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việt

134 2 0
Tài liệu đã được kiểm tra trùng lặp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việt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版权声称 本人保证,这份题为《汉越语外交术语对比研究》汉语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阮秋茶博士的热情指导下进行研究所获的结果。这是我自己两年内不断刻苦研究的成就。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依据以及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任何论文中。 特此保证! 阮俊英 2023 年于河内 LỜI CAM ĐOAN Tôi xin cam đoan, Đề án tốt nghiệp th

Trang 1

TRƯỜNG ĐẠI HỌC CÔNG NGHIỆP HÀ NỘI

NGUYỄN TUẤN ANH

Trang 3

版权声称

本人保证,这份题为《汉越语外交术语对比研究》汉语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阮秋茶博士的热情指导下进行研究所获的结果。这是我自己两年内不断刻苦研究的成就。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依据以及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任何论文中。

特此保证!

阮俊英 2023 年于河内

LỜI CAM ĐOAN

Tôi xin cam đoan, Đề án tốt nghiệp thạc sĩ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là kết quả nghiên cứu của tôi dưới sự hướng dẫn nhiệt tình của TS Nguyễn Thu Trà Đây là kết quả của hai năm làm việc chăm chỉ của tôi Cơ sở lý thuyết và dữ liệu thống kê trong bài viết này là xác thực và đáng tin cậy và chưa xuất hiện trong bất kỳ bài báo nào

Trang 4

摘要

中越建交已有 73 年多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领域不断强劲发展。2008 年,双方同意建立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迄今为止,越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约 60 个交流合作机制。几乎涉及所有领域。

本文的目的是初步研究在汉越语外交术语的共同点和差异,特别是满足解决些关于谈判、交流、签署在中越外交关系的困难,同时也满足了在新时期越汉语外交术语体系发展建设的重要理论科学研究,我们相信“汉越语外交术语比较研究”这个题目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汉越语 、外交术语、对比、研究

Trang 5

TÓM TẮT

Trung Quốc và Việt Nam đã thiết lập quan hệ ngoại giao được hơn 73 năm Trong thời gian này, mối quan hệ hợp tác hữu nghị giữa hai quốc gia đã không ngừng phát triển mạnh mẽ trên nhiều lĩnh vực Năm 2008, hai bên nhất trí thiết lập khuôn khổ Đối tác hợp tác chiến lược toàn diện Việt Nam - Trung Quốc Cho đến nay, Việt Nam và Trung Quốc đã thiết lập khoảng 60 cơ chế hợp trao đổi, hợp tác từ trung ương đến địa phương, bao trùm hầu hết mọi lĩnh vực

Mục đích của bài viết này là nghiên cứu sơ bộ những điểm tương đồng và khác biệt trong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đặc biệt là đáp ứng nhu cầu giải quyết một số khó khăn trong đàm phán, giao tiếp, ký kết quan hệ ngoại giao giữa Trung Quốc và Việt Nam cũng như đáp ứng nhu cầu của sự phát triển và xây dựng hệ thống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Việt – Trung trong thời đại mới, là một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lý luận quan trọng, chúng tôi tin rằng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so sánh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có giá trị tham khảo và ý nghĩa thực tiễn cho các nghiên cứu sau này

Qua tìm hiểu, chúng tôi nhận thấy tổng số tài liệu nghiên cứu liên quan đến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còn khan hiếm, đặc biệt nghiên cứu về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còn hiếm hơn Vì vậy, mục đích của bài viết này là nghiên cứu sơ bộ những điểm tương đồng và khác biệt về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và tác động của dịch thuật Hán – Việt, đáp ứng nhu cầu đàm phán, giao lưu, ký kết quan hệ ngoại giao giữa Trung Quốc và Việt Nam, đồng thời cũng đáp ứng nhu cầu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Trung - Việt trong thời kỳ mới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lý luận quan trọng về phát triển và xây dựng hệ thống Vì lý do này, chúng tôi tin rằng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so sánh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giữa Trung Quốc và Việt Nam” có giá trị tham khảo và ý nghĩa thực tiễn cho các nghiên cứu sau này

Từ khóa: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thuật ngữ ngoại giao, so sánh, nghiên cứu

Trang 9

前言

1950 年 1 月 18 日,1945 年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现越南主义社会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越中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在过去的 73 年里,以友谊精神、合作为主,为保持越中传统友谊稳定发展势头作出贡献,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回顾两党关系的发展,越南和中国,在争取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时期,两国党、国家和人民相互给予了宝贵而真诚的帮助。在新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双方推进经验交流与合作,互利共赢,坚持走适合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

中越建交已有 73 年多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领域不断强劲发展。2008 年,双方同意建立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迄今为止,越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约 60 个交流合作机制。几乎涉及所有领域。

因此,学习汉语的要求,尤其是外交领域的汉语,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近年来,学习汉语的越南人数急剧增加,获得 HSK 汉语水平二级和三级证书的人数也大幅增加。与越南语相比,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形态特征不同,汉语仍然是一门难学的外语。让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任何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的相似性。因此,在外交领域,越南向中国参考很多。据统计,在越南语词汇系统中来自中国(汉语词)的词高达 60%,所以在研究任何与语言比较相关的话题时,尤其是翻译比较,了解在越南语中的汉越词汇系统非常重要。

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在越南,与中国的经济、教育活动、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关系中的外交术语翻译比较要求越来越紧迫。然而,有科学性的研究, 特别是中越外交术语的比较研究,几乎是空白的领域。

Trang 10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是初步研究在中越外交术语的的共同点和差异,特别是在转移跟专门有关各种资料的事情中、是在各本词典中,帮助满足解决些关于谈判、交流、签署在中越外交关系的困难,同时也满足了在新时期越汉语外交术语体系发展建设的重要理论科学研究。就是为这缘故,我们相信“中越外交术语比较研究”这个题目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选题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意义 1.1 选题的目的

本论文的目的是从汉语成越南语的外交术语转译比较研究,具体来说,通过术语的两种结构单元:单词和短语,找出汉越语的外交术语的特点。

此外,调查和统计还旨在找出进行转译从汉语成越南语(反之亦然)时的规律性特征。从而连系到越南外交语言,阐明因汉越接触而造成汉越外交语言的相互关系并对外交语言专门研究工作提供一分参考材料。

1.2 研究对象

论文研究对象是一个用于中国外交术语的术语系统(包括词和短语)以及翻译成越南语等效术语的方法。

1.3 研究内容

在论文的范围内,我们尽力地做到以下几个内容:

- 介绍和概括跟外交术语和术语有关理论的观点和概念以及关于比较和转译语言的理论,具体来说,这是从汉语到越南语的转译。

- 通过统计表格和调查,初步概括出外交术语的结构和用法的特点是词或词组(语)。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出汉语和越南语在外交用语用词系统、等方面的异同点。

- 从汉语和越南语外交术语特点的对比结果来看,最初,可以提出进行转译外交术语从汉语成越南语的规律性的总结。

Trang 11

1.4 研究意义

1) 从论文中得到的结果将帮助语言研究者,尤其是那些在翻译领域工作的人,帮助他们了解汉语和越南语交术语有何异同以及掌握一这类术语的翻译方法。

2) 在一定程度上,本论文将支持翻译教材的编写,特别是在中越、越中外交翻译领域。

2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2.1 研究方法

- 比较 - 对比法:

用于比较和对比汉语和越南语外交术语的分析结果,以指出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异同。

找出汉语和越南两种外交术语体系的异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翻译汉语外交术语成越南语的影响与困难,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 描述方法

必要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描述论文中用于分析比较的外交术语,描述从汉语到越南语的转译公式、模型、术语结构方式。

- 统计 - 分类方法:

统计方法用于收集中国外交术语来自与外交相关的文件系统,如字典、网站、教科书等。以确定术语结构模型和翻译方法的数量、频率和百分比。统计结果以表格和表格的形式呈现,以更清楚地描述与外交术语相关的方面以及如何从汉语转译成越南语。

- 转译对比方法

经过对汉语术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我们应用对比方法来显示出外交术语从汉语翻译成越南语翻译方法。在此基础上,从翻译对等的角度进行考察,总结出一些最基本的翻译模型和方法。

直译法: 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Trang 12

意译法: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 跨学科研究方法

论文运用文化-语言-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利用文化和社会特征、因素、模式、语言结构,结合翻译方法,指出两国外交术语的异同。系统。 从这些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比较翻译方法,并得出一些从汉语翻译成越南语时最常见的原则和规则。

2.2 语料来源

语料来源就是官方刊物。 这些是有关越南和世界各国外交事务的汉语官方文件和出版物。 外交领域高级管理领导人的会谈和会议。 相关部委文件均以汉语正式翻译出版。

Trương Văn Giới - Lê Khắc Kiều Lục (2008), Từ điển thuật ngữ ngoại thương Hán Việt, Nxb.Khoa học Xã hội Hà Nội

文章,外交文章在国家官方网站上撰写和翻译。 一百篇文章从自越南的人民报。

二十篇文章从自中国的新华网。

3 论文结构

除引言、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外,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章节: 第一章: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汉越语外交术语的异同 第三章:汉越语外交术语翻译问题

Trang 13

第一章: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1.1 术语,术语的特点,术语形成的途径 1.1.1 术语

目前,该术语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直到现在,在中国和越南,概念术语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不同的语言研究者会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不同的观点和概念。例如,有人认为术语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也有人认为术语学是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词汇系统。 Superanskaia(2007)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术语学诞生之前,术语学一直是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因此各个科学领域对术语学的研究角度不同,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这个词被理解得相当统一。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术语具有表示科学和专业概念的功能。下面,我们将从语言学的角度详细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术语的概念。

在阮如意的《越南语大词典》(1999)中,术语被定义为表示一个概念的词,定义某一定学的概念系统;也称为科学、专语或专业名词。[4;1599 页]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2005)定义:“术语是某门科学中使用的专门词”。

同样,在《越南语教程》(1962)的教科书中,杜友周在讨论术语时,他也说这个词除了表达科学的概念外,还称呼事物和科学现象的名称:“术语是在某一科学、专业或工程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有物理、化学、数学、商业、外贸等术语,这些词的特点是必须尽量只有一个意

Trang 14

思,表示一个概念,或者只是命名一个事物,某种科学或技术现象。[1; 367 页]

在《牛津词典》(A S Hornby,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中,术语被定义为用于命名某事物的单词或短语,尤其是当该事物与特定领域相关时。(Term is a word or phrase used as the name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one connected with a particular type of language.)[ 15; 1583 页]

根据 Leitchik (2009)的说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术语是某种自然语言的一个词或词的组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专业词汇类进行分析,是术语学和术语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术语的语言学分析是对术语的语言结构的描述:关于术语的词结构特征、句法和语义特征。 但是,在分析术语的结构时,不能仅止步于此,还要深入到术语的分析层面,以评价和选择术语。”[ 3;23 页]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还是西方,虽然对“术语”的定义有很多看法,但还是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适用于所有的术语是“术语是专门语言的词和短语,表达专门的概念,也指属于该专门领域的物体、事物和现象的名称”。

1.1.2 术语的特点

术语的特征和要求是术语研究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因为这是术语构建、统一和标准化的基础。可以看出,研究人员给出了很多不同的标准,但它们可以归纳为 3 个突出和广泛认可的特征: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简洁性)、国际性和民族性。

a) 科学性

该术语的科学性由以下标准指定: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洁性。

Trang 15

- 准确性:这是术语最重要的标准。在语义上,正确性确保术语准确地表示它们命名的概念。同时,本国际标准要求术语能够正确表示一个科学概念或对象,而不会引起混淆。

Lotte, D.S.(1978)断言,准确的术语必须包含其所代表概念的基本特征[18; 3 页]。同样,黎可计(1977)也认为理想词是反映概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容的术语[5;33 页]。但是,他也认为,不能要求术语完全反映概念的所有方面和,因为存在术语反映非本质特征的情况,但该特征足以将一个术语与另一个术语区分开来 因此,为了创造准确的术语,要求在每个学科中,每个概念只能有一个指示术语,反之亦然,每个术语只能用来指示一个概念或一个对象,即,消除同音异义现象,避免概念误解和误解。

- 系统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强制性的术语标准。某一领域的术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聚集成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层次不一。

刘云陵(1977)认为“在构建术语系统时,在建立符号系统(形式方面)之前,必须确定其概念系统(内容方面),确保内容-形式逻辑系统之间的正确关系。不可能将每一个概念分开来放置术语,而是要形象化地确定它在整个概念体系中的位置”[6; 6 页]。术语的系统性通常通过语言中信号的关联和句法关系清楚地显示出来。同时,得益于系统性,我们清楚地看到该术语的衍生可能性非常丰富。

- 简洁性:术语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语义方面,还体现在简洁的形式上。简洁有助于确保术语结构的严谨性和术语的同一性。因此,如果术语是经常描述或定义概念的冗长短语,则它们不再是概念标识符。

Budagov R A (1976) 断言“术语的简洁性应理解为,在术语的构成中,仅要包含最少数量的必要特征,但仍足同一化、区分化术语所反映的概念” [35, 331- 224]。这是俄罗斯语言学家的一个完全有说服力的观点,为越南语言学家所承认和继承。

Trang 16

b) 国际性

术语是词汇表的一个特殊部分,它表达了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所共有的科学和专业概念。因此,语言之间的术语一致性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这就是使术语国际化的原因。

阮善甲(2014)认为,术语是表达不同科学概念的词汇的特殊部分。因此,语言之间的术语统一对于保证概念表达的完整形式完整性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术语的国际化。但是,就结构形式而言,表达术语的国际性只是相对的,因为没有一个术语可以在所有语言中统一。[7; 317 页]

c) 民族性

术语是语言的特殊词部分用于准确称呼科学、专业领域的概念和对象,必然是国家语言的一部分。因此,词语必须具有民族性,必须具有民族语言的色彩。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保存国语的精髓,保存国语的纯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首先突出的就是保存专业、科学词语的完整性问题。术语一定要用群众常用的词,也是为了表达意思。

1.1.3 术语的形成途径

随着越南语的发展,越南语科学术语也不断发展壮大。为了便于分析外交术语的结构和语义,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一些通用的方法来形成它们。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与许多国家相比,越南语术语几乎必须接受外语术语,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们经常从英语中谈论科学和技术术语,从汉语中谈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术语。以下是一些主要方式:

- 使用纯越的因素 - 使用汉越的因素 - 拼音

- 对译

Trang 17

1.2 外交,越南外交观,中国外交观 1.2.1 外交

外交是代表一个团体或国家的领导之间进行谈判、商量的艺术。该术语通常涉及国际外交,通过外交官的干预或调解来指导和实施国际关系,涉及经济、贸易等、文化、旅游、战争和缔造和平等问题,通常称为外交或外交事务。国际条约通常由外交官谈判达成,首先得到各国政治家的正式认可。

用社会术语来说,外交就是运用处理情况的可能、即兴发挥来获得优势,它是一种用于创建非对抗性语句表达或礼貌方式的工具,或礼貌的举止,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意味着社会。

教科书《外交业务的一些基础问题》(2000; 国家政治出版社) 给出了如下定义:“外交是一门综合科学,一种可能性的艺术,外交机构的活动和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授权代表, 在国内和世界上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限、利益和权力,通过谈判和其他形式的和平为解决共同的国际问题做出贡献。

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可以看到,总的来说,外交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首先,外交像机器一样工作,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它在国外施加影响并展示其利益。同时,外交有助于协调国家利益。换句话说,外交有助于实现特定的国家目标,平行于世界秩序的保证。这种外交成为国家实现其利益的工具。

第二,在执行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政策外交官具有重要作用。外交官必须掌握对外政策,拥有有效开展外交行动和实现外交政策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国驻外的官方代表,外交官往往享有特权和豁免权。这些权利在 1961 年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得到正式编纂。

Trang 18

第三,外交通常是负责国内外关系的机构的任务。在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有在所在国收集关于经济、政治、活动、政权和外边之间关系消息的任务,评估、分析和预测出现的问题。因此,使馆可以比喻为派遣国政府的“耳目”。跟这种能力,他们为本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2.2 越南外交观

抗战期间,外交带头动员国际友人相助,为经济复苏作出贡献,建造北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伴随着民族自强自强的精神,全世界朋友和进步人士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形成了总资源,帮助我们把北方打造成南方的坚实后方——打败敌人的大前线。

取得的辉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建国和国防的历史表明,外交事务始终对维护国家边界和独立主权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军事艺术帮助我们的祖先赶走了侵略者,

我国建国和国防的历史表明,外交事务始终对维护国家边界和独立主权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军事艺术帮助我们的祖先赶走了侵略者,

Trang 19

今天,越南与联合国 193 个成员国中的 180 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近 230 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是 70 多个区域和国际组织的活跃成员。 我们在全球 5 大洲的国家和地区设有 98 个代表机关。特别是,我们在国家外交历史上首次成功担任 2008-2009 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2010 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国家的地位和力量越来越强大;越南在国际舞台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加强

然而,比以往任何时候,越南外交心知肚明世界和地区形势下机遇与挑战交织,有许多快速、复杂且有时无法预测的变化。识别、抓住机遇、解决挑战,在过去的时间里,整个行业都积极主动,积极推进全面外交,在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越侨工作等各个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首先,通过在各个领域开展许多重要和令人兴奋的外部活动、从双边到多边、遍及许多地区,全面主动积极外交被优先推进。其中优先方向是周边国家、地区和主要伙伴,其口号是深化越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第二,外交与国防安全、宣传意识形态等外部力量密切配合,在维护海洋和岛屿主权的前线形成了坚实的屏障。

第三,外交发挥 越南对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积极贡献,促进集团内部团结合作,发挥东盟在不断演变的地区架构中的核心作用。

第四, 经济外交日益肯定作用(起着重要作用),是全面外交的重要

步加强我们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并提高世界对越南的了解。

我国经过近 35 年的革新,跟着地位实力、协同效应和国际声望日益增强,正坚定地走在自主创新、深度融入国际的道路上。外交部门肩

Trang 20

负重任,继续发挥在维护和平稳定环境、用好资源促发展、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先锋作用。

1.2.3 中国外交观

中国外交经历了重大变革,但仍继承了几代领导人的许多遗产。中国日益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战略定位和崛起大国外交思维,以应对新挑战、促变革的有力举措,推动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为不断增强的国力和不断进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感到自豪。随着这些变化,中国外交与国内政治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需要更全面的外交思维,更合适的国际战略,外交政策的实施更加成熟,国内民众的知识基础和支持更加稳固。简而言之,必须在维护国家核心和切身利益、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营造更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自然具有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鲜明特征。

最突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扩大了。苏长和教授(苏长河,2014)发现,在加强外交的重要基础的同时,中国现任领导层也 "通过坚定中国人民的信心,鼓励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大知识库建设力度, 自主权和对国际承诺的信心,中国领导人正在建立一个共同的知识库,为自己的决策开展中国外交。”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有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 深刻 的政治分外交背景,因此,中国的外交思想必然引起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兴趣和吸引力。

自己解决”的理念。国加强自贸区建设、金融合作等多项政策和任务,发展基础设施联系,强化了亚洲价值观和意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其他亚洲国家效仿的榜样。

Trang 21

随着 2008 年以来世界公认的全球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努力改进外交思维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刻。

以前(2008 年之前–NBT),由于还有限的国家力量和全球影响可能,中国长期被局限在国际政治之外,因此,中国外交思维一直基于对“低成本、低风险、高回报”标准的慎重考虑。为适应其在当今世界日益增长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正在提升大国外交思维以彰显中国身份。

在当今信息时代,外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沟通渠道。在其对大国外交的承诺中,中国利用转播大国外交思维的所有机会针对具有更多全球范围内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习近平主席在 2013 年底强调“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提升和发展价值观以及现代中国的未来前景,同时通过国际媒体系统宣传这些价值观和前景。推进“中华梦想”必须伴随着对现代中国价值观和前景的积极支持"。简而言之,关于大国外交问题的中国思维转播有利于将中国文化价值观和思想介绍到国外,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世界认可。

凭借智慧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领导人坚持不懈推进中华特色外交思想和战略,有助于丰富中国的大国外交实践,为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铺路。

1.3 外交术语

外交一词源自拉丁 Diploma。这个词是文凭、证书的意思发给作为国家代表出国出差的人,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旅游、贸易等国家问题的谈判、调解或干预来实现国际关系。通常统称为对外政策。在被政界人士正式确认之前,国家间的条约和宪章通常由外交官事先谈判达成。

另一方面,外交是将一个国家或政府的利益推广到另一个外国国家或政府的艺术。外交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谈判实现国际关系,向往两国

Trang 22

都有关注的和平协议或其他协议。外交的主要任务是把国家和人民的权益维护到底。

1.4 译术,译术语 1.4.1 译术

“译”是改变、转变的意思。“术”是学术性的、技术性的、有条理的。因此,翻译被理解为一种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方法。 但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因此尚未就此定义达成一致。以下是研

究人员发表的一些观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定义:“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某段话的意思叙述出来”。[23; 1653 页]

而梁远, 温日豪在《实用汉越互译技巧》中给出了“译术是再创造过程”的定义,译者要表达的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作者的想法。 翻译是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思维方式的工具和方式。”[20;03页]

Hartman & Stock (1972) 指出:译术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替换为第二种语言的等效文本。

Hay Larson (1998):译术是对源文本的词汇、结论结构、交流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研究。分析文本以确定含义,然后使用接收语言中适当的词汇和结论结构来重构相同的含义

因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涵盖了从语言学到文化学、社会学、民族志

因此,译术的概念也不同,在同一个国家的译术者之间和不同国家之间,取决于每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不仅如此,译术是一个受多种因素(文化、语言、使用习惯、情况、每个特定专业的特点等)影响的领域。

Trang 23

由此可见,虽然仍存在争论,但是,一般来说,翻译界的研究者一致认为,翻译的本质是用一种语言的文本来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文本。因此,为了就翻译的概念达成共识,我们想总结一下广泛接受的定义:翻译是一种活动,包括解释某种语言的段落的含义。-源文本-并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进入新的等效段落 - 目标文本或翻译。(维基百科)

同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看,也会有不同的译术类型,例如从翻译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口译和书面翻译;从译术方法上可分为直接翻译和转义翻译两大类。因此,这里的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过渡。具体到论文主题,术语比较研究是对两种汉-越语言系统的比较研究,并考虑如何从源系统(汉语)切换到目标系统(越南语)。

1.4.2 译术语

译术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首先是因为术语翻译的严肃性、准确性要求很高。

科学资料的译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主要是因为科学术语缺乏标准。 语言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现象,有些词因为没有人使用而消亡,许多新词因表达新概念的需要而产生,尤其是在科学领域。

有很多概念很难用另一种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有些科学术语没有被翻译。通常,科学家也是提出新术语或将其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人。术语必须始终伴随定义,因为一两个词不能表达概念的全部含义或内容。一个术语被创造或翻译成不止一种方式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某种方式创造的术语最适合这个概念的内容。它想表达的,它将被使用该语言的社区所接受。否则,它将被更好的条款所取代。

翻译术语时,翻译者需要是完全理解待翻译内容的人。

并找到一种方法将该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阅读翻译的人将看到与以母语为母语的人阅读原文时所想象的接近的东西。

Trang 24

1.5 汉语外交译术语成越南语的转译方式 1.5.1 相当转译方式

当两种语言描述相同的情况但风格和结构手段不同时,常采用这种翻译方法。即译者会在句子中加入一些词或选择有限数量的同义词来配合译文。

相当译是用当地的词或短语来表达原词的细微差别和意义的形式,因为两种语言的表达风格和深浅不同。这种汉语翻译方法的典型体现在成语和谚语的翻译中。译术中有四种类型的相当译:

- 基于形式:有 3 个级别,分别是单词级别、句子级别和文本级别。 - 基于意义。

- 基于功能。

- 基于相当成分数量。

1.5.2 汉-越转译

汉越语转译是汉语和越南语学习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对于教学和学习专业的人来说,这项技能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在从一种语言传达到另一种语言时几乎绝对准确地表达意思。因此,译术工作还必须对自己要翻译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和转达的能力)。

语法是关于单词以及单词如何用于排列句子或言语的整套规则。汉语和越南语语法现象的研究范围太广了,但不了解语法,就不可能把这两种语言说得透彻、准确。

从语法角度看转译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 掌握从汉语翻译成越南语的基本语法规则,确保翻译是逐字逐句的需要注意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并考虑单词、句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翻译。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法结构有相似之处都是用虚化的方法,双性活用、表达的细微差别不同,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汉越

Trang 25

翻译过程中,语法意义的厘清,两种语言的词语结合的能力是必要小心有一个完美的翻译。

- 区分汉语和越南语语法的区别在翻译中正确使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型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要素。

- 翻译时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成分来安排成与这两种语言风格相匹配的文本,同时,必须仔细考虑每一个字来确保它在用词、句子语法以及翻译内容方面都非常标准。必要比较和对比句子中最重要的语法结构(针对每种要翻译的语言)以及最小的虚词和句子结构能虽然不符合风格标准的翻译,但至少它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任何错误。

1.5.3 模拟转移方式

是一种特殊的借用翻译方法,借用整个句法单元。使用这种方法时,译者倾向于在目标语言中生成一个新词但保留了源语言的结构。

模拟转移方式通常用于翻译常见的组合,组织名称、专业或全球化领域的术语、特定专业或学科。

模拟转移方式可能在语义上是正确的,但翻译在语音上不会与原文相同。

模拟转移方式分为 2 种:

- 借用词汇:尊重源语言的句法结构,同时引入一种词语的新方式。 - 借用结构:在目标语言中引入新结构。

1.5.4 借用转移方式

时期之间有所不同”。

借用是一种翻译技巧涉及在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中使用相同的词或表达状态。

Trang 26

在填补语义空白的情况下(例如,一项新技术,一个未知的概念),借用的翻译方法是最简单的。

1.5.5 语境转译方法

这是最后一个方法当翻译文化中不存在原始文化中的情况时使用。因此,翻译文化中必然存在与原文化相对应的文化。语境翻译法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对等,即情境对等。按照常识,这种方法就是翻译其中译者摆脱了原文的束缚,使用译文以自然的方式并根据译文的语境和文化来解释原文的意思。这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翻译往往比原文更长的原因。

1.6 汉越语外交术语的相关研究

与其他研究学科相比,越南语术语研究与科学学科形成的过程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 1945 年之前,有很多学者对越南人表达科学概念的能力表示怀疑。可以说,术语的发展与民族文字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许多不同的科学课题。起初,一些知识分子如:杨广咸,武公仪,张文盛, 阮找律,丁诸贞,黎文金同意以下主张:

- 开始创建越南语科学术语并促进其在越南的传播新闻。

- 通过新闻界的讨论,通过不同的科学观点,可以选案丰富术语系统、保留越南语特色的择解决方。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黄轩涵 1942 年发表的《科学名词》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越南科学界在许多方面的成长,包括用母语来表达科学概念。在本书中,作者确立了关于“科学名词的性质”的八个基本要点。其次是阮先先生的《科学报》的诞生。这是汇集了包括海外越南人在内的大多数南北科学家的报纸。这个期刊的文章,一方面提供理论见解,另一方面花大量时间对每个特定术语进行具体分析。

尽管中越两国在经贸等广泛的社会领域有着长期的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此, 在中国和越南的电子数据存储库以及书籍和纸质档案馆(图书馆、书店等)中,我们查不到关于从汉越语外交术语的研究项目。

Trang 27

1.6.1 中国的研究情况

在转译、对比研究领域,到今迄今为止已经有相当多的各个层面的研究。

在翻译领域的方面:

从专业书籍到各个层次的文章、论文, 在中-越和越-中翻译领域,可以提到的部分典型项目如赵玉兰的《越汉翻译教程》(2001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是目前中国和越南许多外语培训单位用于大三、大四大学生的教材。教材以翻译理论与实践讲授和习题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分为多个章节。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更倾向于教授越南语翻译汉语的方法,从最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单位出发,比如如何翻译介词、如何翻译成语、如何翻译成语、长句等。但是,它并没有写经济和商业领域如何翻译,换句话说,没有关于专业翻译领域的内容。梁远, 温日豪(2012,民族出版社)的《实用汉越互译技巧》教材内容很深很全面,不像赵玉兰的课本那样注重如何翻译语法和词汇单位,而分为特定主题,如公务文件如何翻译、行政文件如何翻译、旅游文件如何翻译等。其中,指的是经贸领域文件的翻译。

此外,与中国翻译领域相关的著作也不少。主要的是英汉翻译。例如:廖国强的《英汉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2006 年,国防工业出版社)着重介绍翻译过程中的基本技巧、语言风格的翻译和口语翻译三个主要内容。炮文的《商务英汉/汉英翻译深论》(2013, 国防工业出版社) 基于用汉语、英语反映外贸活动中英汉商务写作风格的研究范畴, 在将文本从英文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了解内涵,宏观原则、分类标准、进

在中国比较受很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欢迎。或范鸿贵着有《越南语言文化研究》(2008 年,民族出版社)介绍中越两国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历

Trang 28

史,其中特别介绍了汉越词汇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在越南语词汇体系中占有非常大的数量。

在对比研究的方面:

在对比语言学研究领域,我们还查阅了一些中国语言学校常用的深度教材。例如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2001);潘文国的《汉英对比纲要》(1997,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这些文献帮助我理解和分析区分与语言比较或相关的一些概念对比,是我能够展开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除上述专业教材和书籍外,中国还有大量以翻译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虽然它们中的大多数只关注英译汉(反之亦然)的转译和翻译主题,但是,在经贸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中越、越中转译和对比的研究论文。一些对我在实施课题时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例如:硕士论文《中越两国对外贸易语言结构词对比较研究》,作者黄士元(2011,广西师范学院)。论文的出发点是,虽然中越两国的交流关系由来已久,尤其是对外贸易领域的交流关系。然而,中越国际关系术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从指出以往研究的优点和缺点,论文作者以选自《中越对外贸词典》的 4252 条外贸术语语料库,进行比较了中越对外贸术语在结构规律、特点和含义等方面的异同。虽然这篇论文和我们的课题(译文比较)不是同一个研究方向,但是有一些启发和参考给我们,例如如何运用比较法显示汉语和越南对外贸易术语的异同。在我们的论文中,我们还从词和短语的角度概述了汉语和越南外交术语的异同。

1.6.2 越南的研究情况

与中国的研究情况相似,汉越转译比较研究课题虽然数量不少,但总的来说在数据仓库(电子图书馆,纸质图书馆, )中进行统计和研究后,我们发现,大部分还是泛指文学、文化、旅游和商业领域的转

Trang 29

的《国际关系术语手册》(2018 年,国家政治出版社),我用这本教科书作为比较和转移越南-英语外交术语的有效工具。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些教科书可以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同样,对于汉语外交术语的情况,当需要比较出最准确的翻译和使用术语时,我们也使用中国大学常用的对等教材。

本文对汉语和越南语外交文本的语言特征、风格和功能进行了调查。作者指出,虽然越南语和汉语在类型、词汇和语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翻译中越外交文本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以中国、越南及世界各国典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对中越外交文件中的词句的翻译进行考察。论文的成果如翻译方法、总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错误等,对笔者具有参考和建议的作用。

阮 氏 金 莺 的 论 文 《 英 语 外 交 术 语 的 特 点 以 及 转 译 成 越 南 语 》(2012 年,科学大学,顺化大学)是我们从构建论文大纲框架开始就非常仔细地参考的文件之一。因为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越南唯一的以比较和翻译外交术语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文献,虽然是英越语言对的比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笔者学习和参考的地方,特别是在统计表格、分析等研究方法方面。本论文的优点是表格、统计、调查极其丰富,调查的外交术语数量丰富,资料来源可靠。然而除此之外,论文并没有指出英语

Trang 30

和越南语外交术语最基本的异同,以及从英语到越南语的翻译方法相关的分析不多。 这些是我们将在论文中尝试克服的要点。

杨路瑶的硕士论文《国外交文件中的词汇和句法歧义现象(与越南语对比)》(2019,河内国家大学)尽管与译术或比较、对比领域完全无关,然而,这篇论文是为数不多的以外交为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之一,这就是我的论文真正需要的。论文中如此详细的统计表格和令人信服的论据和分析在展开主题时对笔者有很大的影响。

从以上介绍来看,可以得出结论虽然课题研究、比较、对比翻译在各个领域的汉语和越南语受到了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关注,然而,在外交术语等各个特定领域对翻译的研究还很有限,需要更多的推广和利用。

1.7 翻译对等问题

对等是价值相等的状态或本质的概念,即价值、数量、意义、作用相等。 翻译对等是任何与翻译领域相关的学科必须研究的问题。 翻译对等是指译文与源文本的对等,包括所有相关的翻译单元,如词汇对等、语义对等、句法结构对等等。翻译对等的研究在国际上由来已久,研究人员众多,并分为多个流派。最早可以提到的是研究翻译对等的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他深入研究了翻译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语言意义和对等问题。他特别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实现对等的难度。他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质疑了一个有名的定义的“对等”: “差异中的对等是语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个定义可以理解为,在研究意义和对等问题时,需要关注语言结构和术语的差异。[38; 66-67]

西方翻译对等研究领域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纽·马克(New Mark,1981)将自己的观点总结为: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中,如果你确定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逐字翻译不仅是最好的方式,而且也是唯一有效的翻译” [38;76]

Trang 31

国内研究者更关注翻译时要达到的标准。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成为后世许多研究的理论基础,比如我们上面介绍的严复,其信-达-雅的原则。严复认为,“信”是为作者定下的标准,“达”就是为译者定下的标准。简单地说,“信”可以解释为译者对作者和原文的“诚实”,为了获得“信”,必须努力确保译文在内容(包括思想、实质和概念)方面和形式(包括表达、句子和结构)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 在越南,根据我们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对翻译对等以及相关方面进行了阐述。例如,Nguyễn Hồng Cổn (2001)定义:“作为沟通过程的翻译的产品和载体,翻译对等是指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翻译单元在一个或多个方面(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重合或对应”。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给出了翻译对等的四个具体方面:语音对等; 语法对等;语义对等和语用对等。可以看出,无论标准如何,翻译文本(口语和书面)时的对等级别为:词级对等、句级对等、超出句级的对等。特别的,需要明白这些对等·都是相对的,从许多角度和背景来看,译文与原文不可能绝对对等因为每种语言都有属于民族特性的自己的特点。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翻译对等的概念较多,且存在不同的观点。但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些观点和流派不应该相互冲突,而应该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为了统一,在我们的论文中,我们使用翻译理论和翻译对等,具体的是形式对待,即主要考察外交术语结构的对等翻译对照,重点考虑汉语外语的形式(结构)如何翻译成越南语?在此基础上,在术语的结构中以及一些比较汉-越翻译时最有规律的的翻译方法,尝试对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一些评论。

Trang 32

小结

在国外,术语出现相当早,术语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在越南,虽然该术语出现较晚,但术语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在中国,术语的研究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的外交术语研究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外交术语体系,这一体系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外交活动日益频繁,对外交术语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外交术语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章介绍了汉语和越南外交术语研究的概况。迄今为止,已经有相当多的专业术语系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在汉语方面,外交术语研究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实践等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立了丰富而系统的汉语外交术语体系,为中国的外交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而在越南语方面,虽然外交术语的研究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越南的外交术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现代,随着越南的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对外交术语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学者们通过借鉴国际惯例和吸收外来经验,逐渐建立了符合越南国情和外交实践需要的外交术语体系,为越南的外交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由此可见,一般术语的问题,特别是外交术语的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总的来说,在越南,对外交术语的深入研究还不多,与潜力不相称。此外,通过介绍研究的概述,可以断言,到目前为止,目前还没有任何作品以外交术语为对象来比较和对比汉译越的结构、特点或翻译方法(反之亦然)。

Trang 33

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梳理术语的理论基础,结构标准、标准化术语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如比较语言学理论、翻译理论等。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论文的第 2 章和第 3 章进行了重要的研究。

Trang 34

第二章:汉越语外交术语的异同

2.1 汉越语外交术语的相同

2.1.1 汉越语外交术语单词的相同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语音单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冯志伟 (1997)认为:汉语中的词是由元素组成的,比元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如果说语音是词的表达形式,那么语

只由一个语素组成、具有一个音节、可以独立使用、具有完整意义和句法功能的词。例如山 (núi); 河 (sông); 人 (người).当然,汉语外交术语也不例外,也分为单词的汉语外交术语和复合词的汉语外交术语。

据叶光班(Diệp Quang Ban, 2003),越南语的 “Từ đơn” 是 由一个独立音节组成的词,如:nhà(家)、đã(已经)[4: 39]。从汉语的角度

的单纯词范围比越南语的 “Từ đơn” 大。越南语的 “Từ đơn” 仅仅相当于汉

语的单音节单纯词。

汉越语外交术语是单词并且只有一个语素,例如:局(cục)、点(điểm)、令(lệnh)、省(tỉnh)、市(thành phố) 根据我们搜集语料中,最终得出汉越语外交术语是由一个元素组成的词,占词数的非常少。

调查结果还显示,无论是汉语还是越南语。这些 是单字词的外交术语,通常不能独立使用,它们通常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复合词或短语(前缀或后缀)。与另一个语素或术语结合形成更大的结构化术语,短语。例如:语素“点”(điểm)(意思是事物的方面或部分)。可以与其他元素组合形成一个术语,例如:基本点;观点; 亮点; 汉语外交术语是由一个元素组成的词,占词数的非常少。语素“局”(cục)可以与其他元

Trang 35

素组合形成一个术语,政治局 。在调查比较的时候,我们在越南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例如: điểm cơ bản, quan điểm, lệnh cấm 。

4/300 词。

2.1.2 汉越语外交术语复合词的相同

复合词被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而成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复合词的数量构成了汉语词汇系统的大部分。汉语复合词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由两个成分组成的复合词几乎占绝对数量。

正如我们所介绍的,在汉语和越南语中,复合词都是根据它们的属性和构成它们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区分和分类的。根据,从一百篇文章统计和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有两类相同:

并列型 (từ ghép đẳng lập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国家(quốc gia)、会见(hội kiến(gặp mặt)、和平(hòa bình)、配合(phối hợp)、建设(xây dựng)。偏正型(từ ghép chính phụ):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国书(quốc thư)、冷战(chiến tranh lạnh)、高级(cao cấp)。

汉越词在越南语里所占的比例众说纷纭。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越南语词汇的 60%,越南学者黄文行则认为汉越词大约占 60%,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则高达 70-80%。还有许多越南学者认为高达 82%。这是它们相同的原因。

例如: 人民(nhân dân)的术语有两个元素:人(nhân) 和民(dân);价值 (giá trị)由两部分组成:价(giá)和值 (trị);重要(quan trọng) 由重(trọng)和要(yếu)两个元素组成;贡献(cống hiến)这个词由贡(cống)和 献(hiến)两个元素组成, 都是并列复合词。

一些术语如:强国 (cường quốc); 全面(toàn diện); 投资 (đầu tư); 高级(cấp cao); 积极 (tích cực); 部长 (Bộ trưởng); 政策 (chánh sách); 都是偏正复合词。

Trang 36

民;国家;和平;配合;建设;良好; 隆重;

会见; 关系;发展;伙伴;领导;举行;推动;活动;工作;经贸;保持;中央;项目

Giá trị; quan trọng; đóng góp; nhân dân; quốc gia; hòa bình; phối hợp; xây dựng; tốt đẹp; long trọng; gặp gỡ; quan hệ; phát triển; đối tác; hội kiến; quan hệ; phát triển; lãnh đạo; cử hành; thúc đẩy; hoạt động; công tác; thương mại; duy trì; trung ương; hạng mục

表 2.1.2.a 并列复合词的中越外交术语

术语

例如 强国;全面; 投资; 高级; 积极; 部长; 政策;外交;合作;加强;领域;政府;经 济 ; 代 表 ; 强 调 ; 双方;促进;表示;访问;国 际 ; 主 席 ; 支 持 ; 共同;政治;战略;同时;密 切 ; 作 用 ; 世 界 ; 大使;教育;重视;巩固;国 会 ; 建 议 ; 会 谈 ; 成员;提升;成功;成就;机 会 ; 措 施 ; 主 持 , 尊

Cường quốc; toàn diện; đầu tư; cao cấp; tích cực; bộ trưởng; chính sách; ngoại giao; hợp tác ; tăng cường; lĩnh vực; chính phủ; kinh tế; đại biểu; nhấn mạnh; song phương; thúc tiến; bày tỏ; chuyến thăm; quốc tế; chủ tịch; ủng hộ; cộng đồng; chính trị; chiến lược; đồng thời; mật thiết; tác dụng; thế giới; đại sứ; giáo dục; chú trọng; củng cố; quốc hội; đề

Trang 37

重;赞赏;遗憾;公报;参 赞 ; 武 官 ; 领 事 ; 公报;公告;通告;声明;国 书 ; 照 会 ; 赴 任 ; 国宴;新闻;文化;特使;期间;进程; 友好; 关键; 发言;建交; 礼仪; 战术; 签名;冷战

xuất; hội đàm; thành viên; đề cao; thành công; thành tựu; cơ hội; phương sách; chủ trì; tôn trọng; tán thưởng; tiếc nuối; công báo; tùy viên quân sự; lãnh sự; công cáo; thông báo; tuyên bố; quốc thư; hiệu lệnh; nhậm chức; quốc yến; tin tức; văn hóa; đặc sứ; thời gian; tiến trình; hữu nghị; then chốt; phát biểu; thiết lập quan hệ ngoại giao; nghi thức; chiến thuật; ký tên; chiến tranh lạnh…

表 2.1.2.b 偏正复合词的中越外交术语

2.1.3 汉越语外交术语短语的相同

从概念上讲,汉语中的一个短语被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而成的词,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当短语符合语义和结构标准时,就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句子。短语被认为是汉语语法单位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通过研究,越南语的短语概念可以说与汉语短语的概念非常相似,虽然在短语的分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者有很多意见和争论。但总的来说,越南语法学家也认同“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词的组合,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起来,是事物或现象的复杂名称,通常表达与短语中中心元素相同的含义”[32; 122]

Trang 38

术语

名词短语

1 外交部; 2.友好合作;3.代表团;4.委员会;5.外交关系;6.访问期间;7.外交政策;8.两国关系;9 伙 伴 关 系 ; 10 高 级 官员;11.当地时间; 12.霸权主义;13.强权政治;14.国际新秩序;15.和平进程;16.友好合作关系关键时期;17.革新事业;18.欢迎仪式;19.部长级对话;20.闭幕式;21.融入国际社会;22.友谊勋章;23.联合国首脑会议;24.人类进步; 25.相亲相爱的好邻居; 26.常来常往的好朋友;27.贸易合同;28.多 边 外 交 ; 29 军 事 监察;30.政治状况;31.平等 贸 易 ; 32.经济状况;33.国家领导;34.政治对话;35.外交军事;36.可持 的 发 展 合 同 ; 37.国际事件;38.外交成就;39.

1 Bộ Ngoại giao; 2 Hợp tác hữu nghị; 3.đoàn đại biểu; 4.Ủy ban; 5.Quan hệ ngoại giao; 6.thời gian chuyến thăm; 7.Chính sách đối ngoại; 8.Quan hệ giữa hai nước; 9.Quan hệ đối tác; 10.Quan chức cấp cao; 11.Giờ địa phương; 12.chủ nghĩa bá quyền; 13.Chính trị quyền lực; 14.trật tự thế giới mới; 15.tiến trình hòa bình; 16.thời kỳ then chốt quan hệ hợp tác; 17.sự nghiệp đổi mới; 18.nghi thức đón tiếp; 19.đối thoại cấp bộ trưởng; 20.lễ bế mạc; 21.hội nhập cộng đồng quốc tế; 22.huy chương hữu nghị; 23.Hội nghị thượng đỉnh Liên hợp quốc; 24.Tiến bộ loài người; 25 Láng giềng tốt tương thân tương ái;26 Bạn bè tốt thường xuyên qua lại; 27 Hợp đồng thương mại;28 Ngoại giao đa phương; 29 Giám sát quân sự;30 Tình trạng chính trị; 31 Thương mại công bằng;32 Tình hình kinh tế;33 Lãnh đạo quốc gia;34 Đối thoại chính trị;35 Quân sự ngoại giao;36 Hợp đồng phát triển bền vững;37 Sự kiện quốc tế;38 Thành tựu ngoại giao;39 Thỏa thuận chính

Trang 39

政 策 协 议 ; 40 外 交 机构;41.外交经济;42.安全对话;43 国际联盟;44.民富国强;45 根本利益 ; 46.外交使团团长;47.行政技术人员;48 特命全权大使;…

sách;40 Cơ quan ngoại giao;41 Kinh tế ngoại giao;42 Đối thoại an toàn; 43 Liên minh quốc tế;44 Dân giàu nước mạnh; 45.Lợi ích căn bản; 46 Trưởng đoàn đại biểu ngoại giao; 47 Kỹ thuật viên hành chính; 48 Đại sứ đặc mệnh toàn quyền;…

表 2.1.3.a 汉语和越南语外交术语的名词短语类型

1 达 成 重 要 共 识 ;2 相亲相爱;3.分别会见;4.迈上新台阶;5.坦率交谈;6.亲切握手;7.高度评价;8.建立关系;9.互致 问 候 ;10 和 平 共处;11.独立自主;12.互利 双 赢 ;13 共 谋 发展;14.登机迎请;15.致电 慰 问 ;16 积 累 共识;17.扩大合作;18.分享 经 验 ;19 紧 密 配合;20.表示满意;21.一致 认 为 ;22 团 结 一致;23.可持续发展;24.

1.đạt được sự đồng thuận quan trọng;2.tương thân tương ái· ; 3.lần lượt gặp gỡ;4.bước lên một tầm cao mới;5.nói chuyện thẳng thắn;6.bắt tay thân mật;7.Đánh giá cao ; 8.Xây dựng mối quan hệ;9.thăm hỏi lẫn nhau;10 chung sống hoà bình;11.độc lập tự do;12.đôi bên cùng có lợi ; 13.tìm kiếm sự phát triển chung;14.tiếp đón tại sân bay;15 Gọi điện chia buồn ; 16.tích lũy sự đồng thuận;17.mở rộng hợp tác;18.chia sẻ kinh nghiệm ; 19.phối hợp mật thiết ;20.bày tỏ sự hài lòng ; 21.nhất trí cho rằng;22.đoàn kết nhất trí;23.phát triển bền vững;24.phát triển ổn định;25.thực

Trang 40

稳定发展;25.采取有效措施;26.互相承认;27.建议解决;28.建立外交关 系 ;39 恢 复 外 交 关系;30.伸张正义;31.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32.互谅互让;33.建立正常的;34.取长补短;35.进行谈判;36.维护世界和平;37.互不侵犯;38.平等 互 利 ;39 解 决 争端;40.宣布独立;41.尊重 主 权 ;42 保 持 中立;43.开放发展;44.加强经济合作;45.断绝外交 关 系 ;46 临 时 代办;47.坚定不移;48.达到一致;49.融入国际社会;…

hiện các biện pháp hiệu quả;26.thừa nhận lẫn nhau;27.kiến nghị giải pháp;28.thiết lập quan hệ ngoại giao;39.khôi phục quan hệ ngoại giao ; 30.biểu dương chính nghĩa;31.xây dựng quan hệ đối tác chiến lược mang tính chiến lược;32 hiểu biết lẫn nhau;33.Xây dựng quan hệ quốc gia bình thường ; 34.học hỏi lẫn nhau ;35.tiến hành đàm phán ; 36.bảo vệ hòa bình thế giới ; 37.không xâm lược lẫn nhau;38 bình đẳng và cùng có lợi;39.Giải quyết tranh chấp ; 40.tuyên bố độc lập;41.tôn trọng chủ quyền;42.giữ trung lập;43.phát triển mở;44.tăng cường hợp tác kinh tế;45.cắt đứt quan hệ ngoại giao;46.đại diện ngoại giao lâm thời;47.kiên định không đổi;48.đạt được sự đồng thuận;49.hội nhập cộng đồng quốc tế;…

表 2.1.3.b 汉语和越南语外交术语的动词短语类型

2.1.4 汉越语外交术语词类的相同

汉语和越南语都是孤立的语言类型。在越南语词汇系统中,高达60%来自汉语(称为汉越词),所以不仅在语音、语法、语义的方面,而还有在词汇、词类(词性)的方面这两种语言也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基本上,两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如感叹词、连词等、助动词, )

Ngày đăng: 23/05/2024, 11:05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