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đặc trưng ngữ nghĩa của danh từ chỉ cơ quan thực vật trong tiếng hán

83 0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Đặc Trưng Ngữ Nghĩa Của Danh Từ Chỉ Cơ Quan Thực Vật Trong Tiếng Hán
Tác giả 黎氏娷玲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TS. Võ Thị Mai Hoa
Trường học Đại Học Huế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Thể lo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ăm xuất bản 2023
Thành phố Thừa Thiên Huế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83
Dung lượng 1,26 MB

Cấu trúc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 1.1. 研究目的 (12)
    • 1.2. 选题意义 (13)
    • 2.1. 中国研究综述 (13)
    • 2.2. 越南国内研究综述 (16)
  • 第一章 植物器官名词的理论基础 (19)
    • 1.1. 语义概念 (19)
    • 1.2. 语义的性质 (20)
      • 1.2.1. 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20)
      • 1.2.2. 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21)
      • 1.2.3. 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22)
    • 1.3. 植物及植物器官概念 (23)
    • 1.4. 合成词的构造类型 (25)
    • 1.5. 词的义项 (26)
  • 第二章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考察 (28)
    • 2.1.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考察结果 (28)
    • 2.2. 植物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 (28)
      • 2.2.1. 营养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 (28)
        • 2.2.1.1. 营养器官名词构词的考察结果 (28)
        • 2.2.1.2. 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30)
        • 2.2.1.3. 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33)
      • 2.2.2. 繁殖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 (35)
        • 2.2.2.1. 繁殖器官名词构词的考察结果 (35)
        • 2.2.2.2. 繁殖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39)
        • 2.2.2.3. 植物繁殖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31 第三章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42)
    • 3.1. 植物器官名词的义项 (48)
      • 3.1.1. 营养器官名词的义项 (49)
      • 3.1.2. 繁殖器官名词的义项 (53)
    • 3.2. 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59)
      • 3.2.1. 营养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59)
      • 3.2.2. 繁殖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62)

Nội dung

Trang 3 ĐẠI HỌC HUẾ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LÊ THỊ THÙY LINH Trang 6 达的意义。客观事物经过人类认识过程,其客观性或多或少有改变,因此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另外,中国人已经运用比喻、借贷等修辞方法使植物器官名词的意义更丰富。 Trang 7 TÓM TẮT Danh

选题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人类的生活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存一部分依赖于植 物。跟人类或动物一样,植物也有它的器官部位。汉语中,有关植 物的词汇成千上万。其中很多植物器官名词被引申为新意或者植物 器官词素被用来造词。

植物器官名词的基本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词语在发展的过程 中会产生新意义。植物器官名词从最初表达具体的植物器官,后来 却被引申为其他意义或用来构成新词。人们时常把身边的某种事物、 品性特征与植物器官名词联系起来,而这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词汇 也就是人类表达他们思维的方式之一。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指出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从由植物器官名词作为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找出植物器官名词的转义现象。从此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文化的特点。由植物器官名词词素构成的新词大多数用来表示某个概念、指物、或转换为另一种词类。我们不能从词的表面而推测词的意义。如“根苗”除了指植物的根和最初破土长出的部分外还指事物的来由和根源或指传宗接代的子孙。有些新词只能从语义特征的分析方法才能理解它们的造词理由。

选题意义

植物名词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并蕴含着每个民族的文化,反映 人类的思维方式。长期生活中,人们把自然的现象映射在词汇上, 以类似的事物特征赋予给新的事物。

目前,关于汉语中的植物词汇研究很多,范围也很广,但是从 由植物器官名词作为词素构成合成词的角度研究植物器官名词的语 义特征又是寥寥无几。鉴于此,本文从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来说,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有关汉语植物词语研究,并深刻地研究植物器官 名词的语义特征。具体来说,汉语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研究 有以下几个意义:

(一)本研究对汉语中由植物器官名词作为词素构成的双音节 合成词全面统计、分类、研究,可以对语言研究尤其是植物词语研 究补充并完善, 丰富汉语学界研究中的研究对象。

因目前,大多数有关汉语植物词语研究都是从隐喻修辞方法去 研究,所以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研究已经扩大了研究范围,专 门了解植物词语的一个分支,在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研究理论 上有一定的价值。

(二)有助于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进一步帮助外国学生了解 汉语词汇中由植物器官名词词素造成的词语。

本文希望此研究可以帮助汉语第二语言者通过汉语中植物器官 名词的语义特征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多了解由植物器官名词 作为词素构成的构词理据。

中国研究综述

目前专家学者对植物词语研究数不胜数,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 以往的研究从植物词的语义特征、文化特征、语用功能、植物的用 途等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所统计到的文献进行分析之后, 发现到目前为止,对汉语植物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语义的角度研究

从语义角度研究有关植物词有以下这些论文具有代表性:

李伟大(2009)在《“X 花”的语义语法特征——兼论指人类词 缀“花”的主观化》中指出“花”的语义具有泛化倾向,“X 花” 从特指年轻杰出漂亮的女人到泛指女人,该文着重论述“X 花”的 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观特征。钟豆梅(2009)在

《浅析汉英语言中花木词语的差异》从语义对立、语义重合、语义 空缺三方面对汉英语言中植物词汇的差异进行探讨,从而反映出对 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刘银玲(2012)的《《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植物词研究》在植物词语分类、植物词语音特点归纳、植物构 词词素及结构方式上特点整理、植物词词义引申的认知研究四个方 面进行细致研究,并对植物词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的预测。目前最 新的研究是丁艳 (2020)的《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该研究指出汉 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 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 征,并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从文化的角度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种语言的特征,相反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从中去挖掘、体验,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目前关于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去研究植物词,大多数以汉语或 其他语言为本体与另外一种语言或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性 的研究有以下这些论文:

杜青(2007)在《汉英植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中已经指 出汉英植物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以及文化语义因世界观、价值观、 自然环境条件、宗教背景、社会历史背景等不同的原因而产生差异。 王正陆(2008)的《英汉动植物词语文化对比研究》已经从文化角 度对英汉动植物词语比较,并指出英汉动植物词语的文化特征如: 地理环境特征、政治历史特征、宗教文化等特征。赵然(2015)的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植物词的文化色彩分析》, 以观赏性植物词为列,并指出这些植物的文化语义。李婷玉(2011) 的《汉语动植物词汇文化内涵浅析》中已经对“四君子”之梅、兰、 菊,“岁寒三友”之松、竹,牡丹和莲花阐述其文化内涵。刘娇

(2017)的《汉英植物词文化意义的对比研究及教学建议》通过对 汉英植物词文化意义的对比,表明不同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审美观, 同时展现了汉语文化词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提出教学建议。王丹 丹(2021)的《满通古斯动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对比研究》已经指 出满通古斯动植物词语的经济文化语义、饮食服饰文化语义和信仰 文化语义。

可见,专家学者对植物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堆积如山。这些研 究的成果主要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基础,强调说明植物词语 的使用也会受到其文化内涵的影响和制约。

(三)从隐喻的角度研究

由于人们对世界上的同个植物的认知和思维不同会产生语言认知和隐喻方式的不同,所以专家学者专门从认知角度和隐喻方式

去研究各民族、各语言中有关植物的词语也很多。武氏梅花(2014)在《越汉植物词隐喻对比研究》把越南语、汉语中的植物词的隐喻分析,并将植物源域分为 5 大类,其中有植物器官类。该论文指出汉语有206 个表示植物器官名词,其中有47个,占22.81% 带有引申意义。虽然此文章已经提过植物器官名词但是只从隐喻方面研究。阿布来提江.阿布都热依木(2015)从认知隐喻角度对汉维植物词语对比研究。该研究已经指出两个语言中一些植物的文化语义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见,该论文只从隐喻角度进行对比汉维语某些植物而没有对植物器官名词阐述其文化语义。

越南国内研究综述

在越南国内专门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植物名词寥寥无几。其中有 以下这些论文具有代表性:

唐秀珍(2007)的《汉语中有关植物的成语考察(与越南语对 比)》已经指出汉语和越南语中有关植物的成语的文化语言特征并 指出汉越语中有关植物成语的结构特点。黎红然 (2012) 《越南语中 的植物此 (方言之间对比)》,该研究专门对越南语中各方言的植物 词语进行对比,其中从语音、语义等方面对比研究。黎氏金容(2020) 在《汉语中指花的词语的语义(与越南语对比)》已经研究汉语中 指花的词语的语义特征及转义方式,并与越南语对比。此研究发现

“花”在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转义现象极为丰富,“花”在汉语中有

21 个意义,在越南语中有 11 个意义。他们认为汉语和越南语中,

“花”的映射主要是:(1)从“花”反映到非花的事物,(2)从非花的事物反映到“花”,(3)从“花”的生长习惯特征反映到花。“花”的联想意义除了褒义和中性义以外,还有贬义。

总之,从上面的研究综述来看,大多数研究是从文化、语义、 隐喻角度去研究植物器官词语。由于上述这些论文的研究范围是植 物词语,研究范围还广泛,所以本文从语义特征方面去研究汉语中 植物器官名词可以说还是一个新题材。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是《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表 示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种的名词以及由这六大器 官名词作为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本文首先统计表示这些植物 六大器官的名词,然后去统计由这些植物器官名词构成的双音节合 成词,并研究它们的构词特点和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首 先对《现代汉语词典》(2016)植物器官名词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 进行统计,确定具体数量。然后展开本体研究,主要从结构和转义 现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本文在论文中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法:

(一)统计方法:以《现代汉语词典》(2016)为语料和范围, 统计其中出现的专指植物六大器官名词以及由植物器官名词词素构 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以此展开分类研究。

(二) 描写和分析解释相结合方法

本文通过对由植物器官名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进行全面、 系统地描写与分析解释,找出它们的结构特点,探索中国人通过这 些词语体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

(三)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从有关的数据比较,客观、科学地展示语言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5.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由于到目前还没有专家学者专门针对汉语植物器官名词进行研 究,所以《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还是一个新题目。本论 文在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对由植物器官名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 进行理智、科学地分析,希望通过本论文可以给汉语第二语言学习 者提供帮助,让他们科学地学习汉语,让他们多了解中国语言与文 化特征。

6.论文篇章结构

除了绪论、参考材料、附录部分之外,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 三章:

第一章 植物器官名词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考察

第三章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植物器官名词的理论基础

语义概念

语义属于语义学的一个部分。一直以来,科学家对“语义学” 的定义不计其数,但对“语义”的定义却很少。

《现代汉语词典》(2016)对“语义”的定义如下:“【语义】

(名)词语、句子等的意义”。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语言意义(语 义)的一门科学。……语义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是语言的一个层次, 也是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江民安,2019,818)。江民安通 过解释语义学的定义已经说明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

邢福义(2002)也有相同的观点,他在《语言学概论》中称:

“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是客观事物 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用 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邢福义,2002,103)。邢福义 已经指出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们使用语言作为一个工具来表达他们的 思想、主观意见。这样可以说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说话人所要 表达的内容。

叶蜚声,徐通锵(2010)在《语言学纲要》中发表过:“语言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致说来,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关系。……另一个层次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叶蜚声,徐通锵,2010,

120)。叶蜚声、徐通锵没有具体解释语义概念,但从江民安和邢 福义对语义的定义,可知道“语言的意义”就是语义。语义既涉及 到事物所指的客观意义,又涉及到说话人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国内对语义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据 Le Quang Thiem(2008)

在《语义学》(Ngữ nghĩa học)这本书谈过: “Nghĩa của những đơn vị, thực thể,… đó là nghĩa của ngôn ngữ, thuộc ngôn ngữ Thuật ngữ gọi thứ nghĩa này là ngữ nghĩa.” 暂译“单位、实体、……的含义就是 语言的含义,属于语言。表示这种含义的术语是语义”。该书主张 区分“词的意义”和“事物的意义”。比如,“书”这个词,它的 意义不简单提到事物“装订成册的著作”,还有“写字;书写;记 录”、“字体”、“书信”等意义。Nguyen Thien Giap(2014)在

《现代语言学义与意义区分》(Phân biệt nghĩa và ý nghĩa trong ngôn ngữ học hiện đại)也提过 “Nghĩa của từ là quan hệ của từ với cái gì đó nằm ngoài bản thân nó.” 暂译“词的意义是词与词本身之外的事

物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观点来看语义不仅表达事物的本身而还 包括词语表示相关的意义。

总之,语义是语言所蕴含的意义。我们研究语义就是要研究词的意义和意义的变化。

语义的性质

语义也有其特有的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之间互相关联。据邢福 义(2002),语义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概括性、具体性、稳固性 和变异性。这些性质表面上是对立,但同时存在于一个个体。下面 本文将阐述语义的各种性质。

1.2.1.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有一定的客观性,又有一定的主观性。语义作为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 客观性。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树、猫、小、胖、喝、笑” 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那些表示虚构 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金山、飞马、地狱、凤凰、猪八戒”等, 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对象 在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但仍然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花 接木的反映。

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 身,而属于主观世界。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 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 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表示虚构事物的词语,如“鬼、神” 等,表示抽象观念的词语,如“自由、幸福、爱、美”等,其语义 的主观性显而易见。即使是表示实有具体事物的词语,也具有一定 的主观性。如“人”的语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但人们对自 己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推而广之,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自 然也不可能达到了认识的终点。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语义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语义贮 存在人们头脑中时,是主观存在物,不同的人对同一词语的理解, 往往会有所不同,这是语义主观性的表现。但人们对词语的理解, 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受制于语言社会的惯例,这种惯例是通过人 们的言语交际活动和言语作品表现的,而这些言语交际活动和言语 作品是具体可感的客观存在物,这又是语义客观性的表现。

1.2.2.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语义既有概括性,又有具体性。语义作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 同特征。不仅表示普通概念的词语,如“人、山、走、笑、红、快” 等,其语义具有概括性,即使是专有名词,如“陈景润、北京、长 城”等,也具有概括性,它们概括了所指对象不同时期、各个方面 的共同特征。如“人”概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共同特征,既包括男 人,也包括女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陈景润”包括 了三岁的陈景润,也包括了四十岁的陈景润,包括作为数学家的陈 景润,也包括作为丈夫、父亲的陈景润。

但是,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 比较具体的。在具体的话语中,“人”一般总是指特定的人,“山” 一般总是指特定的山。“她都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这里 的“人”就是指丈夫,而决不是指所有的人。《荷花淀》里的“女 人”,常常就是指水生嫂。

人们在理解和运用词语时,往往也要经历从具体到概括,又从 概括到具体的转化过程。人们最初理解一个词语的语义时,一般是 先理解具体话语中的具体意义,然后从大量的具体意义中抽象出概 括意义,并贮存在头脑中。说话人在运用词语时,又要将头脑中的 概括意义转化为具体意义。听话人在理解具体话语中的语义时,也 要将具体话语中的具体意义与头脑中贮存的概括意义进行互参,然 后将具体意义纳入相应的概括意义中,或者建立新的语义记忆单位, 并在头脑中贮存起来。

1.2.3.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语义要有一定的稳固性,也要有一定的变异性。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如果语义任意改变,必然

会妨碍交际。因此个人在使用词语时不能随意改变其意义。秦朝赵 高虽然倚仗权势指鹿为马,但是几千年过去了,鹿还是叫鹿,马还 是叫马。

但是另一方面,语义又必然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因为语义是反 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而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们 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义必然要随着客 观事物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旧的事物现象 的消失,人的思想认识的改变,都会造成语义的变化。新的事物现 象的产生,也会造成语义的变化。对于新事物、新概念,自然可以 创造新词来表示,但这并非唯一的或最好的办法。新词不断增加, 会加重人们记忆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用旧的形式表示 新的意义,这就造成了语义的改变。由于词语的新义一般与原有意 义有某种联系,因此比创造新词容易理解和记忆。如“钱”,本是 指古代的一种类似铁铲的农具,后来又指一种金属货币,因为当时 的这种货币形状像“钱”这种农具。

此外,人们为了提高交际效果,往往会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有意临时改变词语的意义。有些修辞用法表达效果很好,大家经常使用,就会使这种临时的修辞意义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语汇意义,这也造成了语义的改变。如“包袱”本指包东西的布,和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来人们常用来比喻生活负担或精神负担,并逐步固定为语汇意义了。

植物及植物器官概念

植物是世界生存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植物,很多其他生物就 不能存在,因为大多数级别更高的生物都直接或者间接以植物为食 物。

《现代汉语词典》(2016)对植物定义如下:“(名)生物的 一大类,这一类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一般有叶绿素,多以无 机物为养料,没有神经,没有感觉”。(现代汉语词典,2016, 1683)

“【器官】(名)构成生物体的一部分,由数种细胞组织构成, 能担任某种独立的生理机能”(现代汉语词典,2016,1035)。

植物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植物结构。植物 器官可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是植物体内功能特化、形态分化、组织协调的部分。 营养器官包括三大器官:根、茎、叶。这三个器官造成一体,有着 不可分割的关系。下面本文将根据《图解植物学词典》(2001)阐 述“根”、“茎”、“叶”的概念:

根:“通常位于地下,不长叶、不分节的植物轴性器官”。种 子植物的第一条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来的,称为主根或出生根, 主根生长一定长度后,又生出许多侧根和次生根。植物所有的根的 总和构成根系。(王宇飞,2001,187)

茎:“通常位于地上,着生有节、芽和叶的植物轴性器官”。

叶:“通常宽展,具光合作用的植物器官”。(王宇飞,2001,201)

植物繁殖器官是植物体内负责产生新个体的器官,以繁衍后代。 植物繁殖器官包括三大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图解植物学词 典》(2001)对花、果实、种子解释如下:

花:“植物的生殖部分,具雄蕊、雌蕊或二者兼有,通常还包 括由萼片或萼片和花瓣组成的花瓣”。(王宇飞,2001,242)

果实:“成熟的子房及与其相连并伴随其成熟的其他结构”。

种子:“成熟的胚珠”。(王宇飞,2001,270)

所有的生物不停地发展,到某个阶段会生出跟自己一样的新个 体。植物可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因无性繁殖的植物器 官还没发展,所以本文研究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上边所谈是有关植物及植物器官概念。每个植物器官名词本身有一个定义,但实际上植物器官名词的运用还脱离概念义。

合成词的构造类型

因本文所研究范围是汉语中由植物器官名词作为词素构成的双 音节合成词,因此本文在此谈论合成词的构造类型,为第二章中

“植物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部分奠定理论基础。

大多数植物器官名词为单音节,并且每个单音节的植物器官名词可以作为一个词素构成词。词是由词素构成的。词素构成词的方式就是词的结构方式,即构词法。每个词都是构词法研究的对象。根据组成词的词素的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成,组成合成词的词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有了内部构造的问题。词素在构成合成词中的意义和位置,可分为两种:词根和词缀。词根是具有实在意义、能自由出

现在合成词中的不同位置的词素。词缀是没有实在意义、不能自由 出现在合成词中的不同位置的词素。只能出现在词根前面的词缀叫 前缀,只能出现在词根后面的词缀叫后缀。《汉语词汇教程》(万 艺玲,2013 )把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分为 7 类:并列式、偏正式、 主谓式、述宾式、补充式、重叠式和附加式。其中:

1、并列式(联合式)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和后一个语素地位 平等。

2、偏正式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以后一 个语素意义为中心构成词义。

3、主谓式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是陈述的主体,后一个语素说 明后一个语素的情况。

4、述宾式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后一个语 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关涉的对象。

5、补充式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为主,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 前一个语素。

6、重叠式重叠同一个语素。

7、附加式由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合成词。词根体现词的基本意义,词缀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词的义项

词的意义通过义项记录下来,包括单义词和多义词。只有一个 意义叫单义词,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据《汉语词汇教程》

(万艺玲,2000,69),多义词的义项可分为本义、基本义、引申 义和比喻义。

本义指一个词本来的意思。我们一般认为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 的意思是词本来的意思。

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当人们看见一个单独

引申义是由原词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新的意义。引申义是产生多 义词的重要途经。

比喻义是特殊的引申义,它是通过比喻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多义现象在汉语中极为普遍。人们会使用原有的词去支配新产 生的意义。社会、时代的变迁使词的意义或增加,产生新的意义或 减少原有的意义。

本文在第一章中已经阐述语义概念、语义性质,从植物学角度 阐述植物及植物器官概念以及根据《汉语词汇教程》(万艺玲,

2013 )对合成词的构造类型及词的义项说明。上面的内容可总结

(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2)语义存在着各种对立的性质:客观性、主观性、概括性、 具体性、稳固性和变异性。

(3)植物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植物结构。 植物器官可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营养器官包括三大器官:根、 茎、叶。繁殖器官包括三大器官:花、果实、种子。

(4)合成词的构造类型分为 7 种: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 述宾式、补充式、重叠式和附加式。

(5)根据词的意义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多义词的义项包括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考察

汉语植物器官名词的考察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于汉语中专指植物六大器官(根、茎、 叶、花、果、种子)的名词。经统计,本研究找出共有 14 个名词 专指植物六大器官,其中指“根”有两个名词:根、本;指“茎” 有四个名词:茎、秆、稿、本;指叶子的有一个名词:叶;指“花” 有一个名词:花;指果实有两个名词:果、实;指种子有五个名词: 种、籽、子、实、核。

汉语中,指“茎”的名词有四个:茎、秆、稿、本,其中“稿”和“秆”的构词能力较差,不能独立使用并且没有引申义,所以下面本文不再对“稿”和“秆”进行分析。

植物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

下面本文先根据植物器官分类,将植物器官名词分为两类:营 养器官名词和繁殖器官名词,按照《汉语词汇教程》(万艺玲, 2013)中合成词的构造分类,统计各种植物器官名词按结构分类的 数量,再分析植物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后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2.2.1.营养器官名词的结构特点

2.2.1.1.营养器官名词构词的考察结果

本文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统计到 148 个由营养器官 名词:“根”、“本”、“茎”、“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其 中,56 个由词素“根”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63 个由词素“本” 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4 个由词素“茎”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25 个由词素“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本文将由这些植物营养器官

名 词 作 为 词 素 构 词 的 双 音 节 合 成 词 按 构 词 方 式 统 计 如 下 :

营养器官名词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并列式 8 14.3% 根苗、

偏正式 36 64.3% 草根、

单叶 主谓式 0 0% - 0 0 - 0 - - 0 0% -

述宾式 11 19.6% 除根、

补充式 0 0% - 0 0% - 0 - - 0 0% - 重叠式 0 0% - 0 0% - 0 - - 0 0% -

附加式 1 1.8% 根子 2 3.2% 本着、

表格 1 营养器官名词构词的考察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在 148 个由营养器官名词“根”、“本”、

“茎”、“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按偏正式构词最多,共有

107 个词(占 72.3%);按述宾式构词排第二,共 20 个词(占

13.5%);按并列式排第三,共 17 个词(占 11.5%);按附加式构

成的词有4个(占2.7%)。营养器官名词作为词素没有按主谓式、

补充式和重叠式构词。

2.2.1.2.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本文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统计到共 74 由营养器官名 词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在 56 个由词素“根”构成的 双音节合成词中,“根”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有20 个

(占 35.7%)。在63 个由词素“本”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有

42 个由“本”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占 66.7%)。在 4 个由词素“茎”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没有“茎”作为前词素构词

(占 0%)。在 25个由词素“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有12个由

“叶”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占48%)。下面是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词的结构考察结果: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并列式 8 40% 根苗 3 7.1% 本末 0 - - 1 8.3% 叶枝

偏正式 11 55% 根系 37 88.1% 本部 0 - - 10 83.3% 叶柄

主谓式 0 0% - 0 0% - 0 - - 0 0% 0 述宾式 0 0% - 0 0% - 0 - - 0 0% 0 补充式 0 0% - 0 0% - 0 - - 0 0% 0 重叠式 0 0% - 0 0% - 0 - - 0 0% 0

附加式 1 5% 根子 2 4.8% 本着 0 - - 1 8.3% 叶子

表格 2 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成合成词的构词特点

从上表可以看到,由前词素“根”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主要以 并列式、偏正式、附加式构词。在 20 个由前词素“根”与其他后 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按偏正式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最多,

有 11 个(占 55%),如:根毛、根系、根治等;按并列式构成的双

音节合成词有 8 个(占 40%),如:根苗、根基、根本;按附加式 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最少,共 1 个(占 5%):根子。

据考察结果,由前词素“本”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以并列式、 偏正式、附加式构词。在 42 个由前词素“本”与其他后词素结合 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按偏正式构词的最多,有 37 个词(占

88.1%),如:本部、本币、本人、本地等;按并列式构成的词有 3

个(占 7.1%):本利、本末、本息;按附加式构词有 2 个(占

本文发现词素“茎”没有作为前词素构成词。

由前词素“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以并列式、偏正式、附加 式构词,共有 12 个由前词素“叶”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其中, 按偏正式构词最多,共有10个(占83.3%),如:叶肉、叶片、叶 脉、叶柄等,1 个词按并列式构词(占 8.3%):叶枝;1 个词按附 加式构词(占 8.3%):叶子。

总之,按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以偏正式构词最多。在 74 个由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有 58 个词按偏正式构成(占 78.4%);其次是并列式,有 12 个词(占 16.2%);按附加式构词却很少,共有 4 个词(占5.4%)。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前词素构词没有按主谓式、述宾式、补充式和重叠式构词。

2.2.1.3.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

在 56 个由词素“根”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根”作为后 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有 36 个(占 64%)。在 63 个由词素“本” 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有 21 个由“本”作为后词素构成的双音 节合成词(占 33%)。在 4 个由词素“茎”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

“茎”作为后词素构词有4个(占 100%)。在 25 个由词素“叶” 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有 13 个由“叶”作为后词素构成的双音 节合成词(占 52%)。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本文共收

74 个由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与其他前词素构词的结构特点如下:

后词素 根 本 茎 叶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比例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比例 例如 数量 所占的

并列式 0 0% - 4 19% 标本 0 0% - 1 7.7% 枝叶

偏正式 25 69.4% 假根 8 38.1% 老本 4 100% 块茎 12 92.3% 烟叶

述宾式 11 30.6% 生根 9 42.9% 还本 0 0% - 0 0% -

补充式 0 0% - 0 0% - 0 0% - 0 0% - 重叠式 0 0% - 0 0% - 0 0% - 0 0% - 附加式 0 0% - 0 0% - 0 0% - 0 0% -

表格 3 营养器官名词作为后词素构成合成词的构词特点

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到,在 36 个由后词素“根”构成的双音 节合成词中,以偏正式构词最多,共25 个词(占69.4%),如:牙 根、酸根、词根、耳根等;11 个词以述宾式构词(占 30.6%),如: 植根、归根、寻根等。

在 21 个由其他词类与后词素“本”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中, 以述宾式构词最多,有 9 个词(占 42.9%),如:还本、张本、忘 本等;其次是偏正式,有 8 个(占 38.1%):木本、工本、股本、 草本、母本、国本、血本、老本;按并列式构成的词最少,有 4 个

(占 19.0%):标本、资本、基本、根本。

植物器官名词的义项

据研究过程中,本文发现植物器官名词的引申义主要根据植物 器官的四个特征方面而产生:位置特征、形状特征、功能特征和性 质特征。汉语中植物器官名词的引申方式可分为形状相似类比、功 能相似类比、位置相似类比和性质特征类比。

所谓形状相似类比是人类经过观察之后将客观事物跟植物器官 形象上的相似性进行隐喻。例如,因“叶”的形状是扁状而薄的, 所以就有“百叶”(指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胃,做食品时叫百叶或 者指千张,是一种薄的片状豆腐干)。又如:“烛芯结了小小的烛 花”(巴金,1984)中的“烛花”。因为烛芯燃烧后结成的形状像 花一样,所以叫作“烛花”。

所谓功能相似类比是指从植物器官在植物体中的功能类推到有相似功能的客观事物或概念。例如:种子的功能是繁衍后代,所以种子被引申指后代、生息的东西,如:“子鸡”、“子金”等。

位置相似类比是指根据物件部位的内部位置跟植物器官的内部 位置的相似性进行隐喻。例如,根的位置就在植物的最下面,所以

“根”被引申来指一些事物的底部如:“山根”、“墙根”、“耳 根”、“窗根”等。例如:“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 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孙犁,2017)。

性质特征类比是指植物器官所具有的性质特征类推到具有相似 性质特征的其他客观事物。如“花”的性质是五颜六色、艳丽所以

“花”被用来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因此就有“警花”、“花魁” 等。

下面本文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16)阐述各植物器官名 词的意义并分析各植物器官名词的意义所产生的理据。

3.1.1.营养器官名词的义项

汉语植物营养器官名词的多义现象极为普遍。根据《现代汉语 词典》(2016)对植物营养器官名词定义,可以看到在植物营养器 官名词,“根”、“本”,“茎”和“叶”都属于多义现象。下面 是《现代汉语词典》(2016)对植物三大营养器官有关名词的定义:

植物器官概念 义项类别 例如

1 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

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

里 的 水 分 和 溶 解 在 水 中 的 养

分,有个根还能贮藏养料

基本义 人 几 乎 能 听 到 植

物的根 在吸收大 地的养料……

2 比喻子孙后代 比喻义 这 孩 子 是 他 们 家

3 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

西连着的地方:耳根、设给、

墙根、根基、根底

引申义 妙 子 没 有 动 , 可

是 脸 却 红 到 了 耳根。

4 事物的本源;人的出身底细:

引申义 从 根 儿 上 解 决 问

5 根本地;彻底:根究、根治、

引申义 法 国 社 会 的 根 绝

不 是 生 在 波 旁 家

族 里 , 而 是 生 在 人民中。

6 依据;作为根本:根据 引申义 无根之谈

7 用于细长的东西 引申义 两根筷子

8 方根的简称 引申义 根号、方根

9 一元方程的解 引申义 根式

10 化学上指带电荷的原子团:铵

引申义 组 成 盐 类 的 成 分

是 金 属 原 子 和 酸 根。

表格 7 “根”的义项

中华人通过位置特征、形状特征和功能特征、性质特征从植物 的“根”联想到其他意义。因根在地下,与茎连接,所以人们从根 的位置联想到“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

根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是植物体的主体,植物从根 发展起来。因此,人们从根的性质联想到“事物的本源”;通过转 喻手法引申指“人的出身底细”及从“根”类推到“根本地;彻 底”、“依据”、“化学上指带电荷地原子团”等意义。另外,因 植物的根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生出许多次生根,因此人们通过比喻 手法,从“根”指“子孙后代”。

因“根”的形状一般是长、直,所以人们从“根”的形状类 推用于“细长的东西”,如:两根筷子、一根白头发等。

植物器官概念 义项类别 例如

1 草木的茎或根:草本、木本 本义 水 有 源 , 木 有

2 (量)用于花木 引申义 牡丹十本

3 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

引申义 以人为本

4 本钱,本金 引申义 还本付息。

5 主要的,中心的 引申义 本部、本科

6 原来:本意、本色 引申义 我 原 来 只 想 撮 合

这 门 婚 事 的 , 结

果 完 全 出 人 意

外 。 也 许 违 反 我 的本意 ……

7 本来 引申义 本来 、她怀着赤

诚 的 慈 爱 之 心 ,

一 直 想 给 儿 子 安

排 一 门 最 合 适 的

8 指示代词。指自己方面的:本

厂、本校、本国

引申义 要 求 世 界 和 谐 ,

首 先 得 治 理 本 国。

9 指示代词,指现今的:本年、

引申义 本 年 会 题 , 是

“ 国 家 主 义 与 中

国 ” , 大 家 很 鼓 吹了一下。

10 按照:本着 引申义 本此方针处理。

11 根据 引申义 这 句 话 是 有 所 本

表格 8 “本”的义项

“本”的本义指草木的茎或根。根是草木生长的开始,因此人们从“本”的本义类推指“事物的根本、根源”。事物发展会有变化,后产生新事件,因此“本”又从“事物的根本、根源”被类推指“原来”、“本来”的意思。

植物从根发展而来,根是植物的基础。因此,人们通过这个特 征用“本”来指“按照”、“根据”。

另外,因草木的根在植物体中担任着重要功能,没有根植物就 无法存在,因此人们从“本”联想到“主要的、中心的”的意义。

植物从根慢慢地向上长大,没有根就没有地上的植物。人们从 植物的根的这个特征类推到金钱。经商也用钱生钱,就像树根长出 次生根或植物茎上长出叶和枝一样,所以“本”被用来指“本钱, 本金”。

植物器官概念 义项类别 例如

1 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

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

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茎能

输送水、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

体的各部分去,并有贮存养料

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

长的作用。常见有直立茎、缠

绕茎、攀缘茎、匍匐茎等

基本义 满 地 的 绿 豆 别 说

结绿豆角了,连豆 叶也没有了,都只 剩下了一根茎。

2 像茎的东西 引申义 阴茎

3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引申义 数茎白发

表格 9 “茎”的义项

植物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3.2.1.营养器官名词的语义特征

植物六大器官中,营养器官名词据第二章分析有:根、本、茎、 叶。由于人们的主观思维,在植物器官的形状、功能、性质、位置 的基础上类推到新的客观东西,联想到客观事物外的意义,因此每 个词会有不同的引申义。

3.2.1.1.表示事情的根源

汉语营养器官名词中,“根”表示这个语义。人们用“根”来 表示事情的根源。事情都有根源的。这与植物器官——根的特征一 样。“根”的功能特征是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并吸收营养来维 持植物体生长的作用的最基本器官,有了根其他植物器官才能生存。 因此,人们从根的功能特征类推到事情的根源。汉语中有:根源、 根除、根究、根绝、根治、病根等。下列例子,“根”用来表示根 源:

⑴ 如何才能保证外卖吃得更安全健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 问题,而和府捞面的做法便是从根而治。(企鹅号,2022)

⑵ 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 也必定绝了根!(老舍,2017)

上面的(1)和(2)例子中,“根”用来表示事情的根源。 3.2.1.2.表示人的出身底细

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中“根”和“本”还被用来指人的出身底细。根在地下作为底部使植物发展,是植物的源头。人也有来源,人有

父母,有家乡。因此人们通过“根”的性质特征,进行性质相似类 比,从植物器官根引申表示人的出身底细。

“根”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家乡。例如:

⑶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西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 了我不变的信念。(人民网,2015)

⑷ 我生下来是中国人,将来我死去仍然是中国人,我写作就 因为我是中国人,从没有离开过我的根……(巴金,2009)

在例子⑶和⑷中,“根”表示人的家乡,是培养一个人长大的 地方。汉语中还有“归根”(落叶归根)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 到故乡。

“本”经常被用来表示人的父母。例如:

⑸ 人们,不要忘本,忘记了母亲们的乳房,就意味着丧失了 人性。(莫言,2003)

上面的⑸例子中,“本”表示家庭,父母。

“根”和“本”用来表示人的出身底细的语义已经固定下来。 这是“根”和“本”的语义之一。

3.2.1.3.表示事物的基础

植物营养器官名词中,“根”和“本”表示这个语义。“根”和“本”的语义表示事物的基础,是因为人们通过位置相似类比,从“根”的位置类推到某些事物。根是在地下,根与茎连着。这是根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因此,根被用来指物体的下部或某一部分与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如:牙根、耳根、墙根、山根等。

下列例子,“根”作为词素与其他词素构成词,表示事物的基 础。例如:

⑹ 有一年的春天,他醉醺醺的在街上走,在墙根的日光下, 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他忽然觉得身上也痒起来了。(鲁 迅,1921)

⑺ 妙子没有动,可是脸却红到了耳根。(麦家,2003)

⑹例子中,“根”表示墙的下部,⑺例子中“耳根”指耳朵的 根部。为了形容事物的底部,与其他事物接着的部分,人们就从植 物的根的位置特征联想到这些事物的基础部分。

“本”也用来指事物的基础,而且常用来形容“本钱”。因为 如果想有利息就要有本钱作为基础才生利息。这个与植物器官根的 特征相同。所以人们从植物器官根的位置特征,借“本”联想到

⑻ 每一次头晕的时候沙复明的脑海里都想着一样东西,钱。 要钱干什么?不是为了该死的“自食其力”,是做“本”。他需要

3.2.1.4.表示子孙后代

Ngày đăng: 06/02/2024, 06:46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