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nghiên cứu ―lao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đối chiếu với cách biểu đạt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127 279 1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127
Dung lượng 2,3 MB

Nội dung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前言 选题理由 现代汉语多义词是词汇学的一个重点。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词都是从基本义派生出来若干个与本义相关的词义。这种派生义往往与人们的思维联想联系在一起。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多义词确实是重点、难点之一。学习者需要将多义词和同音词区分

Trang 2

2016 年于河内

Trang 3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Trang 4

HÀ NỘI – 2016

Trang 5

声明 我保证,本硕士论文《现代汉语“老”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是我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是根据自己调查所获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成,没有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Trang 6

致谢

中国语言文化系的各位老师,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与帮助,尤其是本系的范玉含副教授。作为我的导师,从论文选题、内容开展到文章修改,在百忙之中先生都尽量抽出时间过目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指导老师的热衷关怀和悉心的指导下我已经完成本论文。特在此谨向范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在此还要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Trang 7

摘要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 。例 如:古代汉语中的一 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为 例,它的用法则 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 扩大规律,通常我们 所认为“老”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

本论文采取考察方法、统计法、描写、分析以及对比法进行研究,阐明现代汉语“老”的特征及其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汉语“老”是一词多义。除了表示“年岁大”的基本义之外,还拥有较多的派生义。“老”既可以当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又可以当词素去构词。所以汉语“老”的组合能力很强。

Trang 8

现代汉语的“老”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较为复杂,除了“lão”作为汉语借词外,还有其它 “già”、“cũ”等种表达方式,要根据具体的语义环境才能确定。在考察结果分析基础上,本文已经尽力弄清现代汉语“老”的特点及其越南语里相对应表达形式考察。“老”既可以当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用,又可以当做词缀去构词。作为称谓语,“老”可以放在特指姓氏名词之前,又可以放在姓氏之后或者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之后,有时还可以放在通称或者一些亲属称谓词之前,构成称谓结构,有的是中性的,有的有褒贬之分。论文撰写完毕之后希望能够为越南汉语教学与翻译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Trang 12

前言

选题理由

现代汉语多义词是词汇学的一个重点。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词都是从基本义派生出来若干个与本义相关的词义。这种派生义往往与人们的思维联想联系在一起。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多义词确实是重点、难点之一。学习者需要将多义词和同音词区分开来。“老” 是现代汉语一个典型的多义、多功能的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作为词素时,其构词能力也较强。可以说,“老”一词具有复杂性,一直以来深受汉语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 “老” 一词 进行过研究。

本人在学习与研究汉语过程中,从《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前人的研究中发现 “老” 是一个多义词。除了基本义是 “不年轻” 以外,还有较多的派生义。特别是作为前缀的时候,“老” 的基本义虚化了。尤其是“老”参与称谓,成为现代汉语称谓组合中的一部分,其用法更为复杂。经过探讨前人对“老”的研究,本人得知,一方面由 “老” 的活跃性,词义丰富,用法多样,另一方面,虽然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汉语的“老” 进行了阐述论证,但仍不够全面、完善且缺乏系统性,因此还可从新的角度去论述,探索。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关于“老”一词的相关问题本体研究空

Trang 13

间很大。

至于越南语与现代汉语的“老”相对应的表达形式更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当 “老” 作形容词时,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già”,“cũ”, “lão”。其中,“lão” 是从汉语的“老”借来的汉语借词,但是进入了越南语以后,这个“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判断其词义。而

“老” 作前缀时,情况更加复杂,因为词义被虚化。越南汉语学习者因为对“老”的了解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加上对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并不是一对一的。因此,在学习与使用该词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拟定选择 “ 现代汉语 “老” 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作为汉语专业硕士论文课题,希望能够阐明“老”的语义、用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从而联系到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指出汉越两者之间的异同,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Trang 14

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进一步肯定汉、越两种语言的相互关系。论文撰写完毕将会为越南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所提出的目的,本论文将要完成如下任务:

(1)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行综述;

(2)对现代汉语多义词“老”的词义及搭配能力乃至“老”作为词素的构词能力进行考察分析;

(3)将现代汉语的“老”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 “老” 一词。“老”是一个较活跃的词,其作为词素时构词能力也比较强。从词类而言,“老”最常见的是作形容词,也可以作为词缀,另外还可以当副词、动词用,特别是“老”可以作为现代汉语称谓组合的成分。因此,为了丰富本论文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汉语的

“老”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

至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包括 “lão” ,“già”,“cũ” 等词,由于时间及能力的关系,本人不深入考察越南语的这三个词的词义和用法,

Trang 15

而是在前人对越南语的 “lão” ,“già”,“cũ” 等词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对比,阐明其间的异同。

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论文将采取如下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1)考察统计法:对现代汉语的“老”及其构成的词和词组进行统计并归类;

(2)分析法:对“老”一词的词义、兼类现象以及作为前缀等方面进行分析;

(3)对比法:将现代汉语的 “老”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此外,本论文还采取引证法、例证法、推理法等。

语料来源

本论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国与越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及剧本等。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目录及参考文献之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的考察与分析 —— 与越南

Trang 16

第三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素的考察与分析 ——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Trang 17

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几个意

Trang 18

多义词的义项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它的意义大都是单义的,也就是说它只有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它的本义。但是,一些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其它意义,使得这个词变成了多义词。

基本义

词义

转义(派生义):比喻义、引申义……

多义词的基本义就是经常使用的那个意义,也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作用最显著的那个意义。例如:“快”的基本义表示速度大、与

“慢”相对;“天”的基本义是“天空”。

越是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词,越是历史悠久的词,多义词的分布越多,

Trang 19

多义词的义项关系

我们都知道,多义词有多个义项,并且各个义项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通常有一个义项是最为常用,基本的一项。其他的义项都是根据这个通常的基本义项引申转化而来的。所以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由基本直接引申出来的义项,和基本义的关系比较

Trang 20

多义词义项关系相关的文献有很多,最初谈到多义词义项关系的有

同意义地位并不相等,有层级分别。义层的形成促进了新的同义系统的形成。

以后,将多义词的不同义项间的联系归纳为:辐射式、链条式、复合式三种形式。同时,作者还对多义词词义内在联系类型分为:义通的联系、义类的联系、义反的联系三种。

关系做了详细的说明。作者认为多义词的常用义和基本义关系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多义词的其他义项,都是在这一个意义上直接或者间接产生出来的。同时,作者还强调多义词在某一发展阶段上,有且只能有一个基本义。

《认知世界的有效手段:多义词和同义词》(李翠屏和廖军,

Trang 21

词汇排序的基本原则。对多义词的顺序安排不但从词频角度,更从语义语用及跨文化等方面予以综合分析,对多义词的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多义词的各项意义之间有内在的关系。因为多义词的各项意义都是由它的本义或基本义经过引申或比喻性的用法派生出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本义”是一个词当初的意义,“转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意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各个义项有使用频率上的差别:常用义成为基本义、非常用义成为一般义。

例 ( ):开 ā :○ 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门;○ 驾驶:开车;○ 扩大、发展:开括;○ 使显露出来:开发、开采;○ 起始:开始;○ 设置、建立:开国;○ 举行:开会;○ 放在动词后面、当结果补语:躲开;○ 舒畅:开心。

Trang 22

前缀的定义

年,《学术杂志》弟 期上发表了汪馥泉先生的《语汇试论》,该文探讨了派生词的问题,提出派生词有“前附及后附两类”,前附的如:

“阿姨、阿公、老王、老大”,后附的如:“桌子、盖子、石头、鸟儿”。并且该文还特别提出“词缀”是“一个不能独立成语的语素”。这说明当时对词缀的贴附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吕叔湘从语素的特点出发,认为语素在具有“不单用,但是活动能力较强,结合面较宽。有单向性,却只位于别的语素之前”的特点时,叫

“前缀”。

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构词法的角度给“前缀”下定义。朱德熙认为“词缀”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而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叫‘前缀’”。

任学良提出汉语的词缀属于附加式构词法,认为“词头、词尾、词嵌”

(即前缀、后缀、中缀)是“词干”(即词根)的“附加成分”。而“前缀”是

“词根”的“前加成分”。它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但是部分前缀在与一些特定语素结合时,仍带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它们的所带有的词汇意义往往是虚化了的词汇义,如“老”在姓氏前,“老林”、“老张”等有一种

Trang 23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老”当前缀时:紧密附着于词根的语素,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并且它的位置是固定的——位于词根之前。语义上是高度虚化的,所以只具有语法上的意义,而没有词汇意义。

前缀来源

大多数前缀都来自古代语言,由实语素通过意义的虚化而来。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认为前缀“老”形成于唐代。

前缀具有自源性。这里的自源指的是从本民族语言发展而来。反之,从外来语中吸收来的词则是他源性词。“在词缀自源和他源的问题上汉英差异比较大,汉语中的词缀以自源为主,同时也受到外来语言某种程度的影响。汉语的典型词缀都是自源的。”我们说典型词缀是汉语中的实词经过历时的演变而形成的,是实语素经过推移、发展而来的。又拿前缀

“老”来说,王力先生认为“词头‘老’字就来源于形容词‘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者年长的意思”。

孙常叙也说过“老”在六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前缀化的倾向。而且前缀

“阿”也是自源的。

朱茂汉在他的《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中说,前缀“阿”最早是动词,有“依靠、保护”等含义。到了汉代“阿”作为前缀已经形成。虽

Trang 24

( )前缀与词根关系紧密,具有非独立成词性

前缀与词根的关系紧密表现在它紧密附着于词根,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词缀不论是真词缀还是准词缀都是与词根结合得很紧的成分,又

Trang 25

“副主席、副班长”等词中“副”后一般不插入“的”。但在“她是我们班的正班长,而他是副的”中,由于“正”的出现,“副 的”就可以代替“副班长”。所以我们说这种只起区别作用的语素不能列入前缀之内。而且“副班长”还可以叫“班副”,还有相近的用法如“团副”等,这与前缀的定位性特点是相矛盾的。所以说,“副”不是前缀。还有“每天、每年、每组……”的“每”也不能看作是前缀,因为在它们中间可以插入其它成分,如“每一天、每一年、每三组……”。

吕叔湘认为词缀是“不单用”的语素,也就是说它不能独立成词。必须要依附于词根才能存在。以学术界公认的典型前缀“老”为例,“老”作为前缀是不能单独成词的。因为“老”在语素义上已经高度虚化了,在古汉语中的“老母、老父……”的“老”仍具有年纪大、和表示尊敬的含义。可现代汉语中的“老爸、老妈”等已经失去了年纪大的意义,只有一种亲切的叫法。同时,“老”作为实词可以是副词或者形容词。副词表示一种“总是、一直”的含义;形容词仍旧是年纪大的含义。也就是说,“老”作为前缀

Trang 26

( )前缀具有意义的虚化性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也就是说词缀从词汇意义的角度来看,已经完全丧失了它本身的词汇义。郭良夫也说“实语素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词缀是虚语素,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却有抽象的语法意义,或者叫做有结构的意义”。也就是说,词缀都具有实词虚化的特点。那么前缀也是一样。典型的前缀有“老”、“阿”、“第”。值得一提的是“第”作为前缀,它附着在基数前头造成序数,它不但可以跟单纯的数词结合,如“第一、第二、第三……”。还可以跟复合数词相结合,构成多音节词。如“第二十七、第五十二”等等。它形成的序数词常常可以跟量词结合,例如“第一个、第三组……”。马庆株认为“第”是“与数字组合时是序数助词”,因为他说“加‘第’可以使次第义明确,包括只表示序数的‘二’和由三位或更多位数字省去位数、只保留系数形成的简略式,如,二七二(医院),五二八五四

(部队)”。但我们说“第”还是应看作前缀。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第”作为序数词标志的语法作用。有一些词,如“如,一九八(医院),三零七

(部队)”等,它们在省略了“第”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序数。但这类词一

Trang 27

( )大部分前缀构成的词都是双音节词

我们说前缀除了“第”这种起着序数作用的前缀以外,其它的前缀所构成的词一般都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如前缀“阿”,“阿狗、阿猫、阿达……”。前缀“老”也是一样。典型后缀构成的词在音节上的表现形式也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例如,典型后缀“子、儿、头”等,它们结合成的词

“椅子、石头、刀子、空儿……”。有些学者认为后缀构词正在从双音节形式向多音节形式转变,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类后缀上。但是,典型前缀构词的多音节形式是极其少见的,如“老百姓、老好人”等等,所以我们不能说前缀在构词上也存在这种倾向。

Trang 28

( )前缀的能产性仍然很强

从构词能力上看前缀造词的能产性仍然很强。尤其是“第”和“老”,对于

“第”来说,基数词是无限的,那么“第”构成的序数词就是无限的。“老”在构造新词上也十分活跃。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词,如“老总、老伴、老油子……”,使用相当广泛。“老”虽然虚化成前缀的时候非常早,但是它的能产性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而且在非正式的言语中,很容易与其它的词根结合形成新词。

对比研究概说

对比研究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的具体工作或成果则常表述为“对比研究”或“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说过 “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学的比较,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学科,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有根本上的区别。对比语言学的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系统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Trang 29

英语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是不知不觉地把英文当作和中文差不多的东西看待,不知不觉地在那里比附。”

许余龙先生在他的著作《对比语言学》中给对比语言学作如下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

止,许余龙先生对对比语言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也是为众多学者所赞同的。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对比语言学,着重强调两种不同语言的相异之处。

对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比语言学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视。对于其定义的研究

Trang 30

(Harlmann1980)。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并由此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比较: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但我们不必去考虑所比较的语言是否具有代表性,因为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典型区别,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形式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及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而言的不同之处,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英汉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对比语言学下这样一个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

Trang 31

对比研究的方法

对于对比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因为研究目的方式等不同,目前也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模式。从当今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来看,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

( )共时对比

单向对比:以语言 出发,以语言 为坐标,研究语言 的某种范畴,某种形式,某种意义在语言 中任何表达,有何等价物(语言 ~

语言 )。两种语言的关系为:语言 为出发语,语言 为对象语。双向对比:是以某种范畴为基点,两种语言的平行对比,没有出发语与对象语之分。

( )“从形式到内容”和“从内容到形式”

任何一种对比都以某种共同的对比范畴为基础。第一种做法是:对比的范畴具有形式性,概括着具有一定内容的形式手段。

第二种做法是:对比的范畴则具有语义性质,为语义(概念)范畴,或功能语义范畴,对比的目的在于对比这些语义范畴的内部关系及其表达手段。对比功能语法就属于这一类。在进行这种对比时,应该观察所有表达这种意义的手段,不管它们是属于哪一语言平面。对比研究可以

Trang 32

( )翻译方法

是一种提供事实的初级方法。翻译作为对比手段有其局限性。它一般限于词、词组、顶多是句子。一进入语言作品一话语篇章层次,往往就失去语言单位等值性。

对比研究的应用

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这篇文章中论述到:“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得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不能以某一种语言的语法形态作为语法共性的标志,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其他语言的语法优劣,不同语言的语法各有自己的特点,语法的共性是通过不同语言的表现出来的;每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不能以现在语法学的角度去衡量古时语法的不足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但其方言与共同语却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晓为何要选择这种语言作为共同语。正如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初版例言中写道:“要明白一

Trang 33

的专题研究论文也是汉语历史比较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是有目共睹的。

对比是当代语法研究的一种积极趋势,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外语与汉语的对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外语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可以从汉、外语对比中学习先进的外语理论,提高自身的汉语理论水平。高名凯曾指出:“因为有了比较的研究,才让我们知道在一般语法结构中哪一部分是一切语言所共有的,哪一部分是各语言所不同的,而汉语语法的研究也不会发生所谓太西洋化或太中国化的毛病了。比较的研究所比较的固然是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可是结果是对汉语语

Trang 34

语法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对比研究是促进本民族语研究的一条途径。换一个角度来观察自己原来熟悉的东西,往往可以得到意外的发现。外语的事实会促使我们联想到本民族语的某些事实,迫使我们考虑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老”与越南语中的汉越借词

“Lão”一词是越南语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汉语借词。越南语的“Lão”和汉语的“老”存在着较多的异同之处,因而能够反映出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特点。由于受到众多的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的影响,中越两国的交流引起了越南语从汉语词汇系统中引进来了大量的词语,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根据语言学家的统计,现在汉语借词在越南语中大约占

。其中分为古汉越词、汉越词和越化汉越词三类。汉语借词加入了越南语词汇系统以后,因受到越南语词汇的构词规则支配,产生了以下几种情况:( )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词类、词义及用法都不变,比如

“学习” học tập 、“幸福” hạnh phúc 、“家庭” gia đình 、“生动” sinh động 等;

( )有的在词类上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特色”、“心得”、“兴趣”都是名词,但是越南语的“đặc sắc” 却是形容词,而“tâm đắc”、“hứng thú”是心理活动动词;( )有的词序上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成长”和越南语

Trang 35

的“trưởng thành”,汉语的“答复”和越南语的“phúc đáp”;( )也有的意思完全变了,比如,汉语的“仔细”和越南语的“tử tế”,汉语的“到底”和越南语的“đáo để”;( )有的在一个汉语词素之后加上一个越南语词素,两者相互释义,构成双音节合成词,如“thiên lệch”或者一个越南语的词素之后加一个汉语借词,如“trắng bạch”。这种双音节词中所占比例不大,两者相互注释彼此的意义,因而便于越南人的接受。

“老”一词进入了越南语以后,使越南语同时存在着 “lão” 、 “già”、

“lão già”、“già lão”四个词。四者在词义的感情色彩上存在着异同。其中,

“lão già”带有贬义,“già lão”和 “già”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中性义,但是,作为自称和对称的时候,“lão”和“già”的褒贬义之分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汉语词汇进入了越南语以后,在越南人言语交际的创造下,原先的词变得特别灵活,而且还能够作为词素与越南语现有的词语搭配、结合构成新的词语,为越南人的交际提供更多的词语选择机会。汉越词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但是,也造成了越南语复杂的同义词、近义词现象,给越南汉语学习者和中国越南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Trang 36

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多义词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一样,一直被看做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与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在中国,关于多义词的研究专著较多。有的是综合性研究,也有的是选择某一组多义词或者具体的某一个多义词进行研究。可以说,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本论文因为选择了“老”作为研究对象,因此,仅局限于“老”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老”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多义词。其多义多功能性,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现代汉语“老”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马惠玲系统勾画了“老”语义的层次系统,认为“老”的语义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元语义特征为 过度 。

冯金娥《现代汉语表人的“老 ”结构的多角度考察》着重分析“老 ”这一多义结构的多个意义在语义理解上的优先序列规律 。

陈盈盈,周京励通过两个词“老”和“old”对比研究发现 :○一词多义的产生原因是受隐喻作用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词义演变轨迹符合

Trang 37

季安锋的《时间副词“老”的语义》系统考察了作为时间副词的“老”的语义,并指出这与“老”修饰的动词的语义类型有关 。“‘老’修饰动作动词和变化动词时表示‘再三’,修饰状态动词时表示‘一直’,修饰动作动词和变化动词的否定形式时表示‘一直’。‘一直’和‘再三’可概括为一个义位,即时间的‘量大’”。

董为光提出“老”词缀化的促因主要是称谓交际 。社会交际需要使“老”的称谓沿着一定的路线推行开来,在这过程中“老”的称谓功能实显,原义渐消。此外还指出由于交际需要不同,词缀“老”具有多种意义。

张新红、刘锋《词缀“老”的结构及语义色彩》将词缀“老”的语义色彩细分为“可亲可敬”“亲密”、“深情厚谊”“粗俗、落后”“狡诈、恶毒”“调侃、轻松”之义。同时指出,词缀“老”构词形式复杂,构词能力较强。使用面广,能与不同的词性搭配 。

此外还有从翻译角度研究,如范璨璨、刘洪泉的《词缀“老”的语义色彩分析及翻译》提出“许多‘老’缀词不能用于特别庄重、严肃的场合,或

Trang 38

具有临时性的特征……且不同‘老’缀词具有不同的语义色彩和翻译原则,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

随着“语法化”理论的兴起,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现代汉语“老”的语义功能存在一个虚化过程,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产生了许多关于研究

“老”的语义及其结构功能虚化历程、虚化动因等的文章。刘毅非的《“老”的语法化问题研究》一文中,对现代汉语“老”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老”虚化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形容词虚化为词缀,另一方面则由形容词虚化为时间副词再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同时阐明了促使“老”语法化的动因 。

对于现代汉语词缀“老”的虚化研究的比较全面的有王宁宁的《汉语词缀“老”的研究》,其论文比较系统考察了词缀“老”历时发展轨迹,并指明其虚化动因,解释了词缀“老”的虚化机制 。

除了以上研究外,还有从方言角度研究,如曹曼莉的《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三个平面分析》主要是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研究,通过与普通话中“老”的比较,从侧面反映了现代汉语“老”作为程度副词的语

Trang 39

义、语用功能等 。

综上所述,整体看来现代汉语“老”的研究呈现多角度、多方位性,而且研究内容具体细微。同时我们发现,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老”语义由具体向抽象、由实向虚的演变趋势,大多数文章集中探讨了“老”的语法化过程、原因等。也有学者分析探讨了“老”多义系统。事实上,“老”作为多义词,对其各个义项间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越南,关于现代汉语多义词的研究也比较多。有的选择多义词进行纵观性研究,也有的选择一个具体的多义词深入钻研。诸如阮氏秋怀的《现代汉语“搞”一词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郭氏和的《现代汉语“出”一词研究与越南语的 “xuat”、“ra” 对比》、范有姜的《现代汉语“笑”一词研究——与越南语的“cuoi”对比》等多篇硕士学位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作者们一般都以多义词的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而对自己所选的词进行实际考察与分析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做出初步的对比。研究结果对越南汉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对我的“老”一词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

对现代汉语词缀研究而言,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据我们了解,仅

Trang 40

有 年吴明月撰写的有关现代汉语词缀的硕士论文。文中作者对现代汉语的前缀、后缀诸如“族”、“者”、“老”、“第”、“子”等较多的词缀进行考察与分析,指出各自的特点并初步与越南语进行对比。文中,关于“老”作为词缀的分量不多,只是该论文的所涉及的词缀中的一个成员。因此,该论文中的词缀“老”的研究不够深入。至今,尚未出现过系统性的关于现代汉语的“老”的专项研究,尤其是将现代汉语的“老”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进行考察研究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本人拟定选择这一方面深入探索,希望论文撰写完毕之后会为越南汉语教学与翻译提供参考。

小结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质量,而一词多义的出现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不便,与此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任何一种语言自然都存在着一词多义这种现象,多义词是语言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结果。现代汉语的词语越南语的词一样,除了基本义以

Trang 41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老”进入越南语以后,受越南语的很多影响,有经过越南人使用过程中具有创造性。在越南语里,有较多的与“老”相对应的词语。在阐明“老”的词义及其用法基础上,再去探索越南语与“老”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会有助于越南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本章对现代汉语多义词、词缀以及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做出了重点综述。同时对中国和越南相关的研究做出了简明扼要的总结,作为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考察与分析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的考察与分析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Trang 42

现代汉语的“老”一词的基本义

“老”的基本意义产生与先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老”的解释:“老,考也,七十曰老”。有的学者指出,“老”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十分像头发散乱手扶拐杖的老人。无论是《说文》的转注说也好,还是象形说也好,不难看出,“老”在最初就有表示“年岁大”“年老”之义。

图一:“老”的甲骨文 图二:“老”的金文

“年岁大”所修饰主要是有生名词,尤以表人名词为主。“年岁大”是由

“老人”抽象概括而来。“老人”:指客观岁数大的人,一般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在汉字系统中,“老”、“考”和“者”等字都由“耂”部首作为表意的部首。因此,“老”、“考”和“者”三个词都有相关的意义。在进行释义的过程中,《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古汉语词典都以“老”来解释“考”并用“考”来解

Trang 43

现代汉语“老”表示“年岁大”的基本义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有“già”;

“lão”,例如:

例( ):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老:già

《周礼·秋官司寇》例( ):安泰养老院根据老人的身体特点、生活需求,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养老院: viện dưỡng

《安泰养老院简介》

2.2 “老”的派生义

现代汉语中,“老”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汉语多义词。其语义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与丰富中,而字典释义相对静止,为了易于考证,首先通过查询字典等确定其意义,从权威性、详实性来看,我们选取了《现代汉语词典》(第 版),作为标准。

《现代汉语词典》(第 版)中,对“老”的释义除了本意是“年纪大”以外,“老”还有以下的派生义:

老 :陈旧(跟“新”相对),如:老样式、老机器。

Trang 44

老 :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跟“嫩”相对),老手、老到。

老 :晚年,如:老年。

老 :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时间久的(跟“新”相对),如:老朋友、老根据地。

结合词典释义和语料分析,我们将以上“老”的义项按句法语义划

Trang 45

2.3 “老”的反义词

反义词的特质和作用 一组词里,彼词此词的整个词义相对立的相矛盾的是反义词。反义词彼此表对立的词义,一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就是说彼此词一定要在同一范围之内。例如高和低表高度的对立;长和短,表长度的对立,好和坏表质量评价的对立;爱和恨表感情活动的对立;朋友和敌人表人的社会关系的对立等。而现代汉语 “老”的反义词也有以下几个:

反 :年轻 [trẻ](形容词)

基本释义:年纪不大,相貌不老的,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

Trang 47

(mới)等。

2.4 “老”一词的词类考察与分析

现代汉语的“老”最常见的是当形容词、副词用。另外还可以当动词用,但是当动词时没有当形容词、副词那样复杂。

2.4.1 “老”作为形容词

( )“老”本来是一个有实体意义的词素,一直作形容词。“老”作形容词的频率较高,意义也多样。下面是几种情况:

“老” 不年轻 (già)

例( )据顾雅仙描述,简少芬那天化了淡汝,穿了红色的呢裙,看上去并不显得太老,只是眼泡因为长久哭泣而浮肿着。(老:già

《另一种妇女生活》— 苏童例( )一条老狗守在身边,几只母鸡在门外啄食虫子,两头山羊

Trang 48

《狼烟》 刘绍棠例( )等我老了以后有空了我把攒的功课一下补完。(老:già

《王贵与安娜》 六六例( )酸性体质令人感觉浑浊倦怠,不清爽,容易变老,久而久之还会生病。(老:già

《好肤色 吃出来》 姬晓安

在此场合,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例子“老”一词翻译成越南语相对应的词是“già”,如:我老了以后 (sau khi tôi già)、一条老狗 chú chó già 。可见,“老”的基本义与“老”的引申义一定有相关的。当“老”做形容词时一般是用来描写年岁大的人或者动物(有生命的),这点中国人跟越南人的思想是一样,有生命的才会长大、发展,所以才会“老”(già)。

“老” 旧 cũ / cổ / xưa

例( )我已叫人将听竹轩替你打扫干净了,但你若还是想住在老地方,我可以请仙儿暂时搬去和诗音一块儿住。(老:

《小李飞刀》—古龙例( )这地方的酒虽然也不太老,也不太好,却绝不像醋。

(老:

Trang 49

《天涯》—古龙例( )门前的老树能否认我?我曾粘过它的蝉。(老:cổ

年《人民日报》例( )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武器。(老:cũ/ xưa

【邓小平文选】例(21)她是我的老朋友。”(老:

以上例子中的“老”表示“陈旧”、“原来的”、“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时间久的”的意思。在越南语中会有“cũ、cổ、xưa”三种相对应表达。因为还要看“老”后面的词语是指什么。例( )“老地方”(老 ),例( )“不太老”

《小飞人三部曲》例( )今天的油菜有点儿老。(老:già - 不嫩)

Trang 50

【日常用语】

期),“老”后面通常是指物名词。在越南语中的相对应表达形式有“dai / già”。

《李家庄的变迁》 赵树理例( )我们老了,因为我们听从自己老下去。(老:già

【文学作品】

( )“老”在表示经历很长的时间发生了变化时,“老”的变化主要是自身的内部的原因。

Trang 51

例( )到这时,我果真发现母亲老了,白发参半了。(老:già

【 年报刊】

例句( )中母亲老了是自然的生理过程,是自己老了。

例( )雁雁,爸爸老了,只是想跟你说说话,你心里不要有什么负担。(老:già

《梦中的河》 谌容例( )是啊,我们都老了,都 岁了。(老:già

《中国的主人》 杨银波例( )于是在整个航程中亨特一直醒着 舰上每个再次苏醒的人都发现他老了一些。(老:già

《三体》 刘慈欣

( )形容词“老”更多的是生命体成长阶段上的变化,这是一种自身成长导致的变化。因此,“老”更多强调自变性。比如,“他真的老了”这句话虽然也是时间导致“他”变老了,但作为生命体更多的强调自身的变化。因此,“老”也更多的与有生命的名词搭配,强调自变性,这种自变往往导致了质变。当然,“老”也与少量无生命的名词搭配。这一点会在下文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老”作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归纳为:

Trang 53

人,“老”就相当于越南语的“cũ”。而是用来指事物,“老”都可以翻译成“cũ、cổ、xưa、dai”。

“老”作为副词

( )程度副词“老”

“老”作为程度副词,用于形容词前,表示的一种程度的量级——程度高,如“老高、老远……”,其适用范围偏窄,多数是与单音节形容词搭

Trang 54

《追忆似水年华》例( )两个老人整天在地里操磨,我怎能老呆在家里闹情绪呢?

(老呆在家里:ở mãi trong nhà / ru rú trong nhà

《人生》 路遥例( )山村的早晨,空气老这么新鲜。

Không khí buổi sớm nơi đồng quê lúc nào cũng trong lành như vậy

Trang 55

:很久、老 :经常”的意思。例( )“老开玩笑 đùa suốt / hay đùa”

(老 :经常),例( )“老呆在家里 ở mãi trong nhà / ru rú trong nhà”

(可以理解为两个义项:“老 :很久、老 :经常”),例( )“老这么新

鲜 lúc nào cũng trong lành như vậy” (老 :经常)。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认为有的副词意义近似而有区别。例如:“总”表示“一向如此,一直如此”。“老”也有这个意思,下边句子里的“总”都可以换成“老”:

例(35)王蒙是位极富幽默感的人,和熟人在一起,他总喜欢说笑话。

话。

1994年【报刊精选】

季安锋(2000)在《时间副词“老”的意义》中提出,时间副词“老”有时表示“一直”,有时表示“再三”,这与“老”所修饰的动词的语义类型有关。“老”修饰动作动词和变化动词时表示“再三”,修饰状态动词时表示“一直”。文章最后总结到:“老”修饰动词性词语,不论是表示“再三”意义,还是表示“一直”意义,都是对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状态和变化在时间量上

Ngày đăng: 09/03/2020, 21:23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