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hu xus theory regarding the learn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351 520 0
A study of hu xus theory regarding the learn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胡煦易学研究 A STUDY OF HU XU 'S THEORY REGARDING THE LEARN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庾 潍 诚 YEE WAI S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胡煦易学研究 A STUDY OF HU XU 'S THEORY REGARDING THE LEARN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庾 潍 诚 YEE WAI S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supervi sor(s), Dr Neo Peng Fu,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uk Yin, Dr Lo Yuet Keung for their patience and indispensable guidance and constan t encouragement. I am most inspired by their numerous thought-provoking remarks. Their unfailing encouragement help me to finish the entire study for my PhD. Another, for all those frie nds who have helped and supported my in one way or another, you are alw ays on my mind. 胡煦易学研究 目 录 Abstract 说明 (i) (iii) 绪论 第一节 一 二 第二节 第三节 一 二 第四节 第五节 一 二 注释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 二 第三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节 一 二 注释 研究对象及范围 胡煦的生平 胡煦的著作 研究状况 清初《易》学及今人研究成果 清初《易》家关注的课题 清初《易》家关注的课题与胡煦的交叉关系 研究目的及方法 胡煦为何被历史“遗忘”? 胡煦在清初期的情况 胡煦在清中后期的情况 (1) (1) (3) (9) (13) (15) (18) (20) (22) (22) (27) (30) 胡煦的《易》学基本观 胡煦在《易》学史上扮演的作用 “即数而象存,即象而理存” 《周易》的象、数、理、占 胡煦对“象”、“数”、“理”的梳理 胡煦关于《周易》性质、特点和功能的看法 《周易》寓义理于“卜筮” 《周易》无闲文、无虚字 《周易》是圣人传道之书 《周易》是言性与天道之书 《周易》是穷理格物、博文约礼之书 《周易》是“天人合一”之书 胡煦论观“象”及读《易》之法 论观“象”之法 论读《易》之法 (41) (47) (47) (49) (56) (57) (59) (62) (64) (65) (66) (67) (67) (71) (76)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 二 三 第三节 一 二 三 第四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注释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二 第二节 一 二 第三节 一 二 三 注释 第四章 第一节 一 二 第二节 一 二 第三节 胡煦图学理论与其“天道”观之构筑 四圣《易》学“一以贯之” 宋人的“图学” 图式说明 “图学”授受 欧阳修以来批评“图学”略说 胡煦图学理论与其“天道”观之构筑 河图属“先天”、洛书属“后天” 河图洛书之“数”象征天地宇宙生成 先天小圆图象征天地宇宙生成 胡煦绘订之《易》图与其“天道”观之构筑 《联拆先天八卦图》 《乾坤六子图》 《坎离终始图》 《六卦图减去坎离》 《循环太极图》 《缝卦图》 (88) (89) (93) (93) (98) (101) (108) (108) (110) (114) (117) (118) (122) (124) (126) (127) (135) (143) 胡煦卦爻理论与其“天道”观之构筑 卦爻的“时位”与万物的存在特征 卦爻的“时位”、“八字命爻说” “爻四通说”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体卦说”与宇宙万物之生成 “体卦说”之原理 “体卦说”与宇宙万物之生成 “体卦说”在《易》学史上的意义 “卦变”说创自汉儒 “卦变”说及其偏失 “体卦说”的理论意义 (164) (164) (167) (170) (171) (173) (174) (175) (178) (188) (195) 胡煦《易》说与其“人道”观之确立 前人的“人性”说 先秦以前的“人性”说 汉唐以后的“人性”说 胡煦《易》说与“人性”观之构筑 援《易》论“性” 人之“性”是“善”的 关于“学”与“习” (205) (205) (206) (209) (209) (212) (216) 一 “学”与“习” 二 治学与处世 注释 第五章 第一节 一 二 第二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注释 (216) (218) (221) 结论 胡煦《易》学思想平议 前人对胡煦的评论意见 本文各章的概括 胡煦《易》学对后世之影响 任启运 李源 焦循 刘沅 杭辛斋 马振彪 (227) (227) (228) (230) (230) (231) (232) (234) (235) (236) (237) 附录: 附录一:《胡煦〈约注〉使用象数“易例”表》 附录二:《胡煦著作及收藏情况》 (附 胡 季 堂 ) 附录三:《胡煦事迹所见文献列表》 附录四:《胡煦门生名录》 注释 附录五:《胡煦光山遗迹之田野调查》 (一)光山地理环境 (二)胡煦故居遗址 (三)胡煦陵墓 (四)甘氏祠堂 (五)崇兴寺遗址 (六)关于胡煦之民间传说 注释 附录六:《胡煦年谱》 (首 撰 ) 注释 (242) (245) (249) (251) (257) (258) (258) (259) (260) (262) (263) (264) (269) (274) (331) 主要参考书目 插图一览: (332) (一)《周易函书》(约注、约存、别集)成书总示意图 (二)今本《约注》内容示意图 (三)今本《约存》内容示意图 (5) (6) (7) (四)今本《别集》内容示意图 (五)《河图》、《洛书》 (六)《伏羲八卦方位》 (七)《伏羲八卦次序》 (八)《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九)《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十)《文王八卦方位》 (十一)《文王八卦次序》 (十二)《太极图》 (十二)《拆联先天八卦图》 (十三)《乾坤六子图》 (十四)《坎离终始图》 (十五)《六卦图减去坎离》 (十六)《循环太极图》 (十七)《缝卦图》 (8) (93) (94) (94) (95) (96) (97) (97) (87) (118) (122) (124) (126) (127) (135) A St u d y o f H u X u ’s T h e o r y R e g a r d i n g t h e B o o k o f Changes ABSTRACT The thesis presents a study on Hu Xu’s 胡煦 Yixue 易学 learning. It analyses his thought on the Book of Changes 周易 in regard to the tiandao 天道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rendao 人道 (human nature). Hu Xu (1655-1736) lived in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China. He was a native of the Guangsh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河 南省光山县). Hu Xu had produced a voluminous copy of writing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Nevertheless, his Yijing 易经 learning has yet to be sufficiently documented by scholar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man and his t h o u g h t b y 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o f f i c i a l c a r e e r,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academic training and theory on the Book of Changes of Hu Xu.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to attain a balanced evaluation of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history of Yijing learning.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although scholars pay relatively less attentions on Hu Xu, he had in fact developed a unique theory on the Book of Changes. It shall focus its discussion on the following a s p e c t s t o e x e m p l i f y t h e p o i n t . F i r s t l y, H u X u ’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he concepts of xiang 象 (image), shu 数 (numerology) and li 理 (principle), and his endeavour in dissolving the age-long debate o n t h e s e i s s u e s i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Y i j i n g l e a r n i n g . S e c o n d l y, H u Xu’s ideas on the yitu 易 图 (diagram of Yi) and guayao 卦 爻 (hexagram lines) and his attempt in applying them to construct his i theory on the metaphysics of heaven, man and earth. The basic sourc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e original writings of Hu Xu, such as his Zhouyi hanshu 周易函书, Baoputang shiji 葆 璞堂诗集 Baoputang wenji 葆 璞 堂 文 集 , 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materials on the biography of Hu Xu are partly collected from my field trip to the homeland of the subject. The appendices of the thesis aim to provide additional details o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u Xu. Including, a trace of the legacy of Han dynasty Yijing scholars on Hu Xu’s learning; the state of Hu Xu’s personal works and collections ( 胡煦著作及收藏 情况),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at recorded the major events on Hu Xu (胡煦事迹所见文献列表), a list of Hu Xu’s students (胡煦门人 名单), the field work report of Hu Xu conducted in Guangshan (光 山) and a chronological record of Hu Xu life history (胡煦年谱). ii 说明 一 、本 编 引 注 下 列 主 要 文 献 ,依 据 版 本 见 下 (所 引 胡 煦 的《 约 存 》、 《 约 注 》、 《 别 集 》, 仅 列 卷 数 及 页 数 。 不 再 注 明 出 版 社 ): 编撰者 胡煦 胡煦 书名 版 本 (出 版 社 ) 简称 周易函书约存 约存 《 中 国 古 代 易 学 丛 书 》第 43 册 。(北 周易函书约注 约注 京 : 中 国 书 店 , 1998) 周易函书别集 别集 葆璞堂文集 - 《 四 库 未 收 书 辑 刊 》 第 八 辑 第 25 葆璞堂诗集 - 册 。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 1997) 。 此 据 乾 隆 三 十 七 壬 辰 (公 元 1772)刊 本影印。 胡季堂 杨殿梓 培荫轩文集 - 《 续 修 四 库 全 书 》 集 部 (别 集 类 ) 培荫轩诗集 - 第 1447 册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 , 培荫轩杂记 - 1995)。 光 山 县 志 (乾 隆 年 ) - 光 山 县 史 志 委 员 会 1986 年 重 印 本 (据 乾 隆 五 十 一 丙 午 即 公 元 1786 刊 本 点 校 重 印 )。 阮元 清经解易类汇编 清经解 台 北 : 艺 文 , 1992。 王先谦 续经解易类汇编 续经解 台 北 : 艺 文 , 1992。 二、古文献引文的现代标点,是作者自加。 三 、 本 编 引 用 《 周 易 》 经 传 , 版 本 及 章 节 划 分 俱 依 朱 子 《 周 易 本 义 》。 (上 海 : 世 界 书 局 , 1936)。 iii 出处:《清史稿》胡煦本传、〈胡煦墓补志〉、《先正事略》卷十五、《清儒 学案》卷四十七、《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培荫轩诗集》卷四(331 页)。 备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周易函书约存》(乾隆三十七年葆璞堂刻本),首页 附乾隆皇帝赐谥谕折,及胡季堂的感恩奏折。为便阅读,今按谕折、奏折内容 加标题于前(以括号示之),折内日期划线处理,并加标点。 (乾隆赐谥胡煦谕折) 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原任礼部侍郎胡煦苦志读 书,究心理学,著有《周易函书》,采入《四库全书》(经部),尚为绩学 之臣。从前因其官止侍郎,例不予谥,第念伊曾在尚书房行走,今伊子胡 季堂用至刑部尚书,胡煦己得尚书封典,著加恩补行赐谥,以示眷念耆 旧,奖励儒臣至意,钦此。[谨案:此谕折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 隆朝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97)第 18 册,330 页。] (胡季堂谢恩赐谥奏折) 奏:为恭谢天恩事: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云云钦 此,窃臣识惭梼昧,业愧箕裘,八岁而孤,曾父书之未读,三生多幸,忝 臣识之恒疏。兹蒙皇上天恩,以臣父胡煦久依禁近,曾荷覃封,念殚绩学 之劳,特予非常之典。伏念臣父家世寒微,遭逢隆遇,身列春卿之佐,心 耽甲部之文,羲画周爻昔搜寻于退食,石渠天禄幸采摭夫遗书。复承眷旧 之温言,特荷推恩之异数。太常议行亚卿,邀未有之荣。柱史垂光两字, 节无穷之惠。臣跪聆天语,深切感衷数十年风木含情,乌私获慰。千百世 子孙戴德清白,无忘所有。臣感激下忱,谨缮擢恭谢天恩,伏祈圣鉴,谨 奏。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礼部呈准予谥奏折) 礼部为知照事:祠祭司案呈准,内阁交出赠尚书原任礼部侍郎胡煦谥 号,于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六具奏,本日奉旨:著用文良,钦此。钦遵 到部,相应抄录清、汉字样,移咨刑部查照可也,须至咨者。 (胡季堂谢恩赐谥奏折) 奏为恭谢天恩事: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内阁具奏臣父胡煦蒙 恩补谥,拟字进呈,奉旨“著用文良,钦此”。窃臣呫毕传家,颛蒙秉 质,*而孤露,业未习于庭趋,冠即叙铨恩幸,承夫门荫。愧未施于驽 策,获洊陟于鸾封。敢沥乌私,竟俞鸿造。臣父胡煦一生朴学,五夜苦 心,仕而逢辰,备卿员之陪绂。远犹眷旧,每笃念于遗,簮问《函书》, 登列库之藏。俾细行重易名之典节,以台惠久且饰终。惟儒臣之起家必有 文事,若古人之立志愿为良臣,实臣子所心仪。荷圣人之论定在当年之阶 级,宁望邀荣?即曩日之诗书,敢云食报?总叨逾格倍万,恒情感幸,逮 于子孙,衔结矢之,生世所有。微臣感激下忱,谨缮擢恭谢天恩,谨奏。 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325 (胡季堂谢恩赐谥恭纪) 钦承恩命巽重申,荣及先人逮后人。苦志读书邀睿鉴,究心理学荷温 纶。在生已庆遭逢盛,没世犹沾化育仁。敢谓穷经今食报,仰蒙圣主念儒 臣。身后易名诚令典,何缘特旨遂私情。文因著述归经部,良本醇修表壮 行。两字饰终华衮重,三生多幸子孙荣。未能继志传家学,长戴隆恩感愧 萦。书田绩学旧贻芳,六十年来荷宠光(先君丙辰年见背,今已届六十 年)。争羡褒荣奕世美,感怀风木寸心伤。只惭固陋难称肖,惟励真诚勉 继良。传语儿孙须努力,国恩家庆两毋忘。臣胡季堂恭纪。 (胡季堂奏恭呈先父遗书奏折) 江苏按察使臣胡季堂跪奏为恭谢天恩事:窃臣接到河南抚臣何煟札, 知承准廷寄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上谕:何煟奏覆购访遗书一 擢,并将购得书籍目录开单进呈,因忆籍隶该省之原任侍郞胡煦平素究心 理学,曾有著述,朕听深知,今单内并不见其姓名,著传谕何煟,令其再 行悉心搜采,即行汇单具奏,钦此。遵录送到臣,臣跪聆之下,感激涕 零。伏惟我皇上稽古右文,典籍务臻美备,广搜博采,汇集不厌精详。而 臣父具有成书,仰邀特旨征取,尤属臣家逾格恩荣。虽捐糜顶踵,不足仰 报高厚于万一也。臣谨虔设香案,望阙叩头,恭谢天恩。窃念臣父仰荷圣 祖仁皇帝特达之知,世宗宪皇帝栽培之厚,拔置词垣,洊登卿贰,平日苦 心读书,自少至老,未尝废学,曾著有《周易函书》五十二卷,《卜法详 考》四卷。今春钦奉圣谕,采访遗书,臣即思汇辑遗编,由臣原籍恭呈乙 览,固《周易函书》刊刻已久,板多漫漶,并有残缺,《韵玉函书》、 《诗文稿》均止草本,随经鸠工校缮,尚未完竣。兹蒙圣明睿照靡遗,眷 念独厚书生遗籍。重叨天语之褒,先世残编荣入图书之府,臣父何修邀兹 异数?九原可作,觉生前之报效未遑。千载殊恩,在身后之子孙益励。臣 自惭校订之迟,蹉跎有日。更念陈情之晚,局蹐靡宁。除谨将各书大指、 目录、卷数缮具清单,寄交河南抚臣何煟,先行覆奏,仍一面上紧校订成 帙,一俟完竣,即赉送原籍听候汇奏外,所有现在办理缘由及微臣感激私 忱,理合恭擢奏谢,伏乞皇上睿鉴,谨奏。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奏。 三十八年二月十三四奉到,朱批:览,钦此。 纪昀(1724─1805)撰〈胡沧晓先生追谥文良即次其嗣君云坡司寇韵〉。其诗 曰:“崧高维岳降生申,偻指中州第几人。旧学当时陪黼幄,新荣此日拜丹 纶。研经本自穷源委,见理何妨各智仁(原注:公著《周易函书》推阐精微,穷搜 象数与洛闽,颇有异同)。终共睢阳追赐谥,百年河洛两儒臣(原注:汤文正公亦以 乾隆元年赐谥)。公论佥推耆旧德,圣恩曲遂显扬情。惊闻内殿宣麻出,喜在春 官准敕行(原注:时余方掌礼曹)。帝曰传经如费直,人言稽古胜桓荣。定知墓草 成书带,岁岁春风翠色萦。兰谢清秋菊又芳,承家有子侍明光。韦编能与重排 校(原注:云坡司寇以《周易函书》旧本系门人所刊,多失原次,重为排校镌刻),风 326 木何须更感伤。四代经神四胡氏(原注:宋胡瑗有《周易口义》,元胡一桂有《易 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明胡居仁有《易象钞》),两朝耆宿两文良 (原注:雍正中高公其倬先谥文良)。儒林传与名臣录,传诵千秋共不忘。” 出处: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一。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 1995)第 1435 册,612 页。 备注:纪昀另撰有〈胡云坡司寇四友图〉一诗,见《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 616 页(出处同上)。 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 1795)。先生卒后五十九年。幼子季堂六十七岁。 秋 季堂迎銮至密云。 出处:〈乙卯秋日迎銮至密云途中口号〉,见《培荫轩诗集》卷四(331 页)。 夏 季堂撰〈次关晋轩阁学长至前一日同斋宿寺中元韵〉、〈题张寿星雪少司寇俯 仰自得小照〉、〈题四友图〉、〈次阆峰少司马和程文恭公吏部藤花元韵〉诸 诗。 出处:见《培荫轩诗集》卷四(331 页)。 九月 季堂:署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 出处:《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十一。 嘉庆元年丙辰 (公元 1796)。先生卒后六十年。幼子季堂六十八岁。 正月初五 季堂撰〈临褚河南书圣教序述圣记二帖毕书后〉。 出处:《培荫轩文集》卷二(360 页)。 备注:季堂自谓“嘉庆元年正月五日,入千叟宴,退归阅王兰泉少司寇所赠贻 褚本圣教序,及述圣记二帖…因取是日赐砚磨墨临之…”云云。 四月 季堂:署理户部三库事务。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国史列传》卷六十一。 嘉庆二年丁巳(1797) 。先生卒后六十一年。幼子季堂六十九岁。 季堂撰〈丁巳题译荟亭少司寇滇南抚琴双照〉、〈题译荟亭少司寇临池照〉、 〈咏菊次刘竹轩元韵〉、〈过韩兰亭值刘竹轩先生兰亭留饮竹轩询问修闸事喜 得其宜赋诗以纪因次其韵〉、〈题冶亭阆峰昆玉联床对两图〉、〈次张寿雪少 司寇扈跸归途自寿元韵〉诸诗。 出处:《培荫轩诗集》卷四(332─333 页)。 彭元瑞撰〈胡煦墓志铭补志〉。 327 出处:彭元瑞〈胡煦墓志铭补志〉。 备注:〈补志〉提到:“以嘉庆二年行事”,故置本年。 三月 季堂:仍兼署兵部尚书。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国史列传》卷六十一。 嘉庆三年戊午 (公元 1798)。先生卒后六十二年。幼子季堂七十岁。 正月 季堂:授直隶总督。赏戴孔雀翎。并撰〈戊午正月奉命出督直隶刘竹轩宜桂圃 两仓场韩兰亭司农赠行一律次韵奉答〉、〈奉酬星桥老友寄怀元韵四首〉诸 诗。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 十一、《培荫轩诗集》卷四(333 页)。 季堂自天津乘船至淀池,并撰〈自天津乘船至淀池阅堤喜雨之作〉、〈淀池舟 行杂诗〉、〈和刘竹轩司农元韵二首〉、〈和韩桂林员外寄赠原韵〉、〈和金 兰畦员外寄赠原韵〉、〈和熊谦山少司寇寄赠原韵〉诸诗。 出处:见《培荫轩诗集》卷四(334─335 页)。 季堂三度乘船度苑口。 出处:〈淀池舟行杂诗〉,见《培荫轩诗集》卷四(334 页)。 备注:季堂诗内自注“余自乾隆庚子(案,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至今 (案,指嘉庆三年戊午公元 1798),凡三度苑口。初年二十三岁,继至甲辰 (案,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五十六,今已七十老矣”。 二月 季堂:京察届期。交部议叙。奏请清查直属常平仓谷存缺亏欠,分别办理。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 十一。 九月 季堂奏请因公动缺谷,分限买补,以实储备而裕民。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国史列传》卷六十一。 十二月 季堂偕侍郎特克慎往建昌、朝阳二县鞫狱。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 十一。 嘉庆四年己未 (公元 1799) 。先生卒后六十三年。幼子季堂七十一岁。 二月 328 季堂晋太子太保。并首劾大学士和坤二十罪,寻伏诛籍其家人呼什图,计米麦 杂粮得万一千六百余石,诏以八成拨给文安县,二成拨给大成县被水村民,上 从公请。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 十一。 十月 上谕季堂恭办顺天府尹所奏,长新店铺户被盗一案。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 十一月 季堂奏歼毙新店首盗张标,系内黄县知县陶象炳之力。上以季堂不存邀功之 念,赏还顶戴仍带,革职留任。是月续获长新店盗伙,并沧州逸盗韩四等。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先正事略》卷十五、《国朝耆献》卷一百八 十二。 嘉庆五年庚申 (公元 1800)。先生卒后六十四年。幼子季堂七十二岁。 正月 季堂:赏还花翎。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先正事略》卷十五、《国朝耆献》卷一百八 十二。 四月 季堂奏浚牤牛河金门闸,又奏请永定河加筑培护。又奏霸州等县未能及时得 雨,恳恩蠲缓,俱得旨,报可。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 九月 季堂:恩予开复,革职留任。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 十月 季堂奏患病未愈,恳请解任调理,奉旨赏还太子太保,寻卒。上旨悼惜,赠太 子太傅,赏陀罗经,被派御前侍卫公丰伸济伦,带侍卫十人往奠醊。赐祭葬, 赐谥“庄敏”。子二:胡钰、胡鏻。 出处:《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先正事略》卷十五、《国史列传》卷六 十一。 备注:胡鏻以一品荫生,遵衡工例捐道,分发湖北,见《国史列传》卷六十 一、《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又,《先正事略》卷十五:“(胡)鏻由任子 官湖南竖盐法道”。案,晏兆平《光山金石志约稿》:“胡季堂神道碑,在清 河流老虎山”(案,“清河流”当作“清流河”),见《石刻史料新编》(台湾: 新文丰,1986)第三辑,第 30 册,258 页。 329 嘉庆十五年庚午 (公元 1810)。先生卒后七十四年。幼子季堂卒后十年。 季堂子胡钰卒。 出处:《国史列传》卷六十一、《国朝耆献》卷一百八十二。 备注:胡钰生于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卒于本年,年六十三。 道光二年壬午 (公元 1822)。先生卒后八十六年。幼子季堂卒后二十二年。 春二月 胡季堂《培荫轩文集》、《诗集》、《杂记》刊板。 出处:《培荫轩文集》。 备注:季堂子胡鏻跋谓:“先宫保庄敏公诗,草经同时诸名公点定,既复手自 删辑十稿,存其六七,暇日恭加编校,凡涂乙可辨者,仍钞存之,因厘为四卷 付梓”(366 页)。案,季堂诗文集由子胡鏻刊板,孙胡仁益校字,俱见诗文集 内。 道光十一年辛卯 (公元 1831)。先生卒后九十五年。幼子季堂卒后三十一年。 胡煦第四代孙胡义赞出生。 出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四。 备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谓胡义赞“丁酉年六十七岁”(此虚龄,退算一 年为六十六。丁酉即光绪二十三年),据此推知胡义赞出生于本年。案,胡义 赞,字石查。官浙江同知。工山水,笔意秀润,得香光清淑气,画意题识俱 佳,兼精篆刻,长金石考证之学,所藏泉币,皆希品,证据精碻,不让鲍臆园 也。书画皆学董文敏,清润淹雅,不仅貌似,又善谐谈,聴者忘倦,与赵庵尺 牍往还,装册积寸矣。 同治十二年癸酉 (公元 1873)。先生卒后一百三十七年。幼子季堂卒后七十三 年。 胡煦第四代孙胡义赞中举,时年四十三。 出处:《昭代名人尺牍续集小传》卷二十三、《清代画史补录》卷一、《清代 画史增编》卷六、《国朝书画家笔录》卷四、《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四。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 1897)。先生卒后一百六十一年。幼子季堂卒后九十七 年。 胡煦第四代孙胡义赞,时年六十七。 330 注释: 〈国史馆本传〉(不详著者)作“邱”。载清人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七十一 (台湾:文友,1966),3831a 页。 以下碑文字,由程林先生于 2002 年 月 日抄录和提供。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公元 1715),胡煦任会试同考官,分校会试,年六十一。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公元 1717)六月,胡煦任湖北乡试正考官,年六十三。案,墓碑 第五行有“正主考”字样。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公元 1718)三月,胡煦官迁司经局洗马,年六十四。 墓碑第六行亦有“诰授通议大夫”字样。 见上。 “北闱”,考场。雍正二年甲辰(公元 1724)四月,胡煦任顺天武乡试副考官,时年 七十。雍正六年戊申(公元 1728)又任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雍正五年丁未(公元 1727)十月,胡煦任教习庶吉士,年七十三。 10 雍正八年庚戌(公元 1730)六月,胡煦任《明史》总裁官,年七十六。 11 雍正五年丁未(公元 1727)九月,胡煦充武会试知贡举,年七十三。 12 雍正七年己酉(公元 1729)九月,胡煦任顺天武乡试正考官,年七十五。 331 主要参考书目 一、胡煦生平事迹类 (1)[清 ]赵 尔 巽 等 《 清 史 稿 》 卷 二 九 六 (胡 煦 本 传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7)。 (2)[清 ]李 桓 《 国 朝 耆 献 类 征 初 编 》 卷 七 十 一 (台 湾 : 文 友 , 1966)。 (3)[清 ]李 元 度 《 国 朝 先 正 事 略 》 卷 十 五 。《 四 部 备 要 》 史 部 (上 海 : 中 华 书 局 , 1935)。 (4)[清 ]徐 世 昌《 清 儒 学 案 》卷 四 十 七〈 沧 晓 学 案 〉(台 湾 :世 界 书 局 ,1979)。 (5)[清 ]唐 鉴《 国 朝 学 案 小 识 》卷 十 二〈 经 学 学 案 〉。载《 清 代 传 记 丛 刊 》(台 湾 : 明 文 出 版 社 , 1975)第 册 。 (6)[清 ]黄 嗣 东《 圣 清 渊 源 录 》卷 八 十 三 、第 十 三〈 道 学 录 〉。载《 清 代 传 记 丛 刊 》 (台 湾 : 明 文 , 1975)第 册 。 (7)[清 ]朱 汝 珍《 词 林 辑 略 》卷 二 。载《 清 代 传 记 丛 刊 》(台 湾 :明 文 ,1975) 第 册。 (8)邓 之 诚《 清 诗 纪 事 初 编 》卷 八 。载《 清 代 传 记 丛 刊 》(台 湾 :明 文 ,1975) 第 册。 (9)清 国 史 馆 编 《 汉 名 臣 传 》 卷 三 十 二 。 载 《 清 代 传 记 丛 刊 》 (台 湾 : 明 文 , 1975)第 册 。 (10)[清 ]彭 启 丰 〈 胡 煦 墓 志 铭 〉。 载 《 国 朝 耆 献 类 征 初 编 》 卷 七 十 一 (台 湾 : 文 友 , 1966)。 (11)[清 ]彭 元 端 〈 胡 煦 墓 补 志 〉。 出 处 同 上 。 (12)[清 ]钱 陈 群 〈 胡 公 神 道 碑 〉。 载 钱 著 《 香 树 斋 文 集 续 钞 》 卷 五 , 既 望 同 馆 。 乾 隆 二 十 六 年 刊 本 (即 公 元 1761)。 (13)[清 ]杨 殿 梓《 光 山 县 志 》。乾 隆 五 十 一 年 点 校 重 印 本 (河 南 :光 山 县 史 志 编 纂 会 , 1986 点 校 重 印 )。 二、胡煦研究文章、论文类 (1)牟 宗 三《 从 周 易 方 面 研 究 中 国 之 玄 学 及 道 德 哲 学 》,又 称“《 周 易 的 自 然 哲 学 与 道 德 函 义 》” (台 湾 : 文 津 , 1988)。 (2)陈 传 钊 、 袁 宗 文 〈 一 代 鸿 儒 胡 煦 〉。 载 《 光 山 文 史 资 料 》 (河 南 : 政 协 光 332 山 文 史 会 , 1991)第 二 辑 。 (3)梁 俊 民 〈 胡 煦 与 周 易 函 书 〉。 出 处 同 上 。 (4)吕 师 绍 纲 〈 胡 煦 易 学 平 议 〉。 台 湾 《 中 华 易 学 》 杂 志 第 194 期 (1996)。 (5)吕 师 绍 纲〈 略 说 卦 变 〉。 《 中 国 文 化 月 刊 》第 192 期 (台 湾 :东 海 大 学 ,1995) (6)程 林〈 胡 煦 易 学 思 想 述 略 〉。《 第 三 届 海 峡 两 岸 青 年 易 学 论 文 发 表 会 》论 文 (济 南 : 山 东 大 学 , 2002)。 (7)许 朝 阳 《 胡 煦 易 学 研 究 》 博 士 论 文 (台 湾 : 辅 仁 大 学 , 2000)。 三、工具书类 (1)《 周 易 引 得 》、《 论 语 引 得 》 (北 京 : 哈 佛 燕 京 学 社 , 1966)。 (2)《 中 国 历 代 人 名 大 辞 典 》 (上 海 : 古 籍 , 1999)。 (3)《 中 国 人 名 大 辞 典 》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 1930)。 (4)方 诗 铭 《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 》 (上 海 : 辞 书 出 版 社 , 1982)。 (5)李 灵 年 、 杨 忠 《 清 人 别 集 总 目 》 (安 徽 : 教 育 出 版 社 , 2000)。 (6)王 重 民 等 《 清 代 文 集 篇 目 分 类 索 引 》 (台 北 : 国 风 出 版 社 , 1965)。 (7)陈 乃 乾 《 清 代 碑 传 文 通 检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59)。 (8)姜 亮 夫 《 历 代 人 物 年 里 碑 传 综 表 》 (香 港 : 中 华 书 局 , 1960)。 (9)杨 殿 珣 《 中 国 历 代 年 谱 总 录 》 (北 京 : 书 目 文 献 , 1980)。 (10)来 新 夏 《 近 三 百 年 人 物 年 谱 知 见 录 》 (上 海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3)。 (11)山 东 省 图 书 馆 编 《 易 学 书 目 》 (山 东 : 齐 鲁 书 社 , 1993)。 (12)谢 巍 《 中 国 画 学 著 作 考 录 》 (上 海 : 书 画 出 版 社 , 1998)。 (13)郎 焕 文 《 历 代 中 州 名 人 存 书 版 本 录 》 (郑 州 : 中 州 古 籍 , 1999)。 (14)陈 荣 捷 《 宋 明 理 学 之 概 念 与 历 史 》 (台 湾 : 中 研 院 中 国 文 哲 所 , 1996)。 (15)王 健 群 编 著 《 二 十 四 史 提 要 》 (黑 龙 江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79)。 (16)朱 保 炯 、谢 沛 霖 编《 明 清 进 士 题 名 碑 录 索 引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0)。 (17)吕 师 绍 纲 《 周 易 辞 典 》 (长 春 : 吉 林 大 学 出 版 社 , 1991)。 四、历代《易》学著作类 (1)[魏 ]王 弼 《 周 易 略 例 》。《 汉 魏 丛 书 》 本 (长 春 : 吉 林 大 学 出 版 社 , 1992)。 (2)[唐 ]孔 颖 达 《 周 易 正 义 》。《 十 三 经 注 疏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5)。 333 (3)[唐 ]陆 德 明 《 周 易 音 义 》。《 十 三 经 注 疏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5)。 (4)[唐 ]李 鼎 祚 《 周 易 集 解 》。 清 人 李 道 平 纂 疏 本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8)。 (5)[宋 ]程 颐《 易 传 》。郑 万 耕 主 编《 易 学 精 华 》(北 京 :北 京 出 版 社 ,1996)。 (6)[宋 ]苏 轼 《 东 坡 易 传 》。《 无 求 备 斋 易 经 集 成 》 (台 湾 : 成 文 , 1984)第 16 册。 (7)[宋 ]朱 熹 《 周 易 本 义 》 (上 海 : 世 界 书 局 , 1936)。 (8)[宋 ]朱 熹 、 蔡 元 定 《 易 学 启 蒙 》。 载 李 光 地 《 周 易 折 中 》 附 录 (成 都 : 巴 蜀 书 社 , 1998)。 (9)[宋 ]朱 震 《 汉 上 易 传 》。《 四 库 易 学 丛 刊 》 本 (上 海 : 古 籍 , 1990)。 (10)[明 ]章 潢《 周 易 象 义 》。载《 四 库 全 书 存 目 丛 书 》经 部 (济 南 :齐 鲁 书 社 , 台 南 : 庄 严 文 化 事 业 , 1996)第 18 册 。 (11)[明 ]来 知 德《 周 易 集 注 》。载 郑 万 耕 编《 易 学 精 华 》(北 京 :北 京 出 版 社 , 1997)。 (12) [清 ]李 光 地《 周 易 通 论 》、 《 周 易 观 彖 》。载《 中 国 古 代 易 学 丛 书 》(北 京 : 中 国 书 店 , 1998)第 37 册 。 (13)[清 ]胡 渭 《 易 图 明 辨 》。 收 入 《 续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 (台 北 : 艺 文 , 1992)。 (14)[清 ]焦 循 《 易 图 略 》。 收 入 《 清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 (台 北 : 艺 文 , 1992)。 (15)[清 ]焦 循 《 易 通 释 》。 收 入 《 清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 (台 北 : 艺 文 , 1992)。 (16)[清 ]黄 宗 羲《 易 学 象 数 论 》。载《 中 国 古 代 易 学 丛 书 》(北 京 :中 国 书 店 , 1998)第 35 册 。 (17)[清 ]李 道 平 《 周 易 集 解 纂 疏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8)。 (18)[清 ]李 光 地 《 周 易 折 中 》 (四 川 : 巴 蜀 书 社 , 1998)。 (19)[清 ]张 惠 言《 易 图 条 辨 》。收 入《 续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台 北 :艺 文 ,1992)。 (20)[清 ]胡 秉 虔《 卦 本 图 考 》。收 入《 续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台 北 :艺 文 ,1992)。 (21)[清 ]惠 栋 《 易 例 》。 收 入 《 续 经 解 易 类 汇 编 》 (台 北 : 艺 文 , 1992)。 (22)[清 ]朱 骏 声 《 六 十 四 卦 经 解 》 (北 京 : 中 华 , 1995)。 (23)[清 ]刘 沅 《 周 易 恒 解 》。 载 《 续 修 四 库 全 书 》 (上 海 : 古 籍 , 1995)第 26 册。 (24)杭 辛 斋 《 学 易 笔 谈 》、《 读 易 杂 识 》 (沈 阳 : 辽 宁 教 育 , 1997)。 (25)金 师 景 芳 、 吕 师 绍 纲 《 周 易 全 解 》 (长 春 : 吉 林 大 学 , 1996)。 334 (26)金 师 景 芳 《〈 周 易 • 系 辞 传 〉 新 编 详 解 》 (沈 阳 : 辽 海 出 版 社 , 1998)。 (27)吕 师 绍 纲 《 周 易 阐 微 》 (长 春 : 吉 林 大 学 出 版 社 , 1990)。 (28)吕 师 绍 纲《〈 周 易 〉的 哲 学 精 神 ─ ─ 吕 绍 纲 易 学 文 选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2005)。 (29)马 振 彪 《 周 易 学 说 》 (广 东 : 花 城 出 版 社 , 2002)。 (30)尚 秉 和 《 周 易 尚 氏 学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98)。 (31)廖 名 春 《 帛 书 〈 易 传 〉 初 探 》 (台 湾 : 文 史 哲 , 1998) (32)廖 名 春 《 周 易 经 传 与 易 学 史 新 论 》 (山 东 : 齐 鲁 , 2001)。 (33) 黄 寿 祺 、 张 善 文 《 周 易 研 究 论 文 集 》 ( 北 京 :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1989) 第二辑。 (34)李 学 勤 《 周 易 经 传 溯 源 》 (台 湾 : 丽 文 , 1995)。 (35)张 善 文 《 洁 静 精 微 之 玄 思 ─ ─ 周 易 学 说 启 示 录 》 (上 海 : 远 东 , 2003)。 (36)徐 志 锐 《 宋 明 易 学 概 论 》 (辽 宁 : 古 籍 出 版 社 , 1997)。 (37)汪 学 群《 王 夫 之 易 学 ─ ─ 以 清 初 学 术 为 视 角 》(北 京 :社 科 文 献 ,2002)。 (38)刘 大 钧 《 周 易 概 论 》 (成 者 : 巴 蜀 书 社 , 2004)。 (39)刘 大 钧 等 著 《 象 数 精 解 》 (成 都 : 巴 蜀 书 社 , 2004)。 (40)朱 伯 昆 《 易 学 哲 学 史 》 (北 京 : 华 夏 出 版 社 , 1995)。 (41)戴 琏 璋 《 易 传 之 形 成 及 其 思 想 》 (台 湾 : 文 津 出 版 社 , 1989)。 (42)高 怀 民 《 两 汉 易 学 史 》 (台 北 : 商 务 印 书 馆 , 1970)。 (43)杨 树 达 《 周 易 古 义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 , 1991)。 (44)汪 学 群 《 清 初 易 学 》 (北 京 : 商 务 , 2004)。 (45)刘 玉 建 《 两 汉 象 数 易 学 研 究 》 (广 西 : 教 育 出 版 社 , 1997)。 (46)刘 保 贞 《 易 图 明 辨 导 读 》 (山 东 : 齐 鲁 , 2004)。 五、学位论文、期刊文章 (1)袁 匡 任 《 论 孔 学 与 周 易 》 硕 士 论 文 (香 港 : 能 仁 书 院 , 1983)。 (2)侯 秋 东 《 王 弼 易 学 之 研 究 》 硕 士 论 文 (台 湾 : 政 治 大 学 , 1971)。 (3)李 志 勇《 易 经 的 中 道 思 想 研 究 》硕 士 论 文 (台 湾 :中 国 文 化 大 学 ,1984)。 (4)林 舜 聪《 明 清 之 际 儒 家 思 想 的 变 迁 与 发 展 》博 士 论 文 (台 湾 :师 大 ,1985)。 (5)朴 正 根 《 易 经 之 人 生 哲 学 研 究 》 博 士 论 文 (台 湾 : 辅 仁 大 学 , 1987)。 335 (6)夏 乃 儒 〈 心 学 与 清 初 的 思 想 启 蒙 〉, 见 《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2)第 期 。 (7)魏 鉴 勋 〈 清 代 理 学 与 反 理 学 斗 争 辨 析 〉, 见 《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8)第 期 。 (8)吴 雁 南 〈 清 代 理 学 探 析 〉, 见 《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6)第 期 。 (9)陈 其 芳〈 李 光 地 及 其 哲 学 思 想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6)第 12 期 。 (10)丘 汉 生〈 孙 奇 逢 的 理 学 思 想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6)第 期 。 (11)魏 宗 禹〈 明 清 “ 实 学 ” 思 潮 的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 见 《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8)第 期 。 (12)杨 太 辛〈 体 用 范 畴 的 由 来 、内 涵 及 意 义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7)第 11 期 。 (13)[日 ]冈 田 武 彦 〈 明 末 儒 学 的 发 展 〉, 见 《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9)第 期 。 (14)王 俊 才〈 明 清 之 际 理 学 的 特 点 及 其 流 派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9)第 期 。 (15)肖 钢〈 费 密 的“ 中 实 之 道 ”与 明 清 之 际 的 反 理 学 思 潮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9)第 期 。 (16)杨 国 荣〈 论 王 门 后 学 的 归 寂 说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9)第 期 。 (17)步 近 智〈 晚 明 时 期 儒 学 的 演 变 与 影 响 〉,见《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中 国 哲 学 史 部 份 (北 京 : 中 国 人 大 , 1989)第 期 。 六、学术史、思想史类 (1)[清 ]皮 锡 瑞 《 经 学 通 论 》 (北 京 : 中 华 , 1995)。 (2)[清 ]皮 锡 瑞 《 经 学 历 史 》 (香 港 : 中 华 , 1961)。 (3)吕 思 勉 《 先 秦 学 术 概 论 》 (上 海 : 东 方 出 版 社 , 1996)。 (4)甘 云 鹏 《 经 学 源 流 考 》 (台 湾 : 广 文 书 局 , 1977)。 336 (5)刘 师 培 《 刘 申 叔 遗 书 》 (江 苏 : 古 籍 , 1997)。 (6)梁 启 超 《 中 国 近 三 百 年 学 术 史 》 (北 京 : 东 方 出 版 社 , 1996)。 (7)梁 启 超 《 清 代 学 术 概 论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8)钱 穆 《 中 国 近 三 百 年 学 术 史 》 (台 北 : 联 经 ,1994)。 (9)章 权 才 《 宋 明 经 学 史 》 (广 东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99)。 (10)陆 宝 千 《 清 代 思 想 史 》 (台 湾 : 广 文 , 1983)。 (11)唐 君 毅 《 中 国 哲 学 原 论 ─ 中 国 哲 学 中 人 性 思 想 之 发 展 》 (香 港 : 新 亚 研 究 所 , 1968)。 (12)侯 外 庐 等 《 宋 明 理 学 史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4)。 (13)张 立 文 《 宋 明 理 学 研 究 》 (北 京 : 人 民 大 学 , 1985)。 (14)葛 荣 晋 《 明 清 实 学 简 史 》 (北 京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 1994)。 (15)陈 荣 捷《 宋 明 理 学 之 概 念 与 历 史 》(台 湾 :中 研 院 中 国 文 哲 研 究 所 ,1996)。 (16)蒙 培 元 《 理 学 的 演 变 》 (福 建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4)。 (17)徐 复 观 〈 清 代 汉 学 衡 论 〉 两 汉 思 想 史 (台 湾 : 学 生 书 局 , 1985)。 (18)余 英 时 《 中 国 哲 学 思 想 论 集 》 清 代 篇 (台 湾 : 牧 童 , 1985)。 (19)吕 师 绍 纲 《 庚 辰 存 稿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20)李 纪 祥 《 明 末 清 初 儒 学 之 发 展 》 (台 湾 : 文 津 , 1992)。 (21)劳 思 光 《 新 编 中 国 哲 学 史 》 (台 湾 : 三 民 书 局 , 1975)。 (22)Hans H.Gerth, “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early Ching thought " ,见 《 唐 君 毅 先 生 纪 念 集 》 (台 湾 : 学 生 书 局 , 1983)。 (23)A.C.Graham,“ Yin-Yang and the nature of correlative thinking " ,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NUS (Singapore) 1986 七、其它 (1)[宋 ]周 敦 颐 《 周 子 通 书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2)[宋 ]朱 子 《 四 书 集 注 》 (上 海 : 世 界 书 局 , 1936)。 (3)[宋 ]陈 淳《 北 溪 字 义 》。 《 丛 书 集 成 新 编 》(台 北 :新 文 丰 ,1984)第 22 册 。 (4)[宋 ]陆 九 渊 《 象 山 语 录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5)[宋 ]程 颢 、 程 颐 《 二 程 遗 书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6)[宋 ]黎 靖 德 《 朱 子 语 类 》。 载 郑 麦 等 校 点 《 朱 子 全 书 》 (上 海 : 古 籍 ; 合 337 肥 : 安 徽 教 育 出 版 社 , 2002)第 27 册 。 (7)[明 ]王 守 仁 《 阳 明 传 习 录 》 (上 海 : 古 籍 , 2000)。 (8)[明 ]归 有 光 《 震 川 先 生 集 》 (上 海 : 古 籍 , 1981)。 (9)[明 ]朱 睦 楔 《 授 经 图 》。 载 《 丛 书 集 成 新 编 》 (台 湾 : 新 文 丰 , 1984)第 10 册。 (10)[清 ]王 夫 之 《 张 子 正 蒙 注 》 (北 京 : 中 华 , 1975)。 (11)[清 ]彭 启 丰 《 芝 庭 文 稿 》。 载 《 四 库 未 收 书 辑 刊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 1997)第 九 辑 第 23 册 。 (12)[清 ]刘 宝 楠 《 论 语 正 义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 1992)。 (13)[清 ]姚 际 桓 《 古 今 伪 书 考 》。 载 王 云 五 编 万 有 文 库 《 古 书 辨 伪 四 种 》 (上 海 : 商 务 , 1939)。 (14)[清 ]胡 季 堂《 培 荫 轩 诗 文 集 》。载《 续 修 四 库 全 书 》(上 海 :古 籍 ,1995) 第 1447 册 。 (15)[清 ]朱 彝 尊 《 经 义 考 》 (北 京 : 中 华 , 1998)。 (16)[清 ]焦 循 《 孟 子 正 义 》。《 诸 子 集 成 》 本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 1994)。 (17)余 嘉 锡《 说 文 献 学 》之《 目 录 学 发 微 》、 《 古 书 通 例 》合 刊 (上 海 :古 籍 , 2001)。 (18)范 锜 《 哲 学 概 论 》 (台 湾 : 商 务 , 1993)。 (19)吕 思 勉 《 经 子 解 题 》 (上 海 : 华 东 师 大 , 1995)。 (20)章 太 炎 《 訄 书 》。 载 《 章 太 炎 全 集 》 (上 海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4)第 册 。 (21)河 南 省 地 方 史 志 编 委 会 民 国 十 八 年《 河 南 新 志 》(郑 州 :中 州 古 籍 ,1990)。 (22)顾 颉 刚 等 《 古 史 辨 》。 载 《 民 国 丛 书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1992)第 四 编 第 66 册 。 (23)黄 云 眉 《 古 今 伪 书 考 补 正 》 (山 东 : 齐 鲁 , 1980)。 (24)赵 继 序《 汉 儒 传 经 记 》。载《 丛 书 集 成 续 编 》(上 海 :上 海 书 店 ,1994) 第 17 册 。 (25)冷 德 熙《 超 越 神 话 ─ ─ 纬 书 政 治 神 话 研 究 》(北 京 :东 方 出 版 社 ,1996)。 (26)张 立 文 《 朱 熹 思 想 研 究 》 (北 京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1994)。 (27)杨 武 泉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辨 误 》 (上 海 : 古 籍 , 2001)。 (28)余 嘉 锡 《 四 库 提 要 辨 证 》 (香 港 : 中 华 书 局 , 1974)。 338 (29)任 松 如 《 四 库 全 书 答 问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 1992)。 (30)郭 伯 恭 《 四 库 全 书 纂 修 考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 1992)。 (31)张 舜 徽 《 清 人 文 集 别 录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1980)。 339 后记 这 本 论 文 是 我 在 新 加 坡 国 大 中 文 系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完 成 的 毕 业 论 文 。在 论 文 的 写 作 期 间 , 我 得 到 国 大 中 文 系 的 三 位 导 师 、 教 授 (梁 秉 赋 、 李 焯 然 、 劳 悦 强 ), 给 予 我 的 许 多 鼓 励 和 启 发 。他 们 都 是 治 学 认 真 ,一 丝 不 苟 的 学 者 、好 老 师 ,在 他 们 的 指 导 和 协 助 下 ,我 才 能 在 比 较 顺 利 的 情 况 下 写 出 这 本 论 文 。这 里 谨 致 以 万 分 谢 意 !新 加 坡 国 大 则 在 2001.7 至 2004.12 月 的 三 年 半 里 ,提 供 我 全 额 奖 学 金 ,让 我 能 在 较 宽 裕 的 生 活 条 件 下 专 心 学 习 和 做 研 究 。我 也 由 衷 感 谢 它 !还 有 ,光 山 程 林 先生在我写作这本论文时,也热心无私地给了我许多帮助。在程先生的帮助下, 我得以搜集到胡煦的许多一手材料,以及顺利完成胡煦的田野考察工作等等。 我 对 胡 煦《 易 》学 的 研 究 兴 趣 ,源 自 我 的 前 任 导 师 吕 绍 纲 教 授 的 启 发 。我 在 1994.10 到 中 国 学 习 ,至 2000.7 期 间 在 中 国 吉 林 大 学 历 史 系 、古 籍 研 究 所 就 读 本 科 和 硕 士 学 位 。吕 绍 纲 老 师 和 金 景 芳 老 师 是 我 的《 易 》学 启 蒙 老 师 ,我 的《 易 》 学 知 识 是 从 这 两 位 前 辈 学 来 的 。他 们 一 直 鼓 励 也 激 励 我 在 这 方 面 继 续 深 造 。2000 年 我 到 了 新 加 坡 。匆 匆 迄 今 ,又 五 、六 年 时 间 了 !金 老 先 生 今 虽 已 易 箦 ,但 他 的 一 言 一 行 仍 深 烙 在 我 心 里 。至 于 吕 老 师 我 们 相 别 后 迄 今 ,虽 未 再 谋 面 承 教 ,但 他 仍 然 经 常 在 电 话 里 点 拨 和 鼓 励 我 继 续 研 究 胡 煦 。总 之 金 老 和 吕 老 师 他 们 对 我 这 一 小 后 辈 的 肯 定 和 提 拔 ,永 远 是 一 种 巨 大 的 激 励 。当 然 我 也 没 有 忘 记 中 国 国 家 教 委 曾 经 提 供 我 留 学 生 奖 学 金 ,资 助 我 在 中 国 完 成 三 年 的 硕 士 课 程 和 学 位 。有 了 这 些 背后条件,我才得以一步一步地走向学问的殿堂。 另 外 ,回 首 这 些 年 来 走 过 的 路 ,我 很 想 藉 此 机 会 ,特 别 感 谢 :马 来 西 亚 曾 秀 英 女 士 。我 从 中 学 十 三 岁 开 始 ,一 人 漂 泊 在 外 求 学 。曾 女 士 给 予 我 许 多 关 照 和 照 顾 ,恩 似 漂 母 。在 新 加 坡 的 求 学 期 间 ,王 瑞 贤 先 生 也 曾 给 予 我 生 活 上 的 许 多 帮 助 。 我在马来西亚的父母和家人,从小到大,他们一直支持我读书向上,踏实做人。 内 子 英 凛 是 广 东 中 山 人 ,她 从 中 国 来 到 新 加 坡 后 ,一 直 用 陪 读 身 份 伴 我 、支 持 我 顺 利 度 过 这 几 年 在 国 立 大 学 的 求 学 日 子 。她 为 我 付 出 了 很 多 。藉 此 机 会 ,向 上 述 单 位 、老 师 、朋 友 、亲 人 ,致 以 我 衷 心 的 万 分 谢 意 !随 作 一 首 七 言 小 诗 勉 励 自 己 : “ 寒 窗 玩《 易 》几 春 秋 ,默 悟 文 王 羑 里 忧 。自 古 人 间 需 砥 砺 ,劳 筋 饿 体 莫 当 羞 !” 庾 潍 诚 丙 戍 谨 识 (2006.2) yeewaiseng@gmail.com [...]... 9─1995)。牟先生于 1932 年撰《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玄学及道德 哲学》(后改名《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 下称牟书),书中第三章 , 9 专论胡煦的宇宙生成论哲学。据牟先生《五十自述》 理逻辑 39 38 ,他当时正读数 、 罗 素 (B.Russell) 哲 学 、 维 特 根 什 坦 (L.Wittgenstein) , 以 及 怀 悌 海 ( 按 , 亦 译 “ 怀 特 海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 ─ 1947) 的 宇 宙 自然哲学,兴趣集中在《易经》与怀悌悔哲学之间,并希望从《易经》及 胡煦的思想里“通过卦爻象数以观气化这种中国式的自然哲学(生成哲 学)” 40 ,牟先生进而发现“胡煦与焦循易学之精妙,并发见(现)这一套 中国式的自然哲学(焦循除外)可与怀悌海那一套相比论。 牟先生对胡煦 ” 《 易》学感兴趣,是从接触怀特海哲学而来的,他说: “我所以能有宇宙 . A Study of Hu Xu’s Theory Regarding the Book of Changes ABSTRACT The thesis presents a study on Hu Xu’s 胡煦 Yixue 易学 learning. It analyses his thought on the Book of Changes 周易.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man and his thought by focusing on the official career, background of academic training and theory on the Book of Changes of Hu Xu.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regard to the tiandao 天道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rendao 人道 (human nature). Hu Xu (1655-1736) lived in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China. He was a native of the Guangshan county of Henan

Ngày đăng: 15/09/2015, 20:57

Từ khóa liên quan

Mục lục

  • 1(cover pages).pdf

  • 2(ACKNOWLEDGEMENT).pdf

  • 3(contents).pdf

  • 4(abstract英文提要).pdf

  • 5(说明).pdf

  • 6(緒論).pdf

  • 7(Chpt 1第一章胡煦的易學基本觀).pdf

  • 8(Chpt 2第二章胡煦圖學理論與其天道觀之構築).pdf

  • 9(Chpt 3第三章胡煦卦爻理論與其天道觀之構築).pdf

  • 10(Chpt 4第四章胡煦易說與其人道觀之確立).pdf

  • 11(Chpt 5第五章結論).pdf

  • 12(Appendixs1-4附錄一至四).pdf

  • 13(Appendixs 5附錄五田野調查).pdf

  • 14(Appendixs 6附錄六胡煦年譜).pdf

  • 15(Reference Books參考書目).pdf

  • 16(postscript後記).pdf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