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NGHIÊN CỨU VỀ BỔ NGỮ KHẢ NĂ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44 2,5K 9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44
Dung lượng 1,01 MB

Nội dung

第三章 升龙大学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偏误考察 ..... 前言 1.选择理由 补语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独特语言形式之一,其句法结构虽易习得,但由于语义复杂、使用限制条件较多,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本人在学习现代汉语补语过程中发现可能补语的语法功能、语义及用法比较复杂,难于掌握,所以使用时常用错。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本人对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特别感兴趣。本人认

Trang 1

o0o -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ĐỀ TÀI:

NGHIÊN CỨU VỀ BỔ NGỮ KHẢ NĂ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h.s NGUYỄN THÙY LINH

HÀ NỘI - 2014

Trang 3

前言 1

第一章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念 2

1.1.有关现代汉语补语的相关理论 2

1.1.1 现代汉语补语的概念 2

1 1 2.可以充当补语的词语 3

1 1 2.1 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补语 3

1 1 2 2.动词和动词词组作补语。 3

1 1 2.3 数量短语作补语 4

1 1 2.4 介词短语作补语 4

1.1.3 现代汉语补语的类型 4

1.1.3.1 结果补语 4

1.1.3.2 可能补语 4

1.1.3.3 状态补语 5

1.1.3.4 趋向补语 5

1.1.3.5 数量补语 6

1.1.3.6 程度补语 6

1.1.3.7 介词短语补语 6

1.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念及类型 7

1.2.1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念 7

1.2.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类型 7

1.2.2.1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 A 的语法结构 7

1.2.2.2 现代可能补语 B 类的语法结构 7

Trang 4

1.2.2.3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 C 类的语法结构 7

小结 8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特点 9

2.1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语法结构特点 9

2.2.1“ V+得+C”形式 9

2.2.2 “V+得”形式 9

2.2.3“ V+得了”形式动词 10

2.2.4“形容词+得+C”的形式 10

2.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语义特点 10

2.2.1.现代汉语可能补语语法的意义 10

2.2.1.1 A 类可能补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10

2.2.1.2 B 类可能补语表示的语法意义 11

2.2.1.3 C 类可能补语表示的语法意义 12

2.2.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语义指向 13

2.2.2.1V+得+C (趋向补语/结果补语) 语义指向 13

2.2.2.2“V+得了”语义指向 13

2.2.2.3“V+得”的语义指向 14

2.3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用法特点 14

2.3.1 可能补语结构的用法 14

2.3.2 可能补语否定形式 15

2.4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的区别 16

2.4.1 相同点 16

2.4.2 不同点 16

小结 17

Trang 5

第三章 升龙大学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偏误考察 18

3.1 有关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 18

3.1.1 偏误分析的概念 18

3.1.2 偏误的类型 18

3.2.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19

3.2.1 调查目的 19

3.2.2 调查对象 19

3.2.3.调查方法 20

3.2.4 调查时间 20

3.2.5 调查内容 20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20

3.3.1 调查结果 20

3.3.2 调查结果分析 26

3.3.3 偏误成因 30

3.3.3.1 母语负迁移 30

3.3.3.2 目的语负迁移 30

3.3.3.3 老师与学习方面 31

3.3.3.4 学生学习方面 31

3.3.4 对越南学生学汉语可能补语的一些建议 31

小结 31

结语 32

参考资料 33

附录一 34

附录二 36

Trang 6

致谢 38

表 1.1:充当补语的动词 3

表 3.1:练习二的偏误情况 24

表 3.2:第一题的偏误情况 25

表 3.3:第二题的偏误情况 25

表 3.4:第三题的偏误情况 26

表 3.5:第四题的偏误情况 26

表 3.6:第五题的偏误情况 26

图 3.1:第一题的偏误情况 20

图 3.2:第二题的偏误情况 21

图 3.3:第三题的偏误情况 21

图 3.4:第四题的偏误情况 22

图 3.5:第五题的偏误情况 22

图 3.6:第六题的偏误情况 23

图 3.7:第七题的偏误情况 23

图 3.8:练习二的偏误情况 25

Trang 7

前言

1.选择理由

补语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独特语言形式之一,其句法结构虽易习得,但由于语义复杂、使用限制条件较多,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本人在学习现代汉语补语过程中发现可能补语的语法功能、语义及用法比较复杂,难于掌握,所以使用时常用错。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本人对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特别感兴趣。本人认为,深入了解这点语法,不但能够真正的掌握可能补语并准确地使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因此,本人拟定选择“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作为学士 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过程能够进一步了解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结构,功能与用法,并弄清现代汉语可能补语与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异同。论文撰写完毕后会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2.研究目的及任务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加深对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结构,功能和用法等特点的了解,另外还指出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的异同,并通过考察指出越南学生使用可能补语的偏误成因及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3.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对象为现代汉语可能补语(语法功能、语义特点及用法等这些方面)。研究范围为现代汉语语法。考察对象为越南升龙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考察指出他们使用可能补语的偏误及提出有关建议。 4.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包括综合法、统计法、分析法、例证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等。

Trang 8

第一章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述

1.1.有关现代汉语补语的相关理论

1.1.1 现代汉语补语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各种句法成分中,补语是最具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一个,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黎锦熙(1924)(补语这一概念始见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补语(他称之为“不足语”)是句子后加成分。一种是动词、形容词常直接附加于动词之后,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还有一种是用特别介词“得”来引见副词的附加语,以表动词或形容词的所达到的程度和效果。

关于现代汉语补语的概念丁声树(1979)认为,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他把补语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补语前头有“得”字的,一类是补语前头没有“得”字的(结果补语、数量补语、程度补语)。

黄伯荣(1991)认为,补语前面的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等。黄伯荣先生按补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分为七类: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时间补语、状态补语、处所补语。

在《汉语学百科词典》1中指出现代汉语补语是:汉语语法上指句法结构之数量中的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用以表示动作、性状的状态、结果、程度等。

朱德熙(1997)把补语的定义认为:“补语是谓词性成分,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朱德熙先生把补语分为两种:一是粘附述语后头的格式,其中包括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二是带“得”述补结构,其中包括可能补语、状态补语。

刘月华(2001)认为,补语是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主要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虽然宾语也位于动词后,但宾语和补语的区别是明显的。宾语一般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因而大数量是名词性的。补语主要是1对动作加以补充说明,因而除数量补语外,大多数是非名词性的。按照意2义和结构特点,补语分为七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数量补语、介词短语补语。

1

《汉语百科词典》上海书出版社,1993 年。

Trang 9

本人在综合、分析材料过程中认为,关于补我支持刘月华(2001)已提出的。他的定义不仅说明补语的位置、补语的功能而且还说明补语的类型。

双音节动词

成熟、到手、过火、过头、糊涂、花眼、活动、

流血、清醒、入迷、上当、兴奋等。

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开来、

Trang 10

1 1 2.3 数量短语作补语

数量短语也称数量词组、 数量结构。 由数词加量词组合成的短语。如: 12,他看了三遍。

13,我公司成立五年了。

14,他们住了半个月。

1 1 2.4 介词短语作补语

介词短语指的是“介词+名词/名词性短语”的结构,该结构通常在句中作定语或状语或补语的。

1.1.3.1 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常用 单个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充当,直接与中心语组合,中间不用结构助词“得”。例如:

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 说完、 改成、 听懂 、学会、 拿走 、打死、 拉住 撞翻、 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例如:

Trang 12

例子: 40,死于 2011 年 (时间) 42,画在纸上(处所)

41,开往上海 (处所) 43,站在岛上(处所)

Trang 13

1.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念及类型

1.2.1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概念

可能补语是指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 “得” 或“不”加上补语的形式。也称可能补语、可能式补语、动词的可能态、能性补语等。可能补语表示主客观条件能否充许进行某种动作或实现某种结果和变化。可能补语是由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构成的。

Trang 14

小结

现代汉语补是在充当述语部分的动词、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的成分。那它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状态变化的结果、可能、程度、趋向、时间、处所和数量。本文主要谈到的补语是可能补语的三种补语。

可能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可能的补语。由 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得、不+了或者得/不得 构成的。在使用可能补语过程中应该注意六个特点。

Trang 15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特点

表示可能,在动词前面可以加助动词“能、会可以”等:表示不可能,在这些助动词前面加“不” 。这个办法适用于单个动词,也适用于动补结构。例如“能拿、不能拿,能拿出去、不能拿出去”但是动补结构表示可能性的更常见的格式是在动词和补语中间加“得、不”。例如:

52,你真走得开,你放得下这儿这样的好地方吗?(曹禹)

53,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说不完。(赵树理)

在“得“前面充当中心语的成分都是由单音节动词充当的,“走得开”意思是说

“能走开”,“放得下”是说“能放下”,“说不完”是说“不能说完”。带“得”的格式是补语的肯定可能式,带“不”的格式是补语的否定可能式。

有时候为加强“能” 或“可以” 的意思,用了结构助词“得”还可以在加“能” 字或

“可以”。例如:

54,这种性形,现在许多人还没有看清楚,但是大约不妥很久,人们可以看得清楚了。(毛泽东)

有些带“得、不”的动补结构是习用语性质,“得、不” 不能去掉,如“两个人很合得来”(赵树理),只有“合得来,合不来”,没有“合来”的说法。同样,只有

Trang 16

“了”本有“完”的意思,例如“吃得了,吃不了”表示“吃得完,吃不完”的意思。“吃得了,吃不了”是一般的可能式动补结构。到了上面这些例子里,“了”字单独已经没有多少意思,只是和“得”或“不”合起来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

2.2.4“形容词+得+C”的形式

“形容词+得+趋向动词”也表示可能。但能带“得+趋向动词”的形容词比带“得+

了”的形容词要少得多。“形容词+得+趋向动词”表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例如:

65,我只学了几个月汉语,看不懂《人民日报》。

以上两句可能补语说是主观条件。

66,前边的人挡着我,看不见黑板的字。

67,教室里很吵,听不清录音。

Trang 17

这两据说是客观条件。、

应注意,可能补语与“能”的意思不完全一样。表示“情理上许可不许可”、“准许不准许”的意思时,可以用“能”或“可以”,但不能用“A 类可能补语”。例如: 68,外面很冷,你又在发烧,不能出去。()

这个句子的“不能“是”情理上不许可”、“不应该”的意思,不能用 A 类可能补语来表达,不能说:

Trang 18

(一)C1 类可能补语

C1 类可能补语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容许实现(某种动作)”,即与 B 类可能补语相同。例如:

82,(三仙姑)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意思是开不了口)

83,他倒在太师椅上,半天动弹不得。

C1 类可能补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用得很少,所以在表达“主、客观条件容许实现某种动作”这个意义时,一般不用 C1 类可能补语,而用“能/不能”或 B 类可能补语。例如:

84,我没有时间,不能去了。()

85,我没有时间,去不了了。()

*我没有时间,去不得了。()

C1 类可能补语中有些是熟语性的,已与前边的动词凝结成一个词,在现在汉语普通话中常用。如“恨不得”、“怪不得”、“顾不得”、“算不得”等只用否定形式,“舍得/不得”、“值得/不得”、“记得/不得”肯定、否定都用。

(二)C2 类可能补语

C2 类可能补语表示“情理上是否许可”,即“应该”的意思。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例如:

86,凉水浇不得。(意思是“不应该浇凉水)

87,那寿木盖子是四川漆!不能碰,碰不得!

但表示“不准许”意思时,不能用 C2 类可能补语,试比较:

Trang 19

88,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能走!()

*没有我的命令你走不得。()

除了疑问句外,C2 类可能补语一般只用否定形式。这是因为此类可能补语常用来规劝、提醒或警告,意思是“不要做或避免出现可能补语前的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此类补语只出现口语中。

2.2.2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语义指向

2.2.2.1V+得+C (趋向补语/结果补语) 语义指向

“V+得/不+C”的补语“C”的语义,有的指向“V” 的施事或者施事的一部分,有的指向“V”的受事或者受事的一部分,有的指向述语“V”。例如:

89,我过去那个单位终日无所事事,薪水菲薄,饿不死也吃不饱,难受坏了,毁我青春。(王朔)

90,(小矮子)两个大门牙支出来,说话有些关不住风。(曹禹)

例(89),我饿,我死,饿死,语义指向受事和述语。我吃饭,我肚子饱,吃饱,语义指向施事的一部分和述语。例(90)小矮子的门牙关风,风不住,关住。语义指向受事和述语。

91,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汀,来。。.(老舍)

例(91)祥子拧衣裤,衣裤里面的汀出来,拧出汀来。语义指向受事的一部分和述语。

例(92)用赞助,赞助了,用了。“了”语义指向“用”的受事“赞助”和述语“用”。例(93)谁跑,跑了。“了”的语义指向述语“跑”。

第二, “V+得了”中的“了”是虚义语素,它的语义不是指向受事,而是指向述

语“V”。例如:

94,不厉害怎么开得了工厂。(老舍)

开工厂,开了。“了”语义指向述语“开”。

Trang 20

2.3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用法特点

2.3.1 可能补语结构的用法

第一,“能(可以)+动词+得+结果补语(或者趋向补语),即,“能+可能补语的肯定式”,意义不变:

106,*说不出来话 ->说不出话来。

107,*爬不上去山 –>爬不上山去。

第四,“可能补语”与“把”不共存:

Trang 21

在“吃了”、“管着”、“做来”,说明这种特定格式的重要性超过了作补语的词本

Trang 22

身,所以,不能改用其他的否定式。另外,可能补语跟动词的结合也比较紧密,不能再带任何成分。如,“说得很清楚”、“说得清楚极了”却只可能是程度补语,决不会是可能补语。

Trang 23

表示可能“得”从意义上看,与助动词“能”的表示可能的意义相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得”还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在层次问题上,可能补语的“得”直接组合“V”和“C”,“V”和“C”直接成分,处于同一层次,所以“V”和 “C”能直接组合。

可能补语语义特点,第一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位于受事 成分前面的支配成分表示的意义是主动意义,位于受事成分后面的支配成分表示的意义是被动意义。“V+得+C”一般用于主动意义,极少数用于被动意义。“V+得”也用于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和“V+得了”一般用于主动意义不同,“V+得”一般用于被动意义,极少数用于主动意义。第二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V+得+C”绝大多数具有积极意义,极少数具有消极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好的结果或趋向发生。“V+得了”也是绝大多数具有积极意义,极少数具有消极意义。

“V+得”绝大多数用于积极意义,极少数用于消极意义。

可能补语否定式,要去掉“得”,换上“不”,表示某事不可能实现,也不

能用“没有(没)”。另外,可能补语跟动词的结合也比较紧密,不能再带任何成分。如“说得很清楚”、“说得清楚极了”。

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有同有异。不论在句式的语法、功能方面还是语义方面都存在相同之外及不同之外。因此学习与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

Trang 24

第三章 升龙大学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偏误考察

3.1 有关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

3.1.1 偏误分析的概念

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应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和学习也是非常重视偏误分析的。

偏误分析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语言学家已经指出,比如:

周小宾在《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指出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

鲁健骥《外国汉语教学思考 集》中认为所谓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过程,这包括偏误怎么发生的,在不同阶段会产生怎么样的偏误,….。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从以上表达中可以看出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产生不同的偏误。

3.1.2 偏误的类型

许多语言学家非常重视偏误的分类,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所以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人在研究过程中认为周小宾先生的理论在《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中已经指出:“偏误形式分为五类:遗漏、误代、错序、误加、杂糅”是比较全面的。

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者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例如:

129,*他在台湾住了九月。

130,他在台湾住了九个月。

例子(157)中的数词“九”和名词“月”之间遗漏了量词“个”。

Trang 25

 “误代偏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择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例如:

131,*你喜欢粉红色或者蓝色?

132,你喜欢粉红色还是蓝色?

例子(159)中的“或者”不适合句子的环境,在这个句子里要使用“还是”才合适。

135,*他已经把这段论文修改完了。

136,他已经把这段论文修改了。

例如(135)中的“修改”本身带有结果义或完成义的,可以单独充当。

 杂糅偏误指由于在句子中多个句法结构不恰当糅合在一起而造成的偏误。例如:

137,*今天我没有时间不能去得了。

138,今天我没有时间 ,去不了。

在例如(137)表示行为者的自身能力或者条件充许时,所以只用不能或者可能补语否定形式来表达,绝对不用可能补语肯定式与不能结合。

3.2.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3.2.1 调查目的

Coder(1967)发表了经典之作《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他指出了学习者偏误的作用:

(1)通过偏误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2)通过偏误分析可以看到第二语言是如何被习得;

(3)学习者通过偏误的验证他们对第二语言规则的理解正确与否。

本人的调查目的是了解越南学生学习可能补语的掌握情况,找出偏误成因并提出学习汉语可能补语的建议。

3.2.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升龙大学中文系的 87 个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有 26 个,二年级学生有 31 个,一年级学生有 30 个。

Trang 26

3.2.3.调查方法

把问卷调查发给中文系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让他们在场回答问卷调查所提出的问题。收集,统计数量并分析调查结果。

3.2.4 调查时间

2014 年 6 月

3.2.5 调查内容

为了上面所提到的调查目的。本人特意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此问卷调查分为三个关于可能补语的练习,包括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判断正误,若误的就要改正和翻译练习。(详细内容请看附录一。)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调查结果

对不同的问题,学生所犯的错误也不同,由此本人先后对每一例句详细的分析学生的错误;在本调查结果表格中本人专门针对学生关于可能补语运用所犯的错误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1.你的衣服怎么这么脏?我洗了好几篇都………….。

A 洗得干净 B 洗不干净 C 洗得了 D 洗不了

图 3.1:第一题的偏误情况

Trang 30

二,练习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如果错误的请改正)的调查结果如下: (请看下一页的表(1)

Trang 31

二年级 87% 11% 2%

一年级 79% 12% 8%

Trang 32

表 3.4:第三题的偏误情况

4 Khi mới đến Trung Quốc,một câu tiếng Hán tôi cũng không hiểu

正确 误代 其他的错误 三年级 96% 1% 3%

二年级 81% 2% 17% 0%

一年级 69% 11% 17% 3%

表 3.6:第五题的偏误情况

(调查结果表格中的其他错误如 写错别字、用词不当、不会翻译及留空格的等错误)

3.3.2 调查结果分析

在现代汉语里,可能补语使用频率比较高。越南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偏误。

按照以上偏误分析的理论,偏误形式可以分为五类。从本人在学习汉语过程的角度来看并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越南学生(升龙大学中文系初中级的学生)在使用可能补语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偏误,同时综合上述的实际卷调查结果,我们归纳起来“可能补语”出现的偏误有 5 类为:遗漏、误代、错序、杂糅、误加。

第一,遗漏

使用“得”是现代汉语的特殊词语之一,但在越南语没有这个词的。因此,中级阶段越南学生使用“可能补语”时常犯错主要为:应使用可能补语时不使用助词“得”。这一篇类型是所有偏误中数量比较多的。

如练习三的第一题或第二、第三题:

第一题:*我能做完今天的作业

在这个句子,因为越语没有与可能补语相对应的形式而只有与能愿动词相应对的助动词“có thể”来表示可能性,受母语负迁移产生偏误。因此,应该改为: 我做得完今天的作业。

或者 第二题:*好久不见,没想到你还认识我。

Trang 33

以上的句子表示可能性的意思不是表示结果,但很多学生认为这个句子属于结果补语形式,引起遗漏助词“得”。所以要改为:

好久不见,没想到你还认得我。

第二,误代

1.误代句子的意义

误代句子的意义是指由于选择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如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你的衣服怎么这么脏?我洗了好几篇都洗得干净(洗得了 /洗不了)。 改为:你的衣服怎么这么脏?我洗了好几篇都洗不干净。

*这么多作业,你做不完吗?

改为:这么多作业,你做得完吗?

据统计,在第一题有 8%三年级学生、6%二年级学生和 13%一年级学生选择答案 A,答案 C 只有 10%一年级学生选择的。最后有 12%三年级学生,32%二年级学生和 52%一年级学生选择答案 D。大部分学生选择答案 A、C、D 都犯误代句式意义的偏误。因为答案A“洗得干净”表示可能性,答案 C “洗得了”、答

案D“洗不了”表示动作行为能否发生的意思,所以在这句子应该选择答案 B“洗不干净”才适合。

与第一题相似,第二题也要选择答案A “做得完”才符合于句子的意义,而不能用其他的答案。

2.误代句式

误代句式是指由于句子选择的错误而发生的。按调查数据,这一偏误类型是所有偏误中数量比较多的之一。

Trang 34

另外,可能补语的正反疑问形式也是一种错误而中阶段学生常见遇到。例如练习(一)的第三题和练习(二)的句子(3)

3.误代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

误代句式的偏误是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的用法和结构,有时还是用母语的思维来思考。可能补语后面可以带宾语,但状态补语不能带宾语。因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有比较相同的语法结构而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出现偏误。如表一的练习(二)偏误情况和练习三的第二题:

“想得起来想不起来 ”和“搬得动搬不动”才对。

4.误代可能补语与“把”共存

在可能补语句子中,“把”字句和可能补语不共存。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可能补语也经常遇到这种偏误。

如练习一的第七题只有三年级的 6%、二年级学生的 4% 和一年级学生的10%选择 A 答案:

Trang 35

受事进行某个动作从而产生某种变化或者出现某种结果而并非表示某个动作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所以表示可能性的可能补语不能出现“把”字句中。所以应该改为:

从本人统计的数据来看,错序偏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问卷调查练习二的句子(2)、(6)和问卷调查练习三的第二题:

Trang 36

改为:我做得完今天的作业。

“了”表示完成的意思但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主要是主、客观的条件是否充许实现某动作变化结果等。因此,一般用于未完成的动作或临时变化的情况。所以以上的句子不能用“听得懂了”而用“听不懂”,不用“爬不上去了”或者“做得

完了”而要用“爬不上去”或“做得完”来表达才合适。

第五:杂糅

本人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中级阶段的学生当中,这一类型的偏误是最少的。如练习一的第六题和练习二的第一题:

3.3.3 偏误成因

我们通过调查越南学生具体是升龙大学中文系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使用汉语可能补语偏误分析,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的成因有以下几大方面:

3.3.3.1 母语负迁移

目前,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大部分是成年人,他们的母语思维已经难3以改变,所以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即汉语时,用母语思维方式来表达汉语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母语负迁移是造成偏误现象的原因之一,4表现在学生把母语跟目的语进行不够恰当的对比。常用母语知识代替目的语。

3.3.3.2 目的语负迁移

“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在心里学上叫做“过度泛化”3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口语方面有很多优势,一般来说学了 4 个月汉语就可以用汉语简单交流,而

4

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年。

Trang 37

且发音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学习时间比较长了,学生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原因在于他们经常回避使用复杂句子包括可能补语。因为汉语的三类可能补语用法比较复杂,加上形容词、结果补语的结构混淆、趋向补语以及一些规则等给学生带来很多目的语的干扰,所以他们经常选择自己习惯适应的结构来表达可能补语的意思。

3.3.3.3 老师与学习方面

在越南,大部分汉语教师都是越南人,特别是语法课,精读课都由越南老师来担任。越南老师教汉语时,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如:越南老师可以用越语来讲解语法部分,老师可讲汉语和越语进行对比,以避免学生的错误等。但是他们缺少目的语语感,或语感不够灵活,或有的老师自己表达不全面,所以也是造成学习者出现偏误的原因之一。还有因为教学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把完整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3.3.4 学生学习方面

对于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来说,就是在没有掌握汉语语法、语义及用法等规则的情况下,仿照母语规则来造出句子,使越南学生学汉语造成了一些麻烦和干扰。这些影响或干扰会容易产生了偏误。如果长久的时间,会造成习惯。

3.3.4 对越南学生学汉语可能补语的一些建议

可能补语是越南学生学汉语时觉得难点的语法之一。因此,越南学生想学得好可能补语并掌握以及准确地使用,特别是初中级学生。首先要把全部学过的语法知识都掌握好,要注意到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缺一不可。这需要一个科学的过程和长期的耐心来学习。在学习汉语可能补语时要抓住关键点否则就容易出错。

汉语可能补语使用频率比较高。所以我们不仅掌握好语法重点而且还要注意到使用环境。

此外,为了避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偏误,可以通过汉语可能补语的结构、语义、用法三个特点找出容易犯错的问题。以后在学习时,不会再出错误。

越南学生也应该多练,要熟练运用可能补语,可以自己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这些语言环境中尽量用可能补语,从而加强使用可能补语的能力

小结

偏误分析是对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产生不同的偏误。 在第三章我们设计有三个关于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练习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升龙大学初中级的汉语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时常犯的偏误包括:遗漏助词“得”;误代偏误有三种类型:误代句式、误代可能补语与状态补

Trang 38

语、误代选择不恰当的词语;还有错序、杂糅和加误的。从而我们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偏误成因并对现代汉语汉语可能补语学习者指出一些有关建议,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分参考材料。

结语

本人主要对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特点、结构、语义、用法四个方面进行

初步研究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可能补语是指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表达可能或不可能的“得”或“不”加上补语形式,表示主、客观条件能否充许进行某种动作或实现某种结果和变化。

第二,可能补语可分为:由 V+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构成叫 A 类可能补语;由 V+得/不+了构成叫 B 类可能补语;由得/不得构成叫 C 类可能补语。

第三,本人主要研究可能补语句法结构特点、语义特点、语法的意义以及语义指向的四个大方面。此外,通过对比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可以找出两者的异同。

第四,对越南升龙大学中文系初中级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偏误考察其及进行分析。越南学生常犯的偏误包括:遗漏、误代、错序、加误和杂糅等五类偏误。从而本人指出一些偏误成因并提出有关建议为了让汉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地运用可能补语以及提高汉语表达能力,也为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可能补语的过程中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Trang 39

8.杨寄洲《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年。

9.孙德金《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0.周小宾《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1.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年。

Trang 40

附录一

I.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越南汉语学习者对可能补语的学习情况,本人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请同学们认真提出答案。谢谢合作!

改为:……… 3.这个生词你念出来念得不出来?( )

改为:………

4 小河把这张桌子搬得动。( )

Trang 41

改为:……… 5.你想得起来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 )

改为:………

6.我说好了几遍,小兰还是不听懂。( )

改为:……… 7.我只学了几个月汉语,看不懂报纸。( )

改为:……… 8.今天晚上我有事,看不了这本书了。( )

改为:……… 9.他得好这篇文章。( )

改为: ……… 10.昨天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得懂了。

改为:……… 11.今天晚上我有事,看不了这本书。

改为:………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1.Tôi có thể làm xong bài tập ngày hôm nay

Trang 44

致谢

在偏写这篇论文过程中,我受到了升龙大学中文系的各位老师大量特与帮助,特别是阮垂玲硕士。阮垂玲硕士的热情指导、启发和鼓励帮助我能够完成这篇论文。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受到升龙大学中文系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各位同学的帮助。借此机会,我谨向各位老师、阮垂玲硕士和各位同学表示衷

心的感谢!

Ngày đăng: 12/06/2016, 04:45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