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hiên cứu hiện tư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68 5 0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hiên cứu hiện tư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của 多 và 少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阮氏芳绒 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N CøU hiÖn t­îng kh«ng ®èi xøng cña “多” vµ “少” TRONG TIÕNG H¸N HIÖN §¹I (®èi chiÕu víi tiÕng viÖt) 硕[.]

NGHIÊN CứU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 专业号码 : 60.22.10 2012 于河内 z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NGUYỄN THỊ PHƯƠNG NHUNG 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N CøU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chuyên nghành: 60.22.10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Tiến sỹ Hà Lê Kim Anh Hà Nội - 2012 z iv 目录 页码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i 致谢 ii 摘要 iii 目录 iv 前言 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1.1.现代汉语反义词现象 1.1.1 反义词的定义 1.1.2 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1.1.3 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 标记理论 1.2.2 认知理论 1.2.3 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关系 14 1.2.4 反义词的不对称研究 15 1.2.5 以往对“多”和“少”的研究综述 16 小结 19 第二章: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分析 21 2.1 “多”和“少”在语法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 “多”和“少”在组合能力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1 “多”和“少”在构词能力方面的不对称 21 2.1.1.2 “多”和“少”在使用频率方面的不对称 26 2.1.1.3 “多”和“少”在构词语序方面的不对称 27 2.1.1.4 “多”和“少”在固定短语方面的不对称 28 2.1.2 “多”和“少”在修饰与被修饰方面的不对称 29 2.1.2.1“多”和“少”修饰名词的不对称 29 z v 2.1.2.2“多”和“少”修饰动词的不对称 31 2.1.2.3“多”和“少”修饰形容词的不对称 31 2.1.2.4“多”和“少”受副词修饰的不对称 32 2.1.3“多”和“少”在充当句法成分方面的不对称 33 2.1.3.1“多”和“少”作状语 33 2.1.3.2“多”和“少”作补语 35 2.2 “多”和“少”在语义方面的不对称 35 2.2.1 “多”可用在数词后表示概数而“少”不可以 38 2.2.2 “多”可用在感叹句里而“少”不可以 38 2.2.3 “多”可用在疑问句里表示询问而“少”不可以 40 2.2.4 “多”可表比较表示相差的程度大而“少”不可以 40 2.2.5 “少”可表示相欠义和丢失义,而“多”却没有这个义项 40 2.3 “多”和“少”不对称现象的原因分析 40 2.3.1 词性差异 41 2.3.2 语义原因 41 2.3.3 认知原因 41 小结 42 第三章:现代汉语“多、少”与越南语对比 44 3.1.越南语反义词现象 44 3.1.1 越南语反义词的定义 44 3.1.2 越南语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44 3.1.3 越南语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 45 3.2.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5 3.2.1 现代汉语“多”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5 3.2.2 现代汉语“少”与越南语对应的表达方式对比 47 3.3.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nhiều”和“ ít”对比 48 3.3.1 越南语“nhiều”和“ít”对比 48 3.3.1.1 从构词方面对比 48 z vi 3.3.1.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0 3.3.1.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1 3.3.2 现代汉语“多”与越南语“nhiều”对比 54 3.3.2.1 从构词方面对比 54 3.3.2.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4 3.3.2.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5 3.3.3 现代汉语“少”与越南语“ít”对比 56 3.3.3.1 从构词方面对比 56 3.3.3.2 从所修饰成分方面对比 56 3.3.3.3 从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对比 57 小结 59 结语 60 参考文献 61 z 前言 选题理由 在现代汉语中,“多”与“少”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反义词,两者在语 法上的对称与不对称不仅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而且还困扰了不少学习汉语的 人。比如:作形容词的补语时,只有“多”可以做补语,如:好多了、*好少 了,胖多了、*胖少了,好得多、*好得少,近得多、*近得少。在越南语中也存 在着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如:我们可以说“ít nói、 cười”而不说“nhiều nói、nhiều cười”等。 作为汉语学习者,也是越南人,我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找出两种语言 的差异。在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越南语做比较。通 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这帮助我更好地学习汉语。 本人在研究汉语过程中对“多”与“少”这一对反义词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因此选其为研究对象,并把其与越南语作比较,为反义词不对称规律研究及 汉语反义词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希望研究成果会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 资料。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多”和“少”这对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以标记理论、认知理论 为指导,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我们经常遇到的“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 进行考察。 研究目的 进一步研究汉语词汇不对称现象:通过对反义词“多”和“少”的语法、 语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描写出两者在组合能力、所修饰成分方面以及充当句法 成分方面等三个角度所存在的不对称情况,归纳出“多”和“少”的不对称规 律,并对其原因作出解释。 同时,本文也将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与越南语对应的表 达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它们的异同。 研究任务 z 本文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综述与本文研究有关的理论问题 2、分析“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 3、对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对应表达方式进行对比 研究方法 本文以标记理论、认知理论为指导对“多”和 “少” 的不对称现象进行研 究。 在写作过程中,本人会采取:综合归纳 000 法、分析法、例证法、对比分 析法、比较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首先,本人用综合归纳方法,除了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由“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还参考一些在线词 典,对“多”和“少”所构成的词语进行考察,并总结出它们的构词规律。 其次,用分析法对“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用例证法对 “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作出明确的说明。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法,将现代汉语中“多”和“少”的不对称 现象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论文结构 本文除了前言,结语 和参考文献以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章:现代汉语“多”和“少”的不对称现象分析 第三章:现代汉语“多”和“少”与越南语对比 语料来源: 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自以下: 1、北大语料库(网络版):考察对象为所有关于“多”、“少”的语料。 “多”的语料有 657842 条;“少”的语料有 231857 条。 2、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有关“多”、“少”的词 条。“多”的语料是 61 条;“少”的语料是 12 条。 z 3、商务印书馆的《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多”、“少”的词条。 “多”的语料是 14 条;“少”的语料是 条。 4、《Từ điển Lạc Việt》(网络版)中有关“多”、“少”、“nhiều”、 “ ít” 的词条。 5、大连出版社的《现代成语巨典》和《汉典》(网络版)中的有关由 “多”和“少”所构成的成语。 z 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1.1 现代汉语反义词现象 1.1.1 反义词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说: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万艺玲在《对 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 汉语词汇教程》对反义词的所下的定义为“意思相反的一组 词”。她提出这样两个例子: 他很大方,但他女朋友却很小气。 学汉字对日本、韩国同学来说不难,对欧美同学来说却很难。 例 用反义词(大方/小气)表示相反的意思,例 用加否定词的办法(难/不 难)表示相反的意思。例 和例 都属于反义表述。 她指出像例子 中的“难”与“不难”不是一对反义词。因为“不难”是用 “不”组成的词组,它不是单独的词。它虽然表示相反意思,是反义表述,但不是 反义词。 1.1.2 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关于 “怎样的词可以算是反义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并不 都局限于“意思相反”这一种类型。语言当中具有相反意思的词语很多,如“高” 和“不高”、“小”和“重”、“宽”和“狭窄”、“缺点”和“完美”、“诞 生”和“死”,但它们都不属于反义词。“高”和“不高”为什么不是反义词,前 面我们已经说明过,因为“不高”不是单独的词。至于后面几组词为什么也不是反 义词呢?本人按照万艺玲的观点以下将列出构成反义词的一些条件: 1.1.2.1 反义词双方必须表示同类的事物或概念 所谓反义词,其实是同中求异,反义词双方应该属于同一个上位概念下的几个 对立的下位概念,它们表示的是同类的事物或概念。例如“男”和“女”,都属于 “性别”这个上位概念下的相互对立的两个下位概念,二者都表示性别;“远”和 “近”都表示距离;“黑”和“白”都表示颜色;“大”和“小”都表示体积、面 积;“重”和“轻”都表示重量。而“小”和“重”则不是反义词,因为它们所指 称的不是同类事物(“小”指体积、面积等;“重”指重量),没有反义词双方所 必须具备的同一性。 z 1.1.2.2 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 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这就促使人们对反义词要求形式上对称、均 匀,要求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例如:白/黑;雪白 /漆黑;白不呲咧/黑不溜秋;而“宽”与“狭窄”就不是一组反义词,因为“宽” 是单音节,“狭窄”是双音节,两个词音节数目不同,不能构成反义词。 很多学者就反问:在这样的句子“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中,我们应对 “难”和“容易”怎么看待呢?明明它们是一组“意义相反”的反义词,否定 “难”,即“不难”,正是“容易”之义。但它们的音节数目却不相同。类似的还 有:干净/脏、聪明/笨、„„ 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多。再说,中国人很讲究均匀对称的说法,因此, 一般“容易”大多与“困难”组成一对反义词,“难”与“易”组成一对反义词。 上面举出的句子有两个分句,每一分句都有五个音节,读起来也很有对称性。这也 体现出中国人说话时很讲究均匀对称的现象。 总之,反义词的成对使用常常是用于写作等方面,通过一组词互相对比和相 衬,以对方的存在让自己的意义更突出,并以此达到一种修辞的效果。因此,汉语 中的反义词,通常首先要求其字数相同,从很多反义词典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 所以,笔者完全赞同“反义词双方音节数目必须相同”这一观点。 1.1.2.3 反义词双方的词性必须相同 词性不同的词,往往表达的也是不同性质的概念,名词表达的是事物,形容词 表达的是事物的性质状态,动词表达的是动作行为。所以,有些词之间虽然有反义 的意味,但如果词性不同,我们也不能看作是反义词。例如“傻子”(名词)和 “聪明”(形容词),“缺点”(名词)和“完美”(形容词),虽然它们有反义 意味,但都不是反义词,只有词性相同的具有反义意味的词才能构成反义词。 1.1.2.4 反义词双方的语体色彩要有一致性 反义词双方在语体色彩方面应该具有一致性。例如:大方/小气、慷慨/吝啬、 生/死、诞生/逝世、买/卖、购/销、购买/销售等。 以上反义词双方的语体色彩都一致的:“大方”和“小气”是口语词,“慷 慨”和“吝啬”是书面语词,“生”和“死”是通用语词,“诞生”和“逝世”是 z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NGUYỄN THỊ PHƯƠNG NHUNG NGHIÊN CứU t-ợng không đối xứ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íi tiÕng viƯt) LUẬN VĂN THẠC... 2.1.3? ?多? ??和? ?少? ??在充当句法成分方面的不对称 33 2.1.3.1? ?多? ??和? ?少? ??作状语 33 2.1.3.2? ?多? ??和? ?少? ??作补语 35 2.2 ? ?多? ??和? ?少? ??在语义方面的不对称 35 2.2.1 ? ?多? ??可用在数词后表示概数而? ?少? ??不可以 38 2.2.2 ? ?多? ??可用在感叹句里而? ?少? ??不可以 38 2.2.3 ? ?多? ??可用在疑问句里表示询问而? ?少? ??不可以... ? ?多? ??和? ?少? ??在构词语序方面的不对称 27 2.1.1.4 ? ?多? ??和? ?少? ??在固定短语方面的不对称 28 2.1.2 ? ?多? ??和? ?少? ??在修饰与被修饰方面的不对称 29 2.1.2.1? ?多? ??和? ?少? ??修饰名词的不对称 29 z v 2.1.2.2? ?多? ??和? ?少? ??修饰动词的不对称 31 2.1.2.3? ?多? ??和? ?少? ??修饰形容词的不对称 31 2.1.2.4? ?多? ??和? ?少? ??受副词修饰的不对称

Ngày đăng: 06/03/2023, 10:26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