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作为观念术语的形成 “自然”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出现甚早。 目前文献所及, “自” 、 “然” 二字连用,始见于老子《道德经》 。战国后期,诸子渐次使用。汉末至魏晋, “自然”一词流行于士阶层社会,其意识形态渗透于政治、学术、文艺等士 族文化生活领域,本文所欲讨论的正是这一思想语脉中的“自然” 。 然而,当我们试图在现代话语体系中表述这个传统思想术语时,却可能 陷入一个尴尬的语言困境——“自然”究竟何指?学界关于“自然”的诸多 表述,如“自然观” “自然论”“自然思想”“自然主义”“自然思潮” 、 、 、 、 等等,尽管使用的是同一语言符号,语义界定却往往模糊不清,且在使用中 缺乏一定的语义自觉,因此貌似相近的题目,研究对象实则迥异。 这一语言困境的形成,实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衍生物。十九世纪以 来,随着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以及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文世界涌现了大量新 概念和新术语, 其中一部分的译介是采用古汉语中固有的语汇去 “凑合” 比 。 如“民主”“科学”“哲学”“经济”等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新文化术语。这 、 、 、 类传统语汇因翻译的需要,为西方概念所借用,携崭新的内涵进入现代话语 体系,这类词又被称作“外来词”或“新语” “自然”与“Nature”的对译 。 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03 年,留日学生汪荣宝、叶澜编纂 《新尔雅》 ,收集了当时社会上较为常见的西学新名词,以日语外来词为主, 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来新语的词典。其中出现了以“自然”为词首的一系 列条目,如“自然物”“自然力”“自然主义”“自然科学”“自然哲学” 、 、 、 、 、 “自然淘汰”等。这些由“Nature”导入的新语汇随着报刊杂志的使用以及 现代学校教育的灌输而获得广泛地传播与巩固。 高名凯、 刘正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 页 13。 , 26 然而,不同于“民主”“科学”“经济”等几乎被剥夺了原有语义,让 、 、 位于 “democracy” 、 “science” 、 “economy” 的新概念, “自然” “Nature” 中文 在 的侵入下, 语义发展虽受其强烈干扰, 但却长期处于意义冲突与并存的状态。 或许因为“自然”与“Nature”在各自文化体系中皆具有丰富意涵,却又并 非对等关系,2早期的译者并不将它们直接对应。经过约一个世纪的发展,翻 译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地人为建构,使“自然”成为传统“自然”概念与西 文“Nature”在现代中文语境中共享的语言符号,二者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 的对译关系。然而,它们之间不对等甚至龃龉的文化观念却使“自然”的符 号意义如 “对立的光谱” 般呈现。 经过长时期的文化磨合,自然” “Nature” “ 与 的界限逐渐在人们的认知视野中淡去,但这种模糊恰恰造成了两个概念在使 用中的混淆。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要摆脱“Nature”的干扰,捕捉历史语境 中的“自然” ,已愈来愈困难。 为了尽量避免概念混淆而导致的认识偏差或误解,本章着重于概念的梳 理,旨在现代语境的纷乱使用中厘清“自然”一词的发展脉络,沿“自然” 概念形成之轨迹,追溯“自然”作为观念形态在早期文本中的呈现。 一. 关于 “新自然”概念的讨论 林淑娟 和陈玮芬 (2010) 分别考察了“Nature”在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翻译过程。资料显示,无论在中 国还是日本, “Nature”最初对译的都不是“自然” 。二者关系的建立是一个 长期选择乃至思想论战的结果。林淑娟认为,汉语中的“自然”一词受到西 关于“自然”与 Nature 的不对等关系, Kubin 和池田知久在其著作中均有论述, W 详见(德)Wolfgang Kubin (顾彬) 著,马树德译: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页 5; , (日)池田知久:,沟口雄三, 小岛毅主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页 11 鉴于此, , 有学者建议“自然”的英译应为 Self-so 见 Richard L 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r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15, 1988, pp35 陈玮芬:,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36 期,页 126。 27 文“Nature”的语义干扰,在意义及用法上都产生了变化,成为一个现代“新 词” 有别于旧 , “自然” 即古汉语中的 , “自然” 其语义标志便是 。 “自然界” 这一意涵的出现。无独有偶,陈玮芬同样将与“Nature”对应的“自然界” 一义视作现代日语对“自然”的新定义。5 这一论点必然引发以下争议:古语“自然”是否不能用以指称天地万物 (即今人所谓“自然物”或“自然界” )?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看法不一:如 李泽厚认为,先秦道家思想中的“自然” ,本身就包含着对“自然环境”“山 、 水花鸟”的指涉;6 日本学者小尾郊一追随笠原仲二的观点,认为具有“自 然界”和“自然现象”意义的“自然”概念产生于魏晋时代;7 张岱年更具 体指认阮籍为这个意义的开创者。8 徐复观虽然谨慎地表示齐梁时尚未出现 这一用法,但也认为“自然”在传统语脉中的“渐渐演变”将会产生“自然 界”这一语义。9 尽管上述学者在这一意义产生的时间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均未提 供具有说服力的充分论据,他们所凭依的更多是对传统“自然”概念的基本 内涵以及汉语构词特性的把握。 “自然”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一个观念术 语,概括了人对天地万物乃至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认识,且与具有终极性意 义的“道”相关。因此, “自然”或未明确地用以概括世界,但的确是对宇宙 之道、天地之性以及万物状态的表述。 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古语“自然”能否指称天地万物,而是“自 然”与“Nature”在表述天地万物时蕴含着不同的理解或认识方式。简言之, 二者背后或承载着不同的观念世界与知识体系。如日本学者相良亨所论:它 林淑娟:, 《台大中文学报》第 31 期,2009 年 12 月,页 269。 陈玮芬:,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第 36 期,页 126。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页 299。 笠原仲二:<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及其内容的展开>《立命馆文学》84、85 号, 转引自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和自然观》 ,页 27-28。 《张岱年先生全集》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第四卷,页 535-536。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页 214。 28 们分别代表的是“格物、致知、穷理传统对万物存在状态的捕捉”与“拉丁 文传统对于万物本质、本性的把握”两个思想脉络。10 或如另一位日本学者 柳父章所言,前者所呈现的是一个“主客未分、主客合一的世界” ,后者表达 的则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征服。 11这样的二分法也许过于简化,未必足以概 括二者丰富的内涵,但不可否认,二者的差异的确存在。 正是由于汉语“自然”与西文“Nature”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最早译介 “Nature”的西方传教士并不选择“自然”对译,而是考虑“性”或“天地/ 物” 。前者对应“Nature”的本性义,后者对应“Nature”所代表的物质世界。 凡以 “Nature” 为研究对象的 Natural Science 、 Natural Philosophy 和 Natural History 均译作“格物(学) ”或“博物(学),而与之相应的 Naturalist 译作 ” “博物学家” 。另一西方术语 Naturalism 则有“惟性者”“唯理论”等译语。 、 十九世纪编纂的各种中英字典里基本维持着这一翻译。12 而中文“自然”在 这些传教士的字典里,仅作为形容词出现,与“天然的”“天性的”一起作 、 10 相良亨: 《日本の思想——理· 自然· 天· 传统》 道· 心· (东京:ぺりかん社,1998) , 页 40-41。译文转引自陈玮芬:,页 105。 11 柳父章: 《翻译の思想——“自然”と NATURE》 (东京:平凡社,1977) ,页 181。 译文参考陈玮芬:,页 104-105。 12 1819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编纂了第一套有影响 力的中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ia Company’s Press, 1819,1822,1823),其后,1842-1843,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 又出版了新的中英字典 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 (Bataia: Parapattan, 1842-1843)。1856 年和 1889 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先后出版了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Canton: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56) 和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89),以及 1868 年,德国传教士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 1822-1893)出版的英汉字典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kong: Daily Press, 1868), 和 1872 年,美国传教士卢 公明 (Justus Doolittle, 1824-1880) 出版的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英华萃林韵府》(Foochow: Rozario, Marcal and Company, 1872).在这些 字典中,编纂者均谨守“自然”与”Nature”的界限。二者出现相关性,仅在表示“本 性的,天生的”这一语义上。 29 为“natural”的译语之一。类似的情况亦发生在日本。相较于西方传教士, 熟谙汉字语义的日本学者最初也不以“自然”来对应“Nature”所表述的物 质世界,而是选择“天地”“宇宙”“万有”“造化”“洪钧”“大块”“造 、 、 、 、 、 、 天地者”等等。13 二十世纪初, “自然”作为“Nature/ Natural”的主要译语开始在中日两 国的辞典中获得了确立,并且逐渐取代了以往纷杂的翻译。上世纪前叶编纂 的《辞源》 (1915 年初版)和《辞海》 (1936 年初版)作为影响力较大的权威 辞书,均收录了以下术语: “自然力”(Natural Force)、 “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自然法”(Natural Law)、 “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自然 、 哲学”(Natural Philosophy)、 “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 “自然主义” (Naturalism)等等, 这类术语的定型巩固与强化了 “Nature/Natural” “自然” 与 的对应关系,标志着新“自然”概念在中文语境的合法化,而“Nature”背 后所承载的知识体系也借“自然”这一话语在中文世界里系统地建构起来。 民国十二年(1923) ,教育部将“自然”正式确定为小学的科目名称,同时刊 行了《自然》课本。 14 随着现代西学教育的日渐普及与深入,一个从物质、 形式、数理等多角度来分析理解的“自然界”概念开始形成。中文语境中的 “自然”逐渐呈现为西方认知模式下的所谓客观存在的“物质界” ,与其传统 语义渐行渐远。 二.古语“自然”的形成 “自然”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漫长的演变过程。它是一个意涵不断丰 13 柴田昌吉、子安峻: 《英和字汇》 (东京:日就社,1882) ,页 669。津天仙等译, 中村正直校正: 《英华和译字典》 (东京: 山内輹, 1879-1881) 册 2, 421-422。 , 页 资料来源于陈玮芬:,页 122。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 曾将“天地”与“造天地者”同时作为“Nature”的译语,似乎已关注到了“Nature”背后 隐含着的造物主观念,这是古语“自然”不负载的,或许这也正是西方传教士一开 始就不考虑用“自然”对应“Nature”的潜在原因之一。 14 林淑娟:, 《台大中文学报》第 31 期,2009 年 12 月,页 301-302。 30 富的开放性概念。且不论《老子》与“无为”政治相呼应的“自然” ,王充回 应汉代天人感应观的“自然” 、魏晋士人对应“名教”的“自然” ,其意义各 有不同。单单作为艺术品评话语的“自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鉴赏 语境下,就已展现出不同的美学指向。 然而, “自然” 强调 概念的历史性, 并非否定它在语义发展上的稳定性。 汉字的构词方式及表意性从一开始就奠定了 “自然” 的基本词义。 “自然” 而 最终能够成为传统士人展开思想交流与讨论的 “公共话语” 正在于它有一个 , 相对稳定的核心意涵。 从 “自然” 的语源及其形成来看, 它是一个逐渐固化的主谓结构。 首先, 作为主词的“自” (self)表示“自身”或“本身” ,它并没有具体的物或人称 限制,而是相对“他(者) ”确立的一个概念。 “自”所指称的对象随语境变 化而不同。故有学者指出, “自”所代表的是一种“语境中的自我” 15其次, 。 “自”本身还具有的“起始义” ,既有时间起始义,又有空间起始义。如日本 学者笠原仲二所论, “自”既表示事物本身,同时也代表事物的起始点,二义 合于一身,即以自身为起点。意味着事物的发生、变化以及现象的产生,其 本身就是原因。16 故“自”在其所构成的主谓结构中,往往隐含“发自己身” 之义。而“然”一词在汉语中恰恰用于表示事物经过一个持续过程而达到某 种状态—— “如此” 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指示性的形容词—— , “这样” 17 由此言之, 。 “自然”这一语词实际上是由具有起始义的“自”+ 具有持续性与完成义的“然”所构成。这一构词本身暗含着一个时间上的展 开过程——即事物以“自身”为起点,发展至目前所处的状态。既包含了对 事物形成原因的理解,又喻示事物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自然”一词在 具体使用时,会因语境不同而语义重心有所偏向。或着眼于“自身”为原因 起点的“自己而然” ;或强调事物内在的发展及存在状态的“自然而然” 。前 15 安乐哲(Roger T Ames) 、郝大维(David L Hall)著,何金俐译: 《道不远人: 比较哲学视域中的》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页 79。 16 笠原仲二:, 《立命館文學》第 84 号,1952 年 月,页 24。 17 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页 368。 31 者形成一种生成论,后者则更似一种发展观。 根据笠原仲二的语源考察, “自然” “然” 的 原本可用 “焉” 、 “成” 、 “宜” 、 “是”等字来代替,18 故“自然”在语义上等同于“自焉”“自成”“自是 、 、 (宜) ”等,1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将《老子》之“自然”释作: “自是自 己,然是如此, ‘自然’只是自己如此。 20 这一解释基本为学界所采用。从 ” 语法结构而言,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由于文献不足,尚无法断定“自” 、 “然”二字连用为《老子》之发明,但根据目前文本, “自然”此时尚未形成一 专门术语,不过这一主谓搭配已开始逐渐固化,有“渐成一特定名词之象” 21 。 今本《老子》 “自然”凡五例, 22 如下所列。其中有三例见于郭店竹简 本。23 18 笠原仲二:, 《立命館文學》第 84 号,1952 年 月,页 18。 19 笠原仲二 :, 《立命館文學》第 85 号,1952 年 月,页 28。 20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页 56-57。在这个意义上, A.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然” 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7 P115 另外,也有学者将之译作”self-so”, 如 Richard L.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j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5(1988), pp.35-49 以及 Brook Ziporyn, The Self-so and Its Traces in the Thought of Guo Xia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3, No.3(Jul., 1993),pp511-539 21 钱穆:,页 509。 22 本文所引《老子》采用郭店楚简本与今本、马王堆帛书本相互参照的方式。为了 引文完整性,则以今本为主,简本、帛书本为辅。所选版本为楼宇烈: 《老子道 德经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2008) 。帛书本和竹简本主要参考荆门博物馆编: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李零: 《郭店楚简校读记》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彭浩: 《郭店楚简校读》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1) ,李若晖: 《郭店竹书老子论考》 (济南:齐鲁书社,2004) ,戴维: 《帛 书老子校释》 (长沙:岳麓书社,1998) 。 23 按:今本《老子》出现的 次“自然”,皆见于马王堆帛书本。而郭店竹简本共 见,其中一章同出于简甲本和丙本,故实为三例。三本对照文字见本章附录。 32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第 17 章 希言,自然。24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 .. 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 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 23 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第 25 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 .. 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51 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第 64 章 24 按:姚鼎、高亨认为“希言自然”一句应置 22 章末。见戴维: 《帛书老子校释》 (长 沙:岳麓书社,1998) ,页 132。本文暂取通行本之序。 33 以上第 17 章“百姓皆谓我自然” 、25 章“道法自然” 、64 章“以辅万物 之自然”分别见于郭店竹简甲本和丙本。根据语境, “自然”的“自”具体指 称的分别是“百姓”“道”“万物” 、 、 。相似的内容与表达亦见于《老子》其他 章节: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 .. 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第 37 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 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泫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 .. . 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 ——第 57 章 概括而言,这两章的内容可简示如下: 道无为 —— 万物自化 圣人无为 —— 天下自定,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这一表述与 51 章、64 章基本相同。只是作者未使用“自然” ,而是根据 语境相应地换用了“自化”“自定”“自正”“自富”“自朴”等字眼。考 、 、 、 、 察《老子》一书, “自”字共出现 32 次,除了第 21 章中“自古及今”作“从” 解,其余 31 次均表示“自身” ,且都与动词构成主谓句或主谓短语。它们大 多是随机搭配的,并非固定的语词结构。但在语义上近于“自然” ,可以视作 “自然”的具体表述。同理, “好静”“无事”“无欲”亦是“无为”的具体 、 、 34 表征。故池田知久认为, “无为”与“自然”实际上“总括”了这两组语词。25 从语义的概括性而言, “自然”显然比“自化”“自定”“自朴”“自正”等 、 、 、 语词具有更宽泛的适用性,可以涵摄“化”“定”“朴”“正”等社会理想 、 、 、 状态的实现。在这一层面, “自然”所描述的是一种发展态势,它的描述对象 既有广义上的“万物” ,也特指以人为中心的百姓、社会、国家。 除此之外, “自然”在《老子》书中最重要的描述对象是“道” 。按其阐 释, “道”才可称之为宇宙中唯一的、绝对的“自然” 。因为在这个相互构成 的世界,任何“物自身”都只是“语境中的自我” ,没有割裂事物关系的独立 发展,只有相互依存地互生。因此,万物只有相对的“自然” ,它有待于他者 的“无为”方可实现。 “道”则不同,它“先天地生”——自身即为初始,而 且“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运行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乃周流不息 的恒常存在。故“道”是自在自为的绝对“自然” 。 简言之, “自然”一词在《老子》文本中出现,是对“道”与“万物” 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在先秦其他诸子文本中, “自然”也经常作为描述性话 语出现。如《荀子·正名篇》释“性”曰: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26《庄子· 渔 ; 父》释“真”曰: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27 显而易见的是, 。 在这些表述中, “自然”本身并非话题焦点,而只是用以阐述其他概念的描述 性成分。 不过,尽管《老子》的“自然”还不能称之为思想概念,但它所描述的 现象却表达了对于事物生成发展的一种理解和认知, 按牟复礼 (Frederick W Mote)的说法,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发的有机整体,所有参与者都处于这 个本然自生的生命过程之中相互作用。28 这一观念意识在以“自然”这一语 词表述之前,未必不存在。正如史华兹所言: “一个观念的历史并不完全等同 25 池田知久, 《中国的思维世界》页 20。 26 王先谦: 《荀子集解》《诸子集成》 , (北京:中华书局,1954) ,第二册,页 274。 27 王先谦: 《庄子集解》《诸子集成》 , (北京:中华书局,1987) ,页 276。 28 牟复礼 (Frederick W Mote) 王刚译, 中国思想之渊源》 Intellectual Foundation 著, 《 ( of China)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页 15。 35 “息”——《说文》曰: “息, 喘也。从心、自。 42 ” “臭”——《说文》曰: “臭 ,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43 ” “㞒”—— 《说文》曰: “卧息也。从尸、自。 44 ” “詯”—— 《说文》曰: “胆气满声在人上。从言自声。 45 ” 作为部首的“自”所表达的“鼻”义,皆与气息相关。无论是就嗅觉功 能还是呼吸功能而言, “自” (鼻)皆喻示着气息的存在。 现了这一意义。尽管许慎将 仅仅是鼻的外观。对照“ 字的构形也体 (自)视作象形,但他并不认为 所模拟的 ” (白)字的解释便可看出: (白)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46 显然,许慎将 (白)视作 化被理解为气息由鼻而出。换言之, (自)的变体,而 到 的字形变 所模拟的是一个气息流动之所,是 个体与外界以气相联的通道。笔者推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自(鼻) ”才 能衍生出起始义。呼吸是“鼻”的基本功能,它的一翕一张形成了身体与外 界之间的气息流动, 构成了生命的起始。 因此,“鼻” 以 为起点, 引申出 “从……” 、 “由……”的语义。由呼吸的存在来认识生命,不仅揭示了“气”与生命的 息息相关,而且将个体生命与万物同置于气息相通的宇宙联系之中,在此基 4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502 上。 4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476 上。 44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400 上。 45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97 下。 46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136 下。 39 础上,以鼻作为个体的标识,从而引申出“自身”“本身”之义亦有可能。47 、 生命在自发的翕张之中展开,这是最切身的生命体验。在此意义上,以 “自然”一词来揭示生命的自发过程,是最恰当的语词选择。当然,这并不 意味着“自然”二字的合成是直接启自早期朦胧的气化生命观,但由“气” 的观念所形成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却极有可能潜在地奠定了“自然”的 生命意识。不过,要形成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表述,还有待哲人的发现。上 博馆藏战国楚简正体现了先秦哲人对“气”的认识和概括: 恒先无有,质、静、虚。质大质,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 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 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气是 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 生或者同焉。48 “气”乃“自生自作” ,并非他者作用,亦无需外力。此自然之谓也。 四. “自然”与先秦“道论”的发展 “自然”在《老子》文本中的显现,与先秦道论的发展密不可分。春秋 时期, “周文疲敝” 49 西周封建制的崩塌不仅带来了政治秩序的混乱,也导 , 致价值基础的动摇,但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为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契机, 47 按:根据古文“自”的几种写法来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作为指称的“自”最初可能 是写作 ,它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指事字,即通过标示鼻子来指称自己。这 一字形的形成或许是受现实情境的启发:当个体处于某一群体关系时,以手指鼻 的动作大概是标示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48 曹峰: 《上博楚简思想研究》 (台北:万卷楼出版,2006)页 114-115。 49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 (台北:学生书局,1997) ,页 60。 40 中国开始进入所谓“哲学突破” (philosophic breakthrough)的阶段。50 随着 诸子学说的兴起, 一些思想概念次第生成, 构成了先秦思想界的 “公共话语” ——这些为不同思想流派所认同的思想概念,尽管可以产生极其不同的解释 方向和侧重点,但也形成了共同的意涵和基本论述。51 先秦“道论”正是在 这一历史语境下形成一个重要的话语空间。 “自然”观念在这一空间的显现, 不仅标志着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开始进入了理论形态的表述,而且开启了它与 中国思想文化的建构关系。 据唐君毅考察, “道”的观念最初起于的导河之道,后中出 现顺文王之德以为道,开始有“王道”之名,春秋时,有“天道”“人道” 、 之论,以及统“天道”“人道”之“道” 、 。由是而有各家所言之“道” 。尽管 “道”有不同,但尊“道”而行的观念却为各家所认同,且二千余年未尝异 也。52 从先秦诸子的“求道” ,至后来学者的“原道”“道论”的发展实际 , 上构成了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脉络。而以“道”为核心的思想探求正是先秦 思想家开辟的文化路径。礼崩乐坏不仅唤起了贵族阶级重建政治及社会秩序 的需求,而且随着士阶层的兴起,形成了日渐强大的思想力量,从不同角度 展开了对个人及国家出路的探求。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53 不仅强 ” 烈标举了“道”于人生的意义,也彰显了这一历史语境下,学者求“道”的 迫切与焦虑。 唯“天”为大 上古时期,价值信念的终极依据主要来自“天” “天”是世间的主宰, 。 50 即帕森思 Talcott Parsons 的说法,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四大文明以各异的方式不 约而同地经历了“哲学的突破”。 51 52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p.174 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上册, 页 42。 53 《论语》4.8。 41 是人间秩序与价值的源泉。 《左传》载桓公六年,随国欲与楚国战,大臣季梁阻止曰: “所谓道, 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54这是将“道”的 ” 可行与否系于在上者对百姓的忠诚与神灵的确认。借巫史之辞以求信于神的 方式归根结底是为了从“天”那里获取价值依据。求于天、证于民,这是先 哲验证“道”合理性的一个基本思路。 当西周的封建制随着各国的相互残杀与兼并而松弛瓦解,人们开始对这 一制度赖以维系的亲亲原则提出质疑。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是以“天”的“无亲”“不仁”来否定“亲亲” 、 ; 《墨子》的“兼爱”亦有此一指向: 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55 “无亲” “兼爱” 与 皆彰显了 “天” 的无私与公正。 孔子虽鲜言 “天道” , 但同样强调以 “天” 为法。 《论语》 中保存了大量以 “天” 为价值源泉的语例: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 54 《左传》,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2003) 下册,1749 下。 55 《墨子》卷 4,吴毓江: 《墨子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3) ,页 178。 42 “唯天为大” ,即将信仰的基础安顿于“天”——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宗教神灵,却具有一定的意志与人格,扮演着宇宙最高权威的角色,成为 支撑上古先民信念的终极依据。 当然,这也将引出另一个追问: “天”的价值来源是什么?子产(?56 前 522 年) “天道远, 以 人道迩, 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 回避了关于 “天” 的终极性讨论。 孔子亦以此态度存而不论。 但老子对这一个问题却饶有兴趣。 他在追问的过程中为宇宙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解释,并建立了一套形而 上的论述, “自然”正是在这一论述中浮现出来。 “天道”的探寻与“自然”的显现 《易·系辞上》释“乾坤之道”曰: 乾以易知, 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 天下之理得矣。57 追求“可大”“可久”之事业,是先哲求“道”最重要的两个价值指标。 、 相对而言, 老子对 “长久性” 的关注, 远甚于 “大” 他更重视以 。 “久” “道” 论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第 67 章 《老子》中多处章节表达了他对事物“长久性”的价值诉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第九章 56 《左传》,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下册,2085 下。 57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76 上。 43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 33 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 44 章 显然,无论是个体生命的保全,还是社会的安定发展, “长久”都是老 子首要的价值考量,探求长久之“道” ,构成了《老子》 “道论”的出发点。 《易·彖传》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58 。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 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59 “天”被视作万物之最高层级,与它在宇宙之间的亘古长存不无关系。 取法于天,观天地之恒常,成为探寻“天道”的一个视点。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 章 这一追问引出了“不自生,故能长生”的结论。所谓“不自生” ,根据 文义,即以“无私”成全他者,如此,方能成就自身。所以“不自生” ,即能 “生生” ,此天地长久之秘诀——万物由“生生”构成了生命群体的连续性, 形成了永恒的生命律动。故以 “生生”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才能在周而往 复的生命循环中实现永恒。 58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47 中。 59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47 下。 44 “生生”的奥秘何在?《老子》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采用了一种隐喻式的表 述,构成了形而上的“道论” 。 首先,宇宙被描述为一个连续性的化生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 60 其次,关于这个过程的动力解释是在内不在外的,它由 ; “道” 内化于万物而实现—— “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61 因此, , “道” 并没有成为外在于宇宙的超越力量,而是存于现象之中无所不在的当下。任 何事物的生长、发展皆不离“道”——“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 熟之;养之覆之” 62“道”既内化于万物,故而形成周而复始地自在流转— 。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构成了宇宙的生生 不息。 在这段隐喻式的表述中, “自然” 作为一个表述结构, 概括了 “道” “万 与 物”的存在方式。其一, “道”是没有任何外力推动的永恒运动,它以周而复 始的方式自然运行; 其二, 万物循“道” 而行,故呈现出 “自然 “的成长过程。 这段表述的重要意义在于,经过哲人理性地认知与思考,一种原本潜在 的观念意识被赋予了理论性的阐释,形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宇宙生成论和发 展观,并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这一观念的奠定使具有创生意义的“上帝” 难以进入这个话语世界。如杜维明先生所言,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曾对世界的 创造问题怀有浓厚兴趣,63 但哲人对“天道”的探寻,始终在宇宙之内,并 没有将目光投向彼岸世界,因此,上帝最终没有真正进入哲人的视野,在宇 宙自身的变化之中,人们发现了另一个永恒的生命之源——“自然” 。 不过, “自然”的发现,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宇 宙论的形成,中国“道论”对于实践性的诉求使“天道”的探讨最终仍然落 实于“人道” 。因此,老子所概括的“自然”之“道” ,不仅是形上之“道” , 也是指导人生的实践之“道” 。 60 《老子》第 42 章。 61 《老子》第 32 章。 62 《老子》第 51 章 63 杜维明:,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 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页 32。 45 五. 《老子》 “自然之道”的政治意涵 老子以 “人”—“地”—“天”作为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层级关系,由 对“天道”的探寻,又提炼出了一个“天之道”的形上表述——“自然之道” 。 “自然”乃“道”自身的周转,因此,以“道”为“法”意味着对这一存在方 式的效法。这是“自然”所提供给最重要的价值思考。 方法论:动之以反,用之以弱 老子将“道”的“自然”运作之法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 用” 64 分而言之: 。 其一,动之以“反” ,指的是“道”周而复始的运行方式,此乃“道” 之“常”也。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第 16 章 归根、复命,即不断以回溯的方式复归生命的初始状态。因此,对个体 而言,生命就是一个“出生入死”的过程 65,而对整个宇宙而言,生命是循 环不断的周期。 其二,用之以“弱” ,即避免使力使强。 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 55 章 64 《老子》第 40 章。 65 《老子》第 50 章。 46 “物壮则老”——个体生命的周期是有限的,用力推动则无异于加速 衰亡。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66 “徐”意味着让生命以舒缓的方式流淌, “久矣其细也”——长久必 以“细”的形式呈现,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7方能冲而不盈,其用无穷。 , 发展观: 以“自然”为发展模式 不用力使强,则事物能够“自然”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久 长。这是老子以“长久”为诉求而总结出来的发展之道: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 23 章 “希言”与“自然”之前各省略一个主语。 “希言”近于“不言” 如 , 孔子“天何言哉”“无为”与“不言”是《老子》书中常对举的两词,如“圣 。 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6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69 , 因此, “希言,自然”即(圣人)行不言之教,而(民)自然(自化) ,其义 基本同于“无为而民自化” 。按此章所论,任何施为皆不长久,恰如风雨之作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风雨乃天地之所施为,尚且短暂,何况人 之所为?因此,无论个人、国家还是社会,惟有“自然” ,方能长久。任何人 为地推动,对个体而言,会过早地结束生命的周期;对国家而言,暂时地富 66 《老子》第 15 章。 67 《老子》第 章。 68 《老子》第 章 69 《老子》第 43 章。 47 国强兵,将使其快速地衰亡;对人类社会而言,文明化将缩短历史的进程, 导致毁灭。因此,知“道”之“常” ,则必效其“反”与“弱” 。作为一种治 道策略的表述,则是反身退让、处下示弱。 政治策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 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 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66 章 由“反”与“弱”推导出的政治话语便是“无为” 。老子所谓“无为” , 就是将自我的力量与锋芒弱化到几近于无的地步,在彼此构成的关系中保持 一种谦卑的姿态,即以柔、以弱、守雌、守虚、处下、居后。简单地说, “无 为”是将使事物之间的作用力降至最低。彼此的干预越小,各自的独立性越 强。换言之, “无为”也是一种合作的形式,是老子所认为的“最优化人类间 各种关系的个体行为” 70在这种合作关系中, 。 事物彼此都能获得相对 “自然” 地成长,而每一事物的“自然”其实都得益于他者的“无为” 。 以“无为”保障社会的“自然”发展,是老子提出的政治策略,它意味 着放弃文明,退出进化,让社会在自我发展( “自化” )与自我完善( “自正” ) 的过程中返朴归真( “自朴”,其结果是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 政治理想:以“自然”实现“复归” “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的和谐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70 安乐哲、郝大维: 《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 ,页 58。 48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 80 章 这一社会形态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相逆的,从时间向度而言,这 是一种回溯的历史发展。这是老子构想的一条重返乐园之路。如果说“原始 乐园”是各文化普见的神话主题,71 那么,中国文化的“原始乐园” ,尽管儒 道有所不同,但皆为人间乐土式的,是没有上帝的“伊甸园” 。在道家的描述 中,此为“至德之世” : 至德之世, 不尚贤, 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 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 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72 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73 冯友兰称此“至德之世”为原始社会的“自然境界” 74 由于人类的欲 。 念与作为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状态,导致文明的腐朽与人性的堕落,由此构成 了老子的“失乐园”的叙述: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75 由“失乐园”而构成了“返 ” 乐园”的期待,于是, “复归”成为《老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复归于 71 杨儒宾:, 《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 年 月,页 125。 《庄子· 天地》 ,王先谦: 《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 72 页 109。 73 74 75 《庄子· 马蹄》 ,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83。 冯友兰: 《新原人》 (香港:中国哲学研究会,1961) ,页 79。 《老子》第 57 章。 49 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 76这一政治理想的简单表述就是退出人 、 、 。 类文明的进程,重返太初的和谐。而重返乐园的首要任务必须放弃文明的开 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77 、 、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 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 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 章 所谓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等,皆是“为无为” 、 、 。 通过“无为”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而惟有“无 知无欲” ,才不会产生竞争与妄为,人类才能重归素朴。在这一章,老子连续 用了 个“使”字,加上“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四个使动用 . . . . 法,每句句意皆为“使其若自然” 。这种表述本身凸显了对“自然”发展的强 烈维护。因此,圣人之治的关键就是保障社会“自然”发展。 六. 小结 综上所述,在先秦“道论”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最初作为一种天道 观被揭示,在重建政治秩序的历史语境下,围绕以“治道”为核心的讨论, 以天为法的思维模式将天道“自然观”引入了政治议题。它为哲人提供了一 种关于存在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思考,在 “返乐园”与“长治久安”的政治诉 求下,由“自然”观念的奠定,形成了一套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政治论述。 由此, “自然”从一种宇宙观念,转而参与了先秦政治话语的建构。 战国后期,诸子发展了个共同的治道策略——“因自然” ,即顺应事物 发展之自然规律,因势利导,这一观念渗透于各家的思想表述中,构成了先 76 《老子》第 28 章。 77 《老子》第 19 章。 50 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政治话语。 正如司马迁所云: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 78 ” 而因的观念正是战国中后期诸子较为普遍的思想表述。根据目前学界的 看法,强调“因”是战国中后期颇为流行的思想。乃当时各家思想之共同表 述,为儒道法三家政治之所同,79 徐复观称之为“边际思想” 80 。 熊铁基认为,这种“贵因”的观念正是由《老子》自然思想中推导出来 的。81尽管《老子》全书并未出现“因”“顺”“循”“依”等表达因顺之意 、 、 、 的动词,但“无为”本身已隐含了对于万物自然性的尊重,由此延伸出遵循 事物自然发展之意。战国诸子对“无为”的解读基本沿此一脉。如《管子》 释“无为之道” ,直接解作“因” : 无为之道, 因也。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以其形因为之名, 此因之术也。 …… 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82 《庄子·应帝王》也将“无为”解作“顺物自然” 。 无名人曰: “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 .... 矣。 ” 83 《韩非子·喻老篇》阐释《老子》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亦是这 78 《史记》, (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6) ,页 1320 下。 79 徐复观: 《两汉思想史》 ,第二卷,页 157。 80 徐复观: 《两汉思想史》 ,第二卷,页 167。 81 熊铁基: 《秦汉新道家》 ,页 370。 《管子》卷十三, 《四部备要》影印本(台北:中华书局,1981) ,册 347, 82 页右 5-右 6。 83 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71。 51 一思路。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 ..... ..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 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 “使天地三 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 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 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 ... 则臧获有余。故曰:“恃(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喻老》84 文中引《列子》 “三年一叶”的寓言为反证,又以稼穑由时为据,论证 事物发展有其不可抗拒之内在必然性,故可因不可违。而“因乘以导之”正 是隐含于战国诸子策略表述中的公共话语。在此基础上,法家、兵家发展出 “势”这一概念,如孙子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5 。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道之外,这一观念也开始进入另一话题的讨论。 惠子曰: “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 “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 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 ... 86 “因自然而不益生” ,即顺应生命之自然,不以外物加诸于已,不以好 恶之情伤及自身,不以人为之助力资益生命。 《孟子》 “揠苗助长” 《庄子》 , “庖丁解牛”皆有此寓意。 如果说远古生民的顺天安时只是一种不自觉地观念意识,那么,经过老 84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 ,页 165-166。 85 《史记》, (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页 845 上。 86 《庄子·德充符》 (清)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54。 52 子理论阐述之后的宇宙自然观,在战国诸子的发展下,提炼出了具有策略意 义的“因自然” 。 “自然”与 “因”“顺”等话语相结合, 、 “因自然”作为一种政治策 略或处事方式被提出,也是“自然”开始走向术语化的重要起点。 53 ...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Canton: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 56) 和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页 56- 57。在这个意义上, A. 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然” 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天”是世间的主宰, 。 50 即帕森思 Talcott Parsons 的说法,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四大文明以各异的方式不 约而同地经历了“哲学的突破”。 51 52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