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Nghiên cứu hiện tư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68 1,6K 1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68
Dung lượng 862,86 KB

Nội dung

NGUYỄN THỊ PHƯƠNG NHUNG 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hiện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又如:The flower is beautiful.

Trang 1

阮氏芳绒

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hiện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 汉语言理论 专业号码 : 60.22.10

2012 于河内

Trang 2

NGUYỄN THỊ PHƯƠNG NHUNG

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hiện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Trang 3

目录

页码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i

致谢 ii

摘要 iii

目录 iv

前言 1

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4

1.1.现代汉语反义词现象 4

1.1.1 反义词的定义 4

1.1.2 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4

1.1.3 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5

1.2.相关研究综述 5

1.2.1 标记理论 6

1.2.2 认知理论 9

1.2.3 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关系 14

1.2.4 反义词的不对称研究 15

1.2.5 以往对“多”和“少”的研究综述 16

小结 19

第二章: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分析 21

2.1 “多”和“少”在语法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 “多”和“少”在组合能力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1 “多”和“少”在构词能力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2 “多”和“少”在使用频率方面的不对称 26

2.1.1.3 “多”和“少”在构词语序方面的不对称 27

2.1.1.4 “多”和“少”在固定短语方面的不对称 28

2.1.2 “多”和“少”在修饰与被修饰方面的不对称 29

2.1.2.1“多”和“少”修饰名词的不对称 29

Trang 4

2.1.2.2“多”和“少”修饰动词的不对称 31

2.1.2.3“多”和“少”修饰形容词的不对称 31

2.1.2.4“多”和“少”受副词修饰的不对称 32

2.1.3“多”和“少”在充当句法成分方面的不对称 33

2.1.3.1“多”和“少”作状语 33

2.1.3.2“多”和“少”作补语 35

2.2 “多”和“少”在语义方面的不对称 35

2.2.1 “多”可用在数词后表示概数而“少”不可以 38

2.2.2 “多”可用在感叹句里而“少”不可以 38

2.2.3 “多”可用在疑问句里表示询问而“少”不可以 40

2.2.4 “多”可表比较表示相差的程度大而“少”不可以 40

2.2.5 “少”可表示相欠义和丢失义,而“多”却没有这个义项 40

2.3 “多”和“少”不对称现象的原因分析 40

2.3.1 词性差异 41

2.3.2 语义原因 41

2.3.3 认知原因 41

小结 42

第三章:现代汉语“多、少”与越南语对比 44

3.1.越南语反义词现象 44

3.1.1 越南语反义词的定义 44

3.1.2 越南语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44

3.1.3 越南语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45

3.2.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5

3.2.1 现代汉语“多”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5

3.2.2 现代汉语“少”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7

3.3.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nhiều”和“ ít”对比 48

3.3.1 越南语“nhiều”和“ít”对比 48

3.3.1.1 从构词方面对比 48

Trang 5

3.3.1.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0

3.3.1.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1

3.3.2 现代汉语“多”与越南语“nhiều”对比 54

3.3.2.1 从构词方面对比 54

3.3.2.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4

3.3.2.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5

3.3.3 现代汉语“少”与越南语“ít”对比 56

3.3.3.1 从构词方面对比 56

3.3.3.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6

3.3.3.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7

小结 59

结语 60

参考文献 61

Trang 6

前言

1 选题理由

在现代汉语中,“多”与“少”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反义词,两者在语法上的对称与不对称不仅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而且还困扰了不少学习汉语的人。比如:作形容词的补语时,只有“多”可以做补语,如:好多了、*好少了,胖多了、*胖少了,好得多、*好得少,近得多、*近得少。在越南语中也存在着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如:我们可以说“ít nói、ít cười”而不说“nhiều nói、nhiều cười”等。

作为汉语学习者,也是越南人,我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越南语做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这帮助我更好地学习汉语。

本人在研究汉语过程中对“多”与“少”这一对反义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选其为研究对象,并把其与越南语作比较,为反义词不对称规律研究及汉语反义词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希望研究成果会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2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多”和“少”这对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以标记理论、认知理论为指导,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我们经常遇到的“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

3 研究目的

进一步研究汉语词汇不对称现象:通过对反义词“多”和“少”的语法、语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描写出两者在组合能力、所修饰成分方面以及充当句法成分方面等三个角度所存在的不对称情况,归纳出“多”和“少”的不对称规律,并对其原因作出解释。

同时,本文也将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与越南语对应的表

达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它们的异同。

4 研究任务

Trang 7

在写作过程中,本人会采取:综合归纳 000 法、分析法、例证法、对比分析法、比较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首先,本人用综合归纳方法,除了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由“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还参考一些在线词典,对“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进行考察,并总结出它们的构词规律。 其次,用分析法对“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用例证法对

“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作出明确的说明。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法,将现代汉语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Trang 9

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1.1 现代汉语反义词现象

1.1.1 反义词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说: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万艺玲在《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 汉语词汇教程》对反义词的所下的定义为“意思相反的一组词”。她提出这样两个例子:

1 他很大方,但他女朋友却很小气。

2 学汉字对日本、韩国同学来说不难,对欧美同学来说却很难。

例 1 用反义词(大方/小气)表示相反的意思,例 2 用加否定词的办法(难/不难)表示相反的意思。例 1 和例 2 都属于反义表述。

她指出像例子 2 中的“难”与“不难”不是一对反义词。因为“不难”是用

“不”组成的词组,它不是单独的词。它虽然表示相反意思,是反义表述,但不是反义词。

1.1.2 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关于 “怎样的词可以算是反义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并不都局限于“意思相反”这一种类型。语言当中具有相反意思的词语很多,如“高”和“不高”、“小”和“重”、“宽”和“狭窄”、“缺点”和“完美”、“诞生”和“死”,但它们都不属于反义词。“高”和“不高”为什么不是反义词,前面我们已经说明过,因为“不高”不是单独的词。至于后面几组词为什么也不是反义词呢?本人按照万艺玲的观点以下将列出构成反义词的一些条件:

1.1.2.1 反义词双方必须表示同类的事物或概念

所谓反义词,其实是同中求异,反义词双方应该属于同一个上位概念下的几个对立的下位概念,它们表示的是同类的事物或概念。例如“男”和“女”,都属于

“性别”这个上位概念下的相互对立的两个下位概念,二者都表示性别;“远”和

“近”都表示距离;“黑”和“白”都表示颜色;“大”和“小”都表示体积、面积;“重”和“轻”都表示重量。而“小”和“重”则不是反义词,因为它们所指称的不是同类事物(“小”指体积、面积等;“重”指重量),没有反义词双方所必须具备的同一性。

Trang 10

1.1.2.2 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

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这就促使人们对反义词要求形式上对称、均匀,要求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例如:白/黑;雪白/漆黑;白不呲咧/黑不溜秋;而“宽”与“狭窄”就不是一组反义词,因为“宽”是单音节,“狭窄”是双音节,两个词音节数目不同,不能构成反义词。

很多学者就反问:在这样的句子“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中,我们应对

“难”和“容易”怎么看待呢?明明它们是一组“意义相反”的反义词,否定

“难”,即“不难”,正是“容易”之义。但它们的音节数目却不相同。类似的还有:干净/脏、聪明/笨、„„

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多。再说,中国人很讲究均匀对称的说法,因此,一般“容易”大多与“困难”组成一对反义词,“难”与“易”组成一对反义词。上面举出的句子有两个分句,每一分句都有五个音节,读起来也很有对称性。这也体现出中国人说话时很讲究均匀对称的现象。

总之,反义词的成对使用常常是用于写作等方面,通过一组词互相对比和相衬,以对方的存在让自己的意义更突出,并以此达到一种修辞的效果。因此,汉语中的反义词,通常首先要求其字数相同,从很多反义词典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所以,笔者完全赞同“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这一观点。

1.1.2.3 反义词双方的词性必须相同

词性不同的词,往往表达的也是不同性质的概念,名词表达的是事物,形容词表达的是事物的性质状态,动词表达的是动作行为。所以,有些词之间虽然有反义的意味,但如果词性不同,我们也不能看作是反义词。例如“傻子”(名词)和

“聪明”(形容词),“缺点”(名词)和“完美”(形容词),虽然它们有反义意味,但都不是反义词,只有词性相同的具有反义意味的词才能构成反义词。 1.1.2.4 反义词双方的语体色彩要有一致性

反义词双方在语体色彩方面应该具有一致性。例如:大方/小气、慷慨/吝啬、生/死、诞生/逝世、买/卖、购/销、购买/销售等。

以上反义词双方的语体色彩都一致的:“大方”和“小气”是口语词,“慷慨”和“吝啬”是书面语词,“生”和“死”是通用语词,“诞生”和“逝世”是

Trang 11

“购卖公平”、“现购现卖”、“统购统卖”。“卖”和“购 ”缺乏一般反义词经常用于对举的特点,很难给人形成鲜明的反义印象,这也是反义词双方在语体色彩上应该具有一致性的例证。

1.1.3 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反义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称性,但是反义词又大量存在着不对称性的这个语言事实。本人认为造成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由于有多义词和同义词的存在,使得反义词的对应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一个词不仅有一个反义词,如“瘦”不仅和“胖”构成反义关系,“瘦”和“肥”也可以构成反义关系。有时两个词虽然是反义词,但两个反义词不是任何时候都构成反义关系,如“生”和“死”是一对反义词,但当“死”表示“达到极点”(如

“热死了”、“难受死了”)时,“生”就不能与这个意义的“死”构成反义关系。

第二,对于相对反义词来说,它们的特点是存在中间的状况。 例如:“黑”和“白”之间还有“红”、“黄”、“蓝”等;“大”和“小”之间还有“中”;

“反对”和“拥护”之间还有“弃权”。在实际运用时,如果说“这是黑的”,自然就“不是白的”,但如果说“这不是黑的”,却不一定是“白的”,因为也可能是“红的”、“黄的”、“蓝的”。“大”和“小”之间也存在中间状态是“不大不小,正好”。因此,从逻辑上说“不小”并不就等于“大”。这类反义词,如果从否定入手,往往达不到肯定对方的目的。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 标记理论

关于词汇的不对称研究,就不得不提到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语言中的标记现象是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种种不对称现象,例如,“数”这一范

Trang 12

畴,英语中的复数是有标记的,单数是无标记的,在英语中复数大多要加 “s” 这一标志,而单数不需要加。如:book (单数:指一本书) – books(复数:指两本书以上的数目)。有关这种不对称现象的理论叫标记理论。这个理论是布拉格学派的两位大师 N.Trubetzkoy 和 R.Jakobson 最早创立的,大约在 20 世纪 30 年代,是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2002)的定义, 标记理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 某些语言成分比其它的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是为无标记成分),这些其它的语言成分称为有标记

的 。 ” 标 记的 概念 自 特鲁 别茨 柯依 ( Trubetzkoy ) 提出 以后 , 历 经 雅柯 布 森

(Jakobson)、乔姆斯基(Chomsky)、莱昂斯(Lyons)等语言学家发展和完善。最初只是用来解释语音中的不对称现象,后来慢慢地扩展到语言研究的词汇、语义、句法等各个层面。在这一过程中标记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例如我们常见的“上/下”,我们可以说“上门、上医院、上电影院”,但不能说“下门、下医院、下电影院”。这说明“上”和“下”是不对称的,其中“上”是无标记的,“下”是有标记的。这种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的对立是导致一个范畴内部成员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如何判别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哪个是有标记项,哪个是无标记项,沈家煊(1999)按照传统理论并参照 Greenberg 和 Croft 为跨语言比较而设定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六条:

① 组合标准:一个语法范畴中用来组合成有标记项的语素数目比无标记项的多,至少也一样多。

② 聚合标准:聚合成一个无标记范畴的成员比聚合成一个有标记范畴的成员多,至少也一样多。

③ 分布标准: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的多,至少也一样多。

④ 频率标准: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有标记项的高,至少也一样高。

⑤ 意义标准:语法中无标记项的意义一般比有标记项的意义宽泛,或者说有标记项的意义包含在无标记项之中。

⑥ 历时标准:从历时上看,一种语言如果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都有标志,总 有标记项的标志先于无标记项的标志出现,晚于无标记项的标志消失。

Trang 13

沈家煊(1999)认为,这些标准是否有主次之分,意见不太一致,但把这些标准综合来考虑,判定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一般不会有多大的困难。对于像汉语这样缺乏形态的语言,分布标准和频率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

纵观标记理论的发展,肖小敏(2011)在《标记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对标记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Trubetzkoy 创立音位标记; (2) Jakobson 提出音位区别性特征标记,并扩展到词法研究中; (3) Chomsky 等人对音位标记作了重大修正,从理论上解决了标记二项对立的束缚; (4) 当代描写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类型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以及符号学、人类学、文学等不同领域都广泛运用标记理论。

1.2.1.1 标记理论在各个层面的运用

标记理论不仅能运用在音位、词法、词汇、语法、句法等层面上,还扩展到语义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等研究领域,并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标记理论运用在音位层面上。如: pin 和 bin 这样一对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就是由于词首的[ p ]和[b]不同,从而能区分成两个不同的词。出现相关标记的叫有标记成分,不出现相关标记的叫无标记成分。

在词法这一层面上, 标记理论的运用又称为形式标记 (formal mark),也就是指由于词的形态变化而产生的标记。形式标记可分为以下几种: ⑴名词的单、复数: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可以构成有标记与无标记。通常单数为无标记,复数为有标记。如: tree/trees, box/boxes, family/families ⑵相关的互补词也能构成标记和无标记: prince∕princess; actor∕actress; host∕hostess。在这几组词中, 后一个词皆带有一个后缀-ess, 因而成了有标记的成分, 而无-ess 后缀的词则为无标记成分。标记理论在词汇上也有广泛的应用。相对的单词经常一些有标记, 而另

一 些 无 标 记 ; 一 些 用 得 宽 泛 , 而 另 一 些 则 狭 窄 。 例 如 : 英 语 中 的 “ man ” 和

“women”,前者通常为无标记项,后者为有标记项。“Man”具有泛指性, 既可指

男性, 也可泛指包括女性在内的人类, “Man”是无标记的, 分布范围比较广。

“ Woman” 只用于指女 性 , 是有标 记的 , 分 布范围受到了限制 。又如: dog 和bitch, 前者为无标记项, 泛指任何一条狗,包括雄狗和雌狗;后者为有标记项,

Trang 14

仅指雌性狗。在表示极端对应物的词汇中也存在着标记现象和无标记现象。如: high/low; old/young,这两组词中, 前一个词皆为无标记项,后一个词为有标记项。当人们提问某物体的高度时, 通常用 high(高), 而不用 low(低) 如: How high is the building?(汉语中是:这楼有多高?) 而不会说成:How low is the building?(这楼有多低?)( 除非已经知道这楼确实很低,或者是强调它 很低。)同样,当询问某人的年龄时, 英语通常用 old(老), 而不用 young(少)。如:How old are you? 汉语也通常用“大”,而不用“小”。如:你小孩多大了?除非有上下文语境和预设,假定所问的对象是小的才用“小”来提问。 这样的对应组还有很多, 如:long/short(长/短); large/small(大/小)等。

标记理论在语法上也有重要作用。如: s或-es, 动词的-ed 形式、-ing 形式, 名词所有格等的标记和无标记都可以归结为

英语动词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加-标 记 理 论 在 语 法 范 畴 的 运 用 。 如 : do∕does ; visit∕visited ; go∕going ;Tom∕Tom’s 等。前者都是无标记形式,后者则为有标记形式。

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在句法上也有所体现。如: I dislike this person 该句使用的是正常语序,为无标记形式, 但如果把次序颠倒, 则成了有标记的形式。如: This person I dislike 又如:The flower is beautiful 这是一个陈述句,为无标记形式,但如果将它改为倒装句型:How beautiful the flower is! 则成了有标记形式。

在语义层面, 标记理论可以用来界定和区分词义。例如, 我们用语义标记对

“dog”和“bitch”这两个词进行义素分析。“bitch”只表示雌性,为有标记形式,而“dog” 没有这种限制,为无标记形式。

标记现象在语用层面也是随处可见的, 此时语言单位的标记性表现为语用标记。例如,在英语交际中,对别人给予的称赞,应该说“谢谢”, 但如果像中国人那样为了谦虚而不承认甚至否认别人的称赞就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达。例如:对别人过分的表扬或夸奖,一般中国人都说“您过奖了!”(您过奖了,我不过做了该做的事);用来婉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一般中国人都说“哪里,哪里!”(‘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哪里,哪里!’)

Trang 15

总之,标记理论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从音位、词法、句法到语法、语义、语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证明它对语言研究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标记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语言的特征,正确地使用语言。

1.2.1.2 反义词和标记理论

据沈家煊(1999)在《不对称和标记论》一书中对反义词的标记模式这样说的:对“相对词”而言,有标记/无标记的对立主要存在于“大小类”和“好坏类”。“冷热类”不存在有标记/无标记的区别。这是因为“大小类”和“好坏类”都有其中一项可以指称整个量级上的各个量:例如“长”可以指称整个长度量级上所有的量,“好”可以指称整个好坏量级上所有的量,而“冷”和“热”都不能指称整个温度量级上所有的量。

他也指出,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高于有标记项。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词的“使用度”是出现频率和分布面的综合指标,这些“使用度”能更好地体现反义词的标记性。一部分“大小类”词的使用度对比:“大”5202,“小”3281:

“长”600,“短”190;“深”308,“浅”57;“高”1167,“低”474。一部分

“好坏类”词的使用度对比:“好”3104,“坏”268;“干净”82,“脏”42;

“聪明”76,“笨”11。

他还指出,各种类型的反义词,无标记项倾向于跟无标记项相组配,有标记项倾向于跟有标记项相组配。“上”跟“大、好”组配,“下”跟“小、坏”组配。

“正面词”与“反面词”的对立也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详情看第八章,147:174)

同时他也参看赵元任 1968、陆俭明 1985、施一昕 1988,指出“多”和“少”做形容词、副词都是“多”为无标记项,“少”为有标记项。他还肯定:“很多”和“很少”也不对称;“不少”等于“多”,“不多”等于“少”,“不少”和

Trang 16

knowing or learning)。认知是与情感、意志相对应的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认知语言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语言研究。具体地讲,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特别注重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认为语言是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认知语言学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研究主题:(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构建。(4)语言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 (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有以下三大分支:(1)认知语义学:包括了构词法及语义分析。 代表人物为 John R Taylor。(2) 认知语法:透过对现存语言的分析及了解其背后产生的环境及习惯、隐喻等,归纳出来语法规 则,而不是透过数学的生成方程来产生的语法规则。目前逐渐出现构式语法专门学科。主要代表人物为兰盖克(R W Langacker),著有《认知语法基础 1:理论前提》,《认知语法基础 2:描写应

用 》 。 ( 3 ) 认 知语言 学 : 认 知语言 学 的创立者 主要 有 乔治· 雷可 夫( George 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R.W Langacker)。其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法。

肖任飞(2007)在《 认知语言学导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总结。他提出认知语言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大的发展:(1)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从隐喻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a 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b 提出了“经验主义语义观”c 阐述了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反过来又对思想文化产生影响的互相参照论。

(2)经验主义语言观:感知器官及其运作环境直接影响到思维和语言;客观事物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推理受制于人的生理基础、认知能力、社会文化、经验等;人类的理性是富有想象力的,隐喻的,并与人体具有内在的联系。(3)1987年,三部有影响的著作:约翰逊 (Johnson)《心中之身:意义、想像和理解的物质

Trang 17

基 础 》 ; 兰 盖 克 (Langacker) 《 认 知 语 法 基 础 》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er);莱考夫(Lakoff)《女人、火、危险事物》(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1989 年春,由 R.Dirven 组织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 - Germany)举行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会后,于 1990 年出版了《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杂志,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会(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1.2.2.1 认知语言学在各个层面的运用

认知语言学在词汇教学上的应用:

梁晓波(2002)在《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中指出,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将为词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文中指出:第一,要重视基本词汇范畴与基本词汇: 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范畴指的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我们看待和观察周围世界时,范畴每时每刻都与我们同在,与我们观察的方式同在。没有范畴,我们将无法对这个世界进行正确的把握。

(Glass and Holyoak,1986 :149 - 150) 植物、动物、牛、羊、玫瑰、桌子等都各自代表了一个范畴。Berlin et al 1973 研究发现,人们对动、植物王国以范畴进行划分,每个范畴都有自己的名称,且范畴之间形成了五个等级的层级关系,如下所示:

a Unique beginner : plant 植物,animal 动物

b Life form : tree 树,bush 灌木 ,flower 花

c Generic name : pine 松, oak 槲, maple 槭, elm 榆

d Specific name : Ponderosa Pine, White Pine,Jack Pine

e Varietal name : Northern Ponderosa,Western Ponderosa。

(Clark & Ckark , 1977 :528)

各层次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之间没有重叠之处。Berlin 等人发现:第三层,即属名称是最基本的层次,在每个语言中差不多都有 500 个左右的如此范畴。相对于层次 2 和层次 1 来说 ,层次 3 在日常语言中更为有用,使用更为广泛;而相对于第 4 层和第 5 层而言,层次 3 更为简单稳定,更容易记忆。Berlin 等人认为, 这类范畴的词语最为紧凑(tightest),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感觉经

Trang 18

验,人们对感受到的拥有同类特性的事物形成同一范畴。由于属名称词语的简单性和最为紧凑,它们被称为基本范畴词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常语言中基本范畴词汇的重要性。虽然对此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但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基本范畴词汇确确实实起着很大作用。这也正是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基于以上的思想和证据,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第一位。第二,要注意词语语义理据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并不愿意简单接受词汇与词义关系的任意性, 相反, 它认为语言中的许多语义现象都是有认知理据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经验主义 experientialism 的基础之上的,认为词语的意义与人的认知经验有不解之缘。据 Heine,et al ( 1991) 研究发现,人们总是用较为简单具体的概念来指代较复杂抽象的概念。尤为突出的是,人们总是从自身及自身的行为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这可能表现为下面的序列:人 →物 →事 →空间 →时间 →性质。这反映了人们对外部世界感知的经验过程,即由自身到近处, 由近处到远处,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即语言中的“自我中心论” (egocentrism) 。因此在讲解与身体有关的词语时,可以将它们语义演变的认知过程作为一个典型来讲解,这样可以便于学生消除词语语义的神秘感,从而更好地把握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第三,重视词语多义之间深层联系的讲解:例如,在分析下面各句中“over”的词义时,传统的方法对于其中的不同与联系是疏于介绍的,而认知语言学利用原型理论和图示学说 ,使我们看到了其中引人深思的奥妙。

( 1) The plane flew over

( 2) The bird flew over the yard

( 3) The plane flew over the hill

( 4) Hang the painting over the fireplace

( 5) The power line stretches over the yard

( 6) The board is over the hole

( 7) The city is clouded over

( 8) The guards were posted all over the hill

Trang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 , 以上“over ”的词义表现出三组词义: (1) “在„„上方”和“经过”(例 1、2、3);(2)“在„„上方”(例 4、5);(3)“遮蔽/覆盖”(例 6、7、8)。其中,第一组意思为核心意义 , 即它们为“over ”的整个语义提供了原型。同时,( 1), (2),(3) 每组意思又为其本身意思的延伸提供了核心意义,从而也成为意义的原型。另外,可以通过图示来表示,详情可以参考Lakoff ( 1987 :419- 427)。第四,不要忽视词语隐喻义的学习:认知语言学将隐喻作为语言中的极为重要的现象来进行研究,并从中得出了许多发现。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

认知语言学在语法教学上的应用:

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理解有关语法概念、规则和它们的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把抽象概念、规则具体化,让看似复杂抽象的语法现象变得浅显易懂且容易为学生接受和记住,怎样理解语法概念,获得语法知识? 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关注。吴晓明在《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说:认知语言学认为各种概念和知识系统构成一个具体层次的认知域网络,构成我们的百科知识体系,对高层次的概念的描述依赖于对低层次概念的认知操作。大部分概念依赖于其他概念,比方说“指关节”是以“手指”概念为参照的,“手指”又以“手”为前提,“手”又以“手臂”为前提等等。如此,概念形成互相依赖的不同大小、不同复杂程度的层次。后认知的事物是参照已认知的事物形成概念的,即已形成的概念结构会强加于新认知的事物。根据以上提到的认知观点,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追溯上一层次的概念,把抽象语法概念具体化,举例说明如下:关于“代词”这一部分,学生遇到“形容词性物主代

词 ” 、“ 名词 性物 主 代词 ” 这 两个 语 法概 念 。“ my 、 your、his 、 her、 its、their、our”等被称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ine、yours、his、hers、its、theirs、ours”等被称为名词性物主代词。为什么这样区分?为何冠以这样的称谓? 教师可作如下解释: 顾名思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就是作用相当于形容词的代词; “名词性物主代词”就是作用相当于名词的代词。例如: his shirt ( 他的衬

Trang 20

衣) ,其中“his”是定语,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所以 his 就是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is brother is a driver,mine is a doctor ( 他的兄弟是一名司机,我的兄弟是一名医生) ,其中“mine”是并列分句“mine is a doctor”的主语,作用相当于名词,因此“mine”就是一个名词性物主代词,代替“my brother”。 从上所述,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在很多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外语教学方面,而且还意识到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地位。

1.2.2.2 反义词和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范畴大多是

“典型范畴”,而且人总是通过“典型范畴”来认识新事物。人的认识和推理过程具有单向性或不对称性,总是从典型成员(无标记项)出发认知和推导出非典型成员(有标记项),这是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每一对反义词都属于一个范 畴:“轻”和 “重”都是 指重量,“长”、

“短”都是指长度,“高”、“低”都是指高度,“老”、“幼”都是指年龄。像上所述,一个范畴内的有/无标记成员的对立是导致一个范畴内部成员不对称的根本原因。通过一个范畴内部成员的不对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其原因或多或少与人们的认知规律有关。

1.2.3 标记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关系

沈家煊(1999)认为认知语言学对标记理论学做出较合理的解释:对于无标记项的分布频率比有标记项要高得多的现象,认知语言学的解释是: 典型成员或无标记项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它们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它们在人形成概念时最接近人的期待或预料,而用显著的事物来认识和推导非显著的事物是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人对越是熟悉的事物越是能感知它内部的差异,越容易将它分出不同的种类来,越是常见或常用的东西我们把它的结构看得越简单,制造得也越简单。

心理语言学家 Boucher J 和 Osgood C E (转引自陈勇,2002) 通过心理实验提出了一种“波丽安娜假说”(又称“乐观假说”), 认为人总是看重和追求好的一面, 摒弃坏的一面, 因此倾向于把具有肯定值的词当作无标记, 把具有否定值的词当作有标记。Zajonc R.B (出处同上) 发现英语和一些欧洲语言的褒义词

Trang 21

的使用频率高于贬义词, 学者邹韶华在统计多种材料后, 也发现汉语中积极意义的词和消极意义的词的使用频率大致为 7:3。中性词的语义偏移大多偏向积极意义, 偏向消极意义的极少,仅局限于与“有”相结合的“脾气”、“意见”、“看法”等少量的几个(转引自沈家煊,1999)。

1.2.4 反义词的不对称研究

早期对反义词的不对称进行研究主要有:卢甲文的《单音节反义词的分类及运用》(1981);崔永华的《与褒贬义形容词相关的句法和词义问题》(1982);石安石、詹人凤的《反义词聚的共性、类别及不均衡性》(1983)。卢甲文主要研究了单音节反义词在构词词序方面的不对称,他认为出现在前边的语素一般表示积极意义;崔永华则在其文中讨论了一些褒贬义形容词的语义和句法问题;石安石、詹人凤描写了形容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他们发现有些否定式没有相应的肯定式,有的虽然两者兼备,但是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期的这些词汇研究已经注意到反义词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对称现象,但多以举例为主,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也缺乏系统全面的描写,更没有挖掘产生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

目前关于具体词汇的不对称问题,前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从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汉语词汇学研究受标记理论的影响,对反义词的研究也不限于本体上的阐述,而是与先进的现代语义学标记理论相结构,注重汉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特点。结合标记理论对汉语反义词进行研究的主要有沈家煊(1999)和石毓智(2001)。沈家煊将形容词分为“大小类”“好坏类”“冷热类”,其分类标准是形容词有/无标记对立程度的差别;石毓智将形容词分为“干净类”“大小类”“冷热类”,其根据是形容词的数量特征,二者的归类并无实质区别。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形容词的标记现象进行了分类和解释,沈家煊认为标记模式形成的原因是认识和评价上都倾向于“常规”;石毓智认为形成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的决定因素是形容词的数量特征。

目前对具体词的不对称的研究主要有:徐丹的《浅谈这 / 那的不对称性》

(1988);马庆株的《“V 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1997);张华的

《“上、下”动词性组合的认知考察》(2002);段濛濛的《反义词群“好 - 坏”的组合情况及其不对称现象》(2003);《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

Trang 22

“下”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2007);冯志峰的《反义词“早 - 晚”不对称的共时河历时考察》(2008);武文杰、徐艳的《论“对”与“错”的不对称分布》

(2008);张巧丽的《“多”和“少”在使用中的不平衡性》(2010) 等等。 1.2.5 以往对“多”和“少”的研究综述

“多”和“少”是常见的一对反义词,历来有关它们的研究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收集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的相关资料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关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内容实在丰富多样。比如:陆俭明的《“多”和“少”作定语》(1985)、 詹人凤的《“多”和

“少”的对立和不均衡性》(1985)、施一昕的《“多”和“少”的不对应性》

(1988)、裘榮棠的《“多”和“少”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性》(1999)、赵聪的

《“多/少”作状语不对称的现象的考察》(2006)、王建珍的《“多/少”的语法对称性与不对称性》(2007)、张巧丽的《“多”和“少”在使用中的不平衡性》

(2010) 等。另外,有关“很+多/少”的研究也十分丰富。

陆俭明(1985)在《“多”和“少”作定语》从“多”和“少”作定语的角度分析“多”和“少”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其文是对吕叔湘先生《多、少及许多、不少等等》一文的补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多”和“少”作定语的情况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1 “多/少”单独作定语;2 “多/少”带上“的”作定语;3

“不多/少”作定语;4 “很多/少”作定语。通过上述四方面的描写,他指出:(a)动词“多/少”和形容词“多/少”的对立;(b)形容词“多/少”和一般形容词对立。

詹人凤(1985)在《“多”和“少”的对立和不均衡性》从“多”和“少” 作状语、补语的角度分析了“多”和“少”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 他指出,“多”和“少”都可以作状语和补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立,但另一方面,在许多场合却只用“多”不用“少”,表现出相当大的不均衡性,“多”在这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他也对两者的不均衡性从语义选择角度进行若干解释。 他列出一些原则如:一

Trang 23

致性原则、积极性原则、叙述性或描写性。他认为这些原则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都是起作用的。

施一昕(1988)的《“多”和“少”的不对应性》,从三个方面对“多”和

“少”进行比较说明。

裘榮棠(1999)的《“多”和“少”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性》只是简单的列举了

“多”和“少”不对称的几种情况,但是并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分类,也没有深入系统的分析。

赵聪(2006)的《“多/少”作状语不对称的现象的考察》是从认知语法理论、“三个平面”理论方法为指导,对“多/少+ VP/AP”中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描写出这种不对称的规律,并进一步作出解释。

王建珍(2007)在《“多/少”的语法对称性与不对称性》从词法、句法两个角度考察“多”和“少”的对称和不对称分布,他用新的标记理论对其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语义、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做出一定的解释。

谌金中(2007)在《“多/少+ N”结构的语义分析》中,从语义角度分析,他指出“多/少+N”结构的整体语义具有附加的色彩意义和形状化特征;该结构中的

“多/少”具有静态描述性与不可控性、动态变化性与可控性、量性特征。

张巧丽(2010)在《“多”和“少”在使用中的不平衡性》也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多”和“少”在使用中所体现的不平衡现象,然后也对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除了词性差异以外,他也指出,两者在语义场划分中的二值倾向和多值倾向的交叉。“多”和“少”的对立就体现了二值倾向的对立,但

“多”在与“少”对立的同时,还和“无”(多情/无情)、(多心/无心)形成对立,这样,“多”就实现了多值倾向的对立。当“多/少”所涉及的语义场的二值倾向和多值倾向出现交叉时,也就造成了它们使用的不平衡性。

“多”和“少”经常受副词“很、不”修饰分别构成“很多”和“很少”,

“不多”和“不少”。“很+ 多/少”和“不+ 多/少”的紧密程度令人不得不考虑它们的用法;因此,与其有关的文章也十分丰富。

Trang 24

“很少”都可以作谓语和动词的补语,但在定语、状语和形容词补语的句法位置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对立分布状态。他指出“很多”表示较大的数量,“很少”表示较小的数量,二者都是一种模糊的概数,笼统地描写某一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数量明显地超过或小于预设的标准。但,“很多”所表示的较大数量和“很少”所表示的较小数量,相对于预设数量标准的差额是不对称的,只要超过或刚刚超过预设的数量标准就可以用“很多”来描写;而只有较大幅度地低于预设的数量标准时,才可以用“很少”来描写。因此,“很多”比“很少”的意义宽泛。对于这种不对称现象的解释,他也指出,“很多”和“很少”受到它们在句法结构中蕴含的“不完全肯定”与“不完全否定”范畴意义的制约。 沈家煊(1999)认为,反义词中的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大多跟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一致。 岳中奇(2005)在其文中也指出,“很多”所描写的是超过言语主体所预设的数量标准的语汇意义,在句法结构中生成的是“不完全肯定”的句法范畴意义;而“很少”所描写的是远远小于言语主体所预设的数量标准的语汇意义,在句法结构中所生成的则是“不完全否定”的句法范畴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表示肯定意义的“很多”是无标记项,表示否定意义的“很少”是有标记项。

党静鹏(2008)在《“很多”与“很少”不对称现象探析》中也运用了标记理论,在“多”系列、“少”系列和“数词+ 名量词”、“数词+动量词”这两类表数量的单位与名词、动词之间建立起关联标记模式。这一关联标记模式解释了“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现象。“不多”和“不少”也表现出不对称的情况。党静鹏在其文中指出:“不少”的使用频率高于“不多”。“不多”表示数量少于预设的标准,“不少”表示等于或大于预设的标准,意义比“不多”宽泛。从分布上看,“不少”可出现的句法环境比“不多”多,虽然两者都可以充当谓语、作动词的补语,但“不少”还可以作形容词的补语,而“不多”则不能。修饰名词时,

“不少”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量词,而“不多”不能。他指出,“不少”是无标记项,“不多”是有标记项。

总而言之,虽然以往对“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的研究较为深入,各位学者也对“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也对其的不对称现象

Trang 25

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本人是想从另一个角度对“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对“多”和“少”在构词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从“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在数量上、形式上和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第二,对“多”和“少”的使用频率、构词语序、固定短语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从“多”和“少”修饰或被修饰方面进行分析;第四,从“多”和

“少”充当句法成分方面进行分析;第五,将“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与越南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具体是与越南语的“nhiều”和“ít”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小结

从上面所提到的相关研究综述,本人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要根据句中词语的具体含义选择恰当的反义词:在句中运用反义词可以强调事物现象的对立和矛盾,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我们运用反义词来写景、抒情、记事,能把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揭示得很清楚。但,由于反义词存在的不对称现象,一个词可能有多个反义词,所以我们在句中运用反义词说明事物的对立面时,要注意根据句中词语的具体含义选择恰当的反义词。另外,因为构成反义词的一些条件如要求音节相同、词性相同、语体色彩相同等,因此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第二,研究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的重要意义:从上面提出的理由,我们可以看出对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这一事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汉语具体词汇的研究,同时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从早期对反义词的不对称进行研究到现在已积累了许多有关反义词和反义词具体词汇的不对称的知识。这些知识都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第三,“多”和“少”这对反义词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对这种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离不开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指导:“多”和“少”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反义词,存在较明显的不对称。对这种不对称性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当然不能缺少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指导。根据标记理论的观点: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 某些语言成分比其它的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是为无标记成分,这些其它的语言成分称为有标记的。这种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的对立是导致一个范畴内部成员不对称的

Trang 26

根本原因。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人类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认知特点是完形感知、动决和意象。人们通过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能直接感知外部世界,形成经验和认知的基本层面。人类在认识事物时会从开始的不固定习惯最终形成固定的习惯,也就是在认知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比如人们总是习惯于首先认知较大、较多的事物,并且形成对“多”的期望值高于“少”(除非预知不好的情况)这种习惯性心理,促使人类形成一种对积极意义的期待心理。这种认知基础也是造成“多”和“少”的不对称性。

第四,虽然以往对“多”和“少”的研究较为丰富,各位学者也对“多”和

“少”的不对称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也对其不对称原因作出解释。要肯定的一点是这些成果均对我们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也为我们考察“多”和

“少”的不对称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rang 27

“少”作构词词素的词语进行搜索, 共发现有 73 个含有“多”、“少”作为前位构词的词语。

其中,由“多”作词素构成的词语有 61 个:

多、多半、多胞胎、多宝格、多宝架、多边、多边贸易、多边形、多才多艺、多层住宅、多愁善感、多此一举、多动症、多端、多多益善、多发、多方、多寡、多国公司、多会儿、多极化、多晶体、多口相声、多亏、多虑、多么、多媒体、多米诺骨牌、多面角、多面手、多面体、多谋善断、多幕剧、多难兴邦、多年生、多情、多如牛毛、多少 duo1shao3、多少 duo1shao、多神教、多时、多事之秋、多数、多糖、多头、多谢、多心、多样、多一半、多疑、多义词、多音字、多余、多元、多元化、多元论、多云、多灾多难、多咱、多早晚、多嘴。

由“少”作词素构成的词语有 12 个:

少、少安毋躁、少不得、少不了、少见、少见多怪、少礼、少量、少陪、少时、少数、少数民族、少许。

此外,本人还参考商务印书馆的《倒序现代汉语词典》,由“多”、“少”作为后位构词的词语有:

“多”后位构词有 14 个:贝多、差不多、大多、狄克推多、繁多、好多、几多、居多、许多、夜长梦多、至多、众多、粥少僧多、诸多。

“少”后位构词有 8 个:短少、多少 duo1shao3、多少 duo1shao、减少、缺少、僧多粥少、稀少、至少。

除了在《现代汉语词典》、《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集的词语外,本人还参照《Từ điển Lạc Việt》(网络版)由“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本人找到“多礼”、“增加”这两个词。

Trang 28

从上面所收录的词语将“多”和“少”的构词情况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词形对称。这种情况又分为两小类:一类是词形对称,意义对称;另一类是词形对称,意义不对称。第二种是词形不对称。这种情况也分为两小类:一类是有“多”无“少”类和有“少”无“多”类。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种: 词形对称

词形对称是指从形式上看,既有“多 X”又有“少 X”或者既有“X 多”又有

“X 少”的情况。(X 指同时替代同样的事物)。如果只有“多 X”“X 多”而没有

“少 X”“X 少”,或者没有“多 X”“X 多”而有“少 X”“X 少”我们称之为词形不对称。其中词形对称我们又分为两小类:一类是词形对称,意义对称;另一类是词形对称,意义不对称。

(1)词形对称,意义对称

词形对称,意义对称是指多、少分别和一个相同的词素结合,所构成的形式和意义完全对称。这一类词语显示了反义词的一般性质, 即具有对称性。

在这种情况,本人只找到一个例子:

Trang 29

【多礼】:多余的礼节。礼节太多

【少礼】:(动)客套话。①请人不必拘于礼节。② 称自己礼貌不周到。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多”和“少”和同一个语素“礼”分别组成“多礼”和“少礼”两个词。但它们的义项和用法不完全对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没有查到“多礼”这个词,但本人在《Từ điển Lạc Việt》(网络版)查到 这个词,并在《北大语料库》也找到很多有关“多礼”这个词的实例,如:

(1)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北大语料库)

(2) 别多礼了,你那里现在怎么样了?(北大语料库)

第二种:词形不对称

词形不对称是指只有“多 X”“X 多”没有“少 X”“X 少”或者只有“少X”“X 少”没有“多 X”“X 多”。 这是“多”、“少”在构词方面不对称的最显著的表现。

(1)有“多”无“少”类

这一类具体有 71 个词:多半、多胞胎、多宝格、多宝架、多边、多边贸易、多边形、多才多艺、多层住宅、多愁善感、多此一举、多动症、多端、多多益善、多发、多方、多寡、多国公司、多会儿、多极化、多晶体、多口相声、多亏、多虑、多么、多媒体、多米诺骨牌、多面角、多面手、多面体、多谋善断、多幕剧、多难兴邦、多年生、多情、多如牛毛、多少 duo1shao3、多少 duo1shao、多神教、多事之秋、多糖、多头、多谢、多心、多样、多一半、多疑、多义词、多音字、多余、多元、多元化、多元论、多云、多灾多难、多咱、多早晚、多嘴、贝多、差不多、大多、狄克推多、繁多、好多、几多、居多、许多、夜长梦多、众多、诸多、 增多。

对于这种不对称现象的解释,第一,我们可以从标记理论的有/无标记项来解释。像多胞胎、多宝格、多宝架、多极化、多国公司等这类词都是有标记项的。 第二,我们可以从认知理论来解释。像“多亏”、“多虑”、“多情”等这些词都与人们向往正面、积极事物的心理有关。如:多亏你来了,否则我们要迷路的。

Trang 30

第三,我们可以从“同素原则”来解释。这一类大多也受“同素原则”的限制。语素与语素的组合会牵涉到义位的搭配原则。不是语素之间可以任意搭配,而可以搭配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必须有必要的“默契”。所谓的“默契”就是指组合成一个词的语言单位之间至少含有一个共同的义素或是具有同一方向这一语义特征。比尔维斯希称之为“概念和谐”,其实就是“语义和谐”。例如:“众”具有“许多”之义,所以它的语义就决定了它只能和“多”搭配,组成“众多”这个词而不能和“少”搭配; “增”具有“增加”之义,只能和“多”搭配,组成“增多”这个词;“余”具有“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门的零头”之义,如:五百余斤。这个义项是只能和“多”搭配,组成“多余”这个词,而不能和“少”搭配。类似的还有:大多、繁多、好多、几多、居多、许多、诸多。

(2)有“少”无“多”类

这一类有 11 个词:少不得、少不了、少数民族、多少、短少、缺少、减少、稀少、少见、少陪、少许。

少不得/*多不得

少不了/*多不了

“少”还有缺少、丢失义和相欠义的义项,而“多”缺乏这个义项的,语义义项上的不对称造成了构词上的不对称。这里的“少不得”、“少不了”意思是“不能缺少”。例如:办这个事儿,一定少不了你。(意思是办这个事儿,一定不能缺少你。)

虽然,在《北大语料库》也出现“多数民族”的实例,如:

Trang 31

(4)“由于日期与季节不对应,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阴历早就被多数民族所抛弃。”

上面的“多数民族”用相当于一个词来反映与“少数民族”相对的意思,但它不是一个词。

多少/*多多

“多”和“少”搭配组成“多少”这个词:作为名词是指数量的大小(多少不等,长短不齐);作为副词,意思是“或多或少”(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意思是“稍微”(一立秋,天气多少有点凉意了。) ;作为代词问数量(这个村子有多少人家? ),表示不定的数量(我知道多少说多少)。词典中没有查到“多多”这个词,一般在句子出现的“多多”不是一个词,而是“多”的重叠式(如:多多保重、多多指正、多多合作等)或者出现在“许许多多”、“多多少少”、“多多益办”、“多多益善”等词(如:菊花有许许多多的品种。/多多少少让人觉得遗憾。)

“短少、缺少、减少、稀少”这四个词。“短少、缺少、减少、稀少”都受“同素原则”的影响。“短”具有“缺少、欠”这个义项,那么这个动词的语义就决定了它只能和“少”搭配,组成“短少”(多指少于定额)而不能和“多”搭配。

“缺”、“减”、“稀”也是:“缺”具有“缺乏、短少”这个义项,它只能和

“少”搭配,组成“缺少”(多指人或物数量不够);“减”具有“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的义项,它只能和“少”搭配,组成“减少”(意思是减去一部分);“稀”具有“事物出现得少”,它的语义决定它只能和“少”搭配(意思是很少出现或发生的)。

少见/*多见

Trang 32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说“少见”有两种词性为:①动:客套话,表示很少见到对方,如:少见了,您近来好吗? ②形:难得见到、罕见,如:这种情景一般很少见。但,在《现代汉语词典》却没有“多见”这个词。但在实际上,有些时候,我们可以用“多见”相当于一个词来反映与“少见”相对的意思。如:本人在《北大语料库》也找到这样两个例子:

(5)“然而十全停滞的生活,世界上是很不多见的事,于是破坏者到了,但并非自己并非先觉的破坏者,云阳 狂暴的的强盗,或外来的蛮夷。”(北大语料库)

(6)因此在许多人眼里,哈耶克变成了一个在本世纪已很不多见的“知识贵族”,一个在 19 世纪前相信“知识统一性”的岁月,我们才可以从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德之类大思想家身上得窥其风采的人物。(北大语料库)

少陪/*多陪

在《现代汉语词典》说“少陪”是动,客套话,对人表示因事不能相陪。而没查到“多陪”这个词。

Trang 33

行统计,结果也证明:“多+ 同一个语素”的使用频率大多数高于“少+ 同一个语素”。

2.1.1.3 “多”和“少”在构词语序方面的不对称

有“多少”而没有“少多”的说法。

“多少”、“少多”虽然是并列关系,但只存在“多少”的说法,并没存在

“少多”的说法,为什么不可以颠倒顺序来用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语义上看,人们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现象等并举时,常在观念上把所列举的对象作好坏、大小、长短、重要次要、习用罕见等区分,习惯上把用来指称好、大、长、重要、习用一类事物、现象的词语置于并列结构的起首,而把用以称坏、小、短、次要、罕见一类事物、现象的词语放在后面。 第二、从语音上看,“多”是阴平(普通话声调的第一声),而“少”是阳平 (普通话声调的第二声)。当

“多”和“少”并举时,“多”在前而“少”在后。

“多少”作副词时,意思相当于“或多或少”,如: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意思也是“这句话或多或少有点道理”。在汉语中只存在“或多或少”的说法,而没有“或少或多”的说法。在北大语料库搜索“或多或少”的结果为 748 条,而没有找到“或少或多”的实例。原因可能也与人们的认知有关。

此外,“多”和“少”在与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时,构词位置上也体现出不对称性。“多”和“少”都可以与“许”组合,“许”与“多”构词时“许”放在前面,组成“许多”,指数量多。而“许”与“少”组合时,“许”放在“少”的后面,组成“少许”,表示数量少。

Trang 34

2.1.1.4 “多”和“少”在固定短语方面的不对称

词汇是词语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词,而且还包括固定短语。固定短语结构紧密、言简意赅,具有独立的造句功能和表义功能,已经为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又可称为熟语。它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以下本人只针对汉语成语作出分析:

“多”和“少”所构成的成语数量非常丰富。我们主要参考《汉典》(网络版)及大连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成语巨典》所出现的成语,来分析“多”和“少”所构成的成语。

“多”所构成的成语:

“多”所构成的成语具有 74 个:多愁善感、多事之秋、多如牛毛、多此一举、多才多艺、多管闲事、多言或中、多情善感、多言数穷、多灾多难、多言多语、多钱善贾、多快好省、多情多感、多言繁称、多多益善、多难兴邦、多财善贾、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历年稔、多文为富、多文阙疑、多谋善断、多许少与、多谋少断、多藏厚亡、多嘴多舌、多岐亡羊、多见广识、多历年所、多多益办、多嘴献浅、多故之秋、多愁善病、多鱼之漏、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多情重义、多 谋善虑、多方百计、多口阿师、多文强记、多端寡要、多收并畜、多闻强记、多能多艺、多艺多才、多才多艺、多愁多病、多凶少吉、多采多姿、多吃多占、多福多寿、多费口舌、多口相声、多劳多得、多情多义、多言贾祸、 丰富多彩、丰筋多力、口多食寡、人多成王、人多口杂、人多力量大、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人多势众、人多手杂、人多为王、人多一枝有益物裕一备有用、人多遮得眼黑、人多遮黑眼兵多吃闲饭、人多嘴杂、人口众多、不可多得、夜长梦多。

少”所构成的成语:

“少”所构成的成语具有 11 个:少言寡语、少吃俭用 、少安毋躁、少安无躁、少私寡欲、少纵即逝、少条失教、少头缺尾、 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短吃少穿、酒逢知己千杯少。

由“多”和“少”共同构成的成语:

Ngày đăng: 22/10/2015, 12:33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