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Luận Văn - Báo Cáo

research on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in viet nam

278 1 0
Tài liệu đã được kiểm tra trùng lặp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Tiêu đề Research on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
Tác giả Nguyen Hong Linh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Prof. Tang Jianghao
Trường học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uyên ngành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ể loại dissertation
Năm xuất bản 2022
Thành phố Wuha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278
Dung lượng 9,01 MB

Cấu trúc

  • 第一章 唐诗在安南时期的传播情况 (25)
  • 第二章 越南汉文唐诗选本研究 (35)
  • 第三章 越南喃文唐诗选本研究 (60)
  • 第四章 越南国语唐诗选本研究 (102)
  • 第五章 唐诗在越南的接受及对唐诗选本的影响 (156)
  • 第六章 唐诗选本与译本在越南的影响 (166)

Nội dung

Abstract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in Viet Nam is a written record formed in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 such as Chinese, Nôm, Vietnamese characters that appeared during the circulati

唐诗在安南时期的传播情况

中国自秦代“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以后,历朝都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地方与中 央保持一致。百越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之后,汉文化亦随之逐渐落地生根,发展成熟,有同化 之趋势。及至唐朝,国内人员流动频繁,有力促进了安南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作 为岭南道的重要地方行政区划之一,安南已经高度汉化。安南地区的文学创作也达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安南籍文人的文学造诣一度可与中原文人一较高下,姜公辅 ① 、廖有方 ② 等人考中进 士便是明证。本章对唐朝安南地区诗歌的创作与传播情况展开探究。

第一节 唐朝安南官员的诗歌创作与传播

从初唐到盛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南北文学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唐诗达 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作家众多、名家群起、名篇迭出。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体,唐 诗在产生之后就随着人员流动迅速传播到治下各地,安南地区亦不例外。

一、唐代安南州县沿革及地方治理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八“岭南道”载:安南,“古越地也,秦始皇平百越,以为桂林、 象郡,今州即秦象郡地也。……隋开皇十年,罢交趾郡为玉州,仁寿四年置总管府,大业三年 罢州,复为交趾郡。武德四年又改为交州总管府,永徽二年改为安南都督府,至德二年改为镇 南都护府,兼置节度,大历三年罢节度置经略使,仍改镇南为安南都护府,贞元六年又加招讨 处置使。”下辖交州、爱州、驩州、峰州、陆州、演州、长州、郡州、谅州、武安州、唐林州、 武定州、贡州等十三州,“县三十九。羁縻州三十二”。 ③ 《新唐书ã地理志》载安南都护府 所管州县有交州交趾郡、陆州玉山郡、峰州承化郡、爱州九真郡、驩州日南郡、长州文杨郡、 福禄州唐林郡、汤州汤泉郡、芝州忻城郡、武峨州武峨郡、演州龙池郡、武安州武曲郡等 12

州59县,“开元中安南所领有庞州……又有南登州,后皆废省”, ④ 又管羁縻州共41州52县

⑤。二书所载州县名目颇有异同,当是前后建置不同,因时增损变化,辖境范围总体上较为稳 定。自唐初直至晚唐五代,安南成为该地区的统称,交州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岭 南道的一大都会。 ⑥

唐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担任安南地区最高长官,委派州县官员,共同负责管理安南地方行政

① [越]汝澹斋:《姜公辅事状考》,河内:越南汉喃院图书馆藏本,A.2912。

② [越]黎崱:《安南志略》,顺化:顺化出版社,1961 年版,第 122 页(Lê Tắc,An Nam chí lược,NXB Thuận Hóa,Huế,1961,trang 122)。

③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956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1115页。

⑥ [越]潘辉黎:《越南历史》卷一,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9页(Phan Huy Lê, LịchsửViệt Nam,tập 1,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2011,trang 89)。

事务,安南各州每年照例向朝廷进贡。据史书记载,其中有些官员德才兼备,以儒家理念管理 安南,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履职安南的官员中不乏 精通文学之士,兴味所至,多所唱和。如高骈(821—887)于唐懿宗咸通五年(864)拜安南 都护,赴任途中作有《赴安南却寄台司》:“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今日海门南 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① 又有《南征叙怀》:“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回期 直待峰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② 到任后居官期间,送别同僚归朝时又作有《安南送曹别敕 归朝》:“云水苍茫日欲收,野烟深处鹧鸪愁。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说征南已五秋。” ③ 上之 化下如风偃草,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加之安南文人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并无太多障碍,唐诗被安 南士人欣然接受 ④ ,作诗唱和、赋诗言志的上层风致促使唐诗在安南地区迅速传播开来。这些 官员亦成为安南地区唐诗传播、推广的有力推手,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唐代贬谪文臣在安南的诗歌创作活动

在这些前往安南任职的官员中,贬谪文臣的唐诗创作对唐诗在安南地区的传播居功甚伟, 尤以武后长安年间至中宗神龙时期的贬谪文人为代表,如杜审言、沈佺期、裴夷直等人,他们 所创作的诗歌广泛流传于安南,对当地诗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杜审言(约 645—708年)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擢进士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被贬至峰州(今越南河内附近)。外放途中渡湘江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故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⑤ 伤感怀乡之情 浓郁。在安南期间作有《旅寓安南》:“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⑥ 安南冬季短暂、暖湿多雨的气候令 身为北方人的诗人难以适应,物候之异激发了他内心加倍的思乡躁郁。《春日怀归》也可能是 贬居安南之作:“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花杂芳园鸟,风和绿 野烟。更怀欢赏地,车马洛桥边。” ⑦ 诗中表露了被流放时的内心世界,采用凝练的五律诗体, 通过简短的句子将情感表达得温柔而深刻。充满心酸的春日,他心中充满怀念京城与故乡的感 情,“魏阙”的形象代表京城,秦川即故乡。此时诗人被流放到峰州,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峰州 的景色,全篇着力于描写对京城、故乡的风景与生活的追忆:花园里的鸟语,春风中的绿野, 桥下的马车,美好的生活,田园诗般的自然。这首诗主要追忆以前的生活,诗人的心现在更多

地沉浸在痛苦和回忆中,似乎悲伤越来越被填满和铭刻。杜审言的诗歌往往严谨,遵循唐诗的

①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6919页。

④ [越]杨广涵,《越南文学史要》,河内:学料中心出版社,1968 年版,第 25页(Dương Quảng Hàm,Việt Nam văn học sử yếu,NXB Trung tâm học liệu,Hà Nội,1968,trang 25)。

⑤ (唐)杜审言撰,徐定祥注:《杜审言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第47页。

⑦ (唐)杜审言撰,徐定祥注:《杜审言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8 页。此从徐定祥先生说:“此诗抒写思归之情。‘魏阙’、‘秦川’等句,语意沉痛,似作于流贬时。”

韵律,声律调谐,文字清新。作者成功通过简练工整的联句,表达微妙、深沉的情感。杜审言 虽被贬峰州时间不长,但作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对安南地区文人诗歌产 生一定的影响是必然的。

越南汉文唐诗选本研究

越南唐诗汉字选本是唐诗在越南流传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传播。本章考 察越南唐诗汉文选本及其流传情况。

第一节 汉越音和唐诗的关系

一、汉越音的来源

汉字是汉族和被汉化地区人民所使用的文字符号系统,不仅可以记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也可将其他文化的精华保存下来。 ① 随着汉族居住地和汉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汉字逐渐得到 广泛传播。一世纪初,汉字向南进入越南,往东北进入朝鲜半岛及日本,成为汉字文化圈的通 用主流文字。汉字一度被各国用作官方文字,深入教育系统、考试制度、行政管理、对外交流、 文艺创作等众多领域。“十世纪中期丁部领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自主国家。但此后历经十 几个朝代,汉字一直是越南的通行文字。” ② 然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受气候条件、发 音习惯等印象,汉字文化圈各地区的汉字发音与汉族的标准发音不尽相同,口语更是大相径庭, 如朝鲜的读音、日本的Gio—On(吴音)Ka—On(汉音)两种、越南的汉越音等等。 ③

传说在西周时期,两地已经发生联系,如《岭南摭怪录》记载了越裳地区曾派使臣向周天 子贡献白雉的传说。秦朝建立统一政权之后,设立南海、桂林、象郡等对岭南地区进行管理。 通过政治、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部分越南人已学会了汉语。公元前206年,南海郡龙川县县 令赵佗建立了南越国,但只是昙花一现,赵佗逝后不久汉朝即灭掉赵氏收回南越地,交趾地区 又被纳入汉朝的郡县(从公元前111年开始)。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朝廷不仅改郡为州, 还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逐步确立了府制——都护府。两汉时期,交趾地区不仅有被朝 廷派遣南下的官员,还有许多私下前往的士大夫、商人。到汉末、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 仍,大批中原士人迁到偏居一隅的交趾地区以避战乱,汉文化随之在交阯地区广泛传播。 ④ 但汉语作为一种异质的雅言,最初使用范围十分狭隘,仅在官宦和士族阶层中流行,越南 普通民众依然使用本土民族语交流,汉字只能成为附加因素丰富越南语而不能取而代之。与唐 宋时期 30个声母、29个韵母、3个声调的发音法不同 ⑤ ,汉字在越南采用古发音法。越南人吸 收了这种发音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后来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发音法,尽管它在中国

① [越]杜文答:《汉越通话自位》,南定:长发出版社,1933 年版,第 11页(Đỗ Văn Đáp,Việt Hán thông thoại tự vị,NXB Trường Phát,Nam Định,1933,trang 11)。

② 马达:《论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8 年第3期。

③ 王勇:《东亚语境中汉字词源考》,《浙江大学学报》,2013 年第1期。

④ [越]潘辉黎:《越南历史》,河内: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60页(Phan Huy Lê,Lịch sử Việt Nam, NXB Đại học, Hà Nội,1991,trang 160)。

⑤ [越]黎阮留:《唐诗选译》,第1集,顺化市:顺化出版社,1997 年版,第68页(Lê Nguyễn Lưu,Đường thi tuyển dịch T.1,NXB Thuận Hoá,TP Huế,1997, trang 68)

早已消失了。越南人民经过历代接受并使用汉字自然而然地将许多汉字(已被汉越化)融入到 越南语词汇中。这样创造了越南语中独特的声音系统,这种声音系统一直保留到现代,并被称 为古汉语音。唐朝时期,汉语语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加了一个声调、共有36声母和61韵 母。 ① 与此同时,唐代更注重在越南拓展科举制度。845 年,唐朝规定参加进士科的安南考生 不超过 8名,明经博学科的不超过10名。 ② 尽管科举制度的政策和选拔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了许 多限制,但科举规则对越南人学习汉字具有鼓励性的意义。因此,学习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所 以从郡县时期曲承裕、杨延艺到自主时期的吴、丁、前黎等朝代,虽然还没有注重文化教育方 面,但通过科举考试已出现了精通汉字、为统治者服务的队伍。 ③ 因此,汉字自越南李陈两朝 之后就成为了官方文字。汉字的读音仍以唐代发音法为基础。越南进入自主时代之后,这种读 音仍然被保存并流传下来。此后,中国本土的汉语语音经历了许多变化,越南由于建立了独立 政权且处于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汉语历时变迁在此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同时,越南人已借用 汉字及本地化的汉字(用汉越音给汉字注音)来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所以以唐朝的发音法为 主的越南汉越音一直保留到今天。

然而,汉越音是越南语与汉语在越南互相接触、相互融合的产物,与中国唐朝汉语的发音 法并非完全一致。越南人用自己的语言给汉字注音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八至九世纪交州盛行的 唐音,但主要还是根据越南语的发音习惯和发音特点进行注音的,后来产生了越南语中独特的 汉越音,而中国本土并不用这种发音法。当越南人遇到任何汉字时,都可以用反切注音法注音, 汉越音是一种语音的物质外壳,不管某个汉语单词的发音是什么。在现代越南语词汇中,带有 汉越音的词汇约占 60%,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被越南语化了,与现代汉语仍存在类似发音

(如:花—hoa,雪—tuyết,和平—hòa bình,人道—nhân đạo 等)。 ④ 汉越音因此被解释为越 南语读汉字的发音法。而事实上,汉越音自身具有系统性,有独到的功能和特点。汉越音具有 某种“翻译”的意味,能够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很适合越南人理解和掌握相对陌生的汉文唐 诗,其在越地的形成和确立,在更加深广的层面上促进了唐诗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汉字的推行是发展儒学的首要条件,故汉字亦被越南称为“儒字”。出于统治者科举考试 的需要,汉字在越南进一步发展。但这并不仅仅是儒教的功劳,也与道教、佛教的传播相关联。 牟子在《理惑论》的序言中指出,交州有许多人信奉道教神仙法术,修习辟谷等长生不老的方

① [越]阮才勤:《汉越音形成的来源》,河内:社会科技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0-21页(Nguyễn Tài Cẩn,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1979,trang 20—21)。

② [越]潘辉黎:《越南历史》,河内: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283页(Phan Huy Lê,Lịch sử Việt Nam, NXB Đại học,Hà Nội ,1991,trang 283)。

③ [越]潘越莲:《越南教育及考试》,河内:科字典出版社,2005 年版,第58页(Phan Ngọc Liên,Giáo dục và thi cử ở Việt Nam,NXB Từ điển bách khoa,Hà Nội,2005,trang 58)。

④ [越]梅玉柱、武德峣、黄重片:《词源分类:汉语词源》,河内: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13-219 页

(Mai Ngọc Chừ,Vũ Đức Nghiệu,Hoàng Trọng Phiến,Phân lớp từ ngữ theo nguồn gốc: các từ ngữ gốc Hán,NXB Giáo dục,Hà Nội,1997, trang 213-219)。

术。 ① 牟子自己到交州时,也曾学习道教神仙法术。交州刺史张新、杜慧度等都很喜欢看老、 庄以及道教的书籍。佛教和道教也是促使汉字在交州越来越受欢迎的因素。到了隋唐时期,科 举制度取代了以前的士族制度,许多世家子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安南人通过考核、出 仕当官的数量仍然有限。而且唐代进士科在科举中最为严格,各地考生的数量都有限制,安南 地区的考生进士科不超过 8名,明经博学科的不超过 10名。但即使如此,安南地区仍有士人 能在进士中及第,显示了当地文学水平之高。如姜公辅时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来成为唐朝 的宰相。姜公复(姜公辅弟弟)也是礼部郎中。姜公辅所撰作品大都亡佚,遗存至今的只有一 赋一策,即《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收录于《全唐文》卷四十六。唐朝交州 人廖有方也以诗歌而闻名,唐代诗人柳宗元特别欣赏他。此外,还有许多安南禅师僧人来到长 安给唐朝皇帝说法,比如无碍上人、奉庭法师、惟鉴法师等等。当时的安南高僧认识许多中国 士大夫。当奉庭法师返回安南时,是唐朝著名诗人杨巨源写了一首送别诗。许多精通儒释道, 懂梵文、汉字的安南高僧参与把梵文佛经译成汉文的工作。有些人到印度和邻国去取经、说法 等。很明显,在这一时期,中国汉文字乃汉文化对越南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安南 都护府的中心地区。进入自主时期后,坚持吸收中国文化,特别是在语言、文字等方面,在一 定程度上为唐诗在越南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越南获得独立自主之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支持,汉字在越南一直被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到二 十世纪初。作为一种文字系统,汉字在越南已经持续存在了近两千年之久。但就读法而言,这 两千年期间要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十世纪早期(905—938)为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 ② 这一分 界既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是越南民族语言和文字发展的转型期。十世纪以前,交州被中原 统治者纳入郡县统一管理,越地汉语可视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反过来也对汉语产生一定影响。 十世纪后,越南进入自主时期,由于政治原因,在越南的汉语与中国内地汉语隔离开来。宋元 明清各朝,汉语在越南也不断演变,但这种演变越来越受到越南语的影响,属于越南语内部演 变范围。语言学家认为,汉语的声母和韵母在中唐时期具有一些较大的演变,将中古汉语分为 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从六朝到初唐的初期和从晚唐、五代到宋代的后期。 ③ 从语言学角度 来讲,汉越音发音法的起点是中古汉语后期的汉语语音系统,这一时期大概是在八到九世纪期 间。与汉语接触是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漫长而连续的过程,但论到对越南当前字读法的影响, 这个过程要分为两个阶段。越南当前的汉越音经过近十个世纪并遵循越南语语音轨迹下的演变, 与第八九世纪的汉语语音系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从两者的比较来看,仍然呈现出规律性的、

越南喃文唐诗选本研究

由于越南本土语与汉语的发音截然不同,掌握汉字的往往是一些参加科举的文人,普通百 姓完全不认识汉字,但即便是熟练运用汉字的越南文人,也并不懂汉字的发音。如历代遣使至 中国的使臣虽然都是本国科举进士,但在出使中国期间都是通过笔谈与中国文人交流。因此, 在唐诗传入越南后,唐诗被越南文人用民族语喃字进行翻译,这就使得唐诗由文人案头走向普 通百姓家,最终为越南普通民接受。喃文唐诗选本的出现又进一步扩大了唐诗在普通百姓中的 影响力。喃字的语音、语序等语言特征是研究唐诗从汉语翻译到喃字的重要基础,而喃文唐诗 选本的诞生展示了唐诗诗集在越南的发展与活力。本章首先具体分析唐诗从汉字译为喃字的过 程与特点,考察唐诗在越南得以选译的依据,再梳理越南现存喃文唐诗选本的留存情况与特点。

第一节汉文唐诗的喃译过程

一、越南喃字及喃文学作品的产生

喃字的笔画往往比汉字更多、更复杂,因为大部分喃文是通过两个汉字复合组成,所以比 汉字更难学与记忆。要想读写喃字,读者必须对汉字有一定的了解。喃字系统本身音义也非一 一对应:不同的字可以用来记录同一个音节,相应来说,一个词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读法。出 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三星七本”,一方面是由于古代铭刻师的技术水平有限,另外一方面是 因为木版印刷环节质量不高(字迹模糊或笔画缺失)。在语言学中,因为越南语的声调比汉语 多(越南语有 4500到 4800个音;汉语官话大约有 1280个音),所以作者在一个词旁边要使 用标点符号[ằ]或口字[口]来表示近音字,因此需要读者善于猜音。 ①

越南喃字的诞生,学界迄今尚无定论。越南文学始于从中国借用汉字来记录的所有文学作 品,即使是喃字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越南统治者因轻视喃字而很少使用喃字。目前学界有 以下几个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喃字产生于公元二世纪。佛教兴盛传播至越南时,需要使用汉 字来拼写越南语中的名字与家乡,因此产生了汉越音越南本土字。如连江(Liên Giang) ② 和 严纂(Nghiêm Toản) ③ 研究认为喃字是因平民阶层的需求而产生的。当佛教广泛传播时,僧 人去讲解佛说和普渡众生,经常有封疏或一些发愿诗篇,在这些物品需要写上信主的名字和家 乡。在平民阶层中,平民的姓名大多是纯越音,地名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必须想办法记录这些 名字。因此,自二世纪以来,就有了喃字的痕迹。二是认为喃字产生于公元二世纪与十三世纪

① [越]阮克康:《喃字对越南古代文学的奉献》,《汉喃研究杂志》,2006 年第四期(Nguyễn Khắc Kham, Chữ Nôm và cống hiến với văn học cổ Việt Nam, Tạp chí Hán Nôm,số 4,2006)。

② [越]连江:《喃字何时出现及其发明的人》,《知音杂志》,1941 年第 40 期(Liên Giang,Chữ Nôm ta có tự bao giờ và ai sáng chế ra chữ ấy,Tạp chí Tri Âm,số 40,1941)。

③ [越]严纂:《越南文学史摘要》,西贡:永宝出版社,1949 年版,第 83-89 页(Nghiêm Toản,Việt Nam văn học sử trích yếu,NXB Vĩnh Bảo,Sài Gòn,1949,trang 83-89 )。

之间。郵锦(Bửu Cầm)、范文玅(Phạm Văn Diệu ) ① 小组认为“士燮之后和阮诠之前喃字才 出现,因为他们认为阮诠是第一个写出国音诗的人,所以阮诠时代的喃字一定形成了一个系统 的整体。在宫廷的重大工作中(作《祭鳄鱼文》)不可能用初开的一种新字来创作诗歌。” ② 三是认为喃字约产生于中国郡县时期末期的十世纪。如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在编撰《越南历史》 中认为喃字早就出现,可能是在北属末期和独立初期。 ③ 喃字可能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因为喃 字的诞生仅与历史故事中的一些传说和佳话有关,所以很难确定喃字的确切诞生时间。四是认 为喃字产生于李陈朝时期,如阮秋香(Nguyễn Thu Hương)在研究喃字的发展与演变中称:

“喃字可能出现在北属末期或独立初期(十世纪中叶以后),然而缺乏那时的史料印证。笔者 认为喃字出现在李、陈两朝是比较可信的。” ④

《奉圣夫人黎氏墓志碑》

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汉喃书籍已严重失落且缺乏,迄今为止关于喃字起源和诞生的历史 资料并不多,但我们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依然可以寻找喃字产生的踪迹。首先,喃字不可能早于 十世纪诞生。陶维英(Đào Duy Anh) ⑤ 根据喃字的内在结构特征和汉语与越南语的历史语音 资料,将汉语音系统对照汉越语音系统,得出今天的汉越语音(即越南人用来阅读汉字的声音)

① [越]范文玅:《天南明监》,《文化月刊》,1963 年第七十七期(Phạm Văn Diêu,Thiên Nam minh giám, Văn hóa nguyệt san,số 77,1963)。

② [越]郵锦:《喃字的来源》,《文化月刊》,1960 年第五十期(Bửu Cẩm,Nguồn gốc chữ Nôm,Văn hóa nguyệt san,số 50,1960)。

③ [越]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著,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译:《越南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年 版。

④ [越]阮秋香:《喃字发展演变初期》,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第11页。

⑤ [越]陶维英:《越南喃字的起源、结构及其演变》,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1-13 页(Đào Duy Anh,Chữ Nôm nguồn gốc cấu tạo và diễn biến,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1975,trang 11-13)。

起源于八至九世纪的唐宋时期的结论。如果从唐宋时代汉越音已经存在了,若将喃字看作一个 完整的书写系统,那么在汉越读法确定之前喃字就无法诞生,所以只能大约十世纪或之后。其 次,十二世纪为喃字的萌芽期。目前,学界能找到的最早喃字实物为存留在李朝李英宗正隆宝 应十一年(1173年)于富寿省三农县乡嫩乡的寺庙里所修建的《奉圣夫人黎氏墓志碑》 ① ,其 中有八个喃字“婆感、头亭、举午、边泷” ② ,但笔者认为此时还并非为完全意义上的喃字, 仅是以汉字来拼写的越南本土语音,喃字在此时期仍未形成一套依据汉字偏旁部首所组成的新 音,比如在喃字中,汉字“婆”写为“ ”,但该碑文中仍为“婆”,由此可见,此一时期 恰是展现喃字产生的萌芽时期,其中体现了喃字中的汉越音从汉字中直接借鉴的情况。李朝时 期的喃字同时还存留于烟浪县塔庙(现在属永辐省辐安县)的《报恩禅寺碑记》 ③ ,该碑刻于

1210年李高宗时期。 ④

《报恩禅寺碑记》

再次,喃字文学作品出现于陈朝时期。直到陈朝(1225—1400 年)喃字作品才有明显的 存在痕迹。此时,喃字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符号系统来记录文学作品。最初,在当喃字刚出

① [越]《奉圣夫人黎氏墓志碑》,河内:越南汉喃院图书馆藏本,编号 10755、10756。

② [越]黎文冠: 《越南喃字的研究》,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87 页(Lê Văn Quán,Nghiên cứu về chữ Nôm,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1981,trang 87)。

③ [越]《报恩禅寺碑记》,河内:越南汉喃院图书馆藏本,编号 04102、04103。

越南国语唐诗选本研究

十九世纪末拉丁化越南语逐渐取代汉字与喃字成为越南社会的主要语言,二十世纪废除汉 字之后,国语字成为越南民众唯一使用的语言形式。越南国语字出现后,大量汉文学作品被翻 译成国语字文本,唐诗作为其中广受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受到了翻译界和文学界的重视, 不仅时代新媒体报刊杂志上出现众多散译形态的诗篇,还涌现出一批唐诗国语字选译本。本章 主要讨论越南的国语字唐诗选本的出现版本情况,以及重要译家的选译本之间的差异与特色。

第一节越南国语唐诗选本出现的背景

一、越南国语文学的形成

越南国语字是越南语当前的官方书写系统,是越南民族的语言。目前,学界认为“越南国 语字”被用来指称拉丁化越南语。越南国语字由拉丁化字母组成,基于罗马字母,尤其是葡萄 牙字母与来自希腊字母的变音符号。

越南国语字形成初期在越南并没有形成影响力,更没有相关的国语字文学形式。越南国语 字萌芽于十七世初期,真正形成于十八世纪后期。拉丁化越南语在十七世纪初由葡萄牙传教士 在越南的传教过程中形成。弗朗西斯科ã德皮纳(Francisco de Pina )是第一位能说流利越南 语的传教士,他已经开始建立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记录越南语的发音方法。至 1772—1773 年, 皮埃尔ã皮尼奥德贝海因已经根据越南语的发音编纂了拉丁词典(Dictionarium Anamatico—

Latinum) ① ,但当时还只是一份手稿(现在还保存在巴黎宣教团档案)而且并未刊印发行。 ②

十八世纪末,广南阮主进行了一次更正,使国语字几乎与今天越南人所使用的越南语相似。根 据皮埃尔的国语词典手稿,传教士让路易ã塔伯德于 1838 年编辑并出版。但当时的越南国语 字还处于形成初期,十九世纪初,若昂德ã洛雷罗(Joóo de Loureiro) ③ 和在里斯的菲利 普ã平(Philipphe Binh) ④ 的著作中,仍有一些关于旧式拼写的注释。此次修订后的国语文字 的拼写形式与现代越南语的拼写形式基本上没有区别,这是最后的标准化步骤。虽然拉丁化越 南语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就出现了,但并没有被越南封建统治者认可,北河黎郑政权与后续 的西山阮氏都不承认拉丁化国语字,尽管南河阮主比北河黎郑政府有更开明的政策,但仅允许

① [越]黄春越:《越南国语历史研究》,胡志明市:信息文化出版社,2006 年版,第165页(Hoàng Xuân Việt, Tìm hiểu lịch sử chữ Quốc ngữ,NXB Văn hóa Thông tin,TP Hồ Chí Minh,2006,trang 165)。

③ [美]汉纳斯:《亚洲的正字法困境》,夏威夷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84-87页(Hannas,

W C Asia's orthographic dilemma Honolulu,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pages 84-87)。

④[法]雅克ã罗兰:《1650 年之前越南语言学的葡萄牙先驱》,曼谷:兰花出版,2002 年版,第 82-84 页

(Jacques,Roland ,Portuguese Pioneers of Vietnamese Linguistics Prior to 1650 – Pionniers Portugais de la Linguistique Vietnamienne Jusqu’en ,Orchid Press,Bangkok,2002, pages 82,84 )。

其在传教士中流通。十九世纪初阮朝正式建立后,阮朝前期的嘉隆、明命二帝都奉行儒家治国 理念,对传教士持打击政策,拉丁化越南语也未流传到普通百姓中。这时期的主流文学形态还 是汉字文学,在民间喃字文学开始勃兴。拉丁化越南国语字虽已被越南天主教教士熟知,但他 们为了传教需要仍然主要使用喃字。儒学在越南的主导地位,使得国语文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一直没有得到认可。

在法国殖民政府的强势推行之下,十九世纪末在越南南部地区形成“国语热”。 ① 越南国 语字真正使用最早出现于 1867 年的《嘉定报》,因为直到十九世纪末法国人入侵并割占南圻, 越南国语字的名称和地位才得以确立。法国殖民者为了完成殖民化,同时也为了割断越南与中 国的联系,大力实行文化上“去汉字化”,首先就推行拉丁化越南国语字,以取代汉字与喃字。

1869 年 2 月 22 日,海军中将玛丽ã古斯塔夫赫克托奥尼尔(Marie Gustave Hector Ohier)签 署了一项法令要求在南圻地区必须使用“国语字”而不是官方文件中的汉字和喃字。 ② 1879 年

1 月 1 日颁发官方文件要求普通民众必须使用国语字。 ③ 同年,法国政府将国语文字引入教育 部门,开始在南圻村庄中教授这种文字。为了传播国语文字,南圻殖民当局在 1880 年 6 月 14 日颁布了一项法令,给会写国语的绅士耆老相关税收优惠。 ④ 越南国语文学在法国殖民者政策 的刺激之下也开始涌现,此时期出现很多用国语翻译的汉文学作品,如于 1883 年至 1912 年间 翻译成国语字的中国小说就有《三国》《水浒》《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白蛇传说》等, 均有国语译本流通。唐诗也在俗文学的翻译潮中受到追捧。

二、20 世纪初越南报刊杂志上的唐诗国语翻译热

越南唐诗翻译是伴随着越南拉丁化民族国音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时 期,即二十世纪初拉丁化国语文字的发展期及之后国语文学的全面繁荣期。在这些时期,唐诗 被当作优秀、有创造的作品被翻译,唐诗译本被当作国语精品来弘扬国语文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类译本几乎占据了文学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当时的每一位作 家都做了很多翻译工作,越南的翻译业从未如此发达:翻译欧洲文学主要是法国文学,翻译中 文新信、翻译越南国家与中国的古文及古诗。越南的保护国政府先在南圻,然后在北圻(1915) 和中圻(1918)废除了科举制度。 ⑤ 之前一直没落的儒学随着科举考试的取消退出历史舞台,

① [美]约翰ã德弗朗西斯:《越南的殖民主义和语言政策》,海牙:木桐出版社,1977 年版,第 82页(John DeFrancis,Colonialism and Language Policy in Viet Nam,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77,page 82)。

② [越]黄春越:《越南国语百书》,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2006 年版,第374页(Hoàng Xuân Việt,Bạch thư chữ Quốc ngữ,NXB Đông Nam Á,Califorlia,2006,trang374)。

唐诗在越南的接受及对唐诗选本的影响

唐诗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安南地区,在士人群体中蔚然成风,为后世越南众多唐诗选本的出 现及流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越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越南地区本无文字,其书 面文学始于十世纪,最初借用汉字来记录和创作诗歌。对唐诗创作方法的学习和模仿,推动了 越南早期文学艺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越南语与汉语在声调、音节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 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这为越南士人接受中国诗歌创造了便利条件 ① ,进而也为唐诗选本在越 南的广泛流布提供了极大便利。

第一节 唐诗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诗歌发展分期

从越南古代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及唐诗在越南现当代的翻译情况来看,越南历代文人和普 通民众对唐诗高度喜爱,至今仍对唐诗保持很高的关注度,许多唐诗作品被列入越南高中语文 教科书供给学生学习。唐诗研究也是越南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每年都有新设立的研究项 目和新推出的研究成果。

一、唐诗在越南的传播的几个阶段

结合文献记载和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可将唐诗在越南的传播历程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期:从郡县时期的唐朝到越南独立自主后的前黎朝(618—1009)。(二)发展期: 李朝(1010—1225)。1075 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李仁宗举办了三场科举考试,这是越南 历史上首次举办三场科举考试,并将唐律诗纳入到考试科目。(三)完善期:从越南陈朝到中 国明朝统治末期(1226—1427)。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用喃字来创作唐律诗体的人物—

—韩诠,开辟了越南唐律诗体的新时代。(四)鼎盛期:从黎朝到《甲申合约》签订(1428

— 1884)。本阶段早期产生了许多越南著名的诗人,涌现出号称“骚坛二十八宿”的诗人群 体,唐律诗在越南获得了蓬勃发展,漠云诗社成立,越南唐律诗体创作水平达到顶峰。 ② (五) 衰落期:自《甲申合约》(1885)至 1936 年。1936 年是旧诗与新诗论战结束的一年,此后唐 诗在越南走向衰败,不复往日景象。(六)平静期:从 1937 年至今。虽然经历了一段衰退期, 但唐诗在越南诗坛并没有宣告死亡,只是在诗坛上与其他诗体融合在一起。

二、越南古代诗歌三大繁荣时期与对唐诗的融会

越南前黎朝时期,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以智慧和口才而闻名的诗人。大行天福七年(987

① [越]杨广涵在《越南文学史要》中指出:“和汉语一样,越南语也有单音节和很多声调,所以当我们读汉字 的时候,即使我们用汉越音读汉字,我们仍然可以遵循正确的音调,识别和赏识汉字声韵的的音乐性。正因 为如此,我们的儒士用汉字吟诗作赋较为轻松和充满兴趣。”(河内:学料中心出版社,1968 年版,第99页

(Dương Quảng Hàm,Việt Nam văn học sử yếu,NXBTrung tâm học liệu,Hà Nội,1968,trang 99)。

② [越]陈重金:《越南史略》,河内:永城出版社,1928 年版,第101页(Trần Trọng Kim,Việt Nam sử lược,NXB Vĩnh Thành,Hà Nội,1928,trang 101)。

年),和尚杜法顺奉越南君主之命假扮摆渡人接待宋朝使节李傕。在船上,李傕望着天空云彩, 即兴吟诗道:“鹅鹅两鹅鹅,仰面向天涯。”杜法顺顺口接道:“白毛铺绿水,红棹摆青波。”

①此一材料还被引入《大越史记全书》等越南正史中。双方对答均化用唐骆宾王《咏鹅》诗句, 杜法顺改字以描绘眼前云影映清江、轻舟摇红棹的摆渡之景,十分贴切,显示出敏捷才思。 ② 由此可窥见越南知识阶层和佛教僧侣彼时对唐诗的熟知度,唐诗在越南传播较为普及,并逐渐 融入到了本土文化生活之中。

到李、陈两朝时期,由于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汉学的研习成了举子的必修课,并逐渐形成 了越南本土的儒士阶层。此后各朝,儒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发展,科举考试中专设唐律诗 考试,对唐诗在越南知识界与民间的传播更具有制度性意义。纵观越南整个文学史发展历程, 汉字诗歌的发展在陈朝、黎朝和阮朝等三个朝代形成了几个发展高潮时期。在这三个朝代,诗 歌之所以得以发展,首先是由于上层统治者对诗歌比较热爱和科举制度的保驾护航,其次是政 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稳定、文化发展比较繁荣,从而形成了上自君主、朝廷要员,到下层官 吏、儒士、平民等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诗歌创作活动。

越南诗歌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在陈朝(1225—1400 年)。当时,皇帝和许多公子王孙都是 非常喜欢吟诗作赋的骚人墨客。加上元蒙军刚被驱逐,太平时期回归,人们喜爱诗歌,各种各 样的流派纷纷兴起,诗人如云。可惜大部分作品已散佚不存,仅小部分收录在黎贵惇的《全越 诗录》和裴辉璧的《皇越诗选》中而得以流传下来。如陈圣宗的《真心之用》:“真心之用, 惺惺寂寂。无去无来,无损无益。入大入小,任顺任逆。动如云鹤,静如墙壁。其轻如毛,其 重如石。洒洒而净,躶躶而赤。不可度量,全无踪迹。今日为君,分明剖劈。” ③ 又如莫挺之 的《晚景》:“空翠浮烟色,春蓝发水纹。墙乌啼落照,野雁送归云。渔火前湾见,樵歌隔岸 闻。旅颜悲冷落,借酒作微醺。” ④ 都是说理言志、写景抒情的佳作。

越南诗歌的第二个繁荣时期在黎朝,尤其是洪德(1470—1497 年)时期。 ⑤ 黎圣宗是越南 历史上的明君,即位之后,特别注重政治改革,整顿武力,曾几番征战,先后打败了占城、老 挝,开拓了疆域。他重视汉学,鼓励科举,提倡礼仪,缔造了洪德时期的繁荣,对后世影响深

① [越]秘体:《越南佛教史略》,河内:明德出版社,1960 年版,第133页(Mật Thể,Việt Nam Phật giáo sử lược,NXB Minh Đức,Hà Nội,1960,trang 133);丁嘉庆:《越南文学总集》,一卷,河内: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 年版,第102页(Đinh Gia Khánh,Tổng tập văn học Việt Nam,tập 1,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2000,trang 102)。

② [越]黎孟鞑:《禅苑集英的研究》,胡志明市:佛教出版社,1999 年版,第516页(Lê Mạnh Thát,Nghiên Cứu Thiền Uyển Tập Anh,NXB Phật giáo,TP Hồ Chí Minh,1999,trang 516)。

唐诗选本与译本在越南的影响

唐诗在越南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是与唐诗选本及译本密不可分的。越南的唐诗选本与译 本不仅促使越南文学审美规范进一步深化,也对越南教育中融入唐诗教育有直接促进作用,也 进一步带动越南学界对唐诗的研究与评论,还有助于越南人通过唐诗来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 学、历史文化。因此,越南的唐诗选本与译本在越南的文学史和教育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节唐诗选本与译本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对越南汉文学的影响

(一)对越南汉文学创作方式的影响

唐诗选本与译本通过唐诗的传播对越南文学创作产生直接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促进越南文学创作进一步规范化。规范是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严格规定。 规范化有许多特征,首先一点是作文必须以道德教育为导向。 ① 作文有时是为了消遣和应酬, 但圣贤和儒家的共同目的是教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创作诗文是为了道德教育,文学是用 来传达教化的,诗歌是用来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的。汉文化圈艺术思维中的美属于预定的

模式 ② ,如春夏秋冬,松竹菊梅,龙麟龟凤,渔樵耕牧,这些都反映在唐诗的审美中。唐诗的 体裁主要在句数、字数、格律、对偶等方面具有固定、严格结构。由于唐诗在越南的传播,越 南文学也吸收了唐诗中的诸多表达方式,唐诗中运用的意象本是中国文学中固有的意象特征, 例如,通过凋谢的莲花、落叶、菊花开花等意象来描写秋天的到来,但这一切也同样被越南文 人运用于越南文学作品中。

二是促进越南文学语言的典雅化。越南文人吸收了唐诗中许多优美的诗句,形成了典雅的 语言风格。越南中代文学用语高雅,辞藻雕琢,很重视艺术表达方式。 ③ 越南文人往往选用唐 诗中细腻而典型的意象,由此形成固定的文人化的表达方式。如阮攸的《翘传》本是对中国小 说的翻译,但他却采用了诗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原文中通俗的白话、口语转化为文人诗性 的表达,在语言上一扫小说的通俗性而具有唐诗的典雅化。

三是带动越南文学创作中的创新意识。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带有时代新特征,因此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既需要有规范化但又不能拘泥于框架。十世纪中叶,中世纪文学也逐渐

① [越]陈庭史:《越南中代文学诗法的几个问题》,河内: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5页(Trần Đình Sử, Mấy vấn đề thi pháp Văn học Trung đại Việt Nam,NXB Giáo dục,Hà Nội,1999,trang 25)。

② [越]范俊武:《使用典故与越南文学进步过程中的历史》,《胡志明市的文艺杂志》,2018 年第 512 期

(Phạm Tuấn Vũ,Lịch sử sử dụng điển cố với tiến trình văn học Việt Nam,Tạp chí Văn nghệ TP Hồ Chí Minh,số 512, 2018)。

③ [越]吕任辰:《越南中代文学课程》,河内: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第27页(Lã Nhâm Thìn,Giáo trình văn học trung đại Việt Nam,NXB Giáo dục,Hà Nội,2017,trang 27)。

打破规范性的表达,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发挥个性、创造性。由于唐诗选本与译本的出现,唐 诗在越南民众中进一步普及,越南文人在喃文文学创作中也开始吸纳唐诗的形式形成新的文学 体裁样式,如阮廌的《国音诗集》 ① ,阮攸的《翘传》 ② 等。他们在六八体诗、民间诗歌等越 南自己产生的民族作品中使用了一些唐诗的形式,具有创新意识,如将七言与六言相结合。

《国音诗集》载阮廌《述兴第24篇》云:

功名乑特合駆閑,冷與謳之世議慿。

傉喼越鄽萞夢,池清發礊秧蓮。

庫收風月苔戈耨,船阻煙霞裵尾傁。

盃固沒峼忠免孝,砙庄缺染庄顛。 ③ 诗中描写清地除草种空心菜、捡浮萍种莲的劳动生活场景,采用了唐诗的基本体式,又杂 有六言句,具有较为鲜明的越南民族诗歌特色。越南中代诗人也有意识地模仿唐诗中的意象, 将与越南人民生活相关的原始、平常的意象提炼成新意象,纳入他们的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如 空心菜、水萍、菠萝蜜、扇子、蜗牛等。 ④

(二)对越南汉文学创作题材的影响

唐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唐诗选本与译本的系统化整理促使唐诗在越南更 广更深地传播,这也直接影响到越南汉文学创作的题材。

其一,山水自然题材。越南汉文诗歌吸收了唐诗中大量的山水自然描写,刻画出越南本土 大自然的奇伟、壮丽之美,继承了唐诗的天然描绘之美。如诗人阮廌的诗歌作品即是如此。阮 廌(1380—1442 年),号抑斋,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 ⑤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 化名人”称号,著有汉文诗歌《抑斋诗集》 ⑥ 。阮廌诗歌中的越南自然意象生动多样、充满生 命力。从云屯、白藤海口、神符海口等雄伟景象到月光、鲜花、鸟鸣等平常景象,在阮廌的诗 歌中都呈现多姿多彩之态,如《云屯》一诗描绘了云屯山区的优美风光:“路入云屯山复山, 天恢地设付奇观。一盘蓝碧澄明镜,万斛鸦青鬌翠鬟。宇宙顿清尘海岳,风波不动铁心肝。望

① [越]陶维英:《阮廌的国音诗集》,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年版(Đào Duy Anh,Quốc âm thi tập,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1978)。

② [越]阮攸:《翘传》,胡志明市:演红出版社,1956 年版(Nguyễn Du,Truyện Kiều,NXB Diên Hồng,TP

③ [越]陶维英:《阮廌全集》,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年版,第 418 页(Đào Duy Anh,Nguyễn Trãi toàn tập,NXB Khoa học xã hội,Hà Nội,1978,trang 418)。

Ngày đăng: 25/04/2024, 14:39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