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ham y van hoa trong so dem tu 1 den 10 trong tieng han viet hien dai (co su so sanh voi so dem tuong ung trong tieng viet)

50 1,9K 7
Tài liệu đã được kiểm tra trùng lặp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50
Dung lượng 170,5 KB

Nội dung

thạc sỹ, luận văn, ngoại ngữ, tiếng anh, khóa luận, chuyên đề

Trang 1

1.选题理由

数字从来不曾象今天一样与生活如此贴近。它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企业运作的机制、高科技的秘密,承载着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掌握了数字这个工具,也就等于获得了竞争的优势和成功的主动权。然而数字身上令人叹服的并不仅限于此。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它伴随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昌明。在实际生活中,数字的创造和运用,已经远远走出了它最初的理性范围,而渗透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文化创造,乃至游戏消遣当中。数字本来是计数符号,数字常在数学运用,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含义和内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乃至于不同的民族,对于数字都有自己独到的解释或信仰。

中国的数字有着奇妙的哲学和文化意义,数字文化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深深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字的特殊偏爱或反感,认知或运用;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及语言文字等方面打下了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在汉语中,数字的表示方法,谐音与象形的妙用,以及对称、重叠、联想、类比、虚实、寓意、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均显示出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同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蕴。数词在汉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数词的产生本来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然而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汉民族在古代对语言灵物的崇拜,同样引起对数词则被认为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不幸,还有佛教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原因,佛教词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语、成语是由数词与其它词组成的,但在佛教词语中数词都是确指的实数,不过,这些数词到汉语中被玄化,就带有神秘色彩,因此,数词便有吉凶褒贬的神秘意义色彩,另外,由于古汉语传来的数词用法是用定数表示虚数,所以数字从此被玄化,成为虚数就有非凡的意义。这种数词的神秘观念也受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数文化观念中,数与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对应,物是数的体现者,物物间与数密切相关,数因此就被常用来替代其对应物而表义,再说数目还被常用于以数目语用化为特征,主要是修辞,所以数目便自有文化含义,它被象修辞的工具地使用,没有数目简单的原意,也没有数目的影子而是引申义,造成带有民族文化特征,独到的义项。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成两大数列。认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具有为天、为刚、为夫的象征意义;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具有为地、为柔、为妻的象征意义。这种带有神秘

“色彩的奇数和偶数又称作 玄数”、这些数字与其它词语结合就可以带有修辞意义、

Trang 2

“甚至有些数字与其它数字结合时还会有褒义或贬义。所以让越南人了解这种 玄数”,能正确地使用及真正地理解其文化含义,跟中国人接触时,不但可以避免中国人的凶忌,而且能增强修辞色彩使之从而获得交际的最佳效果。出于如此的原故,本人

决定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 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为了加深汉语言文化尤其是汉语数词文化含义的了解,进一步了解汉语数词的特点,用法及其丰富的文化含义(数字里的虚虚实实、吉凶祸福、数字里的观念思想、风土人情,或微妙或坦率或形象或抽象,要么叫人会心要么令人叫绝,有时没有数目简单的原意,也没有数目的影子而是引申义,成带有民族文化特征),同时找出汉,越语数词文化含义的异同,进而应用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为汉语教学提供一份参考资料。帮助越南人在使用汉语时正确地使用数词及其文化含义,使之从而获得交际的最佳效果。

3.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基数词与越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

基数词表示基本的数目(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在本论文里,限于十以内的数目(奇数和偶数两大数列)进行研究。

4.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综述一些有关汉语数词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指出汉语基数词表达的含义文化,之后与越南语对应数词进行对比,特别注意数词的构词能力(组成常用的词语)

三.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用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帮助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时正确地使用数词及其文化含义。

5.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取统计法对汉语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参考资料进行统计。然后采取分析法对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参考资料进行分析,筛选,综合化,概括化,找出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共时结合历时,考虑语源的研究方法最后采取对比法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汉,越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进行对比,指出异同从而提出本人对此问题的一些见解。

Trang 4

第一章 论文理论基础

“ ”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中国古代有中国古代的 文化 概念,

中国当前有中国当前的 文化 概念,西方古代也有西方古代的 文化 概念,西方现

“ ”代也有西方现代的 文化 概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 文化 下了这样定义 文化是人“ ” “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

生活形式的总和 。对 文化 所下的定义历来那么包罗万象,本论文里, 文化 为

“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现

”象的有机复合体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类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特征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个成员服务。但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会影响到语言,而造成语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480 页)

如上所述,文化是从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语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对某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核心的促进作用,因为人们不能没有相互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文化之所以能传延至今,主要是依赖于语言,没有语言,文化现象无从储存载传;作为人类社会产品的语言,它有助于我们去了解社会、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和认识,进而帮助我们与一个文化共同体融汇。换言之,语言是社会的现象,它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使用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要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变化又能引起语言功能和体系的矛盾,并促使语言发展。从语言能看文化(看风土习俗、看心理取向、看思想、看民族性 )。反之,没有精神与物质文化现象,语言自然无法产生作用。文化在语言交际、思维与构思留下很深的烙印。可以说,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该民族的个人操语言的心理特点,故而又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社会心理与语言的的学科-社会心理语言学。

1 .2.数词

Trang 5

数词在中国产生得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中便有数的刻划符号。在毁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数词已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而且商朝(大约在公元前 17 世纪到 11 世纪)的时候,中国已经有十进制,有了百、千、万等数字,比同国家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要先进。英国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在 中“

国科学技术史 中对商代的记数法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 中国商代的数字系统比

”同一时代的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数词来源于狩猎时代,当时数词的基本功能用于计数,即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在中国古代,数与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对应,物是数的体现者,物物间与数密切相关。

1.2.2.数词概念

在汉语界,人们对数词进行研究时,给它许多概念,关于数词所表示的语义内容,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概念:

据《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的定义,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

序的词”。

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管出版社,2002 年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 概念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的,本论文里,从语义角度对数词进行概括:”数词所表示的语义内容是揭示量度的载体

1.2 .3.数词的分类与用法

-、数词的分类

据《现代汉语》,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系数(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和位数(十、百、千、万、亿)。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分数、倍数、概数的短语。分数用几分之几的说法来表

Trang 6

据《汉语涉数问题研究》,数词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基数,序数,倍数,约数和虚数。基数表示基本的数目(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 〈 〈〈 〈 〈 〈〈 〈 〈 〈〈

百、千、万、亿)。序数表示次序的数目(第初、其一、第初、其二 ),倍数表示增加同等的数目(倍、什、佰、千、万 ),约数表示大约的数目(二三、四五、许、所 ),虚数表示夸张的数目(三、九、三十六、七十二、百、千 )。

-、数词的用法

数词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一般不用量词,而直接修饰名词、动词。第二,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能用在名词后,数词表示动作的数量时,能用在动词前。第三,文言文表示分数时,常把分母分子连在一起,表示约

数时,常用 可、所、许 等字,用定数表示虚数。

这与现在汉语不同,数字在现在汉语中的用法,一般如下:数词通常出现在量词前边,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做句子成分。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但是可见现代汉语所用的数名短语,中间不加量词,是古代汉语的遗留。数词不能

重叠( 三三两两 、 三三五五 、 十十五五 、 千千万万 是极个别的具有称誉性)。

基数词不能直接用在名词前,必须和量词组成 数量词组 才能修饰名词。复合基数是有两个以上的单纯基数合成的。单纯基数只要通过一定的组合形成就可以

小数中用 二 不用 两 ,在复合数词中在 百、千、万、亿 前可以互换,此外 两

“ ”还用表示不定数相当于 几 的用法。序数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面,以修饰名词,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减少。

1.2 .4.越南人和中国人关于数词的观念

数词用于计数,即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而人从对一些神秘的事物崇拜因此也对数目崇拜。此外,人家认为每人出生时,都在一定的时点,一定的日月,一定

Trang 7

“ ”的年纪出来,所以每人都有 数 ,世界也有 数”。其实,在数的定义中,数的第 4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素,数是 命运 吉凶成败,各以数至,从此他们认为有吉祥数,有凶数。人家相

信有 数 ,数有魔力,数是宇宙的架子,如说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看看,数字够哲学的了。越南人关于数字的观念跟中国人的既有相同的特点又不同的特点,两国人都在挑选住所、电话号码、车牌号、结婚日、生孩子、作重要事情 时,要考虑吉祥数字因素,在中国数字的这种认识起源于南方地区,所以越南也很快受到

“影响,但越南人关于吉凶数的观念跟中国的相比还要轻微。越南民族关于 7、9”这个数字的观念跟中国人的一样;对 3 这个数字,两个民族的观念异大同小;关于

“1、2 ”、 数字两个民族的观念基本相同,但在汉语里, 1、2”所表达的文化含义比“

“在越语的还广;其余“ 4、5、6、8”这些数字两国民族对它们的观念又有相同点又有不相同之处。越南人崇拜偶数 2、4、6、8,忌奇数特别 3、7。中国人讲究6、8、9,似乎忌 4、7。在中国,送花时,花朵数量要是偶数,如送给临走遥远地方的姑娘,不能送一朵,但在越南不一样,如送给女朋友,不管临走时还是在家常送一朵粗大而漂亮的玫瑰,或在生日典礼,主人年龄多少就送多少朵,不管偶数还是奇数。两国人在选车牌号或电话号码上观念有相同,也有区别。在中国,特宠爱

号码全是 8” “ ”或 六 ,其次是能论出来吉利意思的号码。在越南选车牌号和电话号

“码也特宠爱挑选全是 8”号码,但除了 8”“ 外,还有全是 九 ,在选车牌号时,还有“ ”

宠爱选各号相加总数是 九 (越南北方)或 十 (越南南方)或至少等于 7”或

“ ”八 的号码,其次到递进号码,对称号码或前进后退的号码,因各号相加总数高的车牌号象征车主好运、成事,递进号码表示车主递进、发达,对称号码表示车主溶

“和、稳定,前进后退号码表示在路上顺利。最忌各号相加总数等于 1”,因它表示车主会遇到倒霉,灾祸;在挑选电话号码时,人家最喜欢选全是 8 或 9,其次是递进号码、重叠号码或跟自己的出生日期号码相关的号码。现在,在越南,人家相信数论术,认为每个人有确定的出生时点所以跟某个数字相应,也会对某个数字相生

相克,所以挑选号码时,人家也避免 克己数 ,选 生己数 ;在烧香时,越南人只烧香根数是奇数,不烧偶数,因为越南人按佛教解释:奇数带着灵验意义。在中国,还有另一种对数的看法,蔡沈在《洪范皇极.内篇》对数谓: 一吉而九凶,三祥而“

”七灾,八休而二咎,四吝而六悔”。在《太玄经》中论述把数与方位联系在一起: 。在《太玄经》中论述把数与方位联系在一起:

“一、六为水为北方 二、七为火为南方 三、八为木为东方 四、九为金为西方 。”

1 .3.数词的相关研究内容

Trang 8

迄今在中国和越南研究有关数词的资料也不少,其中包括基数词的研究也很多。如:王国安、王小曼著的《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对数里乾坤的汉语数词一,三,四,七,九,百,千,万,零进行文化分析;常敬宇的《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对十以内的文化含义进行分析;张欣的

《中国社会文化礼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年,对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三,百,千,万略讲它们的民族文化;吴慧颍的《中国数文化》,麓书社,1995 年,对基本的数目的文化含义进行研究,他们指出数词在计数的同时,也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与人民心理。在这些研究者中常敬宇语言教授已经深入研究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但是,他光分析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没有与越南相应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越南研究者也是,越南语言学院副教授阮文康博士在

“通过基数词的用法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 的文章指出汉语基数词的文化含义;同塔”

师范大专阮氏离柯在 越语里的 nhÊt” “和 mét”的区别 文稿中已深入地分析越语里的”

““nhÊt” “和 mét”的区别及其文化含义;陈加英的《数目与民间印象》,海防出版社,2003 年,讲三、四、五、七、八、九、十三、三十六、百的民间印象,他们都没有研究越南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也没对汉-越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在本论文里,本人在常敬宇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十以内越南语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从此,找出汉-越语十以内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的异同,使越南人在使用汉语时能正确地使用数词及其文化含义,免得弄混,使之从而获得交际的最佳效果。更重要的是把研究结果应用于对越汉语教学工作,使越南学生牢固地掌握汉语带有基数词的词语的文化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表达。

论文所列的例子都是来自中国人书写的材料如:吴慧颍编《中国数文化》,麓书社,1995 年;张德金编《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王晓澎编

《数字里的中国文化》,团结出版社,2000 年;常敬宇编《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王国安、王小曼著,《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年、使得例证可靠,有说服力。

小结第一章作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此章已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1.数词的综观:起源、概念、分类、用法,从而了解到数词的本质;

2.越南人和中国人关于数词的观念;

Trang 9

3.中国与越南专家、学者有关数词的初步相关研究成果及本论文内容界定,指明十以内汉语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非常丰富多彩错综复杂,本课题只不过进行初步考察,作出一种尝试为以后深入讨究提供基础.

Trang 10

第二章 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及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其与越南语相应基数词进行对比

“ ”所以常用它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在汉语中,有许多词语都是由 一 的最简单

“ ”的数词意义派生而来的,或指一或借指少,然而这简单的 一 在汉语中却并不仅仅停留在数字意义的层面上,在汉语大词典中就列有 29 个意义,它是汉语中意义最丰富的单音节词之一;其中不少意义是从其数字意义引申而得,有些具有汉民族特

“ ”殊的文化蕴涵,很值得加以关注。 一 是数字之母,汉民族先民视它为世间万物的

“萌生起源的象征。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就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 一 与 道 、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 一 即太极、终极。稍后的(庄子。天地)则指出: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后来(韩非子。说难)又云:道无双,故曰一。汉代也继承这一说法:一也者,万物

“ ”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无论哪种说法,其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 一 即万物之始 ,

“ ”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数字 一 抬举到如此的高度,在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 ”那么, 一 为何具有如此深奥的含义?单从语源学的角度恐怕已经难以弄清,

好在 一 的另一种写法 壹”,《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用神

话学和字源学相结合手段,考察结果给人启发: 一 的另一种写法 壹”,《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取象于葫芦,经过许多神话学家的研究,葫芦正是宇宙混沌未剖之时的象征。葫芦创世神话是人

“ ”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但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其意义融入到 壹”,《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则是汉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在词义

上 一 就自然具有开始之义和大而全的完全之义。因此, 一 在词义中常被引申为

“ ” “ ”始 和 全 的意义。 一 是万事万物的开始而万物万事又统一成为一个整体,所以“ ”

“ ”一就表示一体、统一、完整、全部。不仅如此, 一 在许多词语中甚至即便在使用

Trang 11

“ ”世界观,左右了中国人看待自然、政治历史的角度,乃至在普通数字词语 一 的意

“ ”义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中国清朝陈原友已有一首只使用数词 一 的诗:

“ ”另外, 一 还表示:相同、一样、不变、专一、短暂、另一、乃、竞、都、皆、均,一概、纯一、纯正,比如:一直、水天一色,一个心思、摇身一变、别具

一格、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所以 一 常被赋予一定的褒义性。 一 常和 半”

一起使用。跟 半” 合用时,表示 短期内 不定数 不全面 不许 少 , 如:一时半”刻、一鳞半”爪、一文半”文。

“一张一弛: 有时 有时 ”

“一举一动: 每个 ”

一生一世:全部,一切

一身、一生、一心、一口同音: 一 在这里表示 一体、全部

“1”根其它基数词组成成语时又不是 1”指数量的本身意义,而是它的引申义,“如:

“ ”一言立信:一句话树立了信誉, 一 在这里指一或借指少(如:一叶知秋、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一览无遗、一筹莫展、一着不慎)

一牢永定:一下弄得结结实实, 一 在这里表示 始 (如:一见钟情,一登龙门,一触即跳)

一鼻孔出气:有相同的态度和主张, 一 在这里表示 相同

Trang 12

“ ”一了百了:由于主要事情完结了,其余“的事情也跟着完结了, 一 在这里表

“ ” “ ”少 、 小 的意义,透露出以一概全、以少概多,暗中仍有着 全 、 多 、 大 的“ ” “ ” “ ”影子在。

一身两役:一人同时担当着两件事,“ ”一 表示少(如:一身二任,一身两头)

“一干二净、一清二楚、一清二白:(强调基本意义等 很 ”)

一日九迁,魂一夕而九逝:表示多次

九牛一毛:极为轻微渺小

“ ” “ ” “ ”以一当十,一目十行:以一概全、以少概多,暗中仍有着 全 、 多 、 大的意思

1007:指农民(借一象一根扁担形,00 象两个粪桶形,七象一把锄头形)

2 .1.4.与越语数词 一 的文化含义相比“ ”

Trang 13

“在越语里 một”在基数词独占基数的开始位置,用来计算、计量,除了表示计

“算、计量以外 một”由于是基数的开始,所以含有 少,小 的意思 cưới em cú một“ ” “tiền hai, cú một đũa đậu, hai mụi rau cần”

“ ”一 表示 快 的意思“một sớm một chiều”“ ” :一朝一夕, ngày một ngày hai”明“后天。

“ ”一 表示 唯一,或者只有一方向而没有反向 ,比如: một bề” ““ ” “ 、 đường mộtchiều” “、 nhận thức một chiều”“ dũng điện một chiều”、“sợ một phộp”等。

“ ” “一 指 不能分割的一体,或者表示不遗漏任何要素的整体 ,” 比如 muụn người“như một”、 “một lũng một dạ”,如:“một nhà sum họp” “、 một đời phấn đấu hy sinh”等

或 表 示 相 似 的 每 一 个 单 位 的 轮 流 性 质 , 如 : từng ngời từng ngờimột” “、 một đồng một cốt”等

或 相互补充 ,如: một mặt một mặt…”、“một mặt một mặt khỏc…”等。

“除此之外,越语里的 mot””还包含 相应、相当或相反的意思 ,如: một đụi“ ” “một”、 một chớn một mười”、“một mất một cũn”、“một sống hai chết”、 “núi một“đằng làm một nẻo”等。

“ ” “有时还可以表示 连续”,如“ ,如 núi một hơi” “、 xem một lốo” “、 làm một mạch”等等。

“在越语里 một”还表示 独一 ,如 con một” ““ ” “ 、 cõy một cành, hoa một trỏi”或只

“用于单一,如 giường một, chiếu một”

“một cổ hai trũng”双锁套脖子

“một chốn bốn nơi”两地分居

“một cụng đụi việc”:一举两得

“một vừa hai phải”适可而止

如上所述,越汉两个民族对 一 的观念,基本相同。但在汉语里, 一 所表达的文化含义比在越语的还广。

2.2.汉语数词 二 的文化含义及其词语的文化含义“ ”

Trang 14

存。《易经》中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太极” 所谓 太极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太极生两仪,从而演化万物。(太极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太极图象就是一对旋转的阴阳合为一个圆体,象征宇宙万物的

生成和变化,黑白二色共处于一个圆球之中,反映了古代 合二而一 的辩证的哲学

“ ”思想:万物都是对立物的变幻,都具有 交感 的性质,相互对立而相互渗透、互存互补,相辅相成。这种二元思想观念反映到生活方面,即是事事讲究对偶和对称,

“ ” “ ”并且喜欢事物的成双成对。 二 意味着 和谐 。

(借京剧剧名、借指二次进劳教所的犯罪者)等。古时候把前代臣子为后代王朝服务的人称作贰臣。

中国人很重视礼尚往来,去走访亲友时,多少要带些礼物,礼物数量最少也

要保持最小的偶数,即 二 ,讲究 送双不送单 ,以取成双成对的吉利之意。如果送多使受礼人会觉得另有他图。 在北京,传统的婚礼仪式,往往有一人手提点心盒行走在婚庆队伍中,点心盒数量常常为两个,也是取其吉利之意。人们在选择号码、

结婚时间时,除了挑选大家普遍热衷的 六 八 外,剩下的就是挑选 二 了。在汉

“ ”语的词语系统中,用数字来组成词语也偏爱 二 ,把两位名人并列在一起称

“二 ”,如:二王、二龙、二阮 这也是崇尚偶数的一种体现。

“ ” “ ”二 或 两 代表分散、不同、不一、不专一、两样、有区别、怀疑、不忠诚,

所以 二 和 两 有时带有贬义。 二 还有 多 的意义,如:三头二面,也有 少 的含义,如:一日二日、一二巨卫。近年来,人们很喜欢用筷子做结婚礼物。因为筷子总是成双成对的,送筷子表示祝新婚夫妻成双成对,生活幸福

2 .2.2.与其它词组成的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

吊二话:说闲话, 二话 在这里表表示 闲话 含有 多 的意思

Trang 15

“ ” “ ”二皮脸:不知羞惭的人, 二 在这里表示 多,厚

“ ”一去二三里:大概数,表示 多

“ ”二三其德:反复无常,表示 改变 的意义

“ ”接二连三:连接,表示 多

两面刀:玩花样,表示 两样、不忠诚

二三:与“易生”谐音,二八:与“易发”谐音所以 2328 这样号码,是大吉大利(上海话)

2 .2.4.与越语数词 二 的文化含义相比“ ”

“在越南, hai””表示 成双、成对,不孤单 。除了上述含义外, 二 还有表示“ ” “ ”

“ ”少 如: cưới em cú một tiền hai, cú một đũa đậu, hai mụi rau cần”“ ,表示 不忠诚 如:“ ”

“ăn ở hai lòngn ở hai lòng”,表示 两样,不同,不一 如: “ăn ở hai lòngn nói hai lời - nói nớc đôi”,表示“ ”

“分散 如:“hai ngời hai ngả””

“ ”跟其它基数词组成的成语可以表示:辛苦、离尘间走或等于 很

如:“hai sương một nắng”:早起晚睡、早出晚归;“hai tay buụng xuụi ”:寿终正寝、两手放直;“hai năm rừ mười”二五一十、一清二楚

Trang 16

“2”根其它基数词组成成语时又不是 2”指数量的本身意义,而是它的引申义,“如:

“con ăn một, mẹ ăn hai”靠别人占便宜

说 三生万物 观念的体现。所以自古三就有生长,发展和吉祥的意思。数字 三 在

古先民的文化比附下,很快成了 天地人之道也 的代名词。这些观点显然是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天、地、人视为宇宙的三个主体。天包括了一切天文、气象和节今的变化;地包含了所有的山形地貌、飞禽走兽、动物植物;人代表了天地间具有最高智慧的人类及其活

在《春秋繁露》中更是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 三 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至: 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属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种天体永远陪伴的人类,不管自然环境怎么变化。在这种独三而成

”光,天道与人三而成德。由此观之,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 。这容易引起人们对

“ ”三 产生崇拜的心理。由于 三 是表示吉祥的玄数,所以自古代以来的事物多以三“ ”

“ ”命名,天文、历法、律吕、度器以及宫殿建筑、王朝设宫等,无一不以 三 为法度 。例如中国古代象征国家的鼎有三只足,思想有三种:儒教、道教、佛教;礼教有:三纲(君臣、父子、夫妇)。宇宙,时间,空间乃至其他的具体事物都可以进行宏

Trang 17

“ ”“ ”观或微观的三分划分法,如:时间分成 早、午、晚 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分

“ ”但是对 三 的这种思维上成熟的体现并非中华民族所独有,据学者研究,世

界上有不少民族对 三 的认识过程同中国有类同之处,故而中国人如此推崇 三 ,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当由中国人祖先认识世界的特殊的文化视角所致。

古代先哲的三分法认识论奠定了 三 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 三 来概括事物的词语广涉官制典章(三玄、三礼、三司)、伦理道德(三戒、三纲、三畏)、宗教信仰〔三世、三生、三宝、三界、三清、三元〕、军事地理(三军、三江、三湘)、医学法律(三焦、三阳、三阴、三因三消、三典)、时令民俗(三伏、三更、三时、三春、三秋、三夏、三朝、三友)、文学艺术(三家诗、三都赋、三字经、三

Trang 18

“ ” “ ”三思而行: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三 在这里表示 多 (如:三人成虎、狡兔三窟、垂涎三尺、日上三竿)

举一反三:懂得一部分就可以推知其余“,表示多(如:一隅三反、一日三秋)一国三公:政令出于多头,混乱不统一,复杂,混乱

一问三不知:对实际情况毫无了解

“三心二意:感情、意志不专一;各有各的主张,意见不统一,表示 多,不专

一 。

“ ” “ ”三三两两:分散成群,表示 少 零散

三三五五:成群结对, 三 在这里表示 多 (如:三头二面、三天两头儿、三浴三熏、三番五次、、三头六臂、三魂七魄)。

Trang 19

要选择好日子,忌农历初三。越南人有一句话: 初七别出,初三别归 ,初三不出行,婚礼的日子也忌这日子,照相时,忌三人合照认为三人合照,其中会有人死。

“特别,车牌号最忌 53”,因人生在 53岁总发事。越南人大概把农历 13”日作为不“吉而灵验数所以作重要的事情忌农历 13。在人与人关系上 3 个人的关系总会破灭,

“ba bè bảy mối”:三头五绪,表示多

“ba bảy hai mốt ngày”:字面为三七二十一,表示短暂时间

“ba chân bốn cẳng”:三脚两步、走路极匆匆

“ba chìm bảy nổi”颠沛流离

“ba đầu sáu tay”:三头六臂

“ba máu sáu cơn”:火冒三丈

“ba năm kiếm củi thiêu một giê”:千日打柴一日烧

“ba que xỏ lá”:骗子手

“ba gian hai trái”简陋房屋,表示贫穷

Trang 20

“ba bò chín trâu”:三牛九水牛,表示富有

“ba câu hai điều”说得简短, 表示少

“ba vuông bảy tròn”各方面都顺利

散等。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 四象四分之形 ,就把 四 赋予 分 的概念,如:一年分四季,人体分四肢,哺乳动物分四足。正是自然的现象,给予古人极为深刻的

印象,方位的 四面 区分仅为其思维进步一种表现,并促使他们以 四 的观念来看待宇宙间的万物,如:由四季而生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日分成四时:昼、夜、晨、昏;一个小时返程四刻等。四数合称成为中国古人划分、规范事

“ ” “ ” “ ” “ ”有些地方如广东不喜欢 四 ,因 四 和 死 谐音,因此带 四 的数字都带上不吉利

“ ”

的色彩。 四 的字形在〔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四象四分之形,也就是说四含有分别的意思,所以人们加以引申把它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由谐音引起的

Trang 21

的日子与 四 避开。在辽宁,有些学校,医院因怕 四 而不设四楼。这种避讳心理

“ ”大概也算得上是 四 的一种数字文化的体现。但在四川,人们却宠这个数字,常说 :

“4”,以为骑带有车牌号有 4”会发生交通事故,易死。在中国,电话号码或车牌号“

是 7484特不受欢迎,因它与 妻死爸死 相近。尽管如此, 四”在古代是一个吉利“ ” “

“ ” 的数字,现在日常生活有时人们还看重 四 。

“在越南车牌号最忌 49 ,53”,因人生在 49,53 岁总发事

“ ”在越南,提到 四 就是提到方向,时季(四方,四季)。越南古时,把四看待是吉祥,良好数,所以哪家生 4个男子要作 四子亮相 (tứ tử trình làng)的请客礼。“ ”

为了表示亲切地交朋友,古人也叫 四海皆兄弟” (tứ hải giai huynh đệ)。越南古时后,出行时,出门就用棍子在地面上划 4条并行并私语 四纵” (tứ tung),再在 4 条上面“ ”

划 5条并行并私语 五横 (ngũ hoành),这样作出行会顺利,好运。因 4 象征好,所“ ”以越南民间建筑,特别是庙庭常雕刻 4只灵验动物叫 四灵 (tứ linh):龙、猁、龟、“ ”

Trang 22

凤。在家庭祠堂恭台上常放 4 代牌位,第 5代牌位一定要把它埋掉,这种习俗叫 四“

代同堂 (tứ đại đồng đường)。越南民间常提到 4 数字指 4位灵神,叫 四不死 (tứ bất“ ”tử)包括:Thánh Gióng, Chử Đồng Tử, Tản Viên thần, Sóc Thiên vương,在越地老百姓认

识中 4 位灵神永不死。18-19 世纪,在越南古铜圆硬币都铸四字:景兴通宝(黎后代),景盛通宝(西山代),保大通宝(1926-1945)。但由于 1 是生,2 是老,3 是病,4 是死,所以四又被禁忌,所以越南人作门前台阶,常不作 4 级;一桌菜也不安排 4 人座。

四还表示多:“yêu nhau tam tứ núi cũng trèo, ngũ lục sông cũng lội, thập cửu đèocũng qua” “; đêm qua ba bốn lần mơ, khi mơ thì thấy khi sờ thì không”

“ ”如上所述,越汉两个民族对 四 的观念,基本相同。在越南还是在中国,人

“ ”

家对 四 的观念都分两派:一派认为它是吉祥数;一派却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它的发音或字样联系在一起,就不欢迎它甚至禁忌它。

中。 五 被赋予无所不包的概念, 五行 有相克相生的功能,因而 五 这个数词带

“ ”有神秘色彩,将“汉语基数词表达的文化含义”作为自己的汉语硕士学位论文。复杂的社会现象比附凑足 五 数。天有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地有五方:东、西、南、北、中,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声有五音,色有五彩,面有五官 “ ”五 成为人们崇拜的数字。人们在总结或命名事物时喜用

“ ” “ ”五 。 五 也表示 少 ,例:我才离了三朝五日。 五 也表示 多 ,如: 五光徘“ ” “ ” “ ” “

” 徊,十色陆离 。

2 .5.2.与其它词组成的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

“ ”五彩、五香、五味、五毒:表示 全

Trang 23

痴五痴六:有跌跌撞撞、摇摇摆摆的意思,有一种动荡摇摆的模样,这个词用于形容喝醉酒的人。

” 也损,况且去贩卖” ( (14,23 相加总数等于 5)。另外, 五 还表示 多 。“ ” “ ”

“ ”五跟其它基数词组成成语时,五就没有 五 的数目原意而是它的一种文化含义,如:

“chia năm sẻ bảy”:四分五裂

Trang 24

“mồm năm miệng mười”:多嘴多舌

“túm năm tụm ba”:三三五五

“năm châu bốn biển”:五州四海

“năm cha ba mẹ”:七拼八凑

“năm chừng mười hoạ”:偶一为之

“năm lần bảy lượt”:三番五次

“năm đợi mười chờ”望穿秋水

“如上所述,越南人和中国人对 5”的观念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对 五行说“ ”

“的观念一样,所对 5”在这个角度一样。其余“就不一样了,如中国人崇拜 5,认为 5是吉祥数。反之,越南人忌 5(53,初 5,14,23 因 14,23 相加总数等于 5)。

就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中国有一句话 六六大顺 、 六流畅 , 六 寓意 顺利

““ ” ”的。中国人崇尚偶数。在《数字里的中国文化》: 六 人见人爱 。古今中国人都宠爱数字 6,因 6 “与 流畅 相近,所以 6 就含有褒义。在中国,办喜事挑选双日子,”若如赶不上带 6 的日子,个位带、4、8、0 的日子也不错,因为偶数是成双,意味

“ ”着新婚人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中国秦代就已经崇尚 六 这个数字,自秦以后,很

多事物都用 六 。在中国有一些地方,认为 3,6,9”是吉利数,所以选农历3,6,9,16,26,29 作婚礼。在香港,六与路相近,所以在一些具体情况,6真正是吉祥数,如:163 与一路生相近;168 与一路发相近。

Trang 25

但 六 在一定的场合会含贬义,如 ông sáu tấm”:字面为六板翁,代指棺材;

“gặp ông sáu tấm”:字面为见六板翁,就是指死亡 。

如上所述,越南人与中国人对 6 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相同之处是都把 6看为吉祥数,不同之处是越南人把 6 “ ”跟 死 有一定的联系,反之,中国人却把 6 跟

“ ”七 是一个神秘数字, 七 还有期限、魔鬼的文化属性,似乎同中国创世神话和佛“ ”

Ngày đăng: 07/09/2013, 13:27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