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 Đỗ Thị Thúy Hằng 现代 汉语问候语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LỜI THĂM HỎI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汉语言学 专业号码:602210 班届:XVII 导师 :Nguyễn Văn Khang(教授 – 博士 ) Hà Nội - 2011 目录 前言…………………………………………………………………… …………… 第一章: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相关理论基础………… …………………4 1.1 有关言语行为的理论………………………………………………… .…4 1.1.1 言语行为的概念………………………………………………………… 1.1.2 言语行为类型………………………………………………………………… 1.1.2.1 行事行为的分类………………………………………………………… 1.1.2.2 间接言语行为…………………………………………………… ………… 1.2 会话及其原则……………………………………………………… …….7 1.2.1 会话概念……………………………………………………………… ………….7 1.2.2 格赖斯(Paul Grice)的合作原则…………………………… …….8 1.2.3 莱可夫(Robin Lakoff)的礼貌规则………………………… …… 1.2.4 利奇(Geoffery Leech)的礼貌原则……………………………… ……9 1.2.5 布朗和列文林(Brown and Levinson)的礼貌与面子观… ….9 1.3 现代汉语问候语………………………………………………………………… … 10 1.3.1 问候语概念………………………………………………………………………… 10 1.3.2 问候语与招呼语的关系………………………………………………………… …11 1.3.3 问候语与寒暄语的关系 13 1.3.4 汉语问候语的历史变迁………………………………… ………………………13 1.3.5 影响问候语的诸多因素………………………………… …………… 15 1.3.5.1 礼貌因素 15 1.3.5.2 民族文化因素 16 1.3.5.3 交际场景因素……………………………………………………… …… 17 1.3.5.4 交际时、空因素………………………………………………… ……… 18 1.3.5.5 社会关系和地位…………………………………………………… ……….18 1.3.5.6 亲疏程度因素………………………………………………………………… 19 1.3.5.7 性别因素……………………………………………………………………… 20 1.3.5.8 年龄因素……………………………………………………………………… 20 1.4 汉、越语问候语的相关研究情况简介………………………………… 21 1.4.1 在越南………………………………………………………………………………… 21 1.4.2 在中国………………………………………………………………………………… 21 1.5 小结………………………………………………………………………………………… 22 第二章: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 23 2.1 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特点 23 2.1.1 现代汉语问候语的诸多模式……………………………………………………………… 23 2.1.1.1 节日式………………………………………………………………………………… 23 2.1.1.2 称赞式……………………………………………………………………………………… 23 2.1.1.3 普通式…………………………………………………………………………………… 24 2.1.1.4 称呼式…………………………………………………………………………………… 24 2.1.1.5 时间式………………………………………………………………………………… 26 2.1.1.6 询问式…………………………………………………………………………………… 26 2.1.1.7 调侃式……………………………………………………………………………………… 27 2.1.2 社交上常用的问候语…………………………………………………………………… 29 2.1.2.1 陌生人之间的问候语………………………………………………………………… 29 2.1.2.2 熟人之间的问候语………………………………………………………………………… 34 2.1.3 家庭里常用的问候语…………………………………………………………………… 41 2.1.3.1 长辈和晚辈之间的问候语………………………………………………………… 41 2.1.3.2 夫妻之间的问候语……………………………………………………………………… 42 2.1.3.3 兄弟姐妹之间的问候语………………………………………………………………… 43 2.1.4 汉语问候语的主要特征……………………………………………………………………… 44 2.1.5 汉语问候语的语气分类………………………………………………………………… 46 2.2 问候式的使用情况…………………………………………………………………………… 47 2.3 现代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含 49 2.3.1 反映汉民族的礼貌准则 50 2.3.2 反映汉民族的和谐观念 50 2.3.3 反应汉民族文化心理 51 2.4 小结……………………………………………………………………………………………… ……51 第三章:现代汉语问候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53 越南语的问候语概念………………………………………………………………………… 53 3.2 汉语问候语的七个模式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54 3.2.1 汉语普通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54 3.2.1.1 相同点………………………………………………………………………………………… .54 3.2.1.2 不同点……………………………………………………………………………………… 55 3.2.2 汉语称呼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56 3.2.2.1 相同点……………………………………………………………………………………… 56 3.2.2.2 不同点……………………………………………………………………………………… 58 3.2.3 汉语时间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59 3.2.3.1 相同点………………………………………………………………………………………… 59 3.2.3.2 不同点…………………………………………………………………………………………… 59 3.2.4 汉语节日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60 3.2.4.1 相同点……………………………………………………………………………………………… 60 3.2.4.2 不同点……………………………………………………………………………………… 60 3.2.5 汉语称赞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61 3.2.6 汉语询问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61 3.2.7 汉语调侃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64 3.3 汉语“问候”与越语“ thăm hỏi”的对照表……………………………………… 65 3.4 小结 66 结语………………………………………………………………………………………………………… 67 参考文献………………………………………………………………………………………………… 69 前言 1.选题缘由 见面打招呼互相进行问候是每个国家, 每个民族都会有的行为,因而 问候语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言语形式之一。尽管各国 各民族的问候习惯不尽相同,但是问候语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在任何一个 民族的言语交际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反映出各个民族和国家不 同的文化内涵和交际习惯。 汉语问候语具有其自身独特复杂的形式特点,同时,它不仅蕴含着 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体现了中国人社会交往的习惯方式以及对人 际关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虽然问候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 的言语行为,但是真正对它进行研究的确很少。目前,汉语问候语的的结 构类型、历史变迁、语义、语用功能等相关问题都还没有深度的研究。作 为一个汉语学习者,本人认为问候语在汉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 好汉语问候语不仅提高越南学习者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还体 现学习者对汉文化的深刻了解。 此外,由于越南和中国共处一个文化空间,所以两国人民语言文化 方面也有过长期交流,问候成为两国人民的交际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其 中,现代汉语问候语和越南语问候语有异有同,若能弄清其异同将会有利 于加强汉、越语交际效果。因此,本人拟定以《现代汉语问候语研究(与 越南语对比)》作为硕士论文。本文主张对现代汉语问候语进行考察,阐 明其特征、性质、语义、语用功能等, 在此基础上初步介绍“社交上常用的 问候语”及“家庭里常用的问候语”两类。之后,将现代汉语问候语与越南语 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考察、确定汉语问候语的结构、性质、语 义、语用功能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将汉语与越南问候语进行对比来找出 两者的异同。另外,本论文探索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特征,加深对现代汉语 问候语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习惯。 3.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面所提出的目的,本论文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了解有关课题的理论基础。 综述有关汉语与越南语问候语的现有研究成果。 3.对汉语问候语进行考察,弄清其结构特点、历史变迁、语义、语用功能 以及其背后汉文化内涵。 4.将汉语与越南语问候语的结构、语义、语用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对 比,指出两者的异同。 4.研究方法 为了确定汉语问候语的结构、语义、语用及其文化含义等问题并将 汉语问候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语篇分析法:对有关现代汉语问候语的语篇进行分析,阐明其表达形 式、语义特征、语用功能 、话语模式等特点。 统计法,对 16 本汉语教程和一些中国连续剧,汉语小说等所出现的问 候语进行统计。 描写法:对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结构进行描写。 归纳法:将所描写的汉语问候语的语义及结构归纳成几项特点。 对比法:将现代汉语问候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的结构、语义、 语用及其文化含义等方面进行对比 。 5.研究对象与范围 由于篇幅有限,本论文展现汉语言中问候语的各个不同模式后,在 此基础上以“社交上常用的问候语”及“家庭里常用的问候语”做为初步介绍的 对象,没有考察问候语非言语行为。而且,影响问候语的因素特别丰富, 本文只着重探索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这个因素。 6.本论文的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以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 第三章:现代汉语问候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第一章 现代汉语问候语的相关理论基础 1.1 有关言语行为的理论 1.1 言语行为的概念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信息。说话者开口说话时往往希望 自己的话对听话者会产生某种影响,这一切都表明使用语言是一个涉及行 为活动的过程。1923 年,伦敦大学的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ow Malinowski)已经强调“语言的原始功能是作为一种行动方式, 而不是思想的对应物”。“在最初的使用中,语言作为人类行为,是连接人类 一致行动的纽带。它是一种行动方式,而不是思考的工具”。 同意上述的观点,1952 年,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 – 约翰。朗肖。 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在牛津开始讲授“言与行”。1955 年,他的 《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thing with Words)已经受到普遍关注。1969 年,奥斯汀的学生 – 塞尔(John Searle)以 1959 年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 了《言语行为 – 一篇语言哲学论文》。从此,“言语行为理论”成为语言学, 特别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奥斯汀认为当人使用语言来交际的时候,人不仅对事物,对象进行 描写,阐述其属性,本质而且正在实现某些请求,邀请,建议,道歉等行 为。可以把这些类似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语言行为与语 境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按照语境来预测言语行为。 1.1.2.言语行为类型 对言语行为的分类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部分。 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类即言内行为或以言表意(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或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言后行为或 以言取效 (perlocutinary act) 。 - 言内行为或以言表意 (locutionary act): 指说话这一过程本身,即有意 图地发出语音,用语音构成词语八次与组成合乎语法的结构,再加上句调 变成在形式和内容上较完整的话语。 - 言外行为或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是说话者说出某句话也就同 时实施了一种言语行为。这是一种通过说话来影响他人或约束自己的行 为。 - 以言取效 (perlocutinary act) :这是指言外行为造成的结果 即 说话 人借用语言来改变听话人的行为或状态。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以言表意”主要考虑句子的“字面意义”,“以言 行事”则主要考虑言语过程中产生的新义(用意,言外之意),“以言取效” 指言外行为造成的结果。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要 求“你不要说话了!”。按照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其一,老师移动发音器官发出语音“你”、“不要”,并按规则将它们排 列成合格的词,句子,说出带意义的词语,语句。 其二,老师说出上述的话,就是实施“要求”的行为(不要说话), (可以坐下”,表明说话人的意图。 (80)- Sao coi mày buồn vậy? - Tao nhớ nhà….Tôi thở ra, khơng nói Đồn Giỏi “Đất rừng phương Nam” e) 询问对方的行动 当双方见面的时候,越南人还习惯根据接触时的情况来问候对方以 示关心对方在处于的现况。这种说法什么时候都可以使用,问候的内容十 分丰富,只要符合当时的情况。例如: (82) – Kìa, ơng giáo! Chào ơng! - Ơng ạ! Hơm ơng lại rỗi? - Vâng, thưa ông, hôm người ta chạy cả, hàng bán không mạnh lắm, nhà làm đi, nên gần rỗi ngày Nam Cao “Sống mòn” (83) A: Mày à! Nộp luận văn à? B: Mày nộp chưa? A: Đã xong đâu mà nộp (Ghi âm) (84) Thằng Cò cựa quậy rốt roạt nóp chui ra: - Mày khơng ngủ hử? Ngồi đãi muỗi sao, An? - Khơng! Đồn Giỏi “Đất rừng phương Nam” f) 询问对方的亲人 在越南人心目中,家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还提倡为亲人 牺牲自己,他们的一生都为亲人而努力奋斗。因此,熟人之间,如果知道 对方的亲人身体不好或者发生某某事故时,越南人常常拿对方亲人的健康 或近况作为问候对象以示大家的友好及关心。 (85) A: Bà già rồi? 83 B: Xời, bết xê lết suốt, đau khớp mà A: Đến tuổi thơi Có sang tuần tao qua chơi nhé? B: ừ, nhé! (Ghi âm) (86) A: Thằng bé dứt sốt chưa? B: Rồi, ăn (Ghi âm) 3.2.7 汉语调侃式与越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汉语跟越语一样,为了突出双方之间的关系的亲密和熟悉,在关系 好、较为熟悉的人之间常选用这类问候方式。汉语里,很久未见面的双 方,在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后的相遇中常使用的,例如: 这段时间死哪去了? 你老家伙怎么还没死啊? 越南里也出现同样的说法,例如: (87) Hai người im lặng nhìn , hai lao tới ôm lấy nhau, tay đấm vào lưng thùm thụp: - Tao tưởng mày chết chứ? Đoàn Giỏi “Đất rừng phương Nam” (88) - Ê! Dũng! Dũng! - A! Hải, mày chết đâu tháng thế? - Tao Sài Gòn, dự án mà - Em Oanh đâu? Thay mái hả? - Vớ vẩn! (Ghi âm) 通过这种开玩笑的方式“mày chết đâu tháng thế?”(说话者的 意思是“你到底去哪儿了?,我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没有见到你的”)或“Thay mái hả?”(意思是“换女朋友了吧?”),表现出双方的关系是亲密无间 84 的。但是这类问候语的选用要视场合和对象而选用。一般只能用于关系非 常好的,如:朋友或同事之间。 3.3 汉语“问候”与越语“ thăm hỏi”的对照表 第二章的考察结果表明汉语里问候语能通过感叹式及疑问式来表达 或尊敬、礼貌或亲切、关心的意义。但是越语里“lời thăm hỏi” 必须要经过 询问来表示友好及关心之意。换言之,“lời thăm hỏi”语气范围只限制在疑问 式而已。这也是两者之间最突出的区别。 汉语里出现七个问候模式,越语里也有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但是, 由于上述的原因,虽然越语里存在七个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但是,对于单 纯表示招呼的感叹句,本论文不把它们归为问候语一类的。现将对照的结 果列成下表: 表六: 3.3.1 汉语“问候”与越语“ thăm hỏi”的对照表 序 问候式 语气分类 汉语问候 越语“lời 语 thăm hỏi” 例子 节日式 感叹式 + - 过年好! / 春节好! 称赞式 疑问式 + + 你最近怎么变得这么亮? 普通式 感叹式 + - 你好! / 你们好! 称呼式 感叹式 + - 王老师,您好! 时间式 - 感叹式 + - - 早上好!/ 晚安! - 疑问式 + + - 起得这么早吗? 85 询问式 疑问式 + + 你妈好点儿了吗? 调侃式 疑问式 + + 这段时间死哪去了? 3.4 小结 1.问候语在中国人和越南人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由于越南和中 国共处一个文化空间,两国人民语言文化方面也有过长期交流,所以汉、 越语里问候语的表达形式及意义上是大同小异的。两国人民在交际中都习 惯使用问候语,目的是以示礼貌、关心、传达或亲密或尊重的感情。 2.汉、越语问候语在语气上有不同的地方。汉语问候语包括感叹式 及疑问式两种。但是,越语里,只有疑问式才能算是问候语。因为,越语 里的“lời thăm hỏi”必须要经过询问来表示友好及关心。 3.汉语里,七个问候模式中,有的模式只能单纯用于招呼而已,它 们不表达实际意义,发话人只是出于礼貌而说出来的,如:普通式、称呼 式、节日式及时间式。越语里也出现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但是单纯用于招 呼的这些模式只能算是招呼语而不能把它们归为问候语。 4.汉语里,问候别人的时候,说话人有时常省略主语,特别是平辈 之间或者上对下的问候中一般不出现主语,句子前后有时还加上助词或语 气词,但是没有越语里的使用得那么频繁。越语里,平辈之间或者上对下 的问候中一般也不习惯省略主语。 86 结语 1.语言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候语作为一 种社会交际用语。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 感情,建立和保持社会交际关系。可以说,问候语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五花 八门的,充分反映了使用该问候语的社会的特点。因此,社会语言学家才 认为它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现代汉语问候语已揭示出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特点。虽然汉 语问候语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是不是不可分化。在研究过程 中,我们已经把它概括为七个问候式。从这七个模式再就语气上分为感叹 式和疑问式两类。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现代汉语问候语都是单句,表现 在主谓单句和非主谓单句两个形式。汉语里问候语的表现形式特别灵活、 87 多样。而且,它的范围使用也很广。除了小一部分具有比较固定的形式之 外诸如普通式、节日式及称呼式,但是这些问候语也能出现其变体,如: “老师,您好!”、“您好,老师”和“老师好”或者“丽丽,你早”、“你早,丽丽” 和“丽丽早”等等,其他的都属于没有固定的形态。这一点使汉语问候语含有 委婉、生动意味,所以人家一天中多次互相问候也不会产生干燥无味的感 觉。 3.中越两国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两国都受农 业劳动生活和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文化、思想、观念上有着很多相同 点。因此,汉、越语问候语在表达方面有很多相同点,越语中也出现跟汉 语的七个问候式差不多一样的模式。只是越语里问候语(lời thăm hỏi)的 概念跟汉语的不相同,所以两者在类型上有所不同。越语里的“lời thăm hỏi” 必须要经过询问来表示友好及关心,因此,越语里,对于单纯表示招呼的 感叹句,本文不把它们归为问候语一类的。 4.影响现代汉语问候语的因素有很多。在本论文里,我们根据一些 根本因素,就问候语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表明:正是语 体和非正式语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处于非正式语体问候语的使用频率 远高于正式语体的。从亲疏程度看来,因为问候语结构自由,形式灵活多 变,语气比较随便亲切,所以熟人之间特别欢迎使用它来保持接触。从交 际对象的年龄看来,年轻人喜欢使用那些结构简单的问候式。反之,中老 88 年人则喜欢那些含有温暖感的问候式。汉语里,亲人密友之间常用那些随 便亲切,富有说话人感情的问候式。反之,对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中,人们 的问候话语总是讲究礼貌、客气,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5.在本文里,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下对现代 汉语问候语进行探索其在表达形式,语义和语用三种方面上的特点 并且了 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调查了解中国人问候语的使用情况。之后,将 汉语里七个问候模式与越语里相对应的说法进行对比。虽然尽了自己的能 力,但是由于才疏学浅,本论文在研究上疏漏和不足之处是难免的,考察 的范围不太全面的。因此,本人希望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和同学给予指正 和建议。为此,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中文类 89 1.阮有求(2001),《语用学教程》,河内 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2.阮有求(2004),《汉语言文化》,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3.顾曰国 (1992),《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期。 4.祝畹瑾(1992), 《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5.陈松岑 (1985),《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 1985。 6.陈晓燕 (2003),《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 报。 7.陈继光 (1997),《礼貌礼节礼仪》,中山大学出版社。 8.郭攀(2003),《问候语说略》,语言文字应用,第一期。 10.阮氏黎蓉(2009),《现代汉语客套话研究 - 与越南语对比》,河内 国家大学下属大学 – 硕士论文。 11.周旋(2007),《汉语问候语及其教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 育学院 – 硕士论文。 12.章礼霞 (2004),《中国问候语“你吃了吗”的文化折射》,合肥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 13.张海林(2005),《交际礼貌的语用现象》,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第 二期。 14.曲卫国、陈流芳 《汉语招呼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三期。 15.孟建安 (1995),《招呼语的修辞内涵》,修辞学习,第五期。 90 16.孟建安、博碧远 (2000),《招呼语的社会因素》,语文学刊,第五 期。 17.黄晓蕾 (1999),《问候语的变迁》,语文建设,第三期。 18.李悦娥、范宏雅 (1998),《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外 语与外语教学,第 11 期。 19.龙高扬 (1999),《浅析英汉问候语的不同》,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第三期。 20.张海琳(2006),《交际礼貌的语用现象》,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1.田有兰 (2005),《从语用功能和结构看中英文问候语异同》,思茅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五期。 22.杨德峰 (1999),《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 23.何自然 Grice(1995),《 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期。 24.周贵臣(2001),《读 Searle 的间接言语理论》,师范学院第四期。 25.吴晓露(1994),《说汉语谈文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6.张英 – 金舒年(1999),《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 27.唐雪凝(1998),《招呼语的社会文化分析》,齐鲁学刊,第六期。 28.祝畹瑾(1992), 《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91 29.李田新(2006), 《英汉问候语礼貌对比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第五期。 30.卢春艳(2004), 《从汉语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第二 期。 31.陈秋娜(2005), 《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第一期。 32.李仁盖(1992), 《“吃了吗”语义功能漫谈》,天津师大学报,第四 期。 33.倪月梅(2008), 《浅谈寒暄语“吃饭了吗”》,扬州大学外国语学 院,第九期。 34.程瑞兰、王芳(2006), 《“汉语寒暄语的历时变化及其社会意义之探 索》,延安教育学院学报,第一期。 35.袁蕾(2001), 《言语交际中的汉民族文化心理透视》,河南社会科 学,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技能教研室,第四期。 英文类 36 Austin,J.L( 1962) ,how t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Brown,P & levision,S.C(1987),Some un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8.Searle,J(1979),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ory of Speech Ac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越文类 92 39 Nguyễn Tài Cẩn, 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 - Từ ghép - đoản ngữ), Nxb Hà Nội 40 Đỗ Hữu Châu (1999), Từ vựng ngữ nghĩa Tiếng Việt,Nxb ĐHQG HN 41 Hữu Đạt (2000),Ngơn ngữ văn hóa giao tiếp người Việt,Nxb Đại học KHXH 42 Nguyễn Văn Khang (1999), Ngôn ngữ học xã hội-Những vấn đề bản,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 43 Nguyễn Quang (2002), Giao tiếp giao tiếp văn hóa,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44 Tạ Thị Thanh Tâm (2006), Nghi thức giao tiếp vài cách tiếp cận, Tạp chí Ngơn ngữ, số 2,3 45 Phạm Thị Minh Tường (2006), Tìm hiểu nghi thức lời nói tiếng Hán đại qua khảo sát phát ngôn chào,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ngơn ngữ học, Trường ĐHKHXH&NV.ĐHQGHN 46 Phó Thị Mai (2006), Nghiên cứu văn hóa chào hỏi tiếng Hán (có liên hệ với văn hóa chào hỏi tiếng Việt ) Trường ĐHNG.ĐHQGHN 47 Nguyễn Đình Tê (2005), Những đặc trưng văn hóa dân tộc thể qua cách chào hỏi người Trung Quốc Khoa NNVHTQ, trường ĐHNN.ĐHQGHN 48 Phạm Thị Thành (1995), Nghi thức lời nói tiếng Việt đại qua phát ngơn: chào, cảm ơn, xin lỗi Luận án PTS khoa học Ngữ văn, ĐHQGHN 49 Phạm Ngọc Hàm (2004), Đặc điểm cách sử dụng lớp từ ngữ xưng hô tiếng Hán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S khoa học Ngữ văn, Trường ĐHKHXH&NV.ĐHQGHN 50 Phan Ngọc (1998), Bản sắc văn hóa Việt Nam - NXB văn hóa thơn tin 51 Trần Ngọc Thêm (1999), Cơ sở văn hóa Việt Nam – NXB Giáo dục 93 词典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 年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2009, NXB Đà Nẵng – Trung tâm từ điển học 94 语料来源 汉语教程类 杨寄洲(2002)《汉语教程》第一册,上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杨寄洲(2002)《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杨寄洲(2002)《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杨寄洲(2002)《汉语教程》第二册,下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杨寄洲(2002)《汉语口语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戴桂芙,刘立新,李海燕 编著(1997),《初级汉语口语》下册,北 京大学出版社。 黄祖英 《听力篇》,下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孝忠- 田士琪(1987)《口语篇》,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明、白雪林等编《听和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0 北京文化大学(1992),《听力篇》上册。 11 康玉华、来思平(1998)《汉语会话 301 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 12 马箭长,《汉语口语速成》上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95 13 马箭长,《汉语口语速成》下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4 陈明庆(1990)《对华贸易英语会话》上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5 陈明庆(1990)《对华贸易英语会话》下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6 锦绣 – 梅欣(1999),《汉语情景会话》,胡志明市青年出版社。 电影类 《我的兄弟姐妹》(1 集)- VTC1 《新结婚时代》(40 集)- VTV3 《谁说谎》(24 集)- VTV3 《不在犯罪现场》(20 集)- VTC1 《广告人》(20 集)- VTC 《中国式离婚》- TH Ha Noi 《姐妹新娘》- (35 集)VTV3 《内幕》(24 集)- VTV3 《表哥》(20 集)- VTC 越文类 Truyện ngắn chọn lọc tình yêu (Hãy trở lại với tình yêu) (1995) , Nxb Hội nhà văn Tuyển tập truyện ngắn hay báo Quân đội nhân dân (1998), Nxb Hội nhà văn Tuyển tập Nguyễn Minh Châu(1994), Nxb Văn học Ma Văn Kháng (1986), Mùa rụng vườn, Nxb Hội phụ nữ Truyện ngắn tác giả nữ (2010) ,Nxb Thời đại Truyện ngắn báo Tiền Phong (2007) ,Nxb Thanh niên Tuyển tập Nam Cao tập (1987), Nxb Văn học Hà Nội 96 Đoàn Giỏi, Đất rừng phương Nam, Nxb Hội nhà văn 97 ... giới)(《问候文化》,阮进孟,2002 年,世界出版社),? ?Nghiên cứu văn hóa chào hỏi tiếng Hán – có liên hệ với văn hóa chào hỏi 27 tiếng Việt (Ths Phó Thị Mai – Đề tài cấp Đại học Quốc Gia)(汉语里招呼 文化研究 – 与越语里招呼文化联系,傅氏梅硕士,国家大学课题)。... thức lời nói tiếng Việt đại qua phát ngôn : chào – cám ơn – xin lỗi”, (《现代越语打招呼 – 致谢 – 致 歉等言语礼仪》“Văn hóa chào hỏi? ?? (Trần Tiến Mạnh , 2002, NXB Thế giới)(《问候文化》,阮进孟,2002 年,世界出版社),? ?Nghiên cứu văn...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 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1.2.5 布朗和列文林(Brown and Levinson)的礼貌与面子观 1987 年,布朗和列文林(Brown and Levinson)出版了《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它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理论。该 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礼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