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NGHIÊN cứu về CÁCH DÙNG sử ĐỘNG của TÍNH từ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PHƯƠNG PHÁP DỊCH hán VIỆT

148 264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148
Dung lượng 2,83 MB

Nội dung

选题缘由 当今,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人类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者日益增多。所以如何流利使用汉语对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汉语的语法、语音、汉字每个方面都有他本身的难点。其中在语法方面上有很多问题要注意并仔细研究才能让学者把汉语说得跟中国人一样通顺。 现代汉语语法里面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现象,使动用法是其中一个。其实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是很常见的。―使动‖这一名字来源于陈承

Trang 3

HÀ NỘI, 2014

Trang 4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范德忠博士的指导下自己努力完成的。除了文中已经加以标注的地方以外,没有抄袭或剽窃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请人代做。若在论文的各种检查、审阅、批评中被发现有以上行为,愿按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处罚。

作者签名

Trang 5

致谢词

本人在撰写这篇论文之中已经收到各位老师,各位朋友的不断支持与鼓励。特别是范德忠博士,他已经为我提出很多启发与指导。在范德忠博士的指导下,虽然撰写工作遇到一步一步的困难,但是本人已经克服、处理,最终也能够完成这篇论文。因此在这里本人要向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尤其是范德忠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让我能够度过很多障碍,获得今天的成果。

在撰写的过程中本人自己认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能够多多提出批评与建议。

Trang 6

摘要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至今是汉语语法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不仅让语言更加生动而且还给读者一种兴趣。所以把握并使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对于汉语学习者与翻译者最为重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在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具体特点。从此本人对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与越南语的相对应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之处。这些异同点有助于帮汉语翻译者易于翻译。

为了找出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翻译规律,本人已经进行一

Trang 7

已经找出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翻译者通常犯下的错误。在这些存在问题之下,本论文就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希望这些翻译规律与方法能为汉语翻译者在把形容词使动用法翻译成越南语的时候做出一份小小贡献。

但不管怎么翻译,需要注意的是在把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翻译成越南语的过程中,翻译者一定要遵守翻译原则与标准。无论翻译者如何创造但是最终也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与思想,要保证翻译的“信、达、雅”三标准才能算是成功。

Trang 8

声 明 i

致谢词……… ii

摘要 iii

目录……….iv

前言 1

1 第一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4

1.1 形容词使动用法概说 4

1.1.1 定义 4

1.1.2 使动形容词分类 6

1.1.3 分辨形容词使动用法现象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现象 10

1.2 翻译理论基础 11

1.2.1 翻译的定义 11

1.2.2 翻译的类型 12

1.2.3 翻译过程 14

1.2.4 翻译标准 16

1.3 课题研究综述 17

1.4 小结 19

Trang 9

2.2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义分析 27

2.2.1 致事 28

2.2.2 使事 29

2.2.3 致事与使事与使动形容词的内在关系 31

2.3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用分析 32

2.3.1 形容词使动句内部各个成分的省略可能 33

2.3.2 形容词使动用法体现语言的经济原则 34

2.3.3 形容词使动用法带来和谐感 35

2.4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36

2.4.1 越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共同点 36

2.4.2 越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不同点 37

2.5 小结 39

3 第三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情况考察及翻译对策 40

3.1 文学作品翻译情况考察 40

3.1.1 考察目的 40

3.1.2 考察对象 41

3.1.3 考察内容 42

3.1.4 考察形式和设计 43

3.1.5 考察结果分析 44

Trang 10

3.1.6 考察结论 52

3.2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存在问题 53

3.2.1 滥用汉——越音 54

3.2.2 过度省略原文 55

3.3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翻译策略 58

3.3.1 对于典型性使动形容词 58

3.3.2 对于非典型性使动形容词 59

3.3.3 特殊现象 61

3.4 小结 63

结语 65

参考文献 67

附录 1 I

附录 2 XXII

Trang 11

0.1 选题缘由

当今,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人类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者日益增多。所以如何流利使用汉语对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汉语的语法、语音、汉字每个方面都有他本身的难点。其中在语法方面上有很多问题要注意并仔细研究才能让学者把汉语说得跟中国人一样通顺。

现代汉语语法里面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现象,使动用法是其中一个。其实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是很常见的。―使动‖这一名字来源于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有三种使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其中本人认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的独特性与普遍性较高、对汉语学习者与翻译者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再说,关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研究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比较少的。在谭丽的《现代汉语使动用法研究》也提到形容词使动用法,但是这片文章的内容有概括性,不是专门研究形容词使动用法。因此本人认为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要认真探讨。了解并掌握形容词使动用法对汉语学习者和翻译者有很大的帮助。

对越南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形容词使动用法会有更大的效果。汉语与越南语之间有很多相同点。汉语有形容词使动表达方式,那我们越南语有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学习汉语的越南人在翻

Trang 12

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形容词使动用法有时候还很尴尬、不知如何解决才妥当。在汉译越的过程中越南翻译者总是单纯根据字意来翻译,这样不能显明词义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和说话者的用意。因此翻译使动形容词除了翻译技能以外,我们一定要具备根据语境合理处理资料的技能。所以这还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因上述的理由,本人拟定将“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及汉译越方法研究”为本论文的课题。希望论文撰写以后能够为汉语学习者和教学者在研究与翻译的过程中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0.2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首先是为了阐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性质与意义。

其次是为了探讨形容词使动用法在越南语是否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从而了解汉译越的各类方法及其差异。

最后本人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翻译工作与学习过程。

0.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的研究任务具体如下:

第一,对形容词使动用法与翻译工作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第二,仔细探讨和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弄清其结构、

Trang 13

第三,对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情况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考察结果揭示翻译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汉译越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0.4 研究方法

为了有科学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本人已经采用一系列研究方法。每个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

Trang 14

 统计法:考察以后本人要通过统计法统计一下考察结果并指出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语料来源于本人所收集到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都已经翻译成越南语了。主要包括一些文学作品,具体是莫言作者的《檀香刑》——―Đàn hương hình‖和《丰乳肥臀》——“Báu vật của đời”。本人将对两本小说中所带有现代

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具体例子进行处理、分类、然后分析、找出翻译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此提出适当的翻译对策。

Trang 15

第一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1.1 形容词使动用法概说

1.1.1 定义

上世纪以来,“致使”概念已经成为语言学家门研究的热点。“致使”是语言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示致使者通过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导致被使者产生某种致使结果的过程。随着语言日益发展的过程,致使结构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在现代汉语,从句法结构角度来看,有若干种表达致使意义的形式,比如:“使”字句,动宾结构,使动用法是其中一个。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语法体系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名词带宾语,以动宾短语结构形式表示有使令意义的兼语短语的内容。简单地说,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比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其意思是“项伯杀了人,但是我使他活”。因此这里的“活”是采用使动用法的。在所有古代汉语教材中,讲到词类活用现象就必须讲到使动用法。但是在现代汉语材料中,有系统性地谈到使动用法的教材却不常见了。实际上,使动用法在日常生活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本人认为使动用法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使动用法有三种现象:

名词使动用法:(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Trang 16

形容词使动用法。

我们研究的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具有使动意义。即主语使得宾语发生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例如:

( )古代汉语:“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 )现代汉语:“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莫言,《檀香刑》,第一章 – )

上面两个例子有“绿”和“满”都是使动用法。例(4)的“绿江南岸”是“使江南岸绿”的意思。例(5)的“满堂”是“使堂满”的意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仅常见,而且数量还要增加。所以我们研究使动用法,主要是研究形容词使动用法

如何判断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否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首先我们要判断这个形容词是否用作动词?一个句子的成分常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谓语是一个形容词,后面还带着一个名词或者代词。我们看看它们之间是不是修饰关系,如果不是,那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继续,从动宾结构来看,再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是不是使

Trang 17

及性质”的意思,那就是使动用法1。换一个说法,一个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能够转换为:

“主语+使/叫/让+宾语+形容词”。例如:

( )“板子打烂了屁股,还不低头认输,与人家斗强,被薅了胡须,如同公鸡被拔了翎子,如同骏马被剪了尾巴。”(莫言,《檀香刑》,第一章 –

例(6)有“低头”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因为“低”是一个形容词,“低”后面带着一个名词“头”,并且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不是修饰关系,因为这个短语不表示“很低的头”的意思。这是动宾关系。所以可以判断“低”被活用为动词了。再根据这个动宾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结构有“使头低下来、让头低下来”的意思。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低”被用为使动形容词了。

1.1.2 使动形容词分类

在使动句中一定要有“使动词”。“使动词”是带有使动意义的词语,就是说其意义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主语使宾语具有其意义2。使动词包括使动动词、使动名词与使动形容词。

首先我们看,关于使动词的分类,每个研究者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所以分类结果也不同。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8714.htm?fr=aladdin

Trang 18

陆剑明、沈阳从“自主范畴”把使动词分为两类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从此把使动结构分为“积极使动结构(主语是致使行为的发出者)”和“消极使动结构(主语是引起致使行为的事物)”3。谭景春(1997)认为使动用法有两种:一种是临时活用,一种是基本用法,然后提出辨别两种用法的两个标准:一是、如果宾语是指人名词,是否能用人称代词替换,二是、如果宾语是指物名词,是否能类推。要是能用人称代词替换或者能够类推,那就是基本用法。反之就是临时活用4。范晓、张豫峰也认为使动句的动词有两种:一种是使动词,如:“巩固、端正”,那些词都是兼类词。另一种是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类词只是临时的使动用法5。聂文龙认为词的使动意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动词本身就有了使动意义,只要带上宾语就能成为使动用法了。另一种是使动意义由词的某个义项显现出来,除了这个义项意外还有不显现使动意义的一些义项6。

从此看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各位研究者把使动词大概分为两类:“典型性使动词”和“非典型性使动词”。其中典型性使动词本身就具有了使动意义。具体地说,这个词可以有很多义项,但是其中有一个“使……怎么样”的义项。如:感动、巩固、凉快、光耀……。用《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我们知道这些词的解释如下:

Trang 19

感动:1 (形)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感动。2 (动)使感动:他的话感动了在座的人。7

巩固:1 (形)坚固;不易动摇(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基础巩固、政权巩固。2 (动)使坚固:巩固国防、巩固工农联盟。8

凉快:1.(形)清凉爽快:下了一阵雨,天气凉快多了。2.(动)使身体清凉爽快:坐下凉快凉快就接着干。9

光耀:1.(名)光辉:光耀夺目。2.(形)荣耀:立功是光耀的事。3

(动)使显耀:光耀门庭。4.(动)光辉照耀(多用于比喻):光耀史册。10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看见,所有这些词本身就有了“使……怎么样”的义项,所以它们就是典型性的使动词。

第二类是非典型性的使动词。跟典型性使动词相对,如果典型性使动词本身就具有了使动意义,那非使动词本身没有使动意义,即在它所有的义项之中没有“使……怎么样”的义项。它的使动意义只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出现。如:黑、圆满、空…… 用《现代汉语词典》查看,这些词的解释具体如下:

Trang 20

(形)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名)夜晚、黑夜:摸黑儿。4.秘密、非法的:黑市、黑话。5.(形)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名)姓。11

圆满:(形)没有缺欠,漏洞:会议圆满结束。12

空:1.(形)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不切实际的:空箱子、空谈、操场上空无一人。2.天空:晴空、高空。3.(副)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忙、空跑一趟。4.(名)姓。13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看见,这些词的所有义项之中没有“使……怎么样”的义项。所以它们是非典型性的使动词,它们的使动意义只能在特殊的语境中出现,如果离开这个语境,它的使动意义也就没有了。

关于形容词的分类,大多数语言研究者都很注重分类问题。那究竟形容

词的分类怎么样?张国宪根据状态范畴把形容词分为三类: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变化形容词14。

Trang 21

能进入两个辨别框架的形容词就是性质形容词,它单纯表示属性。如:清楚、猛、快、满、歪……。不能进入框架 2 就是状态形容词,它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如:迅速、安静……

变化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状变化。张国宪也提出了判断变化形容词的两种框架:

在性质形容词的小类中,有的本身就具有了“使 怎么样”的义项(使

动意义),它就是典型性的使动形容词。但是有的只能在某种语境中才可以产生使动意义,这就是非典型性的使动形容词。

如:歪:(形)1.不正;偏(跟正相对):歪嘴、歪戴着帽子。2.不正当的;不正派的:歪理、歪风。15(非典型性的使动形容词)

满:1.(形)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装得太满了。2.(动)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动)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4.(形)全、整个:

Trang 22

满屋子的烟。5.(副)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7.骄傲:自满。16(典型性的使动形容词)

就两个分类方法来对比一下,我们看得出来第一方法比第二方法更详

细。因为根据第二方法,我们只能知道使动形容词的音节数量,而关于使动形容词的性质大概没提到。反之,根据第一方法我们不仅知道使动形容词的音节数量,而且还知道词本身的意义有什么特点,从此我们可以判断对于每一类的翻译规律是怎么样的,很有用。

1.1.3 分辨形容词使动用法现象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

Trang 23

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弄不清形容词使动用法现象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现象。我们要把握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其实是有关系的。

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吕叔湘先生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已经说:“一个甲类词,临时当乙类词用一下,……这可以叫做‘词类活用’”。有

很 多 词 类 活 用 类 别 , 可 以 是 形 容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 可 以 是 名 词 活 用 为 动词……。从此我们可以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现象就是指某一个形容词在某一具体的语境中临时被当成动词用的现象。要强调的是这动词功能只是临时的,不是这个词固有的本质,而固有的本质就是形容词功能。比如:

( )“他的头歪到一边去”

例(7)的“歪”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指不正、偏的趋势。但是在上面的句子,“歪”已经成为一个动词,指头的动作已经偏到一边。

关于形容词使动用法,我们再一次看看它的定义:所谓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得宾语发生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这样说,形容词使动用法也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他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但是形容词使动结构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可以转换为:“主语+使//+宾语+形容词”结构。如果能进得去这个结构,那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而某一个形容词如果只是活用为动词的话就没有这个特点,不能转换。比如在上面的句子“歪”就无法转换成这个结构了。上面已

Trang 24

经说得很清楚怎么判断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否用作使动形容词了。我们要遵守一步接一步来判断。

1.2 翻译理论基础

1.2.1 翻译的定义

随着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当今各个国家文化、经济、政治交往的日益增多,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从事各种语言翻译的人数越来越多。

“翻译”在《现代汉语词典》被解释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和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外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翻译还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探讨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翻译是学习外国文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它可以训练我们的细心,增强我们对语文的敏感,使我们透彻地了解原文。”17

这样,我们可以给“翻译”下一个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18

Trang 25

上面我们已经给“翻译”这个概念下定义。可能对“翻译”范畴的定义很多,每个人、每个学者、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观念。但是大体上,翻译有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翻译”是一种活动,而是语言活动。说到“翻译”人们就知道这是提到语言了。这种活动让世界上的各种语言能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它也让世界上的人、世界上的民族能够互相了解并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这样在沟通方面上,翻译已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翻译”的对象是一种语言,“翻译”的工具也是一种语言。对象是目的语,工具可能是母语、也可能是外语。

最后,“翻译”的过程一定要保持准确而完整的要求。这个要求的重要性排在首位。让听者能够了解别人说什么,翻译者一定要给自己补充最基本的技能与知识。

1.2.2 翻译的类型

由于“翻译”这个范围很广,所以种类也很多。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来进行分类。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具体地确定分类标准是什么,从这个标准,分类结果怎么样?是否保证已经根据的标准。根据本人所收集的材料,每个材料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与方法,但是大体上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分类标准:

Trang 26

第一,根据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符号或数码的性质,可分为语际翻译、语内翻译和语符翻译三类。

语际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如:汉——越翻译、英——汉翻译、日——越翻译、或者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别的方言之间的翻译。

语内翻译就是:在一种语言中有很多变体,各个变体之间的翻译就是语内翻译。如:汉语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我们把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一种语内翻译活动。再如:越南语有喃字和拉丁字,我们把喃字翻译成拉丁字也是一种语内翻译活动。

语符翻译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翻译出来。如:密码翻译,密码翻译是从数码我们可以读出来数码的意思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

第二,根据工作方式,可以把翻译分为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两类。 其中机器翻译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这是现代智能科学和现代对比语言科学的产物,不用人翻译而用机器来做。很多专家都希望,在某些领域中能够把机器翻译代替人工翻译。

人工翻译又可以分为口译与笔译。口译与笔译虽然都要保证准确、通顺的原则,但是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口译要求翻译者对语言的灵敏很高,而且要求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过程。反过来,笔译让翻译者可以在比较宽裕的一段时间内完成翻译过程,翻译者可以查词典、思考选字、

Trang 27

思考表达方式…… 所以对笔译的准确要求比口译更高一点,而且除了准确要求还有通顺流畅、词语美化的需要。

第三,根据翻译材料的语体,可以把翻译分为若干小类:争论作品的翻译(包括社会科学论文、报告、演说辞等),科技材料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小说、戏剧、诗歌等)以及其他应用文的翻译(新闻报道、电报、文件等)。

第四,根据处理方式可以把翻译分为全译、摘译、编译等。每个小类都有其特点。

第五,根据翻译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直译与意译。

直译是典型的科学翻译,其中有最常用的两个方法:

代借译法(直接代借原文的新词语,另加注释,因为在翻译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词语)。

逐字译法(翻译者认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完全不存在,所以滥用逐字译法常引起笑话)。

意译是典型的译述翻译,其中有最常用的四个方法:

用词性不同的或语法结构不相应的译文来表达原文的内容。

转调法:根据深入分析通报内容的低层意义的结果来进行翻译。这常常涉及不同民族的思维深层。

Trang 28

等值法:译者从具体的交际境遇中寻找答案。这种翻译方法常用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比较疏远、风俗习惯差别比较大的两种语言,效果较为显著。

改变法:这个方法可以说是翻译工作最低的限度了。如超过这个限度就不是翻译了。

总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从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翻译有很多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我们要把握其特点与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效果会更好。

1.2.3 翻译过程

一般来说,翻译需要经过准备、理解、表达、润色、校对、定稿等阶段。但是这些阶段可以概括为理解与表达两个基本阶段。理解与表达互为因果的两个阶段。19

1.2.3.1 理解阶段

这是翻译者弄懂原文基本内容的阶段。理解阶段不能算是翻译,但是这是任何翻译方法都不能少的一个阶段。翻译者想理解原文的内容通常要经过三个步骤:粗读全文、精读原文、通读全文。

在理解阶段内,翻译者要理解什么?

Trang 29

首先, 翻译者要理解原文的写作风格。如果原文是有政治色彩、或文学色彩、或是议论……的文件,我们要从翻译语言中找出符合民族观念的政治词语、文学词语、议论词语等和表达风格来进行翻译。如:

( )“习近平李克强密集出访 描绘周边外交新蓝图”(中国日报 评论员

应该翻译成:“Chủ tịch nước Tập Cận Bình cùng Thủ tướng Lý Khắc Cường đi thăm ngoại giao các nước, vẽ nên một bức tranh mới trong quan hệ ngoại giao láng giềng.

其次,除了理解原文的写作风格之外,翻译者还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逻辑关系。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帮我们可以检验理解和表达的正确性。如:

下,印尼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苏西洛总统是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创者,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这里的“此”如果离开了上下文,翻译者就无法了解“此”所指的对象是什么。根据上文来理解我们知道“此”的意义是指“印尼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苏西洛总统是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创者”。

Trang 30

最后,在理解的阶段中,翻译者也要理解原文所涉及的对象。可能在原文所涉及的对象,在翻译语言中没有,或者也有但是意义有点不同。那时候翻译者一定要弄懂这个对象在原文里的正确意义是什么,从此才能有办法把它翻译出来。如:越南有“áo dài”,但是中国只有“旗袍”。要是把“áo dài”翻译成“旗袍”或反过来就让两国的文化意义失去了或者让他变了。我们只能把“áo dài”翻译成“越式长跑”、或者“奥戴”。这样才能够保留着国家的文化意义。 1.2.3.2 表达阶段

理解之后,翻译者要把所有理解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传说给别人,让听者也能够懂得原文的意思。

表达阶段大概有三个步骤:初译、校核、定稿。

表达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选词造句。在表达原文的内容,我们也要表达原文的感情,所以一定用到修辞手段。但是翻译者也要注意用词造句时不要过火,也不要不及,应该又恰当又准确。要达到这个目的,翻译者一定掌握词、词组、成语……的意思以及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如:越南语有“tiễn”,汉语有相对应的表达词语是“送别”与“送行”。但实际上,“送别”与“送行”意义不一样。“送行”强调“送别人上路,走到老远的地方”的意思,而“送别”指强调“送别人离开”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

Trang 31

其次,在表达阶段中,翻译者也要注意保证语句顺通的要求。表达时如果语句顺通,语言规范可以让听者觉得没有生硬的感觉,接受能力也比较好。反而,如果语句生硬就会影响到听者的接受能力。

如:汉语有“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如果越南语翻译成“mất dê mới lo làm chuồng”就有点生硬,不如译成“mất bò mới lo làm chuồng ”,这样符合于我们越南人的习惯。或者汉语常说“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译成“ai muốn ăn gì thì

ăn gì”就不行了,应该译成“ai muốn ăn gì thì ăn nấy”。

其三,表达阶段也应该注意生动简练的要求。虽然选词造句和语句顺通是表达基本的要求,但是除此以外语言简练生动也很重要。简练就是不啰嗦,不拖泥带水但是还要让听者觉得栩栩如生,表达效果会更高。

1.2.4 翻译标准

翻译工作也要遵守具体的标准、具体的原则。关于翻译的标准从古以来有很多值得争论的意见。但是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道理。如:英国学者的泰特勤(Tei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中他认为翻译应该保持一下三个问题:

Trang 32

但是到现在,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1853-1921)的翻译三个标准已经

雅”。目前,对“信、达、雅”的理解大概是“准确、通顺、得体”或是“忠实、通顺、易懂”。

Trang 33

在中国,很多学者已经对“使动用法”,或者具体一点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这个方面进行研究。有的是硕士生,有的是博士。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综合成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或只是一片短的文章。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有首都师范大学谭丽作者的《现代汉语使动用法研究》(2009 年)。在自己的研究工程之中,作者特别注意描写现代汉语使动用法的特点;包括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特点。然后,从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小类。最后作者对现代汉语使动用法在不同阶段进行一项考察,看看在不同阶段内,现代汉语使动用法如何分布。谭丽已经让读者对于现代汉语使动用法有一个概括性的看法。

还有一篇文章就是苏州大学,刘小青的《汉语致使句的历时考察》

(2012 年 5 月)。这篇论文已经指出汉语致使句的各种类型,其中有使动句。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各种致使句类型的历史演变,最后作者对现代的致使句与古代的致使句进行比较,其中也提到古今使动句的比较。本人认为这篇论文虽然不是专门研究形容词使动用法,但至少也给读者一个基本的看法,为读者提供使动句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的知识。

另外还有王兆鹏的《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汉字文化,2002 年第 4期)。虽然这只是一片短文章,但是作者已经给读者统计出来比较常见的使动形容词。这样使我们易于有系统性地掌握与后来的研究。

Trang 34

中国的各位学者也探讨了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使用价值与效果。他们指出,形容词使动用法不仅出现在各类文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在使用的过程中,形容词使动用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除了让语言生动以外还能够吸引听者的注意。

在中国,关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多。那在越南呢?越南有没有跟中国相对应的形容词使动用法呢?越南的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也很多。他们也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不像中国一样,越南关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研究比较少。我们很少找到一篇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留学生谢文海的《汉越词类活用对比研究》。这位留学生在福建大学读硕士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汉语和越南语都有相似的语言现象。其中有词类活用现象。在词类活用研究的范围内,他也注意到汉语和越南语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他发现汉语和越南语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之间有共同点和不同点,从此对其进行对比。对比之后他已经给读者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让两国人民可以更深了解邻国的语言文化内涵。这篇论文被看成一篇比较又完整又丰富的研究工程。

从此可见,中国学者与越南学者都比较注意到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言现象。他们都把其看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两国学者都认同形容词使动用法不仅能够让语言更加简练、生动,而且通过两种语言的形容词使动用法现象

Trang 35

1.4 小结

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得宾语发生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它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的一个重点,所以把握使动形容词的特点对翻译者与学习者特别有用。其类型主要包括典型性使动形容词与非典型性使动形容词。我们不仅要弄清楚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概念,而且还要掌握各类使动形容词的特点。特别是不要把形容词使动用法和形容词活用现象混在一起。

另外把形容词使动用法翻译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通过翻译的三个阶段:理解、表达与校核阶段把形容词使动用法翻译出来。因为翻译是各个国家沟通的最有效方法,能够让各国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知识……;因此把形容词使动用法翻译出来的工作尤为重要。通过翻译工作越南人与中国人也可以发现两国之间在语言领域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Trang 36

第二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研究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史锡尧先生已经有一个创造性的主张。这是“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主张。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虽然语言是一种特别的工具,但是语言也有形式、内容与使用情况。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语言结构形式研究、语言内容思想研究、语言使用研究。因此他的《史锡尧自选集》22问世,是一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理论的创新之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性。

根据史锡尧先生的思想,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研究也要沿着这个思路来进行具体特点分析。就是说,探讨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我们要从三方面去研究,包括:句法特点、语义特点和语用特点。

2.1 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法分析

其一,通过大体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典型性还是非典型性的使动形容词在使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具体的句法环境。就是说一个形容词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才能发挥它的使动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句法环境我们不能肯定那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从此我们可以肯定对于使动用法句法环境起着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

Trang 37

比如:“坏”是一个典型性使动形容词,因为用《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我们可以查出来“坏”有一个“使变坏”的义项23,所以它是典型性使动形容词。但是如果单独说“坏”我们除了知道它是一个形容词、普通形容词之外,对于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了。现在我们把“坏”放在具体的语境看看:

( )“司马库坏铁路桥的行动,可以说是继承了他爷爷的遗志。”(莫言,《丰乳肥臀》,第十三章)

上面有具体语境的例(10)“坏铁路桥”就是“使铁路桥坏”的意思。所以

“坏”的用法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现在我们又比如这个形容词“坏”不是在这样的语境,而是在别的语境:“铁路桥坏了”,里面的“坏”只是一般的形容词而已。

再一个例子:(11)“军官们都振作起来,有赶紧地擤鼻涕的,有连忙地擦眼泪的,有清嗓子的。”(莫言,《檀香刑》,第十一章 – )

例(11)的“清嗓子”是“使嗓子清洁 / 让嗓子清洁”的意思。我们又一次可以看得见具体的语境已经帮“清”成为一个使动形容词了,并且它是非典型性使动形容词。如果脱离了语境“清”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形容词。

因此,对于形容词使动用法具体的句法环境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一个普通形容词成为一个使动形容词。

Trang 38

其二,形容词使动用法在语法方面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就是在句法结构上来分析,使动形容词一定要带上宾语,宾语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部分。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所以说形容词使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不可缺少宾语。比如:

( )“从遥远的村庄那里,间或传来几声模糊的狗叫,更深了夜的神秘和莫测。”(莫言,《檀香刑》,第十二章 – )

( )“那条已经撑得拖不动肚子的瘦狗,蹒跚过来,尖着鼻子嗅了嗅。”(莫言,《檀香刑》,第九章)

( )“真能……圆满了好事。”(莫言,《檀香刑》,第六章 – )

( )“热泪迷糊了俺的眼睛。”( 莫言,《檀香刑》,第十五章 – )

( )“上官福禄在驴前弯下腰,伸出那两只与他儿子同样秀气的小手,按在黑驴抽搐的肚皮上。”(莫言,《丰乳肥臀》,第二章)

上面的那些例子中,各个形容词都采用了使动用法。这些使动形容词都带上宾语:夜的神秘和莫测、鼻子、好事、俺的眼睛、腰。宾语可以是一个词,或者是一个词组。要是词组的话常常是偏正短语,但是一定要具体地提到。如果没有宾语的话,形容词使动用法就不能成立了。比如例(12)的使动形容词“深”如果去掉宾语“夜的神秘和莫测”,在语义上这个说法不是一个完整的说法。或者我们来看(15)的使动形容词“迷糊”,如果去掉宾语“俺的眼睛”之后,我们发现整个句子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时候句子就变

Trang 39

成了“热泪迷糊了”,在语义上所迷糊的东西就是“热泪”,而不是原来的“俺的眼镜”了。

所以说,在结构形式上,宾语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必有的成分。宾语的无有会决定整个句子的意义或者决定这个形容词使动用法是否成立的可能。前面所说的是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两个很重要的句法特点。

其三,我们去探讨一下在现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使动形容词在句法方面上有什么特点。根据前面已经说过,对于使动形容词的分类,我们可以分成单音节使动形容词与双音节使动形容词两大类。我们先就单音节使动形容词进行研究一下。

第一,如果在一个采用形容词使动用法的句子有一个单音节使动形容词,在一般的场合之中这个使动形容词不能单独出现,后面或前面要加上一个辅助性的成分。具体是后面要加上一些动态助词“了、着”、或者结果补语、或者趋向补语,而前面一般要加上一些副词如“要、会、能、不、否 ”。比如:

( )“滚烫的泪水,从她的眼窝里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泪水湿了她的脸。”(莫言,《檀香刑》,第六章 – )

( )“斟满,斟满。来,你也干了这杯。”(莫言,《檀香刑》,第四

章 – )

( )“她们沿着河水的边缘,并着肩膀,弯着腰,高高地撅着屁股。”

(莫言,《丰乳肥臀》,第五章)

Trang 40

( )“她听到一声马嘶,扭头看到一匹金黄色的小马,竖着火焰般的鬃毛。”(莫言,《丰乳肥臀》,第七章)

上面所提到的例子,使动形容词后面都要带上动态助词“了”或者“着”才能够让句子有完整的意义。如果我们去掉那些动态助词反而会产生了病句。像例(17)的使动形容词“湿”一样,如果去掉“了”,我们不能说“泪水湿她的脸”,这个说法说不通的。

如果后面不是动态助词,可以是结果补语,如:

( )“那姓沙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肠。”(莫言,《丰乳肥臀》,第十二章)

( )“热泪马上就盈满了眼睛。”(莫言,《檀香刑》,第十二章 – )

(21)里面的“安”后面不可缺少结果不语“好”,如果没有的话就是一个病句了。而(22)里面的使动形容词“盈”后面加上一个结果补语“满”才能够进一步说明眼泪的状态。

如果后面不是动态助词,也不是结果补语,可以是趋向补语。如:

( )“他的嘴唇突然停止了吃奶般的翕动,昂起头,竖起那两只精巧玲珑的小耳朵,谛听着 。”(莫言,《丰乳肥臀》,第三章)

( )“她低下头,大老爷那粗粗的辫子根儿、深深的脊梁沟儿、白皙的耳朵翅儿,鲜明地摆在她的眼下。”(莫言,《檀香刑》,第五章 – )

对于使动形容词后面的成分,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谭丽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单音节使动形容词,后面常常只加上动态助词“了、着”比较多,偶

Ngày đăng: 09/03/2020, 21:23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