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ạc sỹ, luận văn, ngoại ngữ, tiếng anh, khóa luận, chuyên đề
目录 目录 1 前言 5 第一章 理论基础 9 一、汉语数词概述 9 1. 汉语数词、数目及数字是不同的概念 9 2. 汉语数词的功能 9 3. 汉语数词分类 10 二、汉语数词的相关研究内容 10 1.各语法家对数词的不同看法 10 2.汉语数词研究的新动向 11 三、虚数—属于模糊语言学与汉语文化的交集之地 13 1.模糊是语言的必然属性 13 2.语言里的模糊数词与其它模糊词类的不同之处 13 四、汉语数字“三”的研究概况 15 1.汉语的十五个数词 15 2.汉语数字“三”的研究 15 五.小结 19 第二章 汉语数字“三”的特点 20 —、汉语数字“三”的实义 20 1.汉语里的“三位一体” 20 2.汉语数字缩略语 21 3. 从来源的角度给数字“三”缩略语分类 21 3.1 源于古代汉语 21 3.2 源于现代汉语 24 3.3 源于外来词 27 4.从结构形式的角度对数字“三”缩略的分类 27 4.1 偏正式 27 4.2 并列式 29 5.汉语数字“三”缩略语的共同语义 29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2 二、汉语数字“三”的虚义 30 1. 数字“三”在汉语里的各义项 32 1.1 指多 32 1.2 指少 33 1.3 指起码的多数 34 1.4 指无定数 34 1.5《论语》中难以理解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4 2. 试论取决数字“三”虚义的条件 36 2.1 对比 37 2.2 外在条件 37 3.数字“三”成语的来源 39 3.1.来源于古代文献的数字“三”成语 39 3.2.来源于佛教的数字“三”成语 41 3.3 来源于诗文语句的数字“三”成语 41 3.4 来自群众口头创造的数字“三”成语 42 4.“三”与其它数字相结合 42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3 4.1 “三”与其他数字合用虚指的搭配的结构形式 43 4.2 “三”与其他数字相结合的词组的语义分析 45 5. “三千”在古诗里的修辞作用 53 三、小结 55 第 三 章 汉 语 数 字 “ 三 ” 翻 译 上 的 处 理 5 7 一.影响翻译的各因素 57 1.从词汇关系的角度分析翻译的难题 57 1.1 词汇偶合 57 1.2 词汇并行 57 1.3 词汇空缺 58 2.从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翻译的难题 58 二.汉语“三”词的翻译方法 60 1.直译 61 1.1 全部直译法 61 1.2 先直译、后加注 61 2.半直译法 — 虚数对应法 62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4 3.意译法—词性转化法 63 3.1 量词转换法 64 3.2 名词转换法 64 3.3 形容词转换法 65 三.小结 65 后语 66 参考文献 68 附录一 72 附录二 78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5 前言 数字是 人类思维 发展一定阶段,为适应 社会生活 活动的需要, 在 符号的帮助下 产生的。它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人类抽象思维 能力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数字,是人 类 语言最基本 的 、 也 是 产生最早的内容。人类在进 化 的 蒙 昧 时期 ,就已具有这种才 能。由 于人有了 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 的集合里 边 , 增加或 者减去一 样东西的时候, 尽管它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但也能够辨认到 其中所有的变化。这大概是 远古人们 对数 产生意 识的最早萌芽 。随着社会的 不断进步 , 数字在原始 计数活动中慢 慢产生。从历 时的角 度看,可以说 自从数字诞生 ,它在社会发展中就有 着举 足轻重的地位 , 从原始 部落到 信息时代,从 远古结绳记事 到现代计算机 的科学化编排 , 人们都离不开数字 及 数字运算。 随着 社 会的 发 展和 人 们 认 知 能力 的 提高 ,数 字 也 不 断 地被 认 识, 创 造和 运 用。 人们对数字的理解也远远超出了计数功能,被广泛运用,乃至数字以外的各个领域。 文化创造、风俗习惯、文学写作等诸多活动中,都深深刻下了人们对于特殊的好恶、 高度敏 感 、 迅捷认识 和 广 泛而娴熟 地 运 用的痕迹 。 可 以说, 从早期 的“ 五行” 思想 到 喜双忌单的风俗习惯 , 从古人对三、五的玄化观念到现代社会对 “六”、“八”的崇拜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6 和追随,无不体现着数字对人类的深刻影响。数字已给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为 语言不可缺少的有 机组成部分, 同时, 数 字 的 出 现 与 使 用 也 大 大增加了语言的词汇 量, 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 因 此, 研 究 这 些 数 字 在 日常 生 活、文学写 作、风情习俗 等方面的的应用,研究各民族对数量和数字的观念,表数和运用,成为许多专家和学 者研究的课题,即研究数字透过数字的日常运用的表现探析内在的民族思维特征、价 值观念、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 人类 的 原始 信 仰, 大 都 因 为 当时 人 们 的 科学 认 识水平 较低 , 面对 自 然界 及 人类 社会的纷纭事物困感不解,于是借助原始猜想及想象出一些神灵作为答案,名目繁多 的崇拜亦由此产生。 汉语 中 有些 数 字单 独 使 用 时 ,表 示 确 指 义 , 而 当它 们 连用 着 使用 或 对举 使 用时, 意思就虚化了,不再表示确指。 总而言 之,数字是一种文化心态。 它在人类文 民 发展的长河中 是各种宇宙观 、 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反映和象征。 1 选 题 的 理 由 数字 的 基本 功 能是 用 于 计 数 ,但 由 于数 从 被计 数的 事 物那 里 分离 出 来经 历 了较 长的 过 程, 所 以人 们 对数 产 生了 灵 物崇 拜 。 于 是 , 数 词 除了 计 数功 能 外, 还 兼 有 了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7 神秘文 化色彩。 “数 文化 ”是研 究汉民族的语 言学家关 注的汉语言文化 宝 库里诸现象 之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发展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数字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渗透于 各种习俗之中,慢慢地成为汉民族对数字的一种特殊的思维习惯,即数字兼有某种非 数字的性质。它在哲学、宗教、习俗等各方面反复出现。 数字“三”在古 埃及 被著名的数学 家 Pithagore 认为是“ 最基本、最奇妙的 数字” 、 “是开始、中间、结束的象征”。印度教也有“三神”,即“创造神”,“保留神”与“毁灭神”。 另外, 数 字“ 三 ”因 它 本 身在中国 哲 学 观、宇宙 观 、 世界观 等 对数字的 朴 素 认识而 一成不衰地成为汉语里最神圣的 数字。从中国古代典籍看,中国人民很早就爱用“三”, 用 了 很 多 “ 三 ” , “ 三 ” 的 各 种 用 法 都 出 现 得 很 早 。 关 于 这 一 问 题 , 陈 又 钓 先 生 在 《 谈 “三” — 兼 评王中《 释 三 九》》一 文中 曾 有 这样的 假 说:“作 为 确 数的自然数,“三”跟 其他数词一 样 , 其意义是单一而又明确 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数 词 一、二、三、 四分别以一画(相当于现在所说 的一横)二画、三画、四画 来表示, 其实数义 “ 视 而可識” 。 但 是,由于 自 远 古时代起 , 人 们对一些 数 字 就有了某 些 神 秘观 念, 因 而 , 古人在 解 说 其形义 时,往 往 把 某种深刻 的 含 义赋于其 中 , 加 之 后来 受 “象数之 学” 的 影响,神秘色彩就越来越浓厚。“三”这个数尤其是这样。老子说:“一生 二,二生三, 三 生 万 物 ” , 《 史 记· 律 书 》 中 写 道 : “ 数 始 于 一 , 终 于 十 , 成 于 三 ” 。 因 此 , 数 字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8 “三” 除了明显 地有 一加二 的总数的 意义外还有“无尽之多”,“事物之圆满”等中华民 族语言浩瀚海洋 里的一层富有文化色彩的波浪。因此,“三” 是 “ 多 数 ” 的 开端。“ 三”的 用法在汉语言很复杂,但是,在越南对汉语数字文化含义研究成果并不多。尽管对汉 语数字文化含义的研究成果在中越两国倒不未有。不过,在研究汉语言文化的过程中, 笔者对汉语里 的 数 文 化 尤其是数字“ 三” 特 感兴趣 。 自 2004 年年底 起,笔者至今已收 集 到 中 国 各 学 者 所 专 研汉 语里 与“ 三 ” 数 有 关 的 十 九 篇科 学学 报。 因此 ,冒 昧 地 选 择 “汉语里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做为硕士论文课题。 2. 论 文 的 研 究 任 务 汉族对数字 的一种抽象的思维习惯使数字具有了一种丰富、含蓄的意义。其中, 数字“三 ” 之所以成为中 华民族最偏爱 的数字是因为它有 着对万物数量的实指与虚指 两项功能。因此,本论文考察汉语数字“三”的主要任务是找出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的条件及有关的规则,指出数字“三”的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同时把已 研究结果应用于汉越语翻译工作 。论文在综合前人在汉语中数字“三” 的虚义、活用的 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见解。从此,可以为研究汉语言文化、尤其是能为汉语文 化因素—汉语数词翻译提供一份比较有系统性、理论性的参考资料。 3.论文的研究方法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9 本论文采取统计法 对汉语数字“三”及其 组合形式进行统计,之后采取共时结合历时研 究法、描写法 对数字“三”的组合形式阐明其组合特点。最后采取 分析法 对数字“三”的实指 及虚指进行语用分析,指出其文化含义。 为了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汉语教学及翻译工作, 笔者还采取了语言对比法将汉语里的数 字“三”与越南语里的数字 “三” 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为汉越两种语言包含“三”的文化 翻译做出一份贡献。 4.论文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既不是对汉语里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传统 语言学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哲学研究或数术学研究,而是一种融汇诸多学科与领域的研究方 向。所以,笔者以跨学科的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里的数字“三”,而数字“三”在语言里包含的文化意义多 半都起源于古代汉语。因此,本论文以古代汉语中较有名的诗词、《论语》里的一个名言以 及现代汉语中深存的含有数字“三” 的固定词组为研究对象。换句话说,本论文主要将数字 “三”置于汉语古代各名句、汉语固定词组来分析,并阐明它的 丰富含义。 5 论文的理论基础 汉语中数字“三”的实指与虚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