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National self survival qian mus views on history and culture

319 537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319
Dung lượng 10,49 MB

Nội dung

民族自救:论钱穆的历史与文化观 NATIONAL SELF-SURVIVAL: QIAN MU’S VIEW ON HISTORY AND CULTURE 黄 文 斌 WONG WUN BIN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 民族自救:论钱穆的历史与文化观 NATIONAL SELF-SURVIVAL: QIAN MU’S VIEW ON HISTORY AND CULTURE 黄 文 斌 WONG WUN BIN (B.A.Hons.UM; M.A.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 ACKNOWLEDGEMENT For this thesis to be completed smooth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first and foremost,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supervisor, Assistant Professor Lo Yuet Keung(劳悦强助理教授)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he has led me to the world of scholarship and groomed me to be a future scholar I am also deeply grateful to him for introducing me to the wor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ought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scholarship” is not merely professional expertise A scholar can pursue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virtue at the same time, and life and scholarship can be integrated He should fathom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aspire to be a gentleman This inspiration from my mentor has enriched my life and will help to make it even more meaningful in the future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Huang Jianli( 黄坚立副教授), Deputy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lthough we did not meet very ofte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but A/P Huang went through my thesis very carefull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every single detail and he gave me many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He has earned my sincere respect and I shall miss him dearly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uk Yin( 李焯然副教授),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deserves my profound thanks as well He had read several of my conference and seminar papers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spite of his busy schedule I have learned much from his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opinions I am also indebted to Professor Wong Yoon Wah (王润华教授)and A/P Yeo Song Nian( 杨松年副教授), without whose assistance, I don’t think I would be able to come back to NUS again for my doctoral studies Besides my teachers, I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which provided me with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scholarship Without such financial support, it is impossible for me to pursue my studies with joy and in peace During the period of writing this thesis, I was able to visit on two occasions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Academia Sinica Sincere thanks go to the Institute and its library, which had offered me timely and kind assistance In particular, Professor Tai Lian-chang ( 戴 琏 璋 教 授 ) has provided me much nurturance Last but not least, I should record my heartfelt thanks for my wife, Fi Chan (慧珍) Not only has she helped to manage my daily needs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my dissertation writing, most importantly, she was also my thesis’s first reader and critic; her input has proved to be very much helpful i 目录 页 i 致谢辞 目录 摘要 ii v 第一章 绪论 问题的提出 1.1 1.2 1-33 民族认同 钱穆的问题意识 救亡意识与民族认同 2.1 时代危机与民族自救 2.2 “民族、历史与文化”三位一体的理论论述 近人之研究成果 3.1 3.2 研究专著 期刊论文 论文结构问题 4.1 研究钱穆的年限 4.2 先历史后文化与民族的排序 结论 第二章 时代烙印:时代问题与钱穆学术思想之塑造 前言 近代中国问题与民族本位思想 2.1 2.2 34-87 中西文化与民族观念的启蒙 民族存亡对学术经世观念的塑造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3.1 废除科举与西学兴起 3.2 民族文化“去本位化” 学术经世与民族国家的前途 4.1 4.2 4.3 4.4 4.5 考据与学术地位的确立 治学性向与目的 政治制度与国情文化 民族历史与救国 民族文化与社会人生 结论 第三章 真相研寻:钱穆的史观及历史论述 前言 88-149 ii 研寻历史真相与建立民族自尊自信 2.1 政治革新与历史诠释 2.2 中国历史真相的研寻 (1) 中国政治制度的问题 (2) 中国学术思想的问题 (3) 中国社会“封建”的问题 “民族本位”与“史学经世”的史观 3.1 3.2 “民族历史文化一体化”理论的建构 “去本位化”的史学界与史学经世 (1) 中国民族西来说 (2) “整理国故”、“历史材料”与“疑古” 认识国史与民族信心的建立 结论 第四章 彰显民族文化价值:新文化运动与钱穆的文化观 150-228 前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反传统文化思潮 2.1 2.2 2.3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张 社会改革与传统文化的认识 钱穆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新文化运动”问题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3.1 “打倒孔家店”的问题 3.2 新文学与白话文的问题 3.3 科学与民主的问题 中西文化比较与民族文化信心之建立 4.1 4.2 全盘西化与中国文化本位 中西文化比较下的中国文化价值 (1) 地理环境对中西文化的孕育 (2) 人本、道德与现世性的中国文化 (3) 超越与自然和谐的中国文化 结论 第五章 复兴民族意识:钱穆的民族思想与近代中国 民族主义 229-289 前言 民族思想的渊源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2.1 2.2 2.3 西方民族主义的背景与特色 章太炎与“排满民族主义”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iii “民族主义” 与“救国保种”之道 复兴“民族意识”与救国之道 4.1 4.2 4.3 “士”之“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复兴 民族信心之建立 中国文化的“文化观”与“天下观” 结论 第六章 结论 290-297 附录:钱穆著作出版年表 298-299 参考书目 300-312 iv SUMMARY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Qian Mu (1895-1990) who embodied the quiet strength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his lifelong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this thesis addresses the issu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revival in the face of encroaching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increasing cultural cosmopolita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ccording to Qian, only when a people come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s history sympathetically, respectfully, and affectionately can it find a viable solution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that plague itself This thesis will show how Qian promote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and how he attempted to revitalize Chinese cultur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s a way of reinvigorating China In so doing, China as a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people as its bearers will be able to survive the onslaughts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from the West, on their own strength and vitality informed by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history v 民族自救:论钱穆的历史与文化观 第一章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1.1 民族认同 本论文是以钱穆作为一个“民族认同”的个案研究。所谓“民族认同” ,在 本论文的个案,除了认同“民族” ,也包括了认同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及 其“历史” 。事实上,对钱穆而言,如果不认同中国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及其 “历史” ,也无从认同这个民族。通过这个个案研究,我们希望探讨“民族认同” 对“民族自救”有什么关系。 “认同” (identity)这个概念最初来自西方的心理学,原本指一个人的“特 征” ,在成长中它会不断地产生变化。后来社会学及其他的社会科学也开始应用, 这个概念大致有“认明与其相同的”1意思。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便有许 多应用“认同”概念作社会科学的研究。例如,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国家认同 (national identity) 乡社认同 、 (communal identity) 和文化认同 (cultural identity) ; 70 年代有种族认同(ethnic identity)和阶级身份认同(class identity) 本论文 。 要处理的问题是借用“认同”的概念来分析钱穆如何认同民族、文化与历史。当 然,我们也必须交待的是,本论文并非要以 “认同”概念作为理论研究。我们 所以借用这个概念,主要是跟随“认同”直接产生的效果是“情感” ,而钱穆的 民族思想、历史观与文化观都体现了浓烈的“情感” ,他认为有“认同” ,才会产 生“感情”而感情又是振兴民族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我们借用“认同”概念 来分析他对民族、 历史和文化的看法, 从而看出这个概念对 “民族自救” 的作用。 王赓武〈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究〉,收入《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页 259,注释 1。 同上,页 239。有关“身份认同”或“自我认同”及“多重认同”的概念与讨论,还可参阅王 赓武〈再论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收入刘宏、黄坚立主编《海外华人研究的大视野与新方向: 王赓武教授论文选》(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页 97-115。 此外, “认同”问题基本上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 大课题。东西欧洲各国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纷纷争取“民族自决” ,建立一 个以人种或共同语言或共同文化及历史背景的独立国家。 这些都牵涉人们 “认同” 观念的问题。因此, “认同”可算是近一个多世纪中西方都面对的大课题。在中 国方面,清末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开始转变,知识分子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尤 其是在民国 20 年代,几乎什么主义都找得到“信徒” 。慕效西化的过程也使中国 出现“去民族本位化”的问题,其结果将导致中华民族逐渐失去“民族”与“文 化” 的“认同感” ,而造成“民族特征”的流失。其严重性可以造成“一个中国” 的民族国家观念,变成四分五裂,如欧洲大陆般各自成为独立的小国,甚至,民 族将会消亡。 我们通过钱穆作为一个个案研究, 探讨他为什么对 “中华民族” 有强烈的 “认 同” ?为什么主张 “民族本位” ?为什么倡议复兴 “民族文化” 及认识已往的 “民 族历史”?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钱氏维护与建立“一个中国人”之“认同”的努力; 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还能保有坚固的“民族意识” 。 然而,钱穆的“民族认同”是特殊的,它不是狭义“人种”或“血统” 的“民 族认同” ;不局限在狭义的“汉民族”之“认同” ,如章太炎分别“满民族”与“汉 民族”之“汉民族认同” 。此外,他的“民族认同”又别于康有为主张“大同” 的“世界主义” ;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及陈独秀的“世界共产主义” 。 钱穆“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然其范围包含了整个“中国文化”及 建立在中国土地范围内的“民族认同” 。换言之,钱穆的“民族认同”是认同在 中国土地上的整体民族、文化与历史。这是一个“文化符号”意义的认同。因为, 数千年以来“中国文化”的演进,已经突破了疆土、人种、地方习俗、语言等差 异,而形成大家共同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这便是“中国文化”及“中国人” 的观念。 放在中国土地上,钱穆的民族观念,是整体性及广义的。但从“世界主义” 的角度来看,又显得是保守的“民族主义” 。钱穆既然能突破狭义的“汉民族” 观念,为什么他却持守“中国人的民族主义” ,而不主张“世界人”的“世界主 义”呢?钱穆曾对冯友兰说,要当“世界人”首先要先当一个“中国人” 。今日 世界有“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却无“世界人”之称号。3事实上, 、 、 钱穆这个主张,里头自有一番道理。我们知道钱穆是尊崇儒家思想的,而儒家所 以比墨家及道家能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政治、人生、教育等的指导依据,原因之一 在于它的道理是能落实到社会上或人们的生活中。儒家“仁爱”有亲疏之别,所 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儒家讲“仁爱”必先从自己的父母 及亲人开始做起,然后,再推广到社会上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再提升到仁爱天下 万物。这样的思路较接近“人性”与“人情” 。墨家提倡的是“兼爱” ,不分“亲 疏” ,爱无差等,天下事即是自己的责任,犹如“世界主义” 。这个主义固然伟大, 是一个理想主义,然而,实践起来毕竟不易,故墨子的门徒,最终无法承受沉重 的负担而散离。道家根本不考虑“爱”的问题,他们追求生命的自由,生活在老 死不相往来的逍遥世界,如“无政府主义”一般。然人群社会终不会放任与随顺 “自然”而有规有律。这是钱穆对此三家思想的看法。4因此,他从中国思想史 的发展得到启示,事情的落实总需要有“本”与“末”之分。他主张先做“中国 人”便是一个“本” ,有了“本”的根基,便可以进一步为促成“世界人”的理 想而努力。是故,钱穆的“民族认同”最终还是走向了“人类”未来应该如何和 平生存的道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使钱穆在阐发中国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思 考了世界文化如何融和,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便是钱穆临终前认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世界可有的贡献” 。 “民族主义”几乎成为上个世纪及这个世纪人类世界主要的思潮与力量。在 “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年代,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 不断地排挤与争夺,我们通过钱穆作为一个个案研究,或许,他的“文化天下观 式”的“民族认同”可以让我们作为一个新的借鉴。 1.2 钱穆的问题意识 本论文以“民族自救”作为主题,主要注意到钱穆一生研治中国学术思想是 有一个问题意识在推动的,这便是“民族存亡”的问题。钱穆诞生于 1895 年,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第 51 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 公司,1998),页 265。下引此套书只简称为《全集》,省略作者名字、出版社及出版年代。 《国史大纲》,《全集》第 27 册,页 106-114,120。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1990),收入《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全集》第 43 册,页 419-423。 附录:钱穆著作出版年表(本论文参考之部分) 《论语要略》(1924 年) 《刘向歆父子年谱》(1930 年) 《国学概论》(1931 年) 《先秦诸子系年》(1935 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册)(1937 年) 《国史大纲》(上、下册)(1940 年) 《文化与教育》(1942 年) 《政学私言》(1945 年) 《中国文化史导论》(1948 年) 《国史新论》(1951 年) 《中国历史精神》(1952 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 《文化学大义》(1952 年) 《中国思想史》(1952 年) 《四书释义》(1953 年)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1955 年) 《秦汉史》(1957 年)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1958 年) 《学龠》(1958 年) 《民族与文化》(1960 年) 《中国文学论丛》(1963 年) 《论语新解》(1963 年) 《中华文化十二讲》(1968 年) 《中国文化丛谈》(1969 年) 《中国文化精神》(1971 年) 《朱子新学案》(1971 年) 《孔子与论语》(1974 年) 298 《中国学术通义》(1975 年) 《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1975 年) 《历史与文化论丛》(1976 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至十)(1976-80 年)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1979 年) 《湖上闲思录》(1980 年) 《孔子传》(1987 年) 《中国史学发微》(1989 年) 《新亚遗铎》(1989 年) 《素书楼余渖》(1998 年) 299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一)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国学概论》,第 册。 《四书释义·论语要略》,第 册。 《孔子与论语》,第 册。 《孔子传》,第 册。 《先秦诸子系年》,第 册。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刘向歆父子年谱》,第 册。 《朱子新学案(一)》,《全集》第 11 册。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 16 册。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 17 册。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至十),第 18-23 册。 《中国思想史》,第 24 册。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第 24 册。 《学龠》,第 24 册。 《中国学术通义》,第 25 册。 《秦汉史》,第 26 册。 《国史大纲(上)》,第 27 册。 《国史大纲(下)》,第 28 册。 《中国文化史导论》,第 29 册 。 《中国历史精神》,第 29 册 《国史新论》,第 30 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 31 册。 《中国史学发微》,第 32 册。 300 《文化学大义》,第 37 册。 《民族与文化》,第 37 册。 《中华文化十二讲》,第 38 册。 《中国文化精神》,第 38 册。 《湖上闲思录》,第 39 册。 《政学私言》,第 40 册。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第 40 册。 《文化与教育》,第 41 册。 《历史与文化论丛》,第 42 册。 《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第 43 册。 《中国文化丛谈》,第 44 册。 《中国文学论丛》,第 45 册。 《新亚遗铎》,第 50 册。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第 51 册。 《素书楼余渖》,第 53 册。 (二)现代研究专著: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3)。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 股份有限公司,1993 二刷)。 《章太炎思想:兼论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 企业有限公司,1992 二刷)。 王宗昱与冀建中译、艾恺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01 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朱谌《民族主义的背景与学说》(台北:国立编译馆,2000)。 李木妙编撰《国史大师:钱穆教授传略》(台北:扬智文化事业有限公 司,1995)。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 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陈 丽 惠 《 反 传 统 思 潮 的 批 判 与 超 越 : 钱 穆 史 学 思 想 的 形 成 ( 1930 - 1940)》(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李国祁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 业有限公司,1980)。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 1995)。 《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李金梅译、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0)。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严耕望《钱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 吴睿人译、班纳迪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香港:三联书 店,1998)。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附录“拟设国粹学堂简章”。(出 处?) 302 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8)。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的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开明书店,1939)。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 司)。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 1998 二刷),页 270-469。472-514。 姚正光《论钱穆对儒家思想的弘扬》(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 2000)。 欧 阳 哲 生 、 刘 红 中 编 、 胡 适 著 《 中 国 的 文 艺 复 兴 》 ( The Chinese Renaissanc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钟彩钧《钱宾四先生理学研究的检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 所,1992)。 徐卫翔等译、基托著《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徐方与阎瑞松译、沃尔特·拉克著《犹太复国主义史》(上海:三联书 店,1994)。 徐文珊《国父遗教三民主义总辑》(台北:台湾书店,1960)。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册,(台北:学生书局,1982)。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郭齐勇、汪学群《钱穆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中亚书局,1930)。 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顾颉刚《古史辨》第 册(北平:朴社,1926)。 《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03 崔庆泳《钱穆史学思想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 文,1985)。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欧游心影录》(香港:三达出版公司,年份不详)。 《新史学》,见《饮冰室文集》之九,收入《饮冰室合集》第 册 (北京:中华书局,1994)。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七版)。 《印度哲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梁漱溟自述》(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谢幼伟《中国文化精神》(台北:复兴书局,1959)。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 鲁迅《华盖集》,收入《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1)。 温洽溢译、史景迁著《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台北:时报文化出 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追寻现代中国:革命与战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 限公司,2001)。 傅斯年《出入史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雷颐译、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蓝桦译、邓尔麟著《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缪凤林编著《中国通史纲要》(南京:钟山书局,1932)。 谭汝谦与林启彦译、实滕惠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学 出版社,1982)。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304 谭淑芬《钱穆与中国现代学术:一个史学家的文化观》(新加坡国立中文 系荣誉学士论文,1995)。 论文: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页 466。 王赓武〈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究〉,收入《王赓武自选集》(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页 239。259,注释 1。 〈再论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收入刘宏、黄坚立主编《海外华人 研究的大视野与新方向:王赓武教授论文选》(新泽溪:八方文化企 业公司,2002),页 97-115。 王晴佳〈钱穆与新史学之离合关系,1902-1950〉,收入《纪念钱穆先生 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2000),页 183-211。 孙文〈民报发刊词〉(1905),收入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香港:三联书店,1979),页 568。 〈《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1906),收入丁守和主编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页 398。 伍庄〈梁任公先生行状〉,收入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97),页 3,4。 刘盼遂〈梁任公先生传〉,收入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97),页 8。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20),见《守常文 集》,《民国丛书》第 编第 92 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页 50。 305 张玉法〈帝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角色〉,收 入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4),页 106-107。 杜正胜〈钱宾四与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史学〉,收入《当代》第 111 期, (台北:合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月),页 70-81。 陈启云〈钱穆师与“思想文化史学” 〉,收入《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 1995 年 月,页 116-125。 李国祁〈中国近代民族思想〉,收入李国祁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 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页 41- 42。 〈满清的认同与否定:中国近代汉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收入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页 96,114。 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 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5),页 19。 〈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收入萧延中等编《五四:文化的诠释与 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页 45。 〈中国现代的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敬悼蒋总统逝世〉,收入周 阳山、杨肃献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页 562。 〈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从胡适与傅斯年说起〉,收入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辑《古今论衡》第 册(台北:史语所, 1999),页 67-75。 〈钱穆与新儒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 (台北:三民书局,199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独秀文存》,《民国丛书》第 编第 92 册, 页 136。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页 117, 118-120, 121。 〈宪法与孔教〉,页 112。 306 〈偶像破坏论〉,页 230。 〈敬告青年〉同上,页 4-5,9,112。 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收入阎纯德主编《中 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年),页 22- 29。 李埏〈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病-敬悼先师钱宾四先生〉,收入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页 10。13。 邹容〈革命军〉,见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页 375。383。 吴虞〈吃人与礼教〉(1919),见《吴虞文录》,《民国丛书》第 编第 96 册,页 63-72。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见《吴虞文录》,《民国丛书》第 编 第 96 册,页 72-79。 罗义俊〈论钱穆先生的史学对象论――钱穆先生史学方法论探索之一〉, 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第 期,(上海:上海社会 科学院,1987 年),页 35-45。 武才娃〈论钱穆的文化史观〉,收入刘见成等主编《中国文化月刊》第 220 期,(台中:中国文化月刊杂志社,1998 年 月),页 9-21。 周策纵〈论五四运动〉,收入萧延中等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 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页 3。 罗志田〈引论:清季社会变迁与民国政治〉,《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 国的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页 9。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以胡适的世界主义与反传统 思想为个案〉,《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的政治》(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1),页 18-59。 〈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收入《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 (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页 35-60。 307 杨祖汉〈论余英时对新儒家的批评〉,收入《当代儒学思辨录》(台北: 鹅湖出版社,1998),页 1-32。 姜广辉〈整体和和谐:中国文化对于人类的永久性价值――读钱穆先生 《经学大要》心得〉,收入《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 会》,(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0),页 37-44。 柳存仁〈北大与北大人〉,见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 联书店,1998),页 300-30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见《胡适文存》第 集,《民国丛书》 第 编第 93 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页 11。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见《胡适论学近著》第 集,《民国丛 书》第 编第 29 册,页 630。 〈信心与反省〉,同上,页 482-484。 〈再论信心与反省〉,同上,页 489。 〈三论信心与反省〉,同上,页 496-497。 〈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上,页 556。 〈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胡适文存》第 集卷 2,《民国丛书》第 编第 94 册,页 72。 〈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见《胡适文存》第 集 卷,《民国丛书》第 编第 95 册,页 211-212。 〈《吴虞文录》序〉(1921),见《吴虞文录》,《民国丛书》第 编第 96 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页 7。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同上,页 74。76-77。 〈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收入东亚图书馆编《科学与人生 观》(上海:东亚图书馆,1923),页 2-3。引自《民国丛书》第 编第 册,页 2-3。 308 胡楚生〈钱宾四先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收入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系编印《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台大中文系,2001),页 246-249。页 255-261。 徐国利〈钱穆先生心性合一的历史本体论思想〉,收入《钱穆先生纪念馆 馆刊》第 期(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2000),页 218-235。 徐复观〈良知和迷惘-钱穆先生的史学〉,《新闻天地》第 1612 期, 1979 年,页 16。 唐端正〈伟大的爱国者〉,香港《人生》杂志,第 卷第 期,1954 年 月,页 24-25。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1899),收入《梁启超全 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页 309。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收入《梁启超全集》(北京:北 京出版社,1999),页 887。891。896。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收入《梁启超全集》,页 455。459。460。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1903),收入《梁启超全集》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页 1069。1070。1076。 龚春台〈萍浏醴起义檄文〉(1906),见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 辑》(香港:三联书店,1979),页 576。 黄俊杰〈钱宾四先生史学中的“国史”观:内涵、方法与意义〉,收入 《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中 国文学系,2000)页 145-182。 阎鸿中〈钱宾四先生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诠释〉,收入《钱穆先生纪念馆馆 刊》第 期(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2000),页 148-167。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1919),收入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 启蒙思潮》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页 415, 420。 309 戴景贤〈论钱宾四先生“中国文化特质”说之形成与其内涵〉〉,收入 《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中 国文学系,2000),页 13-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2)。 《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创号刊(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1993)。 东亚图书馆编《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东亚图书馆,1923)。 粕米尔编辑部《中国本位文化讨论集》(台北:粕米尔书店,1980)。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北:台大中文系,2001)。 英文书目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1989) Carr, Edward Hallett, What Is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 Co Ltd, 1962)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Dennerline,Jerry, Qian Mu and the World of Seven Mans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310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Hobsbawn, Eric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Hu, Shih,The Chinese Renaissance (New York: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1963) Huang, Philip C.,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Laqueur, Walter A History of Zionis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2) Lonnroth, Erik (eds.),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Berlin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994) Needham ,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1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Schwartz, Benjamin,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Wang, Fan-sen, Fu Shih-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Article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 New Survey of Universal Knowledge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55), p.149 Hon, Tze-ki, “Ethnic and Cultural Pluralism: Gu Jiegang’s Vision of a New China in His Studies of Ancient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vol.22 No.3,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Inc., July,1996), pp.315-339 311 , “Cultural Identity and Local Self-Government: A Study of Liu Yizheng’s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vol.30 No.4, October 2004, pp.506-542 Ip, Hung-yok, “Liang Shuming and the Idea of Democracy in Modern China”, in Modern China, vol.17 No.4, October 1991, pp.469-508 Kuo, Thomas C., “Ch’en Tu-hsiu (1879-1942) and Hu Shih (1891-1962)”, i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31, no.1, (New York: M.E Sharpe, Inc.,1997), pp.23-54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93, 15th edition), vol.8, p.552 Yu, Ying-shih,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Erik Lonnroth, Karl Molin, and Ragnar Bjork, eds,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1994), pp.155-174 312 ...民族自救:论钱穆的历史与文化观 NATIONAL SELF- SURVIVAL: QIAN MU’S VIEW ON HISTORY AND CULTURE 黄 文 斌 WONG WUN BIN (B.A.Hons.UM; M.A.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affectionately can it find a viable solution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that plague itself This thesis will show how Qian promote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and how... imperialism and increasing cultural cosmopolita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ccording to Qian, only when a people come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s history sympathetically, respectfully, and

Ngày đăng: 16/09/2015, 17:11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