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A study of ziran (self so)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9

36 532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36
Dung lượng 1,11 MB

Nội dung

第四章 “自然”与文论体系的建构 ——自然思想演进的另一脉络 魏晋玄学的兴起为“自然”观念的演进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但“自然” 的历史价值及地位并没有随着玄学思潮的退却而走向低谷。 “文论”作为中国 文化中一个悠久的论述传统,为“自然”观念的发展提供了另一重要的话语 空间,使“自然”在脱离魏晋玄学背景以及清谈场域之后,依然获得持久的 关注与探讨。 中国文论固不同于西方文论系统的结构特性,看似松散、随意的品评话 语自成体系。有学者曾指出,正是由于“自然”观念的渗入,形成了具有本 体论、创作论、风格论色彩的统一论述,建构了一个“隐性的”、“潜在的” 文学理论体系。1这一说法并不为过。相较于很多古典文论概念,“自然”是 中国文论史上最具生命力的术语之一。首先, “自然”的哲学意涵为人文艺术 奠定了形上基础,为文学的起源与创作提供了解释。其次, “自然”作为一种 具有审美性的价值标准出现于人物以及文学、艺术的品评之中,且地位不断 提升。故有学者称之为“中国诗歌准绳中的最高理想”,2更有甚者视之为“中 国传统的最高审美理想”。3在文论话语系统中, “自然”完成了一个哲学概念 向美学概念的转变,成为建构文论体系最核心的观念要素,其美学地位获得 刘绍瑾:, 《文艺研究》2001 年 期。 页 30-37。 陈世骧:,《陈世骧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页 119。 蔡仲翔、曹顺庆著:《自然·雄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页 72。 117 广泛而长久的认可,在这一意义上,它早已超越了魏晋玄学语境下的思想之 争,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话语。 一. “自然”作为“文”之形上基础的奠定 魏晋以降,中国“文学”开始进入所谓自觉时代,文艺创作逐渐成为士 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部分,文论亦成为士人思想交流的重要园地。 “文”的价值 受到空前重视,最具标志性的宣言当属曹丕《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4 不过,正如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中国文论》导言 中指出:在一个文明中,文学并不比其他事业更天经地义,文学思想的出现, 即意味着“文学的性质、地位和价值并非不言自明的”。5因此, “文”存在的 合理性必须加以解释和证明。考察魏晋以降逐步建立起来的文论体系,令人 讶异的是, “自然”这个本应站在人为与雕饰对立面的概念,却被古典文论家 用于“文”的根源性解释,形成“文”的自然显现说。学界一般认为,由于魏 晋玄学洗礼, “自然”才进入文论,形成文学的“本体论” 。6不过,早在玄学思 潮之前, “文原于自然”的观念已显现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的论述之中。 曹丕《典论•论文》,《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页 15。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3. 此书译文可参考王柏华、陶庆梅译: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以下同。 相关论述可参考王运熙:,《文心雕龙 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 54-56。周策纵:, 《联合文学》第 卷第 期,1985 年 月, 页 150,吴承学:, 《广东社会科学》, 1991 年第 期,页 55。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 出版社,2002) ,页 244-258. 118 1. “文”为何物? 中国“文学”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就与广义的“文”相联系,因此,中国 “文论”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批评。7它所需解释的并不仅仅是文学的合理 性,而是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合理性。 刘师培先生《论文杂记》云: 中国三代之时,以文物为文,以华靡为文,而礼乐法制,威仪文辞,亦 莫不称为文章。推之以典籍为文,以文字为文,以言辞为文。其以文为 文章之文者,则始于孔子作《文言》。盖“文”训为“饰”,乃英华发外, 秩然有章之谓也。故道之发现于外者为文,事之条理秩然者为文,而言 词之有缘饰者,亦莫不称之为文。 按此类推方式,“文”可谓包罗万象,文饰——文化——文辞——文章 ——文学——文采等等,人文世界的种种创造无不涵括其中。 《说文》释“文” 曰: “错画也。” 9究其字源, “文”在殷商甲骨与铭文中已出现。一说为古代 文身符号,一说为加在字形上作为装饰之用的花纹。10无论采纳何种说法, “文” 很早就已被视作一种具有装饰效果的构形,它来自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体验。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开篇考辨文义曰: 77 按,“文”是中国文化语境中一个宽泛的概念,因此,中国“文论”,并非狭隘 的“文学理论”,而是涵括艺术批评与广义的文化。关于“文论”的界定可参考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页 44-56;吴兴明: 《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成都:巴蜀书社,2001)。 刘师培:《论文杂记》,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4), 页 118。 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页 440。 10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页 209。另可 参考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页 11。 119 《易大传》曰: “物相杂故曰文”。 《论语》曰: “郁郁乎文哉”。由《易》 之说,则青白相比、玄黄厝杂之谓也;由《语》之说,则会集众彩、含 物化光之谓也。……此一则申明文诂,俾学者顾名思义,非偶词俪语, ...... 11 弗足言文 ....。 自先秦,关于“文”的阐述已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 由“文”的关联性而不断类推,积淀出一套层累的论述。约定俗成的概念、 意象,以及论说方式构成了一套基本话语, “文学”的独立,并未将这些论述 与所谓 “纯文学”的讨论剥离。以刘勰(约 465-520)《文心雕龙》为例, 其所谓“文”涵摄范围甚广。篇曰: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 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 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 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 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 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12 刘勰利用了汉字“文”丰富的语义外延,将人文与天地万物之文组合成 一个相互参照的系统。在这个由“文”所构成的庞大类比关系中,刘勰以形 象化的比拟向读者展示了“文”为何物——虎豹之斑、云霞之色、草木之华、 山林之籁,泉石之韵……, “藻绘”、”炳蔚”、 “雕色”、 “贲华”等字眼的运用 11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页 1。 12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上册,卷 1,页 1-2。 120 暗含了对“文”基本特性的描绘——“丽”。不过,读者的视线往往更容易为 其归纳性的结语所牵引——“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形立则章成矣,声发 则文生”,这极易让人推导出: “人文”如“天文”,皆自然而成。正如虎豹不 13 可能利用条纹花斑“自觉地表现 .....他们的本性”, 刘勰眼中的“文”是事物由 内而外、“自然”而非“自觉”地呈现。换言之,“文”作为事物的外在形貌 取决于事物的本质特性。 2. 自然成文的悖论 关于的主旨,学者一般解作“文原于自然”、14 “文章本由自然 生” 、15 “主创作本乎自然”。16 概而言之,刘勰的论述过程大体分为三个层 次:首先,山川日月,乃天地之“文”也,与天地并生,非造物者所为;其 次,人乃天地之心。因此,所谓“人文”不过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这一自然过程的实现。第三,天地万物一切华丽的表象,皆非外饰, “盖自然 耳”。推而言之,山岳河流、花草虫鱼等“无识之物”,尚且“郁然有采”,人 作为“有心之器”,岂无文欤? 对于习惯以“创造”、 “虚构”等字眼来理解“文”的现代读者而言, “自 然成文”无疑是一种荒谬的解读。故屡遭现代学者诟病。宇文所安认 为这不过是出于中国文人一种“常规性的解说原则”,试图证明“文”有一个 来自宇宙之初的高贵谱系。17 王元化先生则严厉批评刘勰“采取了极其混乱 而荒唐的形式”,“使文学形成问题和《易传》旧有的宇宙起源假说勉强地结 合在一起”。18 13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页 178-179。 14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页 270。 15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页 3。 16 廖蔚卿:《六朝文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78),页 5。 17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18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桂林:广西师 p187. 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 56-57,页 68。 121 “自然成文”一说让现代学者难以接受的原因恰如张隆溪先生所言,一 旦认定了“文”的自然性,无形中否定了中国文学的创造性和虚构性。 19因 为 “自然”一旦进入文学创作的具体讨论中,问题就会相应而生:既然“文” 是情感的自然抒发,那么如何去解释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与雕饰? 刘若愚先生曾指出,刘勰对于创作技巧的重视似乎与其强调“文”乃自然显 现的观点相矛盾。20这一现象在中国文论中并非个别存在,斯蒂文·范佐伦 (Steven Van Zoeren)也曾在评价严羽诗论时指出: 尽管严羽的理论最终在于某种“自然”之诗,即可超越技巧和摹仿,但 其悖论是,这一理论却坚持认定诗歌只能是高度技巧和摹仿的产物。21 更为有趣的是,刘勰以“文心雕龙”为其书名,似乎主动向我们呈现了 这个悖论。按其篇所言, “文心”乃“为文之用心” 22,扣其“心生言 立”之意;“雕龙”则取“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23。 由此,“自然成文” 与“雕缛成体”构成了中国文论的悖论。鉴于“文”的广义性,这似乎是“自 然”与“名教”在另一语境下的延伸讨论。 3. “文原于自然”的思想脉络 事实上,考察“文原于自然”这一观念的形成,不应脱离文质之辨的脉 络。相对于构成事物最基本的“质”(材质、质地、质料),“文”(文饰)是 否有存在的必要?这一历史追问长期质疑着“文”存在的合理性。它最初源 19 张隆溪:,《北美汉学界的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页 38。 20 刘若愚著,田守真、饶曙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页 179。 21 Steven Van Zoeren,王晓路译:,王晓路编:《北 美汉学界的中过文学思想研究》,页 5。 22 《文心雕龙·序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 10,页 725。 23 《文心雕龙·序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 10,页 725。 122 于先秦思想家对礼乐教化的不同态度。 《论语·颜渊》载: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 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 鞹?”24 这场先秦礼乐背景下的辩论,每每为后代尚文者所追溯。刘勰 篇的“虎豹之文”便典出于此。针对棘子成的问题——“君子质而已矣,何 以文为?”子贡站在老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立场,以反诘的方式回应 ——去除了毛发的虎豹之皮与犬羊之皮,如何分别?在此,“文”成为区分虎 豹(君子)和犬羊(小人)的重要标识。按子贡之意,无“文”无以见君子。 《周易》“革”卦( ) ,其“九五”卦辞曰:“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上六卦辞曰“君子豹变,小人革面”。25 释曰: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26均将大人/君子的形貌以虎豹喻之。值得注意的是, 《周易》卦辞在描述卦象、选取喻体时,虎、豹只是根据大人、君子的地位 所作的一种相匹配的比拟,则突出了二者的对应联系在于“文”。以虎 豹外表之斑斓形容圣人的文教德化,或在突出其光彩照人。然这类比喻在道 家语脉下则颇具贬义。《庄子·应帝王》曰: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 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27 24 25 《论语·颜渊》,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页 135。 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 华书局影印本,2003),上册,页 61 上。 26 《周易正义》卷 5,《十三经注疏》,上册,页 61 上。 27 《庄子·应帝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上册, 页 295。 123 按文中所论,圣人之治,徒役身心,恰如虎豹之文,其光彩只会招致猎 捕。类似话语也曾出现于《文子》、《淮南子》: 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虎豹之文来射,猿狖之捷来格,故勇武 以强梁死,辩士以智能困。 ——《文子·上德》28 铎以声自毁,膏浊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猿狖之捷来措。故子路以 勇死,苌弘以智困。 ——《淮南子·缪称训》29 人之才智、勇武如虎豹之文、鸣铎之声、膏烛之明、猿狖之捷,因其显 露而招致杀身之祸。在这一语脉中,“文”固然美丽,然因其美丽则显张扬, 张扬则招损。对“虎豹之文”的不同解读,反映了先秦思想家对于礼乐文化 的不同态度。 孔门重“文”,以“文”为君子之必修。持反对立场的则认为——质美 者无需饰也。《韩非子·解老》云: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 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 ...........。何以论之?和氏之 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 .. 30 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 概而言之,韩非认为,质美者,勿用饰;文饰者,质不美。在此, “文” 的存在仅仅是提供一种外在的修饰。 《淮南子》曰: “白玉不琢,美 28 《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页 113。 29 《淮南子·缪称训》,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上 册,页 337。 30 《韩非子·解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页 133。 124 珠不文,质有余也。”31基本是韩非观点的翻版。刘向《说苑》拟孔子口吻重 申了这一论述: 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 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 白当正白,黑当正黑。夫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 .......... 32 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 .................。” 相对于事物先天的禀赋(“质”)而言,“文”被视作一种后天的、人为 的加工,故其存在显得可有可无。主张文质兼备的扬雄,在《法言·寡见》 中试图回应这一问题: 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 曰:“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33 扬雄延续的是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论述,尝试从实用性上强 调“文”的价值——良玉不雕不成器,美言不文不作经。从上述文质论争的 历史来看,对于“文”的辩护,不外乎装饰性和实用性,但这二者都难以从 根本上解答“文”存在的合理性。 转变这一论述的关键,是将“文为质饰”转为“文为质显”。策略之一 就是强调虎豹之文的自然天成。 3.1 “虎豹之文”的转喻 扬雄曾根据子贡的虎豹、犬羊之喻设想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景: 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 31 《淮南子·说林训》,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下册,页 583。 32 刘向:《说苑·反质》,《四部备要》史部,第 289 册,卷 20,页 左。 33 扬雄:《法言·寡见》,《法言义疏》(台北:中华书局,1987)上册,页 221。 125 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 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圣人虎别, 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狸变则豹,豹 变则虎。34 在这个故事里,设问者以“文”为衣裳,扬雄则以虎皮回应。羊披上虎 皮,不会改变羊的特性,同理,人也不会因为换上圣人的衣裳而成为圣人。 前人解读这个故事多到此为止,忽略了作者随后引之语的深意。此处, 扬雄以“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 作结,展现了他对“文”的追求。在他看来,“文”依然是区别圣人、君子、 辨人的重要表征,不同“质”的人, “文”必有所不同,显示了“文”与“质” 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扬雄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一句——“狸变 则豹,豹变则虎”。汪荣宝《法言义疏》云: 貔,豹属,故变则为豹,豹似虎,故变而为虎,谓辨人勉而行之,可以 为君子,君子进德不息,可几于圣人也。35 披上圣人的衣裳不会因此成为圣人,如羊质虎皮,只是外表的变化,实 质不会改变;但是,通过不断进修,人是可以达到圣人境界的,此一过程即 为“狸变则豹,豹变则虎”,扬雄以此喻示“质”变将会导致“文”变,但这 一比喻却难以解释这一转变的发生,因而缺少说服力。三国时蜀国辩士秦宓 (?—226)以“虎豹之文”乃自然天成为由提出了另一论述:据《三国志·蜀 志·秦宓传》载: 或谓宓曰:”足下欲自比于巢、许、四皓,何故扬文藻见瑰颖乎?”宓 答曰:”仆文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何文藻之有扬乎!昔孔子三见哀 34 扬雄:《法言·吾子》,汪荣宝:《法言义疏》上册,页 71-72。 35 汪荣宝:《法言义疏》上册,页 73-74。 126 心雕龙》共三十篇,开篇论“文”本于“心”,末篇结语为“文 果载心,余心可寄”。 另外,刘勰“心生而言立”的观念,不同于以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的论述,他所谓“心”,强调的不只是“情”这一个面向,他将“有心”与“无 识”相对,还包含着“识”这一向度。 首先,就创作萌动而言,固然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勰谓之“人 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78 但另一方面, “情”动的同时,亦 有“理”发。 《文心雕龙》多情理并言,篇曰“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 见”,79 篇曰“情理设位,而文采行乎其中”,80延续了陆机《文赋》的 论述。其次,在创作过程中,“心”还具有想象、构思、裁剪、权衡等功能。 故刘勰一方面强调“为情而造文”,81“因情立体”,82另一方面又强调“秉心 养术”,83“思理为妙”。84其论“文”之创作,以为首,盖因“思”为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85总而言之,在刘勰看来,文之作,萌于情, ........ 起于思,成于术 .......。此三者皆系于一“心”。 经过漫长的历史追问, “质而已矣,何以文为?”终于获得了最有效的回 答。“自然成文”的论述赋予“文”以一种内在的、先天的、本然的意义。恰 如有的学者所言,在没有神圣的彼岸对象(上帝)作为价值源泉的情况下, “自 然”成为论证文化价值合理性存在的终极根据。86 而“自然成文”从“情动 78 《文心雕龙·明诗》,《文心雕龙注》,页 65。 79 《文心雕龙·体性》,《文心雕龙注》,页 505。 80 《文心雕龙·熔裁》,《文心雕龙注》,页 543。 81 《文心雕龙·情采》,《文心雕龙注》,页 538。 82 《文心雕龙·定势》,《文心雕龙注》,页 529。 83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4。 84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3。 85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3。 86 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页 24-25,页 195-196。 类似的观点也见于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43. 137 于中而形于言”向“心生而言立”的过渡,中国文论完成了对创作机制的论述, 既以“自然”奠定了“文”的形上基础,又为创作理论的展开留有余地。 二. “自然”作为品评话语的形成 学界常以文论中的“自然”为魏晋玄学话语的转移,此说未必尽然。“自 然”作为先秦两汉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在玄学未兴之前,已走入 早期的文论话语中。诚然,魏晋玄学的发展,代表着士人对宇宙、人生所作 的新的思考,这势必带来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学的 论述,甚至带来某种文学潮流,如玄学诗的出现。不过,文论的发展自有其 规律,它在自身语脉下形成的基本观念,会受到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但并 非如影随形。如玄言诗的“淡乎寡味”固然是玄学“自然”的体现,却未必 合乎钟嵘(约 468-约 518)所谓“自然英旨”。87 清人纪昀(1724-1805)认 为,刘勰之所以“标自然以为宗”,实为矫正齐梁雕华文风。88 六朝文学的“自 然”旨趣,与华丽、雕琢的诗风并不完全相斥,而与魏晋玄风影响下的恬淡 平远之“自然”却有明显分别。 1. 为仁者自然为美 以“自然”为品评话语体现了一种审美观念的演进。宗白华先生曾以魏 晋为一分界点论曰: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 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 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 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 87 钟嵘:《诗品序》,《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页 232。 88 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页 13-14。 138 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 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 解放。89 一般认为, “自然”作为品评话语主要是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90 不过, 早在玄学兴起之前,以“自然”品评人物已出现。史载建安二年(197),曹 操谋士郭嘉评袁绍与曹操二人曰: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这里,“自然”相对于“繁礼多仪”而言。延续的是道家反对人为雕饰 的观念。事实上,尚文饰的儒家亦推崇自然之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 便已提出——“推恩者远之为大,为仁者自然为美”。91 前人有言,中国美学实发端于人物品藻。92 对于人格美的鉴赏可上溯至 先秦。汉代察举制度的推行,品藻之风日益盛行,人才品鉴渐成学问。魏晋 以降,文艺创作逐渐成为士人文化生活的主流,此风也蔓延至文学、艺术领 域。 “品评”成为士人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人”与“文”的品评, 不仅展现了言说者的人文修养与审美品味,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美学话语。 品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价值观念的时代转变。 两汉朝廷举荐人才,主要是以“贤良”、 “文学”、 “方正”、 “孝弟”、 “惇 厚”、 “能直言”、 “通政事”等为品目。直至东汉,着眼于人物品性的“自然” 89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页 15。 90 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页 229。周策纵:,《联合文学》第 卷第 期,1985 年 月,页 150, 91 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第三》卷 2,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 目文献出版社,1988) ,第 册,页 517 上。 92 宗白华:, 《艺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页 127 139 字眼在人物举荐以及碑铭中陆续出现。 东海王臻以近蕃之尊,少袭王爵,膺受多福,未知艰难,而能克己率礼, 孝敬自然,事亲尽爱,送终竭哀,降仪从士,寝苫三年。和睦兄弟,恤 养孤弱,至孝纯备,仁义兼弘,朕甚嘉焉。 ——汉顺帝二年(116)93 感想孙君,乃发嘉训,兴祀立坛,勤勤爱敬,念意自然,刻石铭碑,千 载表绩,万古标记,福佑期思。 ——延熹三年(160)94 君讳彪,字符上,孔子十九世之孙,颍川君之元子也。君少履天姿自然 之正,帅礼不爽,好恶不愆,孝衷度衷,修身践言,龙德而学,不至于 谷,浮游尘埃之外,爵焉汜而不俗。 ——建宁四年(171)95 夫君子钦美,含歌如颂曰:君之德兮性自然,蹈仁义兮履朴纯。恻隐至 兮神蛇存,皇垂象兮木连理,矜鸟兽兮放舍旃。享黻荣兮景号宣,达情 性兮睹未然。 ——光和五年(182)96 这些人物评论中已隐隐透出情性以自然为美的观念,但“自然”在此凸 显的主要是人物道德品性的自然天成。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之语形容,即所 谓“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97 93 《全后汉文》卷 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73。 94 《全后汉文》卷 9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31。 95 《全后汉文》卷 102,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52。 96 《全后汉文》卷 10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72。 97 《毛诗正义》卷 1.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冊,页 276。 140 又如《毛诗》解一章为“后妃之本也”: 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於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 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98 郑玄笺注此章曰: 躬俭节用,由於师傅之教,而后言尊敬师傅者,欲见其性亦自然。99 在此,郑玄以“自然”进一步肯定后妃之德本于情性。显然,这一“自 然”并非取自道家的恬淡、素朴、本真,它的出现亦非为了否定仁、孝、礼、 义等“名教世界”的核心价值,而是用以肯定人的道德本性。所谓“自然”, 强调的不仅仅是道德情感的自发性,同时作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体 现了情感表达的真诚性。 罗宗强先生曾指出,汉末人物品评中关于风神仪态的评论,已找不到“外 在规范的痕迹”,“完全是指才性情操的自然外露”。100但将此单纯解释为“重 视人,重视自我的思潮起来之后的产物”,101则未必尽然。 《后汉书》载,灵帝时, “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复数十人,悉除为 郎中、太子舍人。” 是时,蔡邕(133-192)上疏陈七事,其中第七事正为 102 此而发: 伏见前一切以宣陵孝子为太子舍人。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 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 今虚伪 ..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侧隐思慕,情 98 《毛诗正义》卷 1.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冊,页 276。 99 《毛诗正义》卷 1.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冊,页 276。 100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页 62。 101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页 62。 102 《后汉书》,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上册,页 693。 141 何缘生?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 通容其中。桓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 乃伏其辜。虚伪 ..杂秽,难得胜言。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或经年陵次, 以暂归见漏;或以人自代,亦蒙宠荣。争讼怨恨,凶凶道路。太子官属, 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宜遣归田 里,以明许伪。103 蔡邕对于世人“假名称孝”之事提出“情何缘生”的质疑,并屡以“虚 伪”痛斥之。与此同时,在汉末名士的文字记录中,他又最多以“自然”来 品评当时人物: 舅本以田作为事,家无典学者,其志行发于自然,非耳目闻见所仿效也。 虽成人之年,知礼识义之士,恐不能及。 ——104 君资天地之正气,含太极之纯精。明洁鲜于白珪,贞操厉乎寒松。朗鉴 出于自然,英风发乎天骨。事亲以孝,则行侔于曾、闵;结交以信,则 契明于黄石。 ——105 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恻隐仁恕,正身履道,以协闺庭, 损用节财,以瞻疏族,动中规矩,言合典式,不知名彰,不饰行着,可 谓仁粹淑贞自然之素者已。 ——106 蔡邕所谓“志行发于自然”、“朗鉴出于自然”,与郑玄“尚诚实,贵性 《后汉书》,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上册,页 695。 103 《全后汉文》卷 7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678。 104 《全后汉文》卷 7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730。 105 《全后汉文》卷 7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732。 106 142 自然”之说基本一致。对比蔡邕对当时社会风气之批评,可知其一再以“出 于自然”评价当时人物,实非偶然。蔡邕与郑玄为同时之人,107 二人共同提 倡“自然”以标举真诚,乃对虚诞矫情之社会风气的关注与反思。诚然,此 乃东汉“名教”危机触发了士人对人格品性的思考,然而,这一“自然”既 非以“名教”之对立面出现,亦非以道家之“自然”矫正时弊。就思想脉络 而言,它应属于“情性自然”的发展,但此情性尚局限于仁、孝、义等儒家 核心价值,它所强调的是道德情感的原发与真诚,既不同于魏晋士人“任诞” 之风下追求的情感完全地“自然”释放,亦有别于嵇康所追求的“任自然” 之境界。 2.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后人常引用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108盛赞诗歌自然天 成之美。此“芙蓉”之喻乃六朝常用,本有二义,一喻美丽,二喻自然。但 后人越来越强调后者,反而忽视了芙蓉之喻,以美为先。人们对芙蓉的认识 首先来自于感官上的美好体验。六朝咏物诗赋中, “芙蓉”为一常见主题。由 此可一窥六朝人心目中的“芙蓉”形象: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曹植(192-232)109 固陂池之丽观,尊终世之特殊。 ——夏侯湛(约 243-约 291)110 107 史载:蔡邕死于狱中,当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 谁与正之!’兗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见《后汉书》,王先谦: 《后 汉书集解》 ,上册,页 698。 108 李白:,葛景春选注:《李 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 2005),页 274。 109 《全三国文》卷 1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页 149。 110 《全晋文》卷 68,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711。 143 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潘岳(247-300)111 课众荣而比观.焕卓荦而独殊。 ——潘岳112 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傅亮(374-426)113 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 ——鲍照(约 414-466)114 冠百草而绝群,出异类之众夥。 ——江淹(444-505)115 色兼列彩,体繁众号。 ——萧统(501-531)116 芙蓉作为华美艳丽的代表,是六朝文人的基本共识。 “灵”、 “丽”、 “华”、 “艳”等字眼常用以形容芙蓉之美, “独灵”、 “特殊”、 “莫盛”、 “卓荦”、 “绝 群”等描述,更将芙蓉推举为群英之冠、众艳之绝。而芙蓉之美与“自然” 美相联系,最早见于孙楚(218-293): 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濑。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尔乃红 111 《全晋文》卷 9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五册,页 948。 112 《全晋文》卷 9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五册,页 949。 113 《全宋文》卷 2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六册,页 249。 114 《全宋文》卷 4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六册,页 441。 115 《全梁文》卷 3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七册,页 346。 116 《全梁文》卷 1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七册,页 202。 144 花电发,晖光烨烨。仰曜朝霞,俯照绿水。…… 赞赏美的同时,又肯定美出于自然,应是汉魏以来出现的一种美学倾向, 不惟芙蓉,在其他咏物赋中皆有这类比拟,几乎形成一种固定的赞语模式: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祢衡(173-198)117 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资。 ——王粲(177-217)118 含精粹之贞气兮,体自然之妙形。 ——傅玄(217-278)119 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 ——成公绥(231-273)120 彼芳菊之为草兮,禀自然之醇精。 ——孙楚(218-293)121 这一赞语模式中的“自然”与汉末人物品鉴中出现的“自然”极为相似, 无论品人还是品物,往往先肯定其品性,再誉之以“自然”。这一语境中的“自 然美”,并非概指一切自然之物皆为美,而是赞美某种美好品性出于自然。 “芙 蓉”之所以成为美丽的代言,源自它赋予人以愉悦的视觉体验;而“文”本 义即蕴含装饰之意味,故以“芙蓉”形容“文”,二者最初的相关性在于美丽 117 《全后汉文》卷 8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816。 118 《全后汉文》卷 90,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843。 119 《全晋文》卷 4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471。 120 《全晋文》卷 5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611。 121 《全晋文》卷 60,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622。 145 的外表。曹丕有“诗赋欲丽”之说,122皇甫谧(215 年-282 年) 亦曰: 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则美丽之文,赋 之作也。123 “自然”这一审美意识,晚于人们从滋味、声音、色彩等感官体验上获 得的认知。它是在肯定“诗赋欲丽”的前提下建立的。相较于“错彩镂金” 的雕饰之美,人们发现了“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 钟嵘《诗品》曰: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124 另一版本见于《南史·颜延之传》载: 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125 谢、颜“俱以辞采齐名”,126所谓“初发芙蓉”与“铺锦列绣”,首先喻 指二人辞采之美。以锦绣比拟诗文远早于芙蓉之喻。西汉司马相如、扬雄等 皆有此喻。127东汉刘熙《释名》曰: “文者,会集众采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 成辞义,如文绣然也。”128 由此言之,以锦绣喻文有两层意涵,一是指“文” 122 曹丕:,《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页 14。 123 《全晋文》卷 7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747。 124 钟嵘:《诗品·中》评颜延之语,《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页 250。 125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页 881。 126 李延寿:《南史》,页 881。 127 关于“以锦喻文”现象的讨论,可参考古风:一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9 年第 期,页 161-208。 128 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四,页 51。 146 皆由编织(会集)而成,二是文辞如彩绣斑斓。锦绣与芙蓉相比,芙蓉乃自 然生命,其美蕴含生机,锦绣虽华丽,却无盎然生气。由此言之,谢诗之佳 处可谓“自然可爱”。 六朝文论标举“自然”,固然有反对过分雕琢之意,但“自然”与“华 丽”并不相违,二者作为审美标准并举,在六朝文论中并行不悖。二者的整 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然美学”。首先,视华辞丽藻为诗文的自然属性, 非“丽”不足以成文;其次,以自然之“丽”为最美,雕饰以自然为宗。如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所云: 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此着力不着力之分。129 庄子曰“道也,进乎技矣”。130中国文论视雕琢技巧为“术”,而“文” 的创作必须符合“自然之道”,故一切技巧的运用皆以自然为准绳。在此意义 上,“自然”成为中国美学的终极标准。 三、 “自然”作为美学概念的历史性 审美观念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同一时代亦有不同的审美品味。然 万变不离其宗。 “自然”作为在“文”的形上基础奠定了它在中国文论中的核 心地位。作为品评话语,它不断出现于历代诗话及文艺理论之中,且历久弥 新,其意涵不断丰富。至唐代, “自然”已正式成为诗歌和绘画的品目。皎然 《诗式》论“诗之六至”,其一便是“至丽而自然”131。张彦远论画以“自然 129 谢榛:《四溟诗话》,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第 册,页 113。 130 《庄子·养生主》,郭庆藩:《庄子集释》,上册,页 119。 131 皎然:《诗式》,《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二》(隋唐五代卷)(台北:成文出 版社,1978),页 86。 147 者为上品之上”132。同时, “自然”亦成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品。唐 以后, “自然”作为中国美学的至高境界已基本奠定。宋元明清,标举“自然” 者更是比比皆是。尽管如此,“自然”在历代文论中的美学意涵却不尽相同。 1. 夔之一足 六朝骈文流行,自以骈俪为美。《文心雕龙》篇云: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 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至于诗人偶章,大夫联辞,奇偶适变,不劳 经营。133 刘勰认为,宇宙万物皆以成“双”成“对”的形式显现, “对应”本 是自然合理的存在形式。以此推之,骈俪相对,本出自然。事若孤立,则应 属反常,恰如“夔之一足”: 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134 “夔之一足”典出《庄子·秋水》: 夔谓蚿曰: “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 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 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 132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页 26。 133 《文心雕龙·丽辞》,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 588。 134 《文心雕龙·丽辞》,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 589。 148 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135 篇中, “夔”一足而行与“蚿”使万足、蛇无足而行,其本质 并无不同,皆为“天机”之动。至于有足无足、足之多少并不重要,都是自 然生命的本来状态。但刘勰则不以为“趻踔而行”是一种正常的行走方式。 以此观念审视“文”,自觉骈俪对偶为自然。 至唐宋古文运动,视骈文“为衰蔽之音。”136裴度(765-839)云上古秦汉之文乃“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137而时世 之文却羁于声韵: 观弟近日制作大旨,常以时世之文,多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 为文之病甚矣。……故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其磔 裂章句,隳废声韵也。人之异,在风神之清浊,心志之通塞;不在于倒 置眉目,反易冠带也。138 裴度认为骈俪对偶是对自然声韵的“羁束”,因此是一种非正常状态的 存在形式,恰如人“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他指出,文章之“气格”、 “思致” 应取决于作者之“风神”、 “心志”,即创作者精神之由内而外地自然展现,这 一观点延续的正是“文原于自然”的论述。 由此言之,无论是以骈俪为自然,或以散文为自然,虽各言其美,却都 以“自然”为标尺。 2. 陶、谢易位 六朝文论中,最能体现“自然之道”的代表诗人晋宋之际的谢灵运。除 135 《庄子·秋水》,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册,页 592-593。 136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页 207。 137 裴度:,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 册,页 158。 138 裴度:,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 册,页 159。 149 上文所引鲍照、钟嵘的点评之外,梁简文帝萧纲(503-551)亦赞其“吐言天 拔,出于自然”。139 谢诗辞采华美,且讲求体式,后人视之则不免有“精工” 之嫌。严羽《沧浪诗话》云: 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 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140 陶渊明与谢灵运虽为同时之人,但诗风有异,在六朝文论中并不见相提 并论。对于尚“丽”的六朝诗坛而言,平淡质朴的陶诗并不为人所重,甚至 被鄙作“田家语”。141 而谢诗则被标举为“自然”,但这是在肯定其“名章迥 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的基础上而言的。142 随着“自然”旨趣的形成,人们对“自然”的不同理解赋予它不同的美 学意涵。中唐以后,禅宗日渐发展,受其清净简约的观念影响,文人艺术的 审美标准有趋淡趋简之势。如水墨画以其素朴简淡而备受文人青睐,诗论亦 以平淡为自然之妙。陶渊明在诗坛的地位获得显著提升。杨时(1053-1135) 《龟山语录》云: 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 非着力之所能成。143 139 萧纲:,《全梁文》卷 1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 朝文》第七册,页 119。 140 严羽: 《沧浪诗话》,郭绍虞: 《沧浪诗话校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页 151。 141 钟嵘:《诗品·中》评陶渊明诗,《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页 249。 142 钟嵘:《诗品·上》评谢灵运诗,《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页 242。 143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页 17。 150 宋代以后,推崇陶诗“自然”者,一言其平淡, “质而自然”,一言其不 事经营,“不见斧凿痕”。144基于对“自然”的不同理解,陶、谢之诗常作为 对比范例。如前引严羽之论,以谢诗精工,陶诗自然。沈德潜(1673-1769) 《说诗晬语》则曰: 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 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145 此一评述综合了前人所论,将陶、谢均归之于“自然”,然指向各有不 同。陶诗冲和平淡,率真醇厚,有浑然天成之美;谢诗善于安排,不落俗套, 其新颖别致处,乃才情自然显露,有巧夺天工之美。关于陶、谢的历代诗评, 虽标举“自然”,却因时而异。由此亦可一窥“自然”美学意涵的历史演变。 四.小结 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将文化修养视作塑造君子人格的核 心内容,也赋予了“士”这一阶层以文化建设的使命。然在文、质之辨的脉 络中,“文”的存在价值一直受到尚质者的质询。“文”与“质”的论争不仅 构成了政治意义上的 “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也构成了广义上的“人文” 与“自然”的对立。以“文”为身份标识的士阶层,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一矛 盾。最关键的解决之道就是赋予“文”以自然天成的内在合理性。这一形上 基础的奠定在理论上完成了“自然”与“名教”、“自然”与“人文”的统 一,不仅化解了士人的身份焦虑,也为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开启了方便之门。 汉末以来,士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使“自然”开始以一种品鉴话 语的形式出现。魏晋以降, “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诉求,不断被强化,不仅发 144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页 17。 145 沈德潜:《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页 203。 151 展为人物品评与艺术品评的新标准,而且构成了人生及艺术追求的新境界。 时移世易,受时代因素及不同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自然”的意涵也 在不断丰富。以“自然”为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士人文化艺术的 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这一美学理想被涵摄于更大的文化范畴之中,与士 人的人生理想、文化理想融合为一体,构成“自然”境界。后人评陶诗之“自 然”,不惟言诗,亦言人也。正如刘熙载(1813-1881)《艺概》所云,“其文 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其胸次为难也。146 先秦以来的文质之辨经过了 漫长的历史思考,最终以“自然”为理想完成了人格意义以及文化意义上的 文质统一。 146 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页 18。 152 [...]... 在此,我们隐约可见王弼“万物以无为本”的论述。 如徐复观所言,此处喻示着文章是“由无到有的创造” 67然而,陆机对“心” 。 60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20。 61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95 62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36。 63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60。 64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89 65 张少康:《文赋集释》注引,页 92 。 66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1 19 67 张少康:《文赋集释》注引,页 92 。 133 的角色界定并不同于王弼。在王弼看来, “心”即为虚无之本,其曰“天地以 无为心者也” 。在这个意义上, “心”即“无”也。而按陆机的描述, “心”并 不是“无” ,它不是产生“有”的那个“本根”... 然”成为论证文化价值合理性存在的终极根据。86 而“自然成文”从“情动 78 《文心雕龙·明诗》,《文心雕龙注》,页 65。 79 《文心雕龙·体性》,《文心雕龙注》,页 505。 80 《文心雕龙·熔裁》,《文心雕龙注》,页 543。 81 《文心雕龙·情采》,《文心雕龙注》,页 538。 82 《文心雕龙·定势》,《文心雕龙注》,页 5 29 83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4 。 84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3 。 85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页 493 。 86 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页 24-25, 195 - 196 。 页 类似的观点也见于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43 137 于中而形于言” “心生而言立” 向 的过渡, 中国文论完成了对创作机制的论述,... 93 《全后汉文》卷 7,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73。 94 《全后汉文》卷 99 ,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3 1。 95 《全后汉文》卷 102,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5 2。 96 《全后汉文》卷 104,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97 2。 97 《毛诗正义》卷 1.2,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上冊,页 276。 140 又如《毛诗》解一章为“后妃之本也” : 后妃在父母家, 则志在於女功之事, 躬俭节用, 服澣濯之衣, 尊敬师傅, 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98 郑玄笺注此章曰: 躬俭节用,由於师傅之教,而后言尊敬师傅者,欲见其性亦自然 99 在此,郑玄以“自然”进一步肯定后妃之德本于情性。显然,这一“自 然”并非取自道家的恬淡、素朴、本真,它的出现亦非为了否定仁、孝、礼、... 、 厚”“能直言”“通政事”等为品目。直至东汉,着眼于人物品性的“自然” 、 、 89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页 15。 90 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页 2 29 周策纵:,《联合文学》第 1 卷第 8 期, 198 5 年 6 月,页 150, 91 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第三》卷 2,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北京:书 目文献出版社, 198 8) ,第 2 册,页 517 上。 92 宗白华: 《世说新语》 , 《艺境》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 9) , 页 127 1 39 字眼在人物举荐以及碑铭中陆续出现。 东海王臻以近蕃之尊, 少袭王爵, 膺受多福,... 按前引及的描述,从情感的 萌动到言语的表达,是一个自然流动的过程。 “心”是承载情感的河床,它被 动地感受与传达,对整个过程的运作不施加作用,推动一切的力只是“气” 。 而这种“自然性”似乎暗示了人人都可能是诗人。 59 56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页 60。 57 这两种解读皆见于以往学者的论述。详见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77- 79 注 11。 58 龚鹏程:,《文学批评 的视野》,页 73。 59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42 132 陆机(261-303)几乎改变了这一论述,此文开篇,即由创作者 的“用心”处着眼。陆机认为,创作冲动来自两方面的刺激,一种是情感受 到外界干扰而萌动—— “瞻万物而思纷”... “独灵”“特殊”“莫盛”“卓荦”“绝 、 、 、 、 群”等描述,更将芙蓉推举为群英之冠、众艳之绝。而芙蓉之美与“自然” 美相联系,最早见于孙楚(218- 293 ): 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濑。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尔乃红 111 《全晋文》卷 91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五册,页 94 8。 112 《全晋文》卷 91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五册,页 94 9。 113 《全宋文》卷 2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六册,页 2 49 114 《全宋文》卷 4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六册,页 441。 115 《全梁文》卷 3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七册,页 346。 116 《全梁文》卷 19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七册,页 202。 144 花电发,晖光烨烨。仰曜朝霞,俯照绿水。…… 赞赏美的同时,... ——汉顺帝二年(116)93 感想孙君,乃发嘉训,兴祀立坛,勤勤爱敬,念意自然,刻石铭碑,千 载表绩,万古标记,福佑期思。 ——延熹三年(160)94 君讳彪,字符上,孔子十九世之孙,颍川君之元子也。君少履天姿自然 之正,帅礼不爽,好恶不愆,孝衷度衷,修身践言,龙德而学,不至于 谷,浮游尘埃之外,爵焉汜而不俗。 ——建宁四年(171)95 夫君子钦美,含歌如颂曰:君之德兮性自然,蹈仁义兮履朴纯。恻隐至 兮神蛇存,皇垂象兮木连理,矜鸟兽兮放舍旃。享黻荣兮景号宣,达情 性兮睹未然。 ——光和五年(182)96 这些人物评论中已隐隐透出情性以自然为美的观念,但“自然”在此凸 显的主要是人物道德品性的自然天成。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之语形容,即所 谓“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 97 。 93 《全后汉文》卷 7,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页 73。 94 ... ,然后再组织文辞、 构造篇章,将它们呈现出来。此时, “心”开始另一环节的运作——量“体” 裁衣、遣言放辞,增删取舍。这时,陆机也以“匠”为喻。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69 文辞的运用是作者才能与技巧的展现,作者的“意”则成为“构造成篇 的工匠” 70到此,陆机展示了“心”在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自觉性和导向 。 性,如果仅就以上论述来看,创作更像是一个心理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当 心灵受到外界的干扰,萌生了创作的念头,这个机制就启动了,它的运作最 68 裴頠:,《全晋文》卷 33,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石家庄: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 7)第四册,页 341。 69 陆机:,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99 。 70 徐复观语,见张少康:《文赋集释》注引,页 102。 134 终生成了篇章。 然而,陆机似乎并不愿意夸大心灵的主导性,他不断地提醒读者,整个 写作过程并不是“心”可以驾驭的。开篇即点明,作者之用心固有可... 首先来自于感官上的美好体验。六朝咏物诗赋中, “芙蓉”为一常见主题。由 此可一窥六朝人心目中的“芙蓉”形象: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曹植( 192 -232)1 09 固陂池之丽观,尊终世之特殊。 ——夏侯湛(约 243-约 291 )110 107 史载: 蔡邕死于狱中, 当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 ‘汉世之事, 谁与正之!’兗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见《后汉书》,王先谦: 《后 汉书集解》 ,上册,页 698 。 108 李白: , 葛景春选注: 《李 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 2005),页 274。 1 09 《全三国文》卷 1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页 1 49 110 《全晋文》卷 68,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页 711。 143 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论衡》卷 20,黄晖:《论衡校释》第 3 册,页 867 48 杨明指出:东汉时期两种风气渐盛,一为士子写作子书和论说文的风气,一为清 谈高议之风。王充即属前者。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 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 6),页 39 49 《论衡》卷 30,黄晖:《论衡校释》第 4 册,页 1205。 50 《论衡》卷 30,黄晖:《论衡校释》第 4 册,页 1204 51 《论衡》卷 13,黄晖:《论衡校释》第 3 册,页 5 49 52 《论衡》卷 13,黄晖:《论衡校释》第 2 册,页 6 09 130 以根叶对应质文, 王充指出“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根深而叶茂, 实为自然之事。同时,王充意识到了“文”是“由外而兴”还是“由内而生” 是必须澄清的问题,专门设计了下面这段对话: 或曰:著书之人,博览多闻,学问习熟,则能推类兴文。文由外而兴, . 曹丕《典论•论文》,《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页 15。 5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 2, p3. 此书译文可参考王柏华、陶庆梅译: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以下同。.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页 178-1 79 14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 199 6),页 270。 15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 6),页 3。 16 廖蔚卿:《六朝文论》(台北:联经出版社, 197 8),页 5。 17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Stephen Ow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95. 62 陆机:<文赋>,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36。 63 陆机:<文赋>,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60。 64 陆机:<文赋>,张少康:《文赋集释》,页 89 65 张少康:《文赋集释》注引,页 92 。 66 Stephen

Ngày đăng: 09/09/2015, 11:06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