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布施的缘起:九鲤洞目连戏的文本 戏剧剧本的主要价值在于引发一次戏剧演出,为已经过去的演出提 供一份尽管不完整但宝贵的记录。罗伯特.科恩《戏剧》1 前面一章,从施主的角度考察新加坡九鲤洞承办、生产目连戏的因缘,还 有九鲤洞如何聚集教下、信徒等就金钱和人力上给于逢甲大普度和目连戏的支 援。以上种种是就宗教建制的角度,思考宗教建制为何以及如何要承办、生产 这样一场普度/中元法事/盂兰盆会中的目连戏表演。其中的目连戏作为一种 宗教仪式剧,是以戏剧之体从事宗教之用的一种戏剧文类。至于目连戏为什么 会被广大的民间社会用来从事宗教用途,这跟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一 场普度/中元法事/盂兰盆会的缘起是什么?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出现盂兰盆 会?盂兰盆会与目连有什么关系等,这些属于宗教仪式背后所具备的佛教教义 或理论的问题,都存在于目连戏的文本内容中。 目连戏的文本,也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源自于佛经。无论是《佛说 盂兰盆经》、《抱恩奉盆经》或《净土盂兰盆经》,都旨在于透过目连母亲死 后落入饿鬼道的故事,让佛陀因悲悯目连而授与斋僧之法来救度母亲,之后再 发挥普度众生的大悲心,让斋僧之法成为阎浮提众生拔济祖先、出离三途(地 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方便法门。 这些佛经中的目连救母故事,经过唱 导、俗讲、变文的增益,再发展出目连救母的杂剧和戏文。明代郑之珍“取目 连传括成劝善记三册”(劝善记跋),因而成为后世不同地方目连故事的参考 依据。 新加坡九鲤洞的目连戏,是源自于中国莆田的表演传统。莆仙目连戏在清 末以前,所谓的目连戏是包含七本“戏簿”,也就是七本目连戏演出的脚本或 罗伯特.科恩著、费春放主译《戏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页24。 关于《盂兰盆经》、《报恩奉盆经》和《净土盂兰盆经》的解说,参Stephen F. Teiser 的对中国中世纪鬼节的研究。Stephen F. Teiser,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48-62. 中译本见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 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和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页43-54。 61 演出本。前四本戏簿为上半部,名为《傅天斗》,内容从目连的曾祖父傅天斗 写起;后三本为下半部,名为《目连救母》,又名“目连尊者”,一直写到目 连救母升天。由于前半部的剧情不如后半部来得紧凑、扣人心弦,观众的反应 不甚热烈,在逐渐少演的情形下,最后就干脆不演了。3目前,上半部只留下一 部莆田“福顺班”的戏簿,收藏在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相较之下,下半部的 《目连》就有多种台本流传于世。1990 年代的调查显示,当时流传于民间的目 连戏戏簿,莆田有“万福班本”和“珍宝班本”,仙游则有“郑牡丹本”和 “祥和班本”。4 随着中国福建地区宗教文化和戏曲表演的复兴,目前学界已知 的版本越来越多。2007 年,叶明生就发表了莆田万兴班的《目连尊者》、莆田 万春班的《目连救母》等两种版本。5 逢甲大普度的承办者新加坡九鲤洞,多年来已经演出了七次人身目连戏, 形成了庙宇自身个别的演剧传统。九鲤洞的目连戏戏簿来源,据新加坡九鲤洞 耆老黄亚松所说,是早年到新加坡演出的莆田戏班“双赛乐”,留存在新加坡 的戏簿。黄氏表示,双赛乐在新加坡散班之后,便将戏班的戏笼交由“新得月 班”中一个名叫吴雨的同乡收藏。1942 年,九鲤洞计划演出目连戏时,吴雨便 拿出当年双赛乐遗下的目连戏戏簿。6 目前,笔者总共收集了新加坡九鲤洞演出 目连戏的数个版本。虽然这些戏簿在册数、出数、长短上相差悬殊,出目和情 节结构也不甚一致。7 但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只是单纯演出天数和剧作家分 场的一些细微的不同,基本上这些剧本的传承相同,都是源自于同样的本子。 九鲤洞现存最早的目连戏戏簿,是第三届(1964)逢甲大普度的演出本。 林庆熙〈漫谈福建莆仙戏《目连》〉,见《福建目连戏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艺 术研究所,1991),页33。 陈翘〈莆仙戏《目连》〉,见《福建目连戏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1991),页127。 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页369-373。 口述历史访谈:2005年3月18日,访问对象:黄亚松,地点:黄氏Binchang Rise住 宅。九鲤洞的目连戏戏簿,一说是“得月楼”留下的。容世诚、张学权根据口述历史资 料,推论出新加坡木偶戏班“新和平”、“新得月”和民初莆田的“得月楼”的渊源, 认为新加坡的目连戏戏簿可能源自“得月楼”。容世诚、张学权〈南洋的兴化目连戏与 超度仪式〉,见《民俗曲艺》第92期(1994年11月),页821-823。 有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莆仙《目连救母》的剧本和出目的比较和分析,参容世诚、 张学权〈南洋的兴化目连戏与超度仪式〉,同上注,页823-834。 62 这本戏簿目前由新加坡仅存的莆田提线木偶戏班新和平戏班的班主杨梨好 (一作杨来好)收藏。该本编者不详,据说抄录者是三一教的经师陈文星。8 第 五届(1984)和第六届(1994)戏簿的编者是黄文忠 。黄文忠(1939~),一 作方文忠,祖籍石庭旧厝,七岁时就在新得月班学习演戏。1974 年参与九鲤洞 逢甲大普度目连戏的工作,担任导演一职。1984 年,黄文忠负责编导整出目连 戏的表演活动,将原先十分冗长的目连戏表演,修改的比较简短。91994 年,黄 氏由于身体欠安,只能负责编写戏簿,再由中国莆仙戏一团的陈金兴负责实际 的导演工作。大体而言,第五、六届的戏簿结构,还是承续第三届的版本,更 动不大,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传本。第七届(2004)的戏簿,则委由中国莆田 铁灶剧团的团长陈春荣负责编导。陈春荣表示,该戏簿传自莆田黄石镇华东村 的陈金龙。由于这本戏簿在某些特定情节上与九鲤洞戏簿的相似程度甚高,笔 者相信陈春荣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曾参考过九鲤洞的戏簿。以上五种九鲤洞逢甲 大普度的目连戏戏簿,承传的关系如下所示: 黄亚松口述历史访谈,同注(6)。 黄亚松口述历史访谈,同注(6)。 63 新加坡 第一届(1944) 编导不详 第二届(1954) 编导不详 第三届(1964) 编导不详 第四届(1974) 陈金苍编;方文忠导 第五届(1984) 方文忠编导 第六届(1994) 方文忠编 中国 第七届(2004) 陈金兴导(莆仙戏一团) 陈春荣编导(铁灶剧团) (虚线:表示关系不详。实线加箭号:表示有直接承袭关系。) 表 5:九鲤洞历届剧本关系表 以下,这一章将以 2004 年陈春荣编导的戏簿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参照九鲤 洞第三、五、六等三届的戏簿,再透过和其他目连戏剧本的比较,突显九鲤洞 目连戏戏簿的内涵特色。这本戏簿是以救母主题架构全剧的戏剧发展,明显符 合于九鲤洞为求超度的表演目的。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色:在内容 上,论文将以佛教的布施观念,分析九鲤洞戏簿中所呈现的佛教修行的宗教境 界。这一境界就是行者如何透过布施的修行和所获得的功德,了达于佛教的宗 教境界。在结构上,论文将指出九鲤洞目连戏三天的分出结构,与九鲤洞演出 语境之间的特殊关联,论文认为布施的观念是贯串三本戏簿或三天演出的潜在 结构。无论是内容或结构上的意义,布施的观念对于支持目连戏的九鲤洞和众 多的施主,都具备特殊的宗教意义。在情节上,论文将分析戏簿的宗教仪式成 分,以便突显九鲤洞目连戏戏簿的宗教仪式剧特色。 在材料的运用上,除了上述九鲤洞第三届(1964)、第五届(1984)、第 64 六届(1994)和第七届(2004)的演出戏簿之外,还涉及其他莆仙地区的目连 戏戏簿,如刘祯校订的《莆仙戏目连救母》,以及中国广大地区已经出版的目 连戏剧本资料。这当中既有完整、可兹参校的剧本资料,也有只有出目资料而 无内文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发表在单篇论文和郑尚宪、王评章 主编的《莆仙戏史论》一书中,供笔者比较九鲤洞戏簿的出目和内容的结构。10 第一节 目连戏戏簿的布施观念 11 根据《净土盂兰盆经》的记载,目连的母亲青提因为吝啬假托布施斋僧, 欺骗目连,因而死后堕为饿鬼。12佛陀因为悲悯目连救母之恳切,因而授予斋僧 布施之法,救度陷于饿鬼道中的母亲。因此,布施斋僧以救度饿鬼道中的众 生,是整个盂兰盆会的精神所在。论文认为,目连救母的故事所要传达的一个 重要的宗教理念,就是大乘佛教中的布施观念。布施的利益,在于行者发大悲 心确实地饯行布施的修行,就能断除贪婪心和吝啬心,破除众生的我执。就庶 民阶层而言,布施则可以增加他们的福报。 从这个角度而言,九鲤洞《目连尊者》的戏剧宗旨,就在于在揭示布施这 一大乘佛教的修行法门。大致来说,九鲤洞目连戏戏簿的第一本,着重于傅相 布施行善而上升天道的描摹,这是所谓的“上布施”。第二本开始于刘氏造恶 的开端,间中还描写刘氏以恶掩恶的恶劣行径,最终落至被拘拿入地狱的下 10 这些只有出目而无内文的戏簿,包括仙游县编剧小组收藏的《目连救母》(一说是仙 游祥和班的演出抄本)、仙游县已故名鼓手郑牡丹藏本《目连尊者》、原莆田县编剧小 组收的《目连》(清末莆田万福班的演出本)、原莆田县编剧小组收藏的《目连救母》 (又名《尊者簿》,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莆田长兴班的演出抄本)。这些出目资料散见 于各种莆仙目连戏的相关论文中,涉及的文章包括柯子铭〈关于莆仙戏《目连》〉、林 庆熙〈漫谈福建莆仙戏《目连》〉、叶明生〈福建目连戏简述〉、陈翘〈福建各地目连 戏资料辑存:莆仙戏《目连》〉等。以上单篇论文都著录在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编《福建 目连戏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艺术研究所,1991)。 11 有关这本戏簿的场次、目录出目、内文出目、剧中人物、情节简介等资料,见附录 5.:九鲤洞2004年逢甲大普度莆仙传统剧木《目连尊者》剧本场次和大纲。这本戏簿的 目录和内文的场次安排上时有出入,行文中涉及相关场次时,会加以说明。 12 同注(2),页58-62,中译本页52。 65 场。中间穿插罗卜归家后继承父志行善的善举,这是“下布施”的描摹。第三 本完全着力于描写刘氏落入地狱后的场景,以及目连如何透过一切努力,将母 亲救出地狱的情节。最后再以“普施回向”结束整场目连戏的演出,这是对于 饿鬼道的布施。 13 整部《目连尊者》就是在佛教的布施和善恶果报观的指导之 下,辅以目连下地狱救度母亲的孝行,彰显“地狱罚恶、天堂赏善”的伦理法 则。在具体的内容上,戏剧就是通过傅相、银奴行善升天,刘四真、刘贾、金 奴、张乌有、段己仁、毒婆等造恶下地狱的众多关目,互相推动戏剧情节的发 展。以下将详细分析《目连尊者》中的情节和布施的关系: 上本是故事的开端,所申张的就是傅相一家三代行善的故事,因此着力于 铺设傅相在世,全家主仆虔心奉佛吃斋、布施济世的善行。这是整出戏剧中, 弘扬布施观念最为明显的地方。上本开篇〈相春〉一场,由目连捻出“天经地 纬孝为先,为人子须当理皆然”的道理,为目连救母的情节预设伏笔。同时, 傅相的出场就嘱咐益利无论新春、岁暮都得挂起“十大布施”的旗幡,由傅相 和刘氏布施男众和女众。所谓的十大布施,根据戏剧中榜文所述,布施的对象 有下列十项:一、布施人家纽去儿女 ,雇请乳母,替伊扶养;二、布施无衣贫 人,给伊衣食;三、布施有效通药,救人疾病;四、布施无依死仆,结伊棺 衾;五、布施卖身子女,替伊赎身;六、布施害命生物,替伊买命;七、布施 凶年饥岁,谷价如常;八、布施庵院寺观,香烟不断;九、布施神像朽坏,修 整装画;十、布施桥梁崩坏,完功普济。其中就包含布施孤寡老人、失养孤 儿、病苦急难、穷途末路、贫困急难、造桥建路等的财布施,还有布施庵院寺 观、修整神像等的财布施和法布施。全剧第一出以目连的孝亲和傅相的布施行 善为始,可以说开篇就奠定了整部戏剧的大旨。 13 对于九鲤洞目连戏三本戏簿中“上布施”、“下布施”和“普施”的内容结构,得自 戴文荣的启发,特此致谢。田野调查笔记:2004年10月6日,访问对象:戴文荣,地 点:灵慈行宫。戴文荣曾是九鲤洞第四届逢甲大普度的目连戏演员,当时他才十多岁。 66 图 5:傅相的十大布施布告 第二场〈世尊点化〉写“超荐世尊”为确定傅相一家善心持斋的真假,派 遣地藏王菩萨前往试探。第三场〈罗汉过海〉延续第二场的情节,演出东海龙 王迎接罗汉度东海去度化傅相。第四场〈曹公训女〉穿插二位僧道到曹府化 缘、布施造桥的因缘。第五场〈劝善恶〉演出地藏王菩萨化身为道人,示现孩 子魂、客商买卖魂和谋财害命魂等事相,引导傅相对善恶因果报应的体察,企 图度化傅相。傅相则是因为菩萨的度化,再度嘱咐益利挂起十大布施榜文救济 群生。第六场是益利到闹市张挂榜文。第七场〈傅相施舍〉和第八场〈安人布 施〉,描写傅相和刘氏具体布施的情节,包括对僧道造桥的捐助、促使钓鱼打 鸟者改业经商不再杀生的善举、帮助贫士古背生、布施尼道、帮助陈氏孝妇买 棺葬母等。 第九场〈刘贾唆儿〉情节来个大翻转,聚焦到刘贾的身上。内容描写刘贾 教唆儿子侵占王十万的钱财,表现出刘贾不愿布施、贪得无厌的一面,才有接 下来刘贾和龙保父子打僧、逐僧的情节。第十场〈官府难判〉、第十一场〈刘 贾鸣钟〉、第十二场〈车古打店〉等场次中,戏剧充分展现刘贾欺压善民的 “本事”,甚至平日据以伸张正义的“王法”也拿他莫可奈何,只得诉诸神鬼 界的冥法,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度描写刘贾因为不愿布 施所造作的种种恶业。第十三场〈会缘桥联姻〉因河梁完工建成,傅相和曹公 一同祭拜水神,双方并约定结成秦晋之好。第十四场〈天官奏帝〉、第十五场 67 〈傅相登天〉、第十六场〈城隍照验〉、第十七场〈里人吊唁〉是上本最大的 转折点。经天、地、水三官向玉皇上帝进奏,“傅相诚乐道、布施得因果,修 桥做路,善积阴功,真实非是假”, 14玉皇上帝因此赐傅相进入天宫,逍遥快 乐。第十五场〈傅相登天〉演出傅相阳寿已尽,见金童玉女以珠幡宝盖来接引 的情境。临终之前,傅相嘱咐罗卜“奉佛无时、持斋布施、善始善终、不可变 异”,15可见“持斋布施”就是傅相最主要的修持方法。不过,傅相对于刘氏持 斋的怀疑,也为后来刘氏破戒的因缘埋下伏笔。第十六场〈城隍照验〉实际演 出人死之后,城隍给文、佛祖传旨的情境,主要传达傅相好善修德,死后上进 天宫所得的宗教修为。在阳世,第十七场〈里人吊唁〉描写傅相因积善成山, 有诸多邻里友人前来吊唁,大家无不肯定傅相食斋布施的善举。 第十八场〈刘贾探灵〉先由金奴引出卖入傅家食斋的心酸,决意由刘贾劝 刘氏开荤食肉,以骋口舌一时的欢快。这里着重于描写刘贾如何影响和鼓动刘 四真走向开荤之路。刘贾引经据典说明中国古圣先贤绝无食斋的例子,再引用 汉武帝饿死台城的故事,规劝刘四真看穿吃斋的虚幻,说明梁武帝尽管吃斋一 心礼佛,敬奉三宝,却落得饿死台城的下场。更何况眼前的事例是傅相吃斋也 不能长生,可见吃斋之不可据信。如此,刘贾就在傅相的灵堂前规劝刘四真弃 斋开荤。而为了打发守志不肯开荤的罗卜,刘贾还事先献计,派遣罗卜出外经 商,才能制造让刘氏开荤的外在条件。第十九场〈张段杀骗〉描写张乌有充分 利用罗卜“一生好布施”的德行,伙同段己仁,以黄沙河口造桥未成之事,诳 骗他的盘缠。第二十场〈罗卜经商〉描写张乌有、段己仁和毒婆各怀鬼胎,企 图私吞所有罗卜的银两,但也引致雷公、电婆以三人行恶无极而替天诛之,死 后的尸身甚至不许世人加以埋葬。 以上是上本每一场的情节梗概。依照善恶果报观的前提,上本可分成两条 主线:即为善与作恶、布施与悭贪的两条线索。前者指的是傅家行善,包括傅 相、傅罗卜、刘氏、益利、银奴等人的行止,约占上本一半以上的情节,计有 〈 相春 〉、〈达 摩 点化〉(或作〈 劝善恶〉 )、〈 张挂榜文 〉、〈傅相布 14 15 陈春荣《目连尊者》影印手稿,第一本,页47-48。 同上注,第一本,页52-53。 68 施〉、〈刘氏善心〉、〈三官奏帝〉、〈傅相升天〉、〈城隍照验〉和〈里人 吊唁〉等出目;后者则是包括刘贾作恶、张段杀骗的故事,占了上本四分之一 的情节,计有〈刘贾唆儿〉、〈官府难判〉、〈刘贾鸣钟〉、〈车古打店〉、 〈张段杀骗〉等剧码。 在为善的线索方面,如前所说,全剧旨在宣扬大乘佛教布施这一修行的法 门。因此从开篇第一场起,我们就看到戏簿不厌其烦地提及傅家乐善好施的情 节。上本的高潮就在傅相布施的最大回报,也就是玉皇大帝派遣金童玉女接引 他到天宫享福,行路途中还有阎罗王特颁的关文利其通关的情节。反映的就是 《毗耶娑问经》中所阐发的,众生如何透过布施的功德,由人道进入天道的境 界。16傅相的事例,即是上天感念他的乐善好施,赐予他荣登天宫仙界,享受天 人果报。《目连尊者》在这里所开示的就是布施行德,死后证入天道的具体事 证。 而在行恶的线索方面,着力描写逞恶者的嚣张跋扈,无视于阳世王法之存 在,以致于将来要落入冥间遭遇报应。其中的关键是傅相的妻舅刘贾,他在全 剧中除了自造罪业之外,还扮演穿针引线的恶的使者,积极地引导刘氏踏上为 恶之路。当然刘氏本身的道心不坚、累世的悭贪心未除,也是关键之一。为了 推动情节的发展,刘四真也在刘贾的游说之下,遣送傅罗卜出外经商,所以才 有张乌有、段己仁和毒婆三人作恶而遭天谴的情节。 综而言之,上本以傅相一家布施行善和傅相死后证得天道之事为主线,间 中穿插刘贾、金奴、张乌有、段己仁和毒婆等人悭贪作恶的一条副线。主、副 线穿插进行,共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上本还顾及明传奇生旦并有的 情节发展,特意安排傅罗卜的未婚妻曹女的情节,一方面借此突显傅罗卜奉佛 拒婚的决心,一方面也发扬曹女守志不改的气节。由曹女角色的不受重视,可 见宗教仪式戏剧之不同于才子佳人剧这一以男女情事贯穿线索的文类。 九鲤洞《目连尊者》的中本,沿续上本的故事脉络,也有一造恶一行善的 两条线索:前者是刘氏开荤及其所衍生的事故,还有刘贾的戏份等,约占中本 十一场左右,包括〈佛母开荤〉、〈怒责刘氏〉、〈僧道劝解〉、〈银奴殉 16 般若流支译《毗耶娑问经》,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354部经。 69 节〉、〈杀狗做丐头〉、〈拆桥烧寺〉、〈刘贾遇鬼〉、〈后花园咒誓〉、 〈金奴梏死〉、〈刘贾落大床〉、〈城隍起解〉等出目;后者是罗卜归家、兴 寺 造桥 等情节, 占 了五场左右,如 〈金刚山 〉、〈 罗卜归故 〉、〈重修寺 桥〉、〈劝娼从良〉等。第二本着力描写原本奉佛食斋的刘四真在刘贾的唆使 下开了杀戒,甚至让恶之苗开花结果,进而成为不奉三宝、驱僧逐尼的恶徒。 但是孝顺的傅罗卜,还是谨守父亲的遗志奉佛吃斋。由此可见,开荤违戒和持 斋守戒这两种不同的心态,成了戏剧情境中矛盾冲突的关键。前者以刘氏为中 心,后者以傅罗卜为代表。 中本从第一场〈佛母开荤〉至第六场〈拆桥烧寺〉,即在摹写刘氏如何从 一个持斋守戒的信徒,转而成为不奉三宝、驱僧逐尼的“不信之徒”。如果说 第一本在为恶方面是在揭示刘贾赖帐不还的恶行,那么第二本则是具体而微地 铺叙出,刘四真在刘贾和金奴的唆使与协助下,违背誓言、开荤杀生,进而犯 下许多恶事的诸般事例。譬如第二场〈怒责刘氏〉口出恶言并驱赶前来劝解的 邻人李厝那伯。第三场〈僧道劝解〉强迫僧道开荤,否则就强行驱赶,金奴甚 至还想出制作狗肉包子,让僧道破戒的计谋。第四场〈银奴殉节〉因银奴不肯 就犯,刘四真便把她毒打一顿,再关入柴房。银奴不愿苟且,便上吊自尽。第 五场〈杀狗做丐头〉企图以狗肉包子诱使僧道犯戒,但因九天云厨使者的协 助,众僧才免去犯戒的遭遇。第六场〈拆桥烧寺〉写金奴唆使刘四真拆毁会缘 桥、烧了斋房等,再命刘贾找人去完成任务。从第一场到第六场的人物塑造 上,刘四真造恶时面不改色的行止,与上本中乐善布施的形象适成强烈对照, 增加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前面铺写的是刘四真、刘贾、金奴如何造恶的情 节 ,也 就是如何 种 下“恶因”,中 本的后半 即转而 叙写之后 所开出的“恶 果”。第七场〈刘贾遇鬼〉让刘贾遇见无常使者,以致种下病因。 以下戏剧的情节线,转到外出经商的傅罗卜身上。上本最后终结于罗卜出 外经商的情节,中本第八场〈金刚山〉罗卜再度登场,同时也是观音首度现身 的场次。故事铺写观世音菩萨收伏金刚山上为盗的张有才和李纯阳,并嘱咐两 人与罗卜结拜为兄弟,共赴西天参佛。观音还通知罗卜,刘氏在家开荤之事。 为了替母亲赎罪,第九场〈罗卜归故〉中的罗卜便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沿途跪 70 [...]... 节和文字并没有明显的宗教仪式的成分。 34 1994 年第六届星洲业余剧团班的 《目连尊者》,由于导演无法亲自排戏的缘故,因此戏簿中便详细记下相关的 宗教仪式内容,包括排练时的祝祷仪式、演出前的请神仪式、超荐时的各种密 语等。 35 同样的,2004 年的目连戏戏簿也有特定的宗教仪式情节,以下依上、 中、下本的次序,加以一一说明。 上本涉及宗教仪式情节的出目有两出。首先是第二场〈世尊点化〉中的 31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戏剧尽管没有宗教仪式的情节,也会突变为宗教 仪式剧。康保成就注意到在一定的条件下,戏剧的功能都有可能出现逆转换。具体的例 子就是被田仲一成视为“冤鬼镇魂剧”的《窦娥冤》,在明代曾经是作为祈雨的宗教仪 式剧。康保成〈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见《文学遗产》第1期 (2004),页16。 32 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上卷 34 38 /9。 33 ... 退转。如果亡者面对佛光心生畏惧,并受六道劣光的吸引而心生喜悦,就会投 生六道之中 37 因此,这一出唱诵五方佛的名号,即在祈求五方佛的加持,帮助 傅相超生能顿时觉悟,而不落入六道轮回之中。 中本涉及宗教仪式情节的出目也有两出。第九场〈罗卜归故〉,一开始完 全没有对白,只记录了很长的一段“叩拜词”,内容如下: 叩拜天地神祗,赦佑罗卜母亲刘氏伊人,违誓开荤,阿弥陀佛。 叩拜三官大帝,赦佑罗卜娘亲,背盟违誓,阿弥陀佛。 叩拜南无观世音,赦佑瓦娘亲,杀生害命,南无阿弥陀佛。 叩拜阎罗诸天子,赦佑罗卜娘亲,饮酒开荤,阿弥陀佛。 叩拜司命祖考,赦佑罗卜娘亲,驱逐僧道,阿弥陀佛。 叩拜诸佛龙天,罗卜母亲,罪愆脱身,阿弥陀佛。瓦娘亲,早脱 离,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38 罗卜的行为是代替母亲,忏悔她所造的过错。忏悔也是佛教修行中的一个 36 37 38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台北:天华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页840。... 式剧。康保成〈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见《文学遗产》第1期 (2004),页16。 32 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上卷 34 38 /9。 33 同上注,页58-60。 34 指目连问狱官如何报答母亲生产之恩,狱官答以:“若世上有孝男女持血盆三年十月 满日忏悔,便有般若船载过奈河讲,使罪人可以超升。” 1964年和平逢甲大班《目 连》甲辰年重抄本,页210。《佛说大藏正教血盆经》,见《血盆忏》(南京:状元境 口一得斋印,1916),页1-4。 35 有关1994年第六届星洲业余剧团班《目连尊者》中的部分宗教仪式情节,第五章中有 详细的说明。 83 “世尊”变成了“超荐至尊”。世尊原来是佛的尊号,意指佛是具备万德、为 世间所尊重的人。 36 “超荐”指“荐度”、“超度”等为死者祈求冥福之事。 “世尊”的具体化成了“超荐至尊”,意指该戏簿中的世尊专门负责超荐事 宜,一开始就点名《目连尊者》和超荐仪式的关系。而且,这一“超荐至尊”... 的内容情节。这些宗教仪式的成分,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一出戏剧是宗教 仪式剧的重要组成之一 31 以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为例,剧本中 就充满许多宗教仪式的情节。譬如上卷〈修斋荐父〉一出,演出罗卜敬请和尚 启建“九幽拔亡赦罪超生道场”,为父亲修斋追荐。其中,和尚念经念咒语、 差遣四路直符、披宣疏文,逼真程度直追宗教仪式脉络的表演。剧中还演出 “头陀度孤”,超度囚死孤魂、吊死孤魂、淹死孤魂、饿死孤魂、咬死孤魂和 一切孤魂野鬼。最后再演出“头陀散花”,将花散与天人和地狱道的众生 32 又 如中卷〈遣将擒猿〉一出,观音菩萨为了帮助罗卜早日步向西天的路程,请来 道教祖师张天师帮忙擒拿白猿精,要白猿为罗卜开通道路。剧中,张天师焚香 启奏玉皇大帝,再画符、烧符、行罡踏斗、打法尺等,也是宗教仪式场景的模 拟,甚至就是一场宗教仪式,具有宗教仪式的功能 33 早期九鲤洞目连戏的戏簿,如第三届和平逢甲大班《目连》甲辰年重抄 本... 准备好五荤桌、大兄桌和血湖池、佛子公等祭礼。 男女扮演鬼准备就绪。 呼超荐男女亡魂姓名,定要乡头配合。 43 其中包含舞台上的布置问题,如布置血湖池、地狱门、各个天地桌上的种 种祭礼等。之后目连念起《心经》,就配合乡头进行男女亡魂的超度。 第十一场〈超荐〉纪录部分超荐的唱词和口白,包括超荐前的叹词和超荐 时的叹词。 (生出请神口呼)超荐前叹:佛子所造诸恶业,该因无始贪嗔痴。(南 无陀佛)终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南无陀佛)我今救出血 湖苦,再三叮咛汝言旨。(南无陀佛)孝翁姑。敬夫主,再失人身难又 难。(南无陀佛)。44 超荐前叹的内容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第 40 卷〈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 愿品〉所载的忏悔偈“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 42 马建华《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页 133 176。 43 同注(14),第三本,页49。 44 同注(14),第三本,页50。... 根据朱恒夫的说法,任何地方、任何剧种的目连戏都有宗教仪式 30 一般来 说,目连戏是一种具有诸多禁忌的宗教仪式剧,无论宗教建制或表演建制等组 织,对于目连戏剧本的处理都非常恭敬、谨慎。因此,当目连戏一进入书写的 领域时,或源于戏曲专业者的隐晦,不愿传法于人;或源于宗教传承的隐密, 不可宣说于世,因此许多的宗教仪式多不见于目连戏的剧本中。换言之,从阅 读目连戏的剧本以从事宗教仪式剧的研究,往往只能读到皮毛,而难以见其筋 骨。所幸随着各种宗教仪式剧调查的展开,目连戏艺人和宗教仪式从业人员也 纷纷提供自己的剧本,让戏曲学界有机会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宗教仪式的内 容。 上两节分析九鲤洞目连戏如何就内容主题和情节结构等两方面的安排,突 显目连戏中布施去悭贪的修行观念。作为宗教仪式剧,九鲤洞目连戏除了内涵 上精确无误地传达出布施的修行指要之外,在形式上也有许多和宗教仪式相关 30 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 93 ,页125。... 团圆结局的模式影响深远,明代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也未能免 俗。《劝善戏文》共三卷,每一卷都以团圆为结束,前两卷为小团圆,第三卷 为大团圆。由于这部戏文的影响广泛,影响所及使得中国各地方的目连戏剧 本,都遵循这个模式来安排目连戏的剧本结构。 版本 第一卷起讫 第二卷起讫 第三卷起讫 郑之珍劝善记 副末开场至母子 副末开场至见佛 副末开场至盂兰 团圆 团圆 大会 24 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四川:巴蜀书社,1997),页 133 - 134 。 李渔著、单锦(王行)《闲情偶寄》词曲部下格局第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页57-58。 25 76 安徽池州青阳腔 开场至母子团圆 开场至见佛团圆 开场至盂兰大会 安徽皖南高腔目 金星下界至母子 登台开场至见佛 登台开场至了局 连卷 团圆 团圆 收台 超轮本目连 放场至拜归 放场至献马(前 放场至阴团圆 目连戏文大会本 一出为见佛团 圆) 表 6:各地三卷本目连戏剧本各本剧目起讫表... 反的,目连却是“儿子非常道心,拯恤孤贫,敬重三宝,行檀布施,日设僧 斋,转读大乘,不离昼夜。” (《目连缘起》),在“未见我佛在俗之时,家 竭所有七珍,设斋布施于一切”(《目连变文》)。 23 但是,修行者确实地践行布施的修行,就能断除贪婪心和吝啬心。目连的 母亲因为悭吝心而堕入饿鬼道,相反的,傅相以布施心入天道享受天人果报, 目连则以孝心和布施证得阿罗汉果,甚至尽一切努力救度母亲出离地狱。两种 不同的心量适成对比,更突显布施在整个大乘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盂兰盆 经》和《报恩奉盆经》所说透过供养僧伽的行为,将所产生的功德转而庇佑祖 先,就是一种极为殊胜的无上布施。 第二节 目连戏戏簿的分簿结构 22 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页1011、页1071、 页1024。 23 同上注。 75 为了突显《目连尊者》中的布施法门,九鲤洞目连戏还透过分簿结构的配 合,才能达成所要求的效果。换句话说,布施法门的强调是九鲤洞目连戏戏簿... 相关的宗教仪式情节。 39 根据田仲一成〈新加坡莆仙同乡会逢甲普度目连戏初 探〉的考察,“送公文”是指阎王在小鬼的簇拥之下,前往九鲤洞谒见九鲤洞 主教卢士元。在接获玉皇大帝赐下的敕旨后,再回到舞台上。40“吊五方鬼”是 阎王命白无常带领小鬼,进行“游村逐鬼”的仪式,再回到戏台上演出拘拿刘 氏的情节。九鲤洞的游村逐鬼,和陈纪联〈莆仙目连戏摭拾〉中所记的并不相 同。陈纪联所纪录的仙游目连戏,是在第二天演到捉刘氏前,演出“描朱”的 情节,由鬼卒手持火牌到仪式道场请和尚或道士描朱。描朱后,才是游村逐 鬼。由数人负责打锣、持火把和放枪,带领十八个鬼卒在夜里游村,鬼卒并拔 去村里参与法事之家所挂的路灯(上面写盂兰盆大会)。回棚时,还会顺手把 乡人供鬼的祭品拿走,供开荤时食用。41而九鲤洞只有“吊五方鬼”的游村逐鬼 情节,没有描朱。“吊五方鬼”的路程中,会看到乡人供鬼的祭品。这些“吊 39 九鲤洞1964年和平逢甲大班《目连》甲辰年重抄本,在〈五殿遣牌〉最后也注明“送... 鬼等种种说法,铿贪过恶,深生信敬,即于其夜便取命终生忉利天。21 这里的目连设斋会救度饿鬼,就如同《盂兰盆经》供养佛、供养僧,救度 18 《新刻出像音注观世音修行香山记》(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页20。 这五种“无上布施”分别是“施如来”、“施众僧”、“施法器”、“施父母”和 “施王者失位贫穷”。南怀瑾〈佛教中的布施学——《毗耶娑问经》选讲〉,见《法 音》1998年9期, 3 15。 20 同注(2),页124- 130 ;中译本,页112-117。 21 支谦译《撰集百喻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第4册,第224页上-下,页175-178。 19 74 母亲的情节。两者合流,就形成后世农历七月的中元法会或盂兰盆会,透过对 于对诸佛和众僧的布施,既超度各姓门中的列祖列宗,也超度饿鬼道和无祀的 孤魂野鬼,变成所谓的“鬼节”。重要的是,这样的合流把原来局限于对于各 姓门中列祖列宗的超度,扩大到其他饿鬼道和无祀的孤魂野鬼的超度,是一种 . Teiser 的对中国中世纪鬼节的研究。Stephen F. Teiser,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48-62. 中译本见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 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和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页 43 54。 62 演出本。前四本戏簿为上半部,名为《傅天斗》,内容从目连的曾祖父傅天斗 写起;后三本为下半部,名为《目连救母》,又名“目连尊者”,一直写到目 连救母升天。由于前半部的剧情不如后半部来得紧凑、扣人心弦,观众的反应 不甚热烈,在逐渐少演的情形下,最后就干脆不演了。 3 目前,上半部只留下一 部莆田“福顺班”的戏簿,收藏在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相较之下,下半部的 《目连》就有多种台本流传于世。1990. 九鲤洞现存最早的目连戏戏簿,是第三届(1964)逢甲大普度的演出本。 3 林庆熙〈漫谈福建莆仙戏《目连》〉,见《福建目连戏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艺 术研究所,1991), 33 。 4 陈翘〈莆仙戏《目连》〉,见《福建目连戏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1991),页127。 5 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6 9 -37 3。 6 口述历史访谈:2005 3 18日,访问对象:黄亚松,地点:黄氏Binchang. 有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莆仙《目连救母》的剧本和出目的比较和分析,参容世诚、 张学权〈南洋的兴化目连戏与超度仪式〉,同上注,页8 23 834 。 63 这本戏簿目前由新加坡仅存的莆田提线木偶戏班新和平戏班的班主杨梨好 (一作杨来好)收藏。该本编者不详,据说抄录者是三一教的经师陈文星。 8 第 五届(1984)和第六届(1994)戏簿的编者是黄文忠 。黄文忠(1 939 ~),一 作方文忠,祖籍石庭旧厝,七岁时就在新得月班学习演戏。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