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A study of ziran (self so)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6

28 344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28
Dung lượng 0,99 MB

Nội dung

第一章 “自然”作为观念术语的形成 “自然”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出现甚早。 目前文献所及, “自” 、 “然” 二字连用,始见于老子《道德经》 。战国后期,诸子渐次使用。汉末至魏晋, “自然”一词流行于士阶层社会,其意识形态渗透于政治、学术、文艺等士 族文化生活领域,本文所欲讨论的正是这一思想语脉中的“自然” 。 然而,当我们试图在现代话语体系中表述这个传统思想术语时,却可能 陷入一个尴尬的语言困境——“自然”究竟何指?学界关于“自然”的诸多 表述,如“自然观” “自然论”“自然思想”“自然主义”“自然思潮” 、 、 、 、 等等,尽管使用的是同一语言符号,语义界定却往往模糊不清,且在使用中 缺乏一定的语义自觉,因此貌似相近的题目,研究对象实则迥异。 这一语言困境的形成,实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衍生物。十九世纪以 来,随着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以及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文世界涌现了大量新 概念和新术语, 其中一部分的译介是采用古汉语中固有的语汇去 “凑合” 比 。 如“民主”“科学”“哲学”“经济”等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新文化术语。这 、 、 、 类传统语汇因翻译的需要,为西方概念所借用,携崭新的内涵进入现代话语 体系,这类词又被称作“外来词”或“新语” “自然”与“Nature”的对译 。 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03 年,留日学生汪荣宝、叶澜编纂 《新尔雅》 ,收集了当时社会上较为常见的西学新名词,以日语外来词为主, 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来新语的词典。其中出现了以“自然”为词首的一系 列条目,如“自然物”“自然力”“自然主义”“自然科学”“自然哲学” 、 、 、 、 、 “自然淘汰”等。这些由“Nature”导入的新语汇随着报刊杂志的使用以及 现代学校教育的灌输而获得广泛地传播与巩固。 高名凯、 刘正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 页 13。 , 26 然而,不同于“民主”“科学”“经济”等几乎被剥夺了原有语义,让 、 、 位于 “democracy” 、 “science” 、 “economy” 的新概念, “自然” “Nature” 中文 在 的侵入下, 语义发展虽受其强烈干扰, 但却长期处于意义冲突与并存的状态。 或许因为“自然”与“Nature”在各自文化体系中皆具有丰富意涵,却又并 非对等关系,2早期的译者并不将它们直接对应。经过约一个世纪的发展,翻 译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地人为建构,使“自然”成为传统“自然”概念与西 文“Nature”在现代中文语境中共享的语言符号,二者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 的对译关系。然而,它们之间不对等甚至龃龉的文化观念却使“自然”的符 号意义如 “对立的光谱” 般呈现。 经过长时期的文化磨合,自然” “Nature” “ 与 的界限逐渐在人们的认知视野中淡去,但这种模糊恰恰造成了两个概念在使 用中的混淆。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要摆脱“Nature”的干扰,捕捉历史语境 中的“自然” ,已愈来愈困难。 为了尽量避免概念混淆而导致的认识偏差或误解,本章着重于概念的梳 理,旨在现代语境的纷乱使用中厘清“自然”一词的发展脉络,沿“自然” 概念形成之轨迹,追溯“自然”作为观念形态在早期文本中的呈现。 一. 关于 “新自然”概念的讨论 林淑娟 和陈玮芬 (2010) 分别考察了“Nature”在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翻译过程。资料显示,无论在中 国还是日本, “Nature”最初对译的都不是“自然” 。二者关系的建立是一个 长期选择乃至思想论战的结果。林淑娟认为,汉语中的“自然”一词受到西 关于“自然”与 Nature 的不对等关系, Kubin 和池田知久在其著作中均有论述, W 详见(德)Wolfgang Kubin (顾彬) 著,马树德译: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页 5; , (日)池田知久:,沟口雄三, 小岛毅主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页 11 鉴于此, , 有学者建议“自然”的英译应为 Self-so 见 Richard L 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r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15, 1988, pp35 陈玮芬:,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36 期,页 126。 27 文“Nature”的语义干扰,在意义及用法上都产生了变化,成为一个现代“新 词” 有别于旧 , “自然” 即古汉语中的 , “自然” 其语义标志便是 。 “自然界” 这一意涵的出现。无独有偶,陈玮芬同样将与“Nature”对应的“自然界” 一义视作现代日语对“自然”的新定义。5 这一论点必然引发以下争议:古语“自然”是否不能用以指称天地万物 (即今人所谓“自然物”或“自然界” )?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看法不一:如 李泽厚认为,先秦道家思想中的“自然” ,本身就包含着对“自然环境”“山 、 水花鸟”的指涉;6 日本学者小尾郊一追随笠原仲二的观点,认为具有“自 然界”和“自然现象”意义的“自然”概念产生于魏晋时代;7 张岱年更具 体指认阮籍为这个意义的开创者。8 徐复观虽然谨慎地表示齐梁时尚未出现 这一用法,但也认为“自然”在传统语脉中的“渐渐演变”将会产生“自然 界”这一语义。9 尽管上述学者在这一意义产生的时间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均未提 供具有说服力的充分论据,他们所凭依的更多是对传统“自然”概念的基本 内涵以及汉语构词特性的把握。 “自然”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一个观念术 语,概括了人对天地万物乃至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认识,且与具有终极性意 义的“道”相关。因此, “自然”或未明确地用以概括世界,但的确是对宇宙 之道、天地之性以及万物状态的表述。 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古语“自然”能否指称天地万物,而是“自 然”与“Nature”在表述天地万物时蕴含着不同的理解或认识方式。简言之, 二者背后或承载着不同的观念世界与知识体系。如日本学者相良亨所论:它 林淑娟:, 《台大中文学报》第 31 期,2009 年 12 月,页 269。 陈玮芬:,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第 36 期,页 126。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页 299。 笠原仲二:<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及其内容的展开>《立命馆文学》84、85 号, 转引自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和自然观》 ,页 27-28。 《张岱年先生全集》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第四卷,页 535-536。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页 214。 28 们分别代表的是“格物、致知、穷理传统对万物存在状态的捕捉”与“拉丁 文传统对于万物本质、本性的把握”两个思想脉络。10 或如另一位日本学者 柳父章所言,前者所呈现的是一个“主客未分、主客合一的世界” ,后者表达 的则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征服。 11这样的二分法也许过于简化,未必足以概 括二者丰富的内涵,但不可否认,二者的差异的确存在。 正是由于汉语“自然”与西文“Nature”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最早译介 “Nature”的西方传教士并不选择“自然”对译,而是考虑“性”或“天地/ 物” 。前者对应“Nature”的本性义,后者对应“Nature”所代表的物质世界。 凡以 “Nature” 为研究对象的 Natural Science 、 Natural Philosophy 和 Natural History 均译作“格物(学) ”或“博物(学),而与之相应的 Naturalist 译作 ” “博物学家” 。另一西方术语 Naturalism 则有“惟性者”“唯理论”等译语。 、 十九世纪编纂的各种中英字典里基本维持着这一翻译。12 而中文“自然”在 这些传教士的字典里,仅作为形容词出现,与“天然的”“天性的”一起作 、 10 相良亨: 《日本の思想——理· 自然· 天· 传统》 道· 心· (东京:ぺりかん社,1998) , 页 40-41。译文转引自陈玮芬:,页 105。 11 柳父章: 《翻译の思想——“自然”と NATURE》 (东京:平凡社,1977) ,页 181。 译文参考陈玮芬:,页 104-105。 12 1819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编纂了第一套有影响 力的中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ia Company’s Press, 1819,1822,1823),其后,1842-1843,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 又出版了新的中英字典 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 (Bataia: Parapattan, 1842-1843)。1856 年和 1889 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先后出版了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Canton: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56) 和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89),以及 1868 年,德国传教士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 1822-1893)出版的英汉字典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kong: Daily Press, 1868), 和 1872 年,美国传教士卢 公明 (Justus Doolittle, 1824-1880) 出版的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英华萃林韵府》(Foochow: Rozario, Marcal and Company, 1872).在这些 字典中,编纂者均谨守“自然”与”Nature”的界限。二者出现相关性,仅在表示“本 性的,天生的”这一语义上。 29 为“natural”的译语之一。类似的情况亦发生在日本。相较于西方传教士, 熟谙汉字语义的日本学者最初也不以“自然”来对应“Nature”所表述的物 质世界,而是选择“天地”“宇宙”“万有”“造化”“洪钧”“大块”“造 、 、 、 、 、 、 天地者”等等。13 二十世纪初, “自然”作为“Nature/ Natural”的主要译语开始在中日两 国的辞典中获得了确立,并且逐渐取代了以往纷杂的翻译。上世纪前叶编纂 的《辞源》 (1915 年初版)和《辞海》 (1936 年初版)作为影响力较大的权威 辞书,均收录了以下术语: “自然力”(Natural Force)、 “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自然法”(Natural Law)、 “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自然 、 哲学”(Natural Philosophy)、 “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 “自然主义” (Naturalism)等等, 这类术语的定型巩固与强化了 “Nature/Natural” “自然” 与 的对应关系,标志着新“自然”概念在中文语境的合法化,而“Nature”背 后所承载的知识体系也借“自然”这一话语在中文世界里系统地建构起来。 民国十二年(1923) ,教育部将“自然”正式确定为小学的科目名称,同时刊 行了《自然》课本。 14 随着现代西学教育的日渐普及与深入,一个从物质、 形式、数理等多角度来分析理解的“自然界”概念开始形成。中文语境中的 “自然”逐渐呈现为西方认知模式下的所谓客观存在的“物质界” ,与其传统 语义渐行渐远。 二.古语“自然”的形成 “自然”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漫长的演变过程。它是一个意涵不断丰 13 柴田昌吉、子安峻: 《英和字汇》 (东京:日就社,1882) ,页 669。津天仙等译, 中村正直校正: 《英华和译字典》 (东京: 山内輹, 1879-1881) 册 2, 421-422。 , 页 资料来源于陈玮芬:,页 122。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 曾将“天地”与“造天地者”同时作为“Nature”的译语,似乎已关注到了“Nature”背后 隐含着的造物主观念,这是古语“自然”不负载的,或许这也正是西方传教士一开 始就不考虑用“自然”对应“Nature”的潜在原因之一。 14 林淑娟:, 《台大中文学报》第 31 期,2009 年 12 月,页 301-302。 30 富的开放性概念。且不论《老子》与“无为”政治相呼应的“自然” ,王充回 应汉代天人感应观的“自然” 、魏晋士人对应“名教”的“自然” ,其意义各 有不同。单单作为艺术品评话语的“自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鉴赏 语境下,就已展现出不同的美学指向。 然而, “自然” 强调 概念的历史性, 并非否定它在语义发展上的稳定性。 汉字的构词方式及表意性从一开始就奠定了 “自然” 的基本词义。 “自然” 而 最终能够成为传统士人展开思想交流与讨论的 “公共话语” 正在于它有一个 , 相对稳定的核心意涵。 从 “自然” 的语源及其形成来看, 它是一个逐渐固化的主谓结构。 首先, 作为主词的“自” (self)表示“自身”或“本身” ,它并没有具体的物或人称 限制,而是相对“他(者) ”确立的一个概念。 “自”所指称的对象随语境变 化而不同。故有学者指出, “自”所代表的是一种“语境中的自我” 15其次, 。 “自”本身还具有的“起始义” ,既有时间起始义,又有空间起始义。如日本 学者笠原仲二所论, “自”既表示事物本身,同时也代表事物的起始点,二义 合于一身,即以自身为起点。意味着事物的发生、变化以及现象的产生,其 本身就是原因。16 故“自”在其所构成的主谓结构中,往往隐含“发自己身” 之义。而“然”一词在汉语中恰恰用于表示事物经过一个持续过程而达到某 种状态—— “如此” 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指示性的形容词—— , “这样” 17 由此言之, 。 “自然”这一语词实际上是由具有起始义的“自”+ 具有持续性与完成义的“然”所构成。这一构词本身暗含着一个时间上的展 开过程——即事物以“自身”为起点,发展至目前所处的状态。既包含了对 事物形成原因的理解,又喻示事物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自然”一词在 具体使用时,会因语境不同而语义重心有所偏向。或着眼于“自身”为原因 起点的“自己而然” ;或强调事物内在的发展及存在状态的“自然而然” 。前 15 安乐哲(Roger T Ames) 、郝大维(David L Hall)著,何金俐译: 《道不远人: 比较哲学视域中的》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页 79。 16 笠原仲二:, 《立命館文學》第 84 号,1952 年 月,页 24。 17 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页 368。 31 者形成一种生成论,后者则更似一种发展观。 根据笠原仲二的语源考察, “自然” “然” 的 原本可用 “焉” 、 “成” 、 “宜” 、 “是”等字来代替,18 故“自然”在语义上等同于“自焉”“自成”“自是 、 、 (宜) ”等,1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将《老子》之“自然”释作: “自是自 己,然是如此, ‘自然’只是自己如此。 20 这一解释基本为学界所采用。从 ” 语法结构而言,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由于文献不足,尚无法断定“自” 、 “然”二字连用为《老子》之发明,但根据目前文本, “自然”此时尚未形成一 专门术语,不过这一主谓搭配已开始逐渐固化,有“渐成一特定名词之象” 21 。 今本《老子》 “自然”凡五例, 22 如下所列。其中有三例见于郭店竹简 本。23 18 笠原仲二:, 《立命館文學》第 84 号,1952 年 月,页 18。 19 笠原仲二 :, 《立命館文學》第 85 号,1952 年 月,页 28。 20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页 56-57。在这个意义上, A.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然” 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7 P115 另外,也有学者将之译作”self-so”, 如 Richard L.Van Houten, Nature and Tzu-jan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5(1988), pp.35-49 以及 Brook Ziporyn, The Self-so and Its Traces in the Thought of Guo Xia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3, No.3(Jul., 1993),pp511-539 21 钱穆:,页 509。 22 本文所引《老子》采用郭店楚简本与今本、马王堆帛书本相互参照的方式。为了 引文完整性,则以今本为主,简本、帛书本为辅。所选版本为楼宇烈: 《老子道 德经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2008) 。帛书本和竹简本主要参考荆门博物馆编: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李零: 《郭店楚简校读记》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彭浩: 《郭店楚简校读》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1) ,李若晖: 《郭店竹书老子论考》 (济南:齐鲁书社,2004) ,戴维: 《帛 书老子校释》 (长沙:岳麓书社,1998) 。 23 按:今本《老子》出现的 次“自然”,皆见于马王堆帛书本。而郭店竹简本共 见,其中一章同出于简甲本和丙本,故实为三例。三本对照文字见本章附录。 32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第 17 章 希言,自然。24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 .. 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 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 23 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第 25 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 .. 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51 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第 64 章 24 按:姚鼎、高亨认为“希言自然”一句应置 22 章末。见戴维: 《帛书老子校释》 (长 沙:岳麓书社,1998) ,页 132。本文暂取通行本之序。 33 以上第 17 章“百姓皆谓我自然” 、25 章“道法自然” 、64 章“以辅万物 之自然”分别见于郭店竹简甲本和丙本。根据语境, “自然”的“自”具体指 称的分别是“百姓”“道”“万物” 、 、 。相似的内容与表达亦见于《老子》其他 章节: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 .. 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第 37 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 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泫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 .. . 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 ——第 57 章 概括而言,这两章的内容可简示如下: 道无为 —— 万物自化 圣人无为 —— 天下自定,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这一表述与 51 章、64 章基本相同。只是作者未使用“自然” ,而是根据 语境相应地换用了“自化”“自定”“自正”“自富”“自朴”等字眼。考 、 、 、 、 察《老子》一书, “自”字共出现 32 次,除了第 21 章中“自古及今”作“从” 解,其余 31 次均表示“自身” ,且都与动词构成主谓句或主谓短语。它们大 多是随机搭配的,并非固定的语词结构。但在语义上近于“自然” ,可以视作 “自然”的具体表述。同理, “好静”“无事”“无欲”亦是“无为”的具体 、 、 34 表征。故池田知久认为, “无为”与“自然”实际上“总括”了这两组语词。25 从语义的概括性而言, “自然”显然比“自化”“自定”“自朴”“自正”等 、 、 、 语词具有更宽泛的适用性,可以涵摄“化”“定”“朴”“正”等社会理想 、 、 、 状态的实现。在这一层面, “自然”所描述的是一种发展态势,它的描述对象 既有广义上的“万物” ,也特指以人为中心的百姓、社会、国家。 除此之外, “自然”在《老子》书中最重要的描述对象是“道” 。按其阐 释, “道”才可称之为宇宙中唯一的、绝对的“自然” 。因为在这个相互构成 的世界,任何“物自身”都只是“语境中的自我” ,没有割裂事物关系的独立 发展,只有相互依存地互生。因此,万物只有相对的“自然” ,它有待于他者 的“无为”方可实现。 “道”则不同,它“先天地生”——自身即为初始,而 且“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运行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乃周流不息 的恒常存在。故“道”是自在自为的绝对“自然” 。 简言之, “自然”一词在《老子》文本中出现,是对“道”与“万物” 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在先秦其他诸子文本中, “自然”也经常作为描述性话 语出现。如《荀子·正名篇》释“性”曰: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26《庄子· 渔 ; 父》释“真”曰: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27 显而易见的是, 。 在这些表述中, “自然”本身并非话题焦点,而只是用以阐述其他概念的描述 性成分。 不过,尽管《老子》的“自然”还不能称之为思想概念,但它所描述的 现象却表达了对于事物生成发展的一种理解和认知, 按牟复礼 (Frederick W Mote)的说法,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发的有机整体,所有参与者都处于这 个本然自生的生命过程之中相互作用。28 这一观念意识在以“自然”这一语 词表述之前,未必不存在。正如史华兹所言: “一个观念的历史并不完全等同 25 池田知久, 《中国的思维世界》页 20。 26 王先谦: 《荀子集解》《诸子集成》 , (北京:中华书局,1954) ,第二册,页 274。 27 王先谦: 《庄子集解》《诸子集成》 , (北京:中华书局,1987) ,页 276。 28 牟复礼 (Frederick W Mote) 王刚译, 中国思想之渊源》 Intellectual Foundation 著, 《 ( of China)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页 15。 35 “息”——《说文》曰: “息, 喘也。从心、自。 42 ” “臭”——《说文》曰: “臭 ,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43 ” “㞒”—— 《说文》曰: “卧息也。从尸、自。 44 ” “詯”—— 《说文》曰: “胆气满声在人上。从言自声。 45 ” 作为部首的“自”所表达的“鼻”义,皆与气息相关。无论是就嗅觉功 能还是呼吸功能而言, “自” (鼻)皆喻示着气息的存在。 现了这一意义。尽管许慎将 仅仅是鼻的外观。对照“ 字的构形也体 (自)视作象形,但他并不认为 所模拟的 ” (白)字的解释便可看出: (白)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46 显然,许慎将 (白)视作 化被理解为气息由鼻而出。换言之, (自)的变体,而 到 的字形变 所模拟的是一个气息流动之所,是 个体与外界以气相联的通道。笔者推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自(鼻) ”才 能衍生出起始义。呼吸是“鼻”的基本功能,它的一翕一张形成了身体与外 界之间的气息流动, 构成了生命的起始。 因此,“鼻” 以 为起点, 引申出 “从……” 、 “由……”的语义。由呼吸的存在来认识生命,不仅揭示了“气”与生命的 息息相关,而且将个体生命与万物同置于气息相通的宇宙联系之中,在此基 4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502 上。 4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476 上。 44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400 上。 45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97 下。 46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页 136 下。 39 础上,以鼻作为个体的标识,从而引申出“自身”“本身”之义亦有可能。47 、 生命在自发的翕张之中展开,这是最切身的生命体验。在此意义上,以 “自然”一词来揭示生命的自发过程,是最恰当的语词选择。当然,这并不 意味着“自然”二字的合成是直接启自早期朦胧的气化生命观,但由“气” 的观念所形成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却极有可能潜在地奠定了“自然”的 生命意识。不过,要形成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表述,还有待哲人的发现。上 博馆藏战国楚简正体现了先秦哲人对“气”的认识和概括: 恒先无有,质、静、虚。质大质,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 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 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气是 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 生或者同焉。48 “气”乃“自生自作” ,并非他者作用,亦无需外力。此自然之谓也。 四. “自然”与先秦“道论”的发展 “自然”在《老子》文本中的显现,与先秦道论的发展密不可分。春秋 时期, “周文疲敝” 49 西周封建制的崩塌不仅带来了政治秩序的混乱,也导 , 致价值基础的动摇,但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为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契机, 47 按:根据古文“自”的几种写法来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作为指称的“自”最初可能 是写作 ,它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指事字,即通过标示鼻子来指称自己。这 一字形的形成或许是受现实情境的启发:当个体处于某一群体关系时,以手指鼻 的动作大概是标示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48 曹峰: 《上博楚简思想研究》 (台北:万卷楼出版,2006)页 114-115。 49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 (台北:学生书局,1997) ,页 60。 40 中国开始进入所谓“哲学突破” (philosophic breakthrough)的阶段。50 随着 诸子学说的兴起, 一些思想概念次第生成, 构成了先秦思想界的 “公共话语” ——这些为不同思想流派所认同的思想概念,尽管可以产生极其不同的解释 方向和侧重点,但也形成了共同的意涵和基本论述。51 先秦“道论”正是在 这一历史语境下形成一个重要的话语空间。 “自然”观念在这一空间的显现, 不仅标志着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开始进入了理论形态的表述,而且开启了它与 中国思想文化的建构关系。 据唐君毅考察, “道”的观念最初起于的导河之道,后中出 现顺文王之德以为道,开始有“王道”之名,春秋时,有“天道”“人道” 、 之论,以及统“天道”“人道”之“道” 、 。由是而有各家所言之“道” 。尽管 “道”有不同,但尊“道”而行的观念却为各家所认同,且二千余年未尝异 也。52 从先秦诸子的“求道” ,至后来学者的“原道”“道论”的发展实际 , 上构成了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脉络。而以“道”为核心的思想探求正是先秦 思想家开辟的文化路径。礼崩乐坏不仅唤起了贵族阶级重建政治及社会秩序 的需求,而且随着士阶层的兴起,形成了日渐强大的思想力量,从不同角度 展开了对个人及国家出路的探求。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53 不仅强 ” 烈标举了“道”于人生的意义,也彰显了这一历史语境下,学者求“道”的 迫切与焦虑。 唯“天”为大 上古时期,价值信念的终极依据主要来自“天” “天”是世间的主宰, 。 50 即帕森思 Talcott Parsons 的说法,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四大文明以各异的方式不 约而同地经历了“哲学的突破”。 51 52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p.174 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上册, 页 42。 53 《论语》4.8。 41 是人间秩序与价值的源泉。 《左传》载桓公六年,随国欲与楚国战,大臣季梁阻止曰: “所谓道, 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54这是将“道”的 ” 可行与否系于在上者对百姓的忠诚与神灵的确认。借巫史之辞以求信于神的 方式归根结底是为了从“天”那里获取价值依据。求于天、证于民,这是先 哲验证“道”合理性的一个基本思路。 当西周的封建制随着各国的相互残杀与兼并而松弛瓦解,人们开始对这 一制度赖以维系的亲亲原则提出质疑。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是以“天”的“无亲”“不仁”来否定“亲亲” 、 ; 《墨子》的“兼爱”亦有此一指向: 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55 “无亲” “兼爱” 与 皆彰显了 “天” 的无私与公正。 孔子虽鲜言 “天道” , 但同样强调以 “天” 为法。 《论语》 中保存了大量以 “天” 为价值源泉的语例: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 54 《左传》,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2003) 下册,1749 下。 55 《墨子》卷 4,吴毓江: 《墨子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3) ,页 178。 42 “唯天为大” ,即将信仰的基础安顿于“天”——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宗教神灵,却具有一定的意志与人格,扮演着宇宙最高权威的角色,成为 支撑上古先民信念的终极依据。 当然,这也将引出另一个追问: “天”的价值来源是什么?子产(?56 前 522 年) “天道远, 以 人道迩, 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 回避了关于 “天” 的终极性讨论。 孔子亦以此态度存而不论。 但老子对这一个问题却饶有兴趣。 他在追问的过程中为宇宙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解释,并建立了一套形而 上的论述, “自然”正是在这一论述中浮现出来。 “天道”的探寻与“自然”的显现 《易·系辞上》释“乾坤之道”曰: 乾以易知, 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 天下之理得矣。57 追求“可大”“可久”之事业,是先哲求“道”最重要的两个价值指标。 、 相对而言, 老子对 “长久性” 的关注, 远甚于 “大” 他更重视以 。 “久” “道” 论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第 67 章 《老子》中多处章节表达了他对事物“长久性”的价值诉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第九章 56 《左传》,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下册,2085 下。 57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76 上。 43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 33 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 44 章 显然,无论是个体生命的保全,还是社会的安定发展, “长久”都是老 子首要的价值考量,探求长久之“道” ,构成了《老子》 “道论”的出发点。 《易·彖传》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58 。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 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59 “天”被视作万物之最高层级,与它在宇宙之间的亘古长存不无关系。 取法于天,观天地之恒常,成为探寻“天道”的一个视点。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 章 这一追问引出了“不自生,故能长生”的结论。所谓“不自生” ,根据 文义,即以“无私”成全他者,如此,方能成就自身。所以“不自生” ,即能 “生生” ,此天地长久之秘诀——万物由“生生”构成了生命群体的连续性, 形成了永恒的生命律动。故以 “生生”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才能在周而往 复的生命循环中实现永恒。 58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47 中。 59 《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上册,47 下。 44 “生生”的奥秘何在?《老子》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采用了一种隐喻式的表 述,构成了形而上的“道论” 。 首先,宇宙被描述为一个连续性的化生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 60 其次,关于这个过程的动力解释是在内不在外的,它由 ; “道” 内化于万物而实现—— “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61 因此, , “道” 并没有成为外在于宇宙的超越力量,而是存于现象之中无所不在的当下。任 何事物的生长、发展皆不离“道”——“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 熟之;养之覆之” 62“道”既内化于万物,故而形成周而复始地自在流转— 。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构成了宇宙的生生 不息。 在这段隐喻式的表述中, “自然” 作为一个表述结构, 概括了 “道” “万 与 物”的存在方式。其一, “道”是没有任何外力推动的永恒运动,它以周而复 始的方式自然运行; 其二, 万物循“道” 而行,故呈现出 “自然 “的成长过程。 这段表述的重要意义在于,经过哲人理性地认知与思考,一种原本潜在 的观念意识被赋予了理论性的阐释,形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宇宙生成论和发 展观,并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这一观念的奠定使具有创生意义的“上帝” 难以进入这个话语世界。如杜维明先生所言,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曾对世界的 创造问题怀有浓厚兴趣,63 但哲人对“天道”的探寻,始终在宇宙之内,并 没有将目光投向彼岸世界,因此,上帝最终没有真正进入哲人的视野,在宇 宙自身的变化之中,人们发现了另一个永恒的生命之源——“自然” 。 不过, “自然”的发现,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宇 宙论的形成,中国“道论”对于实践性的诉求使“天道”的探讨最终仍然落 实于“人道” 。因此,老子所概括的“自然”之“道” ,不仅是形上之“道” , 也是指导人生的实践之“道” 。 60 《老子》第 42 章。 61 《老子》第 32 章。 62 《老子》第 51 章 63 杜维明:,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 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页 32。 45 五. 《老子》 “自然之道”的政治意涵 老子以 “人”—“地”—“天”作为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层级关系,由 对“天道”的探寻,又提炼出了一个“天之道”的形上表述——“自然之道” 。 “自然”乃“道”自身的周转,因此,以“道”为“法”意味着对这一存在方 式的效法。这是“自然”所提供给最重要的价值思考。 方法论:动之以反,用之以弱 老子将“道”的“自然”运作之法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 用” 64 分而言之: 。 其一,动之以“反” ,指的是“道”周而复始的运行方式,此乃“道” 之“常”也。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第 16 章 归根、复命,即不断以回溯的方式复归生命的初始状态。因此,对个体 而言,生命就是一个“出生入死”的过程 65,而对整个宇宙而言,生命是循 环不断的周期。 其二,用之以“弱” ,即避免使力使强。 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 55 章 64 《老子》第 40 章。 65 《老子》第 50 章。 46 “物壮则老”——个体生命的周期是有限的,用力推动则无异于加速 衰亡。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66 “徐”意味着让生命以舒缓的方式流淌, “久矣其细也”——长久必 以“细”的形式呈现,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7方能冲而不盈,其用无穷。 , 发展观: 以“自然”为发展模式 不用力使强,则事物能够“自然”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久 长。这是老子以“长久”为诉求而总结出来的发展之道: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 23 章 “希言”与“自然”之前各省略一个主语。 “希言”近于“不言” 如 , 孔子“天何言哉”“无为”与“不言”是《老子》书中常对举的两词,如“圣 。 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6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69 , 因此, “希言,自然”即(圣人)行不言之教,而(民)自然(自化) ,其义 基本同于“无为而民自化” 。按此章所论,任何施为皆不长久,恰如风雨之作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风雨乃天地之所施为,尚且短暂,何况人 之所为?因此,无论个人、国家还是社会,惟有“自然” ,方能长久。任何人 为地推动,对个体而言,会过早地结束生命的周期;对国家而言,暂时地富 66 《老子》第 15 章。 67 《老子》第 章。 68 《老子》第 章 69 《老子》第 43 章。 47 国强兵,将使其快速地衰亡;对人类社会而言,文明化将缩短历史的进程, 导致毁灭。因此,知“道”之“常” ,则必效其“反”与“弱” 。作为一种治 道策略的表述,则是反身退让、处下示弱。 政治策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 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 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66 章 由“反”与“弱”推导出的政治话语便是“无为” 。老子所谓“无为” , 就是将自我的力量与锋芒弱化到几近于无的地步,在彼此构成的关系中保持 一种谦卑的姿态,即以柔、以弱、守雌、守虚、处下、居后。简单地说, “无 为”是将使事物之间的作用力降至最低。彼此的干预越小,各自的独立性越 强。换言之, “无为”也是一种合作的形式,是老子所认为的“最优化人类间 各种关系的个体行为” 70在这种合作关系中, 。 事物彼此都能获得相对 “自然” 地成长,而每一事物的“自然”其实都得益于他者的“无为” 。 以“无为”保障社会的“自然”发展,是老子提出的政治策略,它意味 着放弃文明,退出进化,让社会在自我发展( “自化” )与自我完善( “自正” ) 的过程中返朴归真( “自朴”,其结果是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 政治理想:以“自然”实现“复归” “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的和谐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70 安乐哲、郝大维: 《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 ,页 58。 48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 80 章 这一社会形态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相逆的,从时间向度而言,这 是一种回溯的历史发展。这是老子构想的一条重返乐园之路。如果说“原始 乐园”是各文化普见的神话主题,71 那么,中国文化的“原始乐园” ,尽管儒 道有所不同,但皆为人间乐土式的,是没有上帝的“伊甸园” 。在道家的描述 中,此为“至德之世” : 至德之世, 不尚贤, 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 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 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72 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73 冯友兰称此“至德之世”为原始社会的“自然境界” 74 由于人类的欲 。 念与作为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状态,导致文明的腐朽与人性的堕落,由此构成 了老子的“失乐园”的叙述: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75 由“失乐园”而构成了“返 ” 乐园”的期待,于是, “复归”成为《老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复归于 71 杨儒宾:, 《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 年 月,页 125。 《庄子· 天地》 ,王先谦: 《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 72 页 109。 73 74 75 《庄子· 马蹄》 ,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83。 冯友兰: 《新原人》 (香港:中国哲学研究会,1961) ,页 79。 《老子》第 57 章。 49 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 76这一政治理想的简单表述就是退出人 、 、 。 类文明的进程,重返太初的和谐。而重返乐园的首要任务必须放弃文明的开 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77 、 、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 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 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 章 所谓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等,皆是“为无为” 、 、 。 通过“无为”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而惟有“无 知无欲” ,才不会产生竞争与妄为,人类才能重归素朴。在这一章,老子连续 用了 个“使”字,加上“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四个使动用 . . . . 法,每句句意皆为“使其若自然” 。这种表述本身凸显了对“自然”发展的强 烈维护。因此,圣人之治的关键就是保障社会“自然”发展。 六. 小结 综上所述,在先秦“道论”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最初作为一种天道 观被揭示,在重建政治秩序的历史语境下,围绕以“治道”为核心的讨论, 以天为法的思维模式将天道“自然观”引入了政治议题。它为哲人提供了一 种关于存在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思考,在 “返乐园”与“长治久安”的政治诉 求下,由“自然”观念的奠定,形成了一套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政治论述。 由此, “自然”从一种宇宙观念,转而参与了先秦政治话语的建构。 战国后期,诸子发展了个共同的治道策略——“因自然” ,即顺应事物 发展之自然规律,因势利导,这一观念渗透于各家的思想表述中,构成了先 76 《老子》第 28 章。 77 《老子》第 19 章。 50 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政治话语。 正如司马迁所云: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 78 ” 而因的观念正是战国中后期诸子较为普遍的思想表述。根据目前学界的 看法,强调“因”是战国中后期颇为流行的思想。乃当时各家思想之共同表 述,为儒道法三家政治之所同,79 徐复观称之为“边际思想” 80 。 熊铁基认为,这种“贵因”的观念正是由《老子》自然思想中推导出来 的。81尽管《老子》全书并未出现“因”“顺”“循”“依”等表达因顺之意 、 、 、 的动词,但“无为”本身已隐含了对于万物自然性的尊重,由此延伸出遵循 事物自然发展之意。战国诸子对“无为”的解读基本沿此一脉。如《管子》 释“无为之道” ,直接解作“因” : 无为之道, 因也。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以其形因为之名, 此因之术也。 …… 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82 《庄子·应帝王》也将“无为”解作“顺物自然” 。 无名人曰: “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 .... 矣。 ” 83 《韩非子·喻老篇》阐释《老子》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亦是这 78 《史记》, (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6) ,页 1320 下。 79 徐复观: 《两汉思想史》 ,第二卷,页 157。 80 徐复观: 《两汉思想史》 ,第二卷,页 167。 81 熊铁基: 《秦汉新道家》 ,页 370。 《管子》卷十三, 《四部备要》影印本(台北:中华书局,1981) ,册 347, 82 页右 5-右 6。 83 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71。 51 一思路。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 ..... ..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 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 “使天地三 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 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 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 ... 则臧获有余。故曰:“恃(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喻老》84 文中引《列子》 “三年一叶”的寓言为反证,又以稼穑由时为据,论证 事物发展有其不可抗拒之内在必然性,故可因不可违。而“因乘以导之”正 是隐含于战国诸子策略表述中的公共话语。在此基础上,法家、兵家发展出 “势”这一概念,如孙子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5 。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道之外,这一观念也开始进入另一话题的讨论。 惠子曰: “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 “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 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 ... 86 “因自然而不益生” ,即顺应生命之自然,不以外物加诸于已,不以好 恶之情伤及自身,不以人为之助力资益生命。 《孟子》 “揠苗助长” 《庄子》 , “庖丁解牛”皆有此寓意。 如果说远古生民的顺天安时只是一种不自觉地观念意识,那么,经过老 84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 ,页 165-166。 85 《史记》, (日)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 ,页 845 上。 86 《庄子·德充符》 (清)王先谦: 《庄子集解》 ,页 54。 52 子理论阐述之后的宇宙自然观,在战国诸子的发展下,提炼出了具有策略意 义的“因自然” 。 “自然”与 “因”“顺”等话语相结合, 、 “因自然”作为一种政治策 略或处事方式被提出,也是“自然”开始走向术语化的重要起点。 53 ...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Canton: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 56) 和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页 56- 57。在这个意义上, A. C Graham(葛瑞汉)将“自然”译作”be so of oneself” 而通常,现代汉语中“自然” 被西方翻译为”spontaneous”, 或作为名词”spontaneity”, ”natural ”, “nature”, Allan Sarah,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s... “天”是世间的主宰, 。 50 即帕森思 Talcott Parsons 的说法,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四大文明以各异的方式不 约而同地经历了“哲学的突破”。 51 52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Ngày đăng: 09/09/2015, 11:06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