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Thể loại khác

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考察

97 345 1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97
Dung lượng 1,56 MB

Nội dung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范氏秋庄 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考察 KHẢO SÁT TÌ NH HÌ NH DỊCH QUÁN NGỮ TIẾNG HÁN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汉语言 专业号码 :60 22 10 2012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PHẠM THỊ THU TRANG 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考察 KHẢO SÁT TÌ NH HÌNH DỊCH QUÁN NGỮ TIẾNG HÁN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 60 22 10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S Phạm Minh Tiến HÀ NỘI - 2012 i 版权声称 本人确系本论文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依据、统计数据及调查 结果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前人的论文中。 范氏秋庄 2012 年 12 月于河内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Phạm Thị Thu Trang TS Phạm Minh Tiến 签字日期:2012 年 12 月 24 日 签字日期:2012 年 12 月 24 日 ii 致谢 在编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已经得到范明进博士的尽情指导与帮 助,给我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同时也得到河内国家大学研究生处各位 老师的支持和同学们的鼓励。趁此机会,我谨向范明进博士、各位老师和 同学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编者 范氏秋庄 2012 年 12 月于河内 iii 摘要 作为汉语的精华之一,汉语惯用语反映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因其结构 短小精悍、寓意丰富,惯用语被频繁地使用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然而,也正是其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优点成为惯用语翻译过程的难点。由于汉语惯用语和中国文化紧 密相连,汉语惯用语翻译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处理中国文化。 作为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频繁被翻译家们所采用。本文作者主要围 绕这两大翻译策略来探讨汉语惯用语的翻译。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关于汉语惯用语及其 翻译的先前研究,异化和归化的定义及其争论,同时也说明了汉语惯用语的定义、来源 及范围。其次,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修辞和文化等方面,对汉语惯用语进行了细 致的分析考察,并运用对比、统计、分析的方式说明了汉语惯用语的主要特点。通过丰 富的实例,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汉语惯用语翻译的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异化可分为直译法及直译加注法。归化可通过替换原语形象,抛弃原语形象,以及借用 法这些具体方法来实现。本文也探讨了其它的翻译策略诸如套译和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最后,本文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策略的倾向。 鉴于异化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在汉语惯用语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异 化策略。但是,当异化策略行不通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诉诸于归化策略,必要时可以 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对汉语惯用语翻译研究及实践有所启迪,以帮助 译者提高汉语惯用语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汉语惯用语、异化、归化、文化形象、翻译策略 iv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汉语惯用语及其翻译的相关理论问题 1.1 研究状况述评 1.1.1 在中国 1.1.2 在越南 1.2 有关翻译标准与翻译策略的理论 1.2.1 翻译标准 1.2.2 翻译策略 12 1.3 惯用语的定义、来源及范围 18 1.3.1 惯用语的定义 18 1.3.2 惯用语的来源 20 1.3.3 惯用语的范围 26 1.4 小结 29 第二章:汉语惯用语的特点 31 2.1 汉语惯用语的结构特点 31 2.1.1 汉语惯用语的结构类型 31 2.1.2 汉语惯用语结构的变化 36 2.2 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特点 37 2.2.1 惯用语的语义特征分析 37 2.2.2 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 40 2.2.3 惯用语意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41 2.3 汉语惯用语的语用特点 47 2.3.1 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 47 2.3.2 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48 2.4 汉语惯用语的修辞手段 48 2.4.1 比喻 49 2.4.2 夸张 49 2.4.3 借代 50 2.4.4 婉曲 51 2.5 汉语惯用语与中国文化 51 2.6 小结 52 第三章:汉语惯用语的越译方法考察及其翻译策略 54 v 3.1 异化策路与汉语惯用语翻译 54 3.1.1 异化策略在汉语惯用语翻译中的应用 54 3.1.2 汉语惯用语翻译中异化策略的优势 62 3.2 归化策路与汉语惯用语翻译 67 3.2.1 替换原语形象 68 3.2.2 抛弃原语形象 69 3.2.3 借用法 73 3.2.4 汉语惯用语翻译中异化策略的限制 75 3.3 其他策路与汉语惯用语翻译 77 3.3.1 套译 77 3.3.2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79 3.4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81 3.5 小结 84 结语 85 参考文献 87 前言 一、 选题理由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就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然而,仅仅掌握两 种语言是不够的,了解相关的文化也同样重要。众所周知,每个社团的成员在其成长过 程中,都受到其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结构和价值观念。因此,他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态度就会与另一社团的成员有所不同, 其中也包括语言习惯的不同。如惯用语,人们口头上常用的简练、含蓄的语言,比一般 词和词组更具定型性,比四字成语更具灵活性,比书面语更具含蓄讽刺生动形象的比喻 性,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译者在惯用语的翻译中应充分注意原文文化缺省的存 在。首先,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依赖于对原语文化特征的相关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在 许多情况下,译者没有注意到原文中存在的文化缺省成分。结果,译者所理解的原语文 化可能是以他自己的文化现实为基础。其次,由惯用语于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 景不同而引起的翻译误读比语法错误更难发现,因而造成译文读者对原文更严重的错误 理解。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在本质上更是一种双重的文化交际活动。本 文将考察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并对各翻译方法做出评价。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的迅猛发展,成千上万的作品尤其是小说纷纷问世,不仅受到 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而且还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其中也包括越南读者。在街上绕一 圈,逛逛几个河内的书店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书架上都摆着许许多多中国当代小说的越南 语译本。由此可见汉越翻译工作越来越有市场了。在每一本小说中,作者使用不少惯用 语,由于文化的差异译者翻译这些惯用语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译文不完全相同原文 的意义,有的单纯地翻译原文的意义让译文失去了含蓄性和生动性。因此为了找出惯用 语翻译的最佳策略,我们需要考察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使用的惯用语翻译情况,弄清 各译法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提高翻译效果。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过程当中,汉语惯用语确是一个难点。怎么理解它是很 难的,而且怎么把它翻译成越南语就更难了。以自己的汉语学习与翻译经验,本人发现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每次遇到惯用语翻译者要下很多功夫,为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案 而觉得很烦躁。这可能是他们还缺少所谓翻译策略。由此可见,对惯用语翻译方法的研 究是必要的,目的是为汉越翻译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因上述几个理由,并且经过慎重的考虑,本人最终确定了本人的硕士论文题目 为:《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考察》。 二、研究目的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汉语翻译工作者以及学习者加深对汉语惯用语的理 解,进而丰富其汉语言文化知识,提高汉越翻译技能。 通过考察弄清汉语惯用语的结构、语义、语用、修辞特点性质以及文化内涵,从而 证明它的可译性。 通过考察汉语惯用语在一些文学作品的翻译情况找出翻译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从而 揭露汉语惯用语的越译策略。 三、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需要实现下面任务: 第一:介绍本论文有关理论问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翻译理论依据,惯用语本体研 究的理论基础;然后综述有关汉语惯用语及其翻译的研究现状,并界定本文的研究范 围。 第二:对汉语惯用语进行全面的考察,指出其结构、语义、修辞、语用等方面的特 点及其文化内涵。 第三:通过考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汉语惯用语越译情况,本文对惯用语翻译方法 与策略进行分类,指出并分析各种译法的长短。 四、研究方法  本人首先收集并总结关于汉语惯用语的资料,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实例,试图从结构、语义、语用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惯用语进行一次较系 统全面的总结。  本文收集一些当代文学作品的原本(汉语版)和译本(越南语版),从原本统计 出惯用语、把它与译本进行对照找出表达原文惯用语的词语,然后使用统计、归纳、比 较等方法分类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 五、 语料来源 本论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 施宝义、蒋林森、潘玉江编《汉语惯用语》,外语数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年。 马国凡编《惯用语集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年。 徐宗才、应俊玲编《惯用语例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年。 孟宪章编《惯用语汇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年。 邓伟丽主编《惯用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温端正主编《惯用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年。 曹雪芹的《红楼梦》(越南语译本:Hồng Lâu Mộng – 译者:Bùi Hạnh Cẩn, Ngọc Anh, Kiều Liên) 人海中的《不能没有你》(越南语译本:Không thể thiếu em – 译者:Nguyễn Trang)、 蝶之灵的《奔跑的蜗牛》(越南语译本:Ốc sên chạy – 译者:Thu Trần) 北京大学语料库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汉语惯用语及其翻译的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章: 汉语惯用语的特点 第三章: 汉语惯用语的越译方法考察及其翻译策略 76 (3.38)(林黛玉)―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 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红楼梦》,第 35 回) (Tại phủ Trung Thuận không sang thăm Bảo Ngọc? Nếu bận việc nên chạy sang tý, an ủi câu để lấy lịng bà mợ phải, khơng sang tất có ngun cớ đây‖ (Hồng Lâu Mộng 1, 604)) (3.39) 迎春道:―何用问,自然是他拿去暂时借一肩儿.我只说他悄悄的拿了出 去,不过一时半晌,仍旧悄悄的送来就完了,谁知他就忘了.今日偏又闹出来,问他想 也无益。‖ (《红楼梦》,第 73 回) (Nghinh Xuân đáp: ―Hỏi làm gì? Chắc bà mang trang trải cơng nợ Tơi nghĩ bà có vụng trộm lấy, lâu đem trả, ngờ bà lại qn Hơm xảy chuyện, có hỏi bà vơ ích (Hồng Lâu Mộng, 653)) 在例(3.38)里―打花胡哨‖指的是敷衍,随口应答,而不是―安慰‖的意思。这里 可能翻译者根据后面的分句―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将―打花胡哨‖翻译为―an ủi‖表示 褒义的,但越南语的―an ủi‖不能准确地传达此惯用语的意思。这里的―打花胡哨‖ 应该译 为―hỏi lấy lệ‖,―hỏi cho có‖。再如例(3.39)的―借一肩儿‖的译文―trang trải công nợ‖, 读起来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借一肩儿‖的含义是比喻利用他人的权势或物品作为自己 行事的基础。而且―công nợ‖是越南语里的一个比较新的术语,完全不符合于《红楼 梦》这一部中国的古典章回小说。 归化的缺损在于―神合貌离‖:原文内容虽然得到了体现,但却失去了言语的形 式。然而,切莫小看形式上的失败,因为言语的形式中体现着异国情调,这也是目的语 读者格外看重的。归化的特点便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原语文体改造为非常符 合目的语读者口味的文本。得到的是―自家风味‖,失去的则是珍贵的―异乡风情‖。无论 这么做是否值得,但它总是归化的一大软肋。 77 3.3 其他策路与汉语惯用语翻译 归化和异化,汉语惯用语翻译的两个主要策略,笔者已经尽量地说明在上面两 章。鉴于其明显的优势,异化策略被许多翻译强烈推荐。只有当异化策略行不通的时 候,我们才采取归化策略。但实际上也存在一些适于其他翻译策略的惯用语,即套译和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下一节是专门探讨这两个策略。 3.3.1 套译 由于越中两国山水相连,有史以来文化交流频繁,因此两国人民在文化上、价值 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等等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有一些汉语惯用语和越南语成语或固定语采 用相同的形象来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以汉语惯用语―起鸡皮疙瘩‖和越南语固定语 ―nổi da gà‖为例,它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让人肉麻,也指事物的惨象令人非常恐 惧,―鸡皮疙瘩‖与―da gà‖是表示相同的意义的相同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文化形象 需要异化或归化,因此翻译者应采用套译法来翻译汉语惯用语―起鸡皮疙瘩‖。再看下列 例子: 开绿灯 - bật đèn xanh 举手之劳 - dễ trở bàn tay 走后门 - cửa sau 生米做成熟饭 - gạo nấu thành cơm 伤口上撒盐 - xát muối vào vết thương 在越南语里,我们也有与上面的汉语惯用语相对应的成语或固定语,它们都传达 了相同的含义。因此,对于这些惯用语的翻译,我们应该采用套译法。下面是更多的例 子: (3.40)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 浇了一盆冷水 一般,只瞅着竹子,发了一回 呆。(《红楼梦》,第 57 章) 78 (Bảo Ngọc thấy thế, người bị dội gáo nước lạnh, đứng ngẩn nhìn rặng tre (Hồng Lâu Mộng 2, 327) 越南语的固定语―dội nước lạnh‖与汉语里的惯用语―浇冷水‖都带有相同的形象, 生动地比喻用言语或行为等打击别人做事的热情。越南人跟中国人对于这个习惯性表达 作出相同的理解与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套译法是一种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3.41a) ……从此可以净洗俗肠,重 开眼界 ,不意视弟为蠢物,所以将世路的话 来酬应。(《红楼梦》,第 115 章) (…Thì từ mong rửa long trần, đại khai nhãn giới Chẳng ngờ anh lại coi thứ người ngu xuẩn, anh đem lời tục tầm thường để nói với tơi (Hồng Lâu Mộng 3, 638)) (3.41b) 整天跟着他们到处吃喝玩乐,香港的夜总会澳门的赌场,一圈见识下 来,叫他们大开眼界。(《不能没有你》,第 章) (Cả ngày theo họ ăn uống chơi bời khắp nơi, từ hộp đêm Hồng Kông song bạc Ma Cao, khiến hai anh em mở rộng tầm mắt (Không thể thiếu em, 126)) (3.40c) 你们要唱歌的话不如拿话筒吧,车里有,直接来次旅途唱 K 也让我开开 眼界。(《奔跑的蜗牛》,第 10 章) (Nếu thích hát em cầm micro lên, xe có đấy, hát karaoke chuyến cho anh mở rộng tầm mắt (Ốc sên chạy, 128)) ―Đại khai nhãn giới‖、 ―mở rộng tầm mắt‖是越南语里两个固定语,其含义与汉语 惯用语的―开眼界‖相同。―Đại khai nhãn giới‖其实是―mở rộng tầm mắt‖的另外一种说法,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风格。因此翻译者根据作品的语言风格采用不同的说法 :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特殊,具有许多文言格式,因此翻译者采用 一种书面性的固定语―Đại khai nhãn giới‖;而且《不能没有你》和《奔跑的蜗牛》是两 部当代的言情小说,采用固定语―mở rộng tầm mắt‖就适于它的其语言风格。 79 (3.42) 卫楠心想,你还不是一样,把我们家当你的跳板还光明正大吃我妈做的排 骨,过河拆桥也面不改色。(《奔跑的蜗牛》,第 12 章) (Vệ Nam nghĩ bụng, anh khơng chắc, lấy gia đình tơi làm bàn đạp, cịn quang minh đại ăn sườn xào mẹ tơi, qua cầu rút ván mà bình thản khơng (Ốc sên chạy, 164)) 在例(3.42)里,越南语成语―qua cầu rút ván‖与汉语惯用语―过河拆桥‖连字面意 义带联想意义都是相同的。因此,翻译惯用语―过河拆桥‖时,翻译者所采用的是套译 法,它不仅可以保持原语形象,而且还提供一个流利顺畅的译文,并能使目的语读者更 容易地理解。 有一些汉语惯用语和越南语的成活或固定语是可以通过字面理解意义的。一般而 言,对于此类惯用语的翻译我们也应该采用套译法。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 - Cha 心有余而力不足 - Lực bất tịng tâm 眼不见,心不烦 - Mắt khơng thấy, tâm khơng phiền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 Nói một, hai hai 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 Không biết trời cao đất dày 白手起家 - Tay trắng lập nghiệp 合口味 - Hợp vị 3.3.2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汉语里的一些惯用语带有特定的形象,其形象是很难通过字面获得意义,如果仅 仅采取异化翻译策略而没有任何解释,目的语读者会很不容易理解。翻译这种惯用语 时,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异化使译文忠实于原著,保留原文的文化形 象。同时归化策略通过翻译惯用语的隐含意义给目的语读者提供一个流利顺畅的译文。 请看下列例子: 80 (3.43) 但是人无完人,她不觉得这算是致命伤,万文虽然做事效率不高,但非常 谨慎,否则也不会一份报告改上五六遍。(《不能没有你》,第 章) (Nhưng người khơng hồn hảo cả, khơng nghĩ khuyết điểm chí mạng Vạn Văn hiệu làm việc không cao cẩn thận, không không cho báo cáo sửa năm sáu lần (Không thể thiếu em, 305)) (3.44) 贾琏嚷道:―我可不吃着自己的饭替人家赶獐子 呢.我这里一大堆的事没 个动秤儿的, 没来由为人家的事,瞎闹了这些日子,当什么呢!(《红楼梦》,第 101 回) (Giả Liễn tức giận nói: Mình thật ăn cơm nhà lại giúp người ngồi, việc tơi đầy ứ lên mà chẳng có động chân động tay, tự nhiên lại phải làm việc cho người khác, lại phải vất vả hôm nay, khơng biết gì? (Hồng Lâu Mộng 3, 380)) 在例(3.43)里, 惯用语―致命伤‖可以直译为―vết thương chí mạng‖,但如果这 样地翻译,越南语读者就会对―vết thương‖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致命伤‖指的是导致失 败的重要缺点,而越南语的―vết thương‖没有这个引申义。因此翻译者保留了―致命‖的 形象,而将―伤‖的引申义翻译出来归化为―khuyết điểm‖。 再如例(3.44),为了忠实于原文,也使译文更容易理解,汉语惯用语―吃着自 己的饭替人家赶獐子‖的翻译策略是的异化与归化相结合。此惯用语的前半部分是异 化,后半部分是归化。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简洁生动,我们也可以借用越南语成语 ―ăn cơm nhà vác tù hàng tổng‖来翻译此惯用语。 在翻译汉语惯用语的过程中,如果找到一个对应的越南语成语或固定语,它不仅 有着与汉语惯用语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而且含有相同的形象,我们应该主张采用套译 法。通过套译法,翻译不仅保留了原语形象,而且还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一个熟悉和 易于理解的译文。当遇到一些汉语惯用语含有难以理解的特定形象,如果单一的异化不 能处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就是首选的策略。 81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异化或归化只不过是译者主体意识的一种体现。不同 的翻译视角,导致信息处理的手法不同。然而,归化与异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 象,即此方的优点正好是彼方的缺点,而彼方的不足。正好是此访得以发展的沃土。既 然如此。为什么不兼二者之长,取其最佳呢?关联理论49 认为: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顺利 地交际下去的关键所在是:一、交际双方说话就是为让对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二、 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的暗示,主要是由于有 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是说,翻译者需要通过认知和推断了解语境的暗 合。最终确定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成功的交际。 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之间的争执只限于方法,而主旨都是要求:―忠实完整地再 现原文‖。―等价再现‖就是对翻译活动的根本要求。换句话说,异化要做到―得其形而不 失其意‖,而归化也需―得其意而不失其真‖。 异化的主旨是以原语文化为中心;归化则以译人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 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原语文化为依托,译人语文化为基础,以最佳关联为 追求目标。这样,在解读与传递言语与非言语信息的双语转换过程中,无论是异化还是 归化都不应该互为矛盾,因为翻译的目的是―真实地再现原作艺术意境‖。 归化可以借助译入语的特点,结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来诠释外来 的、新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异化策略则是先引入,后吸收,为日后最终的归化打下基 础。 3.4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本文对曹雪芹的《红楼梦》(越南语译本:Hồng Lâu Mộng – 译者:Bùi Hạnh Cẩn, Ngọc Anh, Kiều Liên)、人海中的《不能没有你》(越南语译本:Không thể thiếu em – 译者:Nguyễn Trang)、蝶之灵的《奔跑的蜗牛》(越南语译本:Ốc sên chạy – 译 49 关联理论是由 Sperber & Wilson 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 82 者:Thu Trần)进行考察,探讨它们在实际上的应用,试图找出译者对每一种翻译策略 与翻译方法的选择倾向。所获的考察结果列在下面的表: 表一:《红楼梦》译本中汉语惯用语翻译策略的应用 (惯用语总数量:223) 策略 方法 总数量 总数 比例 异化 归化 其他 直译 替换 抛弃 加注 原语 原语 法 形象 形象 53 65 18 41 32 24% 1% 29% 8% 18% 14% 直译 法 错误的翻译 归化 借用法 套译 与异化 硬译 胡译 3% 2% 1% 相结合 每策略 55 124 38 的数量 (25%) (56%) (17%) (3%) 本策略 内部 比例 96% 4% 52% 15% 33% 84% 16% 67% 33% 83 表二:《奔跑的蜗牛》与《不能没有你》译本中汉语惯用语翻译策略的应用 (惯用语总数量:387) 策略 异化 替换 抛弃 加注 原语 原语 法 形象 形象 58 124 41 78 54 15% 1% 32% 11% 20% 14% 法 总数量 总数 比例 其他 直译 直译 方法 归化 错误的翻译 归化 借用法 套译 与异化 硬译 胡译 16 4% 2% 1% 相结合 每策略 62 243 70 12 的数量 (16%) (63%) (18%) (3%) 本策略 内部 96% 4% 51% 19% 32% 77% 23% 75% 25% 比例 根据上面的两表,我们可以看出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尽管作品语言风格有所不同,译者采用归化策略的倾向比较多,《红楼 梦》里有 56%惯用语采取归化,《奔跑的蜗牛》和《不能没有你》也有 63%惯用语采 取此策略。可能是因为它的最大优点:提供一个对越南读者通俗易懂的顺畅译文。《红 楼梦》采用异化策略的惯用语比后面两部当代小说多一点,除了译者本身的因素以外, 笔者认为原因在于《红楼梦》是一个古典的章回小说,里面后很多典故典籍、充满中国 文化特色的风味,这些都很难归化出来,所以译者毫无犹豫地采取异化策略来翻译很多 惯用语(达 25%) 第二、越南语有很多与汉语惯用语相同的固定语(成语、俗语或固定词组),其 相同指的是采用相同的形象表达相同的意义。所以套译法用的也比较多。译者在翻译的 过程中遇到―狼心狗肺‖、―看菜吃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这样的惯用语,就很容 84 易在越南语里找到相对应的成语或固定语(―lịng lang sói‖、―liệu cơm gắp mắm‖ 、 ―lưới trời lồng lộng, thưa mà khó lọt‖)。 第三,在通过归化策略翻译的惯用语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替换语言形象。这种 方法虽然不能保留原语的形象,但是没有使译文失去其的形象性。采用此方法的译文对 越南读者来说很通俗易懂,而且也很生动有趣。但是后很多时候,替换的两个形象是不 对应的,所以造成了胡译。 第四,直译加注法虽然理论上有很多优点,它不仅保留了原语的形象及修辞手 法,而且也给会读者提供新的知识与尝试、并理解得很清楚,但因为它很可能分散读者 的注意力,所以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小。 总的来说,理论毕竟是理论,着手时都要考虑到很多影响到翻译结果的因素,翻 译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读者的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语言的冲突。 3.5 小结 作为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频繁被翻译家们所采用。笔者主要围绕这 两大翻译策略来探讨汉语惯用语的翻译。通过丰富的实例,本章已经探讨了汉语惯用语 翻译的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异化可分为直译法及直译加注法。归化可 通过替换原语形象,抛弃原语形象,以及借用法这些具体方法来实现。本章也探讨了其 它的翻译策略诸如套译和异化与归化相结合。最后通过对汉语惯用语实际应用的考察, 本章分析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策略的倾向。 鉴于异化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在汉语惯用语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异 化策略。但是,当异化策略行不通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诉诸于归化策略,必要时可以 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汉语惯用语翻译研究及实践有所启迪,以帮助 译者提高汉语惯用语的的翻译能力。 85 结语 汉语惯用语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特点是结构简明而意义深刻,是现代汉语中值 得研究的一种熟语类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惯用语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词构成,构成成分和结构相对固定,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口语色彩明显的语言单 位。惯用语的使用使我们的演讲和写作更加生动有趣,给他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汉语 惯用语的翻译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惯用语的一个成功译文有助于传播中国 的文化和丰富越南语的词汇。 本文已从结构、语义、修辞、语用和文化等方面,对汉语惯用语进行了细致的分 析考察,并运用对比、统计、分析的方式说明了汉语惯用语的主要特点。从结构上看汉 语惯用语形式丰富多样,可分为单语节型(包括词组型和句子型)和双语节型两大类。 单语节惯用语以词组型居多,双语节惯用语以并列型居多。语义分析部分,比较有特色 的是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初步分析了汉语惯用语的语义建构和汉语惯用语 的隐喻和转喻现象。本人发现汉语惯用语语用方面上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口 语色彩、二是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修辞部分的讨论,汉语惯用语主要使用比喻、夸 张、借代、婉曲等修辞手法,其修辞作用是既可以是语言更形象、生动,又可以突出地 表现其口语风格,增加感情、态度等色彩,同时也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 此外,汉语惯用语蕴涵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趋向,包含 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刻的文化因素,折射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 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这都是汉语惯用语运用上体现出的几大特色。 作为两个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主要是用来处理那些有着浓厚文化风味 的翻译任务。通过丰富的实例,本文已说明并证明了这两种策略在汉语惯用语翻译中的 可行性。直译法和直译加注法是完成异化任务的两种具体方法。由于忠实于原文的优 点,异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了目的语言及其文化。此外,异化翻译也能满足读 者不断提高的期望。鉴于自身的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地倡导汉语惯用语翻译中使用异化 86 翻译。但是,如果异化是不可行的,我们应该采取到归化策略。我们可以通过替换原语 形象,抛弃原语形象和借用法等三种具体方法来归化汉语惯用语。通过归化,可以给目 的语读者提供一个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的译文,因为此策略揭开了文化差异。此外,必 要的时候,其他翻译策略如套译、归化与异化相结合也应该被恰当地采用。 一般来说,汉语惯用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只要译文的表现力不会受到影响,我 们应该先考虑到异化。如果原语的某一种文化形象对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形成障碍, 归化策略就必要被采用。如果在越南语里能找到相对应的成语或固定语,而其与汉语惯 用语有着相同的内涵和相同的形象,套译法得优先考虑到。汉语惯用语涉及到历史或丰 富文化意蕴的典故时,这两种策略的结合或直译加注法就会起到作用。 然而,本论文还远未完成的。汉语惯用语翻译的难度在于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因 素,这确实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在很短的一篇论文内是绝对不能解决的。除此以外,此 论文中的一些例子分析没有足够充足和典型。汉语惯用语的翻译,作为一个广泛的主 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需要更多的贡献。笔者希望本论文能够为汉语惯用语翻译的研究 与实践提供一些见解。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由于本人汉语知识浅薄,研究能力不足,加上时间仓促,因 此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各位学者以及同学们予以批评指正。 87 参考文献 (一)中文 蔡平, 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光磊,汉语惯用语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陈华琴,现代汉语惯用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 学,2007 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戴庆厦,跨境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方梦之,译学辞典,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 中国翻译, 2002 10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 黄国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中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 12 黄忠廉、李亚舒,论翻译策略系统, 上海科技翻译,2003 13 季青,试论汉语惯用语的对外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8 14 李静,广告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视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 15 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语言研究论丛第二辑,1982 16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 刘颂浩,阅读课上的词汇训练,世界汉语教学,1999 18 刘修明,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 刘正光,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研究意义,湖南大学学报,2001 20 罗顺江、马彦华, 汉法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1 吕冀平,戴昭铭,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中国语文,1985 22 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88 23 马国凡,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24 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匡雁鹏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5 潘燕龙、刘瑜,对等与信达雅,外语研究报刊,2006 26 平洪,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 中国翻译, 2002 27 钱理,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苏;苏州大学, 2005 28 仁赫,俗语典故精选,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 29 阮有求,汉越语互译理论,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7 30 萨丕尔,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1 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32 孙致礼,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3 孙致礼,中国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 34 谭宏,汉语惯用语特征分析语对外汉语教学,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5 谭卫国,英语习语汉译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 36 田金平,论傳雷―神似‖翻译理论的价值,山东师范大学报第 26 卷第 期,1999 37 王俊,浅论包含饮食语素惯用语的文化意蕴,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 38 王勤,汉语熟语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9 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40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1 温端政,谚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2 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3 文平,浅析服饰文化的意义,文艺评论,2004 44 吴建生,惯用语的界定及惯用语词典的收目,语文研究,2007 4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6 辛菊、唐华,浅论包含服饰语素惯用语的文化意蕴,长治学院学报,2006 89 47 徐瑾,论严复信达雅理论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相似性,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8 严复,天演论,(赤胥黎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 49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50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51 张美芳,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2 张彦文,钱钟书―化境‖翻译理论之我见,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53 张云秋、王馥芳,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熟语化,世界汉语教学,2003 年 第3期 54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5 赵金铭,新词新义与社会情貌,语文研究,1983 56 郑婷,三字格熟语的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57 周荐,惯用语新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工具书类: 58 《汉语惯用语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59 《汉语惯用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 60 《熟语大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61 《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62 《新华词典》,编委会编纂,商务印书馆,2003 (二)越南文 63 Bùi Hạnh Cẩn (1993), 5000 thành ngữ Hán Việt thường dùng, NXB Giáo dục 64 Bùi Mạnh Hùng (2008), Ngôn ngữ học đối chiếu, NXB Giáo dục 65 Lê Đình Khâm (2005), Phiên dịch Hán Việt, Việt Hán,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P Hồ Chí Minh 66 Lê Quang Thiêm (2008),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ngôn ngữ,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90 67 Lê Quang Thiêm (2008), Ngữ nghĩa học, NXB Giáo dục 68 Nguyễn Đức Tồn (1993), Đi tìm đặc trưng văn hóa dân tộc ngơn ngữ tư người Việt so sánh với dân tộc khác, NBX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69 Trần Ngọc Thêm (1993), Đi tìm ngơn ngữ văn hóa đặc trưng văn hóa ngơn ngữ Việt Nam, Hội ngôn ngữ học Việt Nam,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Hà Nội 工具书类: 70 Nguyễn Như Ý chủ biên, Đại 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NXB Văn hóa Thơng tin 71 Vũ Dung, Vũ Thúy Anh, Vũ Quang Hào (2000), Từ điển thành ngữ tục ngữ Việt Nam, NXB Văn hóa Thơng tin 72 Vũ Ngọc Phan (2000), Tục ngữ ca dao dân ca Việt Nam, NXB Văn học

Ngày đăng: 23/09/2020, 22:18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