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thuật ngữ môn võ wush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89 4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Thuật Ngữ Môn Võ Wush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Tác giả 杨氏李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GS.TS Nguyễn Văn Khang
Trường học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Thể lo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ăm xuất bản 2017
Thành phố Hà Nội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89
Dung lượng 1,18 MB

Cấu trúc

  • 第一章 论文有关理论基础 (0)
    • 1.1. 术语 概说 (0)
      • 1.1.1. 术语的概念 (0)
    • 1.2. 术语的性质 (14)
      • 1.3.1 术语的来源 (18)
      • 1.3.2 术语的分类 (19)
      • 1.3.3 专业术语 (20)
    • 1.4. 武术术语概说 (20)
      • 1.4.1. 武术术语概念 (20)
      • 1.4.2. 武术术语的特点 (24)
    • 1.5. 汉越语言接触与越南语武术专业术语 (26)
    • 1.6. 有关术语研究现状简介 (27)
      • 1.6.1 世界上术语研究概况 (27)
      • 1.6.2 术语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28)
      • 1.6.3 术语在越南的研究状况 (29)
  • 第一章 小结 (0)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特点 (0)
    • 2.1.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音节数量 (33)
      • 2.2.1.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情况考察 (34)
      • 2.2.2.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特点 (0)
    • 2.3.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语义特点 (0)
      • 2.3.1.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命名理据 (40)
      • 2.3.2.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常见的语义结构模式 (43)
      • 2.3.3.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长度所传递的信息内容 (0)
  • 第二章 小结 (0)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汉越翻译研究 (0)
    • 3.1. 翻译相关理论简介 (49)
      • 3.1.1 翻译概念 (49)
      • 3.1.2 翻译标准 (49)
      • 3.1.3 翻译的种类 (51)
      • 3.1.4. 术语与武术术语翻译的先决条件 (52)
    • 3.2. 翻译的原则 (53)
      • 3.2.1. 准确性 原则 : (0)
      • 3.2.2. 简练性 原则 : (0)
      • 3.2.3. 简明易懂、见词明义的简洁性原则 (0)
      • 3.2.4. 专业化原则 (53)
      • 3.2.6. 双语化原则 (55)
      • 3.2.7. 标准化原则 (55)
    • 3.3.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越译考察 (56)
      • 3.3.1. 利用汉越音进行武术术语汉语借词翻译 (0)
      • 3.3.2. 汉越语结合翻译 (58)
      • 3.3.3. 采取增词方式 (58)
      • 3.3.4. 采取减词方式 (59)
      • 3.3.5. 采取换位方式 (59)
      • 3.3.6. 采取义译方法 (60)
  • 第三章 小结 (0)

Nội dung

论文有关理论基础

术语的性质

术语是表达各专业特殊概念的,所以其使用范围有限,使用范围较 窄。术语一般是有本民族的一般词汇构成,但成为术语之后,它与原词的 意义部分的完全失去的联系。因此,一般只有某个领域上某特定领域上内 行的人才懂这些术语的意义及其用法。

没 一门科 学都有其特 点 。 因 此 ,每一 科 学 领 域都 拥有 大量的专供描 述其属性、特点的词汇。术语的语义范围很明确,它不仅表示一个概念而 且其意义精确,与相似的概念区别开来。术语的科学性还体现为短精确的 要求,不可能有模糊性、语义解释两可等。这一性质制约没一门科学的语 言表达的特点。

术 语与一般词汇的 最 大不 同点 在 于它的单义性,即在某一 特 定专业 范围内是单义的。术语单义性,一般是指它在某一专业范围内。在不同的 专业中,同一个术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术语是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词 语,它必须是一词一义,一般不容易存有歧义,即使是通用词汇中的多义 词可以借用为术语,在特殊的专业中其意义都必须是单义的、确定的。

术 语 一般在每个 不 同的专业 中 是单义 的 。另外 , 有极少专业 术 语 带有多义性。 例如:“运动”这个术语属于体育、政治、哲学和物理等四个 领域。但在特定的某个领域范围内它是单义的。

术语是对科学技术概念专有名词的称谓,而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这就要求所用术语含义单义、准确,句子结构明晰而不

会造成歧义,逻辑严谨,一般不用带修辞色彩的词句。语言学界的术语专 家指出,每一个特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都有而且只有一个名称。

术语作为表达一门学科知识系统的关键词,必须尽可能达到简洁、易 读易记、便于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和推广的目标。许多相关的术语文件与著 述都认为,“术语应该尽可能简短”。因此,术语的简洁性也是其属性之一。

郑述谱指出:“‘省力原则’是语言使用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则。语言使 用者总是尽量选取简洁、省力的表达方式。这一原则对专业词汇与术语同 样适用。术语的历史发展趋势表明,它总是挑选那些简短紧缩的形式,以 达到省力的目的。”

术语变长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然而,不论如何,基于省 力原则和语言的经济简约原则,简洁性总是术语的一个特点,其制约新产 生术语的一个要求。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时代背景中,每天都在产生新学科、新概念、

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新术语也随之而不断产生,以便满足科技交流的需 求。据统计,当代语言中90%以上的新词是专门词汇。

人们不可能给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用一个新的单词来为它命名。而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在现成的词语基础上通过构词法派生出新的术语来。术语具有能产性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术语具有人为规定性,所以人们总是在已有术语的基础上去添加成分使其构成新术语。从客观上来说,这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例如,汉语中当出现了“药”这一术语,在后来又出现了特指加工中药的术语“配”、“熬”,由此出现了“配

药”、“熬药”等术语。在汉语和越南语里,术语的能产性是与理据性密切相 关的。

在 一门科 学 或技术 中 ,每个术 语 的 地 位只有 在 这 一专业 的整个 概 念 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 各 语言学者对 术 语 的 系统 性有不 同的看法 。 我们 比较赞同俄罗斯的布达克夫的看法,他认为:术语有两方面的系统性:一 方面,它是术语系统的一个要素,另一方面它又是语言系统的一个要素。

系统性是术语的重要特点。郑述谱(2008)先生在《试论术语标准化 的辩证法》 中指 出:“自术 语学 问世以来,系统 性就 是对 任何学科 术语 的基 本要求。一个学科的术语绝不是一些术语的任意组合,而应该是彼此有机联 系、相互制约的系统”。吴丽坤她的《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论文中 也肯定:“系统性是术语最重要的属性。”每个术语只是作为术语系统的一

个成分而存在,这是当今术语学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术语学家们一再强调

武术术语概说

1.4.1 武术术语概念武术术语概念武术术语概念武术术语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 为主要内容,以套 路和格斗为运动形 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一词最早见于 南朝《 文选》颜延 年《皇 太子释奠会 》诗中 :“偃 闭武术阐扬文令。”武术 是中 华民族在几 千年的 历史进程中 创造、 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原始先民用最早的技击术来与野兽和敌人进行搏斗,以达求生之目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开始有了更多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武术在具有御敌自卫功能的同时,也作为人们健身和娱乐的手段。但当时技击之术仍然主要用于格斗,无论是民族战争、阶级之间的战争,还是少数人之间的搏斗都是以短兵相接的格斗为主。在不同历史时期,武术一词的内涵也不尽相同。颜延年诗中“武术”一词是指军事活动,以后则多指强身、自卫的技

击技术。武术强烈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这表现为:它的运动 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部分;它的拳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 统哲学思想;它的用武之道体现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它的基本理论和中 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密切相关。可以说武术是集防身、健身、修身养性

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武术概念的内涵 武术的内容和运动形式,始终是围绕着“技击”这

一根本属性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武术在古代主要作为一种格斗的技术而

存 在 , 无 论 是 少 数 人 之 间 的 搏 斗 、较 艺, 还 是 大规 模军 事阵战 中 的厮 杀,都离不开这种技术。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是武术的最主要特点是 其本质属性。许多具有这一本质属性的格斗技术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 武术。随着火器的使用和进步,武术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使武术 技术渐离技击实战向近于健身养生的方向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为一种现 代体育运动项目,但其技术仍保持着技击的含义和特点,并能使练习者

掌握一定的攻防技击技术和能力。

武术概念的外延 这里是指那些具有武术本质属性的,包括不同运

动 形 式 和 不 同演 练特 点 的所有 武 术 项 目 。总的划分 为 套 路 和 格 斗 两 部

武术套路运动包括拳术套路、器械套 路、对练套路和集 体演练这

里虽然包括有不同拳种、不同流派的套路,并包括徒手或使用器械,单 人、双人至多人的练习等许多不同形式,但其共同特点是将一些武术动 作按照一定顺序编排起来,进行演练。即使是对练套路,也是练习者按

预先编排的动作顺序进行假设性的攻防实战练习。

格斗运动是二人在 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自由地运用某

些攻防技击方法进行的身体对抗。练习者的动作是依据对抗时双方攻防的实际情况相机而用的,攻防动作没有固定的顺序。

武术还有一些功法 练习和单势练习。因为在武术训练中 人们往往 要根据套路或格斗的不同需要,有所侧重地选用一些功法和单势作为训 练的辅助手段,实际上这些内容是附属于套路练习或格斗练习的,而不

是武术的主要运动形式。

武术的上属概念 武术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和中国历史上的

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伦理道德、教育等许多方面都有密不 可分的联系,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的色彩,是我国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

瑰 宝。 武 术 本 身虽然 有 着 技 击 特 点 和 作 用 , 但由于 它又是 一种人 体 运 动,所谓“搏刺强士体”,即在技击训练的过程中也有健身的功能,特别 是火器日益发达以后,武术的健身作用更加重要,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体 育项目。由于这一过程也是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进行的,所以武术作为 一个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仍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体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概念的嬗变 在探讨武术概念的发展变化时,需要考察不同历

史时期武术的社会实践和人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做到的对武术概念 表述的方法,需要了解武术自身的发展和人们对武术概念认识深化的过

随着武术技击实战 功能的减弱,人们 开始更多地从身心 锻炼、审 美情趣等方面来挖掘武术的体育价值;同时也不完全否定武术的技击特

点和功能。所以在上述概念中既强调武术“可供给自卫功能”,又说武术

“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这也与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提出的

“强国强种”、“御侮图存”的口号相一致,与孙中山在《精武本纪序》中

所述“我国人曩 昔仅 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遂自弃其本体固有之技

能 以为无 用,岂 非大失计耶……不知求 自卫之 道,则 不适于生存”的思想相一致。在上述表述中既说明了武术的技击特点,又说明了它的体育性质还说明武术是“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与我们现在所说的

武术的上属概念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相一致。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进步

50 年代有人提出“武术即是技击”的观点,当时这是一种具有一定

代表性的看法。后来被当作“唯技击论”受到了批判。

1961 年 出版的 《 体 育 学院本科 讲 义ã武 术 》 是我国首部全 面 讲释

武 术 的带有权 威性质的教 材, 它将武 术 的 概 念 表述为 :“武 术 是 以 拳 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 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 化遗产。”其中强调了 武 术是 一种“民 族形 式 体育”,涉及 到了 武 术的 运 动形式,即“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甚至还涉及到了武的 社会功能。但在上述论述中引入注目的是没有提到武术的技击特点,在 社会功能中也没有提及可使练习者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虽然在教材后 面的论述中 提到“武 术的第二个特点在 于它是从攻防技术 中提炼组成的 民族体育项 目”,但 在围绕此点所展开 的论证中也 尽量淡化武术的技击 特点。对照 1957 年的“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和当时其他的文献可 知,这反映了在批判“唯技击论”以后的 60 年代初,人们对武术概念的

在 1978 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ã武术》中,对武术概念的表

述出现了许多新的 内容:“武术, 是以踢、打、摔、拿、 击、刺等攻防 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 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 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一方面明确指出武术是一种“民族

形 式 的体 育 运动”,具 有“增强体质、培养意 志”的社会功 能;另一方 面 亦明确指出了武术的技击特点,并用具体的、有代表性的技击方法来表 述, 强调武 术以“攻防 格 斗动 作 为素 材”。 它所说 的“矛盾相互变 化的规

律”也 是 武术攻防 技术 的 变化规 律。 文中 还 提出 了“训练格斗 技 能”的功

能。既强调武术的 技击特点,又说明武术的上属 概念是“民族形式的体

育 运 动”,从 而 确定 了 现 代 武 术 的 体 育 属 性 ,较 好地解 决了二 者的 关

自 1979 年 在全国武 术 观摩交流 大 会开 始试行 武术 的 对抗性 项 目

汉越语言接触与越南语武术专业术语

由于中国和越南之间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两国都共处一个文化空 间,加上汉语和越南语都是音节性语言,所以越南语里拥有大量的汉语借 词。很多时候,对同一个事物或一个现象,在越南语同时并存汉语借词和

纯粹越 南 语 的 两 种 表达。 比如 : phụ nữ/ đàn bà (妇 女); nhân lực/ sức người (人力); vật lực/ sức của (物力); tương đồng/ giống nhau (相同)

根据语言学家的统计,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 70%。其中分为古汉 越词、汉越词和越化汉越词三类。越南语接受了汉语词汇以后成为汉越词。

该类词语受到越南语词汇规律的制约,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全盘借

用。其词类、词义、用法都不变,比如“学习” (học tập)、“武术” (võ thuật)、

“力量” (lực lượng);(2)经过越南人使用中的创新产生了差别。有的在词

类上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兴趣”、“特色”、“心得”都是名词,但是进 入了越南语以后,“hứng thú”、“đặc sắc”、“tâm đắc”却变成了形容词和心理 动词;有的语序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例外”和越南语的 “ngoại lệ”, 汉

语 的“成长”和 越 南 语 的 “trưởng thành”, 汉 语 的“答复”和 越 南 语 的 “phúc đáp”;有 的 词 义 发生了变化, 比如, 汉 语 的“生 产”相当于 越 南 语 的 “sản xuất”;而越南语的 “sinh sản”又相当于汉语的“繁殖”, 汉语的“仔细”相当于越

南语的 “tỉ mỉ” 而越南语的 “tử tế” 却相当于汉语的“好心”;汉语的“高等”相当 于越南语的 “đại học”,而越南语的 “cao đẳng” 却相当于汉语的“大专”等。有 的在一个汉语词素之后加上一个越南语词素,两者相互释义,构成双音节合

成词,如 “thiên lệch”或者一个越南语的词素之后加一个汉语借词,如 “trắng bạch”。有的是由越南人在借来的汉语词素基础上创造出汉语原先未有的词

语。比如 “lịch sự”,“ngoại tình”,“hồ sơ” 等。

汉语借词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进入了越南语以后,在越南人的使用 过程中,单音节汉语借词的构词能力强。汉越接触的结果使越南语的词汇 变得更丰富,但是,也造成了复杂的同义词、近义词现象,加大了越南汉 语学习者对汉越互译的难度。

就武术术语而言,汉越接触也为越南语的武术术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 方便。在越南语武术术语系统中,有一部分是从汉语武术专业术语借来的。

比如:chưởng căn(掌根),chưởng ngoại diên(掌外沿), ngũ tổ quyền

(五祖拳);chính quyền (正拳), Ôn Châu nam quyền(温州南拳); trường quyền (长拳) 等等。

有关术语研究现状简介

1.6.1 世界上术语研究概况世界上术语研究概况世界上术语研究概况世界上术语研究概况

术 语 学 是 一门年轻的边 缘性学 科 。 而 术 语 的 出 现 , 实际上 随 着 人类 在社会舞台上活动和生活之始就已有流传,可以说,同人类社会活动具有 相同的悠久历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哲学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反映了欧 洲古代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阶段。

术 语 学 在 20 世纪三十年 代初 期正式创立 。 从那时 起 , 术 语 学 的 理

论 、原 则和 方 法 开始广泛应 用于 各个 专业 领 域 的 术 语 规范 工作 。 一般认

为 , 术 语 学 作 为 一门学 科 , 是奥地利术 语 学 博士欧根ã于斯特 (Eugen wuister,1898—1977) 教授提出来的,他也是术学中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

其他如前苏联的察普雷金 (Chaplygin,1868—1942)、洛特 (Lott,1898—1950) 等人也在三十年代初就开始了术语学的研究工作。洛特院士撰写的《科技 术语构成原则》始终是前苏联术语工作的理论基础。察普雷金是空气动力 学家,他和洛特同为后来兴起的术语学中莫斯科学派的鼻祖。语言学中布 拉格学派的后继者至今活跃在捷克斯洛伐克,致力于术语学课题的研究。

三十年代初期,他们从术语标准化的角度对术语学发生兴趣,其论点受到 布拉格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影响。术语学中加拿大的魁北克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七十年代 ,在建立 术语库和 翻译(包 括机器翻译)工作方面成绩显著。

在魁北克的拉维尔大学,由隆多教授开设了术语学理论讲座,并培养术语 学硕士和博士。

1.6.2 术语在中国的研究状况术语在中国的研究状况术语在中国的研究状况术语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具有独特

体 系 ,反 映古代 科 学技术 成 就 和概 念的 术 语 , 也具有光 荣的传 统。早在

2000 多年前,中国的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就收列了不少术语,包括人文 科学、自然科学初始的名词概念;唐代《一切经音义》注释了佛教用语;

北宋年 间 的 《营造法式》 规 定 了建筑业 的 术 语; 明代李时珍的 《 本草 纲 目》命名了大量动物、植物和矿物;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创造了大量 农业、土壤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术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大量工程 技术术语;其他如清代的《格致镜原》以及 1936年编纂完成的《辞海》等

工具书,都表明中国在术语工作方面早已存在着科学的命名和释义原则。

1950年中国成立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1985年 4月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同年 10 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成立了中国术语工作网。

1997 年,冯志伟出版的《现代术语学引论》。这是是中国第一部系统 化的术语学理论著作,该书初步建立了中国术语学的基本体系。自后,中 国术语学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并相继产生了较大的研究成果。除了在报刊杂 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以外还有很多有关术语的硕士、博士论文和专著。这 些研究对术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术语结构方面,要提到冯 志伟所写的《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汉语词组型术语的结构》。在 术语的构成方式方面,就要提到冯志伟的《术语命名中的隐喻》、宋子寿

的 《 科技术 语 中 的借喻和隐 喻》 、裴 亚军的 《 科技 名词 的缩略问 题 研 究》、刘丽芬的《汉英术语构成方式对比》等。在术语语义方面,要提到 孙寰的《术语的语义结构解析》等。对外来术语的规范方面,要提到黄忠 廉、李亚舒写的《试论汉译术语规范的原则与方法》、曾剑平的《人文社

会 科 学 术 语 译名的 规范 化问 题 》 、袁 宜平的 《 科技术 语 译名的 接 受 问

题 》 。 在 术 语 词 典 编纂方面,则要 提 到陈楚 祥的 《 术 语ã术 语 学ã术 语 词 典》。在术语规范化方面,要提到黄昭厚的《中国科技术语的规范化》、

《谈谈科技术语的审定与统一》、李成华的《论术语歧义及排歧》。这些 研究为现代汉语术语学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音节数量

按照 前人 研 究 过 的 术 语 , 我们发 现 ,像智 慧所 有权术 语 、公安专业

术 语 、音乐专业 术 语 、物理 学专业 术 语 等众多 领 域 的 术 语音 节 数 量比较 多。但是,相对而言,武术专业术语的音节数量比较少。在我们所收集下

的 425条武术术语中,音节数量分布在 1个到 11个音节。下面我们将统计

数字列在 表格 里,便于 阅读 掌 握。其中 ,八到十一个 音 节的 所占比例极 少,所以我们将八个以上的归为一类。具体如下:

表表 1 ::::武术术语音节数量统计表武术术语音节数量统计表武术术语音节数量统计表武术术语音节数量统计表

术语音节数量 术语音节数量术语音节数量 术语音节数量 术语条数术语条数术语条数术语条数 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 % )))) 术语例子术语例子术语例子术语例子

5 24 5.65 腾空正踢腿

6 8 1.88 飞脚接侧空翻

7 5 1.18 腾空摆莲接马步

8+ 3 0.71 托步提撩转身舞花

从 以 上 的统计数字列表 可 见 , 现 代 汉 语 武 术专业 术 语 的音 节 数 量分

别从 1 个到 8 个。可以说,武术术语的音节数量与其他专业术语的音节数 量相比武术术语音节数量较少。比如,公安专业术语最多的达 19个音节。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每一类所占数量大小不同。其中,一个音节的术语共有

10/425,占 2.35%,比如“拳”,“南”,“拐”,“棍”等;两个音节的术语,共

有 215/425,占 50.59%,比如“南拳”,“拍掌”,“抛刀”,“马步”等;三个音 节的术语共有 110/425,占 25.88%,比如“钩镰刀”,“规定拳”,“太极拳”

等;四个音节的共有 50/425,占 11.76%,比如“旋子转体”,“规定拳路”,

“马步藏刀”等;五个音节的共有 24/425,占 5.65%,比如“腾空正题腿”,

“基本功枪术”,“青龙偃月刀”等;六个音节的共有 8/425,占 1.88%,比如

“飞脚接侧空翻”,“侧空翻接跌叉”,“少林六路短拳”等; 七个音节的共有 5/425,占 1.18%,比如“腾空摆莲接马步”,“后插腿低势平衡”,“托步提撩 转身舞花”等;八个音节以上的共有 3/425,占 0.71%,比如“托步提撩转身

舞花”,“托步提撩转身 舞花”等 。其中 , 最 多 的 是由 11 个 音 节构 成 的 术 语,如“进退顾盼定崩捋挤按踩趔肘靠”。

武术专业术语的音节数量最大的是两个音节,所占比例高达 50.59%。

这一点区别于公安专业术语,最多的是四音节,占 26.29%(据黄玉阮红:

2016 年博士论文)。数量最少的是 8 个音节的、9 个音节的和 11 个音节 个,各自占 0.24%,可是公安专业术语数量最少的是一个音节术语和十一 至十九音节的术语,各自所占比例不到 1%(据黄玉阮红:2016 年博士论 文)。

2.2..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特点..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特点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特点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特点

从 构造方面来讲,每个术 语都有它的内 在 结 构 , 而形成这个结 构 的

各个要素要 相互有 联 系 ,每个要素都有它的职能和 任 务 以 构 成 一个术 语

的整体 。 术 语 的 结 构形 式为 确 定 词 和 词组,其他具有 汉 语 词 和 词组的 语

义、句法联系。

2.2.1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情况考察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情况考察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情况考察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情况考察

关于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结构,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考察一下构成武术术语的词的多寡如何。在此项内容中,我们对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含词的

情况进行考察。现代汉语武术术语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词组。因此,我们 这一项考察主要的目的是指出现代汉语词组型武术术语由多少个单词组合 而成。从双音节的单词武术术语到多个单词构成的词组型术语进行分类并 统计。这一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算作武术术语结构上的一个问题。在此基础 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去考察其内在的语法结构特点。这样比较方便,而且 问题可以进一步得以剖析。考察所获的统计数字列在下表: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语义特点

46/90,占51.11%;其次是主谓式的共有 26/90,占 28.89%;动宾式的共有

2.3.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语义特点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语义特点武术术语语义特点武术术语语义特点

2.3.1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命名理据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命名理据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命名理据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命名理据

提到术语尤其是武术术语,我们首先要涉及到命名理据。按照现代汉 语词典的解释,术语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某一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作

为 特 指某一概 念的名词性语言 单位 , 术 语 的 出 现 就 要 按照一 定 的命 名 原 则。命名自古以来被看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命名 方法五花八门。

根据我们的考察结果,可以看到,现代汉语武术术语主要根据以下几

个方面的 理 据 。 第 一 是 ,根据 武生操作 时 的 动 作 行 为 , 比如 抱 刀(ôm đao), 按掌 (ấn chưởng),侧抢翻(lộn nghiêng),侧踢腿(đá sườn),背后背棍(cõng côn trên lưng)等 ;第二是,根据武生操作时的

姿 态, 比如 :高虚步 (cao hư bộ),竖 叉(soạc dọc),十字平衡 (thăng bằng chữ thập),飞脚接坐盘 (Phi chân tiếp toạ bàn);第三是,根据某一

类有无佩带武器的 武 术 , 比如: 持枪 礼(cầm thương hành lễ), 握鞭法

(cách cầm roi), 大刀击刀 (đại đao kích đao),带枪(đới thương);第 四是,根据这一门武术的出处或者创造出的人物以及历史,比如 孙式太极

拳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 Khổng),五祖拳 (ngũ tổ quyền);第五是,根据武器的

性质或性状,比如 长器械(vũ khí dài),短刀(đoản đao),长剑(đoản kiếm),穿抢(xuyên thương),大环刀(đại hoàn đao),大头棒(đại đầu bổng) ;第六是 ,根据 武生操作 时主要使 用的 人 体器官, 比如 : 手 舞花

(thủ vũ hoa), 手刀(thủ đao),单拍脚 (đá đơn đập chân);第七是,

带有数字的武术术语,比如 :双指插(song chỉ cắm),十字短刀(thập tự đoản kiếm),三圣枪(song thánh thương),三节鞭(roi tam khúc),双 刀(song đao),双弓步(song cung bộ)等。

语言学界 都 认为 , 术 语 的 语 义 是 一个 非 常复 杂的 问 题 。尽 管意 义 准 确性是术语的突出特点之一,但是术语的语义主要是由它所表示的概念确 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万物以及社会及自然 现象等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为了确保术语意义准确,就必须对术 语的概念进行修正。术语的语义系统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 的系统。可以说,术语的意义准确并不是说术语和概念之间就必须保持一 一对应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这一特点体现得很明显。比如“二好运动”在过去的抗 美救国时期一般用来指战斗好和生产好,但是现在和平恢复了,二好运动 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来确定。比如,在学校里,“二好运动”指的是教得 好,学得好。对学生而言,学习要结合实践,为了培养出未来的先进的劳 动者,学校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分开。因此,“二好运动”指的是学习好,运 用好。对教学工作而言,“中心角色”这一术语过去,对传统教学而言,是

指 教 师 在课堂教 学 中 所扮演 的角色。 而近年 来 , 现 代 教 育认为 ,“中 心角

色”却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一个术语是否能准确 表示概念,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对概 念的认识和界定是否准确。这是术语语义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现代汉语 武术术语存在的语义上的问题。虽然现代汉语武术专业术语语义明确,但 是存在着同义、多义、同音异义现象。

从语义特点上看,我们不难发 现,现 代汉语武术 术语所 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样。其中,可以从大类型上进一步分为小类。这样一来,现代汉语武术术语从语义上分得比较细。

按照表 2 所列的定中式三音节武术术语可见,由同一个词作为中 心语,表示类别,而每一小类别一般都由前边的成分修饰,将小类别中 的个别区分开来。比如,“拐”之前就有“二节”、“二字”、“丁字”等结合 而构成“二节拐”、“二字拐”、“丁字拐”等。又如:“礼”作为中心词,前 边带有“抱刀”、“持剑”、“持枪”、“持棍”构成“抱刀礼”、“持剑礼”、“持枪

礼”、“持棍礼”等三音节术语。都起到了将小类中的个别分别开来。

从 现 代 汉 语 武 术 术 语里 面所含的 内容上看, 武 术 术 语 所含的 内容 主 要可分为兵器和无兵器两类。其中,兵器类的又可以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 两类。无兵器的又叫空手。此外,也有其它的类型。具体情况以及每一类 所占比例列在下表: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汉越翻译研究

翻译相关理论简介

3.1.1 翻译概念翻译概念翻译概念翻译概念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 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 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虽是为个体所承作,却

是 一 种 社 会活动 , 是 一门 综合性很强的 学 科 。 下面是几 个典型的 翻 译 定 义:

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先生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 产物在保留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 言产物的过程”。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 Nida)说:“所谓翻译,是 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现 在 很 多 学者 认为 , 翻 译 是 指 在 准 确 通顺的基 础上 ,把一 种 语言信 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 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3.1.2 翻译标准翻译标准翻译标准翻译标准

翻 译 标 准 是 翻 译活动必 须遵循的 准绳, 是衡量译 文质 量的尺度, 也是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但由于翻译这一文化交流活动的历史悠久,从事翻译的人具备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期待值均不相同,衡量翻译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很多的翻译标准。

在 中 国 , 影 响 最 深 的 翻 译 标 准 应 该 是 严 复 提 出 的 的“信 、 达 、

雅”。 鲁迅先生提出主张“信”与“顺”二者相兼顾,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 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现 代 人 已 经把翻 译 的 标 准概 括为言简意赅的四 个字:“忠实 、 通

顺”。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译者必须准确而又完整地把原文的思想及内 容表达出来,不可擅自增删或变意,要绝对尊重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 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及个人感情,决不可凭着个人好恶去肆 意歪曲,要“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 俗易懂。译者应该使用大众化的现代语言,力求译文朴实、通畅、清新、

生动 。 关 于 翻 译 的 标 准 , 两 百 年前 英国 的泰特勒曾提 出 过 翻 译 的 三 项原 则:其一是“应把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其二是“译文必须具备 原作的风格和文体”,其三是“译文应当与原作同样地流畅自如。

美国奈达(Eugene A Nida)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

即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作一比较。他认为,

“翻译的实质就是再现信息。”他主张,“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 所译的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且还在于整个译文使

读 者 产 生什么样的反应”。根据奈达的 理 论 , 翻 译 的“绝对 一 致”是不可能 的,那只是一种理想而已。奈达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寻求“对等语”, 而不是“同一语”。他还要求译者去寻找“最贴近的对等语”。翻译大师朱光 潜先生后来也说:“大部分文学作品虽然可翻译,译文也只能是原文的近似 表达形式。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难做到。”

林语堂先生也曾认为翻译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认为:“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非绝对忠实之谓,……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忠实,已为人事上之极端。”,

总而言之,翻译的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然,我们应该力 求达到理想的最高标准。

就 科技翻 译 的 标 准 而言,首先要 准 确 , 就 是 理 解 和 表达科技内容,

包 括科技 概 念 ( 尤 其是 科技术 语 要 准 确无误、忠实 于原文 。 第二是 要简 洁:就 是用词 、造 句、 行 文 要简 洁明了 精练通顺。 第 三 要 规范 :就 是 语 言、文字、术语、公式、语体、计量单位等要规范统一,符合有关国家标 准和国际标准。

3.1.3 翻译的种类翻译的种类翻译的种类翻译的种类

翻译种类有很多,我们在这里主要谈到汉越互译的基本种类。

翻译的原则

翻译包括术语汉越互译在内要遵守以下几个翻译原则

3.2.1 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准确是翻译的灵魂,是翻译的生命线。准确翻译要求译者将来源语的信息

完整无误地传 达给目标 语读 者。 准 确 地 译 文应 同时保持原文 的 意 义 和风 格。准确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保障,而且也是译者职业道德和专 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指用词力求准确,能明确地反映动作及动作过程

3.2.2 简练性简练性简练性简练性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指所形成概念或动作名称的语词应简短,是术语最本质的特 征。

3.2.3 简明易懂简明易懂简明易懂简明易懂、、、、见词明义的简洁性原则见词明义的简洁性原则见词明义的简洁性原则 见词明义的简洁性原则

从 词汇学角 度要求术 语 要简 洁 易 懂。 第 一 章 我们已 经 指 出:简 洁性 是武术术语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翻译的时候应力求术语简洁。另外,我 们翻译的目的是把原文的信息内容传达给译入语的读者,所以翻译的时候 我们所用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术语应力求简明易懂,指术语要通俗易懂,便 于理解,便于记录,易为人们所接受

3.2.4 专业化原则专业化原则专业化原则专业化原则

“武 术属于 体 育 ,但高 于 一般体 育”它是民族文化,更是 一 种专业技术。专业化原则应该首当其冲。学习武术专业技术时武术术语可以加快习武人更快掌握技术,武术专业性非常强,所以对武术动作和技术要领的理

解程度会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例如:把“形意拳—Hình ý chưởng”,按字 面意思就是“模仿拳”,即“象形拳”,其实“形意拳”和“象形拳”是两个不同 的拳种,翻译时还需要多加揣测。又如太极拳中“靠 shoulder-stroke”,按 一般理解“肩打为靠”,“靠”除了用肩以外,用背、用胸、用胯、用膝均可 以靠, 所 以“身打为靠”更加 准 确 , 因 此应翻 译 成“body-stroke”取“身打为

靠”之意 ,可见对 武术 动作技术 理解的程度越深, 翻译的质 量就越好。武 术翻译中专业动作和技术的表达是武术翻译的核心所在,它的翻译难度高 于一般性的文字翻译,译者在译之前要把武术术语原语吃透,不能只管表 面的意思,应查阅专业资料,挖其深层的涵义,更要懂得其弦外音、其包

含的 深层含义 、原文 意图等 , 可避 免 造成原语 的 信息缺失。“开门 postures of preparation in sparring”,并没有直译为 “Mở cửa”,此种译法从 专业化地角度出发,遵循了专业化的原则,按照其内涵意译为准备姿势进 行翻译,也避免了理解困难与产生歧义。

3.2.5 .... 民族化原则民族化原则民族化原则民族化原则

武 术 是技术与文化的 交融, 越 是民族的 , 越 是世 界的 。 所 以 , 武 术 翻译一定要体现和保留武术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武术概念 的对外传播能从文化与体育层面增强越南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翻译既要 反映武术动作所描述的客观规律,又要在一定程度满足学员对武术术语所 负载的文化的好奇,术语越译要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文化负载。传统武术 的文化层面涉及天文、地理、医学、哲学、生理等各个领域,对于这些相 关文化的理解程度也会直接影响武术翻译的质量。越南目前是惟一“术语民

族化”的国家。如:太极拳 Taijiquan,武术—Wushu/Võ thuật,气 khí,道

教 Tao,功夫 kungfu,五行—ngũ môn,这些民族化的术语在越南国家传

播,使得这些汉语词汇进人了越南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新词。武术术语越译要追求民族化,在一些词汇译法上采用汉越译的音译,直译加注释,让我们国人用自己的轻身经历来体验越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3.2.6 双语化原则双语化原则双语化原则双语化原则

随 着近些 年 来 越 南 国家对 中 国 文化、 中 国字、 中 国 文化的 研 究 , 有 许多国家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就如中国把越南语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一 样重视。武术术语翻译时,应采用中越文对照式的翻译方法,有助于此种 语言的人们更快地学习与交流。一方面,便于越南人阅读与学习。另一方 面,便于越南人和外国人,尤其是对中国文化有过了解的越南人进行学习 与交流。越南部分发达地区从小学、都开始普及汉语教学,应该趁此机会 出版越汉版本的书籍在普及汉语教学的学校进行试点教学。双语化原则应 要求提高国内翻译武术术语人员的外语水平、理解越文的文化内涵与自己 国家语言文化的内涵、武术特有语言的文化内涵。

3.2.7 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

2011 年是武术“标准化年”。当前武术术语越译也应随着大势所趋及

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标准化,这也是贯彻当前武术工作会议提出的 “全方 位地做好武术国际化推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灵活是武术英译 术语标准化之根。武术术语越译准确,在传达武术原本技击术的同时,能 够将武术中的文化传递出去,尽量减少或者消除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亏损现 象。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语言的等值性,以克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武术术语越译的标准化也不例外。武术术语越译标准的建立与修改应随着跨文化武术术语越译的传播动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等因素而不断变化,其越译术语要与时俱进。武术在国际交流忌讳拐弯抹角,应提倡简约,见词明义,武术术语的翻译需要即懂语言知识、武术知识,又能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咬文嚼字的能力的人才。武术术语越译标准的建立与修改,应借助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跆拳道、道等项目的已有词与词汇,随着跨文化交流与武术网站的传播动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等因素而不断变化。坚持武术术语越译标准化的准确与灵活,武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理论建构之根。标准化原则也要求

译者客观地处理翻译,这样,读者零距离接触武术术语能多、快、好、省 地获取信息,但也因个人语言能力的因素去选读一些自己熟悉的、能读懂 的语体。对非专业人员的武术术语翻译而言也起到了普及和学习武术术语 的作用。

术语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就是把在原语中所理解到的东西用目的语 准确而完成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表达是理解的结果表达的好坏取决于 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掌握程度。要做到这一点讲究方法与技 巧。翻译策略又叫翻译技巧,是采用一些措施使译文能够跟原文对等,达 到内容准确、形式经济等标准。按照黄玉阮红在自己的公安专业术语博士

现代汉语武术术语越译考察

3.3.1 利用汉越音利用汉越音利用汉越音利用汉越音进行武术术语汉语借词翻译进行武术术语汉语借词翻译进行武术术语汉语借词翻译 进行武术术语汉语借词翻译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提到,汉越语接触引起了越南语词汇系统中就有大

历史、特点及观念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在中越两国各方面尤其是体 育体操包括武术在内的的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引起了越南语中的武术术语 会有相当多的是与汉语的武术术语相同的。

越 南 语里的 汉 语借词 一般都有其汉 越读 音,但只有 一 定量的 汉 越读 音可以作为一个汉根越南语词进入越南语词汇系统成为越南语特有的词汇 量。这一定为越南语本族语社区公众所认同,绝不是生硬套进来使用,因 此特别注意存在的汉越词标记。这种译法也叫做音译法。

武 术包 括各 种拳法 、腿法 、掌法 、步法, 这 些都是概 念 化的专有名 词,在越南语中不存在类似的表达,加上我们对武术不是很了解,对这类

术 语 进 行 翻 译 时 , 就直接 采 取音译 的 方 法 。如 :“武 术”译 为 Wushu/võ thuật、“武当拳”译为Võ Đang quyền、“八卦拳”译为Bát Quái quyền、“太极

拳”译为 Thái cực quyền、“少林拳”译为 Thiếu Lâm quyền、“醉拳”译为Túy quyền、“长拳”译为 Trường quyền。这些武术术语直接用汉语拼音音译,既

能推广越南武术,推广汉语,又能给越南语增加新的血液。例如:凤眼拳 phượng nhãn quyền,太极拳 thái cực quyền, 尖拳 tiêm quyền, 空拳 không quyền,平拳 bình quyền等。在译成越南语的时候,如果是词而不是词组的

话,大多情况都可以利用汉语拼音方法来进行音译就行。

在 这 种 语言文化相互 影 响的 背 景 中 , 进 行 汉 语 武 术 术 语 越 译 的 时 候, 翻 译者首先可 以利 用汉 越音来将汉 语 和 越 南 语 一 对 一 的 术 语 翻 译 出 来。这种译法是最为简单的,也是能够保留着原来术语的意思。只要翻译

者能够掌握汉语借词就可以准确地翻译了。比如:武术译成 võ thuật,套路 thao lù,长拳 译成 trường quyền,南拳 译成 nam quyền,太极拳译成 thái cực quyền,大刀译成 đại đao,大环刀译成 đại hoàn đao,单头棍译成 đơn đầu côn,掉刀译成 điêu đao,单钩译成 đơn câu,风火钩译成 phượng hỏa câu,棍译成 côn,护手钩译成 hộ thủ câu,梅花钩译成 mai hoa câu,双头枪译成 song đầu thương,手刀译成 thủ đao,双剑译成 song kiếm,点拳译

成 điểm chưởng,立拳译成 lập quyền,八字掌译成bát tự chưởng,拳眼译成 quyền nhãn,掌背译成trưởng bội,功法译成 công pháp,内家译成 nội gia,

马步译成 mã bộ,双弓步译成 song cung bộ….等。按照这种译法翻译共有

188/425,所占比例为44.22%。

3.3.2 汉越语结合翻译汉越语结合翻译汉越语结合翻译汉越语结合翻译

因 为 汉 语借词 进 入 了 越 南 语 以 后 受 到 越 南 语 词汇规则和句法 规则的 制约,因此,翻译的时候,译者可以将一个术语里的汉语成分和相对应的 越南语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换言之,翻译成越南语之后的术语既保留着 原先的汉语成分有出现了纯粹越南语成分,同时按照越南语的句法规则组 合成相对应的越南语表达方式。这里有以下几种情况:

(1)汉越成分 + 汉越成分。

例如:八字掌(bát tự + chưởng); 半马步(bán mã + bộ)等。

(2)汉越成分 + 纯粹越语成分。

例如:长武器(vũ khí + dài);踹退(đạp + chân)等。

(3)纯粹越语成分 + 汉越成分 例如:抱棍(ôm + côn);搬拦捶(đỡ đòn đấm + phản công);拔枪

(4)纯粹越语成分 + 汉越成分 例如:垂肘(đánh cùi + chỏ xuống);侧空翻(lộn + nghiêng)等。

按照这种译法翻译的武术术语共有101/425,占26.11%。

3.3.3 采取增词方式采取增词方式采取增词方式采取增词方式

实际的翻译说明,有时会遇到难以直接转译出来的语句,尤其是类似双关语的特殊修辞手法等情况,译者往往要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段,尽量弥补语义语言效果方面的失真与缺损,以便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一致的效果。这叫做“补偿”。补偿可以看成一种翻译策略,是汉语专业术语越译常常运用的翻译策略。翻译补偿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

语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 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或弥补。

原文和译文在词语及意义表达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译者不能找出 完全相对应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换言之,不能找出原文和译文之间一对一 的表达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的时候,人们常常采取增词策略去重新 表达,使得翻译出来的术语还能表达原来术语的意思而又使接触术语的越 译还可以理解。实际上,现代汉语武术术语的这种翻译策略比较少见。在 我们所收集下的 425条汉语武术术语中只有 18条是按照这种增词策略来翻 译。所占比例为4.24%。例如:旋风脚译成 bật đá truyền phong,持枪礼译

成 cầm thương hành lễ,垂肘译成 đánh cùi chỏ xuống,杵棒 译成 bổng to hai đầu等。

3.3.4 采取减词方式采取减词方式采取减词方式采取减词方式

因 为原文 和 译 文 在 词 语 及 意 义 表达上往 往存在 一 定 的差异, 译者 不 能找出完全相对应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所以为了使翻译出来的术语简洁,

Ngày đăng: 06/12/2022, 08:56

HÌNH ẢNH LIÊN QUAN

B 25 步型 Bộ hình Walking -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thuật ngữ môn võ wush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25 步型 Bộ hình Walking (Trang 73)
S 309 手型 Shǒu xíng Thủ hình Hand forms -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thuật ngữ môn võ wush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309 手型 Shǒu xíng Thủ hình Hand forms (Trang 84)
Y 393 圆形掌 Viên hình quyền circular palm -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thuật ngữ môn võ wush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393 圆形掌 Viên hình quyền circular palm (Trang 88)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