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ẩn dụ của từ vị giác tían (ngọt) và ku (đắng) trong tiếng hán và tiếng việt

95 554 6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95
Dung lượng 1,3 MB

Nội dung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 范氏娴 汉、越味觉词“ 越味觉词“甜”、“苦”隐喻对比研究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ẩn dụ từ vị giác “tián (ngọt)” “kǔ (đắng)”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汉语言理论 专业编号: 专业编号:60220204 2017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 PHẠM THỊ NHÀN 汉、越味觉词“ 越味觉词“甜”、“苦”隐喻对比研究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ẩn dụ từ vị giác “tián (ngọt)” “kǔ (đắng)”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 60220204 Cán hướng dẫn : TS Đỗ Thị Thanh Huyền HÀ NỘI - 2017 声明 本人声明硕士论文《 《汉、越味觉词“ 越味觉词“甜”、“苦”隐喻对比研》 隐喻对比研》 是本人在导师杜氏清玄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结果。本人保证,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只根据自己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与数 据进行分析与总, 没有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 品成果。 2017 年于河内 范氏娴 i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指导、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我要特 别感谢我的导师杜氏清玄博士的细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我进行研究和论 文撰写的过程中,老师已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及细致的修改。在此 我向她表示衷心的谢意。 我也感谢所有教授过我的各位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累,我没有 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 最后,我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 的感谢。 范氏娴 2017 年 07 月 13 日 ii 摘要 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中,摄取食物是最重 要的。通常,人类对食物的评价是通过“味觉”表现出来的。从“味 觉”产生的机制来看,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味觉词最基本的意义 表示的就是食物作用于味觉感官之后产生的生理反应。然而,“味觉” 这一具体的身体体验被人们富裕了抽象的心里感受,即隐喻化之后,就 会从味觉范畴的认知域转向其他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因而使味觉的词汇 意 义得以扩展、引申,甚至于其他词素构成其他抽象概念的词。这种 “味觉”体验和“味觉”隐喻化现象在各国的具体表现各有异同。这不 仅仅体现各国的语言差异,更进一步体现着各国文化的差异以及认知特 点的差异。 本论文在总结相关的理论基础上,采取统计、分析、对比等方法对 现代汉语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意义进行考察与分析,阐明其特 点。从而与越南语的“ngọt”和 “đắng” 进行对比,指出其间的异同。 汉、越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关系,汉、越两民族的认知模式和思 维方式有许多共同,“甜”和“苦”是人类两个最基本、最亲切的味 觉,被人用来明明体现自己的心里感觉,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越中 “甜”和“苦”这两种味道的隐喻现象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分析表明汉、越中“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反映了人们 认知过程中基于身体经验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概念和范畴,用具体反映 抽象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隐喻,味觉词,甜,苦,汉越对比。 关键词 iii 目录 声明 i 致谢 ii 摘要 iii 目录 iv 前言 1 选择理由 2.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及范围 4.研究任务 5.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汉、越味觉词“甜 、“苦 苦”隐喻 隐喻相关理论 越味觉词 甜”、 隐喻相关理论 1.1 隐喻的概说 1.1.1.隐喻的概念 1.1.1.4 通感投射 1.1.2 隐喻的形式 2.2.味觉词的隐喻 11 1.2.1 味觉词隐喻的概论 11 1.2.2 味觉词隐喻的研究综述 14 1.3 汉、越味觉词“甜”、“苦”隐喻的研究现状 17 1.3.1 汉语味觉词“甜”、“苦”隐喻的研究综述 17 1.3.2.越语味觉词 “ngọt”、“đắng” 隐喻的研究综述 19 小结 22 第二章 汉、越味觉词“甜 和“ngọt”的隐喻特点及其异同 的隐喻特点及其异同 23 越味觉词 甜”和 iv 2.1 汉语“甜”与 越语“ngọt”的概念 23 2.1.1 汉语“甜”的概念 23 2.1.2 越语“ngọt” 的概念 24 2.2.汉语“甜”的意义 24 2.2.1.“甜”的基本义 24 2.2.2.“甜”的扩展义 25 2.2.3.“甜”的隐喻意义 28 2.3 越语“ ngọt”的意义 36 2.3.1.“ngọt”的基本义 36 2.3.2.“ngọt”的扩展义 37 2.3.3.“ ngọt”的隐喻意义 38 2.4.汉语“甜”和 越语“ngọt”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45 2.4.1.汉、越的“甜”、“ngọt”的词义扩展过程 45 2.4.2.汉语“甜”与越语“ngọt”隐喻投射的共性 47 2.4.3.汉语“甜”与越语“ngọt”特有的隐喻投射 50 小结 52 第三章 汉、越味觉词“苦 和“đắng”的隐喻特点及其异 的隐喻特点及其异同 越味觉词 苦”和 的隐喻特点及其异同 54 3.1.汉语“苦”与 越语 “đắng”的概念 54 3.1.1.汉语“苦”的概念 54 3.1.2.越语“đắng”的概念 55 3.2 汉语“苦”的意义 55 3.2.1.汉语“苦”的基本义 56 3.2.2.汉语“苦”的扩展义 56 3.2.3.“苦”的隐喻意义 59 第十、用来描写触觉感受, “寒冷”、 “严寒” 65 3.3.越语“đắng”的意义 66 v 3.3.1.“đắng”的基本义 66 3.3.2.“đắng”的扩展义 66 3.3.3.“đắng”的隐喻意义 67 3.4 汉语“苦”与越语 “đắng”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72 3.4.1 汉语“苦”与越语 “đắng”的词义扩展过程 72 3.4.2 汉语“苦”与越语 “đắng”隐喻投射的共性 74 3.4.3.汉语“苦”与 越语 “đắng”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75 小结 79 结论 80 参考文献 82 vi 前言 选择理由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 情色彩和思维认识。其中,隐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式。任何语言, 汉语、英语、俄语、越南语等都有隐喻式。千百多年来,隐喻一直是 学者们热衷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隐喻式无处不在, 它是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在现实 主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即身体感知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用自己 的身体,尤其是五官感知世界,其中味觉在认知过程中举足轻重。人 们常常用所熟悉的味觉来隐喻其他更为抽象的概念,比如精神状态。 中国和越南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汉语和越南语都有味觉词隐喻的 现象,但其表现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味觉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知 能力之一,味觉隐喻在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 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本文基于大量语料,从概念隐喻的视 角,对汉语和越南语中的味觉词“甜”、“苦”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试 图揭示两种语言中味觉词“甜”、“苦”隐喻的共同之点与特殊之 处,以及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及两个国家文化的特征。 我们拟定选择“ “汉、越味觉词“ 越味觉词“甜”、“苦”隐喻对比研究” 隐喻对比研究”作 为汉语专业硕士论文。我们希望这种对比研究对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 有所帮助。此外,如果我们了解汉、越味觉词“甜”、“苦”隐喻的 特点,会更容易了解汉、越两个语言反映汉、越两个国家的文化及思 维特点,这将有助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 2. .研究目的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几十年来,隐喻已经成了认知语言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证明部分 抽象思维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我们对汉、越语味觉词“甜”、“苦” 隐喻系统做大量的研究。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弄清汉、越语味觉词“甜”、“苦” 隐喻,指出两种语言的相同和差异;深入了解汉、越语的含义文化;让对 外汉、越语教学的老师学生们更了解两种语言的味觉词“甜”、“苦” 隐喻,避免交际过程中的错误。 3. .研究对象及范围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 生的一种感觉。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传统上只有四种基本味觉: 酸、甜、苦、辣。在语言学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四种味觉词来隐 喻人们的感觉,心思,愿望和感情。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和越语的味觉词“甜”、“苦”隐 喻。两个语言的该类词语比较丰富,它们除了有本义以外,还有象征 义,派生义。本论文将该类词语及其隐喻进行分析,考察。 本文的语料主要包括汉、越语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句型、日常用语 和简短会话等,汉、越语的诗歌、文学作品、词典、语言学杂志、谷 歌、百度收集的大量来自语境的真实可靠的语料。翻译的时候使用不同 汉语和越语词典。汉、越味觉词“甜”、“苦”隐喻的例子主要来自不 同的文学作品。 4.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对汉、越语味觉词“甜”、“苦”隐喻进行综述; (2)对汉、越语味觉词“甜”与“ngọt”的隐喻进行对比,阐明 各自特点及其间的异同。 (3)对汉、越语味觉词“苦”与“đắng”隐喻进行对比,阐明各 自特点及其间的异同。 5. .研究方法 图五 汉语“ ” (苦)由隐喻推动的词义引申发展方式 汉语“đắng” 隐喻推动的词义引申发展方式 听觉域 视觉域 嗅觉域 心理域 触觉域 基本义 人物域 (像黄连和茶一样) 生活经历域 贫穷 动作域 (使 受苦) 怨恨、痛恨 方式域 (耐心、尽力) 相对于汉语而言,越语中“苦”的转义要少得多,其经过隐喻引申 发展的路程也简单得多。一是基于“苦”带来不舒服的味感,由味觉域 投射到视觉域引申了“苦笑、苦脸”;二是投射到听觉域发生了“痛苦 的声音”;三是投射到嗅觉域引申了“苦气味”;四是投射到触觉域发 展出“身体不舒服,不想吃”;五是投射到心里域发展出的转义“心里 痛苦难过的感觉”。在越语里,表示“痛苦”的意义可以“延伸”到生 活域,如(人生很苦)。因为“苦”味道不是受欢迎的,所以“苦”味 道通过隐喻投射发展出结果域(不好的结果)。 73 图六 越语“ ”(苦)由隐喻推动的词义引申发展方式 越语“đắng” 隐喻推动的词义引申发展方式 视觉域 听觉域 基本义 爱情域 (像无患子和鱼胆一样) 心里域 结果域 生活经历域 3.4.2 汉语“ ”隐喻投射的共性 汉语“苦”与越语 “đắng” 隐喻投射的共性 第一、 第一、汉、越语都从味觉域 越语都从味觉域映射 都从味觉域映射到 映射到视觉域 视觉域、听觉域 听觉域、嗅觉域表示让 嗅觉域表示让人 域表示让人感 觉到痛苦 觉到痛苦、 痛苦、烦恼的声音笑容 烦恼的声音笑容 例 158: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 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 攒眉苦脸 十钱。(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Khơng chiụ Lão Trâu mặt mày nhăn nhó, u cầu làm thêm hai coi bốn trăm năm mươi đồng ) 例 159:人寝食难安。(陈鹏解梦《八种气味把控你的梦境》) (Mùi hương dễ chịu làm cho ngủ ngon hơn, cảnh mộng đẹp hơn, mùi hương ngửi vào thấy chanh chua cay đắng giấc ngủ khơng n) 例 160:Nhưng thường ngửi thấy sau chuỗi ngày ngào mùi đăng đắng (Mùi mưa - AshGrey_GW)(经过一串美好的日 子,我嗅到的却是苦 苦香。) 74 第二、 第二、从味觉域映射 从味觉域映射到 映射到心里域 心里域,表示悲痛 表示悲痛、 悲痛、难受。 难受。 例 161: Nhưng khơng muốn để xảy chuyện can qua nên đành nuốt cay ngậm đắng (Lá cờ thêu sáu chữ vàng – Nguyễn Huy Tưởng) (为不干出什么事情而需要茹苦 苦含辛。) 例 162:Trên đời nghìn vạn điều cay đắng, cay đắng chi tự (Hồ Chí Minh) (生活中痛苦 痛苦的事有千万, 可最痛苦 痛苦就是没有自由。) 痛苦 痛苦 第三、 第三、从味觉域映射 从味觉域映射到 映射到生活域 生活域,表示辛苦、 表示辛苦、艰难。 例 163:Thì người khơng ngờ trải qua chua chát đắng cay (Những mành đời đen trắng – Nguyễn Quang Lập) (原来他已 经过多么苦酸的日子。) 3.4 ”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3.4.3. 3.汉语“ 汉语“苦”与 越语 “đắng” 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3.4.3.1. 汉语“苦”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第一、 第一、“苦”的基本义像黄连 基本义像黄连一样的味 像黄连一样的味道 一样的味道 例 164:所以小孩子通常都不喜欢带有苦 苦味的食物,如苦瓜、鱼 的内脏、苦味巧克力、黑咖啡、浓茶、啤酒等等。 (养生之道) (Sở dĩ trẻ khơng thích đồ đắng, khổ qua, nội tạng cá, socola vị đắng, cà phê, trà đậm, bia ) 第二、 第二、喻指耐心, 指耐心,尽力 例 16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 埋头苦干的人。(鲁迅《且介亭杂 埋头苦干 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Chúng ta từ trước đến có người miệt mài làm việc.) 例 166: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离不开埋头苦干 埋头苦干,在新世纪实现第 埋头苦干 三步战略目标同样离不开埋头苦干 埋头苦干。(刘占锋《还是要埋头苦干》) 埋头苦干 75 (Thời kỳ huy hoàng nhân dân Trung Hoa thiếu làm việc tận tụy, thời kỳ để thực mục tiêu chiến lược thiếu làm việc tận tụy.) 第三、 第三、使 受苦 受苦 例 167:然 而 我 还 有 所 为 , 我 愿 意 为 此 求 乞 , 为 此 冻 馁 , 为 此 寂 寞, 为 此 辛苦 。 (鲁迅《彷徨》)(Nhưng cho rằng, tơi sẵn sàng việc mà xin ăn, việc mà chịu đói rét, việc mà quạnh, việc mà vất vả cực nhọc) 例 168:只要我在这里,决不让你受苦 受苦。(ichacha.net/) 受苦 (Chỉ cần có anh khơng để em phải chịu khổ.) 第四、 第四、喻指怨恨 喻指怨恨, 怨恨,痛恨 例 169: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 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 苦毒 贼。《三国志‧魏志‧凉茂传》 (Công Tào lo nguy hiểm thất bại tổ quốc, lo đau khổ quốc dân, dẫn nghĩa quân chém tên giặc cho thiên hạ.) 第五、 第五、喻指贫穷 喻指贫穷 例 170:许多伟人曾经是贫苦 贫苦、不足轻重的小孩。好汉不怕出生贱。 贫苦 (http://dict.cn/) (Nhiều vĩ nhân người nghèo khổ, đứa trẻ bị coi thường Hảo Hán không sợ xuất thân nghèo hèn.) 例 171:那些贫苦 贫苦的儿童上免费学校。(http://dict.cn/) 贫苦 (Những đứa trẻ nghèo miễn học phí.) 3.4.3.2.越语中“đắng”特有的隐喻投射 第一、 ”的基本义像无患 第一、“đắng” 基本义像无患子或 像无患子或鱼胆 子或鱼胆的味 鱼胆的味道 的味道 76 例 172:Hắn bâng khuâng tỉnh dậy, thấy miệng đắng, lòng mơ hồ buồn (Chí Phèo – Nam Cao)(他惘惘地醒起来,嘴里觉得苦 苦, 心里含糊难受。) 第二、 第二、喻指不好的结果 喻指不好的结果 例 173:Cái kết "đắng lòng" cho Khả Ngân say nắng trai đẹp (yan.vn) (倾心帅哥时,可银感受到“心理痛苦”的结果。) 例 174:Và 638 lần CIA phải ngậm ngùi nhận kết cay đắng (thoibao.today/)(第 638 中央情报局要惆怅地接受这个痛苦的 结果。) 第三、 第三、喻指痛苦 喻指痛苦的爱情 痛苦的爱情 例 175:u người khơng u mình, có phải đắng? Thấy người yêu vui tay người khác, có phải đắng? (suynghiem.vn/) (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是苦 苦?看到自己爱的人在别人手 里,是不是苦 苦?) 例 176:Cafe đắng – bỏ đường ! Tình đắng – bỏ xong ! (beta.dongcam.vn/) (苦 苦咖啡加糖就好!苦 苦爱情放手就好!) 77 表二 汉语“ ”的异同 汉语“苦”和越语“ 和越语“đắng” 源域 投射域 投射域 汉语 越语 像黄连 像无患 一样的 子或鱼 味道 意义概括 意义概括 汉语 越语 视觉域 看起来痛苦、烦闷的样子 V V 听觉域 使人听起来觉得不舒服 V V 嗅觉域 使人嗅起来觉得不舒服 V V 触觉域 由接触而觉得不舒服 V X 心理域 难过、不舒服的身体感受 V V V V 胆的味 道 生活经历域 贫穷的、痛苦的、艰难的 日子 任务域 生活不幸福的人 V X 结果域 表示不美好的结果或没有 X V 期待的事情 动作域 使 受苦 V X 方式域 表示高速度的动作 V X 属性域 竭力、极力、恳切、有耐 V X V X V X X V 心地 贫穷 贫苦、困苦、艰难的 怨恨、痛恨 对某种人、某种事情发生 怨恨、痛恨 爱情域 爱情里,遇到痛苦、烦 恼、不如意 注:(V)表示具有这个意义,(X)不具有这个意义 78 以上表中可以看出,汉、越语中“苦”的隐喻投射有 14 个,其 中 个为两种语言所共有,7 个为汉语所特有,2 个为越语所特有,表现 出一种“同异共存”的关系。通过考察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我们发 现,汉语“苦”的隐喻投射要比越语丰富一些,反映出汉民族比越民族 更充分地利用了“苦”这个味觉概念来理解并发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小结 这章里,我们已经对汉语“苦”与越南“đắng”进行研究其隐喻意 义。汉语“苦”从一个像胆汁或黄连样的味道与越语“đắng”从一个像 鱼胆或无患子的味道,通过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而产生不同的派生义以及 隐喻意义。人们听到苦涩的话,嗅到不好的气香,看到烦恼的脸面,经 过艰难的时刻,苦于什么事,接受失败或者发生爱情的痛苦都像吃到胆 汁或鱼胆一样。“苦”这种不被喜爱的味觉感受,给人带来难受。当人 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类似的感觉时就会与“苦”相连。“苦”的让人难受 的味道体验决定了“苦”的隐喻充满了痛苦、烦恼、苦楚的消极意义。 汉、越两个民族对“苦”味的认知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两种 语言中“苦”都可以用来表示“难受、不舒适的生理感受”,“痛苦、 烦恼、苦闷、苦涩的心理感受”,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民族在认知“苦” 味时,都同样体验到了让人不舒适的味道感受。 人们总是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陌生的、无形 的、抽象的概念。汉、越语中“苦”的隐喻投射有 14 个,其中 个为两 种语言所共有,7 个为汉语所特有,2 个为越语所特有,汉语“苦”的隐 喻投射要比越语丰富一些。人类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经验往往能成为人们 认知世界的一个参照。汉、越语中“苦”的丰富隐喻正是源自人们在认 知过程中具体的感觉感受。 汉、越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对“甜”、“苦”的隐喻不但有共性 还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两个国家根本有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文化。在 发展过程中,由于语言接触因素、思维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而两个 民族对“甜”、“苦”创造不同的隐喻概念。 79 结论 隐喻对人们是最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有很多不同 的密切关系。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常常对相似的事物、相互联系的食 物进行比较。Lakoff 和 Johnson(1980)已经说过:“隐喻过程是建设 不同认知域的联系的过程,其中源域和目的域的联系是在它们的相似性 而出生”。实际上,这两个域的联系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在联想基 础而成。不同的映射关系通过人们的联想而形成。 饮食是是我们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吃饭的时候,菜的味道往 往是热门的问题。并且各个国家讲究自己国际饮食的味道。因此味觉不 仅表示饮食的味道,而且表示我们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受到这方面启 发,发现研究的价值,对汉、越语味觉“甜”、“苦”的隐喻进行对比 研究。汉、越两个语言都用味觉词是源域,映射到不同的目的域,如: 视觉域、听觉域、嗅觉域、触觉域、心理域、生活域、结果域什么的, 使味觉词有不同的隐喻意思。 “甜”和“苦”的隐喻是人们对生活中好的和差的感觉和事物的 贴切的反应。它们的用法由来已久。而且绝大部分隐喻用法和由它们合 成的词汇已经成为死隐喻, 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它们和甜味 与苦味的联系。它们用作味觉本义以外的意义时,绝大多数都被用来指 一种抽象或较为抽象的事物,尤其在指生活的时候。如:人们用“苦尽 甘来”来形容某某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终于熬出头。 “甜”和“苦”的隐喻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形象生动的经验 基础。它们和人们在品尝“甜”和“苦”这两种味道时脸上的表情是密 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在味觉感受到“甜”的味道时,它使人的整个口 腔系统都感到舒服愉悦,脸上呈现的表情是舒展的;而“苦”的味道让 人的口腔感到十分难受,人脸上的表情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甜甜 的笑”和“苦笑”这一对反义词是一对最为恰当地列子。这一对词描述 的是视觉体验,对于“笑”这样一个可以看见却不可能品尝的行为, 80 “苦”和“甜”却可以表达得细致入微。开心的笑正是面部表情舒展的 “甜甜的”笑,而担忧的、不开心的笑恰恰就是一种皱着一张脸的 “苦”笑。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们在品尝“甜”和“苦”时的表情。 汉语的“甜”和越南语的“ngọt”与汉语的“苦”和越南语的 “đắng”从饮食方面的源域映射到生活上幸福与苦难的目的域。这种隐 喻是通过中国人和越南人经历过实际物质及精神生活的体验而得来的一 种思维联想的结果。汉越语的这种隐喻大同小异,生动地体现了两国人 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认知特点。这种隐喻使语言的 运用更为丰富多彩,满足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交流的需要。 通过以上对汉、越“甜”与“苦”的隐喻及特征的分析,我们可 以看出人类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经验往往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参 照。汉越语里“甜”和“苦”的丰富隐喻正是源自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具 体的感觉感受。“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反映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 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正如 Lakoff 和 Johnson 所提出的:“概念是 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 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81 参考文 参考文献 A 汉语 长敬宁《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 段宝载《说文解字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胡壮《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2004 年。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 钱钟书《通感》,文学评论,北京,1962 年。 陈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味觉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13 年。 陈小麟《从认知角度对中英味觉词“甜”的对比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 2013 年。 董伟娟、黄小苹《英汉基本味觉形容词隐喻对比分析》, 黑龙江教学学院学报,2010 年。 10 金善熙《汉韩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复旦大学,硕士 论文,2012 年。 11 江宏《汉英味觉词文化学浅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年。 12. 缑 瑞 隆 《 汉 语 感 觉 范 畴 隐 喻 系 统 》 ,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13. 高 志 武 《 汉 语 味 觉 词 “ 甜 ”“ 苦 ” 的 隐 喻 对 比 研 究 》 ,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考试周刊, 2014 年。 14. 胡广耀《英汉语味觉词语情感隐喻认知对比》,考试周刊, 2012 年。 82 15. 黄宝珍 《汉日语味觉词对比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年。 16 李金兰《味觉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修辞学习, 2005 年。 17. 李云霞《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味觉词的对比分析》, 牡丹红大学学报,2011 年。 18. 李秋月《汉韩基本味觉词认知语义对比研究》,中央 民族 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 19. 梁惠正《中韩味觉形容词比较研究》,山东大学, 硕士 论文,2011 年。 20 彭凤《维吾尔族味觉词概念结构及文化探析》,2008 年。 21. 尚绮、明江《甜和苦的味觉隐喻现象》,重庆科技学院 学报,2010 年。 22. 尚芳《汉英甜和苦味觉隐喻对比》,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6 年。 23. 首推伍铁平《不同语言的味觉词和温度词对客观现实的 不同切分一语言类型学研究》,1989 年。 24. 田皓《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比较日汉英语味觉词的语义 转移》,天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25. 王静《汉日味觉词甜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11 年。 26. 王静《汉日基本味觉词形容词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以汉日 味觉词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 年。 27. 王明《现代汉语基本味觉词语义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83 28. 王银平《英汉味觉范畴隐喻对比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8 年。 29 王银平《英汉味觉词苦的认知隐喻》,邓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学报,2010 年。 30. 王永美《基于语料库的中英常规味觉隐喻研究》,华中科技 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31 熊黎、郑厚尧《汉语味觉词甜的认知隐喻研究》,长江大学 学报,2009 年。 32 徐小佳、许曦明《汉英“酸”味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 年。 33. 杨洋、董方峰《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 现代语文,2006 年。 34 杨婷在《基于语料库的中英味觉词“甜甜”“酸”“苦” 认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2 年。 35. 尹文婷《汉英“味觉”类词语对比研究》,云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年。 36 张华《汉语味觉词的文化审视》,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5 年。 37. 张韶岩《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申义之比较》,解放军 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年。 38. 周静《汉俄味觉词隐喻性的对比分析》,广东外语留大学, 硕士论文,2013 年。 39 韦媛媛《汉泰语味觉词隐喻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 论文,2013 年。 84 40 徐莲 《通感式词义引申的规律及其扩展》,解释放军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4 年。 41 阮氏碧合《越南语食品方面的概念隐喻》,硕士论文,河内 师范大学,2015 年。 42 阮惠安《素有诗中的修辞》,博士论文,太原师范大学,2008 年。 43. 刘光创《现代汉语里与酸、甜、苦、辣等食味相关的词语 研究》,硕士论文,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2007 年。 44 吴垂玲《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研究》,硕士论文, 河内国家 大学下属外语大学,2014 年。 45. 江耀楠《汉语成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年。 46.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 年。 47. 林志伟、爱颖《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年。 48 任德山、李伯钦《中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 年。 49 设光辉《汉语字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0 孙红德《汉语俗语词典》中华书局,2001 年。 51 周静琪《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6 年。 B.越语 1. Nguyễn Hữu Đạt (2009), Đặc trưng ngơn ngữ văn hóa giao tiếp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Việt Nam 2. Trần Văn Cơ (2007), Ngôn ngữ học Tri nhận,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3. Trần Văn Cơ (2009), Khảo luận - Ẩn dụ tri nhận, Nxb Lao động xã hội, TP Hồ Chí Minh 4. Trần Văn Cơ (2011), Ngôn ngữ học tri nhận Từ điển, Nxb Phương Đơng, TP Hồ Chí Minh 5. Đỗ Hữu Châu (2003), Đại cương ngôn ngữ học, Nxb Giáo dục 85 6. Mai Ngọc Chừ, Vũ Đức Nghiệu, Hồng Trọng Phiến (2003), Cơ sở ngơn ngữ học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7. Hoàng Quốc Hải (2005), Văn hóa phong tục, Nxb Phụ nữ 8. Bùi Mạnh Hùng (2008), Ngôn ngữ học đối chiếu, Nxb Giáo dục Nguyễn Thị Thanh Huyền (2008), Bước đầu tìm hiểu cách tri nhận giới người Việt ngữ liệu câu đố,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ữ vă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Khoa học Xã hội Nhân văn 10. Nguyễn Văn Khang (2012), Ngôn ngữ học xã hội, Nxb Giáo dục 11 Đinh Trọng Lạc (1994), 99 phương tiện biện pháp tu từ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12 Trần Thị Phương Lý (2008), Ẩn dụ nhìn từ lí thuyết ngơn ngữ học tri nhận ngữ liệu phạm trù thực vật tiếng Việt, Tạp chí KH&GD 13 Trần Thị Phương Lý (2009), Mơ hình chuyển di khái niệm ẩn dụ tri nhận từ thực vật tiếng Việt, Tạp chí khoa học giáo dục 14 Trần Thị Phương Lý Nguyễn Thị Bạch Nhạn (2007), Ẩn dụ phạm trù thực vật người góc nhìn tri nhận, Đại học Sư phạm Huế kỷ yếu Hội thảo ngơn ngữ học trẻ 15 Hồng Kim Ngọc (2004), So sánh ẩn dụ ca dao trữ tình, Nxb Khoa học 16 Ngơ Minh Nguyệt (2012), Đặc điểm cấu tạo, ngữ nghĩa hàm ý văn hóa từ mùi tiếng Hán đại, Tạp chí Khoa học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17. Nguyễn Thiện Giáp (2000), Dụng học Việt ngữ,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18. Nguyễn Thiện Giáp (2002), 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 Nxb Giáo dục 19. Nguyễn Đức Tồn (2008), Đặc trưng văn hóa – dân tộc ngôn ngữ tư duy,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Hà Nội 86 20. Trần Ngọc Thêm (1997), Cơ sở văn hóa Việt Nam, Nxb Giáo dục Nguyễn Đức Tồn (2013) Những vấn đề ngôn ngữ học cấu 21 trúc ánh sáng lí thuyết ngôn ngữ học đại,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22 Hoàng Phê (2002),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Nxb Đà Nẵng 23 Nguyễn Như Ý (1999), Đại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Nxb Văn hóa thơng tin C.英语 Black, M.1962 Metaphor [A] In Black, M (ed.) Models and Metaphors [C] In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lack, M 1962 More about metaphor [A] In 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 Cambrige: CUP Hausman, C R 1984 A Discourse on Novely and Creation [M] Albany, New York: SUNY Press Hausaman, C R 1989 Metaphor and Art: Interactionism and Reference in Verbal and Nonverbal Art [M] Cambrige: CUP Indurkhya, B.1992 Metaphor and Cognition [M]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lisher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1987a Nouns and Verbs [J] Language 63: 53~95 Riceour, P 1978 The Rule of Metaphor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87 ... HỌC ************ PHẠM THỊ NHÀN 汉、越味觉词“ 越味觉词“甜”、“苦”隐喻对比研究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ẩn dụ từ vị giác “tián (ngọt) “kǔ (đắng)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Cup 2006 Trong trận đấu knock-out vậy, chẳng muốn sớm gặp phải đội chủ nhà Hôm nay, Thuỵ Điển phải làm việc không muốn Và vơ tình họ hâm nóng lại "cuộc chiến tranh lạnh" hai quốc gia, xảy từ năm... 喻研究较深的学者应该提到丁仲乐(Đinh Trọng Lạc)经过多年研究越 南语修辞于 1994 年已经发表了《越南语修辞法 99 则》(99 phương tiện biện pháp tu từ tiếng Việt) 一书、黄金玉 2004 年答辩成功的《抒情歌 谣中的比方和隐喻》。杜有珠(Đỗ Hữu Châu)、陈文基(Trần Văn Cơ)、阮善甲(Nguyễn Thiện Giáp)、黎光添(Lê

Ngày đăng: 23/03/2020, 21:38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