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Nghiên cứu sự thể nghiệm cuộc sống của các nhân vật nữ trong tác phẩm tiêu biểu của các nhà văn nữ trung quốc và việt nam trong thập niên 80 90 của thế kỷ 20

203 22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203
Dung lượng 2,3 MB

Nội dung

Mã số: I106.4/9.441:31143003 Cấp bảo mật:Bảo mật (3 năm) TRƯỜNG ĐẠI HỌC SƯ PHẠM NAM KINH LUẬN ÁN TIẾN SĨ Nghiên cứu thể nghiệm sống nhân vật nữ tác phẩm tiêu biểu nhà văn nữ Trung Quốc Việt Nam thập niên 80-90 kỷ 20 Nghiên cứu sinh: Đoàn Thị Quỳnh Như Giáo sư hướng dẫn: Đơn vị đào tạo: Dương Lợi Thanh Viện Văn học Khoa học cấp 1: Ngôn ngữ Văn học Trung Quốc Khoa học cấp 2: Văn học so sánh Văn học giới Thời gian hoàn thành: 30-6-2018 Thời gian bảo vệ luận án: 23-8-2018 索取号: I106.4/9 441:31143003 密级: 秘密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越代表 女作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人生体验研究 研 究 生 : 指 导 教 师 : 段氏琼茹 杨莉馨 教授 培 养 单 位 : 文学院 一 级 学 科 : 中国语言文学 二 级 学 科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完 成 时 间 : 2018 年 月 30 日 答 辩 时 间 : 2018 年 月 23 日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绪 论 第一章 寻找不同的人生价值 28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章 孤独体验与自我成长 9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全球化、物质主义的时代背景与范氏怀、陈染的创作 91 《天使》中的孤独体验与迷茫 103 《私人生活》中的自我成长与困惑 122 比较与结论 144 越南两代女性的情爱与悲欢 15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结 论 中越女性写作的发展概述与文本研究对象在文坛上的位置 28 黎明奎、《小悲剧》在女性写作中的地位与价值 38 张洁、《方舟》在女性写作中的地位与价值 60 比较与结论 80 阮氏秋惠的文学创作背景及《后天堂》的文本价值 153 《后天堂》中母亲的情爱与对母爱的认知 158 《后天堂》中女儿的成长与生活探索 169 《后天堂》对当代女性价值确立的思考与引导 176 180 参考文献 18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93 致谢词 194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姓 名:段氏琼茹 学 号:31143003(140101031) 论文题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越代表女作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 人生体验研究 指导教师:杨莉馨 教授 所在学院:文学院 中 文 摘 要 中国和越南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受到长期的压抑和扭曲,这为现代女性 思想解放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契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国均实行对外开放和经济 改革,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多元化”、“个人化”语境下,大量女性作家 涌现。张洁、陈染、黎明奎、范氏怀、阮氏秋惠这些中越女性作家虽然从未谋面,却 越过广阔的空间在文字中遥相呼应,共同深入地关注、探讨女性的意识、生存、尊严 和生活。她们在以文学创作的形式阐述女性生活的同时,也尝试着未经检验的“自 由”。 中国的张洁和越南的黎明奎均是两国改革开放初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们身处社 会转型时期,对社会变化有敏锐的触觉,且极富责任感,她们拉开了新时期女性小说 的帷幕。张洁的《方舟》和黎明奎的《小悲剧》代表了女性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即 女性寻找、选择生活的历程。 《方舟》与《小悲剧》故事内容十分相似,两者均讲述了 现代女性寻找独立的追求之旅。两位女作家均一改往日优雅端庄之风,运用犀利而又 激情四溢的笔触去揭示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把女性问题从社会政治的主流话语中剥 离出来。 张洁的《方舟》虽彰显出她鲜明的女性觉醒意识,但是对人物的批评精神却始终存 在着矛盾。与张洁同时代的黎明奎是在战场直面过死亡的人,她善于表现世事变幻之 下人性的丑陋,用温和、冷静的笔调让人们在爱恨纷忧中互相理解。无论是《方舟》 中的思辨精神,还是《小悲剧》中的平静笔触,都记录了女性当时的意识状态。她们 构建女性“自我”的精神历程,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自身命运,寻求女性与社会沟 通和交流的方式。黎明奎和张洁虽然没有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找到女性问题的 答案,但她们下意识地把这些难题包含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也是《方舟》和《小悲剧》 的先驱意义和启蒙价值之所在。 I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的腾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动。消费主义兴起, 多元价值观被人们认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惑同在。女性问题与其他社会问 题交织,显得尤为错综复杂。以陈染和范氏怀为代表的中越女性作家从历史、文化层 面继续探索,开启了女性自我寻找与自我审视的时代。 陈染的《私人生活》与范氏怀的《天使》均从女性作家的自身体验出发,以女性为 成长主体,关注女性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过程。两部作品中都同样描述了女主人公的生 理变化给女性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影响。范氏怀在《天使》中让女主人公在十四岁开始 停止了发育,用一种异化的人生体验来体察社会现实生活。在《私人生活》中,陈染 让倪拗拗自在地发展,但她生理自由发展的同时,心理上却遭受了家庭和社会各种关 系的冲突和伤害。虽然两者故事相异,但无不昭示两位作家对女性生存意义的共同思 考:她们为了追求“人生信念”而付出,并非为了获取而奉献。 阮氏秋惠是越南当代女性作家,其代表作《后天堂》讲述了一位未婚单身母亲的 “中年危机”与孤独的女儿重复母亲悲苦命运的故事。母亲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但最 终还是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家庭;正处于花季的女儿,因为好奇渴望进入爱情的 天堂,但将自己的人生放在异性的掌控之中。母亲始终在处于承担抚养女儿的责任与 追求爱情与自我这一个动态平衡之中。她从内心反省中向时代叩问、向生活叩问女性 存在意义和自我的价值。阮氏秋惠并未将女性的失败简单归因于男性,而是从探测之 笔开掘到对女性自身的反思与审视之中。 《后天堂》倾注了阮氏秋惠对当代爱情问题的 严肃思考,显示出作者对女性生活、女性问题等方面的思考力度和现实的广度。 中国的张洁、陈染,越南女作家黎明奎、范氏怀和阮氏秋惠均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 代的女性作家,尽管其风格迥异,但文化背景、阐发视角、文学表现手段、叙事话语 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且其作品集中都反映了特定时期女性思想与意识的变化和成长历 程。本文通过横向比较集中阐释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当代女性生存的意义与启示,通过 纵向梳理挖掘当代生活语境下女性人生体验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探索中越女性创作中 的女性意识更迭的新途径,理解中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社会背景下女性写作 各自不同的创作方式。 关键词:越南女性写作;中国女性写作;张洁;陈染;黎明奎;范氏怀; 阮氏秋惠 II 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Life experience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written by representative female writers i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80’s and 90’s of 20th century DOAN THI QUYNH NHU ABSTRACT Both China and Vietnam have gone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feudalism, during which women suffered extreme repression and distortion This provides cultural soil for modern women's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1980s and 1990s, both countries implemented the Open Policy and economic reform, and meanwhile there existed the impact of the feminist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west In the contex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female writers emerged in large numbers Chinese female writers like Zhang Jie, Chen Ran and Vietnamese female writers like Le Minh Khue, Pham Thi Hoai, Nguyen Thi Thu Hue, although they have never met, echo each other over a remote distance through their words, all of them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and discussing on women’s consciousness, survival, dignity and life They themselves also enjoy the untested “freedom” by the act of literary creation which elaborate women’s life Zhang Jie of China and Le Minh Khue of Vietnam are both highly 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for each country Being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y develop a keen sense of social change an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y brought the beginning of feminist novel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Jie’s novel The Ark and Le Minh Khue’s The Minor Tragedy depict the first stage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namely the process of female seeking for and choice of life The Ark and The Minor Tragedy are very similar in content, both narrating the pursuit for independence of modern women Abandoning the previous elegant style, the two writers use sharp and passionate words to reveal the plight of modern women and strip female issues from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in social politics Although Zhang Jie’s The Ark shows her distinct female awakening consciousness, there are always contradictions in the critical spirit of the characters Le Minh Khue, a contemporary of Zhang Jie, is a writer who faced death on the battlefield She is good at expressing the ugliness of human nature in the changing world and helping people understand each other despite of the entanglement of love and hate with her gentle and calm writing tone Both the critical thought in The Ark and the calm style of The Minor Tragedy record the consciousness of women at that time They construct the spiritual process of III female self, pay attention to female living condition and destiny, and seek ways for women to communicate with society Le Minh Khue and Zhang Jie didn't find the answer to female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but they subconsciously included these problems in their works, which marks the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value of The Ark and The Minor Tragedy In the early 1990s, the economic boom brought a huge psychological shock to people Along with it came the rise of consumerism, the recognition of multiple values,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as the mixture of hope and confusion Female issues were intertwined with other social issues, which made the situation particularly complex Chinese and Vietnamese female writers, represented by Chen Ran and Pham Thi Hoai, continue the expl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ushering in an era of women's self-search and self-examination Both A Private Life by Chen Ran and The Angel by Pham Thi Hoai, which ar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s, emphasize up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women Both works describe the great influence during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heroines excert on their psychology In The Angel, the heroine stops the natural growth at the age of fourteen so that she can look into the social reality with an alienated life experience In A Private Life, the heroine NiYouyou enjoys free development physically, but phychologically she suffers from the injury caused by the conflict of various kinds of family and social relations Although the two stori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y both reveal shared thought of the two writers on the meaning of women's survival: women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what they believe in, not to what they can get Nguyen Thi Thu Hue is a contemporary Vietnamese female writer whose magnum opus After The Heaven tells the story about the midlife crisis of an unmarried mother and her daughter’s repetition of her mesirable life The mother fails to get a warm family during her long life journey; while the daughter puts her own life under the control of men after entering the seeming heaven of love because of curiosity and desire early in her youth The mother always keeps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raising her daughter and the pursuit of love and self In her inner introspection, she questions the era and the life, and reflec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women's existence and the value of herself Instead of ascribing women’s failure simply to men, Nguyen Thi Thu Hue turns to the reflection and review on women themselves Nguyen Thi Thu Hue’s serious thoughts on comtemporary love issues scatter in After The Heaven, which shows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writer's thinking on women's life and other female issues Zhang Jie and Chen Ran of China and Le Minh Khue, Pham Thi Hoai and Nguyen Thi Thu Hue of Vietnam are all female writer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Despite of difference in writing style, they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terms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IV elucidation perspective, literary technique and narrative discourse Besides, all of their works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the survival of contemporary women through horizontal comparison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women's life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life through longitudinal sorting By probing into the change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female writers, the author expect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different creating styles of female writers in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of 1980s and 1990s in China and Vietnam Key words: Vietnamese female writing; Chinese female writing; Zhangjie; Chen Ran; Le Thi Minh Khue; Pham Thi Hoai; Nguyen Thi Thu Hue V 绪 论 一、中越女作家的创作背景与文学成长 本论文之所以命名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越代表女作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人生 体验研究》,是因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 克思语)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和越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 潮流席卷而来和大众消费文化兴起,这更加剧了传统家庭观念、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变 化从社会到个人生活都陷入变革与兴奋之中,人们的人生同样也面临着大时代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越两国的知识女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她们通过文学 创作的形式阐述了女性生活的同时,也尝试着未经检验的“自由”。这些作家以张洁、 陈染、黎明奎、范氏怀、阮氏秋惠为代表,她们从未谋面却越过广阔的空间在文字中 遥相呼应,共同深入地关注、探讨女性的意识、生存、尊严和生活。 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女作家,在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中,她以“人”和“爱” 为主题,代表作品有《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等。从创作实践看,张洁坚持用文学形式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生存环境的激烈冲突, 从历史、政治、文化、人性和性别等多层面多维度考察、探寻,显示了其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陈染也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她另辟新域,将“私人空间”作为文 学追求的宗旨。迄今为止,她的《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代表性 作品已逾百万字。而越南女作家则深入真实生活进行创作,如黎明奎运用民间因素反 映人的命运的不同变化,几十年创作生涯无疑呈现了她对于性别定位的努力。与张洁、 陈染几乎同时代创作的越南当代文学家黎明奎、范氏怀、阮氏秋惠等,则以其特有的 目光聚焦于“爱情、婚姻、家庭和女人的处境”等女性生存状况和问题。黎明奎代表 作品有《遥远的星星》、 《小悲剧》,范氏怀的《天使》、 《迷路》,阮氏秋惠的《后天堂》、 《巫婆》则从社会消极面描绘了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人的欲望和自我选择的生活方 式。正如马克思所言,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2,且越南和 中国一样没有像西方自下而上的女权主义运动,女性解放一直是在国家政府保护之下 [中]韩震: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 《新湘评论》,2013 年,第 期,第 37-38 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78 页。 第三章 越南两代女性的情爱与悲欢 结 论 歌德曾道: “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1戴厚英在《结庐在人境, 我手写我心》中对这种风格标志作了最好的阐释: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作家们的思 想和艺术千差万别,所勾画的人类和社会的蓝图也各不相同。但只要是真正的优秀的 作家和作品,都不能不关系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的解放和完美。” 因此,从作为生 活之“准确标志”的价值中出发,每个作家的创作主题都与此相关,亘古不变。在八 九十年代,中越两国在西方的影响下,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与民族特色,不论是在社 会的政治、经济、科技领域,还是在人文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历史主义批 评的视角来谈文学动向、艺术理论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那么越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就会 发现人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越密切。于是,文学觉醒的“个人意识”、新的题材和主题、 对人性的新认知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作家风格和价值的体现。 “个人意识”难免要受到它 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会在当下急速变换的社会大环境中呈现动态的模样。对于这 样变化着的评定对象,无法制定一个绝对标准,因此比较研究成了纵向梳理时代所赋 予的人文心理流变,横向分析属于同一时代、性别、思潮的群体作家之个体异同的最 好方式。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借助于写作空间的新拓展,在“个人化”的解放的语 境下,文学界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这一群体凭借各自鲜明的个性而又时而共鸣的主 题从不同角度带来了变革的风气。中国的女作家张洁、陈染,越南女作家黎明奎、范 氏怀和阮氏秋惠都是那个时期女作家群中鲜明体现女性思想变化和社会发展对女性有 何具体影响的代表。从她们的整体分析中足以看清那个时代女性现实生活的解放与诉 求,而同时又可以在个体对照中看到中越女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成长历程。 首先,立足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各方面剧变的时代背景,中国或者越南的女 作家是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她们创作的内容和艺术特征也不可避 免地受到自己国家的历史上的种种文化因素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然而,从女性写作批评所特有的分析视角出发探讨女作家的直觉本能与社会的要 [德]爱克曼(Eckermann)(辑录):《歌德谈话录:1823-1832》,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第 39 页。 [中]戴厚英: 《结庐在人境,我手写我心》, 《文学评论》,1986 年,第 期。 (引自[中]王铁仙: 《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31 页。 180 结论 求,论证女性、小说与社会三者的紧密联系。从中越当代女作家的作品——长篇小说 或短篇小说看,它们都是综合共同女性和女性个人的意识。 本论文内容之中着重于文本分析,力图从这些代表女作家的作品出发探索那个时 代觉醒女性自我存在意识的溯源与思考。从中国的女作家张洁的《方舟》、陈染的《私 人生活》至越南女作家黎明奎的《小悲剧》,跨过范氏怀的《天使》,再到阮氏秋惠的 《后天堂》,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些丑陋、扭曲的人物形象,通过并不跌宕的情 节形成故事的扣人心弦的力量。尽管这些女作家创作的故事内容多简单淳朴,但却仍 然揭示了女性自我内心深处、精神价值的取向,女性自我经历了由父母情结、异性情 结、同性关系等的心理的过程,并在每个体验落点就是女性的意识的成熟。她们的作 品具有共同点就是描绘时代独特的女性角色,情节中引入了情感传达的模式,呈现了 女作家所想表达的思想。尽管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社会跟越南的社会还是 正处在改革开放早期的浪潮,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骤——还没进入稳定、成熟的阶 段,并且还是蹒跚的状态地进入全球化时期。但在此时期,创作的观念,社会的道德 的价值,社会的文化选择,市场经济、消费的社会、大众传媒涌现和发展,引来时代 快速地转变。 因此,在本论文所研究的文本中的情节,作家所叙述女性人物的命运或她们所选择 的生活方式,仍然具有局限性。 《方舟》、 《后天堂》的文本的女性人物面对现实生活的 认知还没达到彻底的意识自己的处境。 《天使》、 《小悲剧》的文本比较着重现实中的人 生彼此缺乏爱与命运的真相。或《私人生活》文本中的生活中的悲观、选择中的悲观 和人物之间的冷漠的关系。但通过她们的文本中的一系列女性人物,有女人,有少女。 她们具有共同性就是都是缺乏情感之爱、父母之爱、同情心等。通过人物所存在的问 题,女作家们更有机会真实地挖掘人生的内心深处的生活欲望。此外,在每个文本中, 女性人物们虽然走在不同的人生的道路上,引起不同的命运,她们其中有离婚的女人; 有的执着地活在幻想之爱情的生活中;有的因历史社会所留下的问题而带来家庭悲剧 的不幸的人生,还是咬牙、忍受地艰难地生活下去;或是,有的女生在成长的时期遇 到社会的发展引导了各种文化价值的变化造成了困惑等。尽管如此,女作家身为女性 的命运,不管是中国女作家还是越南女作家,她们都认知自己实在的处境和女性一般 共同在社会的条件之下的处境的问题而做出个人解决的方式。 本论文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越代表女作家创作情感与动机的总结,通过她 们笔下的女性人物理智与情感斗争来理解“女性”。理解女性,不仅是去把握一个事实, 181 结论 而是去理解一种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在这些章节中,女性作家、女性人物与具体 时代下真实生活中的女性都汇成了一个整体——“她们”。在当时的社会中,张洁在《方 舟》文本中所已创造了三个独立代表的女生。她们以坚强为主地过自己女性生活的世 界。在她们的世界中,她们放弃了男人的存在。黎明奎《小悲剧》文本中描写两代女 性的命运,母亲的一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常处于社会的孤独。边缘的地位。女儿一 代具有足够了力量与智慧建立自己的生命而较多上一代没有。陈染在《私人生活》文 本中就给主人公具有机会选择了隔离社会、隔离群体的生活。范氏怀在《天使》文本 中使得两个女主人公各自在内心冲突、挣扎之后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停止自己是生 理的成长独立理想,还是选择了靠男人——结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等, 这给了女性们对社会上自己的位置和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的价值的苏醒。此外,最重要 还是女性在选择自己的活法之后意识到如何跟自己的现实生活去调谐,根据自己的社 会条件探索自己现实的潜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深处的矛盾性是她们自己的理智和情 感复杂交错之中对现实生活有所选择。阮氏秋惠在《后天堂》文本中呈现出女性自己 的人生的感受,要对自己命运、生活负责。 张洁、黎明奎和范氏怀在乎时代的精神,在乎思想深度,在乎女性的素质,通过 自己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陈染和阮氏秋惠是在乎现实生活的务实的欲望。此外, 她们的文本中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女性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面临自己的情感之中她们具 有同样的感觉:一边愤怒,一边焦虑;一边不想投奔婚姻的生活,但一边试图去解答 或靠近婚姻的幸福。笔者在再读及研究她们代表的文本的过程之中发现并论证与指正 她们的文本中有所存在的局限性。她们自我袒露的牢骚及郁闷较多,文本中呈现了她 们对现实生活的困难、怀疑、困惑、偏见。但也许是她们曾度过那年代的生活,从她 们的沉重之中让我们面临现实生活时更有巨大的视野。其实这个世界上,有某种东西, 哪些东西值得去寻找。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个老问题:就是女人与男人之间永远都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因此,最重要,还是两性需要一个平衡点。因为说到底两者的生命之中最重要的部分 都一样的是:爱、认同、怜悯、职业、傲骨、信任和死亡。有时,为了生存,为了显 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女性们始终包裹得比较严密,对自己要求或对时代、生活、社会 的要求有些妥协,表面上很自如,很有把握,很笃定。但其实我们女性的焦虑是什么, 有什么感到不安的东西,我们的一生还要期待什么吗?我相信每个本文研究的代表作 品其实也是有一种信息量的,并且这种信息量并不比现实中的生活现象要少。女作家 182 结论 提出来的东西,本来就是一条裂缝,呈现女性生存、生活的裂缝,蕴含着探究及重新 唤起思考每个人独立个体生存、存在的意义。归根到底女性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在自 由之中寻找平等的过程。 本论文透过几位代表女作家的文本展望了整个女性群体走向未来的社会与拥抱生 活的可能性。在每个时代,社会历史都必然会存有某种局限性,但在这些局限性之下, 中越女作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般与其具体本论文所研究的女作家来说,她们 已经把现实生活中的性别意识融入在文本内容中与反之亦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学 或许说女性写作的文本也已确实提高了女性的意识,尤其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 方面都具有参与性并决定性的事实。最重要她们将会更加地意识到作为女性的责任和 本分,首先是要做好她个人的责任。因此,在女性创作作为研究中心的主题之中,从 女性的生理、心理、情感和传统体验之中更多去挖掘、去探索女性对生活的感受、对 生命的认识。 再者,越南在全球化的时期,面对越南当代文学的一些问题,其中尤其是女性写作, 许多越南国内外文学研究者都持怀疑的态度。越南当代文学在几十年——经过漫长战 争的时间——困在战争战场中,甚至被战争残酷地毁灭、伤痕累累、农民文化基础、 人民群众的生活交度贫困与外界的隔离。在本论文研究的过程,笔者发现:从越南女 性跟越南男性的对比的视角下展示越南女性长期以来都比男性更多地束缚与约束,加 上过去的越南传统的文学文本之中几乎都给让读者一种局限的乐观的信念——乐观主 义。但在新时期,越南当代女性写作或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已开始对自己生活具有 责任性,减少了被动性。 总之而言,每次我们接受任何问题,我们的内在与现实问题处于一种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关系。因此,女作家是接触现实者,同时经过处理之后,她们在自己的文本中展 示了一种对未来的判断或推测。女作家在探索外部世界对女性的需求与女性自我内在 需求之中,重新认知的需求是为了让女性自己能超越自己。进入了接下来二十一世纪 的新一个世纪,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许不管哪个年代、哪个世纪,只要还有人创 造着难题和迷案,就一定少不了解谜的作家。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小说所审视 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 [法]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年。 183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著作部分 (一)国外 1.[德]阿图尔·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陈晓南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年。 2.[德]爱克曼(辑录): 《歌德谈话录:1823-1832》,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 3.[前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 ,(钱中文主编),《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巴赫 金访谈录》(第 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4.[美]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年。 5.[美]丹尼尔·霍夫曼:《美国当代文学》,王逢振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4 年。 6.[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 卷),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3 年。 7.[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建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 8.[德]费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尼采文集》(第 卷),王岳川、周国平译,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9.[德]费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悲剧的诞生》,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 10.[美]费里德曼: 《图绘:女性主义与文化交往地理学》,陈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 年。 11.[美]费洛姆:《爱的艺术》,李建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年。 12.[美]费洛姆:《自我的追寻》,孙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年。 1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年。 184 参考文献 14.[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上卷),贺麟、王玖兴 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83 年。 1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年。 16.[德]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节选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 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7.[英]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吴庆宏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年。 18.[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年。 19.[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2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22.[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年。 23.[俄]尼吉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悖论伦理学体验》,张百春译,上海:学 林出版社,2000 年。 24.[美]瑞奎 :《磁场波 1》,美国加州:合流文艺出版社,1998 年。 25.[美]瑞奎 :《磁场波 2》,美国加州:合流文艺出版社,2002 年。 26.[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 19 世纪文学 想象》(上、下册),杨莉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 27.[法]萨特: 《存在与虚无》,陈宜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 28.[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年。 29.[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 3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第 I、II 册),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11 年。 31.[美]《文学简史词典》,第 328 集:东南亚作家,大风-圣智学习出版公司,2009 年。 (二)越南 32.陈庭史:《文学理论与批评》,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1996 年。 33.何明德:《越南文学的新阶段》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8 年。 185 参考文献 34.黄如方:《新的标准》,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1994 年。 35.赖源恩:《与同时代文学共存》 ,河内:越南青年出版社,2003 年。 36.李兰:《当作家流泪时》,胡志明市:胡志明文艺出版社,1999 年。 37.黎云:《爱与活——黎云自传》 ,河内:作家协委会出版社,2006 年。 38.潘巨棣:《越南短篇小说:历史-手法-画像》,岘港:教育出版社,2007 年。 39.裴越胜:《当代小说》,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2005 年。 40.裴越胜:《短篇小说——类型的理论和实践》,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1.裴越胜:《评论短篇小说》,河内:文学出版社,1999 年。 42.裴越胜:《四位女作家的短篇小说》,河内:文学出版社,2000 年。 43.阮氏英舒:《新时期越南小说》 ,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2003 年。 44.阮廷史:《诗的艺术世界》,河内:教育出版社,1997 年。 45.阮文龙:《1975 年-2005 年越南文学理论》,河内: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 46.阮文龙:《1975 年后越南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问题》,河内:教育出版社,2006 年。 47.阮文松:《20 世纪的越南关于小说论文选集》,河内:教育出版社,2008 年。 48.武俊英:《越南现代文学——断定和审视》,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三)中国 49.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年。 50.曹新伟等:《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1.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年。 52.陈淑梅: 《声音与姿态:中国女性小说叙述形式演变》,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年。 5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4.陈晓明: 《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55.陈学明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 人民出版社,1998 年。 56.程麻:《文学价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年。 57.戴锦华: 《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86 参考文献 58.邓晓芒:《新批判主义》,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9.贺桂梅:《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 60.何火任:《张洁研究专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年。 6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6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15 年。 64.荒林:《日常生活价值重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3 年。 65.老子:《老子》(第二章),商周等编绘,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年。 66.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67.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社,1997 年。 68.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9.孟悦、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70.潘新和:《语文:人的确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 年。 7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4 年。 73.童庆炳:《艺术与人类心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年。 74.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 75.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76.王铁仙:《新时期文学二十年》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7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78.谢冕: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1898:百年忧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年。 79.徐真华、黄建华: 《20 世纪法国文学回顾:文学与哲学的双重品格》,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8 年。 80.杨莉馨:《伍尔夫小说美学与视觉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 81.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5 年。 187 参考文献 82.杨莉馨: 《20 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9 年。 83.杨莉馨:《奥兰多的写作之梦:女性文学论稿》,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年。 84.许文郁:《张洁的小说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年。 二、论文部分 (一)越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纸 I、期刊论文 1.碧秋: 《女作家团队的成长》,《文艺杂志》,2001 年,第 44 期。 2.陈青: 《小悲剧还是大悲剧》,《文学杂志》,1993 年,第 期。 3.芳榴: 《女作家特点的思考》,《文化艺术杂志》,1996 年,第 12 期。 4.丰黎: 《文学与今日现实和四代多作家的同行》, 《军队文艺杂志》,1994 年,第 期。 5.黄玉献:《亮点,争论区》,《文学杂志》,1995 年,第 期。 6.李文草、黄如方: 《胡志明市短篇小说——一些笔记》, 《文学艺术的理论与批评杂志》, 2013 年,第 期。 7.黎香水:《点评女作家短篇小说的转变》,《作家杂志》,2006 年,第 期。 8.裴越胜:《今天的短篇小说》,《文学研究》,2004 年,第 期。 9.裴越胜:《年轻创作者参赛的五篇短篇小说》,《军队文艺杂志》,1994 年,第 期。 10.阮南: 《翻译学与比较文学:接近越南文学的一个方式之一》, 《文学杂志》,2001 年, 第 期。 11.孙芳兰:《新时期短篇小说的一些人生的思考》,《文学杂志》,2001 年,第 期。 12.王智闲:《意见的交流:妇女和文学创作》,《文学杂志》,1996 年,第 期。 II、学位论文 1.陈翠安: 《一些女作家视角下的现代女性》,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2.杜国栋: 《范氏怀的和 Gunter Grass 的小说中的艺术世界》,河内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17 年。 3.胡庆云: 《从女权批评理论研究一些越南作家从一九九零年至今的作品》,胡志明国家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 4.黎氏红:《1975-1995 年越南短篇小说的基本特点》,河内国家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大学),(硕士论文)1995 年。 5.黎氏惠: 《阮氏秋惠、陈垂梅、伊班的短篇小说中的家庭题材》,河内国家大学(人文 188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大学)(硕士论文),2014 年。 6.刘氏霞:《从 1986 年至今的越南短篇小说在形式与类型的视角下的转变》,河内国家 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 7.阮金黄:《越南当代小说中的人物世界》,河内国家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硕 士论文) ,2010 年。 8.阮氏青春:《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在越南当代小说视角下——以一些代表作家为例》, 河内:越南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博士论文),2013 年。 9.陈氏香《越南范氏怀与中国王安忆女性小说比较论》,中国: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 文),2006 年。 10.阮氏越俄:《1954-1975 越南南方都市小说中的人们命运问题》,河内:越南社会科 学院(博士论文),2012 年。 III、报纸 1.保宁: 《黎明奎的小悲剧》,《前锋报》,1993 年 月 日。 2.陈庭史:《试论越南文学中的个性意识》,《文艺报》,1990 年 月 日。 3.段氏邓香:《星星的眼泪》,河内:年轻文艺报,1996 年。 4.何春长:《继续奋斗提高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质量》,文艺报,1985 年 月 17 日。 5.胡仕永:《阮氏秋惠短篇小说的创作诗学》,《越南报》,2002 年。 6.裴越胜:《黎明奎的短篇小说中的一种新体验》,《文化报》,1993 年 月 30 日。 7.裴越胜:《短篇小说的生气》,《文艺报》,1997 年 月 日。 8.裴越胜:《为了具有笔触的实力》,《文艺报》,1997 年,第 11 期。 9.有挺: 《对正在走来的文学一代期望》,《越南文艺报》,2006 年 月 20 日。 10.中阮:《‘小悲剧’是一部不诚实的短篇小说》,胡志明市:西贡解放报,1993 年 月 日。 (二)中国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纸 I、期刊论文 1.陈骏涛: 《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性批评家的笔记》, 《东南学术》,2003 年,第 期。 2.陈娟: 《女性救赎的失落——张结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 期。 3.陈志静: 《爱的变奏曲:张洁婚恋小说的创作转型》, 《短篇小说》,2012 年,第 23 期。 4.程海燕:《研究综述》,《安徽文学》,2014 年,第 期。 189 参考文献 5.催羽淇、程亚丽:《陈染女性写作研究综述》,《丽水学院学报》,2013 年,第 期。 6.戴厚英:《结庐在人境,我手写我心》,《文学评论》,1986 年,第 期。 7.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 年,第 期。 8.戴锦华、王干:《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大家》,1996 年,第 期。 9.邓耘: 《试论越南历史上的女性主义》,《思想战线》(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0 年, 第 期。 10.邓晓芒: 《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和评析》, 《开放时代》, 1999 年,第 期。 11.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文学评论》,1998 年,第 期。 12.方铃:《陈染小说:女性文本实验》,《当代作家评论》,1995 年,第 期。 13.高倩:《陈染研究述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1 年,第 期。 14.韩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 ,《新湘评论》,2013 年,第 期。 15.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文艺研究》,2003 年,第 期。 16.张程:《“女性意识”:从沉潜到回归——以越南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东南亚研究》,2013 年,第 期。 17.荒林:《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5 年,第 期。 18.黄以亭:《背负传统的反叛——从“叙述声音”说开去》,《东南亚研究杂志》,2004 年,第 期。 19.绛红燕: 《男女作家写作模式差异及其文化意味——以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和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期。 20.乐黛云:《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3 年,第 期。 21.林明华: 《从另一角度透视战争——越南当代短篇小说谈片》,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期。 22.林金荣:《陈染研讨会发表纪要》,《博览群书》,1996 年,第 期。 23.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文艺研究》,1998 年,第 期。 24.刘畅:《寻觅女性救赎之舟——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之评析》,《文学界》,2012 年, 第 11 期。 25.刘慧英:《远道归来的张洁》, 《文学自由谈》,1991 年,第 期。 26.金国兴: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妇女地位的变化》, 《商丘学院学报》,2010 年,第 期。 190 参考文献 27.吕亚军: 《越南革新开放的性别视角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期。 28.马婀茹: 《对“两个世界”观照中的新时期女性文学——兼论中国女作家文学视界的 历史变化》,《当代文艺思潮》,1987 年,第 期。 29.乔以钢: 《西绪弗斯式的悖谬——论张洁新时期创作中的女性观》, 《东方丛刊》,2009 年,第 期。 30.饶翔: 《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 《南方文坛》、 《时代文学》,2015 年,第 期。 31.孙祖娟:《无望的救赎——重读张洁》,《湖北三峡大学学报》,1996 年,第 期。 32.王丽:《张洁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嬗变》,《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 年,第 期。 33.吴黛英:《女性世界和女性文学——至张抗抗信》,《文学理论》,1986 年,第 期。 34.颜梦初: 《从看陈染作品中的女性视角》, 《文学教育》,2014 年,第 期。 35.杨杰蛟:《向寂静荒原的探寻——陈染研究综述》,《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 年, 第 期。 36.余富兆:《越南当代社会转型与文学的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 期。 37.余富兆:《试论越南 80 年代小说》,《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 年,第 期。 38.余富兆: 《越南当代社会的转变与文学的发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 期。 39.余富兆:《越南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悲剧意识》,《东南亚纵横》,2010 年,第 期。 40.余富兆:《越南当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 期。 II、学位论文 1.高瑞佳:《论张洁作品中的女性困境》,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年。 2.黄乐平:《从圣洁的理想到痛苦的失望》,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3.黄以亭: 《1975 年后越南短篇小说中的陈述语言——以三位女作家的短篇小说材料》, 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博士论文),2012 年。 4.贾冉: 《三十年破茧为蝶路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婚恋观的嬗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 文),2011 年。 5.饶翔: 《论张洁创作创作的演变及其文学历史意义》,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 6.王帅: 《真诚·怀疑·迷茫》,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7.熊健的:《从追逐到放逐》,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 191 参考文献 8.于真子:《从迷恋到厌弃》,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 年。 9.张程: 《女性主义视角下范氏怀的作品叙述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 2014 年。 III、报纸 1.叶萍: 《方舟在哪里?——中篇小说读后》,《文汇报》,1982 年 月。 2.张锲: 《你不是孤独的长跑手——致张洁》,北京:北京日报,2000 年 月 05 日。 三、作品部分 (一)越南 1.范氏怀:《天使》,河内:年轻出版社,1988 年。 2.黎明奎:《小悲剧》,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1993 年。 3.阮氏秋惠:《后天堂》,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1993 年。 4.黎明奎:《夏天的高地》,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1978 年。 (二)中国 1.陈染: 《私人生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 年。 2.陈染: 《谁掠夺我们的脸》,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年。 3.谌容《人到中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年。 4.刘瑜: 《送我一颗子弹》,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 年。 5.张洁: 《张洁文集:中短篇小说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年。 19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I、研讨会发表论文: 1、 《文学——串联我们散落灵魂的柔韧的细线——文学之于在华留学生》,南京师范大 学首届中外学生学术论坛,2015 年 10 月。 2、《女人写作及女性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重读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 2016 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6 年 月。 3、 《超越三种洗礼的越南女性写作》,2016 年江苏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南 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16 年 12 月。 II、科研成果 1、《超越时代的藩篱——论越南女性写作意识的变迁》,《北方文学》,2017 年 月。 2、 《女性·爱情·生活——谈越南当代女作家阮氏秋惠的短篇小说》, 《学园》, 2017 年 月。 19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词 作为一名博士生在古都金陵学习的四年转眼即逝。一路走来,有迷茫、有困惑、有 痛苦,但得到更多的是收获与感恩。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盈着感恩之情。 首先,我向我的导师杨莉馨教授表达深深的谢意!导师的渊博学识引导了我对学术 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追求。她崇高而朴实,除了治学还教会我许多人生道理。她宽以 待人,包容我身上所有的不足。针对我存在的缺点,她也是耐心地在鼓励之中循循善 诱。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旅程。 我向汪介之教授由衷地说一万次感谢!在老师的教导中,我有了更加的开阔的文学 视野。老师厚重的人格与深厚的学养真令人敬佩。 我向王大平老师特意道一声感谢!感谢这位老师对留学生默默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老师的善良与热情感染着我,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继承这份善解人意的美好品格。 其次,我要感谢在求学期间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师姐、师妹、朋友。他 们陪伴了我走过最艰难的岁月,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唯愿尽力前行,这些都成为我日 后最珍贵的回忆。 最后,许我在心里深深地感谢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巨大的物质与精神支持为我顺利 完成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感谢对我默默地付出、帮助以及支持我的朋友。 南京,2018 年 月 段氏琼茹 194 ... written by representative female writers i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80? ??s and 90? ??s of 20th century DOAN THI QUYNH NHU ABSTRACT Both China and Vietnam have gone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feudalism, during... 《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 《南方文坛》? ?201 5 年,第 期。 [中]于真子: 《从迷恋到厌弃》,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 ?200 5 年。 [中]王帅: 《真诚·怀疑·迷茫》,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 7 年。 [中]黄乐平: 《从圣洁的理想到痛苦的失望》,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 7 年。 [中]熊健的: 《从追逐到放逐》,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 ?200 8 年。 10 [中]贾冉:《三十年破茧为蝶路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婚恋观的嬗变》... 年。 [越]阮文龙、吕壬辰: 《1975 年后越南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问题》,河内:教育出版社? ?200 6 年。 [越]阮文松: ? ?20 世纪的越南关于小说论文选集》,河内:教育出版社? ?200 8 年。 [越]阮文龙主编: 《1975 -200 5 年越南文学理论》 ,河内: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2 年。 13 绪论 坛的贡献,同时也指出它所面对的考验。 《一九七五年越南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问题》

Ngày đăng: 08/08/2021, 17:31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