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phân tích lỗi sử dụng từ ngữ biểu thị khả nă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của người học việt nam– nghiên cứu trường hợp học viên không chuyê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84 6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Phân tích lỗi sử dụng từ ngữ biểu thị khả nă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của người học Việt Nam - Nghiên cứu trường hợp học viên không chuyê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ác giả Phạm Ngọc Thu Hiền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PGS. TS Cầm Tỳ Tài
Trường học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học và Phương pháp dạy học tiếng Trung Quốc
Thể lo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ăm xuất bản 2019
Thành phố Hà Nội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84
Dung lượng 1,3 MB

Cấu trúc

  • 第一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 (0)
    • 1.1.1 中国学者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及偏误分析的研究情况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 (12)
    • 1.1.2 越南学者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及偏误分析的研究情况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9 (16)
    • 1.2. 相关理论基础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10 (17)
      • 1.2.1 有关表可能性词语的理论问题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10 (17)
      • 1.2.2. 偏误分析相关理论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20 (27)
  • 第二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28 (0)
    • 2.1 越南非专业学生表可能性词语的偏误情况调查与分析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28 (35)
      • 2.1.1 调查的对象、目的、内容及方法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28 (35)
      • 2.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29 (36)
    • 2.2. 偏误类型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48 (55)
      • 2.2.1 误认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48 (55)
      • 2.2.2 错用、混用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49 (56)
      • 2.2.3 多用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0 (57)
      • 2.2.4 错位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0 (57)
  • 第三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53 (0)
    • 3.1. 越南非专业汉语本科生表可能性词语的偏误成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3 (0)
      • 3.1.1. 由母语负迁移造成偏误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3 (60)
      • 3.1.2. 由汉语知识难度大而造成干扰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4 (61)
      • 3.1.3. 学习者缺乏汉语语感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4 (61)
      • 3.1.4. 教师教学方法的因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5 (62)
      • 3.1.5. 学生的学习策略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7 (64)
      • 3.1.6. 教材编写的因素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8 (65)
    • 3.2. 对教学的建议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9 (66)
      • 3.2.1. 对教师的建议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9 (66)
      • 3.2.2. 对学生的建议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64 (71)
      • 3.2.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65 (72)

Nội dung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

中国学者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及偏误分析的研究情况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

为了确定现代汉语表可能性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特点,首先要明确 可能性这一概念。关于这一个问题,王继(2016)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黑格 尔和胡塞尔可能性范畴之比较》一文。文中,作者肯定,在胡塞尔之前 黑格尔已经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哲学要求,他们两人所看待的事情本 身与其对可能性范畴的理解有着内在的关联。黑格尔在逻辑的自我演进 过程中已经将形式的可能性、存在着的可能性和真实的可能性区别开 来。胡塞尔同样也从逻辑及其发生学角度将观念的可能性、悬疑的可能 性和开放的可能性区分开。他们对可能性范畴的划分有一种相互对应的 关系。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他们经由对传统形式逻辑的超越,在可能性范 畴的现实维度与本质维度之间保持着张力而这种张力就能够显示出他们 对事情本身的理解上相同与相异的趣味。这一文已经为研究者对语言中 表可能性词语研究确定了基本概念,这就是观念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

其实,据我们的考察,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不仅针对汉语中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或语法范畴分开作为一个研究项目。众多的是针对能源动词进行研究。据我所知,表可能性词语大多也与能源动词相关。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综述时,我们也涉及到现代汉语能源动词这一问题并把它视为表可能性词语的相关研究。 在这一方面,要提到王振来

(2002)在辽宁工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能源动词的词义类别》。文 中,作者已经收集下了朱德熙(1961)《语法讲义》、丁声树《1953、

1954》《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赵元任(1968)《北京口语语法》、胡 裕树(1981)《现代汉语》、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刘量

(1960)《论助动词》以及黄伯荣、廖序东(1991)《现代汉语》等语 法学家及其著作中所收集的能源动词和助动词。作者总结了学者们的意 见,大多都一致认为,能源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

意愿等意义的一类动词。能源动词一般都不能带“了”、“着”、

“过”,这是区别于一般动词的一大特点。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发现,

表可能性词语也有的与能源动词相仿的特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选

“能”、“可能”、“也许”、“可以”、“会”等表可能性的词语进 行相关的偏误考察,其实,这五个词也存有可能发生的趋向。这样就与 能源动词中表可能和意愿的意义相近。

此外还要提到张爱莉(2011)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研究》,再后来作者发表了同样标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文中,作者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为研究对象,从句法特点、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些 构词法相同的词语进行对比,发现结构相同的词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都有较多的共性,但是也有着不少的个性。 该论文第一章主要说明了研究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文中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及研究范围。第二章,作者对现代汉语中表可能意义的补语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而且做出了评估。第三章,作者在句法方面对汉语中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进行考察与分析。具有重点性地考察了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带状语的功能、

带宾语的功能以及格式的对举用法等四个方面。第四章作者在语义方面 对汉语中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进行考察。具有重点性地考察其 语义 特点、语义指向以及进入格式的语义限制条件三个方面与分析。第五章 作者在语用上对汉语中表可能意义的述补词语进行考察。具有重点性地 考察其格式的焦点及其对句类的选择。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在此作者 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该论文对我们这一 研究的语言方面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启发。

1.1.1.2 中国学者对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偏误及偏误分析,中国学者早就非常关注并花了极大的精力 去深入探索与研究。首先要提到鲁健翼(1984)发表的《中介语理论与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文中,作者先解释了“中介语”和

“偏误”这两个基本概念,然后针对在华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偏误 进行分析并解释了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偏误性质及其原因。可以说,上 一世纪八十年代以鲁健翼为代表的学者们针对某一偏误类型进行分析逐 渐成为偏误分析研究的一种主要模式,为中国偏误分析研究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以算是中国学者关于偏误分析研究的繁 荣阶段。诸如张永芳的《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文中 作者主要针对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语义和语法两 个层面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其偏误对教学上的启示。

陈若凡的《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对策》。文中,作者控制了研究的范围,不但弄清留学生对这两个词的偏误进行分析,而且还特别强调这两个词本身的相似之处导致留学生犯错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

十年以来可以算作中国学者对偏误分析研究的总结阶段。因为在 这些年代,研究者主要着眼于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做了总结,从而得出相 关的理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赵春利的《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 回顾》。文中,作者将前人的研究结果分为偏误分析的类型、偏误原因 及其解释以及偏误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次要提到赵金铭 的《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文中,作者将“最小差异对”

的观点运用于错句分析实践。从错句考察与分类基础上指出正确句和错 句最小的、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将语法上的错句按照等级序列排列出 来。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最新的探索性研究,其贡献特别大。

越南学者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及偏误分析的研究情况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9

在越南,关于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的研究可以说是很薄弱的。

据我们所了解,只有郑氏玄的关于能源动词的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偏误分析,近年来已经收到学者们的重视。一些学者针对偏 误分析和学习策略进行专业性研究。诸如何黎金英 (2010)发表了关于 越南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了”字句的偏误分析专著。文中,作者在总结 与偏误及偏误分析相关理论基础上,对越南学生现代汉语“了”字 2000 个例句进行分析和相关的偏误进行考察,从而对偏误成因进行分析。

丁氏红秋(2013)题为《越南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研究 ——以越南河 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为例》博 士论文中,通过语言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方法对越南学生现 代汉语词汇的学习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从而阐明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词 汇的特点以及学习策略。在博士论文结果基础上,她继续深入钻研,到

2015 年,丁氏红秋发表了《外语学习策略——分析越南学生汉语词汇学 习策略》专著。文中,作者具有系统性地进行越南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 略进行剖析,为越南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价值很高的参考资料。

相关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就要提到枚氏华 (2018)答辩成功的题为

《越南学生现代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文中作者用了一

定的篇幅来总结与偏误分析相关的理论并较为深入考察与分析越南汉语 专业本科生现代汉语离合词的偏误现状、偏误类型及偏误成因,从而提 出相关的教学建议。相关的硕士论文就有范德忠(2009)答辩成功的

《越南学生句法成分的偏误分析》、吴氏流海(2007)的《越南学生汉 语动宾式离合词习得研究与教学对策》、阮氏翠安(2012)的《越南汉 语离合词教学之现状与对策》、杜氏草莺(2015)的《越南学生汉语介 词“对”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阮氏月(2014)的《越南学生使用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陈氏芳(2015)的

《越南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连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等硕士学位论 文。这些学位论文对本人此项研究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越南有关越南现代汉语偏误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算是丰硕的,尤其是关于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及其偏误分析研究更是一片空白。这使我们鼓起勇气去进行此项研究。

相关理论基础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10

首先,我们要弄清“可能”这个概念。按照王同亿(1993)在

《新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可能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表示可以实 现(真正不表示态度的文艺,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其二是“也许,

不肯定,不一定(他可能不知你来);表示可能性(那不可能是真 的)” 1

现代汉语中表可能的词语包含在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的发展的种

种趋势,是潜在的、未实现的,现实是指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从概率 角度来看,大约就是概率大于 0 但是未能达到 100%。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就要面对着数不胜数的挑战及机遇。而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聪明人、谨慎人都要顾前虑后,根据客观事物的表 面并凭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未来发展倾向的评估和预报。逐渐成为生 活经验。这一事实通过每一种语言中大量的表可能性词语和语言方式的 形成体现出来。汉语就有“可”、“能”、“可能”、“能够”、“也 许”、“或许”、“可以”、“大概”、“会”等。越南语中也有“có thể”、“khả năng”、“sẽ”、“có lẽ”、“không chừng”、“liệu có”等。其中,

“có thể”是最常见的,而且这个词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

“能”、“能够”、“可以”等。在这些词中有的是多义词,有的是兼 类词。但是,其中都有表可能的意思,因此,不少词典在注释词义时从 中用这个词来当做那个词的近义词。(下面在进行每一个词的词语和用 法时将说明清楚)。

1.2.1.2 现代汉语表可能性的一些重点词语简介

在进行此项研究的过程中,由于论文篇幅的关系,加上我们所选 的研究客体是越南非汉语专业本科生,则要考虑到接受调查的学生的学 习课程,所以我们拟定选择现代汉语“能”、“可能”、“也许”、

“可以”、“会”等五个表可能性的词作为偏误考察的对象,这样就能 将研究范围控制到合理的程度。以下,我们将根据《现代汉语用法词 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现代汉语词 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词典对这些词的解释并进一步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各自的意义如下:

在此,我们根据中国一些权威词典的解释,将“可以”的词性和词 义总结如下:

从词性来看,“可能”一词共有名词、形容词、副词三个词性。

“可能”一词的意义则有表示可以实现、表示“能否”、表示也许、表 示能成事实的属性,有“可能性”等四个意思。下面按照其词性介绍。

其一是形容词,表示似乎可以。例如:

(1) 我们要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2)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公司提前完成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其二是名词,表示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例如:

(3) 领导人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工作是非常合理的。

(4) 我们认为事情的发展不外有两种可能。

其三是副词,有“也许”的意思,相当于“或许”。例如:

(5) 他可能早就开会去了。

(6) 看来,今天可能要下雨了。

“可能”的近义词是“大概”。

从用法上看,“可能”用来表示猜测、推断。

可能与现实有着一定的关系。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 一的关系。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是可能。现实作为当下的客观存 在,标志着事物的现状,着眼于眼前,可能作为事物的潜在的趋势,标 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因此,可能与现实具有质的区别。

就这一点而言,可能与现实的对立的。可能与现实有是统一的。可能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潜在的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充分展开并已经实现的可能,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首先是可能的,有着先在并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现实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潜在事物未来发展方向。发

展是一个可能与现实相互转化,即现实中不断产生出可能,可能又不断 变为现实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那,我们应该怎么把可能变为现实呢?当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客观条 件已经具备时,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主观努力,需要创造有利的发展条 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下面,我们就领举 几个例子说明:

(7)能力永远和它的发挥有关,不论这种发挥是现实的或是很可能 会实现的。

(8)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9)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

(10)才能存在于悟性之中,它常常可以由遗传获得;天才把理性 和想象力变成行动,很少以至根本没有遗传的可能。

(11)关心孩子是必要的,但若把他前进道路上的石块全部清扫干 净,坑坑洼洼全部垫平,他可能暂时平平安安,但同时也失去了走坎坷 道路的能力。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28

越南非专业学生表可能性词语的偏误情况调查与分析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28

在进行越南非汉语专业本科生表可能性词语的偏误研究过程中,

由于时间和论文篇幅的关系,本人拟定选择个案研究,研究客体为河内 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 170 名本科生。这些学 生已经完成了在校学习的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课程,也就是基本上完成 了中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课程。

我们之所以选择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和四 年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客体是因为,他们都是我校的学生,在攻读研究生 的过程中,我有较多机会在校了解情况,因此易于争得同学们的支持。

据我们了解,作为二外的汉语课程共有 210 节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和 二年级,但是也有的学生不能在一年级开始报名学习二外,他们就可以 等到二年级才报名,汉语课程会延长到三年级才结束。到目前为止,教 学所用教材还是以杨寄洲编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 汉语本科系列教材》第一册到第四册的第十六课为基本教材。完成了在 校的汉语作为二外的课程,学生们就完成了现代汉语中级初期的阶段,

可以参加并通过汉语水平三级考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也在一定的 程度上接触了“也许”、“会”、“可”、“能”、“可以”等较多的 表可能性的词语,其中包括可能补语这一重要的语法点。由于时间和工 作的关系,加上我撰写论文的进度,一直到五月初我才设计好用来调查 的练习问卷,正好本校的第二学期也停课了,我们只能联系到在校的三 年级和四年级同学帮忙填写问卷。其中三年级本科生为 132 名,四年级

考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到学生们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的认 别、意义及用法的具体情况,从而发现其偏误现状。为了获得可靠依 据,本人拟定设计了共有五项练习作为调查问卷,包括(1)请学生列 出自己学过的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2)选词填空;(3)翻译练 习;(4)找出相当于越南语Mùa đông năm nay có thể lạnh hơn năm ngoái

句中 có thể 的汉语表达;(5)请学生以“夏天”为题写一篇 250 字左右

的文章,要求文中尽量用上表可能性词语。这些练习托学生在 70 分钟 的时间内当场答题。

我们发去调查问卷 170 份,收回来合格的有 138 份,所占比例为

81.18%。所谓不合格的包括完全留空白,不答题和一部分只回答试卷上

的一部分内容,留下的空白包括一个练习以上,共有 32 份。我们拟定

从这 138 份合格的试卷中找出相关的偏误并进行分析与归类。调查结果 及分析具体如下面所述。

2.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2.1 练习一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于第一练习,要求学生列出自己学过的现代汉语表可能性的 词。调查结果如下。在接受调查的 138 名学生中,只有 4 名不提出答 案,占 2.90%。其余都列出 2 到 7 个表可能性的词,一般包括“可 以”、“能”、“可能”、“会”、“也许”、“应该”等。遗憾的 是,还有的学生将“如果”、“容易”、“比较”等词也列入了表可能 的词的名单中,导致错误。这些学生所占比例也极少,仅有 11/138 名,占 7.97%。

从用来调查的练习一的调查结果可见,大多数学生都会认得出什么是表可能性的词,所列的词至少是两个,之多达六个。没有列出任何

一个的仅有 4 名,占 2.90%。我们将答错的和没有提出答案的数字放在 一块,看成错误的,共有 15/138 名,占 10.87%。其余算作是回答正确 的共有 123/138 名,占 89.13%。练习一的调查结果可以图示如下:

图 1:练习一的调查结果示图 从调查结果图示可见,非汉语专业本科生学完了汉语作为二外的 课程,也能够积累下一定程度的表可能性的词,并意识到什么是同义词 和近义词。将一些不是表可能的词错误地列入表可能性的词的名单仅有 极少一部分。这是可喜的事。然而关键在于学生们是否能够将类词中的 每一个的词类、词义和用法区分开来,并且能够将一些可以互换的近义 和同义词划分成每一组。为了进一步调查这一方面的情况,下面的练 习,我们已经列出一些可以同时接受两个以上的近义词来填空,让接受 调查的同学去认真考虑。

2.1.2.2 练习二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第二个练习,我们设计了共有八个例句并提供五个表可能性的 词,需要接受调查的学生按照具体的每个例句选词填空。为了让学生可 以掌握近义词和同义词并选择可以接受的若干个词填在一个空白处上,

我们提醒同学们可以选两个以上的答案。考察结果表明,100% 学生都答题。但是也有一些答错。具体情况如下。

对例 1 而言,“我看来,今天下午„„下大雨”而言,最佳答案 应该是“可能”、“也许”、“会”,这三个表可能的词都可以用来填 上这一句的空白处,句子成立。然而还有 7/138 名学生选择“可以”和

1 名选择“能”来填空。一共占 5.80%。

(21)* 我看来,今天下午可以下大雨。

以上之所以是错句是因为,“可以”虽然表事情可能发生,但是 它还有客观条件是否允许事情发生或者表示适宜(如第一章所述)。但 是,在这个例子里,根据上下文的结合,尤其是“我看来”都明显的表 达我根据客观天气的表现“估计”中判断下午下雨的可能性。而不含有 客观条件是否允许下雨的事情。这一句的正确表达形式是:

(22)我看来,今天下午可能/也许/会下大雨。

关于以下错误的答案

(23)* 我看来,今天下午能下大雨。

偏误类型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48

根据考察出的偏误现状,我们进行归类,非汉语专业本科生对现 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偏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2.2.1 误认 根据用来调查的练习一,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调查列 出现代汉语表可能性的词的过程中,将“如果”、“想”、“比较”等 不是表可能性的词也混为表可能的词。其中,“如果”表假设的意思,

常与“就”构成“如果„„ 就„„ ”结构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遗憾的是这种句式到了初阶阶段末期和中级阶段初期最为常用,但是也有

的学生因误认而列入表可能性的词语之中。“ 想”一词根据王同亿

(1993)编著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共有以下几个意思(1)

想念、羡慕;(2)思考、思索;(3)希望、想要;(4)料想、猜 想、意想、推想等意思。其中,很可能这些学生根据“想”的第四层意 思将其归为表可能的词。遗憾的是,“猜想”是表示判断的一个动词,

其宾语则是判断的内容。“想”本身没有表可能性的意思。还有“比 较”一词,根据王同亿(1993)编著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共有 两层意思,其一是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像“把译文和原文 比较一下”;其二是表示具有一定程度,像“说得比较清楚”。根据以 上两层意思,“比较”一词绝对没有任何表示可能的意思。因此,将

“比较”列入表可能性的词语之中是错误的。

根据考察所获得的偏误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越南学生使用现代汉 语表可能性的词语时错用的现象也是常见的。最明显的是把“可能”、

“也许”等词与“可以”混用导致偏误。例如:

(43)* 今年冬天可以比去年(冬天)冷。

以 上 一 句 中 错 用 了 “ 可 以 ” 一 词 , 应 该 改 为 “ 也 许 ” 、 “ 可能”、“会”、“大概”、“有可能”、“很可能”等都是正确的。但是,用上“可以”句子不能成立。因为“可以”带有客观条件的允许事情才可能发生。但是,天气是自然现象,天气客观于人,人们只能够按照自然界运转的规律,同时凭借自己对自然现象运转的经验来判断。判断的结果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这里只能用纯粹表示判断的词语才行。当然,用上这些词句子成立,没有毛病,但是每个词都有不同的语义色彩,比如,用“也许”就说明这种可能性的程度低,而用“可能”程度会更高一层,若用上“很可能”的话,所表示的

程度是很高的。再说,“会”是单音节词,其他的都是多音节的,而且

“会”还可以用在“也许”、“可能”、“大概”、“有可能”、“很 可能”等的后面,加强其判断和事情可能发生的语气。

多用的现象指的是,句中不要加上这个词但是语言使用者有用 上,导致偏误。比如:

(44)* 因为夏天可以最高温度是四十度所以我们打算去海边旅行。

以上一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所表示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夏 天最高温度是四十度”导致我们的决定是“打算去海边旅行”。两个分 句由“因为”和“所以”连接起来就构成完整的因果关系的复句。然 而,某一学生又将“可以”加在第一分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导致偏误。

只要将“可以”删除句子就会成立。因此,我们将这一种偏误归为多用 的。再如:

(45)* 今年我哥哥大学毕业了,也许可能六月回来。

以上一句中,写作的人凭借他的哥哥今天大学毕业了,学习任务 完成了,所以在估计中可能回来。他用上表可能的词来做出判断的意思 是正确的。但是只要用上“可能”或者“也许”就行了。在这一句中,

他同时用上两个共同表示可能性的、可以互换的词是不必要的,因此也 造成了错句。应该删去其中的一个,只要留下或者“也许”或者“可 能”就行。因此,我们也将这一句归为因多用而造成偏误。

所谓错位指的是学生使用表可能性的词时,将其设在句中的错误 位置上,导致语法上的毛病。例如:

(46)* 可以今年夏天我去旅行。

以上一句中,主语是“我”,谓语是“去旅行”,还有前面的

“今年夏天”是特指时间的状语。其余还有“可以”是表示可能性的词 语,但是,“可以”的意思偏重于我学习和工作不忙,家务事也不多,

父母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交代我,主观和客观的条件都会允许我去旅行,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53

对教学的建议 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ã 59

表可能性的词语教学主要属于词汇教学,但也关系到语法教学。

众所周知,词是构成句子的单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句子被看做交 际的最小语言单位。因此,词汇被视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越丰 富,越能为语言表达提供更多的选词空间,而句型的具备越多越能为 语言表达提供更多的组句空间。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关键在于为学 生积累单词和语法结构以及句型提供方便。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丰富多 样的语言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的词汇 教学也不例外。

词汇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词汇教学做得好,学习者可以通过课 堂教学掌握词汇的词性、词义及其用法,从而运用于语言交际的实践 中。当今的外语教学侧重于交际,以交际为教学原则,力求实现学以致 用的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好好配合,严格遵守精讲多练 原则的原则。教师在讲授词汇的词性、词义及用法基础上,灵活多变地 设计出丰富的语言情景让学习者按照这一语言情景选词组句进行交际。

新学到的词汇结合学过的词和句型尽量运用于输入和输出两个语言教学 环节,也就是运用于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其中最突出的是情景说话 和写作这两个输出活动,使学生的词汇量不断丰富起来。随着词汇量的 加大,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提高,进而可以从同义词、近义词中 选择最为恰当得体的词语进行交际,以便取得最佳好的表达效果。

每一种语言包括汉语在内从语音上看都存在着大量的多音词和同音词,导致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难以辨别,容易混淆。从词性方面,汉语的兼类词是常见的。例如,“会”一词,既是动词、能源动词又是名

词用。“可能”既可以当动词又可以当形容词和名词等。从语义方面上 看,现代汉语有很多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这些也成为汉语作为外 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词义的感情色彩而言,汉语也像其他语言一 样,有中性词、褒义词和贬义词三类。如果不能辨别会容易导致褒贬义 混用。而有一些词表面上是相似的而词义和用法上又是有区别的。特别 是在越南语中有的汉语借词进入越南语以后发生了变异,比如汉语的

“可以”和越南语的“khả dĩ”、汉语的“可能”和越南语的“khả năng”。其间都有异有同。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要看重词汇教学并进行词汇方面的读音、词性、词义和用法上的对比,

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理解、得体使用,从而提高词汇运用和表达能 力,以免望文生义和褒贬混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组织教学的角色,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方的指导,学生就像在夜里走路,模糊不清是难免的。但是教师的指导没有方法,学生不能体会,从而认不出自己的偏误,也不能理解偏误的缘由,不懂得如何纠正。这样也没用。实际上,有的教师因为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境况,导致不能灵活地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笼统地将汉语专业本科生和非汉语专业本科生这两种教学对象混在一起,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也不一定取得最好的效果。至于教师对学生的偏误所采取的态度,我们认为即无须视为大敌,也不应该过分挑剔;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认真进行技能训练,不要因为怕错而不敢开口。同时,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态度看待偏误且认识到偏误是不可避免的。换言之,教师对学生的偏误应该避免极端看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及良好的方法并树立对学习进步的希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以外,还 要擅长通过语言对比包括汉越语言对比,也就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

同时也要注重目的语中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语言点的对比以便充分利 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提高教学效果。对现代汉语表可能性词语教学 而言,教师如何运用语言对比进行教学为好呢?我们认为,首先是将汉 语中“能”、“可能”、“也许”、“可以”、“有可能”等表示可能 性词语进行对比。对比的范围包括词性、词语及用法等方面,让学生能 够区分开其间的异同。与此同时,还要将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 式,如“có thể”、“có khả năng”、“có lẽ”、“khả năng”、“chắc”等进行对 比,阐明其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练习,通过汉语交际实践牢 记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形成良好的语言技能。

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注重并运用词汇教学技巧这一问题,

经考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关于解释词汇的技巧。从解释词义来看,可以采取下面几 种方法:(1)以旧词释新词;(2)也可以根据语素来推测词义;

(3)形象释义;(4)表演;(5)利用语境释义;(6)通过例句释 义;(7)利用上下文释义;(8)近义词比较;(9)反义词对比;

(10)扩展词义;(11)归纳词义;(12)目的语和母语词义对比;

(13)通过翻译释义;(14)通过问答释义;(15)通过学生讲解引发 他们掌握词义等多种技巧。

第二、关于词用法的解释。从解释词的用法来看,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词语搭配实例来解释;(2)通过直接说明来解释其用法等方法。

第三、关于词汇练习的技巧。关于词汇练习的技巧,词汇练习指 的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掌握了词义和基本用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反 复操练与实践,以便达到熟巧,运用自如。词汇练习大体上可以分为记 忆练习、辨别联系、用法练习和理解练习等四类。

Ngày đăng: 06/12/2022, 09:05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