ÃFranỗ Jullien1 ois (Fadeur) 。其理由如下, “淡(平淡) ” 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作“一切可能事物之起点” “它以最根本的方式表达我 , 们的在世存有” 且体现于不同的知识领域,并由此建立了它们之间相互沟 .... , 通的平台。 具体言之, 它既贯通了儒道释思想, 又表达了各种艺术 (如音乐、 绘画、诗词等) “共同具有的理想。 ” 于连以一个文化他者的视角, 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文化自设的一种特殊 品味;并以最简洁的字眼浓缩了他对于这个异文化的“起点”与“终点”的 理解。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不仅将生命的最初状态表述为“淡” ,而且将人生 按:也有学者将其名译为“儒连”或“余连” ,本文凡出现皆用此译名。 Franỗ Jullien ois 2006) ,,页 iii。该书法文名为 Eloge De La Fadeur: À partir de la pensé et e de l'esthé tique de la Chine。 《淡之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 ,页 135。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淡之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页 iii。 的最高境界设定为“淡” 。换言之, “淡”是生命的原味,也是艺术与人生的 最高品味。于连将这种极富感官性的描述归之于对中国文化的“体验” 他 , 在书中特别强调这是全身心浸濡于这一文化氛围中所获得的 “体验” 这并非 。 纯粹出于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本的咀嚼,更多取自他对古典诗歌、绘画等艺 术的赏析,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获得的启示。 不可否认,于连出于中西文化比较的立场,试图对中国文化做一种整体 性的简洁概括,或许会淡化乃至忽略文化内部的历史性与差异性。即以美学 品味而言,六朝文学曾一度强调“诗赋欲丽” 反对“淡乎寡味” 然而, , 。 如果我们承认文化自身的发展保持着某种一贯性和统一性,它在思想与艺术 领域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共通的思想质素,即以于连的思路,中国文化存在 着一个自设的起点与终点。在这一意义上,笔者更倾向于以“自然”来概括 这一思想深处的共通性。 所谓“自然” ,在汉语中最根本的意义是对万物之本然的描述。它首先 作为一种宇宙生成论,表达先秦哲人对于宇宙世界乃至人类文化起源的基本 看法:世界并非创生的,宇宙是一个自发的有机过程,万物皆生于自然。 “自 然”即自己而然,因此, “自然”恰是“一切可能事物之起点” 。这正是于连 所谓“以最根本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在世存有” 。 其次, “自然”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内涵不 尽相同,但从魏晋至明清大量的文论、书画论中, “自然”常常被表述为一种 最高的艺术品味。如唐代皎然论诗之“六至” ,一曰“至丽而自然” 张彦 ; 远(812?-877?)论画以“自然者为上品之上”9。清代王国维更标举“古 《淡之颂:论中国思想与美学》 ,页 2。 曹丕:,穆克红、郭丹编: 《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 (南京: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4) ,页 14。 钟嵘: 《诗品》,穆克红、郭丹编: 《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 ,页 230。 皎然: 《诗式》《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二》 , (隋唐五代卷) (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8) ,页 86。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 页 26。 今之大文学,莫不以自然胜。 ” 10 如果说“淡”更偏重于感官体验与直观形象,那么“自然”所表述的则 是一种更内在更本质的文化观念。事实上,于连之所以将“淡”视作中国文 化的特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淡”是对“道”的一种形象描述,它既见 于《老子》 ,又见于《中庸》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11 君子之道,淡而无厌。12 在此意义上, “淡”和“自然”其实是“道”的一体两面。老子所谓“淡 乎其无味”的“道”正是“法自然”而成。 为了避免对先秦思想作儒、道、墨、法之类的学术切割,史华兹曾采用 了“公共话语” (Common discourse)一词,他认为,在这些被后人视作不同 思想流派的话语体系中, 存在着一整套获得不同思想模式认同的术语词汇” “ , 即所谓“公共话语”——“尽管这些术语也许具有某些共同的义涵,但却可 以产生极其不同的解释方向和侧重点。 13 “自然”作为一个思想术语与美 ” 学术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意涵,而且具有多角度的诠释。因理解的差异而 产生的思想辩争,历史上时有发生。这恰恰说明, “自然”为不同思想之间的 对话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此意义上,它可谓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公共 话语” 。 这里所谓“公共性” ,主要是指一个概念在不同话语体系中的流通性, 10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上海:华东出版社,1996) ,页 120。 11 《老子》第 35 章,楼宇烈: 《王弼集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1980)上册,页 88。 12 《中庸》第 32 章,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5) ,页 39。 13 为了避免术语上的纠缠不清,这里需要与福柯(Michel Foucault)、巴赫金(Mikahil Bakhtin) 等人的话语理论作一切割。本文亦在此意义上借用此一语汇。Schwartz, Benjamin Isadore,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p174 以及在基本语义上所获得的广泛认同, 由此形成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公共平台; 在此基础上, 这一概念具有诠释的多向性, 因而产生了不同时空下的差异性。 以“自然”为“公共话语” ,首先是因为它渗透于不同文化领域之中。 尽管长期以来, “自然”一直被视作一个道家概念。然而,随着学界研究的发 展,已有不少学者指出, “自然”并非道家文化所专有,而是潜入了中国古代 各种文化形态之中的思想概念。14 它不仅是学术思想、政治领域中频繁出现 的一个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渗透于文学、艺术以及 士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极具美学意义的理想型态。 其次,本文使用“公共话语”一词,也是为了避免陷入板块切割的学科 状态之中。尽管魏晋以降,中国学术体系已日趋分化,但毕竟与现代学科有 别。若过于强调学科界限,在文本的处理上就会遇到难以归类的问题。 恰如于连试图以“淡”来把握存在于中国思想与美学样貌中的共通性, 本文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之出发点,也正是希望借助“自然”这一公共话 语切入文化的底部, 探讨 “淡” 这一文化特质背后更深层的思想质素。 不过, 于连是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而将文化视作一个静态的整体,并采取取样分析 的方式。笔者则希望在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自然”观念的形成做深入 的考察。本文选取魏晋这一文化转型期正是基于以上考量。 二. 研究时段的选择 本文以“魏晋”为研究时段,并非作为政治历史的分期,而是将之视作 一个具有文化转型意义的时段,更是中国士人文化生活模式奠定的重要时期。 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魏晋六朝乃其首变。学界言汉魏之变,多以学 术思想而论,概而言之,即经学式微、玄学日盛、文学独立、佛学始兴。王 15 国维《汉魏博士考》曰: “学术变迁之在上者,莫剧于三国之际” 此乃就经 。 14 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 页 25。 15 王国维: 《汉魏博士考》《王国维学术论著》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页 96。 学之发展状况而言;钱穆、李泽厚以“个人自我之觉醒”或“人的觉醒”概 括魏晋南北朝学术思想之新思潮;16余英时则明之以“士之群体自觉” 17文学 ; 史研究惯以“魏晋文学之自觉”来突出这一时期所呈现的文学新景观。以上 种种皆突出魏晋为中古思想之重大变革期。不过,亦有学者认为,以上诸多 变化,不过是两汉思想的内在演进,如龚鹏程所论,魏晋在中国文化史上, 实为 一“变而未变之局”18: 它的社会结构、世族门第,好像与两汉大帝国迥然不同,但却是从两汉 中期豪族士大夫逐渐发展而成的;它的意识形态,通脱自然,好像跟两 汉名教全然相反,但却礼法森严,以名教为尊卑永固之大本;它所活跃 的人物,名士风流,仿佛与经生儒士臭味难投,却根本是自东汉以来所 固有;它的思想学术,玄谈清话,又似乎与两汉经术泾渭分流、有儒道 之异,却事实上礼学昌明、儒风仍炽;至于文学,恐怕也是如此,看起 来有点变的姿态,但基本上只能说是两汉的发展。19 此处论者所强调的是两汉至魏晋文化发展的内在延续性, 但亦承认二者 至少存在着表象上的差别。笔者所关注的正是这种外在风貌的差异。诚然,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汉魏之际或未发生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如钱 穆先生所言,其“大体还是一个旧的沿袭” 。所谓王朝的起灭和政权之转移, 只是“一种政治形态之动荡” 20 然而,不可否认,汉、魏文化呈现出不同的 。 精神风貌。 我们姑且称之为 “气质性转变” 相较厚重、 。 质朴的两汉文化而言, 16 钱穆:, 《国学概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页 147。李泽厚: , 《美的历程》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页 87。 17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8) ,页 252。 18 龚鹏程:, 《文学 批评的视野》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页 78。 19 同上注。 20 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页 13。 魏晋士人以俊逸、 洒脱的灵魂为中国文化注入了轻灵与飘逸, 无论艺术形态、 人生范式、或人物形象皆呈现出更为多元、丰满的面貌。 从文化建构的意义而言,魏晋六朝是士族文化建构的重要时期,为中古 士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走向。汉末逐渐形成的士族群体,在经世致用 的政治天地之外,寻找着其他的生存方式,探索“安身立命”的多种可能。 隐逸、养生等原本处于潜文化状态的生活模式开始受到高度关注;汉末发展 起来的清谈品评逐渐取代了注经作疏,士人不仅在谈玄论道、讲佛说法中开 辟了学术新走向,而且在政治舞台之外,发现了山水与田园之乐。两汉鄙夷 的“雕虫”之事,转而成为士人文化生活的时尚主流;琴棋书画、诗赋文章 逐渐成为士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这一切构成了新型的士人文化生活。而 “自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直接参与了这一文化型态的建构,为文化空间 的开辟提供了观念基础与多元视角。 从“自然”观念的发展史来看,汉、魏政治及社会变迁为“自然”这一 思想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尽管“自然”在先秦即以政治策略和养生方 式提出,前者曾一度在汉初政坛得以体现,但随着汉代名教体系的建立, “自 然”在政治话语空间已处于劣势;养生、隐逸等生活方式,相较于经世致用 的政治理念而言,并非两汉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随着汉帝国的瓦解,两汉 苦心经营的经学体系遭到了剧烈的冲撞, 政治与学术均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自先秦百家争鸣之后,中国社会再次进入一个思想激荡与碰撞的时代。寻找 政治与人生的新出路,成为士人的时代使命。在这一背景下, “自然”重新进 入了人们的视野,构成了政治清谈与哲学思辨的中心话题。曾一度处于潜伏 状态的思想话语一跃成为思想界的关键词。通过对“自然”的新阐释,人们 重新检讨了政治,反思了人生。尽管对于“自然”的探讨与追求并未带来政 治上的美好变革,但却为士人开拓了更大的文化空间,使政治之外的魏晋社 会呈现出绚烂缤纷的景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界惯以玄学作为解释魏晋种种文化现象的思想 之源。目前学界公认, “魏晋”是“自然”观念发展最重要的历史时段,主要 是以魏晋玄学的发展作为“自然”观念兴起的原因。 “自然”似乎必经此学术 之兴,方可渗入魏晋文化之中,影响士人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风貌。本文无 意否定玄学对于“自然”观念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自然”进 入魏晋场域的唯一路径。事实上, “自然”在先秦即以政治策略和养生观念提 出,在两汉时期, “自然”这一概念已开始渗透到礼乐文化、人性课题等讨论 中,尽管这些论述主要还是在政治领域中进行,但讨论本身所形成的思想观 念, 却为魏晋思想与文化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玄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思潮, 与自然观念的演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先秦两汉形成的自然观念为玄学提供 了讨论与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玄学的思想论争又不断刺激着人们对“自 然”的再思考。 除了玄学这一学术体系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六朝逐渐建立起来的文 21 论话语空间。 这是士族文人在政治清谈领域之外, 新开辟的一个思想园地。 随着士族新型文化模式的建立, 艺术创作逐渐成为士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这一发展,文论、书画论也成为士人表达思想、抒发见解的新形式。 因此,文论话语既代表了中国士人的美学趣向,表达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又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艺术的走向。而这一话语空间的建构与“自然”观 念亦形成互动,一方面, “自然”为文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形 成了以“自然”为理想境界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相对于玄学而言,文论 空间更具历史的持续性与广泛的参与度, 不同时期的讨论不仅丰富了 “自然” 的美学意涵,也建立了以“自然”为标杆的美学理想。 三. 研究综述 整理“自然”观念的研究文献,首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自然”概 21 本文所谓“文论”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文论谱系中的概念,并非西方“诗学”或 “文艺理论”的对应。简言之,关于“文”的讨论。由于“文”在中国文化语境 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魏晋六朝依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纯化”的概念,因此, 这一时期的“文论”并非所谓纯文学的讨论。关于“文论”的界定,可参考余虹: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9) ,吴兴明: 《中国传统文论的 知识谱系》 (成都:巴蜀书社,2001) 。 念的混淆不清。目前学界以“自然”为题的研究,名目繁多,有“自然观” 、 “自然说”“自然论”“自然思想”“自然主义”“自然思潮”等多种提法, 、 、 、 、 但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从学科分类而言,有思想史、文学史、美学史以及 科学史等不同路径,其中既有整体的研究,也有断代的考察;就研究角度而 言,有的着重解读“自然”本身的概念意涵,有的偏重以“自然”为视点的 观念考察;有时“自然”是作为某种思想或学说的指代,如“自然主义” ,有 时则是一场文化运动的主题词,如“自然思潮” 。由于题目义界不清,不仅导 致了概念上的混淆,也造成了学术对话的困难。 (一)概念辨析 在讨论“自然”一词的复杂性时,为了较为清晰地辨别,我们首先应区 分以下几类“自然” :作为语词的“自然” 、作为概念指称的“自然” 、作为观 念形态的“自然” 。 作为语词的“自然” 作为一个语词而言, “自然”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按现代语法的分 类,它可充当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但从“自然”一词的最初构成而言, 它应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合成词。 “自”指示“自身” ,代表事物以自身为“起 点” ;而“然”表示一个过程的完成,或者达到某一状态。胡适《中国哲学史 大纲》将“自然”释作: “自是自己,然是如此, ‘自然’只是自己如此。 22 ” 22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页 56-57。在这个意义 上,A.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 然”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7 P115 另外,也有学者将之译作”self-so”, 如 Richard L.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j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5(1988), pp.35-49 以及 Brook Ziporyn, The Self-so and Its Traces in the Thought of Guo Xia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3, No.3(Jul., 1993),pp511-539 这一解释基本为学界所采用。具体而言, “自然”——意谓非借助外力,乃自 身发展、形成而达至某种状态。或可言之为“一种自律的、自发的存在和运 动变化” 23从概念的相对性而言, 。 “自然”与“他然”或“使然”应是相互依 存的。换言之,当“自然”这一概念形成时,人们头脑中亦相应地存有“他 然(使然) ”的概念。 《吕氏春秋·义赏篇》曰: 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 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古之人审其所以然, 故物莫不为用。24 这里, “自然”与“使之(然) ”的对应使用,凸显了“自然”的语义 内涵。另外, 《韩非子·难势篇》中也有“自然之势”与“人设之势”对应之 说,25 “自然”与“人设”的对立清楚地显示出“自然”在早期使用时的语 义。 从语用而言, “自然”既可用于指示某种存在或描述某种状态,也可表 示事物当然之理。 “自然” 从 在先秦时期的使用来看, 《老子》 曾用之描述 “道” 与“无为”《庄子》用于解释“真”《荀子》用于阐述“性” , ,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第 25 章26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老子》第 17 章27 23 (日)池田知久:,页 16。 24 高诱注,毕沅校: 《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页 218。 25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2006) ,页 391。 26 见于郭店竹简本老子甲 23。 27 见郭店竹简老子丙组 号。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 ——《庄子·渔父》28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 ——《荀子·正名》29 从早期的使用来看, “自然”所描述的是事物“自己而然”的过程或状 态,作为一个语词,尚未完全脱离主谓结构状态,但已有向名词和形容词发 展的迹象。它的作用主要用于描述事物,而并非当时思想界专门探讨的哲学 概念,如“道”“性”“天”等。从使用上看,当时的人似乎认为“自然” 、 、 的语义是不言自明的,无需解释。将“自然”视作思想概念大加阐释主要是 魏晋士人的贡献。 作为思想概念的“自然” “自然”作为一个哲学或思想概念,与它的基本语义内涵密切相关。由 于“自然”最早出现于道家文本,故有学者认, “自然”产生之初便是道家的 一个思想概念, 或曰 “道家首创的独特概念” 30 池田知久在一文曾论曰: “自然”是道家思想家最初为了否定和排除人为、作为而使用的一对概 念——主体的“无为”和客体的“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战国 时代末期开始被思想界使用, “自然”作为一个思想概念就是这样产生 28 郭庆藩: 《庄子集释》 (北京:中华书局,2007)下册,页 1032。 29 王先谦: 《荀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1988) ,页 274。 30 刘笑敢:, 《中国哲学与文化》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8)第四辑,页 74。类似的观点又见于 W A Calloahan, Discourse and Perspective in Daoism: A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Zira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39, No 2, Apr 1989, p172 该文认为, “自然”一词是道家针对儒家建构的人文 世界而特别创造的。 10 的。31 就语词的出现情况而论,池田所言不虚。 “自然”的确在战国中后期陆 续见于诸子文本。除《老子》《庄子》外,亦曾见于《墨子》《荀子》《韩 、 、 、 非子》《吕氏春秋》等子书。32 但“自然”是否作为一个思想概念被使用, 、 则有待商榷。以《老子》为例, “自然”凡五见,就其使用而言,作者似乎将 之视作不言自明的话语,并不作为特别概念而加以任何诠释。此外,汉以前 的学者鲜以“自然”评述老、庄思想。战国后期,思想界曾对各家学说有所 总结,如《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等,然三家 、 、 皆未以“自然”概括老、庄之旨。不过,汉以前的学者鲜以“自然”评述老、 庄思想。战国后期,思想界曾对各家学说有所总结,如《庄子·天下》《荀 、 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等,然三家皆未以“自然”概括老、庄之 、 旨。 汉初学者进一步整理先秦学术, 司马谈 (?-前 110) 首发, 于道家格外推崇,但亦未以“自然”为道家思想概念。至司马迁(前 145-前 87?) 《史记》概括老子思想一脉的发展,指出庄子、申子、 韩非子三家承其道德论而分流,申、韩重其刑名,庄子则“归之自然” 33 此 。 始以“自然”之旨连贯老、庄之学。又东汉班固(32-92)言其叔父班嗣“贵 31 池田知久:,沟口雄三主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页 11。类似的说法另见蔡瑜:, 《中国语文翻译丛刊》第 21 辑,2007 年 月。页 53。 32 按:在今本《文子》一书中,“自然”不仅大量出现,而且作为独立篇名存在。然 对照定州汉简《文子》 ,并未发现“自然”用例。由于今本《文子》有后人窜改, 已有学界考论。而简本《文子》又残缺不全,故本文暂不取《文子》为例。另外, “自然”也见于《楚辞· 远游篇》 ,但此篇作者尚存争议,清人胡濬源、今人郭沫若 等认为乃汉人所作。故本文亦不取。且从内容来看,此篇中的“自然”乃借王子乔 之口引《庄子· 大宗师》之后的发挥,基本为道家之言,非特别之例,弃之无损 本文立论。此外, 《列子》一书中虽有“自然”字眼,但此书历来被视作魏晋伪作, 虽有现代学者为之考辨,恐一时还难成定论。本文亦遵从学界普遍意见,暂不取 之为证。 33 《史记》卷 63, (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台北:大 安出版社,2006) ,页 839。 11 老、严(即庄子,避东汉明帝讳)之术” ,亦以“自然”为庄学之旨归。34因 此,后人视“自然”为道家思想之核心概念,这一看法实发端于汉代学者论 老学与庄学之源流关系, “自然”一词是因二者关联性的建立而被特别拈出。 在汉代以“道家”为黄老学说以及庄子思想冠名之前, “自然”并未作为《老 子》《庄子》中的独特概念而受到特别关注。 、 事实上, “自然”是否为先秦道家首创之独特概念,这一命题本身存在 问题。首先,先秦并无“道家”之名号,35 后人所理解的先秦“道家”学派 亦无儒家自觉传承之道统。在此意义上, “自然”被确立为道家思想之主旨并 成为道家之代名词,乃后人所寻绎归纳。 孔子虽未明确提出“自然” ,但他所提倡的“无为而治” ,其实也隐含了 对“自然”这一发展模式的认同。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36 孔子与老子一样,相信圣人“无为”会使百姓“自化” ,但其前提是“恭 37 己” ,即修己之德, “恭敬己身” 因此,孔子的“无为”即以德化民。 , 汉儒董仲舒阐释这一德化的过程,曾以“若自然”来形容: 先王显德以示民, 民乐而歌之以为诗, 说而化之以为俗, 故不令而自行, 34 班固: 《汉书·叙传》 ,王先谦: 《汉书补注》 (扬州:广陵书社,2006)下册,页 1702 上。 35 “道家”之名的最早记载在《史记》中, 《史记》中多篇出现“道家”一词,按 年代先后, 或以记陈平语: “我多阴谋, 是道家之所禁” 为 , “道家” 一词的最早出处。杨儒宾推测,这一名称可能出于秦汉之际,至西汉初渐流行。 杨儒宾: 《先秦道家“道”的观念的发展》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社,1987) , 页 21,注 13。 36 《论语》15.4。 37 何晏注, 刑昺疏: 《论语注疏》 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 下冊,卷 15,页 2517 上。 12 不禁而自止,从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38 ... “若自然”这一描述本身,隐含了以“自然”为标准的价值取向。在儒 家的表述中, 社会发展的 “若自然” 正是君主之德的标识。 换言之, “若自然” 即意味着对天道的遵循。 《诗经·大雅》歌颂周文之德,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 人民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这与《老子》以“百姓皆谓我自然”来体现 圣人之治,其思路同出一辙。 孔子虽鲜言天道,但其价值依据依然系于“天”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9 这一表述形式完全可用《老子》的“希言,自然”来概括。由天不言而 万物自生自长的观察,圣人同样获得了以“无为”成就万物“自然”的启示。 但由于对天之德性的理解不同,故“无为”的价值前提亦不同。孔子以宇宙 之生生为仁德之体现; 而老子将生生付诸于形而上的理性阐释, 强调天道 “无 40 亲”“不仁”《周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此 、 。 。 二者之谓也。而这一分歧也为秦汉以后不同“自然”观念的发展埋下了隐线。 降至魏晋,士人将“自然”与“名教”对应,于是“自然”被直接用于 指代老庄或道家思想, “老庄明自然”成为公论。在现代学术话语中,也有学 者替之以“自然主义”或“自然思想” 41另外,由于 “自然”在魏晋文化领 。 域的广泛流通,也有学者将“自然”视作魏晋文化的主题词,如李玲珠以“自 然思潮”指代玄学影响下的魏晋新文化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魏文化转型的过程中, “自然”逐渐从一个哲学概 38 《春秋繁露》卷 9。钟肇鹏主编: 《春秋繁露校释》 (石家庄:河 北人民出版社,2005) ,下册,页 595。 39 40 41 《论语》17.19。 《周易正义》 ,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2003)上册,78 上。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页 589。 13 念演变为一个美学概念,它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价值标准最早出现于汉末 人物品评中,魏晋以降,又进入文学、艺术品评之中,成为人们衡量与品味 人生及艺术的鉴赏指标。但在不同历史时期, “自然”有其特定的美学意涵。 概括而言,以“自然”为“自然界(大自然) ”和以“自然”为思想概 念或美学概念,不仅研究对象不同,考察的方式也不同,前者主要研究的是 人的自然世界的看法,后者则关注“自然”这个概念本身的意涵。本文所理 解的“自然”主要是指后者。 作为观念形态的“自然” 所谓“自然观”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一是对“自然”的看法,二是以“自 然”为视点来看待事物,为了便于解说,我们姑且称前者为“自然观” ,后者 为“自然观念” 。 关于前者的“自然” ,学界通常是指与人文世界相对应的“大自然(自 然界)。 ” 因此, “自然观” 即对大自然的看法。 在这一概念下, 亦有学科分歧。 如小尾郊一的《中国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 (1962) 、Wolfgang Kubin(顾 彬)的《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1985)关注的是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 而小野泽精一等人编著的《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 (1978)所考察的“自然观”则是人对宇宙世界形成的看法;又如章启群的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2000)中的“自然观” ,在语 义上更接近于后者,但作者更偏重于从哲学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不过,相对于“自然观” ,笔者所理解的观念形态的“自然”应是后一 种阐释,即以“自然”为视点来看待事物以及所形成的看法。无论“自然” 是一个思想概念,还是美学概念,皆表达了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 首先,从 “自然”的基本语义出发——“自己而然” ,以此解释事物的发生发展,便形 成了“自然观” 。比如,以“自然”来解释宇宙以及万物的生成,则有天道自 然观,它相对应的是创生论;以“自然”来解释人性的与生俱有,则有情性 自然观;以“自然”来解释文学的产生,则有文学自然观,诸如此类。其次, 14 若以“自然”为价值标准审视人生及艺术,则形成了以“自然”为美、以“自 然”为境界的人生追求、艺术追求。 上述三类“自然”各有自身发展之脉络。作为语词的“自然” ,从主谓 合成的结构状态逐渐固定为一专有名词, 其语义也逐渐丰富; 作为概念的 “自 然” ,从一个哲学概念演变为一个美学概念;作为观念的“自然” ,也不断扩 展它的影响范围,形成以“自然”为视角的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艺术 观等,塑造了特殊的文化型态。 (二)“自然观”研究的三个主要面向 、 鉴于“自然”一词与魏晋文化的密切关系,学者常以“自然”来标识魏 晋文化的特殊性。如下所论: 魏晋时代“一般思想”的中心问题为: “理想的圣人之人格究竟应该怎 样?”因此而有“自然”与“名教”之辨。……“新学”人们的结论是 圣人方可治天下,所谓“圣人者,以“自然“为体,与”道”同极, “无 为而无不为” 。这种“圣人”的观念,从意义上讲,便是以老庄(自然) 为体,儒学(名教)为用。道家(老庄)因此风行天下,魏晋“新学” (玄学)随着长成了。42 ——汤用彤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 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 ‘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 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 诗和顾恺之作画, 都是突出的例子。 王羲之的字, 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 42 汤用彤: 《魏晋思想的发展》《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全集》 , , (石家庄:河北人 民出版社,2000)第四卷,页 105-109。 15 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 的解放。43 ——宗白华 在建安及魏晋时代,汉代文学中科学般的冷静,被对自然的新的感受所 代替,于是客观的描绘与诗人的主观态度合为一体。……这种趋势在不 断表露出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即“爱山水” )中,以及对自然的赞赏中, 表现得益愈明显。44 ——顾彬(Wolfgang Kubin) 尽管以上论述皆以“自然”为视角,凸显了魏晋之新变。但他们使用的 “自然”并非同一话语,讨论的问题全然不同,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转折点与 标志性人物,亦不尽相同。概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自然观念: 玄学自然观/道家自然观 这一研究主要是以“自然”作为道家思想或魏晋玄学的代名词,在某种 意义上说,所谓“自然观”研究其实就是道家思想或玄学思想的研究。 以“自然”指代道家或魏晋玄学,这一看法由来已久, 。最初大概是以 道家盛言“自然”而称之。 司马迁 (前 135-前 90) 曾曰: “庄子散道德放论, 要亦归之自然。”45 自嵇康(224-26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自然” 与“名教”遂构成了一组对应概念。46而后,晋人又将“名教”与“自然”之 辨代称儒、道关系论。 《晋书·阮瞻传》载: 43 宗白华: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美学史论集》 , (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2006) ,页 15。 44 45 顾彬(Wolfgang Kubin)《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 ,页 135。 司马迁: 《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 ,见(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台 北:大安出版社,2006) ,页 839。 46 参考张蓓蓓:,见氏著《中古学术论略》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1) ,页 6。 16 戎(王戎)问曰: “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 瞻曰: “将无同。 ”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47 且不论“自然”与“名教”具体内涵如何,在时人心中,其指代义却是 明白无误的。 “老庄明自然”——此一说法一直沿用至今。二十世纪上半叶, 学者受西方学术观念影响,习惯以“自然主义”一词指称道家思想。48 由于 魏晋玄学一直被视作道家思想的复兴,而“自然”又是魏晋思想论坛的关键 词,因此,魏晋学术思潮也被冠以此称谓。刘大杰在《魏晋思想论》 (1928) 一书中曾指出: “与其说是自然主义,不如说是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用之于当 日的玄学,似乎很适宜,但还没有如浪漫主义那样能包括人类的全部活动全 部表现。 ” 49 这里,刘氏实际上时反对以“自然主义”来概括玄学,但其反 对的理由仅是认为“浪漫主义”更适合概括魏晋文化的整体。从他的论述中 亦可看出,当时学界普遍认为以“自然主义”指称“魏晋玄学”是“适宜” 的,这或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概括。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 (1935)即是在 此语境下产生。其实,无论是“自然主义”抑或“浪漫主义” ,借用这类西方 学术术语描述中国文化总不免引起误解。故此,这类术语逐渐被学界淘汰, 笔者所见,最近一篇仍以“自然主义”论魏晋思想的学术文章是许抗生的 (1993) 50目前学界较多使用的是 。 “自然观” 、 “自 然思想”“自然思潮”等提法。 、 美学自然观 这一研究主要是将“自然”视作美学领域的一个范畴。其观念基础是以 47 房玄龄: 《晋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4)册 5,卷 49,页 1363。 48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页 589。 49 刘大杰: 《魏晋思想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页 19。 50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二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页 749-768。 17 “自然”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品评话语,因此,这里所谓“自然观” ,主要考 察的是“自然”在美学话语中的意涵。 文献资料显示, “自然”作为美学话语,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相对于 “比兴”“文气”“风骨”“意境”“滋味”等传统文论术语,其生命力最 、 、 、 、 为持久。 魏晋时, “自然” 已散见于各家的文论、书论、画论、乐论之中。51 梁 代刘勰(465?-520?)的《文心雕龙》和钟嵘(468?-518?)的《诗品》 亦屡次使用。至唐代, “自然”已正式成为诗歌和绘画的品目。皎然(生卒年 不详) 《诗式》论“诗之六至” ,其一便是“至丽而自然”52。张彦远(812? -877?)论画以“自然者为上品之上”53。同时, “自然”亦是司空图《二十 四诗品》之一品。唐以后, “自然”作为中国美学的至高境界已基本奠定。宋 元明清,历代标举“自然”论者比比皆是。 目前, “自然” 以 为审美范畴研究的专著, 主要有蔡仲翔的 《自然》 1996) ( 54 和赵志军的博士论文《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2002) 。二者都是围 绕“自然”的美学内涵做一种历史的整体研究,前者主要是考察“自然”在 中国文论话语中的美学意涵。后者则是将“自然”放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思想 领域中加以解读。 另外,从 80 年代起,探讨“自然”美学意涵的单篇论文便开始陆续发 表,基本是以个案研究为主。从研究范围来看,魏晋至明清的自然美学,皆 有涉及,但以宋以后为主;从研究内容来看,尽管讨论的对象颇为分散,但 问题却相对集中,一言以蔽之,主要探讨的是“自然”在各个时期文论著作 中的美学意蕴。 51 参考蔡仲翔,见蔡仲翔、曹顺庆著: 《自然· 雄浑》 (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页 28。 52 皎然: 《诗式》 , 《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二》 (隋唐五代卷)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8) ,页 86。 53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 页 26。 54 此书 1996 年初版时与曹顺庆的《雄浑》以合订本形式出版,2001 年以单行本再 版,更名为《美在自然》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18 对自然界的认识及看法 这一研究是将“自然”的语义设定为“自然界” ,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人 对大自然的看法。围绕这一核心,不同学科的关注焦点又有所不同,大致可 分为两种:文学史、艺术史关注的是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这类 研究中的“自然”相当于传统语境中的“山水”“物色”等语汇概念。其代 、 表论著是日本学者小尾郊一的《中国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 (1962) 、德国 学者 Wolfgang Kubin (顾彬)的《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1985) ;而哲学背 景的学者考察的则是涉及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的哲学自然观。这类研究 中所谓“自然” 更接近于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天”、 “气”、 “万物”等概念。 日本学者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就不断有这方面的论述。关于此,池田知久曾 在一文中作过概括性归纳。 55另在小野泽精一 等人编著的《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 (1978)一书中, 便涉及到 20 个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大陆学者戴建平的博士论文《魏 晋自然观研究》 (2001)亦是在此语义基础上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界” ,固然是现代汉语中的常 用语义,但是,关于“自然”一词何时开始具体指涉“自然界”“自然物” 、 、 “自然现象” ,学界一直有所争论。56最近的研究是陈玮芬的一文,作者指出这一语义的萌芽,发生在十八、十九世纪西学东进的 日本,并且在明治二十二年(西元 1889 年)经过当时的文学论战之后,这一 语义得以定型。57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必须对“自然观”一词的使用加以说明,以 免造成概念的混淆。本文所考察的并非人对“大自然”的看法,而是由“自 55 池田知久:,沟口雄三、小岛毅 主编,孙歌等 译: 《中国的思维世界》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注 2,页 36。 56 关于这个问题的学界争论,详见本文附录二。 57 陈玮芬:,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36 期,2010 年 月,页 116-126。 19 然”这一思想概念出发所形成的观念。 笔者认为, “自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出现,经历了从一个合成语词发 展为一个思想概念的过程,它最初是用于描述对于事物形成发展的认识—— 自己而然。当这一概念被运用于不同话题的讨论时,即以“自然”为视点来 看待某一事物时, “自然观念”便形成了。本文所使用“自然观”时,基本是 这一“自然观念”的简称,即以“自然”为视点来观察、理解世界的方式以 及由此形成的一套策略。 (三) 研究趋势及成果 受现代学科的拘囿, “自然观”的研究尽管开展很早,但长期处于各自 为营的状况。 一是从哲学史研究的进路, “自然” 将 视作一个道家思想概念, 探讨它在道家语脉下的发展;一是美学史研究的进路,将“自然”视作一个 艺术品评话语,探讨它的美学意涵。另外,从文学史的研究来看,则往往是 以“自然”为“自然界”“自然物” 、 ,因此,通常是以文学题材中的自然题材 或自然描写入手,探讨文学创作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自 90 年代起,学界开始打破这种藩篱, “自然”的跨域性受到关注。林 朝成的博士论文《魏晋玄学的自然观与自然美学研究》 (1992) ,除了探讨玄 学自然观的发展,也专章讨论了魏晋乐论和画论中体现的自然美学思想。但 他关于玄学和美学的论述基本上还属于一种平行结构,尚未建立二者之间的 内在关系。葛晓音 1992 年发表的一文,提出了“自然”是从“哲学理念”转入“审美 范畴”的问题。58蔡钟翔《自然》 (1996)一书将这一转变的时间确定为魏晋, 原因阐述为“玄学的盛行”59,而后,章启群的博士论文《论魏晋自然观—— 58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战线》 ,1992 年第 期,页 151。 59 蔡仲翔、曹顺庆著: 《自然· 雄浑》 ,页 28。周策纵:, 《联合文学》第一卷 期,1985 年 月,页 150。 20 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1999) 继续讨论魏晋哲学自然观的发展演变为这 一时期“艺术自觉”提供了思想背景。2002 年,赵志军在他博士论文中提出: “自然范畴的自由这一内涵是自然作为美学范畴的最根本的条件。 60 这是首 ” 次从语义本身来解释 “自然” 的转型原因, 但作者主要以西方哲学的 “自由” 概念来论证 “自由” 是使 “自然” 成为审美范畴的 “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61 基 。 本停留于逻辑推理,缺乏从历史语境中对于观念渗透与转型的考察。作者似 乎认为,因为“自然”具有“自由”义,因此它顺理成章地走入了美学领域。 2007 年,付小青发表一文,这是针对“自然”转型原因的专文探讨。尽管作者依然是以玄学的 兴起作为“自然”这个美学概念形成的动因,不过,相对前人在解释上的一 笔带过,这篇文章提供了较为具体的转型描述。 除了关注“自然”的转型问题之外,另一个研究趋势是,学者们越来越 关注“自然”在不同思想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汇通。首先,将“自然”视作道 家思想专利的说法已逐渐转变。1997 年,李春青在中指出: “自然”作为一种人格理想,乃儒、道所共有。62 此后,刘绍 瑾则从古代文论的本体论而言,指出儒、道的“自然”思想在这一层面上的 汇通。63 而后,赵志军在探讨“自然”的美学意涵时开始从道家、儒家、禅 宗以及世俗文化中寻绎其渊源。这一转向表明学者在考察“自然”的美学内 涵时,已越来越关注“自然”在人生理想与美学理想上的共通性。 在此基础上,魏晋思想、文化的断代研究也开始将“自然”作为贯通各 文化领域的核心语汇。如邝龑子的 (1999)即以“自然”作为魏晋文人精神、情感和理性追求的共同依归。作 者认为 “自然” 这一道家概念在魏晋语境中具象化为实体世界——自然山水, 60 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页 10。 61 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页 10。 62 李春青:, 《文学评论》 ,1997 年 期,页 29。 63 刘绍瑾:, 《文艺研究》 ,2001 年 月,页 36-37。 21 成为魏晋文人在历史变迁下所探求到的“经验环境” 64不过,尽管作者关注 。 到 “自然” 具有多重语义, 但在使用时的区分并不清楚, 常常出现语义滑转,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强调的是“自然”是一个具有实体义的山水世界, 但他将这个“大自然”与“人间世”视作两个领域,并等同于庄子所谓“方 外”和“方内” ,这一理解有待商榷。 李玲珠的博士论文《魏晋新文化运动:自然思潮》 (2001)即以“自然” 概括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潮, 并探讨这一 “自然思潮” 形成的背景、 原因, 以及呈现的样态。这一研究与本文的关联性最大。在研究对象以及材料上都 有诸多相似,但彼此出发点与研究进路并不同。李玲珠是以魏晋文化考察为 为目的,因“自然”为这一时期频繁出现的话语,而以之作为这一文化思潮 的主题和代名词,由此切入魏晋文化生活,了解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人格 风貌以及艺术追求。本文虽以汉魏文化转型为背景,侧重点则在“自然”观 念的形成演变,对它的发展脉络做了重新的梳理。 (四) 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学界对“自然”的概念界说存在严重的分歧,而且在使用上缺 乏语义自觉,形成了混淆不清的“自然观” ,这一状况为学术对话带来了一定 的困难,致使很多问题的讨论无法在一个共同的的话语平台上进行。因此, 厘清这一概念的发展是本文首要的工作。 其次,以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 由于经学衰微、玄学兴盛已成为汉魏思想变迁的基本表述,学界对于魏晋发 生的文化现象的解释,往往以玄学为背景。在论述“自然”观念的发展时, 通常将之置于玄学这一学术脉络下,忽略了“自然”作为一个思想概念可以 有多种途径潜入魏晋文化领域。 64 邝龑子:,衣若芬、刘苑如主编: 《世变 与创化: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 (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0) (该书为 1999 年同名会议论文集) ,页 113。 22 第三,尽管学界已关注到 “自然”在各个不同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的 流通, 但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多于解释。 从目前研究来看, 魏晋被视作 “自然” 从哲学理念向美学范畴过渡的关键期,几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对这一转 型发生的原因及过程, 学者们的论述多语焉不详, 或轻描淡写, 或笼统片面。 基本是以魏晋玄学自然观的发展作为推动“自然”观念演变的主要动因。 最后,最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魏晋处于中国学术欲分而未分之际,65 并 不存在明晰的学科界限。但现代学者往往是从各自学科的研究进路走入魏晋 语境,在考虑问题、处理材料上,囿于学术的分野,过于强调所谓玄学、文 学等的界限,虽有条分理析之便,终不免有生凿七窍之嫌。这也是本文为何 以“自然”为“公共话语”入题的原因之一。 四. 研究意义 本文撷取“自然”作为研究课题,意在通过考察这一具有强烈历史穿透 力与文化渗透力的话语,探寻影响中国文化型态发展的深层的思想质素,厘 清先秦至魏晋“自然”的概念内涵及发展脉络,旨在重新梳理“自然”的观 念发展史, 也可解决学界存在的一些概念分歧, 为学术对话提供方便的平台。 无独有偶,西方文化语境下的“自然”观念也曾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 观念史研究鼻祖 A O Lovejoy 在一文中曾指出, 对于研究西方十七和十八世纪文学和哲学的学者来说, 心中必需存有关于 “自 然”的“诸种意义的全盘概念”“因为‘自然’一词在西方思想的所有规范 , 65 按:魏晋官学仍以经学为主。经、玄、史、文——“四学”始立于刘宋时期。据 《宋书· 雷次宗传》载: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征(雷)次宗至京师,开馆于 鸡笼山, 聚徒教授, 置生百余人。 会稽硃膺之、 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 监总诸生。 时国子学未立, 上留心艺术, 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 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 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沈约: 《宋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4) , 卷 93,第 册,页 2293-2294。 23 领域的术语系统中是一个意蕴丰厚的词” 66 尽管中文 。 “自然” 与西文 nature 在语义上未必能等量齐观,67 但借用上述说法,并不为过。因二者在各自文 化体系中,作为“所有规范领域的术语系统中”的“意蕴丰厚的词” ,这一点 并无二致。鉴于“自然”观念的研究不仅是思想史,亦是文学史与美学史所 关注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不妨套用 Lovejoy 的说法,要了解魏晋的思想文 化风貌,乃至中国传统士族文化的整体风貌,心中亦必需存有关于“自然” 的“诸种意义的全盘概念” 。 另外,本文将观念的考察与士族文化的建构相结合,也是为了避免陷入 观念史研究中单一的学术思想脉络。 魏晋作为中国士族群体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士族文化建构的重要阶段。它开辟了中国士人生活的文化空间,并奠定 了最基本的文化生活模式。 以往研究多从文化空间的内部入手, “自然” 挖掘 在各个空间中的意涵,本文希望从二者的互动关系上入手,为未来研究“自 然”思想与文化建构之关系提供一个内在视角。 五、篇章结构 本文主要以自然思想的演进为线,探讨“自然”从一种宇宙论观念向政 治、人生、艺术等领域的渗透,为魏晋士人开拓文化空间奠定了重要的观念 基础,为士人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模式。 第一章重点在于概念的辨析,一方面着眼于“自然”在传统语境与现代 语境的区别,另一方面考察“自然”作为观念术语形成的思想脉络。 第二章旨在探讨自然观念的发展与政治语境的关联。以“自然”为核心 66 Arthur Oncken Lovejoy, Nature as aesthetic norm,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48 按:此文原载于 MLN, 42:444-45, 1927 中译本:,吴相译: 《观念史论文集》 (南京: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5) ,页 69。 67 鉴于此, 有学者考虑 “自然” 的英译为 Self-so 见 Richard L, 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r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15, 1988, p35 24 的宇宙论,形成了中国思想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中国哲人不断思考以开启宇 宙生命的原发性;但是政治需求与哲学发展的自身趋势存在着强大的张力, 形成了自然思想的悖向发展。二者的矛盾冲突为魏晋思想的反思创造了条件 和契机,奠定了文化转型最重要的观念形态。 第三章主要探讨“自然”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在人生领域的确立。魏晋士 人在经世致用的政治生活之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为生命的安顿 寻找精神的家园。 从魏末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 到东晋陶渊明的 “返自然” 之路。 “自然”所代表的行为方式、存在模式与人格范型都在不断演变。 “自 然”作为一种内在的思想原动力引导士人不断探索与超越。 第四章以文论话语为焦点,探讨“自然”思想在文艺领域的渗透。魏晋 是中国文学开始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 文学与艺术的品评也渐成体系。 自然” “ 正是建构这一体系最核心的观念要素。以“自然”为旨归的价值理念亦成为 衡量艺术创造的美学标准。鉴于“文”在中国古典语境中的广义性,中国文 论并非单纯意义的文学理论。 因此, “自然” “文” 与 的关系实质上是 “自然” 与“名教”之辨的延展。 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展望。 25 ... ,页 56 -57 。在这个意义 上? ?A. 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 然”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7 P1 15 另外,也有学者将之译作”self-so”, 如 Richard L.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j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5( 1988), pp. 35- 49...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8)第四辑,页 74。类似的观点又见于 W A Calloahan, Discourse and Perspective in Daoism: A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Zira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39, No 2, Apr 1989, p172 该文认为, “自然”一词是道家针对儒家建构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