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ritical analysis of hsi mu rens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journey embarked on the greenland in search of humanity

319 762 0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si mu rens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journey embarked on the greenland in search of humanity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边缘独嘶的胡马:析论席慕蓉诗学中 无怨的寻根情结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SI MU REN’S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 JOURNEY EMBARKED ON THE GRASSLAND IN SEARCH OF HUMANITY 张萱萱 TIONG SHIUAN SHIU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7 边缘独嘶的胡马:析论席慕蓉诗学中 无怨的寻根情结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SI MU REN’S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JOURNEY EMBARKED ON THE GRASSLAND IN SEARCH OF HUMANITY 张萱萱 TIONG SHIUAN SHIUAN (B.A. Hons,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7 Acknowledgements I am greatly appreciative to NUS for grant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fieldtrip grants throughout this period of my research study, allowing me to concentrate whole-heartedly on my dissertation.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and utmost appreciation to my supervisor, Assistant Professor Lin Pei-Yin(林姵吟助理教授)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her kind guidance, effort and time taken, thorough screening,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which proved invaluable throughout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Her patience and understanding have encouraged me greatly along the way. When I was having a hard time writing my first few chapters, she only gav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without pressurizing me on my dateline, which I am deeply appreciative of. Due to the harsh weather conditions and uncertainties of the Mongolian fieldtrip, I had wanted to give up in the beginning in search of the roots of the poet; however, it was her words of encouragement which gave me the drive and strength to embark on the venturous journe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ssistant Professor Ong Chang Woei(王昌伟助理教授)for acting as my supervisor, on behalf of Dr Lin when she is in Cambridge England teaching. Special thanks to my Research Seminar Module(论文研习课) tutor,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容世诚副教授)for stimulating and motivating me to 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my research topic. I greatly appreciate his style of teaching and the intriguing ideas he introduced, which infinitely broadened my way of thinking and reshaped my theoretical framework, as well as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beginning of my research. Great appreciation to the Head of Chinese Departme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uk Yin(李焯然系主任兼副教授)for giving me the contacts of his Mongolian friend Mr Ba Te Er(巴特尔先生),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weather conditions in Inner Mongolia. In addition,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my gratitude to Associate Professor Lo Yuet Keung(劳悦强副教授)for his kindness in providing me with materials related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despite it is not his field of research. Many thanks and salute to my mentor, who was also my ex-supervisor for my honours thesis, Dr Yeo Song Nian(杨松年博士), for giving me insightful advice on my research and providing me the contacts of Mr Li Rui Teng(李瑞腾先生)to locate the poet Mdm Hsi Mu Ren(席慕蓉女士)who is residing in Taipei currently, as well as helping me to bring the latest academic materials and thesis for my reading from Taiwan. I gladly appreciate Mr Li Rui Teng for taking the time and trouble in contacting Mdm Hsi i on my behalf and Mdm Hsi for agreeing to communicate through mail writing and fax despite her busy schedule, I hereby sincerely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both of them. Not forget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Mr Ye Zhong Da(新竹师范 学院美劳教育学系主任兼美劳教育研究所所长叶忠达先生)for allowing me to zap the related school publications in the general office; Dr Zhang Quan Cheng(美劳教育系 张 全 成 教 授 ) and Dr Wang Ding Ming ( 美 劳 教 育 系 王 鼎 铭 教 授 ) of National Teaching Academy of Taiwan(Xinzhu)(新竹师范学院), whom gladly provided all the relevant and essential materials(including relevant websites) related to my research, and short interviews with me regarding side issues of Mdm Hsi, during my fieldtrip to Taipei last June. Special thanks also go to my dear friends: Shunzhen for accompanying me to the Academia Sinica(中央研究院)and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国家图书馆)to access the borrowing system and materials sourcing. Dr Lin & Zhixian for sending me to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国立台湾大学)on a heavy downpour evening to search for my materials. Wanling, Xiufang, Huanghua, Peiguang, Yaorong, Yingxia and Junying for providing me with additional ideas and sources of materials. Dezhao for providing all the relevant materials, inform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my research, by introducing and sending me all the interesting web links and Mongolian songs of Hsi Muren. Zixiang, for proof-reading my research proposal. His sincere encouragement, care and concern for my health are deeply appreciated. Ricky, for motivating me and studying together in the NUS library during May. Shunzhen, for her encouraging support, patience, and listening ear whenever I am stressed and emotionally down in my research progress. Heartfelt gratitude in salute to my travel mate Xiaowen, without her courageous move and direction leading my journey to Inner Mongolia would still be a faraway dream.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Mongolian friends made in Ke Shi Ke Teng Flag(克什克 腾旗)、Hailar(海拉尔) and Manzhouli city(满洲里市), namely Hada(哈达), friends and family, Mr Men(门先生) and family, and Mr Men’s friends for guiding us on the right path in search of Hsi Mu Ren’s hometown & roots. Jing Peng Mongolian Primary School (经棚蒙古族小学) for providing me with Hsi’s grandfather materials and the school magazine. Despite the hectic train traveling, harsh weather conditions, uncertainties, difficulties, dangers and poor health condition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fieldtrip, I am glad to have fulfilled my dream with the help of so many wonderful souls, without whom my journey embarked would never have been possible.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consideration and supporting me through ii the difficult times I had in the midst of my study, especially my mother for insisting on accompanying me to Xinzhu to my survey and fieldwork, so as to ensure my safety. My sister for her encouragement and patience in listening to my grumbles, helping me to modify my photo gallery and my IT expert brother for coming to my rescue whenever I typed too long and burnt the monitors of the computer. Their consideration, love and patience have given me the moral strength and impetus to strive further. iii 目录 致谢词(Acknowledgements) i 论文摘要(Abstract) v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章 缘溪逐水逆洪流-席慕蓉飘浮失根到启程寻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章节安排与全文脉络 生平事略:向北奔涌大江河 寻根路程:还原乡愁解乡心 怀乡诗文:寻根激发创作欲 文化渊源:中西南北大熔炉 思归悠悠活水源-返乡前席慕蓉诗作论析 第一节 个人生活抒情音:思想题旨与美好乡愁 第二节 纤云弄巧织锦图:创作手法与艺术情境 第三节 寻根溯源望北方:原乡情结与异乡纠结 第四章 奔流不息大江河-返乡后席慕蓉诗作论析 第一节 民族山川抒乡音:思想题旨与文化乡愁 第二节 千江有水千江月:创作手法与艺术情境 第三节 长啸野马故园情:异乡情结与原乡遇合 第五章 流泉千里觅清源-寻根终极关怀 第一节 寻根情结:挖掘生命内在根源 第二节 明心可鉴:探索诗歌内在根源 第三节 原乡追逐:建构理想文化乡土 第六章 百川汇成新生母河-结论 15 24 26 28 28 33 41 51 64 64 102 132 142 142 168 192 214 214 223 228 233 iv 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英文参考书目 240 240 256 附录 259 1a. 席慕蓉中国期刊评论文献回顾索引 1b. 席慕蓉台湾期刊评论文献回顾索引 2a. 席慕蓉中国报章文献回顾索引 2b. 席慕蓉台湾报章文献回顾索引 3. 席慕蓉点滴回顾:生平年表 259 262 267 268 272 统计表 i 1. 席慕蓉创作栏(总书目) 2. 席慕蓉诗选、诗集与诗画集总目 3. 席慕蓉诗歌创作情况与题材分类 4. 中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作品统计 i iii iv xxxiv 插图一览 xxxv 1. 席慕蓉其人其字 2. 南国风貌之台湾剪影 3. 北地风情之蒙古掠影 xxxv xxxvii xlii v Abstract Hsi Mu Ren (席慕蓉,1943-)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oets from Chinese speaking communities. As a Taiwanese poet who bears the blood of the Mongolians, Hsi made her first trip to Mongolia in search of her own roots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nly in her late forties due to her diasporic background.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Hsi’s continuous nostalgia and root searching complex for Mongolia with a focus on her unique marginal ethnic status and alienated perspective,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her works before and after her debut visit to Mongolia in 1989. It regards the sentiments for beautiful things, melancholic tone, and retrospective viewpoint prevalent in Hsi’s earlier love poems as a revelation of her yearning for homeland. It also argues that despite initially driven by her personal need, Hsi Mu Ren’s root-searching after her Mongolia-bound journeys is no longer restrained to her lost childhood, but extended to concerns for the entire Mongolian culture and for the simple humanity of mankind.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major themes, as well as Hsi’s literary styles, poetic images and use of language, this dissertation underlines Hsi Mu Ren’s neither Taiwanese nor Mongolian periphery ethnic status, and how this feeling of “other-ness” has evoked the poet to embark on a deeper search for selfhood and a reliable cultural identity. It concludes that it is exactly this marginal/periphery status that has made Hsi Mu Ren’s poems so different from the nostalgic works of her contemporaneous writers. Her viewing Mongolian culture as an ideal cultural paradise not only subverts the China-centrism in which Mongolian culture is marginalized, but also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ongolian nomads. vi 边缘独嘶的胡马:析论席慕蓉诗学1 中无怨的寻根2 情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 1.1 ♦ 研究动机 由中心退守边缘--“诗因生命而苏醒” “生命因诗而苏醒”。 诗歌历来是文学中感受生活最灵敏的神经枢纽, 诗人将自己对世界一切事物的主观意念,予以形象化和意境的创造,而为读者 提供一种审美情趣,堪称“文学中的文学” 。不过,尽管传统诗歌曾经立于崇 高的中心与主流地位和具备“诗言志”的多重社会功能,按美国学者奚密的见 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商业化和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广播、平面与影视多媒体、 “诗学”意味着与诗歌有关的所有学问,或者说是一门关于诗的学问,往往包含诗的定义、起 源、分类、结构要素、作法、功能、演进等,涉及面颇广。不过,囿于篇幅,本文特将席慕蓉 的“诗学”界定为诗人笔下所创作的全部诗篇,即所有新诗和散文诗作,不过,由于“诗学” 一词核心在于“学”字,因此,本文着重在重新认识与省思席慕蓉的诗歌作品及其创作方法, 其中还包括海内外学者对席氏诗歌的评价,通过这一论析过程进行再反思。 “根”(root)一般指称个人的根源,既可以是抽象的符号或理想的象征,即血脉或家族根 源,亦可以是现实能指,即空间所在的“家园”,具体有形可感。不过,本文却突破传统意义 上的寻“根”之行,“根”反而转向更为深广自然的生命本源,以及以蒙古作为人类性灵渴求 的理想象征符号,因此,本论文的英文命题以“humanity”为代名词,实与“root”有内在的关 联。更多论述详见后文,此处不赘。 原句为“在心灵最幽微之处,生命因诗而苏醒。”,见席慕蓉再版诗集《七里香》的新版序 〈生命因诗而苏醒〉一文,作者简明精确地直抒自己对诗歌创作所抱持的态度,无疑彰显个人 的文学观,同时正面肯定诗歌在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所存在的艺术及审美价值。见席慕蓉《七里 香》(台北:圆神出版社,2000),页 I-IX。 台湾学者杨昌年将“诗”贯以“一切文学中最为精炼”的“文学中的文学”之雅誉,并以此界 定“诗”的定义。见杨昌年《现代诗的创作与欣赏》(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页 1。 奚密在〈从边缘出发:论现代汉诗的现代性〉一文中,利用“边缘”(periphery/margin)的概 念来讨论现代汉诗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边缘”可以触及诗史上几个重要的运动和争议,并 提供一套理论架构来分析现代诗(美学和哲学)的现代本质:“边缘”的意义具双重的指向; 它既意味着诗之传统中心地位的丧失,亦暗示着新的空间的获得,使诗得以与中心文体展开批 判性的对话,见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页 1-55。台湾学者林淇瀁也在〈长廊与地图--台湾新诗风潮的溯源与鸟瞰〉一文 中,针对奚密从边缘出发的历史位阶,重新审视现代汉诗(中国与台湾的新诗)的发展脉络, 赋予肯定,但却同时指出奚密论述上的盲点,反而将台湾新诗发展的边缘处境归咎于历史上的 政治成因,即日本殖民统治者执行等级化和边缘化的结果,而导致台湾文坛欠缺主体性与产生 认同倒错的困扰,详见林明德编《台湾现代诗经纬》(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页 9-12,此处不多赘述。 互联网)的兴盛,诗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mass popular culture) 之间的距离日益悬殊。纵使新诗的传递媒介是白话,但新诗并未因此而吸引广 大的消费群众,反而常被大众流行文化的浪涛推向文坛的边缘处境。 就台湾整个文学环境及其演变的轨迹而言,新诗所展现的实验性与前卫 性毋庸置疑,有时(如 50 年代台湾的现代诗)甚至由它率先反动,其他文类才 跟进;然反主流(anti-current)的文艺作品,不论在哪一个时代,在该时期势必 为当道的创作群与具有保守倾向的读者群所排斥。其次,不少新诗诗作实验性 过强,着重形式,造成一般读者阅读上的障碍,故乏人问津,甚至经常面临低 靡滞销的窘状。再者,不少新诗创作题材不离个人情爱的窠臼,故难受到批评 家或文学史家所重视。因此无论是战前或战后的台湾,纯抒情的浪漫主义始终 未曾取得主导地位, 在评论家的眼中,通常只能降格以求,成为附属于主流, “庶出”的一支 ,难登大雅之堂。 ♦ 低靡中的旋风--“席慕蓉现象” 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贵胄后裔--穆伦.席连勃,台湾女诗 人席慕蓉(1943-)的诗作,在低靡的新诗销售市场中却一枝独秀,以《无怨 的青春》创造罕见的“席慕蓉畅销现象”,在中台两地都刮起畅销旋风。席氏 自 1981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之后陆续发表《无怨的青春》、《时光 九篇》、《河流之歌》、《在那遥远 的地方》、《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迷途诗册》及近期新诗集《我折叠着我的爱》等,其诗作产量丰盛, 近 400 首。单在台湾出版界,由大地出版社所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 香》,一个月内再版,销售量高达 万 千册。其后,此诗集以每两个月 版 的速度增印,迄 1983 年 10 月为止,已发行 15 版(每版 2000 本),其销售数 孟樊在《当代台湾新诗理论》一书中,以席慕蓉诗集的畅销现象来推论所谓的“大众诗”在台 湾已经出现,他选择用“大众”(mass)而不用“通俗”(popular)一词的原因之一,正是后 者含有明显的贬义。但其实不然,诚如杨宗翰在〈诗艺之外--诗人席慕蓉与“席慕蓉现 象”〉一文中指出,在英语中,“mass”与“mass culture”才是真正带有轻蔑意味的词类。后 者是由德语“masse”与“kultur”所组成,意指“缺乏文化教养的多数人所用之象征产品” (the symbolic products used by the “uncultured majority”)。张大春于〈讲评意见〉一文中,也一 语道破:“脱略此一贬义的话,孟樊先生实仍然是从‘通俗’的角度(也就是‘大众所喜欢或 接 受 ’ ) 去 理 解 ‘ 大 众 ’ 的 。 ” 相 较 之 下 , Herbert J. Gans 在 《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论著中,所采用的“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流行”艺术(popular arts)则是较积极正面的词类。不过,杨宗翰点明,仅就中文语义而 考,“通俗”、“流行”、“大众”诸词并不适合置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来衡量,所谓“通俗” 是就性质而论,“流行”则是一种现象;而“大众”指的是多数或某一类群体--三者间既有 交集却又各自独立,不能轻易视为同一。无论是“通俗诗”、“流行诗”抑或“大众诗”的选 用,都有其弊脚,笔者惟有采折衷策略,姑且不过分强调词义的褒贬色彩,暂以“大众流行文 化”(mass popular culture)释题。 孟樊〈无怨无尤的青春与爱--读席慕蓉的诗〉,见《台北评论》卷 6,1988 年 月,页 66- 68。 145. 1983 年 11 月 28 日 诗的成因 艺术 新诗 146. 1984 年 月 15 日 思古幽情 新诗 147. 1984 年 月 30 日 结绳纪事- 有些心情, 一如那远古 的初民。 残缺的部分 人生 新诗 148. 1984 年 月 12 日 山樱 自然 新诗 149. 1984 年 月 29 日 子夜变歌- 人 传 欢 负 情,我自未 思古幽情 新诗 开门去,始 知子夜变。 -古乐府 成长的定义 时光 新诗 150. 1984 年 月 22 日 151. 1984 年 月 22 日 雨后 人生 新诗 152. 1984 年 月 素描时光 时光 新诗 153. 1984 年 月5日 1984 年 月 19 日 尾声 艺术 新诗 悬崖菊 自然 新诗 155. 1984 年 月 24 日 历史博物馆 - 人 的 一 生,也可以 像一座博物 馆吗? 人生 新诗 156. 1984 年 月2日 无言歌 爱情 新诗 157. 1984 年 月2日 我 人生 新诗 154.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席慕蓉经典作 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 《时光九篇》、《河流之 歌》、《世纪诗选》、 《在黑暗的河流上》、 《席慕蓉作品精选》、 《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河流之 歌》、《世纪诗选》、 《一日.一生:席慕蓉诗画 集》、《席慕蓉(40 年回 顾)》、《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xv 158. 1984 年 月 11 日 无心的错失 人生 新诗 159. 1984 年 10 月 17 日 中年的短诗 (四则) 艺术 新诗 160. 1984 年 11 月 13 日 长路 杂感(抒情) 新诗 161. 1984 年 11 月 19 日 人生 新诗 162. 1984 年 11 月 19 日 誓言-我将 终生用一种 温柔的心情 来 守 口 如 瓶。 幕落的原因 艺术 新诗 163. 1984 年 11 月 23 日 写 给 海 洋 (三篇) 自然 新诗 164. 1984 年 12 月 31 日 苦果 爱情 新诗 165. 1985 年 月7日 1985 年 月7日 四十岁 时光 新诗 时光的复仇 (三篇) 时光 新诗 167. 1985 年 月 28 日 雨季 爱情 新诗 168. 1985 年 月 20 日 良夜 自然 新诗 169. 1985 年 月8日 真相 自然 新诗 170. 1985 年 月 14 日 菖蒲花 自然 新诗 171. 1985 年 月6日 美酒 闲愁 新诗 172. 1985 年 10 自传-垦丁. 自然 新诗 166.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席慕蓉 (40 年回顾)》、《在黑 暗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在黑暗的 河流上》、《席慕蓉作品 精选》、《席慕蓉经典作 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婆娑之 洋.美丽之岛》、《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席慕蓉经 典作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xvi 月 12 日 龙坑印象 173. 1985 年 10 月 30 日 174. 1985 年 11 月4日 忧思-写给 一个曾经美 丽过的海湾 酒 的 解 释 (两章) 自然 新诗 自然 新诗 175. 1985 年 12 月 30 日 蜕变的过程 人生 新诗 176. 1986 年 月7日 一千一零一 夜 爱情 新诗 177. 1986 年 月 12 日 沧桑之后 人生 新诗 178. 1986 年 月 24 日 少年 青春 新诗 179. 1986 年 月 18 日 沙堡 自然 新诗 180. 1986 年 月 11 日 思古幽情 新诗 181. 1986 年 月 28 日 艺术 新诗 182. 1986 年 月 14 日 在黑暗的河 流 上 - 读 〈越人歌〉 之后 馈赠-把我 的一生都放 进你的诗里 吧。 夏夜的传说 -一沙一界. 一尘一劫 自然(宇宙、人 生、时光、爱 情) 新诗 183. 1986 年 月 29 日 见证-记社 顶珊瑚礁 自然 新诗 184. 1986 年 月 29 日 忠告 人生 新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忧 思》、《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河流之 歌》、《世纪诗选》、 《在黑暗的河流上》、 《席慕蓉作品精选》、 《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席慕蓉 (40 年回顾)》、《在黑 暗的河流上》、《席慕蓉 经典作品》、《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席慕蓉经典作 品》、《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婆娑之 洋.美丽之岛》、《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河流之 歌》、《世纪诗选》、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鸟语花 香:野岛田园诗》、《山 水》、《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时光九篇》、《婆娑之 洋.美丽之岛》、《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九篇》、《婆娑之 洋.美丽之岛》、《在黑暗 xvii 185. 1986 年 11 月1日 盐漂浮草 乡愁 新诗 186. 1987 年 鹰 自然 新诗 187. 1987 年 海鸥 自然 新诗 188. 1987 年 新泉 哲思 新诗 189. 1987 年 玛瑙湖 自然(蒙古乡 情) 新诗 190. 1987 年 乡愁 新诗 191. 1987 年 乌里雅苏台 -为什么我 永远不能在 二十岁的一 个夏日微笑 着刚好路过 这个城市? 漂泊的湖- 罗布泊记 爱情 新诗 192. 1987 年 月 25 日 镜前 时光 新诗 193. 1987 年 月 26 日 美丽新世界 爱情(今世前 缘) 新诗 194. 1987 年 月4日 预言 爱情 新诗 195. 1987 年 月7日 沉思者 时光 新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那遥远的地 方》、《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在那遥远的地 方》、《鸟语花香:野岛 田园诗》、《一日.一生: 席慕蓉诗画集》、《在黑 暗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在那遥 远的地方》、《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那遥 远的地方》、《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那遥 远的地方》、《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那遥 远的地方》、《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那遥 远的地方》、《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一日.一 生:席慕蓉诗画集》、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xviii 196. 1987 年 月 27 日 去夏五则 爱情 新诗 197. 1987 年 月 10 日 时光 新诗 198. 1987 年 11 月8日 人生 新诗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一日.一生:席慕蓉诗画 集》、《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199. 1987 年 11 月 18 日 旅程-逍遥 兮,由黑暗 至于灿烂; 逍遥兮,由 灿烂至于黑 暗。-唱赞 奥义书 秋来之后- 历史只是一 次又一次意 外的记载, 诗,是为此 而补赎的爱 给黄金少年 劝谏 新诗 200. 1987 年 12 月 18 日 1987 年 12 月 21 日 多风的午后 杂感 新诗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迷途诗册》 交易 乡愁 新诗 202. 1987 年 12 月 22 日 静夜 爱情 新诗 203. 1987 年 12 月 28 日 乡愁 新诗 204.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祖训-成吉 思 可 汗 : “不要因为 路 远 而 踌 躇 , 只 要 去,就必到 达。” 唐努乌梁海 乡愁 新诗 岸边 人生 新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在那遥远的地方》 后记 乡愁 新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湟水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湖泊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 205. 206. 207. 208.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那遥远的地 方》、《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xix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草原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牧马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命运 乡情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无悔 民族文化(特 性)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爱马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羊群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神祗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沃野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风景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腹背 乡情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信仰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塔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陵寝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变易 哲思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冢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说书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xx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出版年 份) 1988 年 追寻 乡情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苍茫 乡情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敖包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风沙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瀚海 乡情(自然)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旧事 民族文化 散文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夏夜的要素 自然 新诗 《边缘光影》、《水与石 的对话》、《在黑暗的河 流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心灵的河流》、 《水与石的对话》、《时 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鸟语花香:野岛田园 诗》、《席慕蓉(40 年回 顾)》、《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水与石 的对话》、《在黑暗的河 流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一日.一生:席慕蓉诗画 集》、《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232. 1988 年 月5日 刻痕 自然 新诗 233. 1988 年 月 24 日 留言-写给 尼采的戴奥 尼苏斯 艺术 新诗 234. 1988 年 月 15 日 恨晚 自然 新诗 235. 1988 年 月 31 日 谢函 艺术 新诗 236. 1988 年 月3日 自白书 哲思 新诗 237. 1988 年 月 18 日 光 的 笔 记 (四则) 自然 新诗 238. 1988 年 月8日 植树节之后 自然、艺术 新诗 239. 1988 年 独幕剧 乡愁 新诗 xxi 240. 月8日 1988 年 月2日 影》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迷途诗册》 诗的末路 艺术 新诗 1988 年 月 13 日 1988 年 月8日 落日 重逢 新诗 短笺 艺术 新诗 243. 1988 年 11 月 15 日 创作者 自然 新诗 244. 1988 年 12 月1日 1988 年 12 月1日 流水 时光(光阴) 新诗 少年 青春 新诗 246. 1988 年 12 月 10 日 控诉 时光 新诗 247. 1989 年 雕刀 自然 新诗 248. 1989 年 别后 离愁别绪 新诗 249. 1989 年 月 17 日 1989 年 月7日 石头的坏习 惯 鸢尾花-请 保持静默, 永远不要再 回答我 自然 新诗 自然 新诗 251. 1989 年 月 22 日 请柬-给读 诗的人 艺术 新诗 252. 1989 年 月4日 1989 年 三千死者 政治悲情(记六 四天安门事件) 乡愁(缅怀失落 新诗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信物》、《一日.一生: 席慕蓉诗画集》、《在黑 暗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心灵的河流》、 《水与石的对话》、《在 黑暗的河流上》、《时间 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 《鸟语花香:野岛田园 诗》、《水与石的对 话》、《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水与石的对 话》、《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水与石的对话》、《在 黑暗的河流上》、《时间 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水与石的对话》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一日.一生:席慕蓉诗画 集》、《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世纪诗选》、 《水与石的对话》、《一 日.一生:席慕蓉诗画 集》、《席慕蓉(40 年回 顾)》、《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 新诗 《河流之歌》、《边缘光 241. 242. 245. 250. 253. 天使之歌- xxii 月 16 日 昨日已成废 墟,只留下 还在旷野里 坚持的记忆 野姜花 的故乡?父亲的 家园成废墟) 影》、《世纪诗选》、 《在黑暗的河流上》、 《时间草原》 自然 新诗 254. 1989 年 月 22 日 255. 1989 年 月 22 日 极短篇 梦境 新诗 256.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出版年 份) 1990 年 10 月 16 日 等待 爱情 新诗 午后 自然 新诗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 淡化 哲思 散文诗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 当雨渐渐落 下 杂感(抒情) 新诗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 传说 思古幽情(传 说) 散文诗 《水与石的对话》 多余的注释 自然 新诗 《水与石的对话》 试炼 人生 新诗 263. 1990 年 11 月 30 礼物 馈赠 新诗 264. 1991 年 月 19 日 双城记 乡愁(忆母) 新诗 265. 1991 年 月 22 日 月光曲 自然 新诗 266. 1992 年 月 18 日 1994 年 1994 年 月 21 日 高高的腾格 里 灯下之一 晚餐 乡愁 新诗 杂感 人生 新诗 新诗 1994 年 大雁之歌- 乡愁 新诗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 《我折叠着我的爱》 《边缘光影》、《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7. 268. 269.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水与石的对 话》、《在黑暗的河流 上》 《河流之歌》、《边缘光 影》、《水与石的对 话》、《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心灵的河流》、《水与 石的对话》 xxiii 月8日 270. 1994 年 月 24 日 271. 1994 年 月8日 272. 1995 年 月 27 日 273. 1995 年 月 20 日 274. 写给碎裂的 高原 野马 选》 乡愁 新诗 祭-为内蒙 古作家达木 林先生逝世 周年献诗 借句-一生 倒有半生, 总是在清理 一张桌子 绿绣眼 悼亡 新诗 人生 新诗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自然 新诗 1995 年 月 21 日 妇人之言 爱情 新诗 275. 1995 年 月 22 日 母亲 杂感 新诗 276. 1995 年 12 月 17 日 蝴蝶兰 自然 新诗 277. 1995 年 12 月 21 日 政治悲情(记拉 宾遇袭) 新诗 278. 1996 年 和平歌-这 个世界,怎 么像是虚构 的情节? 岁月三篇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鸟语花香:野岛 田园诗》、《一日.一生: 席慕蓉诗画集》、《在黑 暗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时光 新诗 279. 1996 年 月2日 昏迷-哀全 斗焕 政治悲情 新诗 280. 1996 年 月 18 日 (初稿) /1999 年 月 日 (修订) 1996 年 蒙文课-内 蒙古篇 乡愁 新诗 备战人生 人生 新诗 281.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席慕蓉 (40 年回顾)》、《在黑 暗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在黑暗 的河流上》、《时间草 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xxiv 月 22 日 282. 1996 年 月 22 日 边缘光影- 给喻丽清 时光 新诗 283. 1997 年 月 10 日 1997 年 月 11 日 生命之歌 人生(反思自 省) 人生 新诗 选》、《在黑暗的河流 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一日.一生:席慕 蓉诗画集》、《在黑暗的 河流上》、《时间草原》 《边缘光影》 新诗 《边缘光影》 艺术、人生期许 新诗 《边缘光影》 杂感 新诗 艺术 新诗 颠倒四行 乡愁 新诗 诗的蹉跎 时光 新诗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 《边缘光影》 诗的囹圄 艺术(诗观) 新诗 《迷途诗册》 恍如一梦 时光 新诗 龙柏.谎言. 含羞草 风景-敬呈 诗人痖弦 深秋 自然 新诗 《边缘光影》、《世纪诗 选》 《边缘光影》 艺术 新诗 《边缘光影》 人生 新诗 《边缘光影》 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 大雾-献给 父亲 乡愁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悼亡 新诗 《边缘光影》 静静的林间 -敬呈诗人 王鼎钧 篝火之歌 艺术 新诗 《迷途诗册》 乡情 新诗 除夕 悼亡(追念双 亲) 哲思(反思自 新诗 《迷途诗册》、《席慕蓉 经典作品》 《迷途诗册》 新诗 《迷途诗册》 284. 285. 1997 年 月 16 日 286. 1997 年 10 月 27 日 1997 年 12 月 1998 年 月 10 日 1998 年 月6日 1998 年 月9日 1998 年 月9日 1998 年 月9日 1998 年 月9日 1998 年 11 月 14 日 1999 年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1999 年 月 10 日 (席父逝 世百日纪 念) 1999 年 月 24 日 1999 年 月 29 日 1999 年 11 月 11 日 1999 年 11 背叛的心- 每个人各有 他不同的老 去方式 点着灯的家 - 给 云 门 “ 家 族 合 唱” 青春.旅人. 书写 静夜读诗 洪荒岁月- xxv 月 22 日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2000 年 (出版年 份) 2000 年 (出版年 份) 2000 年 月6日 2000 年 月 23 日 2000 年 月 15 日 2000 年 月 22 日 2000 年 月9日 2000 年 月 12 日 2000 年 月 27 日 2000 年 月 2000 年 月5日 2000 年 月8日 2000 年 月 12 日 2000 年 10 月 19 日 2000 年 11 月 28 日 2000 年 12 月 22 日 2001 年 月 21 日 2001 年 月 25 日 也许只有在 诗中才能和 自己狭路相 逢 海边 省) 人生 新诗 《婆娑之洋.美丽之岛》 真相 自然 新诗 《婆娑之洋.美丽之岛》 我爱夏宇- Salsa 读 前 感 诗成 艺术 散文诗 《迷途诗册》 哲思 新诗 父亲的故乡 乡愁 新诗 《迷途诗册》、《席慕蓉 (40 年回顾)》 《迷途诗册》 拂晓的林间 自然 新诗 《迷途诗册》 花开十行- 给邱邱 舞者-给静 君 追寻梦土 馈赠 新诗 《迷途诗册》 艺术 新诗 《迷途诗册》 乡情(原乡情 结) 艺术 新诗 新诗 《迷途诗册》、《席慕蓉 经典作品》 《迷途诗册》 梦境 新诗 《迷途诗册》 结论 艺术(诗观) 新诗 《迷途诗册》 野马之歌 新诗 《迷途诗册》 荒漠之梦 乡愁(原乡情 结) 梦境(乡愁) 新诗 《迷途诗册》 早餐时刻 艺术(诗观) 新诗 《迷途诗册》 四月栀子 自然 新诗 《迷途诗册》 鹿回头-记 一把三千年 前制造的鄂 尔多斯式青 铜小刀上的 纹饰 候鸟-山海 经 大 荒 北 经:有大泽 方千里,群 民族文化 新诗 《迷途诗册》 自然 新诗 《迷途诗册》 等待-给小 诗人萧未 梦中街巷 xxvi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2001 年 月 22 日 2001 年 月 23 日 2001 年 月 20 日 2001 年 月 23 日 2001 年 月5日 2001 年 月8日 2001 年 月 31 日 2001 年 月6日 2001 年 月 27 日 2001 年 月 29 日 2001 年 11 月2日 2001 年 11 月2日 2001 年 11 月2日 2001 年 11 月 29 日 2001 年 12 月9日 2001 年 12 月 11 日 2001 年 12 月 11 日 2002 年 月 22 日 2002 年 月4日 2002 年 月 26 日 2002 年 月7日 2002 年 月 14 日 2002 年 月 30 日 (初稿) /2004 年 鸟所解 果核 回忆 新诗 《迷途诗册》 色颜 自然 新诗 《迷途诗册》 契丹的玫瑰 民族文化(诗 观) 时光 新诗 新诗 《迷途诗册》、《席慕蓉 经典作品》 《迷途诗册》 回向的拥抱 -给祖丽 之后 艺术(文学) 新诗 《迷途诗册》 杂感 新诗 《迷途诗册》 旁听生 乡愁 新诗 《迷途诗册》 诗中诗 反思自省 新诗 猛犸象 新诗 梦中戈壁 民族文化(出土 文物) 乡情 《迷途诗册》、《席慕蓉 (40 年回顾)》 《迷途诗册》 新诗 《迷途诗册》 记忆广场 回忆(青春) 散文诗 《迷途诗册》 空间 人生 散文诗 《迷途诗册》 黎明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迷途诗册》 女书两篇 自然(写诗之 际) 乡情(原乡情 结) 悼亡(文人) 散文诗 《迷途诗册》 明信片 青春 新诗 《迷途诗册》 神话 人生(期许) 新诗 《迷途诗册》 月光插图 回忆 散文诗 《迷途诗册》 迷途 乡愁 新诗 《迷途诗册》 诗的本质 艺术(诗观)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红山的许诺 乡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我折叠着我 的爱 六月的阳光 -访敖汉旗 城子山四千 年前遗址 乡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民族文化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光阴几行 金色的马鞍 xxvii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11 月 日 (修订) 2002 年 月 31 日 (初稿) /2004 年 11 月 30 日 ( 修 订) 2002 年 月 29 日 2002 年 月 20 日 2002 年 10 月6日 2002 年 10 月 13 日 2002 年 12 月 17 日 2003 年 月 13 日 2003 年 月 25 日 2003 年 月3日 2003 年 月5日 2003 年 月 15 日 2003 年 月6日 2003 年 月6日 2003 年 月6日 2003 年 月 13 日 2003 年 10 月6日 2003 年 10 月 24 日 2003 年 11 月 30 日 2003 年 12 月 22 日 2004 年 月1日 2004 年 无垠广漠- 纪念殷海光 先生 悼亡(追忆)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迟来的渴望 -写给原乡 劫后之歌 乡愁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政治悲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译诗 艺术(诗观)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秋光幽微 自然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寻找族人 乡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荒莽 人生(婚姻)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真相 爱情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寂寞 人性(心理情 绪) 两地情(蒙古与 台湾) 回忆(记忆沉 潜) 自然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自然、艺术(诗 观) 反思自省(对事 物的一种执著态 度) 民族文化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天上的风- 古调新译 两公里的月 光 回函-给锦 媛 乱世三行 民族文化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时光、自然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人生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闲愁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驿站 时光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颂歌-成吉 乡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南与北 鲸.昙花 蜉蝣的情诗 夏日的风 此心 契丹旧事 xxviii 月1日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2004 年 月 24 日 2004 年 月2日 2004 年 月 21 日 2004 年 月 21 日 2004 年 月 14 日 2004 年 月 15 日 2004 年 月 20 日 2004 年 月 22 日 2004 年 月 29 日 2004 年 10 月 27 日 2004 年 11 月 23 日 2004 年 12 月3日 2004 年 12 月4日 2004 年 12 月 24 日 思 可 汗 : “越不可越 之山,则登 其巅;渡不 可渡之河, 则 达 彼 岸。” 四季 自然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灯下之二 杂感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川上 自然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幸福 爱情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旧信 爱情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2000 年大兴 安岭偶遇 试卷 乡愁(痛惜自然 景物流失) 哲思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初版 艺术(追忆首次 初版) 艺术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民族文化(神 话) 乡愁 散文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冰荷 乡愁(痛惜草原 的流失) 自然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异乡人 乡愁 新诗 《我折叠着我的爱》 素描簿 创世纪诗篇 悲歌 2003 悲伤辅导 xxix 4. 中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作品统计 序号 出版社 出版刊物总数 共计 1. 自印 1 2. 皇冠 2 3. 大地 2 4. 尔雅 10 10 5. 圆神 10 10 6. 洪范 3 7. 文经 1 8. 九歌 4 9. 号角 1 10. 大雁 1 11. 广城 1 12. 东华 1 13. 雄师 1 14. 正中 1 15. 南海 3 16. 艺术家 1 17. 人人月历 2 18. 上海文汇 2 19. 上海文艺 4 20. 北京三联 1 21. 北京民族 1 22. 伊犁人民 1 23. 当代世界 1 24. 内蒙古文化 1 25. 内蒙古人民 2 26. 蒙古国前卫 1 27. 清韵艺术中心 2 28. 敦煌艺术中心 2 29. 幼师文化事业 1 30. 雷射推广协会 1 31. 太鲁阁国家公园 1 32. 经济部水资源局 1 33. Green Integer 1 34. Sun & Moon Press 1 共计 69 69 *由上表可见,负责出版席慕蓉作品的中台两地出版社总计 34 家。在台湾方面,圆神和尔雅分庭抗 礼,乃最活跃的出版鼓手,印刷次数均高达 10 次,其次则是九歌,达 次 。在中国方面,上海文 艺是印行次数最多的出版社,共 次。其他出版社尽管出版次数偏低,不过,对于推动与刊行席慕 蓉的作品,仍略尽绵力。 xxxiv [...]... based on a memory of the homeland, a belief in the impossibility of assimilation, a commitment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homeland, and a desire to return In short, the notion of a homeland remains a powerful and enduring element in their identity ”David L.Kenley,“Independence and the Diaspora Context”,New Culture in a New Worl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Singapore,1919-1932(New... belong to the marginal, the underdeveloped, the periphery, the ‘Other’ We are at the outer edge, the ‘rim’, of the metropolitan world …… this idea of otherness as an inner compulsion changes our concep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s perspective, cultural identity is not a fixed essence at all, lying unchanged outside 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always constructed through memory, fantasy, narrative... fantasy, narrative and myth Cultural identities are the points of identification, the unstable points of identification or suture, which are made, within the discours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t an essence but a positioning ”Stuart Hall 的观点取自 Nicholas Mirzooff,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 Diaspora & Visual Culture Representing Africans & Jews(London: Routledge,2000),pp 24 - 25 20 本文援引David L.Kenley对“离散”所作的诠解,以及Stuart... 化”的疏离感。他认为,文化认同导源于离散者对自我定位(positioning)的基 点,因此,“文化认同”属于流动性的概念,尽管在历史与文化语境下形成, 但又并非历史或文化因素所能固定下来,而是通过记忆、想像、神话及叙述的 空间重新建构。 69 显。见黄旭初〈忘记政策下难以忘记的蒙古悲情--席慕蓉谈写诗心情,蒙古人的台湾经验与 蒙古经验〉,《自立晚报》版次 15,1992 年 11 月 9 日。 67 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8 原文为 A diaspora is a group of people separated from a common land that has relocated to at least two different areas Beyond this, members of a diaspora community share a group consciousness based on a. .. 向自己的原乡情结,还是另有所指?又或许,她的根就是单纯而自然的生命 47 , 蒙古草原恰好符合她追求生命之纯美的内在性灵渴求? 席慕蓉前半生几乎都在文学想像(cultural imagination/phantasm)的世界 里重构原乡梦,到暮年才得以一圆原乡梦。席慕蓉在返乡前满心期待,希望在 有生之年能还乡亲近故土,但每次遥想返乡后却近乡情怯,害怕现实与理想之 间所出现的落差,自己因语言和文化隔阂而成了原乡的“他者”(other),游 走于边缘,其复杂矛盾的悲喜情绪交织在诗里行间。这种对蒙古欲迎还拒的矛 盾 心 理 , 是 否 蕴 含 着 一 种 “ 他 者 ” 处 于 “ 边 缘 化 ” ( peripheral boundary/culture)的复杂尴尬的迎/拒情感?作为蒙古“离散”(diaspora)族群 中的一份子,返乡前,席慕蓉在异乡台湾是否被边缘化,其诗作如何反映 “他 者”心态?而返乡后,诗人在原乡蒙古是否又被边缘化,诗歌体现另一种陌生... 而更有甚者质疑席慕蓉是否企图通过自 己的爱情观去影响现代的年轻人?非马就指桑骂槐地戏谑席慕蓉为“苍白梦幻 的作家”,“书吹捧上畅销架”,却“诱导易感的年轻人去读、去做梦、去无 病呻吟,因之培养出更多苍白梦幻的作家”。 19 然作为一位诗人,席慕蓉的写作是否有媚俗之嫌;席慕蓉的诗歌是否真 是糖衣的陷阱,只具备短暂的畅销效应、毫无恒久的诗艺价值可言;席诗对台 湾整个现代诗体制 the institution of modern Taiwan poetry 是否从未起到任何具 积极性的作用等评价,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1.2 ♦ 学术意义:颠覆传统明确定位 畅销之外诗艺价值--“导引清泉入主流” 实际上,若从得奖的成就而言,席慕蓉的诗艺算是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肯 定,其诗作〈出塞曲〉、诗集《时光九篇》和《河流之歌》曾分别在 1981、 17 林芳玫《解读琼瑶爱情王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4)。或可参考杨宗翰〈诗艺之外... 席慕蓉〈席慕蓉论席慕蓉--关于“畅销”〉,见《联合报》版次 37,1994 年 12 月 12 日。 29 见萧萧所撰的书背评语,席慕蓉《无怨的青春》(台北:圆神出版社,2000)。 8 俨然相对,读者不仅不排斥,反欲与之亲近。而在速食文化畅行的 80 年代台湾 社会,席诗中所构筑的唯美爱情适时宜地提供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一种替 代性的补偿(replacement compensation)及心灵净化 (spiritual purification) 作 用,填补她们内心的空虚与对纯美爱情的向往,故在诗集一向滞销的诗坛中引 起骚动。千古年来,温柔婉约凄美的情诗向来牵动人心,流传甚远。而席诗便 延续这种源自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情感细腻真挚,再加上诗画一体的浑然天 成特质,诗集添入个人的针笔插画,赋予新诗新的型态,因而吸引广大读者。 席慕蓉不单抒写情诗,即使是讴歌乡愁的诗歌,也大量以情入诗,尽管笔法阴... 者,实际上,她早在潜意识里消融了对汉族的“他者”标签,接纳并融入汉族 文化的内核。 “离散”(diaspora)一词源于希腊语,本指“古代犹太人被巴比伦人逐 出故土后的大流散”,《圣经 新约》中指“不住在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籍基 督徒”,近代以来用来指“任何民族的大移居”,是“移民社群”的总称。 67 二 十世纪后半叶以降,随着后现代语境下全球化浪潮的高涨,“离散”现象成为 不少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有关“离散”的定义,美国学者David L.Kenley 就解 释为:离散者是一群从共同的家园流离,并重新安定在至少两个不同地区的新 移民。除此之外,离散社群中的成员也拥有对原乡记忆的集体意识,即抱持无 法与原乡同化的信念、并致力于保留原乡的风貌,以及期待还乡的欲望。简言 之,原乡的概念在他们身份认同的议题上,起着强而有力,同时历久不衰的激 素。 68 而Stuart Hall则强调离散者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上的内部动因,即 一开始就认同自己为边缘化的“他者”,而导致流离边缘的离散者产生与中心... 种 异 己 的 他 者 , 即 “ 在 场 的 他 者 ” , 而 保 持 一 种 自 我 疏 离 ( selfalienation)的态度。不过,席慕蓉的这种他者心态 65 ,事实上却源于汉族以自我 为中心的本位思想,汉族自古以来就视中原以外的边缘民族为异己的他者,故 身为边缘民族后裔的席慕蓉在被贴上“他者”的身份认同标签后,自然会对异 乡产生强烈的排他感。 66 不过,在归返原乡以后,这种他者心态似乎又有所转 63 关于席慕蓉“再现”的四种姿态,可进一步参考杨宗翰〈诗艺之外--诗人席慕蓉与“席慕蓉 现象”〉一文,作者已作出相当精辟及详尽的论述,此处不赘。 64 黄玉顺〈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见 http://www.siwen.org/XXLR1.ASP?ID=197 , 2002 年 4 月 29 日 。 人 类 学 家 戈 尔 兹 ( Clifford... 中的一份子,返乡前,席慕蓉在异乡台湾是否被边缘化,其诗作如何反映 “他 者”心态?而返乡后,诗人在原乡蒙古是否又被边缘化,诗歌体现另一种陌生 化、甚至异化的“他者”心态?当原乡与异乡遇合,又擦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究竟诗人乡归何处?“遭边缘化的他者”议题是否又引发诗人对个人身份归属 (self-identity)及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探寻?席慕蓉不断在纸上重回 故乡,纯粹只是为了找回自己失落的过去,才抒发乡情?抑或是为了追寻心中 的失乐园(paradise of lost)--真正理想的文化乡土(蒙古游牧民族文化), 而通过书写在文化想像中借助原乡梦建构一个理想乐园?另外,席慕蓉的诗歌 皆采新体,语言清新脱俗,平易浅白,不似一般现代诗用语高亢奇绝,这同诗 人抱持“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48 的文学观是否相关?还是诗人在为现代诗体制 铺设另一种可能?等均为本文企图探讨的问题。 除以“他者”的视域解读席诗,笔者拟将席诗置于高雅(严肃)与通 . 无怨的寻根情结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SI MU REN’S POETRY FROM A MARGINAL PERSPECTIVE — JOURNEY EMBARKED ON THE GRASSLAND IN SEARCH OF HUMANITY 张 萱 萱 TIONG SHIUAN SHIUAN . relevant materials, inform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my research, by introducing and sending me all the interesting web links and Mongolian songs of Hsi Mu- ren. Zixiang, for proof-reading my research. Mongolian culture and for the simple humanity of mankind.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an in- depth analysis on the major themes, as well as Hsi s literary styles, poetic images and use of language,

Ngày đăng: 16/09/2015, 12:34

Từ khóa liên quan

Mục lục

  • Binder2

    • Thesiscover

    • ThesisAcknowledgements[1]

    • Thesiscontents

    • Thesisabstract

    • Binder3

      • ThesisChp1finally

      • ThesisChp2final

      • ThesisChp3final

      • ThesisChp4final

      • ThesisChp5final

      • ThesisChpt6final

      • Binder1

        • Thesisreferences

        • ThesisAppendix

        • thesisbiblio

        • thesiswksrefer

        • thesispoeticwks

        • Thesispoemtabulation

        • thesisstatistictable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