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Y Tế - Sức Khỏe

Dùng hoạt huyết hóa ứ điều trị bệnh nan y theo đông y

277 22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277
Dung lượng 2,74 MB

Nội dung

Điều trị các bệnh nan y bằng cách thúc đẩy lưu thông máu và loại bỏ ứ máu trong y học cổ truyền Trung Quốc Bệnh nan y là bệnh khó chữa. Tuy nhiên, miễn là truyền thống y học cổ truyền Trung Quốc được kế thừa tốt, nghiên cứu sâu và nghiên cứu các sách y học cổ điển, và lặp đi lặp lại thực hành và thăm dò trong công việc lâm sàng, các bệnh nan y như bệnh khó chữa đều có thể chữa khỏi hoặc dễ điều trị. Vì lý do này, chúng tôi biên soạn cuốn “Y học cổ truyền Hoạt huyết phá ứ trị bệnh nan y”. Y học cổ truyền Trung Quốc cho rằng mọi bệnh tật đều là ứ trệ. Huyết ứ là gốc của bệnh nan y, bản chất của bệnh nan y là chứng huyết ứ. Trên lâm sàng, có thể quan sát thấy hội chứng huyết ứ ở các mức độ khác nhau tồn tại bất kể loại và giai đoạn của bệnh nan y, và chứng huyết ứ là hội chứng lâm sàng phổ biến nhất của bệnh nan y. Y học cổ truyền Trung Quốc có lịch sử hàng ngàn năm trong việc điều trị hội chứng huyết ứ bằng phương pháp thúc đẩy tuần hoàn máu và loại bỏ huyết ứ, và các bác sĩ của các triều đại nối tiếp nhau đã tích lũy được kinh nghiệm phong phú. Sau nhiều năm khai quật và đối chiếu, thực hành lâm sàng, nó đã được sử dụng rộng rãi trong các bệnh tim mạch và mạch máu não, hô hấp, tiêu hóa, tiết niệu, bệnh hệ thống máu, khối u, bệnh mô liên kết, bệnh tâm thần, bệnh phụ khoa, bệnh ngoại khoa, bệnh ngoài da, và các bệnh về mắt và các lĩnh vực khác đã đạt được những kết quả đáng ghi nhận. Phạm vi ứng dụng của nó vẫn đang được mở rộng và hiệu quả chữa bệnh của nó cũng được cải thiện đáng kể. Phương pháp đả thông khí huyết, tiêu ứ huyết đã đạt được nhiều kết quả đáng mừng, nhất là trong lĩnh vực điều trị các bệnh khó. Những năm gần đây, các chuyên gia trong và ngoài nước đã làm được rất nhiều công trình có ý nghĩa về chứng huyết ứ, thông huyết ích trí và điều trị chứng huyết ứ, thảo luận và nghiên cứu, không ngừng ra các bài thuốc mới, làm phong phú thêm và hiểu biết sâu sắc hơn chứng huyết ứ và phương pháp điều trị thúc đẩy tuần hoàn máu và loại bỏ huyết ứ.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主  编 翁维良 编著者 ( 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大君  张  东  李  睿  郎  娜  田元祥  张志刚  高  蕊  黄世敬  张  昱 李秋艳 周婉瑜 龚洪海 金盾出版社 本书科学地阐述了临床常见的 40 种疑难病与血瘀证的关系, 重点介绍了各种疑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 法,以及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的医案等。 其内容科学,实用性强, 活血化瘀遣方用药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医师、中医 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患者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翁维良主编 􀆰 -- 北京:金盾出版 社,2011􀆰 8     ISBN 978􀆼 7􀆼 5082􀆼 6931􀆼 3     Ⅰ􀆰 ①中…  Ⅱ􀆰 ①翁…  Ⅲ􀆰 ①疑难病—活血祛瘀—中医 疗法  Ⅳ􀆰 ①R24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 第 054346 号 金盾出版社出版、总发行 北京太平路 5 号( 地铁万寿路站往南) 邮政编码:100036  电话:68214039  83219215 传真:68276683  网址:www.jdcbs.cn 封面印刷:北京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正文印刷:北京三木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北京三木印刷有限公司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 1 / 32  印张:8􀆰 75  字数:216 千字 2011 年 8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印数:1 ~ 8 000 册  定价:20􀆰 00 元      ( 凡购买金盾出版社的图书,如有缺页、 倒页、脱页者,本社发行部负责调换) 疑难病是难治之病。 但只要很好地继承中医传统, 深入学习研究古典医籍,在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探索,就 可以使疑难病之类的难治之病成为可治之病或易治之 病。 为此,我们编写了《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一书。 中医学认为,“ 百病皆瘀” 。 血瘀是疑难病的根源,疑 难病的本质就是血瘀证。 临床可以观察到,疑难病无论 属于何种类型和处于哪一阶段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血瘀证 候,血瘀证是疑难病临床最常见的病证。 中医辨证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血瘀证已有几千年历 史,历代医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经过了多年的 发掘整理,临床实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消化、泌尿、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结缔组织病,精神 病,妇儿科病,外科病,皮肤病,以及眼病等各个领域,取 得了显著疗效。 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展延伸,疗效也 有明显提高。 活血化瘀方法尤其在治疗疑难病领域中, 更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围绕血 瘀证与活血化瘀治法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对血瘀证 的本质、血瘀证的诊断、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原理等内容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新方新药不断问世,大大丰富 和深化了血瘀证的认识与活血化瘀治法。 我们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临床一线医生应 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疑难病提供参考,希望通过掌握活 血化瘀遣方用药的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本书内容力求 简明实用,对各类疑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分 型、治则治法、各种疑难病与血瘀证的关系,以及用活血 化瘀方药治疗的典型医案等,一一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将活血化瘀治法应用于 40 种疑难病的治疗经 验奉献给读者,旨在抛砖引玉。 由于活血化瘀治法涉及 中医领域广泛,本书所及不过沧海一粟,难以尽善之处, 尚望读者指正。 翁维良 目    录 􀤕􀤕􀤕􀤕􀤕􀤕􀤕􀤕􀤕􀤕􀤕􀤕􀤕􀤕􀤕􀤕􀤕􀤕􀤕􀤕􀤕􀤕􀤕􀤕􀤕􀤕􀤕􀤕􀤕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 …………………………………… (1)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 …………………………………… (7)   第三节  高血压病 ………………………………………… (15)   第四节  心力衰竭 ………………………………………… (22)   第五节  心律失常 ………………………………………… (27)   第六节  心肌病 …………………………………………… (32)   第七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40) 第二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脑出血 …………………………………………… (45)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 (56)   第三节  老年血管性痴呆症 ……………………………… (65) 第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大动脉炎 ………………………………………… (75)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79)   第三节  肢端静脉痉挛症 ………………………………… (85)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肾炎 ………………………………………… (92) 1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第二节  IgA 肾病 ………………………………………… (98)   第三节  肾盂肾炎 ……………………………………… (105)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 …………………………………… (110)   第五节  前列腺增生症 ………………………………… (121) 第五章  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 ………………………………………… (126)   第二节  高脂血症 ……………………………………… (134)   第三节  肥胖病 ………………………………………… (141)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肝硬化 ………………………………………… (151)   第二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 (158)   第三节  慢性胆囊炎 …………………………………… (163) 第七章  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  带状疱疹 ……………………………………… (169)   第二节  银屑病 ………………………………………… (174)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 (178)   第四节  白癜风 ………………………………………… (181)   第五节  黄褐斑 ………………………………………… (190)   第六节  硬皮病 ………………………………………… (196) 第八章  眼科疾病   第一节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202)   第二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 ……………………………… (208)   第三节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217) 2 目    录 􀤕􀤕􀤕􀤕􀤕􀤕􀤕􀤕􀤕􀤕􀤕􀤕􀤕􀤕􀤕􀤕􀤕􀤕􀤕􀤕􀤕􀤕􀤕􀤕􀤕􀤕􀤕􀤕􀤕   第四节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23) 第九章  其他疾病   第一节  偏头痛 ………………………………………… (229)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 ………………………………… (234)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 (240)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 (245)   第五节  抑郁症 ………………………………………… (252)   第六节  艾滋病 ………………………………………… (259) 附  录     一、血瘀证诊断标准 …………………………………… (268)     二、血瘀证参考诊断标准 ……………………………… (269)     三、传统活血化瘀药物范围与分类 …………………… (269) 3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 􀤕􀤕􀤕􀤕􀤕􀤕􀤕􀤕􀤕􀤕􀤕􀤕􀤕􀤕􀤕􀤕􀤕􀤕􀤕􀤕􀤕􀤕􀤕􀤕􀤕􀤕􀤕􀤕􀤕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 一、概  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 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 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 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称为“ 真心痛” 。 《 灵枢·厥病篇》 指出,“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 。 表明心肌梗死时疼痛剧烈,发作时四肢发凉,颜色发 青。 病情严重时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古人认为是临床上的“ 死不 治” 的危重症。 ( 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 向左肩、左臂放射。 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 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 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演变和血清 心肌损伤标志图动态变化,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或 休克。 ( 二) 病因病机 本病多系外感内伤所致。 因七情内伤,气机郁结,血行迟缓不 畅,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痹阻心脉,脉道不利,不通则痛。 亦可因 1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素体阳 虚, 复 感 寒 邪, 或 阴 寒 内 伏, 胸 阳 不 振, 气 血 闭 阻 而 发 为 心痛。 ( 三) 与血瘀证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多为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所致, 心主血脉,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脉瘀阻,不通 则痛,因此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血脉瘀阻,治疗上活血化瘀是基 础。 急则治其标,根据瘀血阻络、气机骤闭的病机特点,以急开闭 阻之脉窍为法,首选速效止痛、通散瘀结的方药,以迅速缓解心痛。 心痛缓解后,可以补气活血、温阳通脉或活血祛瘀、解毒为法,以减 少心肌坏死范围,防止或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二、辨证分型 ( 一) 气虚血瘀证 胸痛胸闷,持续不解,伴气短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大,边有 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 二) 寒凝心脉证 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黯 淡,舌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 三) 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 心胸闷痛,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或头沉而重,或咳嗽咳痰,腹 胀纳呆,舌质黯淡,舌体胖嫩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 四) 气阴两虚,瘀阻心脉证 胸闷气短,倦怠乏力,自汗、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或舌嫩 红而胖,脉细数无力。 ( 五) 阳脱血瘀证 心胸剧痛,四肢厥逆,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虚烦不安,皮肤 青灰,手足青至节,甚至神志淡漠或不清,口舌发绀,脉微欲绝。 2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 􀤕􀤕􀤕􀤕􀤕􀤕􀤕􀤕􀤕􀤕􀤕􀤕􀤕􀤕􀤕􀤕􀤕􀤕􀤕􀤕􀤕􀤕􀤕􀤕􀤕􀤕􀤕􀤕􀤕 三、治  则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的性质和发作部位与心绞痛较为相似,但 疼痛更为剧烈,且疼痛的范围较心绞痛广、持续时间亦更长。 其病 机以气血瘀滞日久,气机骤闭为主。 此时治疗应以芳香温通、急开 其痹为法,通则不痛。 开痹之法,唯气味芳香、性温善通之药方可 达到速效的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心痛缓解后,与一般冠心病心绞痛相比,有两个 显著特点:一为正虚较重;二为邪滞较甚。 故临床治疗宜根据正虚 和邪滞的轻重缓急,权衡补泻涩通的相应治法。 四、治  法 ( 一) 气虚血瘀证 治宜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方用抗心梗合剂加减,药物为黄芪 30 克,党参 20 克,黄精 20 克,丹参 30 克,赤芍 15 克,郁金 15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 二) 寒凝心脉证 治宜温通心阳,散寒活血。 方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冠心 2 号 加减,药物为瓜蒌 30 克,薤白 15 克,桂枝 10 克,丹参 30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5 克,红花 15 克,降香 6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 三) 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 治宜益气化浊,活血止痛。 方用生脉饮合冠心 2 号合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减,药物为红参 10 克,麦冬 15 克,五味子 15 克,丹参 30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5 克,红花 15 克,郁金 10 克,瓜蒌 15 克, 薤白 15 克,半夏 12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 四) 气阴两虚,瘀阻心脉证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 方用生脉散加减,药物为人参 10 克,麦 3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 四) 肝肾不足夹瘀证 治宜滋补肝肾,活血安神。 方用一贯煎加减,药物为当归 6 ~ 12 克,生地黄 12 ~ 30 克,沙参 6 ~ 12 克,枸杞子 12 ~ 18 克,麦冬 6 ~ 12克,川楝子 3 ~ 6 克,山茱萸 10 ~ 20 克,益智仁 9 ~ 12 克,石菖 蒲 6 ~ 9 克,远志 6 ~ 12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畏寒肢冷,加淫羊藿 6 ~ 9 克,巴戟天 9 ~ 15 克;心悸失眠 者,加炒酸枣仁 30 克,夜交藤 10 ~ 20 克,丹参 10 ~ 20 克。 五、中 成 药 ( 一) 加味逍遥丸 1.药物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 麸炒) 、茯苓、甘草、牡丹 皮、栀子( 姜炙) 、薄荷。 2.主要功效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3.主治病证  用于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1 丸,每日 2 次。 ( 二) 舒肝片 1.药物组成  川楝子、延胡索、白芍、片姜黄、木香、沉香、豆蔻 仁、砂仁、厚朴、陈皮、枳壳、茯苓、朱砂。 2.主要功效  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 3.主治病证  用于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 呕吐酸水,倒饱嘈杂,周身窜痛。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4 片,每日 2 次。 ( 三) 归脾丸 1.药物组成  白术、大枣、当归、党参、茯苓、甘草、黄芪、龙眼 肉、木香、酸枣仁、远志。 2.主要功效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3.主治病证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痛头晕, 256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肢倦乏力,食欲缺乏。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8 ~ 10 丸,每日 3 次。 ( 四) 血府逐瘀丸 1.药物组成  柴胡、当归、生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川 芎、牛膝、桔梗、甘草。 2.主要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3.主治病证  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 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4.用法用量  空腹用红糖水送服,每次 1 ~ 2 丸,每日 2 次。 ( 五) 解郁和肝丸 1.药物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苍术、茯苓、甘草、木香、香附 ( 醋炙) 、青皮( 醋炙) 、陈皮、砂仁、川芎、郁金、枳壳( 炒) 、厚朴( 姜 炙) 、黄芩、山楂( 炒) 、六神曲( 麸炒) 、栀子( 姜炙) 。 2.主要功效  舒肝开郁,顺气消胀。 3.主治病证  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窜痛,脘腹胀满,吞酸 嘈杂,不思饮食。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6 克,每日 2 次。 六、医  案 李某,女,65 岁,2006 年 9 月 29 日初诊。 诉 2 年前因两位亲 人在 40 天内相继去世,劳累加之悲伤过度,遂发头晕作痛,心烦急 躁,时起面部烘热,额出虚汗,胸胁胀满,周身窜痛,夜不能寐,纳差 懒动,喜悲伤欲哭,曾有轻生之念,在某医院精神病科住院治疗过 两次,病情时轻时重,经多医诊治,疗效仍不满意,而来就诊。 刻 诊,神志清楚,对答合理,颜面瘀胀,双颌下各有一肿物如桃核大, 颈部 MRI 扫描示双颌下腺慢性炎症。 全身皮肤枯燥,甲错如鱼鳞 状,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略弦,血压 110 / 75 毫米汞柱,心率 69 次 / 分,律齐。 临床诊断:抑郁症。 中医辨证为肝失疏泄,痰瘀 257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互结,内扰心神。 治以疏肝理气,化痰祛瘀,养心安神为法,方用血 府逐瘀汤加减,药物为桃仁 15 克,当归 15 克,川芎 10 克,赤芍 10 克,红花 6 克,牛膝 15 克,柴胡 10 克,枳壳 10 克,桔梗 10 克,百合 30 克,生地黄 15 克,浮小麦 30 克,大枣 5 个,炒酸枣仁 30 克,玄参 15 克,浙贝母 15 克,牡蛎 30 克,甘草 10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复诊:两周后,头痛、胸闷、烦躁、面部烘热、汗出、周身窜痛诸 症均减,仍夜不能寐,双颌下腺肿无变化。 拟上方去小麦、大枣,加 法半夏 9 克,继服半月后失眠明显改善。 后以上方加减调治两月 余,双颌下腺肿由硬变软,由大变小,逐渐消失,面容红润,周身肌 肤润泽无甲错,食纳、睡眠及精神体力基本恢复病前状态,亲友皆 谓其较治疗前判若两人,遂停服汤剂,以逍遥丸善后。 1 年后随 访,已完全康复。 按语:抑郁症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 情志失调,肝失条 达,气机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病在肝,与心脾相关。 胸胁 为肝经循行部位,瘀阻日久,肝气不舒,故急躁易怒;气血郁而化 热,故内热烦闷;扰及心神,则心悸失眠;舌质紫黯,脉涩,则为内有 瘀血之征象。 血瘀气滞是本病病机,治宜活血祛瘀,行气解郁。 方 中桃仁活血祛瘀为君药;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牛膝助君药祛瘀 之力,且牛膝能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枳壳、桔梗疏肝理气,开 胸行气,体现气行则血行之意;生地黄、百合、玄参配当归祛瘀不伤 正;浙贝母、牡蛎化痰散结;酸枣仁养心安神;浮小麦止汗;大枣、甘 草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血活气行,瘀化热清,肝气舒畅,诸症自愈。 七、讨  论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性疾病,其临床 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丧失信心,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精力 明显下降,失眠多梦、健忘、食欲缺乏、性欲减退,严重者出现悲观 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反复出现轻生念头或自杀行为等。 本病属 258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于中医学“ 郁证” 、“ 脏躁” 、“ 癫证” 等范畴,病因多由患者禀赋不 足,神气怯弱,外受强烈的精神刺激,如突遇恶性生活事件,亲人伤 亡或病故;或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如学业压力大,失业贫困,家庭关 系破裂等;或久病缠身,身心煎熬,如冠心病、中风后,遂可引发忧 思悲伤,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津聚而生痰;或久郁化热灼津亦成 痰,痰瘀互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升降之机失度” 。 初伤气分, 病位在肝,多属实证,理气活血为主;久延血分,耗损气血阴阳,涉 及心脾肾三脏,而成虚实夹杂之证,治当调理脏腑,理气活血化痰, 虚实兼顾,以期康复。 第六节  艾 滋 病 一、概  述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的简称,是由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 HIV,也就是艾滋病病毒) 引起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缺陷,CD 4 + T 细胞数目减少,导致一系列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肿 瘤发生的致命性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该病传播速度快、 病死率高,且目前无法治愈。 HIV 感染后,一般经过急性 HIV 感 染、早期无症状 HIV 感染、早期症状性 HIV 感染、艾滋病等阶段, 因此对 HIV 感染的全过程,又可称为 HIV 疾病。 艾滋病具有传染 性,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 通过 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上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措 施,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监管,艾滋病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 对于艾滋病的治疗,虽然目前尚没有根治的药物,西医高效抗逆转 录病毒疗法的出现,可延缓艾滋病的发病和延长艾滋病患者的存 活时间。 中医学认为,本病乃疫毒入血,正虚邪实之证,临床多见 肝郁血瘀、毒壅血瘀、痰瘀互结、正虚血瘀等证,运用益气活血、解 259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毒活血等治疗,往往可收到较好效果。 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中医学没 有艾滋病的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属于中医“ 温疫” 、“ 伏气温病” 、 “ 虚劳” 等范畴。 《 素问·刺法论》 中说“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 大小,病状相似” ,《 诸病源候论》 中有“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 气传相染易,乃至灭门” 。 ( 一) 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症状类似伤风、流 感,表现为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 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 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 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 热,可长达 3 ~ 4 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 脾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 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 按 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 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 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一般性症状为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 重下降在 3 个月之内可达 10% 以上,最多可降低 40%,病人消瘦 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为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为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 血。 通常用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为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 抽风、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为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 症及溃烂。 260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 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 二) 病因病机 艾滋病的发病,其外因主要是感受疫毒之邪,气血郁滞,损伤 机体正气;内因是长期性乱、药瘾、有偿供血等导致精气血耗损。 故其发病机制应以命元肾虚为本,疫毒为标,涉及肺、脾、肝、心等 脏腑,形成正虚邪盛、五脏俱衰,甚至命元败亡的病证。 1􀆰 邪实气郁,毒壅血瘀  人体感受艾滋病疫毒浊邪后,正气 强者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三焦膜原,郁阻气机,或伏于营分血络, 毒壅血瘀;正气虚者,可出现急性感染证候,此时疫毒湿热之邪流 布三焦,郁伏血分,卫气营血俱可受累,随着正邪交争,邪势渐衰; 然而疫毒酷烈,正不达邪,继之潜伏于三焦膜原或营阴血分,形成 正虚血瘀,进入长达数年无症状感染期;伴随着正气的耗竭,疫毒 之邪将伺机鸱张。 2􀆰 正虚邪恋,生痰成瘀  艾滋病病毒除具有疫毒的酷烈性、 传染性、秽浊性、火热性、致郁、生痰、成瘀等特性,更能消灼五脏阴 津,侵蚀三焦元气。 因湿浊性质属阴,最易阻遏损伤五脏阳气;湿 中蕴热,又可耗灼五脏阴津,从而形成中晚期全身性、虚损性的临 床改变。 如持续性五脏气血阴阳耗伤,则终至元阴元阳损伤,命元 诸脏精气耗竭。 总之,疫毒之邪感染人体,导致卫气营血病变,三焦脏腑功能 逆乱,产生湿浊、痰结、血瘀等。 日久五脏气血阴阳虚衰、三焦命门 元气耗竭,各种邪毒侵犯和留恋、内陷,变证多端。 ( 三) 与血瘀证的关系 艾滋病的体征包括慢性淋巴结肿大、继发多种肿瘤、病毒滞留 血分都属于血瘀的表现,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结节肿块,皮肤及内 脏肿块,舌红绛或紫黯,或有瘀点瘀癍等。 血瘀有其特征证候,如 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包块积聚、口唇舌龈紫黑,或者反复出血不 261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止,血色紫褐,夹有血块血丝,皮下紫癜,皮肤深褐而且粗糙如树 皮,妇女闭经,有时出现精神症状。 多见于艾滋病某些出血证候, 卡波济肉瘤。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丹参、当归、姜黄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能 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抑制艾滋病病毒。 目前研 发的中成药亦多用益气活血解毒之法,治疗艾滋病取得较好效果, 因此血瘀证是艾滋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二、辨证分型 ( 一) 肝郁血瘀证 症见焦虑恐惧,精神抑郁,情绪不稳定,甚者有轻生念头,失眠 多梦,胃脘不适,胸胁胀闷,食欲缺乏,大便不调,妇女月经不调,乳 房少腹结块,淋巴结肿大,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 二) 瘀热互结证 症见发热,胸痛,舌红或绛,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数,或伴 咳嗽气喘,痰多色黄,发热,皮肤痒疹或疱疹,或神疲乏力,头晕目 眩,四肢沉重,胃脘痞满,厌食油腻,呕恶嗳气;或见口腔白膜,进食 则胸骨后疼痛,腹痛腹泻;或女子外阴瘙痒,白带秽浊;男子阴部湿 疹溃烂;或皮肤灼热疼痛,起小水泡、疱疹,糜烂、溃疡,多发于胸胁 及面部,或发于口角、二阴,心烦口苦,急躁易怒,或皮肤巩膜黄疸, 右胁下疼痛,厌食油腻,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三) 痰瘀互结证 症见瘰疬,或肿块( 卡波济肉瘤) ,抑郁寡欢,健忘,精神恍惚, 头痛、胸痛、四肢痛,痛有定处,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大便不爽, 妇女可见闭经或痛经或兼有血块,舌黯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 四) 正虚血瘀证 262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症见体质虚弱,神疲乏力,消瘦,低热,心悸气短。 或面色苍 白,畏风寒,易感冒,声低怯,时有自汗,舌质淡,脉虚弱或细弱;或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恶心欲吐,腹胀食少,肠鸣腹痛,便溏,腹泻反 复发作,甚者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濡缓;或消瘦,低热盗汗,五心 烦热,干咳少痰,口干咽燥,或骨蒸潮热,两颧发红,心烦少寐,腰膝 酸软,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此外,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阶段,类似外感表证,继之进入潜 伏期,正胜邪伏,患者无明显症状,经过 3 ~ 7 年后,邪盛正衰,发为 艾滋病,症见多端,辨证当结合临床。 三、治  则 活血化瘀是治疗艾滋病的重要法则。 特别是艾滋病中后期, 病毒久羁血分,或发生血证或肿瘤,应用活血化瘀药可起到活血养 血、祛瘀生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抑制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 艾滋病因病毒入侵,机体免疫力低下,脏气衰弱,易发生多种 并发症,证见多端,不适于单纯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通常根据不 同主症或兼证,配合益气、养阴、解毒、清热、行气、化湿等法随证 加减。 四、治  法 ( 一) 肝郁血瘀证 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为川芎 6 ~ 12 克,当归 6 ~ 12 克,赤芍 6 ~ 12 克,生地黄 6 ~ 15 克,郁金6 ~ 10 克,柴胡 6 ~ 10 克,陈皮 6 ~ 12 克,香附 6 ~ 10 克,枳壳 6 ~ 10 克,甘 草 6 ~ 9 克,白术 6 ~ 10 克,茯苓 10 ~ 15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妇女月经不调者,加丹参 15 克,延胡索 10 克,益母草 10 克;乳房、少腹结块者,加青皮 6 克,香橼 10 克,佛手 10 克;淋 巴结肿大者,加瓜蒌 10 克,虎杖 10 克。 263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 二) 瘀热互结证 治宜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方用凉膈散和犀角地黄汤加减,药 物为薄荷 3 ~ 9 克,竹叶 6 ~ 9 克,连翘 6 ~ 12 克,黄芩 6 ~ 12 克,大黄 6 ~ 10克,芒硝 6 ~ 10 克,水牛角 15 ~ 30 克,生地黄 10 ~ 20 克,牡丹 皮 6 ~ 12 克,紫草 6 ~ 12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湿热蕴结者,加薏苡仁 10 ~ 15 克,通草 6 ~ 10 克,滑石 12 ~ 18 克;痰热壅肺者,加杏仁 6 ~ 9 克,瓜蒌仁 10 ~ 30 克,桑白皮 6 ~ 12 克;肝经湿热者,加龙胆草 3 ~ 6 克,虎杖 6 ~ 12 克,栀子3 ~ 10 克,车前子 6 ~ 12 克。 ( 三) 痰瘀互结证 治宜活血化痰,解毒散结。 方用血府逐瘀汤合涤痰汤加减,药 物为川芎 6 ~ 12 克,当归 6 ~ 12 克,赤芍 6 ~ 12 克,生地黄 10 ~ 15 克,桃仁 6 ~ 12 克,红花 3 ~ 6 克,枳壳 6 ~ 10 克,石菖蒲 6 ~ 10 克,竹 茹 6 ~ 10 克,海藻 6 ~ 12 克,昆布 6 ~ 12 克,半夏 6 ~ 9 克,陈皮6 ~ 10 克,贝母 6 ~ 12 克,甘草 6 ~ 9 克,茯苓 10 ~ 15 克,柴胡 6 ~ 10 克,白 术 6 ~ 10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咳嗽气喘,痰多色黄,加瓜蒌 10 克,杏仁 6 克;胃脘痞 满,厌食油腻,呕恶嗳气,加木香 6 克,砂仁 6 克;口腔白膜,进食则 胸骨后疼痛,腹痛腹泻,加虎杖 10 克,紫花地丁 10 克;女子外阴瘙 痒,白带秽浊,男子阴部湿疹溃烂,加黄柏 10 克,苍术 10 克。 ( 四) 正虚血瘀证 治宜气血双补。 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物为当归 6 ~ 12 克, 川芎 6 ~ 12 克,白芍 6 ~ 15 克,熟地黄 10 ~ 20 克,人参 3 ~ 10 克,白 术6 ~ 12克,茯苓 10 ~ 15 克,甘草 6 ~ 9 克,黄芪 10 ~ 15 克,龙眼肉 6 ~ 12克,酸枣仁 15 ~ 30 克,远志 6 ~ 12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脾胃虚弱者,加白扁豆 10 ~ 15 克,薏苡仁 10 ~ 15 克,苍 术 3 ~ 9 克,神曲 6 ~ 10 克;肺肾不足者,加麦冬 10 ~ 15 克,五味子 6 ~ 15 克,生地黄、熟地黄各 10 ~ 15 克,百合 10 ~ 15 克。 264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五、中 成 药 ( 一) 唐草片 1.药物组成  老鹳草、金银花、瓜蒌皮、柴胡、香薷、石榴皮、黄 芪、甘草、木棉花、鸡血藤、红花、糯稻根、诃子、白花蛇舌草、菱角、 银杏叶、马齿苋、胡黄连、龙葵、全蝎。 2.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益气活血。 3.主治病证  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升高 CD 4 T 淋巴细胞作用,可改善乏力、脱发、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 + 改善活动功能状况。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8 片,每日 3 次,6 个月为 1 个疗程。 ( 二) 金龙胶囊 1.药物组成  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和鲜蕲蛇等。 2.主要功效  破瘀散结,解郁通络。 3.主治病证  用于原发性肝癌血瘀郁结证。 症见右胁下积 块,胸胁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纳差等,亦有用于 HIV 感染者。 4.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 4 粒,每日 3 次,3 个月为 1 个疗程。 ( 三) 乾坤宁片 1.药物组成  栀子、茵陈、黄连、连翘、黄芪、黄精、蛇床子、茯 苓、三棱、莪术、延胡索、玄参、制天南星、五倍子。 2.主要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益气养阴,行气活血。 3.主治病证  适用于艾滋病、慢性乙肝和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和治疗。 4.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个月每次 3 片,第二个月每次增至 6 片,每日 3 次,3 个月为 1 个疗程。 六、医  案 张某,女,36 岁,会诊日期:2006 年 5 月 26 日。 主诉:腹水 30 265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天,伴身目尿黄。 于 1996 年剖宫产后输血浆 400 毫升,2004 年 7 月在某县防疫站确诊为 HIV 感染,CD 4 + T 细胞计数为 160 个 / 立方 毫米,采用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 30 天前出现腹部胀大,恶心,纳 呆,于 2006 年 5 月 17 日入某院治疗。 入院时检查全身皮肤、巩膜 黄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触诊不满意,有明显移动性浊 音,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 检验血乙肝抗原、丙肝抗原均阴性,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 252 单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63 单位,碱性磷 酸酶 21 单位,总胆红素 47 微摩 / 升,直接胆红素 29 微摩 / 升,白蛋 白 / 球蛋白 2.2 / 3. 5。 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肝硬化。 入院后给予保 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未见好转。 诊见:身目发黄,面部及下肢水肿,腹胀如鼓,青筋暴露,急躁易怒, 虚汗自出,小便不利、色黄赤,大便溏。 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 数。 西医诊断:艾滋病合并肝硬化,早期肝性脑病。 中医辨证:气 虚血瘀,湿热弥漫,蒙闭清窍。 治法: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芳香开 窍。 方药为赤芍 30 克,当归 15 克,香附 10 克,黄芪 18 克,焦白术 10 克,白芍 12 克,茵陈 15 克,黄芩 10 克,苦参 15 克,木通 6 克,车 前子 15 克,茯苓皮 20 克,冬瓜皮 20 克,藿香 6 克,杏仁 6 克,陈皮 9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复诊:上方连服 14 剂,烦躁已止,大便自调,诸症好转,但仍有 腹水、黄疸。 上方加红花 6 克,泽兰 10 克,木瓜 15 克,桂枝 6 克, 服用 20 剂,症状消失。 出院后中药调治 2 个月,检验肝功能恢复 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操持家务。 按语:患者因输血后感染 HIV,经西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 现腹胀大、黄疸、早期肝性脑病。 中医学认为,患者身目黄染,烦 躁,颜面、下肢水肿,腹胀如鼓,苔黄,脉滑数,证属湿热内蕴,血瘀 水停之证。 水道不利而尿短,湿热下注膀胱而尿黄;湿热蕴于血 分,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周身发黄;湿热上扰神明,蒙蔽清窍 而烦躁不安;湿热久羁,脾为湿困,中土不运而脾气虚,气为血帅, 266 第九章  其他疾病 􀤕􀤕􀤕􀤕􀤕􀤕􀤕􀤕􀤕􀤕􀤕􀤕􀤕􀤕􀤕􀤕􀤕􀤕􀤕􀤕􀤕􀤕􀤕􀤕􀤕􀤕􀤕􀤕􀤕 气虚则血瘀,故见腹胀水肿,腹壁青筋暴露。 因此,瘀血是本病的 关键所在。 治宜补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益气,芳香化湿。 方中 重用赤芍、当归、香附活血行瘀,黄芪、焦白术补气健脾,调理气血, 才能祛邪达表,使湿化黄退、升降和谐,阴平阳秘而致和平。 茵陈、 黄芩、苦参、木通、车前子、茯苓皮、冬瓜皮清热化湿利水。 藿香、杏 仁、橘红调畅中焦,芳香化湿,开郁行气,使中焦气机舒展,上下通 调,湿热之邪方有出路,邪去则正安。 七、讨  论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人体引起的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征,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 根据 艾滋病病人临床症状、舌质、脉象观察辨析,发现所有病人均有不 同程度的瘀血之征,甚则面色晦滞、皮下瘀血、舌质紫黯、脉沉涩 等。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应将辨证施治作为纲领,不论病因病理、 病位深浅、寒热性质、邪正盛衰及阴阳类型,都离不开气血。 因此, 活血化瘀是重要一环,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如此方可收事半功 倍之效。 267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附  录 一、血瘀证诊断标准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 国学术会议修订,1986 年 11 月,广州) 1.主要依据  (1) 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脉曲张瘀曲;(2) 固定性 疼痛,或绞痛,或腹痛拒按;( 3) 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 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4) 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 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唇及肢端紫绀,血栓形成,血管 阻塞;(5) 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 等,或血性腹水;(6) 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有血块、少腹急结 等;(7) 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8) 脉涩,或结、代,或无脉。 2.其他依据  (1) 肌肤甲错( 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 ;( 2) 肢体麻木或 偏瘫;(3) 精神狂躁;腭黏膜征阳性( 血管曲张、色调紫黯) 。 3.实验室依据  (1) 微循环障碍;(2) 血液流变性异常;(3) 血液凝固性增高或 纤溶活性降低;(4)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 5) 血流 动力学障碍;(6) 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等;( 7) 特异性新技术显 示血管阻塞。 4.判断标准  凡符合以下标准者可诊断为血瘀证:( 1) 具有主要依据二项 以上;(2) 具有主要依据一项,加实验室依据二项或其他依据二 项;(3) 具有其他依据两项以上,加实验室依据一项。 [ 说明] 临床血瘀常有兼证,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血瘀 268 附  录 􀤕􀤕􀤕􀤕􀤕􀤕􀤕􀤕􀤕􀤕􀤕􀤕􀤕􀤕􀤕􀤕􀤕􀤕􀤕􀤕􀤕􀤕􀤕􀤕􀤕􀤕􀤕􀤕􀤕 或寒凝血瘀等,临床可根据中医理论及其他有关标准进行辨证,作 出兼证诊断。 二、血瘀证参考诊断标准 ( 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1988 年 10 月,北京) 1.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 2.典型涩脉或无脉。 3.痛有定处( 或久痛、锥刺性痛或不喜按) 。 4.瘀血腹证。 5.癥积。 6.离经之血( 出血或外伤瘀血) 。 7.皮肤黏膜瘀血斑、脉络异常。 8.痛经伴色黑有血块或闭经。 9.肌肤甲错。 10.偏瘫麻木。 11.瘀血、狂躁。 12.理化检查具有血液循环瘀滞表现。 说明:(1) 具有以上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血瘀证。 (2) 各科血瘀 证诊断标准另行制定。 (3) 有关兼证应注意整体辨治。 三、传统活血化瘀药物范围与分类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 国学术会议修订,1986 年 11 月,广州) ( 一) 传统活血化瘀药的概念 凡以疏通血脉、祛瘀通滞而令血流畅达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 为活血化瘀药。 ( 二) 传统活血化瘀药的范围 传统认为,凡能“ 和血” 、“ 活血” 、“ 散血” 、“ 行血” 、“ 破血” 、 269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 “ 逐瘀血” 、“ 主恶血” 的药物,均属于活血化瘀药的范围。 ( 三) 传统活血化瘀药的分类 按其药物作用强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 3 类。 1.和血类药物   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 包括当归、牡丹 皮、丹参、生地黄、赤芍、鸡血藤 6 种。 2.活血类药物  指有活血、行血、通瘀作用者。 包括川芎、蒲 黄、红花、刘寄奴、五灵脂、郁金、三七、穿山甲、大黄、姜黄、益母草、 泽兰、苏木、牛膝、延胡索、鬼箭羽、乳香、没药、蛴螬、王不留行、紫 葳 21 种。 3.破血类药物  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 包括水蛭、虻虫、 三棱、莪术、血竭、桃仁、干漆、土鳖虫 8 种。 [说明] 在第一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制订的“ 传统活 血化瘀药物范围” 基础上修改,其中:和血类药物未动;活血类药 物增入乳香、没药、蛴螬、大黄、王不留行 5 种;海风藤、 - 枝蒿、马 鞭草仅兼有活血作用,酒在研究方中基本不用,故一并删去;破血 类药物,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实践,将大黄、乳香、没药、蛴螬移入 活血类中,去自然铜,增加干漆、土鳖虫 2 味破血消瘀作用峻烈者。 270

Ngày đăng: 28/12/2022, 20:07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