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LV thạc sĩ)
2015 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 密 级: K25 学校代码: 10269 学 号:52102902013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博士学位论文 DOCTORAL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朝贡与册封—— 1802-1885 年间越南与中国关系研究 院 系: 专 业: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中国史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史 指导教师: 王东 教授 学位申请人: 裴辉南 2015 年 月 Dissertation for doctoral degree in 2015 University code:10269 Student ID: 52102902013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itle: 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 1885 Department: Major: History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directi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Supervisor: Professor Wang Dong Candidate: Bui Huy Nam June, 2015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朝贡与册封:1802—1885 越南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朝贡与册封:1802—1885 越南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 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华 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 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 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将学位 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 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勾选) ( )1.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 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 “涉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 论文(需附获批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为有效),未经上述 部门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 述授权) 。 裴辉南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职称 单位 汤勤福 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陈勇 教授 上海大学 胡逢祥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路新生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邬国义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备注 主席 朝贡与册封—— 1802-1885 年间越南与中国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在人类社会频繁交往的今日,而且交往方式也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此背 景之下,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于世外,都必须不断增强其 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各个领域的联系。随着对外联系的持续展 开,一个国家外交关系建设中的战略性思维,开始越来越显得重要。总体来看, 不管一个国家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也不管这个国家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稳定的对 外关系都是其头等要事。就越南而言,它也象中国一样,伴随着政治和经济领域 的一系列开放与革新,这个东方国家也在日益发展其与世界上其他众多国家、民 族和地区的联系。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来建立一套稳定、互利、可持续的对外关系, 成为越南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越南力图建构稳定、互利和可持续的对外关系过程中,认真总结历史上越 南的对外关系,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显然是一项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作。而在 越南对外交往的关系史中,与中国的关系则无疑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值得我 们去作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总结。这也是本文的基本立意。 众所周知,两千多年来,越中两国基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相似的政治体制, 故而建立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经受了王朝的更迭和社会 动乱的严峻考验,一直稳定而又持久地延续了下来。 直到本文所要讨论的 1802-1885 年间正是越南历史上的阮朝时代,中国历史上的清代中后期,两国间 的传统关系才开始发生重大的变革。一方面,正是在这一时期,越中两国传统的 封建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开始不断走向衰亡。另一 方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越中两国都开始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如何救亡图存, 遂成为双方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一时期的越中两国而言,不 论是从国内的政治生态来看,还是从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来看,彼此的境 遇应该是基本相同的。两国间传统的关系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发生重大的变化,上 述两个方面的因素,不能不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i 正因为如此,在越中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外交关系史中,1802-1885 年间的 双边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系统研究 1802 至 1885 年间 越中外交关系史的学术专著还十分少,这确实是一大遗憾。虽然许多研究成果也 涉及到了这一历史时期越中两国的双边关系,但大多只是就某个具体问题立论,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更为重要是的,现有的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只是以越南或 中国的单边材料来立论,而几乎没有就越中两国的相关材料加以比较和综合,故 而相关结论难免偏颇。有鉴于此,作为一名在华的越南留学生,遂把本课题的研 究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 本论文在系统梳理 1802-1885 年间越中两国关系史的基础上,重点就这一时 期两国关系史上两个最引人关注的问题——朝贡与册封,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 析。本文的意图在于解决如下问题:首先,两国间以朝贡和册封为主轴的外交关 系,其本质是什么?其次,这种关系是如何演变与发展的?再次,双方间的朝贡 关系是如何运作的?复次,册封活动又是如何进行的? 带着上述这些问题,本文还将越中政治关系与中国和当时其他亚洲邻国(诸 如泰国、日本和柬埔寨等)的政治关系,加以适当的比较研究,以便一方面厘清 这一时期越中关系的个性和特点,另一方面也能揭示该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的一些共同性问题。 本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材料,都来自越南和中国的历史文献或档案。其中,来 自越南的材料主要是阮朝的“硃本书库”和河内图书馆所藏的汉南文材料。至于 中国的材料,除习见的正史和实录之外,还包括了一些外交档案的辑录。笔者在 使用这些材料时,总是力图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相互对照或相互印证,来厘清 事实的真相。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部分,主要梳理和介绍有关越中关系史研究的总体情况。除了介绍各国 学者在该课题上的研究贡献之外,还侧重介绍了越南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较为全 面地梳理了有关该课题的学术史之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前言部分,笔者还尽可能地就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材料,尤其是那些不太为 人所知的、主要收藏于越南阮朝“硃本书库”中的原始资料以及收藏于河内一些 ii 研究机构的文件资料,作了详细的说明,以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的资 料信息。 论文主体结构中的第一章,题为《1802 至 1885 年间越南的经济、政治和社 会情况概述》。该章重点就 1802-1885 年间越南阮朝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 层面的基本情况,进行概括、整理与初步分析,以期为越中关系的展开作一个背 景上的铺垫。尽管这种梳理还只是面上的,远谈不上细致和深入,但却也构成以 下各章的知识基础。因为,就越中关系中的越南一方而言,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 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应这一时期越南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情况而来。换 句话说,越南阮朝各代所奉行的与中国清朝的双边外交政策,主要还是基于对越 南国内各层面问题的现实考量。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时期越中双边关 系的新进展和新特点,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越南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 方方面面。 第二章题为《1802 至 1885 年间阮朝和清朝外交关系的发展与演变》。该章 主要以收藏于河内各研究机构的越南重要原始资料为基础,并辅之以中国的相关 历史文献,重点就 1802 至 1885 年间越南阮朝与清朝之间的双边外交关系,进行 系统的梳理和勾勒,力图一方面厘清这一时期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的整体性线索, 另一方面也能呈现出同一时期两国间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 第三章题为《1802 至 1885 年间越南与中国的朝贡及册封问题》。这是这篇 论文所要研究的最为核心的问题。笔者运用大量第一手的材料,重点就这一时期 越南对清朝的朝贡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而清朝对越南的册封又是如何进行的等诸 多问题,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还原历史的本相。与此同时,笔者还力图就由朝 贡和册封所体现的这一时期双边外交关系的性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重点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就 1802-1885 年间越 南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史,提出一些总括性的研究结论。其中主要包括: 就维系和巩固双边关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来看,越南阮朝主要采用以下三种 方式:第一,定期派遣承担着重要使命的使者去北京,与清朝进行磋商与沟通; 第二,派遣政府专员到清朝相关地区,以实际解决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第三, 通过外交文书来进行沟通。 本文通过具体的研究发现,在越南阮朝与清朝所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 iii 派遣使者以及相关官员的情况尽管时有发生,但是,相对而言,大多数外交活动 的开展,主要还是通过使用外交文书而进行的。据统计,目前至少已发现 63 件 越南嗣德王朝递给清朝皇帝的外交文书。这些外交文献目前大多数都保存在河内 的阮朝“硃本书库”之中。而阮朝用汉南文字所记载的 173 件外交文件,也大多 与阮-清两朝的双边外交活动有关。此外,越南的《大南寔录》和清朝的《清实 录》中,也保存了不少双边外交关系的史料。总结全部所得,笔者总共获得了阮 朝给清朝的 383 个外交文件。其中的 55 个完整文件来自河内“硃本组”,173 个完整文件属于汉喃组,有 21 个概略文件属于史籍组。剩下的文件都来自史籍 组。通过对外交文件的梳理与比对,笔者发现如下: 首先,来自阮朝的外交文件清楚地反映了其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其次,由于两国相邻,难免出现一些边界争端。因此,阮朝与清朝协商找到 一个适当的方式去自觉地化解冲突。例如:边界争端,非法越境,护送遇难者回 国,抓捕逃犯遣送回国和剿灭土匪。 除以上活动外,阮朝在试图解决涉及三国事务时,建立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 系,同时加强与清朝的关系。 依据中越两国朝贡与册封外交关系的现有研究,我们可以指出,为了独立和 民主,越南采取了相对应的适当的外交政策。 关键词:越南;中国;朝贡;册封;外交关系;19 世纪 iv 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the Research on Viet-Sino Relationship from 1802-1885 Abstract Nowadays,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tend, Human society appeared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 in connecting each other The communication modes are variety and complicated, go beyond any other historical stage in before Under this situation, any country can not be isolated from the world Countries are enhancing their relationships in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continuing expansion of foreign relations ,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 matter a country, a race, at any stage or political system,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stability Vietnam is a communist country like china, Since the eighty's of last century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Eastern Europe, This eastern country is expanding his connections to many races, regions and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establish a stable mutual benefit, sustainable foreign relationships in strategic height is Vietnam's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History is the text book of today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e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and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history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Sino Viet diplomatic relation takes a major part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ousand years, Chin-Viet had established and linked their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stably based on peculiar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similar political system This relation was tested by dynasty change and social unrest This thesis research on Chin-Viet historical affairs from 1802-1885, -the dynasty of ‘Nguyen’; also dynasty of Qing in china In this stage, Sino Viet traditional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have great changes Both countries came to the end of feudal society, central centralized monarchy dies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d to face powerful western countries’ invasion, not as simple as solving the border issue China and Vietnam have similar political system and both countries came to the end of feudal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d to face powerful western countries’ invasion, and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relations Through researching Chin-Viet historical affairs between 1802-1885, this thesis considers that, the Vietnamese diplomatic history was involved i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Viet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Of which, the nexus between v Nguyen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ake a major part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research focus on the 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rom the year 1802 to 1885 Besides, many researchers’ progress referred to this historical period, but they haven’t use two languages (Chinese, Vietnamese) to study materials Conducting this, I think the research on the 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rom year 1802 to 1885 is necessary and essential This thesis based on illustrating Sino Viet relations between 1802- 1885 proposes these questions: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How this essence developed? How dose this tributary relation worked and how the canonization activities go on With these questions, I compared Chin-Viet political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ther Asian countries (Thai, Japan, Cambodia and so on), I reached a conclusion that Vietnam plays a important role of Chin-Viet political relationship Support Vietnamese government some political strategies when their negotiation subject is China It will helpful to develop Chin-Viet political relationship peacefully and stability The research materials selected from Chin-Viet political document, some information is chosen from Nguyen dynasty ‘Chou’ stack room and Han Nan files in Hanoi library Combine and compare historical affairs in two countries (Chinese, Vietnames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as followed: The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ed main substance of Sino Viet relation, Vietnam scholars' research progress and my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selected from Chin-Viet political document, some information is chosen from Nguyen dynasty ‘Chou’ stack room and Han Nan files in Hanoi library Combine and compare historical affairs in two countries (Chinese, Vietnamese) hope to support interrelated information for any other political history researchers Chapter 1: From 1802 to 1885, the major research status on Sino Viet relationship Introduced 1802-1885 Nguyen Dynasty's economy political and society information, although this carding is surfaced, i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s of the knowledge base: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Vietnamese side, this period of bilateral relations, due to this period in Vietnam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other words, the Nguyen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pursued Chinese bilateral vi 日本学者吉春坪井(Yoshiharu Tsuboi)在谈到阮朝时期中越两国的关系时 就曾说过:“越南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肯定越南与中国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由 册封和朝贡所形成的形式上的服从,背后却是不断地肯定并维持越南独立于中国 的自主地位。于是,正像我们一再看到的那样,顺化的朝廷使者以越南国王特派 员的身份在中国的皇帝面前下跪,但作为越南的最高统治者,阮朝历代的君主却 又在越南人民及其周边小国面前自称皇帝,从而与“天朝”的中国在另外一个平 台上平起平坐。饶有意味的是,为了证明越南的“南朝”与中国的“北朝”能够 平起平坐,阮朝还继续努力维持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宗藩关系。与中国册封阮朝 相似,阮朝也给东南亚一些国家册封,而受封国家则需要按照阮朝的规定奉上贡 品,实行朝贡。阮朝对这些国家自称为“保护儒教传统道理的正统所在”,一方 面形式上顺从清朝,一方面又自称为“南方的中国”,即南方的世界中心,与北 方的中国平起平坐。 仔细考察这一时期的越中关系,我们还会发现,尽管根据宗藩体制的一般性 原则,作为“天朝上国”的清朝的皇帝,在越南的阮朝也被称为“天子”;但是, 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天子”的清朝皇帝,还是“上国”的清朝政府,除了越南 通知的相关事务,诸如哪位皇帝登基、哪位皇帝驾崩之外,其对越南内部的情况 所知并不多。例如,1858 年法国侵略越南,但一直到 1870 年清朝才收到阮朝的 通知;再如,1874 年 月,越南与法国签约《甲戌和约》,确定越南是法国的“保 护国” ,可直到 1875 年,清朝才收到法国的正式通知。不仅如此,阮朝还多次不 经过清朝的同意而与法国签订和约。凡此均说明了当时中越两国宗藩关系的外在 性和形式性。 就越中两国的政治关系而言,以上的研究也表明,自嘉隆至嗣德以来的阮朝 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借鉴越南历史上以和平友好为基调的对外交往政 策,对中国更是一直采用“礼让”和“以弱事强”的政策。但是,阮朝在无形中 依然坚持一个不能改变的原则,那就是中国需要尊重越南的主权,不能进犯越南 的领土和边境。在本文所讨论的 1802 至 1885 年间,越中两国的关系基本上处在 和平时期,但也难免有一些小矛盾。因此,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阮朝对清朝 虽以“礼让”和“以弱事强”的态度为主,但清朝一旦进犯阮朝边境,阮朝都会 坚决反抗。 109 就这一时期越中两国的经贸关系来看,也分明经过了一个变化十分明显的发 展过程。大体而言,终十九世纪,越中之间的经贸关系,主要包括朝贡贸易关系、 陆上经贸关系和海上经贸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十九世纪初至 1858 年间, 越中之间的经贸关系相对简单,几乎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这个 时段内,朝贡贸易、陆上经贸和海外经贸关系,都能伴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进程 而平衡发展。但是,从 1858 年开始,在政治外交关系变动的背景下,两国之间 经贸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法国因素”开始影响中越两国的政治关系,同时 也制约着双边的经贸关系。甚至连朝贡一类的传统联系,也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和 热络。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一时期,两国商人之间的贸易活动,基本上都是 在越南的北部进行,因为法国对越国北部一带的管制比南方要松一些。总体来看, 进入 1858 年之后,两国的经贸活动与前阶段相比明显减少。不过,越中两国都 鼓励双方的经贸发展,尤其是阮朝,依然对中国商人采取优惠政策。因此,直到 十九世纪末叶,越中两国陆上和海上的经贸活动依然维持在一定的规模。 仔细梳理这一时段越中两国的经贸关系,我们还会发现,以 1858 年为界, 两国经贸的构成因素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 1858 年之前,以朝贡为核心的官 方贸易,显然是两者间经贸关系的主体;而 1858 年之后,民间贸易则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两国民间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商人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更是起了关键的作用。与之相比较,越南方面的保守性则越发显现。这是 阮朝在整个对外经贸中保守性的一种体现,也是越南在与中国的外贸关系中,需 要克服的不足之处。 110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文献资料: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帝起居注》。 2、宝清:《越南纪略(奉使越南国封祭纪略)》,道光廿二年(1842)刊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版。 4、台湾故宫博物院蔵:《宫中档案折与军机处档折件》。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 6、汤彝:《盾墨》,道光年间刻本。 7、《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1987 年版。 8、《清明史料庚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版。 9、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印:《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 物院;1982 年版。 10、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 年版。 11、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1956 年版。 12、《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北京:三联书店, 1957 年版。 13、陈修和:《中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 年版。 1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全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15、《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四国历史年代对照表》,山西西省图书馆编印, 1979 年版。 16、《中越关系史大事记》,广西社会科学院印度支那研究所,1980 年版。 17、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选编:《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 18、(日)山本达郎、(中)秦钦峙:《越南中国关系史年表》,云南省社会科 111 学院东南亚研究所,1983 年版。 19、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史料摘抄》,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20、黄国安、杨万秀、杨立冰、黄铮:《中越关系史简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 版,1986 年版。 21、黄国安、萧德浩、杨立冰编《近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南宁:广西人民 出版社,1988 年版。 22、(清)王之春著,赵春晨点校:《清朝柔远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版。 23、(清)王文韶:《王文韶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版。 2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5、张秀民:《中越关系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年版。 26、张志文:《中国的王朝和帝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27、张秀平,毛元佑,黄朴民主编:《影响中国的 100 次战争》,广西人民出版 社,1994 年版。 28、马子富:《中国清代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29、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中国全史》卷 17-18《清代》,北京:人民 出版社史,1994 年版。 30、龙章:《越南与中法战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 31、《钦定安南纪略》,见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 57 册),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0 年版。 32、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33、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34、许文堂编:《越南、中国与台湾关系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 亚区域研究计划,2001 年版。 35、郭振铎,张笑梅主编:《越南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版。 36、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112 37、贾臻:《接护越南贡使日记》,咸丰年间刻本,见李德龙主编:《历代日记 丛钞(第 49 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年版。 38、上海书店出版社编:《清代档案史料选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年版。 39、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 南所藏编)》影印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论文资料: 40、张秀民:《中越关系目录》,收入《中越关系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 版社,1992 年版。 41、郑永常:《嗣德帝的最后挣扎:1880 -1883 年中越秘密接触》,收入许文 堂编《越南、中国与台湾关系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 计划,2001 年 42、郑永常:《越法签定与修约谈判:1860-1867》,成大历史学报, 2003 年。 43、郑永常:《越南阮朝嗣德的外交困境:1868-1880》,成大历史学报第二十 八期抽印本。 44、吴承学,刘湘兰:《奏议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 年第 期。 45、吴承学,刘湘兰:《书牍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 年第 期。 46、吴承学,刘湘兰:《论说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 年第 期。 47、李云泉:《中法战争前的中法越南问题交涉与中越关系的变化》,《社会科 学辑刊》2010 第 期。 越南语文献 文献资料: 1、越南国家第一存档中心( Trung tam luu tru quoc gia)藏:阮朝硃本 (Chau ban Trieu Nguyen)。 2、越南阮超国史馆:《钦定越史通签纲目(Kham Dinh Viet Su Thong Giam Cuong 113 Muc)》,河内:越南国家图书馆藏,编号 R.591 建福元年(1884)版。 3、越南阮朝国史馆: 《钦定大南会典事例 (Kham Dinh Dai Nam Hoi Dien Su Le)》, 顺化:顺化古都遗迹保存中心 ( Trung tam Bao ton Di tich Co Hue) 资料 室藏。 4、《大南会典撮要 ( Dai Nam Hoi Dien Toat Yeu) 》,河内:越南汉喃研究 院藏,编号 VHc1287。 5、黎贵悙:《抚边杂录(Phu Bien Tap Luc)》,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c553,-555。 6、阮子云:《抚蛮杂录(Phu Bien Tap Luc)》,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c1119,成泰十年(1898)版。 7、范克宅:《高蛮纪略(Cao Man Ki Luoc)》,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 号 VHc1137。 8、《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Quoc Trieu Xu Tri Van Tuong Su Nghi Luc)》, 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1238。 9、吴时任:《邦交好话 ( Bang Giao Hao Thoai)》,《吴时任作品 ( Ngo Thi Nham tac pham)》第一册, 河内:文学出版社( Nha xuat ban Van Hoc), 2001 年 版。 10、阮鹰:《黎朝贡法(Le Trieu Cong Phap)),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c。 11、佚名:《黎朝野史集( Le Trieu Da Su Tap)》,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c1377。 12、佚名:《黎皇朝纪( Le Hoang Trieu Ki)》,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 号 VHc1931。 13、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邦交志(Lich Trieu Hien Chuong Loai Chi Bang Giao Chi)》,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2058。 14、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舆地志(Lich Trieu Hien Chuong Loai Chi Du Dia Chi), 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2694。 15、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舆地志》(横排抄本 分卷档号不同)。 16、佚名:《南北往来柬札( Nam Bac Vang Lai Gian Chat)》,河内:越南汉 114 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2653。 17、张国用:《退食记闻 ( Thoai Thuc Ki Van)》, 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v1274b。 18、佚名:《外国来文( Ngoai Quoc Lai Van)》,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 编号 VHc2640。 19、佚名:《西南边塞录( Tay Nam Bien Tai Luc)》,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 藏,编号 VHc2176。 20、佚名:《西政露布( Tay Chinh Lo Bo)》.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1372。 21、越南阮朝国史馆:《大南一统志( Dai Nam Nhat Thong Chi)》(嗣德版), 河 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 , VHc。 22、佚名:《黎朝会典( Le Trieu Hoi Dien),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 23、佚名:《钦定剿平暹寇方略正编( Kham Dinh Tieu Binh Tiem Khau Phuong Luoc Chinh Bien)》,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 24、黄有秤:《大南国疆界汇编( Dai Nam Quoc Cuong Gioi Vung Bien)》, 河 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编号 VHc,同庆二年(1887)版。 25、佚名:《五蛮风土记( Ngu Man Phong Tho Ki)》,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 藏,编号 VHc1135。 26、惟明氏:《南圻六省地舆志( Nam Ki Luc Tinh Dia Du Chi)》.越南汉喃研 究院藏,编号 VHc1460。 27、(日)松本信广:《大南一统志》(维新版),东京:印度支那研究会.昭 和十六年(1941)版。 28、双凭毕浪卧:《越华通使史略》,河内:国学书社,1945 年版。 29、阮朝国使馆: 《大南寔录》,东京:庆兴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1961-1981 年。 30、潘叔直编:《国史遗编 ( Quoc Su Di Bien)》,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 研究所,1965 年版。 31、黎统:《邦交录( Bang Giao Luc)》,河内:越南汉喃研究院藏,1966。 115 32、鹰程:《越南近代外交史》,河内:文坛出版社,1970 年版。 33、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Dai Viet Su Ki Toan Thu)》,东京:东京大 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昭和 59 年(1984)版。 34、范绍、涛芳平:《出使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 35、阮良碧:《越南各朝代外交要略》,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1996 年版。 36、阮氏草、范文深、阮金莺:《越南使臣》,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1996 年版。 37、许文堂、谢奇懿:《大南寔录清越关系史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 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2000 年版。 38、阮世龙:《以前出使和接待使者故事》,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2001 年 版。 39、阮世龙:《大越邦交》第 集,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2005 年版。 40、黎吴阁、范丁全:《大南国史演歌》,河内: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41、杨文安:《乌州近录》,河内: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42、越南阮朝国史馆:《明命政要( Minh Mang Chinh Yeu)》,顺化:顺化出版 社,2010 年版。 论文资料: 43、陈辉:《中越两国之间的历史关系》,《历史研究杂志》,1966(88)。 44、文风:《中越和越中的关系》,《历史研究杂志》,1979(4)。 45、文新:《封建社会中国针对越南的政策初探》,《历史研究杂志》,1979(5)。 46、阮董知:《李文复——阮朝优秀外交斗争笔者》、《文学杂志》,1980(2)。 47、郑茹:《1984 年合约后中国对越南的关系》,《历史研究杂志》,1989 年 第 2、3 期。 48、郑茹:《清朝在越南权力争夺中所起的作用》,《历史研究杂志》,1990( 5)。 49、郑茹:《十九世纪末中法关系和越南问题》,越南历史科学博士论文,1991 年。 50、高越英:《介绍并研究》,越南语文硕士论文,1998 年。 51、丁春林、吴长江.《封建社会越南的一些外交特点初探》、《东南亚研究杂 116 志》,2004(40)。 52、陈德英山:《阮朝出使中国》,《看顺化——阮朝》,顺化:顺化出版社, 2004 年版。 53、丁容:《十九世纪初嘉隆换地和中国清朝的外交关系》,《阮朝和我们的历 史》,胡志明市:西贡文化出版社,2008 年版。 54、阮氏银:《李文复与作品》,越南语文硕士论文,2009 年。 55、李春终:《越韩两国使者的琴棋诗画研究与评价》,越南语文硕士论文,2009 年。 56、阮氏青终:《阮文超的价值的文献考察与研究》,越南语文硕 士论文,2010 年。 57、吴长江: 《阮朝时期中越外交关系的一些问题》, 《军事历史杂志》,2011( 4)。 58、陈南进:《近代时期越南在与中国的关系 从“册封、朝贡”的角度的文化 交流》,该论文 2011 年 月 11 日在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大学的 语言文学系举行的中越文化、文学关系研讨会发表。 59、《阮朝使者出使清朝的日记——关于十九史记中越关系的丰富资料》,2012 年 11 月在第四次越南学研讨会第 界第 15 小组发表。 60、《阮朝史部出使中国清朝》,《汉喃杂志》,2012 年(6)。 61、郑克孟:《近代考察越韩两国使者的琴棋诗画》,《汉喃杂志》,2013(2)。 62、《考察阮朝时期中越之间的外交文件》,《汉喃杂志》2013(3)。 法文文献 1, Répertoire officiel des institutions et règlements du Đại Nam In: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Tome 81, 1994 pp 400-401 La conquête de la Cochinchine par les Nguyên et le rôle des émigrés chinois 2,Paul Boudet: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42 Le Code des Le : « Quôc Triêu Hinh Luât » ou « Lois pénales de la Dynastie Nationale 3,Nguyen Ngoc Huy,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17 1980 4, Les Nguyên, Macau et le Portugal Aspects politiques et commerciaux d'une situation privilégiée (1773-1802) 5, Pierre-Yves Manguin,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4e section,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4e section,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Annuaire 1977-1978 Année 1978 pp 1305-1308 6, Nguyên Thê Anh et Alain Forest (éd.) : Guerre et paix en Asie du Sud-Est Philippe Le Failler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2001 Volume 88 Numéro 88 pp 402-404 7,Ramsay Jacob, Mandarins and Martyrs The Church and the Nguyen Dynasty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8, Brocheux Pierre Outre-mers 2009 Volume 96 Numéro 364-365 pp 397-399 9, Woodside (Alexander Barton): Vietnam and the Chinese Mode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guyên and Ch'ing Civil Govern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0, Hémery Daniel, Revue française d'histoire d'outre-mer 1973 Volume 60 Numéro 220pp 498-500、Les récits de voyage chinois comme source pour l'étude du Viêtnam (Xe-XXe siècle) 11 , Tạ Trọng hiệp, Claudine Salmon,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96 Volume 83 Numéro 83 pp 67-87 12,Trinh Hoài Đuc , Can Trai thi tap [Recueil de poésies (en chinois) de Can Trai] Maurice Durand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67 Volume 53 Numéro 53-2 pp 737-739 Histoire et civilisations de la Péninsule indo¬chinoise 13,Thanh-Thâm Langlet, Nguyên Thê Anh, Pierre-Bernard Lafont,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 tudes 4e section,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Livret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4e section, 118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Livret Rapports sur les conférences de 1992-1993,1995 pp 106-108 14, Dr Nguyen Tran Huan,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69 Volume 56 Numéro 56 pp 199-212 La monnaie vietnamienne, entre tradition việt et culture han 15, François Thierry, Arts asiatiques 165-180 2006 Volume 61 Numéro 61 pp Troisième partie : période des Tày-Son 16, L Cadière,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06 Volume Num é ro pp 236-254 Travaux de l'Institut des Recherches historiques 17,Nguyen Tran Huan,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71 Volume 58 Numéro 58 pp 330-336 18,La rémunération réelle des fonctionnaires au Đại Nam dans la première moitié du XIXe siècle: un essai d'évaluation 2001 Volume Emmanuel Poisson Aséanie Numéro pp 141-159 19, Teng (Ssu Yu), 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the Western Power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20,Nguyen Van Phong Joseph, Archives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s religions 1973 Volume 35 Numéro 35 pp 225-226 21, Trẵn Trọng-Kim : Việt-nam sưr-lươx , E Gaspardone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930 Volume 30 Numéro, 30 pp 431-432 22, Tang Guoyan, Zhang Shiquan, Sun Zhongwen et Liu Wenlin, Yuenan lishi huobi (« Monnaies historiques du Vietnam », Thierry François, Revue numismatique 1996 Volume Numéro 151 pp 376-380 23, Lafont (Pierre-Bernard) éd, Les frontières du Vietnam Histoire des frontières de la Péninsule indochinoise 24, Souty François J.-L, Revue française d'histoire d'outre-mer, 1991 Volume 78 Numéro 293 pp 577-578, Histoire du boudhisme vietnamien 25, Thich Nhat Hanh,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4e section, 119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4e section,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Annuaire 1973-1974, 1974 pp 749-751 英文文献 1, Alexander L Vuving, Strategy and Evolution of Vietnam's China Policy: A Changing Mixture of Pathways Asian Survey, Vol 46, No 6, 2006: 805-824 2, Ang Cheng Guan, Vietnam-China Relation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sian Survey, Vol 38, No 12, 1998:1122-1141 3, André Gunder Frank, Kampuchea, Vietnam, China: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Contemporary Marxism., No 12/13, Southeast Asia, 1986:107-119 4,Enrique Ferrán Al Inciarse El AÑO, (Vietnam, China y la posible cooperación URSS-EEUU).El Ciervo, Año 15, No 143.1966:8 5, Kathleen Gough, Comment on André Gunder Frank's "Kampuchea, Vietnam, China: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Contemporary Marxism, No 12/13, Spoutheast Asia , 1986:120-129 6, Wenkai He, Paths to Development in Asia: South Korea, Vietnam, China, and Indonesia by Tuong Vu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9, No ,2010:1172-1174 7, Kathleen Gough, The Hoa in Vietnam.Contemporary Marxism, No 12/13, Southeast Asia ,1986: 81-91 8, Tae Y Nam, Vietnam and China, 1938-1954 by King C Chen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 23, No 3., 1970: 679-680 9, K H Khanh, Vietnam Triangle: Moscow, Peking, Hanoi by Donald S Zagoria Pacific Affairs, Vol 43, No 4, 1970-1971:631-632 10, S S Binh,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Imperialism.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 8, No 38, 1973: 16-17 11, Ramses Amer, Nguyen Hong Thao.The Management of Vietnam's Border 120 Disputes: What Impact on Its Sovereignty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7, No 2005:429-452 12, Vatthana Pholsena, The Third Indochina War; Conflict between China, Vietnam and Cambodia, 1972-79 [Cold War History Series, 11.] by Odd Arne Westad, Sophie Quinn-Judge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Vol 163, No ,2007:595-597 13, Ken Booth, Soviet Policy in East Asia by Donald S Zagoria Pacific Affairs, Vol 56, No 3, 1983:517-518 14, David Hunt, From People's War to People's Rule: Insurgency, Intervention, and the Lessons of Vietnam by Timothy J Lomperi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6, No (Aug., 1997), pp 855-856 15, Raymond F Wylie,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N T Wang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Vol 20, No 4, 1986: 544-545 16, John W Garver, Sino-Vietnamese Conflict and the Sino-American Rapproachment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6, No (Autumn, 1981), pp 445-464 17, S R Elliot, China's Vietnam War by Heman Ra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05 (Mar., 1986), pp 164-165 18, Peter Worthing, China and the Vietnam Wars, 1950-1975 by Qiang Zhai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32, No 1, 2001:113-115 19, W Adriaansz, Viêt-nam by Trân Văn Khê Ethnomusicology, Vol 12, No 3, 1968: 449-451 20, Mark Sidel,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 Studies in Vietnam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2, 1995:521-540 21, Gu Xiaosong, Brantly Womack, 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1990s Asian Survey, Vol 40, No 6, 2000:1042-1058 22, Van Nguyen-marshall.Indochine: La colonisation ambiguë, 1858-1954 by Pierre Brocheux, Daniel Hémery Pacific Affairs, Vol 75, No 3, 2002: 121 485-487 23, Benedict J Kerkvliet, Reflections from Captivity: Phan Boi Chau's "Prison Notes" and Ho Chi Minh's "Prison Diary" by David G Marr, Christopher Jenkins, Tran Khanh Tuyet, Huyah Sanh Thong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4, No 1980: 253-254 24, Carlyle A Thayer, The Breakdown of the Sino-Vietnamese Alliance, 1970-1979 by Anne Gilk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33, 1995:205-207 25, Carlyle A Thayer, Sino-Vietnamese Relations: The Interplay of Ideology and National Interest Asian Survey, Vol 34, No 6,1994:513-528 26, Ramses Amer, Assessing Sino-Vietnamese Relations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Contentious Issue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6, No , 2004: 320-345 27, Joseph Y S Cheng, Sino-Vietnamese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Asian Survey, Vol 51, No ,2011:379-405 28, E S Ungar, China Studies in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Changes and Implication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16 ,1986:119-132 29, Charles McGregor, China, Vietnam, and the Cambodian Conflict: Beijing's End Game Strategy Asian Survey, Vol 30, No 1990:266-283 30, Gale Summerfiel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and Vietnam: Crossing the Poverty Line is Just the First Step for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Social Economy, Vol 55, No ,1997:201-214 122 后记 我这四年来中国学习,感触很多。来中国这个邻邦留学,不仅极大地提升了 我的汉语水平,而且在历史学的学术训练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感谢我的老师王东教授,是他真诚的关心我,帮助我。在中国的这么长时间 里,王老师就像一位长者,一直帮助我、照顾我。 感谢我的同门:李科翔、窦禄军、李天星、周杨、杨利芳、王丽、罗澄洋、 王俊、廖斯、邓阳等等,我们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我们一 起学习和进步。也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使得我在论文进行的过程中,帮我校对 汉语、改正错误。 感谢我的家人、妻子和朋友,你们是我的坚强后盾。你们在后面的帮助我才 能在中国安心学习。 感谢论文的答辩老师,我的文章还有许多问题,这都是我个人的原因,我将 认真的改正并一直研究下去。 愿越中友谊长存! 谢谢! 裴辉南 2015 年 月于上海 2015 年 月修改 123 ...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ake a major part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research focus on the tributary and canon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rom the year 1802 to 1885. .. enhancing their relationships in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continuing expansion of foreign relations ,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poses these questions: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How this essence developed? How dose this tributary relation worked and how the canonization activities go on With these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