划分的分类法,由于脱离了汉语动词特有的 组合规律和汉语的特点(汉语的特点是词与词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很多情况下 是以意合为主),因而往往无助于描写句法中隐藏得较深的一些范畴,无法揭示 词语搭配的本质。  单纯从动词语法功能上进行划分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这种以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分布为分类依据的做法,使动词的次范畴同动 词的组合关系紧紧联系,因而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这种分析又往往不考虑语 义。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词与词的结合没有形态成 分的约束,以意相合,语法范畴隐藏的很多。这对于汉语这样一种缺乏形态变 化,注重语义内容的语言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 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相结合上划分 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人发展,特别是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对现代汉语研究 的影响,使研究者大胆地从新的角度对动词分类进行研究,探索.语法史中转换生 成法、语义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使得在对动词分类研究时,有可能从语法功能和语 义结合上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从而确立动词的类别。这样就扩展了现代汉语关 于动词的研究的领域。例如: 袁毓林在《祈使句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91 年 期)一文中,根 据动词与祈使句的关系,把动词分为述人动词和非述人动词。述人动词又可分为 可控动词与非可控动词,可控动词分为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这种分析方法既 注重了汉语动词的词义特点,又注重了汉语动词语法功能的特点,特别是能把很 多的隐藏的语法范畴揭示出来.因而在汉语语法研究上,从这个角度去分别动词 词类被广泛运用。当然,在具体分析手段上,研究者因着眼点不同而所取的方式 各异。 孔令达在《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安徽师大学报》1985 年 期)一文中,则根据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关系将动词分为以下四类: A 类动词,在语义上具有反复的可能性,可以叫反复性动词,例如:“看” “听”、“吃”、“拿”等等。 B 类动词,表示某种状态的动词,尤以表现心理状态的动词最常见,如: “感动”、“喜欢”、“爱护”等。 C 类动词,表示一次性活动的动词,如“死” D 类动词,多为表示能愿、判断、致使、自身变化以及认知的动词,如“使 得”、“免得”、“认识”、“认为” 84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对学习者来说,“鞋、袜、手套”都属衣物之外的服装,都是附着于手或 脚上的佩戴物,在身体上起着相同的“保护”作用,因此所搭配的动词也相同, 要么全用“穿”,要么全用“戴”。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总结“穿”、“戴”所搭配的对象时,可以结合中 国文化的一些有关因素来解释。“穿”的搭配对象有衣服类、鞋类、袜类,它们 都有自己的入口,入口之后都有可供穿过的空间 。日常生活中,有 “穿袜 子”、“戴手套”的说法,而没有“戴袜子”、“穿手套”的说法。从外形上 看,袜子和手套没有多大区别,功用上面似乎也差不多,但与他们支配的动词不 能互相对换。 第一,“穿”衣服鞋袜的“穿”,语义细节中强调穿过一定的空间,强调 一种动作,动作部位也常常是身体躯干和脚等主要部位。“穿”的受事对象比较 明确,主要为衣服鞋袜等衣物,它们能够将身体某部位罩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 功用———“蔽体”。“袜子”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御寒保暖的辅助衣物类用 品,有长袜、短袜、裤袜之区别,具有一定的空间复杂性,是套在脚上的,可以 说它是裤子的一种延伸。 第二,从字形上看,“袜”的表意偏旁是“衣”,可见袜子属于衣服类物 品,因此,人们习惯上喜欢用“穿”。 人们的双手主要用来拿物做事,因此最 初产生的“手套”还不是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它主要是贵族阶层的一种装饰 物。“手套”加之于手,虽然也有一个“穿”过一定空间的过程,但动作要简 单,远没有穿衣服、鞋、袜那种套的过程复杂。同时,“手套”可戴一个,不要求 两只手一定要同时戴上,并且还要根据双手的使用情况,具有随时准备脱下的可 能。而“袜子”一般情况下,是两只脚都需要穿的,否则会不协调或不伦不类。因 此,加上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语言习惯,大家都认为“手套”是一种装饰品,主要 是用来“戴”的,而不是“穿”的。所以,人们对于手套而言,习惯上都把它当 作是可随时附加于手上的一种饰物,是用来“戴”的。 通过对与“戴”搭配的受事对象的分析,我们发现“戴”的宾语大多是一 些相对较小的物件,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属于非基本生活用 品。 85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4) 指出越中两国思维、认知上的差异所导致表达上的差异 在语言交际中母语的文化因素也会造成偏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 习惯以及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使用上。 越南人在选择空间定位策略时一般是以我为中心,即自我中心原则。换言 之,在越南人对空间的认知观念中,人是活动主体,处于中心位置,围绕主体的 是外围空间。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把服饰附着于人体部位上”成为“由外向 里”的动作行为。因此越南语用“vào”作为穿戴类动词的后置成分来表示动作 方向及结果。 穿戴行为完成后,衣服的着落点是人身上,而鞋袜存在的位置只能是人的 双脚上。空间定位的表达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观察者的实际位置。人的正常 状态是直立。在穿戴动作发生时,参照物与视点同处在直立的人体上。在《中国 人和越南人对空间认知的差别初探》(陶氏河宁《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 文选》 2008 年 ),作者已指出:“越南人对‘上、下’的空间定位一般是根据 观察者的位置来确定的:高于我为上,低于我为下,不像中国人都是根据三维空 间方位系中被观察物的实际位置来定位的。”衣服临上身之前的位置一般低于 “我”,即在“我”之下。因此越南语可以说“mặc quần áo lên người”或“đội mũ lên đầu”。而人的双脚,相对于人体的其他部位来说,处于最低的位置,没 有比它更低的身体部位,因此越南语只能说“ giày vào”,没有“đi giày lên”、“đi tất lên”的说法。 (5)分析两种语言动词性质上的差别从而避免翻译时补语遗漏 在汉语里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但只要语义搭配得上,可以用任何一个形容 词或动词作它的补语。在一般的情况下,越语里表示结果只用一个动词就是了, 越南语语法里是很多时候不用趋向动词(“上”、“上去”、“起”、“起 来”)作补语。因此越南学生因为直译的习惯所以经常把把穿戴类动词后的 “上”、“上去”、“起”、“起来”遗漏掉。例如:“đeo khó chịu.”、 “mặc tiện”、“xỏ quần” 学生常误译成缺少补语的动宾结构,分别为:“* 戴(戴得)并不舒服”、“*穿(穿得)很方便”、“*套裤子”。 (6) 利用义素分析来辨析近义词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86 有些词语虽然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其非理性意义(附属义)可能不一 样:或者词的理性意义的对象范围、侧重点不一样。学生如果只注意它们相同或 相近的地方而忽略它们的细微差别,就容易混用,形成偏误。 在汉语教学中运用义素分析的方法,对解析词义、理解词义、正确运用词 语等都有显著的作用。近义词常以共同性义素作为构成同义关系的基础,而靠区 别性义素来显示。另外,义素分析还能帮助鉴别语义搭配中的正误。义素组合有 一定的结构规律,如果某种组合不符合规律,那它就是无效组合,特别是一些在 语法上符 合规 则,但 在语义 上不 符合规 律或不能 成立 的语言 现象。 例如: “裹”、“系(jì)”、“束”、“绑”、“缠”、“扎”、“打”都有“将条 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的意思,要想辨别这组近义词就要从词的义素分 析结构式子出发。例如: 动词 动作 方位 工具 受事 裹 缠绕 头、脖、腿、脚 + 长巾、绑腿、裹脚布 系 打结 脖、腰 + 领带、腰带、围裙 束 + 腰 + 腰饰品 绑 缠绕打结 腰 + 腰带 缠 缠绕 脚、腿、头 + 裹脚布、绑腿、头巾 扎 缠紧打结 头、脖、腰、腿 + 头巾、领带、围裙、绑腿 打 + 脖、腿 + 领带、绑腿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动词在动作方式、受事对象、身体部位的选择是有差异 的。“围”的着重点在于动作的“回旋”性,“裹”、“缠”动作方式同样是 “缠绕”,但我们可以说“裹着一条围巾”而不能说“缠着一条围巾”,动词 “绑”、“扎”、“打”的着眼点在“打结”此动作但它们所带的宾语却有所不 同:“绑”的宾语只能是“腰带”,“扎”的宾语是绑腿、头巾或围裙,“打” 的宾语则是绑腿或领带。可见,这几个戴类动词意义上同中有异,有时可以互 换,有时不行。 另外,义素分析可使翻译者弄清同义词之间的词义差别,有助于确定各个 同义词哪个义素突显,从而确定哪个词适用于译文。 87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小结 经过汉越两种语言穿戴类动词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对穿 戴“服装种类”、“身体部位”有很细致的区分,以越南语为母语的人也是如 此。不过两种语言穿戴类动词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里表示穿戴意义的动词数 量比越南语里的多,特别是用于头部的动词,汉语里的比越南语里的多一倍 (14/7)。汉语穿戴类动词可清除地分为“穿”类和“戴”类,两小类的功能 各不相同,而越南语穿-戴有时候分工不明确,越南语里的“”相当于汉语的 “穿”和“戴”。 由于说汉语和说越南语的民族队穿戴行为有着不同的认知角度和认知方 式,所以各民族的穿戴词具有不同的分工,语用分布、搭配关系和层级系统有很 大的差异。从穿戴类动词与趋向动词搭配得规则也可以看出越中两国人的认知特 点及其差异。 两种语言穿戴类动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导致越南学生使用穿 戴类动词时出现一些偏误,其原因主要是受母语的负迁移、对汉语的知识不够。 因此,在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并 认真进行汉越对比,以便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88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结语 本论文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穿戴类动词的 31 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以 北京大学语料库、文学作品《丰乳肥臀》及其越南语翻译版本为语料来源,考察 了汉语穿戴类动词,从搭配关系及意义方面研究了汉语穿戴类动词。 论文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义素分析法”,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有关穿戴 动作词群的词义构成成分,探讨了穿戴类动词的深层语义及使用上的差异。从而 找出各成员之间的区别性义素(如动词所涉及的身体部位、动词所支配的受事宾 语、动作实行的方式等),将它作为穿戴语义场内近义词辨析的有效工具。所获 的结果具体如下: 1. 穿戴汉语穿戴类动词数量较多,共 31 个,足以表达汉民族在穿着服饰方面 各不同动作、行为,同时也说明了汉民族对穿着自古以来的观念及审美能力。穿 戴类动词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加多,丰富了汉语言的词汇量,作 为汉民族服饰文化的一面镜子。 2. 从语法结构上看,穿戴类动词最多的是选择具有[+人]的语义特征作其 施事主语,此特点足以显示穿戴类动词[+意识]的特征。穿戴类动词的主语为 身体部位名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以[存在]形式出现。除 外,穿戴类动词的主语还可以是具有[+服饰]语义特征的名词。 3. 穿戴类动词与动态助词“了”搭配有时强调动作的实现,有时表示状态的 持续,原因在于穿戴类动词有“动作”义(V动作)及“状态”义(V状态)两个义 项。穿戴类动词后都能加体标记“着”,多表示动作行为遗留状态的持续,很少 表动作的持续。表“状态”义的穿戴类动词能出现在“动词+了+宾语”与“动词 +着+宾语”,这两个结构有时可以互换但意思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前者表示活 动终结后遗留状态的起始,后者表示遗留状态的持续。 4. 穿戴类动词带趋向动词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出的意义较为丰富,具体的有: 附着、达到目的、新状态的开始、评价四种意义。另外,汉语 V 趋 翻译到越南语 主要有三种形式:Vlên 、Vvào 或趋向动词显示为零形式,这是因为越南人对的空 间定位不同于中国人。 89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5. 与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相比,越南语穿戴类动词在数量上居劣势。两种语 言的穿戴类动词个成员对“服装种类”、“身体部位”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汉语 穿戴类动词可清除地分为“穿”类和“戴”类,两小类的功能 各不相同,而越 南 语 穿 - 戴 有 时 候 分 工 不 明 确 , 越 南 语 里 的 “ ” 相 当 于 汉 语 的 “ 穿 ” 和 “戴” 。 6. 在所获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越南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进行考察 之后,经分析,我们已经提出教与学相关的六项内容,具体如下: (1)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2) 关注动词的动作方式以区别近义词 (3)注意汉越穿戴类动词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以避免表达或翻译错误 (4) 指出越中两国思维、认知上的差异所导致表达上的差异 (5)分析两种语言动词性质上的差别从而避免翻译时补语遗漏 (6) 利用义素分析来辨析近义词 本文试图对穿戴类动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但由于影响、制约动词使用的因素 比较复杂,有些观察到的现象,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虽然 作出了解释,但因水平有限,对有些语法现象的研究还未能彻底深入,所以对有 些语法点的解释深度也未能完善,今后应继续深入探索。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各 位学者的指正与赐教。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90 参考资料 著作部分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年 郭锐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2 年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 刘乃叔、桂华《近义词使用区别》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1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2 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3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4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6 年 15 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6 年 16 汪学发 《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7 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3 年 18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19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20 赵永新《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5 年 21 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2 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7 年 23 Đỗ Hữu Châu “Từ vựng-ngữ nghĩa Tiếng Việt”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N 2007 24 Hoàng Văn Hành (chủ biên) “Từ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1988 25 Lê Quang Thiêm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ngôn ngữ”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8 91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26 Nguyễn Đức Tồn “Tìm hiểu đặc trưng văn hố - dân tộc ngôn ngữ tư người Việt (trong so sánh với dân tộc khác)”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2 27 Nguyễn Kim Thản “Cơ sở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1996 28 Nguyễn Văn Khang “Ngôn ngữ học xã hội, vấn đề bản”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1999 29 Nguyễn Văn Khang “Từ ngoại lai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2007 30 Trương Chính “Giải thích từ gần âm, gần nghĩa dễ nhầm lẫn” Nxb Giáo dục 1997 论文部分 段庄瑞英《中越动词语法特点对比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年 范晓《状态谓词及其相关问题》 汉语学报 2003(10) 方瑞霞《同义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语义选择》华侨大学学报 2008 年(2) 蔣紹愚(《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中国语文 1999 第 期 金石《“穿戴”语义场与语言的民族特点》汉语学习 1995 年(5) 金颖《“穿”可以表示“戴”吗?——“着”、“穿”、“戴”历史演变 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 11 辑 李倩《“穿”的穿衣义的来源和演变》汉语史学报 2009 年(9)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汉语学习 1991 年(1) 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汉语学习 2005 年(6) 10 彭李贞《论情态与情状的互动关系》浙江大学学报 2007 年(5) 11 宋新华《汉语“穿戴”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03 年 12 陶氏河宁《中国人和越南人对空间认知的差别初探》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 研讨会论文选 2008 年 13 王海秀《汉语衣着词语的文化语义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 2005 年 14 王宏《有关穿戴脱解动词的日汉语对比》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4 年(1) 15 王媛《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安阳工学院学 报 2006 年(1) 16 吴传凤《语义场和词义差异》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1999 年(7) 92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17 武氏春蓉《略论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 2001 年 期 18 肖牡丹《说“带/戴+宾语”》学术交流 2010 年(7) 19 易丹《“穿”、“戴”与“穿戴”分析之比较》文教资料 2010 年 34 期 20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世界汉 语教学 2007 年(3) 21 张文兰《试析俄语中与“穿戴”有关的动词》俄语学习 2009 年(6) 22 Cao Xuân Hạo “Ngôn ngữ văn hoá” (“Tiếng Việt văn Việt người Việt”) Nxb Trẻ 2001 23 Lý Tồn Thắng “Ngơn ngữ tri nhận không gian” Ngôn ngữ số năm 1994 辞书部分 《汉-越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 版)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现代越汉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年 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9 年 梅家驹《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年 张寿康、林杏光《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2 年 郑怀德、孟庆海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Hoàng Phê (chủ biên)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 NXB Đà Nẵng 2002 I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附录 调查问卷 本人在撰写《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分布考察》硕士毕业论文,急需获取 汉语学习者的有关情况,请同学们在 15 分钟之内填上下面的调查问卷,十分 感谢! 你是:汉语专业大 .学生 一、在以下 31 个穿戴类动词中你所认识的有: 个 A.5 个以下 B.5-10 个 C.10-20 个 D.20-31 个 1.穿 6.披挂 11.披 16.围 21.趿拉 26.冠 2.着 7.上身 12.佩 17.系 22.罩 27.绑 3.擐 8.蹬 13.佩戴 18.束 23.戴 28.缠 4.衣 9.装裹 14.簪 19.扎 24.佩带 29.顶 5.服 10.套 15.插 20.打 25.别 30.架 31.裹 二、从以下 31 个动词中找出适当的动词填空: 例:穿 /着/ 套 /披 (着)衣服 (着)裤子 10 (着)项链 (着)围裙 11 (着)徽章 (着)外套 12 (着)领带 (着)盔甲 13 (着)帽子 (着)袜子 14 (着)簪子 (着)鞋 15 (着)腰带 (着)手表 16 (着)刀枪 (着)手套 17 (着)绑腿 (着)围巾 18 (着)裹脚布 三、请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组翻译成汉语 [翻译题 1]Dì nhảy bổ dậy, xỏ giầy, mặc quần áo chạy đến chỗ [翻译题 2] Hắn duỗi thẳng hai chân, ngực ưỡn ra, người ngả sau, giơ tay đeo găng trắng lên sát vành mũ trôn lừa, ( .) [翻译题 3] anh rửa nửa người đôi bàn chân, mặc quần áo mùa hè vải thô, lại còn thắt ca vát cách chỉnh tề ( .) [翻译题 4] Các loại áo cổ rộng, khuy mặc tiện ( .), [翻译题 5] , Tư Mã Khố phải mặc quần vào, thắt hai thắt lưng ( ., ), trông thấy bóng ba vợ cầm lấy búa lên cị súng [翻译题 6] ban ngày nhiệt độ bình quân 15oC , nhiều người bắt đầu mặc quần áo mùa xn, chí có người mặc áo phông quần sooc ( ) [翻译题 7] Đừng ngại bẩn, mặc vào đi! ( ) [翻译题 8] Các chỗ rách nằm lòng bàn chân, giày vào không bị lộ [翻译题 9] Cuối đến năm 1981, anh khốc lên qn phục tham gia qn ngũ [翻译题 10] Tơi muốn mặc áo khốc, thứ mặc vào thấy dài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II 附录 穿戴类动词与“了”搭配例句(来源: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动作”义 “状态”义 刘基正在洗脚,见来了陌生人,连 尽管已是 11 月中旬的秋天,只穿了一 穿 忙穿了鞋子,把来人请进屋,热情 件衬衫的他额上还是不断渗出汗水 地留饭。 来。 — 他头上戴了顶丝绸质地的帽子,身上 着 着了一件礼服大衣,翻领上别了朵绿 叶簇拥着的洁白的天竺葵。 — 蓝布小褂儿提着个上面拙劣地绣着几 朵荷花的书包,不知出于哪个村姑之 蹬 手,斜背着军用水 壶,裤脚吊得老 高,脚上蹬了双塑料凉鞋。 趿 拉 披 套 罩 戴 佩 带 佩 别 围 — — 他头上缠着白布,身着一套纯白色的 旅行服,披了块缀满金线的暗红色锦 缎,一派沙漠王子的风度。 那一天,是父亲第一次穿皮鞋,并 一天清晨,卫立煌穿了双篮球鞋,套 且还在粗糙的脚上套了一双劣质丝 了件毛线衣,在范庄附近大道上长 光袜子。 跑,归来时在草坪上稍作休息。 温只有摄氏 度左右,可她们却每人 今天,外婆竟然穿了一套紫罗兰色 一袭薄薄的绿色莎丽,只在外面罩了 的丝织便装,外面罩了一件玫瑰红的 一件西装。 长背心,脚下是一双轻便的软羊皮 鞋,浑身透出那么一 “叶菲姆,你去走一趟,叫他晚上 1925 年,一位瘦长的青年神情紧张地 来,——就是这样。”叶菲姆戴了 走向边境检查站。他戴了漂亮的领 帽子,一声不响,对谁也不看一 结,穿了上好的深藏青西服,整齐的 眼,慢悠悠地走进森林里去了。 头发看得出是精心梳理 离开胡志明故居前,故居管理负责 当天,以新纳粹和右翼极端分子为骨 人为江主席佩带了胡志明纪念章, 干的大约 2000 名示威者在赫斯墓地所 江主席紧握着故居管理负责人的手 在的文西德尔镇举行游行,纪念赫斯 说: 死亡 17 周年,一些人甚至携带了武 器,还有一些人佩带了 宪法明确禁止 的纳粹标志物。 我们 M 胸前佩了 D 字以后,多少有 这个女战士的腰上佩了两把宽刃剑, 点灰头土脸的感觉,走到外面低头 看来她大概是二刀流的, 驼背, 仓皇之中他抱起一台录像机就走 一听可以回家,我的心扑扑乱跳,可 了,顺手在裤腰上别了一把大冯从 我看到那个长官腰里别了一支手枪又 英国带回来的工艺玩具手枪。 害怕了,我想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肩上围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 ”曹文生一面答应,一面披了件上 衣,跨出门来。 III 了块披巾,随后便全力以赴地进一 步思考起来。 裹 系 “他们会来么?”慧素帮丈夫裹了裹 脖子上的围巾,担心地问。 。两人各往腰上系了一根下面带钩 子的宽皮带,往洗衣机下面一钩, 一前一后把洗衣机抬到楼下的小货 车上 — 女孩的身子蛮纤细的,穿着一件及膝 的草色衣服,并在腰间绑了一条薄紫 色的带子。她将带子在身子 右侧打 了个结,就这么让它垂到了衣服下方 — 缠 插 他发觉她犹豫不决,插了银簪,又 换一枚翡翠钗,最后才选定一朵玫 瑰色绢花,斜斜地插在左鬓 边。 — 顶 这天吃过黑夜饭,孙生旺早早去到 联合村公所报了到,领上巡夜的武 器,回来穿了件布袍子,腰里扎了 根腰带,把传单都塞在腰里,便上 班去了。 — — 架 他的妻子也很高兴地从帐篷里出来接 她穿了件纯白的麻纱衬衫,白长裤, 腰上绑了条彩色的丝巾。 我从来没有见过猎人,但是我一看见 他,就知道:他是一个猎人。这个猎 人给我一个非常猛厉的印象。他穿了 一身黑,下面却缠了鲜红的绑腿。他 很瘦。他的眼睛黑,而冷。他握着 枪。 — 他黑瘦,细长个子,戴了一副眼镜, 一顶檐儿很长的硬壳帽。他手中提了 一根棍子,打了裹腿——我可是第一 遭见到打裹腿的人。 打 扎 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 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 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 下特有的绣花 没满月的母亲头上戴了帽子裹了围巾 抱着没满月的婴儿上医院了。 几天没见,刮目相看,他穿了一身笔 挺蓝条子西服,系了一条玫瑰色领 带,头发油亮,他笑嘻嘻地对我说, 他,我见她上身穿了件洗了又洗的衬 衫,下身束了条补了又补的裙子。 束 绑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这人戴一顶带耳的破毡帽,穿一件非 常不合身的臃肿的大棉袍,腰里扎了 一条碎成条条的腰带,操着手,像一 个老人一样随着老周走进来。 没截面具,头上顶了一只极细长的帽 子,不知用什么办法竖起来的, 干瘦身材,身高 1.70 左右,小平 头,扇风耳,大鼻子上架了一副茶色 金丝镜,镜片后面一双三角眼,上穿 铁灰色茄克衫,下着合体的蓝呢西 裤, IV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附录 莫言《丰乳肥臀》含有穿戴类动词的实例及其越南语翻译 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黑布袍子 (Ông mặc áo chùng màu đen, đeo thánh giá nặng trước ngực.) 他身穿柞蚕丝绸长袍,白洋布裤子,脚脖子上扎着黑穗蓝带子,脚穿白底 胶皮鞋。(Tư Mã Khố mặc áo lụa tơ tằm, quần vải tây màu trắng, bắp chân quấn xà cạp xanh, ủng đế trắng.) 此时正值隆冬,孙春明脱下棉衣,只穿短裤跳入齐腰深冰冷的粪水中。 (Lúc mùa đông, Tôn Xuân Minh cởi áo bông, đánh độc quần đùi nhảy xuống hố bùn lạnh buốt ngập đến rốn ) 他上穿一件红色的皮茄克,下穿一条有十几个大大小小口袋的帆布裤子, 脚蹬一双轻软的鹿皮靴子。(Mình mặc áo da màu đỏ, quần vải bị có đến mười túi to nhỏ, chân ủng da thuộc mềm nhũn ) 她收回双腿,趿拉着鞋子,说:“上官金童,来来来,不要怕,我不是骂 你!” (Kỷ Quỳnh Chi co chân về, xỏ chân vào giày, nói: Vào Kim Đồng! Không phải chửi cậu đâu, cậu đừng sợ?) “四姐……谢谢你给我打的金脖锁……我已经把它……戴上了……” (Chị Tư cảm ơn chị cho em dây chuyền Em đeo vào cổ này! ) 因为她穿着一套肥大的帆布工装裤,套着一件土黄色的对襟大褂子,腰里 扎着一根草绳,头戴一顶蘑菇状大草帽。(chị ta mặc quần bảo lao động vải bạt rộng thùng thình, áo dài màu vàng xỉn đóng cúc giữa, lưng thắt sợi dây thừng, đầu đội mũ rơm hình nấm ) 她胳膊上套着一个红袖标,胸前挂着市卫生局签发的“卫生监督员”证件 (Cụ đeo băng đỏ cánh tay, trước ngực đeo biển “Nhân viên giám sát vệ sinh”) 他们把一个尖顶的、用纸壳糊成的圆锥形高帽子,套在了他的头上 (Họ chụp lên đầu Kim Đồng mũ hình chóp giấy bồi.) 10 他脖子上围着一条白毛巾、眼上罩着一副风镜,在尘烟弥漫的粉碎机边愉 快地忙碌着。Chiếc khăn mặt quàng cổ, đeo kính râm, anh bận rộn suốt ngày bên máy nghiền thức ăn gia súc 11 他胸前佩戴着两个像马蹄那么大的勋章,腰上扎着一圈银色子弹,肚腹右 侧悬挂着一把左轮子手枪。Tư Mã Khố ngực đeo hai huân chương vàng chóe to vó ngựa, lưng thắt đai dạn, sườn bên phải đeo Xanhtêchiên 12 他看到有一个身穿黑色毛料西装、高领朱红色毛衣、敞开着的西装胸襟上 别着一枚珠光闪烁的胸饰的、Ngươi mặc âu phục vải len màu đen, áo len cổ cao màu mận chín, ngực áo âu phục cài đồ trang sức lấp lánh, 13 他是捕鸟的能手,腰里别着两把弹弓, Anh ta tay săn chim cừ khơi, lúc có hai cung giắt thắt lưng, 14 她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污的毛巾,腰里束着一条皮腰带,腰带上悬挂着两颗 木柄手榴弹和一只搪瓷缸子。Chị quàng khăn mặt trắng quanh cổ, thắt lưng da cài hai lựu đạn chày ca sứ 15 她穿着一件黑色灯芯绒上衣,围着一条咖啡色头巾, V 16 17 18 19 20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Cô mặc áo chẽn nhung kẻ sọc màu đen, đầu quấn khăn màu cà phê, 搞到最后,司马库穿上棉裤,扎上两条皮带,一见到三个老婆的影子就抓 起斧头或是拉动枪栓。đến nỗi Tư Mã Khố phải mặc ln quần vào, thắt hai thắt lưng, trơng thấy bóng ba cô vợ cầm lấy búa lên cị súng 司马库的笑声没完,对面河堤上,齐刷刷地冒出了一片顶着黄帽子的人。 Tiếng cười chưa dứt, phía đê bên sông trông thấy đầu lô nhô đội mũ vàng, 母亲说,牛县长穿一身黑色中山装,头戴一顶咖啡色礼帽,嘴上留着黑黑 的髯口胡,鼻梁上架着 k,金丝眼镜,Mẹ kể, Ngưu huyện trưởng mặc Trung Sơn màu đen, đội mũ màu cà phê, để ria mép đen nhánh, đeo kính gọng vàng, 搞到最后,司马库穿上棉裤,扎上两条皮带,一见到三个老婆的影子就抓 起斧头或是拉动枪栓。đến nỗi Tư Mã Khố phải mặc quần vào, thắt hai thắt lưng, trơng thấy bóng ba vợ cầm lấy búa lên cò súng “四姐„„谢谢你给我打的金脖锁„„我已经把它„„戴上了„„” Chị Tư cảm ơn chị cho em dây chuyền Em đeo vào cổ này! IV 现代汉语穿戴类动词研究 ... 义素分? ?,? ??词? ?戴? ??存在“附加、装饰”的意义。能与? ?戴? ??搭配的服饰类名 词? ?戴? ??子? ?戴? ??环? ?戴? ??镜? ?戴? ??环? ?戴? ??? ?,? ??项链? ?戴? ??巾? ?戴? ??领巾、 戴? ??? ?,? ??胸花? ?戴? ??? ?,? ??运动员牌? ?,? ??手表? ?戴? ??镯? ?戴? ??指? ?戴? ??? ?, 戴? ??章? ?戴? ??? ?,? ??等。这些物件放置的位置比较具体、明? ?,? ??要在头部、颈 部、胸部背部、手部、臂部等。通过对与? ?戴? ??搭配的受事对象的分? ?,? ??们发 现这些物件大多是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件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 ?,? ??日常生活中属... 素? ?穿? ??和? ?戴? ??搭? ?,? ??? ?穿? ??和? ?戴? ??对受事对象的要求是不一样? ?,? ??以 在动词? ?穿? ??”带受事宾语的句子? ?,? ??们常常会看到? ?穿? ??”的宾语为两项或 两项以上的并列短语。例如: (13) 在国家队? ?,? ??少辉是一个行为非常高调的人? ?,? ??经? ?穿? ??名牌服 装、手表出入各种场? ?,? ??外还有一辆价格超过百万的宝马车。 从? ?穿? ??”的动词释义来? ?,? ??素? ?穿? ??和? ?戴? ??的意义都还比较实? ?, 这就要求与? ?穿? ??”一词搭配的受事对象要能够分别与语素? ?穿? ??和? ?戴? ??搭... 明? ?,? ??要为衣服鞋袜等衣? ?,? ??们能够将身体某部位罩住。能够与? ?穿? ??搭配 的服饰类名词有? ?穿? ??衣? ?穿? ??子? ?穿? ??子? ?穿? ??? ?穿? ??子? ?穿? ??套”等? ?,? ?? ? ?,? ? ?穿? ??? ?穿? ??义项即把身体由衣物的孔洞? ?穿? ??附着于身与其本义有一定的 联系。 2.1.2 动词? ?戴? ??的意义来源 ? ?戴? ??从“異? ?,? ??

Ngày đăng: 16/03/2021, 08:47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