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Ngoại Ngữ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fiers in chinese

147 1K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Nội dung

汉语量词的认知探讨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FIERS IN CHINESE 林星 LIN X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6 汉语量词的认知探讨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FIERS IN CHINESE 林星 LIN X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S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6 ACKNOWLEDG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utmo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Assoc. Prof. Shi Yuzhi (石毓智副教授), for his scrupulous supervision, enlightening discussions, encouragement, patience, understanding and paternal care throughout these years of my academic pursuit. Next,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o all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rs that have helped me one way or another. Sincere thanks especially go to Assoc. Prof. Lee Cheuk Yin, Assoc. Prof Liu Hong, Assis. Prof Wang Hui, Assoc. Prof Su Jui-Lung, Assoc. Prof. Lee Cher Leng, Assoc. Prof. Xu Jie, Dr Wee Lian Hee, Mdm Fong Yoke Chan and Ms. Lim Chu Eng. Thank you for all your understanding, help and valuable advice!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thanks to my beloved parents for their unfailing support, encouragement, consideration and deep concern in my academic endeavors. They’re the strongest mental power in my life. I am also indebted to my friends, with whom I have shared my thoughts, happiness and tears, especially Lim Ni Eng, Jiang Yi, Zhong Qi, Haibei, Yanping, Zhixian. Thank you for your precious opinions, support, kindness and companionship, which I cherish always! i 目 录 谢辞 i 目录 ii 图表一览 v 英文摘要 vi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研究回顾 1.1 量词的命名和分类 1.2 量词的多角度研究 第二节 研究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动机和目的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方法 2.4 论文框架 10 第二章 量词的语法地位 12 第一节 量词的共时地位 12 第二节 量词的历时发展 14 2.1 量词历时发展脉络 14 2.1.1 名量词 14 2.1.2 动量词 18 2.2 个 体 量 词 起 源 的 推 测 20 2.3 小 结 22 ii 第三章 第一节 名词与量词 24 名词的分类 24 1.1 事 物 的 无 界 和 有 界 24 1.2 非 量 化 名 词 和 可 量 化 名 词 26 1.2.1 非量化名词 27 1.2.2 可量化名词 31 第二节 名量词的再分类 32 第三节 分类量词 37 3.1 形 状 量 词 39 3.2 形 状 量 词 的 历 史 发 展 脉 络 43 3.3 分 类 量 词 的 认 知 心 理 解 释 48 3.4 量 词 与 文 化 50 第四节 表量量词 53 4.1 借 用 名 量 词 的 分 类 55 4.2 借 用 名 量 词 的 发 展 59 第五节 形容词修饰名量词 61 第六节 余论 64 第七节 本章小结 68 动词和量词 71 第一节 动词的语法范畴 71 第二节 动作的无界和有界 75 第三节 专用动量词 79 第四节 借用动量词 82 第四章 4.1 借 用 动 量 词 的 分 类 82 iii 4.2 同 形 动 量 词 第五节 “一+量+VP” 86 94 5.1 “ V + 一 + 量 ” — 〉 “ 一 + 量 + V P ” 94 5.2 “ 一 + 量 + V P ” 的 语 法 功 能 9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05 形容词与量词 109 第一节 性质状态的无界和有界 109 第二节 量词和形容词的组合 110 第五章 2.1 名 量 词 和 形 容 词 的 组 合 110 2.2 动 量 词 和 形 容 词 的 组 合 116 第三节 量词和形容词组合的认知心理解释 118 总结 121 第一节 重要结论与研究价值 121 第二节 其他问题和研究展望 125 第六章 参考书目 125 中文专书 125 中文单篇论文 128 英文专书 136 英文单篇论文 137 iv 图表一览 图表一:名量词的分类 34 图表二: 形状量词维度表 41 图表三:卡夫卡心理试验 49 图表四:闽南话量词举例 50 图表五:广东阳江话量词举例 51 图表六:新加坡华语量词举例 51 图表七:日语量词举例 52 图表八:借用名量词的历时发展举例 59 图表九:借用量词的发展简图 60 图表十:修饰名量词的形容词 62 图表十一:专用动量词分类 81 图表十二:借用动量词分类 83 图表十三:借用动量词的历时发展举例 84 图表十四:“V1+数词+ V2”的发展脉络 91 图表十五:“一+量+VP” 105 图表十六:动量词的“数”、“时”坐标系 106 图表十七:形容词和量词的组合 118 v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research on classifiers has been limited to description. However,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cognitive science, cognitive analysi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language studie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as been turned to seek motivations behind language phenomena. Classifiers, as a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grammar, are one subject among them. Howe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 classifiers has been found limited and inadequate. For one thing, research basically focuses on nominal classifier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nouns, while classifier phrases with verbs and adjectives have not received adequate attention; for another, the relation among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in classifier phrases have not been unveiled due to unsystematic research and inadequat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ims at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some phenomena in Chinese classifiers and related phrases. Issues mainly investigated include nominal classifiers and verbal classifiers. In the segment of nominal classifiers, I delve into the motivations behind shape classifiers and borrowed nominal classifiers, to better explain their semantic and syntactic behaviors. In the segment of verbal classifiers, I distinguish between special verbal classifiers and borrowed classifiers according to two semantic features, which different grammatical behaviors are related to. I also discuss the collocations between adjectives and nominal/verbal classifiers. Through systematical research on classifiers and the related constructions, the thesis also endeavors to exte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from classifiers to Chinese parts-ofspeech, in an effort to explain the cogn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 Issues investigated include redefinition of “bounded/unbounded” features of references of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and the continuum of time-space among the three main parts-of-speech. It reveals that Chinese parts-of-speech, like most other categories established by human beings, are best viewed as prototypes and non-discrete. vi 汉语量词的认知探讨 第一章 绪 论 在回顾量词研究之前,有必要先将属于语法范畴的量词类与逻辑学中 的“量词”区别开来。逻辑学上有一种表示数量的逻辑词,英文名为 “quantifier”,汉语翻译成“量词”。常用的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前者 如“所有”、 “每”,后者如“一些”、 “许多”。国内有部分学者对这类“量 词”在语言中的运用加以了介绍和研究,如李英哲(1980)、沈家煊(1985)、 伍雅清(2000)、何宏华(2002)等。这类逻辑上的量词不属于本文讨论 的范围。 第一节 研 究 回 顾 量词作为一个表量系统,早在中古汉语时期就已独立存在。但由于汉 语语法学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逐步建立的,因此作为区别于印欧语言的 特色词类,量词一开始并未受到重视。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量词甚 至没能获得自己应有的独立身份。不过,随着汉语语法学的逐渐成熟,汉 语研究者开始摸索和开拓汉语自身的研究路子。汉语量词因其民族性,也 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量词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蔚然景观。 §1.1 量词的命名和分类 汉语语法研究开始之前,古人虽已注意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但直到 十九世纪末期汉语语法学建立时才有对量词的初步理论描述。马建忠《马 氏文通》 (1898)提出“故凡物之公名有别称以记数者,如车乘马匹之类, 必先之。”他还在介绍数词之后的“师”、 “旅”、 “邻”、 “里”、 “乡”、 “党” 时,仿效印欧语法中的“Collective Noun”,提出“群名”之说。可见,由 于当时语法学研究受西方影响很深,量词并没有独立名称,马氏把量词视 为记数之别称,即名词的一类。 《马氏文通》之后,从 1898 年到 1961 年,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经历文 法草创、革新以及普及时期,为量词正名的工作艰难地进行着。 陈承泽(1922)上承《马氏文通》,将量词归入名词。直到黎锦熙《新 著国语文法》(1924)提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下, 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 “量词”才从此得名。但此时及之后的一段 时间内,命名尚未统一。而且,量词仍未取得独立地位,多依附于名词。 如: 吕叔湘(1942)称量词为“单位词”,指出“白话里名词之上不能直接 加数词,当中必须插一个单位词。”王力(1943)也将量词命名为“单位 名词”。虽然他仍将量词看作“名词的一种”,但他已经注意到量词有表示 人物数量以及行为的次数的区别,无疑将量词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高名 凯(1948)最初称量词为“辅名词” ,认为它的作用是“给名词一个范围, 表明其特性之所属”,“辅助说明事物的单位或范围”。但之后的修订本改 称为“数位词”。同时,他还区分了动量词,称之为“次数词”。 (高名凯, 1957)陆志韦(1956)则将量词视为指代词的一类,称为“助名词”。 可见,这一阶段量词没有独立的词类地位,而是作为附类或小类从属 于其它词类,其中又以名词为主。 从 1952 年到 1953 年,《中国语文》连载丁声树的《语法讲话》,这些 论文 1961 年编辑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该书最早将量词从其他词类 独立出来。之后不久,《“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正式给量词定 名和分类:“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量词有两种:计算 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行为动作的是动量词。”(张志公,1997:373) 之后,语法学界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1到七十年代末量词作为一个独立 的词类才为人们普遍接受。 再来看看国外汉语研究者对量词词类性质的探索。日本学者芦田孝昭 (1957)称量词为“陪伴词”,认为它是“现代中国语的附属语的一种”。 太田辰夫(1987)把量词看作数词的附属词(Numeral Adjuncts)。赵元任最 当时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刘世儒(1978)与陈望道(1973)围绕“量词”这 一术语所作的正名之辨。 连续性研究有 Ross(1972)、陈宁萍(1987)、张国宪(1993)、沈家煊(1999) 等。69但是从量词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还是第一次。而之前的量词研究也主 要是对名词数量组合、动词数量组合、形容词数量组合的独立研究,基本 上没有对三类量词组合共同反映的三大实词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全局的观 察和探讨。本文在弥补这方面研究不足上做出了一些尝试,并进一步肯定 了量词研究对词类研究的意义。 根据前面几章的讨论,量词组合所反映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 连续统框架为: 空间性 时间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有指名词 〉无指名词。 李宇明(1996)根据名词内部空间性强弱差异,得出如下三个不等式: a) 个体名词 〉集体名词;b)有形名词 〉无形名词; c) 具体名词 〉抽象名 词 根据我们对量词与名词组合的考察,李宇明(1996)的研究更符合汉语的实际情 况。 69 Ross(1972)使用若干个句法过程作为测定手段,证明英语中存在着非离散的连 续性的动/名连续统模式(verb/noun continuum) :动词 〉现在分词 )完成式形式 〉 被动式形式 〉形容词 〉介词 〉形容词性名词 〉名词。 陈宁萍(1987)引进 Ross(1972)的连续统词类模式分析汉语,使用一系列分布标 准来测定汉语中有名词倾向的动词和形容词,认为汉语的名词类正在扩大,而双音 节是移向名词的必要条件。张国宪(1993)在讨论动词和形容词单双音节功能差 异时,给出了一个汉语的动/名连续统:单音节动词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 形容词 〉双音节动词 〉名词。 陈宁萍(1987)和张国宪(1993)的研究都涉及到音节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究, 体现空间性的动词、形容词也大都具有双音节的特点,和他们的研究结论大体上 一致。 124 不同于之前研究提出的直线式连续统,本文通过考察量词组合,得 到的是一个三角式连续统。我们认为,三个词类的连续是相互的,而直线 式连续统显示名词和动词之间有一个形容词的阶段。相较之下,我们认为 三角式的连续统更能反映实词类两两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其他问题和研究展望 量词和名、动、形组合的研究涉及到四个词类,范围很广,可探讨的 内容还有很多。但囿于笔者的能力和篇幅限制,有些地方仍有待深化、细 化、扩展及补充。如: 在量词研究方面,本文的研究涉及到量词认知语义研究,不可避免地 会受到笔者主观看法和心理认知的影响。语义研究如何避免太主观化,从 而将客观和主观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课题。其 次,各方言、各量词型语言中的量词表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何从类 型学和认知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去总结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共性,将是相 当有挑战性的。再次,在量词的功能研究方面,本文讨论的是量词的两个 最重要的功能——有界化功能和分类功能,但对量词的其他功能(如指称 功能)并没有涉及到。量词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各功能的动态变化的 情况如何?这些功能又是如何反映量词的发展?这些都是可以系统讨论 的问题。 在连续性研究方面,名词、动词、形容词内部的层次和连续统分布都 是较复杂的,本文只是从量词组合的角度勾勒出词类间关系的一个大体的 轮廓,比较粗糙,要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才能使之细化、丰富。近些年来, 有关词类连续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限。若能在离散性研究的 基础上,加入连续性的动态研究,将更有利于我们对词类的认识,也能更 好地解释语言现象。 此篇拙文是笔者在语言学方面学习和探索的一次尝试。“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以此自勉。 125 参 考 书 目 中文书目 专书: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初版1922年)。 陈望道《论现代汉语中的单位和单位词》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陈望道等著的《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陈保存、陈桂成、陈皓、张在瞻《汉语量词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1988)。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初版1961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主编,方立、王得杏、沈叙伦译《语言学和语音学基 础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2)。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初版 1948 年)。 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R.K. 哈曼特、F.C.斯托克著,(上 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黄伯荣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 胡附《数词和量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郭先珍《汉语量词的运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7)。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 刘学敏、邓宗璞编《现代汉语名词量词搭配词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1989)。 126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初版1942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陆志韦编著《北京话单音词词汇》(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初版 1924 年)。 黎锦熙、刘世儒《论现代汉语中的量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马建忠撰,章锡琛校注《马氏文通校注》第四册(北京:世界书局,1965)。 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编《动词用法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1987)。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北:学生书局,199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石毓智《语法的形式和理据》(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3)。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出版社,1999)。 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南唐]释静、释筠辑《祖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7)。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初版1943年)。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初版1958年)。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重印,初版1963 年)。 俞士汶等著《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27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北京: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张志公著,庄文中编《张志公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太原:山西教育出 版社,1997)。 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 初版1968年)。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论文: 白丁〈浅谈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范围〉,见《语言与翻译(汉文)》2001年 第1期。 白冰〈宋元时期个体量词的变化和发展〉,见《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 报》2001 年 月。 薄文泽〈壮语量词的语法双重性〉,见《民族语文》2003 年第 期。 陈宁萍〈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线的考察〉, 见《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页379-389。 陈慧、张志〈是动量词短语,还是一种动词的重叠形式——关于《现代汉 语》中“借自动词”的动量词问题的探讨〉,见《湘潭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2000年12月。 陈垂民〈闽南话和普通话常用量词的比较〉,见《中国语文》1958 年 12 月。 陈练军〈中的量词〉,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 20 卷 第 期,2003 年 月。 陈玉冬〈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见《古汉语研究》1998 年第 期。 陈颖〈关于数量词修饰名词带“的”情况的考察〉,见《上饶师专学报》 2000 年 月。 128 程荣〈量词及其再分类〉,见《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储泽祥〈名词的空间义及其对句法功能的影响〉,见《语言研究》1997 年 第 期。 常俭〈谈动词的叠用〉,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 年第 期 戴浩一撰,廖秋忠译〈导言〉,见《国外语言学》 1990 年第 期,页 14-18。 戴浩一撰,叶蜚声译〈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见《国 外语言学》1990 年第 期,页 21-27。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广州:第 八届当代语言学全国会议,2000。 范利、聂春梅〈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做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见《湖 南第一师范学报》第 卷第 期,2001 年 10 月。 范伟〈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学报》2001 年第 期。 范方连〈试论所谓“动词重叠”〉,见《中国语文》1964 年第 期。 傅丽君《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常用名量词的对比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文系荣誉学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2003。 郭继懋〈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见《汉语学习》1999 年第 期。 郭先珍〈谈谈物量词对前搭配数词的语义选择〉,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 高桥由纪子、郑懿德〈汉日名量词琐谈〉,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 年 第 期,页 73-85。 何宏华〈辖域释义与汉语标记性量词〉,见《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2 年增 期,第 17 卷。 何杰、何平〈现代汉语量词的转义现象〉,见《南开学报》1996 年第 期。 何融〈略论汉语动词的重叠法〉,见《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胡竹安、余志红〈语言类型地理学(桥本万太郎著)简介〉,见《国外语 言学》1981 年第 期。 胡起望〈从民族学资料看数量观念的发展〉,见《民族研究》1982 第 期。 129 胡静〈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1 年 月。 胡明扬〈动名兼类的计量考察〉,见《词类问题考察》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6)。 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量词〉,见《中国语文》1961 年第 期。 黄载君〈从甲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见《中 国语文》1964 年第 期,页 432-441。 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见《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第 17 卷,2002 年增一期。 金大焕〈论汉韩个体量词之异同〉,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1998 年第 期。 金珍我〈汉语与韩语量词比较〉,见《世界汉语教学》2002 年第 期。 季永兴〈壮汉代词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形式比较分析〉,见《民族语文》1993 年第 期。 刘世儒〈汉语动量词的起源〉,见《中国语文》1959年第6期,页263-264。 刘街生、蔡闻哲〈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借用〉,见《世界汉语教学》2004 年 第 期。 刘焱〈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见《汉语学习》1999 年第 期。 刘焱〈量词修饰形容词现象探讨〉,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期。 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见《中国语文》1986 年第 期。 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年第 期。 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见《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页172-180。 陆俭明〈说量度形容词〉,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年第 期。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见《世界汉语教学》1998 年第 期。 李英哲撰,贾梅露译〈汉语数量词和否定词关系的探讨〉,见《语言教学 与研究》1982年第1期。 130 李英哲〈量词重叠与附加意义之间的联系〉,见《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 (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1),页 73-83。 李讷、石毓智〈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 化的动因〉,见《语言研究》1998 年第 期。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见《当 代语言学》第 卷 2000 年第 期,页 27-36。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见《中国语文》1996 年第 期,页 1-9。 李宇明〈“一量 vp”的语法、语义特点〉,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年 第 期。 李宇明〈“一量+否定”格式及有关强调的问题〉,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8 年 月。 李宇明〈数量词语与主观量〉,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 年 11 月。 李宇明〈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见《中国语文》 2000 年第 期。 李忠民〈英汉量词比较〉,见《山西大学学报》1988 年第 期。 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见《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 报》,2002 年 月。 李若晖〈殷代量词初探〉,见《古汉语研究》2000 年第 期。 李淑娟〈“一身冷汗”类短语的再探析〉,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 科版)2003 年 月。 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见《中国语文》1964 年第 期。 芦田孝昭〈陪伴词论考——分类と名称〉,见《东京支那学报》1957 年第 号,页 131-42. 林万菁《量词的语法与修辞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第 24 种,1984。 罗安源〈从量词看苗汉两种语言的关系〉,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 版)2002 年第 期,页 117-124。 罗美珍〈谈谈我国民族语言的数量词〉,见《民族语文》1996年第2期, 131 页26-35。 罗日新〈从名(或动)、量的搭配关系看量词特点〉,见《辽宁大学学报》 (社科版)1986 年第 期,页 58-60。 梁关〈浅谈量词的修辞功能〉,见《汉语学习》1992 年第 期,页 29-31。 黎纬杰〈广州话与普通话名量词差异的成因〉,见《暨南学报》(哲社版) 1991 年第 期。 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见《中国语文》1981 年第 期,页 86-90。 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见《中国语言学报》1988年第3期。 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见《中国语文》 1990年第3期,页161-173。 马贝加、张丽敏〈汉语量词比喻用法初探〉,见《语文研究》2001 年第 期。 马希文〈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lou/〉,见《中国语言学报》1983 年 第 期。 马真〈修饰数量词的副词〉,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1981年 3月,页53-60。 (日)大河内康宪〈量词的个性化功能〉,见《汉语学习》1988 年 月。 聂春梅〈临时物量词的空间义及其对语法功能的影响〉,见《湖南经济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13 卷第 期,2002 年 月,。 彭睿〈非量化名词的考察〉,见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 (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1996)。 曲木铁西〈试论彝语名量词的起源层次〉,见《民族语文》1994 年第 期。 石毓智、李讷〈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 见《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 期。 石毓智〈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见《中国语文》1991 第 期。 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年 第 期。 石毓智〈论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兼论现代汉语句子组 织信息原则形成的历史动因〉,见《外国语》2002 年第 期。 石毓智〈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见《世界汉语教学》 132 2003年第2期。 石毓智〈量词型语言的一个类型学特征——汉藏语系的名词和动词数量格 式的语序对立的动因〉(手稿),新加坡国立大学,2005。 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见《语言研究》 1985年第1期。 孙朝奋〈汉语数量词在话语中的功能〉,见《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 (北京 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39-158。 宋玉柱,见《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1981),页126-132。 宋玉柱〈关于数词“一”和量词相结合的重迭问题〉,见《现代汉语语法 论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页1—19 。 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见《中国语文》1993 年第 期。 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双向选择〉,见《中国语文》1996 年第 期。 沈家煊〈词序和辖域———英汉比较〉,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 1期。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见《中国语文》1995 年第 期。 谭慧敏《量词广探:从语法分析到修辞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 术论文第 24 种,1992。 王联芬〈汉语和藏语数量词的对比〉,见《民族语文》1987年第1期,页27-32。 王绍新〈量词“个”在唐前后的发展〉,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 2期,页98-119。 王远新〈现代哈萨克语量词浅析〉,见《民族语文》1984 年第 期,页 22-26。 王远新〈再论哈萨克语的量词〉,见《语言与翻译》1995 年第 期,页 15-27。 王继同〈“一+动量词”的重叠式〉,见《中国语文》1991 年第 期。 王立科〈试论喻体化量词的意象美〉,见《广西社会科学》1998 年第 期。 王贵元〈战国竹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见《古汉语研究》,2002 年第 期。 王文艺〈关于敦煌变文量词语法功能的几个问题〉,见《贵州民族学院学 133 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王宛磐〈论专有名词前的数量词附加语〉,见《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5年第2期。 王还〈动词重叠〉,见《中国语文》1963 年第 期。 王晓玲〈汉英量词之比较〉,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1 年 月。 汪化云〈黄冈方言量词的单用〉,见《语言研究》1996 年第 期。 魏德胜〈中的量词〉,见《古汉语研究》2000 年第 期。 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见《汉学研究》第 18 卷特 刊,2000 年 12 月,页 199-230。 伍雅清〈英汉语量词歧义研究综述〉,见《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3期。 吴雅慧〈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邢福义〈谈“数量结构+形容词”〉,见《邢福义自选集》 (郑州:河南教育 出版社,1993)。 许艳平、冯广艺〈张晓风散文量词的变异运用及其功能〉,见《湖北师范 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 年第 期。 杨月蓉〈重庆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见《渝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0 年第 期,页 72-77。 杨德峰〈量词前数词“一”的隐现问题〉,见《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 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杨如雪〈六朝笔记小说中使用量词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 所硕士论文,1988 年 月。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页154-170。 袁毓林〈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见《国外语言学》1996 年第 期, 页 1-12。 殷志平〈关于“一身冷汗”一类短语的性质和特点〉,见《汉语学习》2000 年第 期。 游顺钊〈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见《中国语文》1988 年第 期,页 361-365。 134 游汝杰〈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见《民族语文》1982 年第2期。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见《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页339-345。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见《国外语言学》 1997年第2期,页37-45。 张向群〈鲁迅笔下的量词〉,见《绍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期,页 9-11。 张向群、刘君《量词的具象》,见《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 年第 期,页 73-75。 张静〈论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见《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见《当 代语言学》第 卷 2003 年第 期。 张美兰〈论中同形动量词〉,见《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1996 年第 期。 张赪〈现代汉语“V 一 V”式和“VV”式的来源〉,见《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年第 期。 张家骅〈俄汉语动词完成体语法意义的对比研究〉,网址是: 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h4uJ9MlqknUJ:www.rlls.edu.c n/zhangjiahua/5.doc+%E4%BF%84%E6%B1%89%E8%AF%AD%E5%8A%A8%E8%AF% 8D%E5%AE%8C%E6%88%90%E4%BD%93%E8%AF%AD%E6%B3%95%E6%84%8F%E4%B9% 89%E7%9A%84%E5%AF%B9%E6%AF%94%E7%A0%94%E7%A9%B6&hl=en&gl=sg&ct= clnk&cd=1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选择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993 年。 张国宪〈并列式合成词的语意构词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见《汉语学习》 1992 年第 期。 赵静贞〈“一片”的虚指义〉,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语言 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页63-70。 紫腾嘉、李学琴〈藏语的数量词〉 ,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1999 年 月。 135 英文书目 Books: Aikhenvald, Alexandra Y. 2000. Classifiers: A Typology of Noun Categorization Dev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oomfield, Leonard 1950. Language. London: Allen & Unwin. Rev. ed. First pub. 1935. Chao, Yuen Ren and Yang, Lien Sheng. 1947. Concise Dictionary of Spoken Chinese(《国语字典》),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aig, Colette G. 1986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Categorization and Noun Classification, Eugene, Oregon, October 1983.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Crystal, David.1985.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Killingley, Siew-Yue.1983. Cantonese Classifiers: Syntax and Semantics, Newcastle upon Tyne: Grevatt & Grevatt. Langacker, Ronald W. 1987/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eorge.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C.N. & S.Thompson.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Vol.1 and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Маслов Ю.К основаниям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 ой а спектологии.—В кн.: Вопросы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 ной аспектологии.Л. ,1978. Taylor, J.R.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6 Wittgenstein, L.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 By Anscombe, G.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Articles: Adams, Karen L. & Conklin, Nancy Faires. 1973. “Towards a Theory of Natural Classification”. Papers from the 9th Regional Meeting, Illinoi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p.1-10. Ahrens, Kathleen. (1994). “Classifier Production in Normals and Aphas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2:pp.203-248. Allan, Keith. 1977. “Classifiers”, Language 53, No.2, pp285-311. Bisang, Walter. 1999. “Classifier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Counting and beyond”, in Jadranka Gvozdanovic (ed.), Numeral types and changes worldwide. Berlin;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pp113-185. Chierchia, Gennaro.1996. Reference to Kinds across languages. Ms. Diss., University of Milan. Chierchia, Gennaro.1998. “Plurality of Mass Nouns and the Notion of ‘Semantic Parameter’”, in Susan Rothstein (ed.), Events and Grammar. Dordrecht: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p53-104. Craig, Colette G. 1990. “Classifiers i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in Michael Fortescue, Peter Harder, Lars Kristoffersen (eds.), Layered Structure and Reference i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Papers from the Functional Grammar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p277-301. Denny, J. Peter. 1986. “The Semantic Role of Noun Classifiers”, in Craig, C.G.(ed.),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p297-308. Erbaugh, Mary S. 1986. “Taking Stoc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un Classifiers Historically and in Young Children”. In Craig, C. (ed.),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pp.399-436. 137 Friedrich, Paul. 1970. “Shape in grammar”. Language 46:2, pp379-407. Greenberg, Joseph H. 1975 “Dynamic Aspects of Word Order in the Numeral Classifier”, in Li, Charles N. (ed.), 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 Austin&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p.27-46. Haiman, John. 1983. “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Language Vol 59: pp781-819.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unnemeyer. 1991. “From cognition to grammar: evidence from African languages”, in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and Heine Bernd (eds.) ,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 1,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p149-188. Lakoff, George. 1986. “Classifiers as a Reflection of Mind”, in Craig, C.G. (ed.),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p13-52.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Nouns and Verbs”. Language, Vol 63, No.1, pp53-94. Li Wendan. 2000. “Numeral-classifiers as a grounding mechanism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8: 2, pp337-368. Loke, Kit-Ken. 1983.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Shape Features in Chinese (Mandarin) Sortal Classifiers” D.Phi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York. Loke, Kit-Ken.1994. “Is Ge Merely A General Classifie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9:3, pp.35-50. Loke, Kit-Ken. 1996 Norms and Realities of Mandarin Shape Classifier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1:2, pp.1-22. Loke, Kit-Ken. 1997. “The Grammaticalisation and regrammaticalisation of Chinese numeral classifier morphem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5: 1, pp.1-20. Lehman, F. K.1979 “Aspects of a Formal Theory of Noun Classifiers”, Studies in Language 3, pp. 153-180. Ross, J.R. 1972. “The category squish: Endstation Hauptwort”, in Peranteau, 138 P.M., Levi, J.M. and Phares, G. (eds.), 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p.316-328. Sun, Chaofen.1988. “The Discourse Function of Numeral Classifier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6:2, pp.298-322. Tai, James H-Y. and Hsueh, Frank F.S. 1989.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 pp.187-226. Tai, James H-Y. and Wang, Lianqing. 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5:1, pp.35-56. Tai, James H-Y. 1992. “Variation in classifier systems across Chinese Dialects: towards a cognition-based semantic approach”.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Chinese Dialects, Symposium Series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Taipei: Academia Sinica. pp.587-608. Wang, Lianqing.1994.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fiers 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139 [...]... 分 类 词 ( “Possessive Classifiers or “Relational 12 Classifiers ) :依附于领属定语,如密克罗尼西亚土著语(Micronesian)。 (5)动词分类词(“Verbal Classifiers or “Predicate Classifiers ) : 对动作所涉及事物的论元角色加以分类,如美国印第安部落的纳瓦霍 语(Navajo)。 (6)指示词分类词(“Locative and Deictic classifiers ) :加在处所格式的 指示词上,如南美洲 Toba 语。 汉语中的名量词黏附于数词,不但表达名词的数量,还可以“表示名 词所指事物的明显的或规定的特征”(Allan 1977:285 ),它和日语、韩语、 泰语、缅甸语等语言中的量词一样,属于数词分类词(Numeral Classifier) 。 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统一称有数词分类词的语言为“量词型语言”...初称量词为“助名词” (Auxiliary Noun)。(Chao and Yang, 1947)之后, 才正式承认量词为独立词类。(赵元任:1968)从七十年代开始,西方语 言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量词研究,代表人物有 Adams & Conklin(1973), Allan(1977)和 Alexandra(2000)。他们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语言, 而是放眼世界语言。他们根据不同语言对名词的分类方式,将语言分为若 干类。汉语量词属于其中的“数词分类词” (Numeral Classifiers 。这一 名称目前被学界普遍接受。 在量词定名的过程中伴随着对量词的描写。早期量词研究所做的一个 最重要的描写工作便是量词的分类。各家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不... 情况来看,汉语量词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它自己的“团队”归属。 普遍语法研究总结出了人类语言名词分类体系,从给名词分类的角度 来定义量词,称量词为“分类词”(Classifier)。综合 Aikhenvald(2000), Allan(1977)和 Craig(1990)的研究,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种分类词: (1)一致性分类词(“Noun Classes”or “Concordial Classifers”) : 它与“性”(gender)这种语言现象联系在一起。分类词通常为名词的 前缀,如许多非洲语和印欧语属于这种类型。 (2)名词分类词(“Noun Classifiers ) : 它与名词的关系最密切,其存在不依赖于名词词组的其他成分,如数 词、指示词或领属语。主要分布在澳洲。 (3)数词分类词(“Numeral Classifiers ) : 在许多表达数量的格式中,与数词共现。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各 国的语言中,如汉语、日语、韩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高棉语等。... 最重要的描写工作便是量词的分类。各家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不 统一。如吕叔湘(1942)和赵元任(1979)分为九类,王力(1943)分为 两大类九小类,朱德熙(1982)分为两大类十小类。郭绍虞(1979)特别 将修饰形容词的量词单列出来,与名量、动量并列,称为“形量词”。 西方学者的量词分类是针对名量词而言,主要有“Sortal Classifiers 和“Measural Classifiers 两大类。(Alexandra:2000)根据量词的语义特 征以及从不同语义角度说明名词的情况,将“Sortal Classifiers 进一步分 为五至七小类,如“有生性/无生性”“形状”“功用”等。 、 、 中外各家的具体分类可以参考相关论著,这里就不再赘述。 §1.2 量词的多角度研究 经过初期定名、 分类这一曲折而缓慢的起步阶段, 从五六十年代开始, 量词研究开始起飞。大量量词研究的论著发表,量词进入多角度的研究阶... 功能,人的认知方式等都是功能语言学重点考虑的因素。很显然,这是一 种开放式的解释。 本文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语言观。在功能主义的大本营里,根 据所侧重方面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戴浩一,1990) 1、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根据某一语法单位在其 所属的整体或局部的语法系统里的组合与聚合功能来寻求对其功能的理 解。 2、语用功能主义(Pragmatic Functionalism) :理解句法单位的多重功 能并借此解释它在不同的篇章/话语层面上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8 3、认知功能主义(Cognition-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试图找到 作为某一特定语言的语义结构,因而也是其句法结构的基础的认知范畴。 这一框架是由戴浩一和薛凤生(1989)提出来的。它一方面关注语言的信 息传递功能,另一方面,以认知为基础的,关注植根于不同文化环境的语... 泰语、缅甸语等语言中的量词一样,属于数词分类词(Numeral Classifier) 。 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统一称有数词分类词的语言为“量词型语言” 。 在所有量词型语言中,数词、名量词和名词之间的语序主要有四种情 况:(Aikhenvald, 2000) (NUM:数词; CL:量词;N:名词) (1)[NUM-CL]-N: 汉语、越南语、闪族语、孟加拉语等。 (2)N-[NUM-CL]: 缅甸语、日语、泰语、高棉语 (3)[CL-NUM]-N: 伊比比奥族语(Ibibio) ,Kiriwina (Oceanic) (4)N-[CL-NUM]: Louisiade Archipelago (Oceanic),Bodo 前两种语序最常见,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在汉语量词中表现很 明显。除了上述四种语序外,数量名三类词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还有 CL-N-NUM 和 NUM-N-CL。这两种语序中的量词并不黏附于数词,而是... 无 界 事 物 具 有 同 质 性 , 所 以 有 伸 缩 性 (Expansibility/Contractibility) ;因为有界事物具有异质性,所 以没有伸缩性。水加上或减去一些水仍然还是水,一张桌子加 上或减去一张桌子就不再是一张桌子。 3、 有界事物具有可重复性(replicability) ,无界事物没有可重复性 (non-replicable) 可以有一张桌子, 。 两张桌子, 三张桌子, …… n 张桌子,水没有这种可重复性。 Langacker 有关有界事物和无界事物的研究对英语中可数名词和不可 数名词具有很强的解释性。但若直接引入到汉语研究中来,解释性在一定 程度上被削弱。譬如汉语中的“纸”“面包”“肉”等事物,它们内部是 、 、 同质的,英语中的相应事物 “paper”, “bread”, “meat”是不可数名词,而在 汉语中它们却可以受量词修饰, 具有可重复性,... 保留下来,但它不能和量词结构共现。由于“们”的适用范围有限,因此量词系 统仍是汉语名词表量的主要手段。 8 Bloomfield 先根据冠词的有无,将英语名词分为专有名词(Names)和一般名 词(Common Nouns)。一般名词又分为有界名词(Bounded nouns)和无界名词 (Unbounded nouns) 。有界名词单数形式需要有冠词 a 或“the”修饰。无界名词 又分为集合名词(Mass Nouns)和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s) 。 24 没有物质上的界限的事物,例如片刻、时期、一月、星期二、小时、月、 年等。这些名词表示的事物在时间上是有界限的。此外,表演一出戏所涉 及到的幕、场景、中场等名词表示的事物也都是有界限的。 沈家煊(1995)将 Langacker 对有界事物和无界事物的区分总结为以 下三点,并运用这一区分讨论了汉语中数量名结构对句法的制约作用。 1、 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homogeneous)... 此外,虽然英语中没有量词,而是采用名词结构表量,但也有不少论文讨 论英汉表量结构的异同。如李忠民(1988) 、王晓玲(2001)等。 第四,量词认知功能以及类型学的研究。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不少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由最开始注重语言现象 的描写发展到在描写的基础上,更注重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也更加关注与 语言结构相关的外部因素如认知、 语用等对语言的影响。 反映在量词领域, 这一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Paul Friedrich (1970) Adams & Conklin , (1973) 以及Keith Allan(1977)最先将认知语义分析引入量词研究。在西方认知 语言学的影响下,汉语研究者将认知研究引入汉语,从而为量词研究注入 了新的活力。如:Loke(1983,1996)对汉语形状量词的形状特征进行了 心理语言学上的分析;戴浩一、王连清(1990)重点对形状量词“条”进 行了认知语义分析;石毓智(2001)总结之前关于形状量词的讨论,提出... 数的对立主要来源于名词所指的事物在“有界”和“无界”上的对立。 Bloomfield(1950)在讨论英语名词的分类时,首先使用了“有界”和“无 界”这一对概念,并区分了“有界名词”(bounded noun )和“无界名词” (unbounded noun)。8之后,Langacker(1987:58-63)在论述英语的可数名 词和不可数名词时也注意到了这种有界和无界之间的差异。Langacker 认 为,有界事物不仅包括点、线、圆、三角形、长方形等二维空间事物,以 及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等三维空间事物,还包括似乎 7 类型学的这一结论来自 Chierchia(1996, 1997),转见于李艳惠、石毓智(2000) 。 李、石二人通过对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和“们”语法化的研究,认为汉语兼有量 词系统和复数标记“们” 。这种和世界语言一般规律不一致的现象是汉语历时发 展的结果:在量词系统还未成形的早期汉语里,存在附着于名词上的复数标记, . and explaining some phenomena in Chinese classifiers and related phrases. Issues mainly investigated include nominal classifiers and verbal classifiers. In the segment of nominal classifiers, . analysi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language studie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as been turned to seek motivations behind language phenomena. Classifiers, as a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grammar, are.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FIERS IN CHINESE 林星 LIN X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6 汉语量词的认知探讨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FIERS

Ngày đăng: 15/09/2015, 22:51

TỪ KHÓA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