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丁 涵 DING H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Trang 1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Trang 2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丁 涵
DING H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Trang 3i
Acknowledgement
I feel most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Mr Su Jui-lung, who gives me so many in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sincere concerns about my academic life as well as daily life Without his guidance and enlightenment,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assumed its present form
I am also deeply grateful to other teachers, staff and classmates who provide
me with enthusiasm,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warm friendship in my department, NUS Learning from them positively benefited me immensely
Special thanks are due to my beloved family, whom I am fortunate to be a part
of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appreciate everything we all have gone through together Yours scrupulous care and greatest love have ever been the fount of inspiration to me
Trang 4一 隱逸的起源和變體
Trang 7v
第六章 總結
Trang 8vi
ABSTRACT
Shen Yue (441-513), who occupied a peculiar position through three
successive dynasties (420-557), was a notable litterateur and principal figure
in his participation into the political vicissitude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era Apart from only several previous relevant studies on his
cultural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there is no thorough and integral examination and inquiry into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Focusing upon the poetic text itself, this study will also extensively discuss some other related works on the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holar-official class of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is normally designated as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refore, the first chapt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past and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is topic, and the second
chapter is brought together here with a concern about the intellectual s’ tension between desires of public office and self-cultivation which was passed on by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fter the pre-Qin times Within this atmosphere, the
thread of fu, especially the re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 on Reclusion and Parallel-style grand fu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st two chapters, Chapter 4 offers a fundamental analysis
on the text of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itself Based upon the completion of above steps, Chapter 5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s a list of
Trang 9vii
works in the same thematic catalogue (eg., Xie Lingyun’s classic fu: "Poetic
Essay on Mountain-dwelling", etc.) which is considered as his models and the reasons that attribute to the Xie’s imitations and innovations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in-depth refection on what Shen’s real motive is behind the richly woven fabric of the inner content in the last chapter In particular, the living in seclusion is actually a place symbolically located in his mind His incentives for reclusion are interwoven with the shift of the religious faith and speculative demand for the reality
Trang 10第一章 緖 論
第一節 弁 言
二十世紀以來對沈約的《郊居賦》或沈約全部賦作的研究,甚或進一步擴大到六朝隱逸賦的研究,宏觀上因其從屬於賦學範疇而在研究方法、理論
但具體分析,又有其獨特的研究軌跡與現狀。
整體就目前來看,學界對六朝賦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賦學理論的建構、賦體與其它體類文學的關
但之於這個時期其它文體的階段成果,抑或其他歷史時期的賦體文學研究來說,還是相對薄弱的。公元 220 年漢祚移柄洎自公元 589 年隋陳代謝的三百
但中外古今涉此時段的辭賦資料卻也可謂卷帙浩繁。如何對其有的放矢地進行爬梳整理,以及採用何種形式切入和發掘是個難題。前賢們為此的探索的創獲曾嘉惠後學,然尚存
1
現臚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對賦體文學的研究發展狀況作出全程整體回顧的中外論著,其内容不再 贅述: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論賦體的源流>,(《文史哲》,1988 年第 1 期,頁 40- 45);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學術月刊》,1994 年第 6 期,頁 86-94);許結:<二 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1998 年第 6 期,頁 118-129);芮寧生:<近十 五年來賦學著作述要>(《文史知識》,1998 年第 2 期,頁 114-121);何新文:<二十世紀賦文獻 的輯錄與整理>(《文獻》,1998 年第 2 期,頁 54-64);蹤凡:<漢賦研究基本課題的回顧與前瞻
>(上、下),(前後分載於《洛陽大學學報》,2006 年第 3 期,頁 22-26、2007 年第 1 期,頁 49);<臺灣的賦學研究:1945-2000>(佚名);王學玲:<五十年來臺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 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2001 年第 1 期,頁 217-232);簡宗梧:<近五年(1991-1995) 中外賦學研究評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7 年,頁 1-21)。
43-2
下文將以二十世紀以來的時段為經,中國內地、港澳臺及海外地域為緯,在這兩個層面下詳細分 述。
3
筆者據《藝文類聚》統計,現存見的魏晉南北朝完整或殘闕的賦篇總數為 500 多篇。
Trang 11在未盡闡釋的空間,例如對這一時期的除辭賦通論以外的某些賦家與賦篇、特定類型的賦的研究還有進一步同當時社會的文化、風氣的橫向參照和向該題材前後衍化的縱向貫通之需要。本研究課題正是擬透過對六朝特別是六朝時期的有關隱逸的賦作文本、賦學理論、與其它文學樣式(尤其是詩)的交互影響等這些方面,嘗試論證沈約的《郊居賦》如何使其自身成爲這傳統脈絡之下的轉捩点,對隱逸題材的大賦有着怎樣的特殊的貢獻和意義。下面將以二十世紀以來的時段為經,中港臺澳及泰西地域為緯,在這兩個層面下檢討該課題的研究狀況。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 勾勒六朝隱逸文化傳統之研究全景
六朝在中國歷史上,其輻湊之變、傳柄移藉之莫測與諸國版圖,犬牙相入之繁雜是少見的。卽便是在同期的世界史上,也是突出的。就其狹義上講,六朝是指起於三國東吳,經東晉、劉宋、蕭齊、蕭梁,訖於陳的六個建都建康的王朝;就其廣義而言,不僅涵括上述的六個南方王朝,還統攝了與其同時並存的、起於三國魏,經西晉、北魏、北齊、北周,訖於隋的橫亙三世紀初至六世紀
約)、《南齊書》(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
(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隋書》(唐·魏 徵)、《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
Trang 12末的六個北方王朝。 本文所涉的六朝,主要是在狹義的概念上探討,但也論及到了北方六朝中的魏和西晉。
之中,除卻宋、齊、梁、陳及與北朝的繼相侵伐、武力登祚,不應忽視數朝開國之君珍惜得之不易的權勢,内修政事,外討不庭。尤其是相應頒佈一系列輕徭薄賦、止役禁奪的政策之後,文修武偃,物阜民安,促進了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而復有四海安康,物殷俗阜和聲教濩佈,盈溢朝野之境土。
沈約本人卽親歷了三朝十五帝篡弑僭位或煮豆燃萁的詭譎歲月,但同樣也見證了其中最負盛名的兩段治世,先後是“太祖(蕭道成)承宋氏奢縱,風移百城,輔立幼主,思振民瘼„„永明繼運,垂心治術„„水旱之災,輒加賑恤„„十許年中,百姓無雞鳴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
Trang 13的“梁武中興”。
但是暫時的政通人和未能久安長治,它隨之帶來了許多負面的社會問題,例如自皇室宗親到門閥貴族的上層社會生活,驕奢成性,腐化淫靡,導致了宋、齊、梁三代重複創代維艱、弊於守成的循環怪圈。此外,創業垂統
對此,
《宋書·隱逸傳》也稱“政治殺戮尤盛”導致了社會的動蕩和人人的自危。文人士大夫在吉凶難卜的政治陰影籠罩下,冥想保全自身、免於祸患的最佳途径。在這種背景下,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文士對儒家正統思想產生了質疑。在現實的苦悶之中,尋求超塵拔俗,避世高蹈。致使魏晉玄學始盛於洛下,成為文士曠達恣肆、清談無爲和隱遁山林、不問政事的理論依據。待晉五馬南渡,玄學自然無爲理論之流風餘韻也翩及江南,並且與佛教彼岸情懷的輸入流播交相輝映。但從東晉開始,玄學便衰退蛻變,儒家禮學逐漸復興。統治者及士大夫中,均有持惡紫奪朱、匡正睽违態度之輩。《晉書·裴頠傳》記載:“至王衍之徒,聲譽太盛,位高勢重,不以物務自嬰,遂相放
裴頠以恢復儒家正統自居,撰述《崇有論》以駁斥玄學貴無理論,激揚鬱滞。特別到了南朝,斥責“嗤笑
11
晉·葛洪:《抱朴子·逸民》,見龐月光譯注:《抱朴子外篇全譯》(貴陽: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7),卷二,頁 59。
Trang 14徇務之志,崇盛亡機之談” 之風尤盛,終於在梁朝達到了玄學式微和儒學匡復的頂端,正如清焦循(1763-1820)所言:“正始以後,人尚清談,迄晉南渡,經學盛於北方。大江以南,自宋及齊,遂不能為儒林立傳。梁正鑑中,渐尚儒風。於是《梁書》有《儒林傳》,《陳書》嗣之,仍梁所遺也。”14
在上述的時代特色孕化下,這一時期隱逸的思想潮流、生活範式、文化理念,均烙有六朝的獨特印記,不僅為六朝賦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而且進一步滲入了他們的辭賦創作與賦學理論。以下就將列述、探究有關這一論題的學者的論著、觀點。
(一)日韓學者的研究成果
日本學者對這一命題的研究首先集中在對從魏晉到南北朝之間的某一著作或哲學思想為立足點,進而管窺這一歷史階段的政治文化和文學創作生態。依次有:石川忠久<陶淵明の隱逸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会報》,1965
年第 17 集,頁 92-107)、吉川忠夫<沈約の思想——六朝的傷痕>(川勝義雄編《中國中世史研究》,靜岡:東海大學出版社,1970 年,頁 246-271)、神塚淑子<沈約の隱逸思想>(《日本中國學会報》,1979 年第 31 集,頁
105-118)、馬場英雄<阮籍の所謂る“道家的”なものと“儒家的”なものとの交錯について>(《國學院雑誌》,1990 年第 11 号,頁 25-42)、李潤
1958),卷二,頁 67。
14
清·焦循:<國史儒林文苑傳議>,見王雲五主編:《雕菰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叢 書集成本第 3 冊,卷十二,頁 181。
Trang 15和<從《宋書》史論看沈約的天命觀與處世觀>(《中國史研究》,1994 年
第 1 期,頁 142-151)、稀代麻也子<沈約と山濤・王戎:《竹林の七賢》評をめぐって>(《青山語文》,1996 年第 26 号,頁 251-260)、馬場英雄
<阮籍の隠士論について>(《國學院雑誌》,1996 年第 11 号,頁 71-84)、
会報》,2001 年第 2 号,頁 53-64)、今場正美<東昏侯治下における沈約と阮籍《詠懷詩》注について>(《學林》,2003 年第 36・37 合併号,頁
207-231)、外村中<西晉の潘岳の閑居と山水論について>(《日本造園學会誌》,2004 年第 68 期 2 号,頁 165-173)。這些期刊論文分別撰述了阮籍、陶淵明、潘岳、沈約這幾位從魏晉至南梁的著名文人對隱逸的態度和隱逸文化對他們產生的不同之影響。其次,又有佐籐一郎<隱遁思想の起源>
(《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 2 号)、橋本循<隱遁思想の流變について>
(《立命館文學》第 150-151 号)、村上嘉賓<隱逸——東晉時代>(《史林》39 卷第 6 号)、小林昇<朝隱の說について>(《文學研究科紀要》第 7号)、小尾郊一<招隱詩について>(《東方學》第 9 輯)等論文,著重闡釋中國某一斷代或整個隱逸哲學和概念的發展。
Trang 16(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澳大利亞學者文青雲(Vervoon, Aat)的專著:《巖穴之士:中國早期
隱逸傳統》(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Shatin, N.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是一部橫跨春秋到東漢末,對隱逸文化和思想源流、發展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的皇皇巨著。雖然本書以漢末為時間結點,但它首次對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早期中國隱逸文化傳統追本溯源,依歷史年代分析了一系列宮廷或民間的重要人物在這個隱逸傳統的形成脈絡中所佔據的位置和諸多歷史事件對於這個傳統的衍變所起到的催發和影響作用,洞察到道家在中國隱逸傳統奠定過程中的作用是胎息於儒家的事實,並發掘政治權力的強弱與隱逸勢態的張弛之間的對應關係,因而直接獻納了六朝隱逸文化的宏闊背景和理論依據。
美國學者柏士隱(Alan J Berkowitz)是研究中國早期隱逸傳統著述頗豐的專家,今近刊行有《隱逸的形式——中國中古早期隱逸的描繪和踐行》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一書。該書在翔
實的資料基礎上,嚴謹地考證了中國中古早期櫛比鳞差的隱逸文化形態,條例清晰地把隱士區分為從純粹自足的眞隱士、沽名釣譽的僞隱士和仇世疾俗的極端者,又注意到了沈約在隱逸思想傳統中佔據的特殊位置——他將賢人道隱置於隱者身隱之上,而這點正是以儒家思想為淵藪和語境的中國文人士
Trang 17大夫隱逸文化的精髓。因而該書把中古早期文人對隱逸的接受程度、思想依據和具體行爲方式都進行了比較界定,並且從他們與統治者之間互動和掣肘的微妙關係以及這些文人在各自的活動範圍内的社會角色和文化影響出發,切入了理解這一時期隱逸文化的嶄新視角。柏士隱尚有數篇論文言及沈約的隱逸思想或和文本書寫的關係:《隱逸的足跡:阮孝胥和他關於隱逸的論述》(“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 – Dec., 1991),
pp.704-711)、《中國隱逸思潮的生命和氣質》(“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p.632-638)、《追求解脫:西晉的招隱詩》( “Courting
Disengagement: „Beckoning the Recluse‟ Poems of the Western Ji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Honor of Richard B Mather and Donald Holzman Paul W Kroll and David R Knechtges, eds (Provo,
Utah: T'ang Studies Society, 2003), pp.81-115)。此外,丁香(Ding Xiang,
Warner)以《翔鳳中的野鹿——王績之反抗詩學》(A Wild Deer Amid
Soaring Phoenixes-the Opposition Poetics of Wang J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43-89, pp.143-152)從不同的中國知識系統看待先秦迨及隋唐之初隱逸哲學和思想的差異,並揭示了朝廷取仕制度的變容和隱士政策的寬嚴投諸在隱逸文化之上的影響。
Trang 18(三)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一文是較早討論六朝人士的隱逸動機和玄學、動亂等思想、現實環境對隱逸風尚的復興作用方面的專著。其中他提出來“朝隱”為六朝文人調和“仕”、
“隱”的一種特殊現象,是隱逸傳統發展至六朝的“變格”。這一觀點確為洞見,它批判繼承了魯迅<隱士>16
中傾向將六朝隱士不分畛域地歸納為名不符實的僞隱觀點。
,該書將正始到梁陳間的歷史進行分期,以此分析不同分期中的詩人的隱逸詩特色。文末總結六朝隱逸詩可分爲“狹義的隱逸希求詩”和“純粹的隱逸生活詩”。與此相
,從先秦到六朝的隱逸傳統回溯,論證“朝隱”是隱逸之變調,仕隱情節對士人的文學創作能產生主要影響,但波及民間隱士則甚微。
的專著。雖然詩賦分屬兩個不同的文學樣式,但該書談到了隱逸的本義、隱逸的產生和到了六朝的演變,並探討其如何與詩歌發生密切關係,這些都對以隱逸爲主題去論賦給予了多重啓發。
Trang 19林育信的《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7 年)則從六朝史書中的隱逸列傳入手,認爲深懷隱逸情懷和思想的文人名士和眞正意義上的隱士區別需要明辨,卽“朝隱”雖為隱逸傳統到六朝的變格,但“朝隱”的主體在於王侯、公卿、士族,這些人只是在幻想主流隱士的生活形態,其終極目的是泯除仕隱的對立。筆者贊同這一觀念,並且進一步認爲一些文人筆下的理想隱逸家園,只是以文學創作的形式對隱士生活的構境。此外另有專門從宗教與文學的互動關係為視角的數本專著: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孫昌武《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張培鋒等編《文學與宗教——孫昌武教授七十華誕紀念文集》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可供佐閲,增廣見聞。
二 尋繹南北朝隱逸賦之研究歷史
從賦體本身的發展情勢出發,南北朝隱逸賦有着與六朝賦壇不可分割的形式特徵和理論淵源。六朝賦隱含着對漢賦的沿革綫路,最終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徵,主要可體現在:詩賦合流亦卽賦的“詩化”現象興起;駢體賦從萌芽走向成熟;雄壯瑰偉,誇示鋪陳的大賦風尚漸被清新精短、語尚自然的小賦情調取代。南北朝一些隱逸大賦如《山居賦》等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創作生成,旣有順應賦在這一時期的潮流方面,又有逆流返古的方面,在此雙重
Trang 20向度的互滲消漲下逐漸形成南北朝隱逸賦的文體自覺,這些都在《郊居賦》中有所印契,為其組成質因。
(一) 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對於南北朝隱逸賦,日本學者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謝靈運的隱逸作品上,例如:衣川賢次<謝靈運山水詩論——山水のなかの體驗と詩>(《日本中國學会報》,1984 年第 36 集,頁 99-113)、小尾郊一著,趙曉蘭譯<吟詠山水的賦——《山居賦》>(《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 年第
2 期,頁 31-32)、森野繁夫<謝霊運の賦>(一、二、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1998 年,第 34 号,頁 1-17、1999 年,第 35 号,頁 19-48、1999年,第 36 号,頁 71-89)。此外,藤原尚著有<梁の武帝の仏教への傾斜とその賦>(《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20 号,見《小尾郊一博士喜寿記念論集》1991 年,頁 129-143)一文,探討了以梁武帝為中心、沈約等上層士大夫為左右,在佛教東漸至梁的背景下,賦的創作受到佛學義理觸發的程度。斯文注意到了梁武帝作爲政權首腦在推動佛學思想向賦作滲透和士大夫文人的應對關係。另有森野繁夫<沈約《宋書》謝靈運傳について>(《中國中世文學研究》,2009 年第 55 号,頁 1-17),可與許東海<論張協、鮑照詩歌之“巧構形似”與辭賦之關係>(《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1997
年第 1 期,頁 21-48)參照閲讀,因爲其對於“巧搆形似”這一在沈約《宋
的觀點,和張協、鮑照、謝靈運及謝朓諸人的山水詩中借鑒辭賦體物的精神與技巧相聯繫,輔酌《文心雕龍》、《詩品》中的
Trang 21“體物”等論析,可以看出“文章辭賦化”在這幾位詩人山水詩中的影響與殊異。其中歸納到從鮑照過渡至大、小謝山水詩的軌跡,可與從漢大賦以氣象取勝、到六朝詠物賦以細密清遠見長的這個辭賦審美精神沿革相通。
(二) 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美國漢學家馬瑞志(Mather, Richard B.)早在《五世紀詩人謝靈運的山水佛教》(“The Landscape Buddhism of the Fifth-Century Poet Hsieh Ling-
yü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58, Vol.18, No.1, pp.67-79,)一文中,引
入“山水佛教”的概念,對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詩之間的關係展開論述,其中亦用《山居賦》作爲佐證佛教在謝靈運山水文學創作中的映射力。另有
Francis Westbrook 的博士論文:《抒情詩中的山水描述和謝靈運的山居賦》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the Lyric Poetry and “Fuh on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of Shieh Ling-yun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72) 結合文學思潮、哲學思想與時代現實論述六朝賦產生之外緣因素,舉凡《山居賦》之結構章法、文字用典、審美意境,映襯山水詩的謀篇構章、鑄句遣字、及聲韻節奏;揭櫫仕隱、生命、情感的主體與賦篇的內在世界;呈視集視聽之美的時空佈展表現技藝。
(三) 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首先,須回顧一系列以六朝賦受到文體外緣因素如時代思潮、文學觀念等衝擊而移變的研究。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六朝詩歌影響賦體之創作,促使
Trang 221983)、江秀梅<魏晉南北朝詩賦合流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
1995 年第 5 期,頁 199-222)、張森富<六朝小賦的興盛與‘言意之辨’的關係>(《中華學苑》,1997 年第 50 期,頁 152-137)、李立信<論六朝賦之詩化>(《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年)、陳英絲《六朝賦‘詩化’現象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
其次,對六朝辭賦在體裁演變上出現駢體賦萌生和確立的現象進行專題論析的有:黃水雲的《六朝駢賦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論六朝駢賦之發展及其演變趨勢>(《實踐學報》,1996 年第 27期,頁 103-126)與<論魏晉南北朝駢賦之發展演變趨勢>(《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1996)三文,將六朝的駢賦發展分爲:曹魏萌芽期、兩晉成長期、劉宋茁壯期和齊梁陳隋成熟期,並針對每一階段的駢賦作品之對偶、辭藻、音韻、用典等形式和主題、意境、情懷等内容上的藝術特色畸輕畸重,然後入木三分地歸納其與漢大賦不同的特質,評斷其在整個辭賦發展史上的定位。
再次,對六朝大賦式微小賦風靡的沿革作出整體性解讀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降,一批突破粘附舊有的文學通史框架,注重時代大環境所予六朝賦家生命和文學創作的轉折,進而追索六朝辭賦歷史地位的斷代或歷代辭賦史有: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略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郭維森
Trang 232000)、詹福瑞《漢魏六朝文學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曹道衡《魏晉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此外相關的論文還有譚澎蘭《六朝小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4),該文從小賦的視角從賦之創作背景、情志內涵、寫作技巧這三方面加以考述論六朝賦之特質。蘇瑞隆師的<魏晉六朝賦中戲劇型式對話的轉變>
(《文史哲》,1995 年第 3 期,頁 89-93)就漢賦中虛構的主客問答傳統在六朝賦中的變遷與大賦在六朝式微的對應關係相結合,進而再論證這種戲劇結構在六朝的變革也相應生發了賦體風格的變化。高光復<論漢賦和魏晉南北朝辭賦>(蘇瑞隆、龔航主編《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頁 182-199)則從頌揚文學的傳統論及漢大賦的體制,再對比六朝大、小賦在題材情韻上的發明,認爲六朝賦是漢大賦的進步結果。
最後,結合上述對六朝賦的基本研究,再來回顧南北朝隱逸賦從發展﹑興盛到沒落的過程時,就自然不會忽視其與整個六朝賦的關係。李嘉玲《齊梁詠物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以齊梁二代的詠物賦為研究對象。其中談到將齊梁詠物賦界分為寄興託寓與體物鋪敘兩種類型,而前者正是嗟歎知遇難期、展露高逸風標、悲愴生命困限、企慕隱
Trang 24逸生活、興寄玄言道旨的載體。這亦可納入隱逸賦的類別之一加以考量。而關注南北朝隱逸賦溯源、醞釀、成熟、變異、復興的單篇論文有:池萬興,林勝<魏晉南北朝隱逸賦初探>(《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1994 年第 3期,頁 39-41)、于浴賢<隱士羣像的百態風情——論兩晉南朝隱逸賦>
(《文史哲》,1999 年第 5 期,頁 105-112)、章滄授<漢魏六朝隱逸賦略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頁 19-21)、馬予靜<論魏晉南北朝的同題共作賦>(《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 年
第 5 期,頁 56-59)。另有少量專論南北朝特定賦家隱逸賦作的論文:陳文生<謝靈運《山居賦》析論>(《輔仁大學中研所學刊》,1996 年第 6 期,
頁 189-214)、陳道貴<從《山居賦》看佛教對謝客山水詩的影響>(《文史哲》,1998 年第 2 期,頁 87-91)、許恬怡<謝靈運《山居賦》自注原因析論>(《淡江中文學報》,2007 年第 16 期,頁 205-228)、杜志強<謝靈運
《撰征賦》、《山居賦》的注釋問題>(《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8 年第 5 期,頁 62-67)等均不同程度的發現了謝靈運《山居賦》表承漢大賦舊製,内則擯除假設問對形式與諷諫意圖,在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上均力求山水園林空間佈展的新變在隱逸賦史上別具的意義。綜上而言,雖不乏涉及南北朝隱逸賦的賦史與論文,然以隱逸類型賦專題探討南北朝賦的專著迄今還是鮮見。
Trang 25三 回顧沈約隱逸賦及其生平之專題研究全程
在以上兩個維度和厚度的基礎上,方能過渡到對《郊居賦》文本的深度耕犁。幾代學者分別從最初對《郊居賦》文字的勘誤補正,到沈約之時代背景、生平事蹟與鄉里世系的考證,再分析其治史思想、詩文創作理論與文學交遊、多教圓融對其作品之影響,進而由點及面,逐篇研究沈約的其它賦作。在這些努力之下,《郊居賦》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幅拓展,成績斐然。惜從隱逸傳統和辭賦發展的基巖出發,探論《郊居賦》與在它之前的隱逸大賦的共同和差異,以見其源流、結構與承變,再上升至將《郊居賦》與沈約其他隱逸詩文綜合分析比較,以探究此賦背後沈約心靈世界的論著尚不多見。
(一) 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日本學者對《郊居賦》文字的勘誤補正,版本出處的輯校比對,和沈約之時代背景、生平事蹟與郡望世系的考證等基礎研究起步較早,有鈴木虎
、岡村繁<沈約郊居賦雷張同箋補正>(《日本中國學会報》,1951 年第 3 集,
頁 64-74)、小尾郊一<沈休文集考証(其一,賦)>(《中國中世文學研究》,1961 年第 1 号,頁 54-64)、吉川忠夫《沈約の傅記とその生活》
21 後經馬導源編譯,有中譯本《沈約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Trang 26(《文學部紀要》,1968 年第 11 号,頁 -<懺悔文>を中心として》(《中哲文學会報》,1978 年第 3 号,頁 31-
30-45)、神塚淑子《沈約と仏教-45)、今場正美《沈約<郊居賦>訳注》(《學林》,1997 年第 27 号,頁87-121)、川合安<《宋書》沈約自序について>(《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999 年第 4 号,頁 47-49)。另有兩篇論文:井上一之<賦と聲律化 沈約《郊居賦》を中心に>(《中國詩文論叢》,1999 年第 18 集,頁 15-
37)、久保卓哉<陳後主の鉤韻と沈約の賦韻及び陳後主の逸詩《宣猷堂宴集五言》>(《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45・46 合併号,《小尾郊一博士追悼特集》2004 年,頁 143-156)以平仄、清濁、雙聲、疊韻等聲律賦韻標準檢審視沈約的《郊居賦》等賦作,驗證其在聲韻上的特色和貢獻。此外,外村中的論文<梁の沈約の郊居について>(《日本造園學会誌》,2001 年第 3号,頁 266-269)則言之有序地推測和再現《郊居賦》所發生的場所周遭的地理環境風貌,可以提供給這篇賦的研究者以直觀的理解。
(二) 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西方對此的研究成果要首推馬瑞志(Mather, Richard B.)的《詩人沈
約:隱侯》(The Poet Shen Yüeh (441-513): 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這部專著體大慮周,持論公允,將沈約的生平履歷、治學思想、宗教觀念、聲律理論、文史成就網羅成編,並對沈約及以其為骨幹的竟陵王文學集團进行全面考量,肯定了這一集團对齊梁文風变革的意義,集文論、文體、文術、文評之大成,是对沈約进行全面
Trang 27考察、深入探討的填补空白的論著。全書專辟一章,對《郊居賦》和沈約的隱逸思想攷鏡源流,辨章得失,並留意到《郊居賦》在結構、用典和筆法方面追摹謝靈運《山居賦》的地方,再從沈約的隱逸觀中看其對三教的接受態度,得出他實質信奉儒家思想最多,其次為道家、再次為佛家的結論。其學術影響燭照至今。
(三) 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中港臺澳學界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對沈約的生平、籍貫等基礎考辨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有伍俶<沈約年譜>(《國立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輯刊》,
1931 年第 1 期)、王達津<沈約評傳>22、劉靜夫<沈約評傳>23
到崔富章<沈約籍貫考>(《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1980 年第 1 期,頁 109-
111),這些成果促進了沈約的研究從上世紀八十年末從沉寂逐漸轉向勃興。
姚振黎的《沈約及其學術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對沈約的生平、籍貫、著述都進行了考證。其中第三章<沈約隱逸思想探源>是較早注意到將沈約與隱逸結合探討之文,文中將隱逸的義界、沈約之前的隱逸詩進行推敲,拓展到分析沈約之隱逸思想形成之外緣和内因,最後總結沈約一生雖未嘗真正屏居江湖,不過其作品中直接、間接闡發隱逸思想和情趣的篇什甚夥,前人或謂沈約郊居靜篤實為惺惺作態,但客觀上他的這些隱逸思想
Trang 28對自身或當時的朝政有一定的抑貪止競、激濁揚清的功效,這一得之見頗值商榷。
陳慶元《沈約集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是根據前人及今人的輯佚成果,将沈約詩文等各種文學作品按體裁分類,逐一繫年,選用數種較爲完整的底本重輯精校而成的一部沈約作品全集,便於讀者比較參酌,一覽無餘。
林家驪《沈約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對沈約進行了整全的考量:該書借鑒了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中的相關論述,對沈約的詩文予以校注、輯佚、繫年,繼而對沈約的家世、籍貫和西邸交遊活動等生平重要事蹟要言不煩,其中對沈約的辭賦創專辟一章論述,最後深入沈約的宗教信仰、文學理論、史學思想。該書完備的視界和豐實的資料是《郊居賦》研究不可迴避的。林家驪另有<沈約辭賦簡論>(《殷都學刊》,1995 年第 1期,頁 58-63)和《一代辭宗——沈約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二文可資輔讀。
龔克昌的《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中也以<
一文賞析了《郊居賦》中有關沈約進入遠郊準備筑室安居的章節,並從該節的内容和表現手法入手,進而聯繫全篇的結構安排和語言特色,識見宏遠地道出了《郊居賦》與衆不同的審美特徵。
24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頁 661-662。
Trang 29此外,近有數篇年輕學者的期刊論文也直接以《郊居賦》的若干方面為命題:侯雲龍<沈約年譜>(《松遼學刊》,2001 年第 5 期,頁 104-106)、郭常斐<詩意棲“居”:从潘岳《閑居賦》到沈約《郊居賦》>(《南方論刊》,2008 年第 1 期,頁 92-93)、郭常斐<沈約的賦學理論及其在創作中的實踐意義>(《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2009 年第 1 期,頁
59-64)、熊清元和陳志平<沈約《郊居賦》作年考辨>(《文獻季刊》,
2008 年第 4 期,頁 114-118)等。這些論文或因篇幅所限,乏善可陳,在前人取得的成果上未有新的發現和創獲。
第三節 課題總結與瞻望
縱觀《郊居賦》研究的發展歷程,正由過往的寥落曲折逐步走向復熾繁榮。東西方學者的研究,在數量與質量上,從上世紀中葉之後均開始超軼三十年代對該題研究的肇始階段。當然,上世紀早期的研究成果對後學在課題建立﹑方法塑性上有着導夫先路、扣石墾壤之功,開啓了沈約辭賦研究的先聲。
隨着數代學者們的相繼努力,東西方學界終于在該主題的研究手段和重心上形成各有所勝的治學特色。日本學者的研究亮點在於資料詳瞻,考論精審;中港臺澳學者擅長剖析義例,清本正源;西方學者則以理論視角、系統邏輯為勝。
Trang 30卽便學界業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至今尤有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首先,從發表的論著和研究羣體的規模看,不但與沈約詩研究的盛況落差明顯,也與這個時期其他重要賦家的研究重視程度存在差距。因此,極爲必要更新觀念,糾偏長期對沈約賦的簡單貶揚性評價,以重新認識其文學價値;其次,研究方法與視角應在拓展中精進。在作品個案與所處時代之賦軆流變的臺階上,改賦家賦作浮光掠影的印象式點評爲六朝隱逸和辭賦傳統下的系統觀照。
因此,展望沈約《郊居賦》研究的未來,適度地跳出論題所限,才能給予這個課題新的生命。宏闊而精深地切磨這個主題,不但須展現六朝隱逸賦發展的基本面貌和演進規律,而且應揭示《郊居賦》在隱逸傳統理路與外部環境共同滲透作用下的結果。如此旣可避免簡單的作家作品論,又把《郊居賦》的存在放在時代的文化背景中來推衍,把《郊居賦》現象作爲特定時代的人文精神活動的一種方式來對待,並由此解剖當時文人生活場景與辭賦作品,及至當時的文學審美心理與文人社會心態。如此沈約辭賦、乃至六朝辭賦研究亦會更上層樓。
Trang 31第二章 《郊居賦》之前的隱逸文化傳統
引 言
對沈約《郊居賦》的考察不能僅局限在單個賦家、單篇賦作文本的品評和賞析,還應沿流討源,執因責果,從這部作品的書寫世代著眼,以當時士人文化和社會政治制度為觀照,對其間的學術和生活氛圍、時代思潮進行深入的發掘,以期對六朝隱逸賦的思想源頭和藝術傳統作出學理上的解釋。 隱士活動和隱逸文化,雖不獨為六朝社會的一道風景,但卻呈現了與前朝殊隱的時代特色。
第一節 隱逸之正名
首先,須明辨的是,中國古代的隱逸傳統是建立在儒家的思維模式基礎上的。1
這種思維模式,實質是在處理“賢人之隱”和“隱者之逸”這兩個對象。雖然歷史上隱逸的形態、因由、理念等等會受到釋道二家的影響而呈現不同的風貌,但正是因爲以儒家的仕進觀為參照系,才有了與其相對的隱逸觀。當人們談涉到隱逸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預設了來自儒家語境中的一個背景。
1
林育信:“„„都是儒家立場的態度,把隱士設定在國家、政治、社會的基礎上來探討其價値,揣 測其心理”,《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7),頁 160。
Trang 32“凡人隱逸”的思想行爲,也卽非無意識的、並且始有“隱逸自覺”認同的
如若凡人處於一種原始社會狀態下的敝居世外、自給自足,其實是在“無知之幕”(veil of
“賢人之隱”不存在高下之分,甚至在廣義的隱逸歷史研究中可被視作諸多形態之一而加以剖析,但它不具備在文學範疇之中討論的意義。
這裏探究的隱逸,是觸及了人之本性中莫不具備的顯隱兩面,並致其由最初的混沌為一的潛伏狀態漸至分化,出現其中一面的凸顯或交替後的“隱逸意識形態”的最終浮現。人性顯隱兩面的分化投映到社會活動的行爲上,就是對政治體制的參與或規避。所以,政治層面的“窮達”二端對應意識層面的“隱仕”二極,隨卽亦導出了“賢人之隱”在隱逸課題中的主體意義。對文學課題中的隱逸探究無法脫離個人與政治官僚體系、仕進文化的際遇。 如若人皆有顯隱兩面的這個命題成立,則需考察的則是這相對的兩面在不同的人中的具體差殊,或更爲確切地說是各人在曾經或當時本執“賢人”之念參與朝政,但在現實的政治生涯、生活境遇下的不同選擇與心聲。
2
Aat Vervoorn 指出:“在孔子時代(公元前 551-479)之前,還未見有充分的證據斷定隱逸的存在。 現今可以論證的是,隱逸是春秋末及戰國時期(約公元前 500-221)的產物,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導源於 孔子本人的思想理念。當且僅當孔子之後,隱逸的思想理念和隱逸的生活方式得以勃興的社會文化環
境(socio-culurual milieu)方才能夠得以追溯。”參見 Ma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e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Chapter One: The Origins of Eremit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9
3
John Rawls 論述到,“(在這種‘無知之幕’)下,無人須知曉他在社會中的階級位置和社會地 位,同樣亦無可明辨他的財產和能力分配、智力、體力等要素。再者,他對善(good)、生活的理性 謀劃的概念、樂觀抑或悲觀的心智偏向也無從窺見。因此‘無知之幕’在霍布斯(Thomas
Hobbes)、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和洛克(John Locke)所提出的契約社會(social
contract)的經典社會學説傳統之前,在自然的人類狀態中扮演了原始的角色。”參見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 p.24
Trang 334
他其中的一個區分標準:“或隱居以求其志,或迴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
不僅是當時和後世的史家治史時處理隱逸問
,隱逸遂正式成爲正史傳統下的一個課題。范曄撰述此書的時年在紀元五世紀初的三四十年代,正處於“典範型隱逸”(exemplary eremitism)8
和抽象意義上的“理想化隱逸”(idealized reclusion)融進“文人——士大夫”(scholar-offical)之隱逸精神氣質(ethos)9
形成數世紀之後的世代。范曄的觀點自然也受到了在其之前的史家對相關問題論述的影響,但由於那些著作的殘佚(如漢晉之交的
4
參見 David Knechtges tr and annot., 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 Literature, Vol.1: Rhapsodies on
Metropolises and Captia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
5
Alan Berkowitz 提到,“現先探討在中世紀早期對隱逸問題最負盛名的論述——范曄對隱逸實踐者 的界分。他對此進行界分的意義,除卻完整 的傳達和豐富《後漢書》中有關隱逸史實的資料外,還 在於他在撰史其中的評論。他的討論在當時是對隱逸性質、隱逸行爲以及界定隱逸標準最完整的記 錄。所以在大體上他對實質性隱逸(substantive reclusion)的特徵區分頗深。進而,他對隱逸問題的 看法尤其是在他所撰的前言在其後的時代中被視作為一定的權威論見:表現在後世史家治史時對隱逸 相關問題的處理在很多程度上借鑑他的界分模式、表述習慣和推理方法。特別是范曄在序言中的論 述,被後世奉為不失典雅的深刻論述典範,以致在 520 時代後期,《文選》在撰修過程中也給予了突
出的關注”,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2
7
參見 Alan Berkowitz,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2
8
參見 Aat Vervoorn,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16-125, p.139, p.233
9
Alan Berkowitz 談到,“當范曄在撰述此論的公元五世紀四十年代(范於公元 445 年被處死),正 是典範型隱逸、抽象及理想型隱逸實際業已被整合進入文人士大夫精神氣質數個世紀的時代。 此 外,在他之後得益於其《後漢書》的其他史學家在所撰史書中的對隱逸問題的分析探討都隨着這些史
書的亡佚而不同程度地皆不見傳(其中就包括皇甫謐《高士傳》等著名的著述)”參考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3
Trang 34
夫隱之為言,跡不外見,道不可知之謂也。若夫千載寂寥,聖人不出,則大賢自晦,降夷凡品。止於全身遠害,非必穴處巖棲,雖藏往得二,鄰亞宗極,而舉世莫窺,萬物不睹。若此人者,豈肯洗耳潁濱,皦皦然顯出俗之志乎!遁世避言,卽賢人也。夫何適非世,而有避世之因,固知義惟晦道,非曰藏身。至於巢父之名,卽是見稱之號,號曰裘公,由有可傳之跡。此蓋荷蓧之隱,而非賢人之隱也。賢人之隱,義深於自晦,荷蓧之隱,事止於違人。論跡旣殊,原心亦異也。身與運閉,無可知之情,雞黍宿賓,示高世之美。運閉故隱,為隱之跡不見;違人
12
Alan Berkowitz 論云,“范曄對隱逸的論析在當時是同類中最完備的敍述。他交待了在隱逸性質不 同的基礎上不同的人選擇隱逸的緣由和具體行爲 ,但卻疏於對隱逸性質本身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見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5
13
沈約的隱逸觀在其撰述的《宋書·隱逸傳序》裏集中表達過,並且在晚年前基本未有改變。參見 Richard Mather,“沈約對隱逸問題的觀點較爲隱晦地表達於《宋書·隱逸傳序》中 (約 487)„„ 對於沈約生平的大部分而言,將僅僅是對社會的抵觸或逃避責任的思想行爲剔除出眞正的隱逸範疇的 動機是佔據他心中主要之地位的。”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5
Trang 35沈約認爲“隱”是一種“跡不可見,道不可知”的言語斷道,並將“隱逸”分爲高低兩個層次。境界高者為“賢人道隱”,賢人之所以隱只是因
“聖人不出、事與運閉”,方才降夷凡品,僻居山野,但隱居不是目的,而是要韜光養晦,示高世之美;境界低者為“隱者身隱”,隱者之所以隱卻是因“遁跡違人、逸心俗表”,輒爾藏名换姓,碞居穴處。盤紆“致隱”
(contrived reclusion)15
他進而陳述其撰述目的:“今為《隱逸篇》,虛置賢隱之位,其餘夷心俗表者,蓋逸而非隱云。”沈約對“隱逸”的分級其實淵源有自。其源頭正是儒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6
16
吉川忠夫<沈約の傳記とその生活>談到:“《宋書》隱逸傳序には、賢人の隱と荷蓧丈人、許由、 批裘公など、いわゆる隱者の隱とが峻別され、前者こそが眞隱—跡は外に見われず、道は知る可か らざる<隱>—であると強調されている。隱者の隱が、ことさらに<人に違う>だけの身隱、つまりた あにするところの隱であるのとちがつて、賢人の隱—眞隱—は、晦道あるいは道隱でなければなら ない。”見《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1968 年第 11 輯,頁 43。
367-368。
18
參閲 Alan Berkowitz,“沈約對隱逸的等級品評並非前無古人之擧。畢竟,孔子本人卽曾開宗明 義:‘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見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7
Trang 36換句話說,卽便是終身不仕而得以名傳後世者,亦非與政治完全絕緣,至少他們獲以清名的原因或是因爲自身在品格或才能賢達的前提下屢徵不辟;或是自覺、不自覺地留
因而他們的晦跡林壑並未完全免於政治的干擾,或多或少依然與政治產生了關係,更毋庸提那些先仕後隱、先隱後仕、半隱半仕之流了。所以中國隱逸文化背景中的隱士,絕非是單純等量齊觀於離群索
沈約之後的史家撰史時雖也借鑑了沈約對隱逸分級的做法,發表了他們各自的隱逸
in reclusion‟) 之名的道隱,也卽他所認爲的唯一一種眞隱„„ 而那些‘藏身之人’(„Ones in hiding‟)僅僅是憤世疾俗和避地遠人;他們標榜炫耀身體的藏遁,‘靠脫離日常生活來撫平内心。對 於沈約來說,這只能稱之為‘逸’(„disengaged‟),而非‘隱’(„in reclusion‟)。’”參見“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p.705-706 Richard Mather 也認爲,“在(《宋書·隱逸傳》)前言中,沈約清晰 區分了‘賢人之隱’和‘凡人之逸’的高下之別”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5
20
參見 Alan Berkowitz,“沈約指出諸如荷蓧丈人和那些匿名的遁世者在‘留下可被循襲的外在行 跡’這一特徵方面是有着顯著區別的”,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6
21
參見 Alan Berkowitz,“撇開修辭語言方面,傳統中國中的眞隱遠不止是一次偶然或權宜的行爲或 心態;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和選擇”,“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5
Trang 37作,並給其資用,皆令讓而不受,号曰高士。時人名為‘充隱’。”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4),頁 2593-2594。
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二百二十六,頁 1123。
隱,懒事塵纓逐寀僚。”見李勇先等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頁 138。
保民等編:《明清娛情小品擷珍》(北京:學林出版社,1999),頁 855。
Trang 38其次,對“隱逸場所”的各種稱謂有:(1)“隱舍” ;(2)“江海”47
Trang 39皆隱德不仕。”見曾棗莊等主編:《全宋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卷一百六十一,頁 171。
Trang 40生” ;(19)“隱曜” ;(20)“山居” ;(21)“招隱”(召人歸隱)76
73
典出漢·劉楨《詩》:“隱生寘翳林,控倊自迫速。”見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天 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頁 574。
74
典出《三國志·管寧傳》:“臣聞龍鳳隱耀,應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時而動。”見《三國 志·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卷十一,頁 359。
75
典出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宇居山曰山居。”見《宋書》(北 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54。
76
典出晉·左思《招隱詩》:“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見曹道衡等編:《魏晉南北朝詩選 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頁 122。
蘿低擧,用以優賢,巖水澄华,兹焉賜隱。”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四十九,頁 1385。
1766-的”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3
81
南懷瑾:<隱逸思想與道家>,《禪與道概論》(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