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Giáo Dục - Đào Tạo

On the formal funct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modern mandar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268 1,3K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268
Dung lượng 1,8 MB

Nội dung

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 形 式 -功 能 对 应 关 系 研 究 ON THE FORMAL-FUNCT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MODERN MANDAR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张恒 ZHANG H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 形 式 -功 能 对 应 关 系 研 究 ON THE FORMAL-FUNCT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MODERN MANDAR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张恒 ZHANG HENG (Ph.D,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I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ACKNOWLEDGMENTS Thi s di s s e r t a t i o n wo u l d v e be e n im po s s i bl e wi t ho u t th e en c o u r a g e m e n t an d su p p o r t an d he l p fr o m ma n y pe o pl e . F ir s t of al l , I wo u l d li k e to ta k e th i s op p o r t u ni t y to ex p r e s s my de e p gr a t i t u d e to my th e s i s ad v i s o r, Pr o f e s s o r Pe n g Rui , wh o ge n e r ou s l y sp e n t an en o r m o u s am o u n t of ti m e in re a d i n g se v e r a l ve r s i o n s of th i s di s s e r t a t i o n , co m m e n t i n g on va r i o u s as p e c t s of th e th e s i s , su g g e s t i n g ma n y im p r o v e m e n t s , an d sh a p i n g my in s i g h t s in t o li n g u i s t i c s . H e s be e n so re s p o n s i b l e , re s po n s i ve an d de v ot e d . F or ex a m pl e , he s co n s i s t e n t l y en c o u r a g e d me to pr e s e n t my fi n d i n g s at so m e co n f e r e n c e s , an d v e off e r e d co m m e n t s an d di s c u s s ed wi t h me ev e n wh i l e he wa s on le a v e . Hi s co n t r i b u t i o n co ul d be se e n on al m o s t ev e r y pa g e of my di s s e r t a t i o n . M y gr a t i t u d e is al s o ex p r e s s e d to w a r d Pr o f e s s o r Sh i Yuz h i , an d Pr o f e s s o r Xu Zh e n g , th e me m b e r s of my c t o r a l co m m i t t e e , fo r th e i r va l u a b l e co m m e n t s an d su g g e s t i o n s on se v e r a l to p i c s in th i s di s s e r t a t i o n . I wou l d al s o li k e to th a n k Pr o f e s s o r Le e Ch e r Le n g , Pr o f e s s o r Ch u n g Ra u n g - f u , an d Pr o f e s s o r Xu Ji e fo r re a d i n g and co m m e n t i n g on my qu a l i f y i n g pa p e r s . I am gr a t e f u l to al l my te a c he r s at th e NU S wh o sh a r e d th e i r kn o w l e d g e wi t h me . M y th a n k s ar e du e to my fe l l o w st u d e n t s an d fr i e n d s at NU S fo r th e i r di s c u s s i o n wi t h me on va r i o u s to p i c s . M y th a n k s ar e ex t e n d e d to th e st a ff of th e De p a r t m e n t of Ch i ne s e St u di e s fo r th e i r co o p e r a t i o n . Las t bu t no t le a s t , I wi s h to ex p r e s s my de e p e s t gr a t i t u d e an d ap p r e c i a t i o n to my mo t h e r an d fa t h e r, fo r th e i r p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u p p o r t , co n s t a n c y, an d pa t i e n c e . Me a g e r as it is , I de d i c a t e th i s di s s e r t a t i o n to my fa t h e r an d mo t h e r wi t h my wa r m e s t lo ve an d re s p e c t fo r th e m . i 目录 谢词 ⅰ 论文目录 ⅱ 统计表一览 ⅳ 插图一览 ⅴ 英文论文摘要 ⅶ 第一章 绪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研 究 对 象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节 研 究 回 顾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三 节 研 究 方 法 、 理 论 框 架 及 语 料 来 源 …… … … … … … … … 14 第 四 节 研 究 内 容 概 述 …… … … … … … … … … … … … … … …… 16 第 五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19 第二章 致 使 概 念 的 界 定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 一 节 致 使 概 念 的 内 涵 …… … … … … … … … … … … … … … … 21 第 二 节 致 使 概 念 的 外 延 …… … … … … … … … … … … … … … … 37 第 三 节 致 使 与 操 控 、 因 果 等 概 念 的 关 系 …… … … … … … … … 49 第 四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56 第三章 58 …58 现 代 汉 语 中 的 致 使 结 构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现 代 汉 语 中 致 使 结 构 的 表 现 形 式 …… … … … … … … … 58 第 二 节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类 型 和 功 能 类 型 …… … … . 83 第 三 节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类 型 和 功 能 类 型 的 对 应 …… … … … 第 四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99 第四章 10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和 功 能 特 征 分 析 …… … … … … 第 一 节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特 征 分 析 …… … … … … … . 10 第 二 节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功 能 特 征 分 析 …… … … … … … . 11 第 三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37 第五章 …………………… 141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 功 能 对 应 规 律 ( 一 ) …… … 14 第 一 节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特 征 ………………………………… 141 ii 第 二 节 致 使 结 构 的 功 能 特 征 ………………………………… 141 第 三 节 致 使 结 构 对 应 律 …… … … … … … … … … … … … … … … 14 第 四 节 致 使 结 构 对 应 律 在 其 他 致 使 结 构 中 的 体 现 …… … … 14 第 五 节 致 使 结 构 对 应 律 的 价 值 …… … … … … … … … … … … 16 第 六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16 第六章 16 …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 功 能 对 应 规 律 ( 二 ) …… … … … … … … 第 一 节 对 应 关 系 中 的 致 使 动 词 研 究 …… … … … … … … … … 第 二 节 致 使 动 词 语 义 粘 合 等 级 …… … … … … … … … … … … 16 第 三 节 致 使 动 词 对 应 律 …… … … … … … … … … … … … … … … 17 第 四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18 第七章 18 …………………… …… 189 对 应 律 的 预 测 力 和 跨 语 言 解 释 力 …… …18 第 一 节 对 应 律 的 前 提 条 件 …… … … … … … … … … … … … … … 18 第 二 节 对 应 律 在 英 语 中 的 体 现 …… … … … … … … … … … … 19 第 三 节 对 应 律 在 独 龙 语 中 的 体 现 …… … … … … … … … … … 20 第 四 节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八章 余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 功 能 对 应 律 及 总 律 …… … … … … … … 21 第 二 节 原 型 致 使 和 典 型 程 度 ………………………………… 222 第 三 节 研 究 总 结 …… … … … … … … … … … … … … … … … … … . 22 参考书目 23 中文书目 23 英文书目 25 iii 统计表一览 表 ( ) Di x o n ( 00 ) 的 语 义 参 数 内 容 表 ( 2) 致 使 义 “ 把 ” 字 句 和 处 置 义 “ 把 ” 字 句 的 各 项 特 征 表 ( 3)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类 型 表 ( 4)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中 致 使 事 件 和 结 果 事 件 的 时 空 特 征 表 ( 5)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中 被 役 的 各 项 特 征 表 ( 6)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的 功 能 参 数 一 览 表 表 ( 7) 八 种 致 使 结 构 中 被 役 的 各 项 施 事 性 特 征 表 ( 8) 八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多 样 性 特 征 表 ( ) Gi v ó n( 0 ) 语 义 等 级 - 句 法 形 式 对 应 表 表 ( 10 ) 致 使 动 词 各 种 特 征 一 览 表 表 ( 11 ) 英 语 的 词 汇 型 致 使 结 构 的 多 样 性 表 ( 12 ) 英 语 的 分 析 型 致 使 结 构 的 多 样 性 表 ( 13 ) Gi v ó n( 0 ) 致 使 动 词 的 语 义 等 级 与 句 法 形 式 对 应 关 系 表 ( 14 ) 独 龙 语 中 两 种 致 使 中 被 役 的 施 事 性 特 征 表 ( 15 ) 独 龙 语 中 两 种 致 使 的 多 样 性 特 征 表 ( 16 ) 独 龙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语 义 粘 合 力 与 形 式 紧 密 度 特 征 iv 插图一览 图 ( ) Sh i b a t a n i & Pa r d e s h i (2 00 )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特 征 连 续 统 图 ( ) Sh i b a t a n i & Pa r d e s h i (2 00 )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和 意 义 对 应 关 系 图 ( 3) 操 控 与 致 使 的 关 系 图 ( 4) 因 果 、 操 控 和 致 使 的 关 系 图 ( 5)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连 续 统 图 ( ) Di x o n ( 00 )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紧 密 度 示 意 图 图 ( ) 黄 锦 章 (2 0 ) 文 中 的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紧 密 度 等 级 图 ( ) 周 红 (2 0 : 37 ) 提 出 的 对 应 关 系 图 ( ) 项 开 喜 (2 0 ) 提 出 的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融 合 度 连 续 统 图 ( 10 )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形 式 紧 密 度 连 续 统 图 ( 11 )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功 能 连 续 统 图 ( 12 ) 使 役 /被 役 省 隐 的 可 能 性 连 续 统 图 ( 13 )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形 式 紧 密 度 连 续 统 图 ( 14 )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形 式 参 数 连 续 统 的 比 照 图 ( 15 ) 施 事 特 征 关 系 图 图 ( 16 )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致 使 效 率 连 续 统 图 ( 17 ) 动 结 式 、 V 得 句 和 兼 语 句 功 能 参 数 连 续 统 的 比 照 图 ( 18 ) 三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参 数 与 功 能 参 数 的 比 照 图 ( 19 ) 八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致 使 效 率 连 续 统 图 ( 20 ) 八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多 样 性 连 续 统 图 ( 21 ) 八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紧 密 度 连 续 统 图 ( 22 ) 五 种 致 使 结 构 使 役 / 被 役 省 隐 的 可 能 性 连 续 统 图 ( 23 ) 含 V 得 结 构 致 使 义 “ 被 ” 字 句 和 含 动 结 结 构 致 使 义 “ 把 ” 字句的形式和功能特征 图 ( 24 ) 致 使 义 重 动 句 的 形 式 特 征 和 功 能 特 征 图 ( 25 ) 致 使 动 词 语 义 粘 合 等 级 图 ( 26 ) 致 使 动 词 语 义 粘 合 力 和 形 式 紧 密 度 连 续 统 图 ( 27 ) 致 使 动 词 语 义 类 别 v 图 ( 28 ) 英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特 征 图 ( 29 ) 英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致 使 效 率 图 ( 30 ) 英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多 样 性 图 ( 31 ) 英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和 功 能 特 征 图 ( 32 ) 英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紧 密 度 和 动 词 语 义 粘 合 力 图 ( 33 ) 独 龙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特 征 图 ( 34 ) 独 龙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功 能 特 征 图 ( 35 ) 独 龙 语 的 两 种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和 功 能 特 征 图 ( 36 ) 致 使 的 典 型 程 度 连 续 统 图 ( 37 )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典 型 程 度 连 续 统 vi Abstract Th e di s s e r t a t i on o n in v e s t i g a t e s th e ca u s a t i v e c on s t r u c t i o n s in M od e r n Ma n d a r i n Ch i n e s e un d e r th e th e o r e t i c a l fr a m e w o r k of Gi v ó n ’s (1 9 , 20 ) fun c t i o n a l - t y p o l o g i c a l gr a m m a r. Pa r t i c u l a r at t e n t i o n is pa i d to th e for m a l - f u n c t i o n a l c or r e l a t i o n of th e Mo d e r n Ma nd a r i n ca u s a t i v e c on s t r u c t i o n s . T he ca u s a t i v e s t r u c t i o n s wh i c h we fo c u s on co ns i s t of th e “ sh i ” se n t e n c e s , “ ba ” se nt e n c e s , “ be i ” se n t e n c e s , pi v o t a l se n t e n c e s, V+ “ de ” se n t e n c e s , ca u s a t i v e se nt e n c e s , re s u l t a t i v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an d ve r b co p yi n g se n t e n c e s . I t su g g e s t s th a t th e r e ar e is o m o r p h i c co r r e l a t i o n s be t w e e n th e fo r m a l an d fun c t i o n a l de v i c e s . T he fo r m a l de v i c e s ar e th e de g r e e of fo r m co m p a c t n e s s , th e re q u i r e m e n t of ca u s e r or ca u s e e ’s em e rgi n g an d th e se m a n t i c bo n d sc a l e of ca u s a t i v e ve r b s . T he fu n c t i on a l de v i c e s ar e eff i c i e n c y of ca u s a t i o n an d d iv e r s i t y of ca u s a t i v e s t r u c t i o n s . B as e d on th e fa c t s pr e s e n t e d in my di s s e r t a t i o n , th r e e cl a i m s on th e fo r m - f u nc t i o n co r r e l a t i o n ar e ma d e : a. th e hi g h e r th e eff i c i e n c y of ca u s a t i o n an d d iv e r s i t y of ca u s a t i v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 th e hi g h e r th e de g r e e of fo r m co m p a c t n e s s , th e lo w e r th e re q ui r e m e n t of ca u s e r or ca u s e e ’s em e rg i n g , an d vi c e ve r s a ; b. th e hi g he r th e ca u s a t i v e ve r b on th e se m a n t i c bo n d sc a l e , th e hi g h e r th e de g r e e of for m co m p a c t n e s s of th e ca u s a t i v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wh i c h th e ca us a t i v e ve r b em e rg e d , an d vi c e ve r s a ; c. th e r e is a re l a t i o n be t w e e n th e se m a n t i c bo n d sc a l e of ca u s a t i v e ve r b s an d th e fo r m a l ty p o l o g y of ca u s a t i v e co n s t r u c t i on s . In Ch a p t e r , si m i l a r ph e n o m e n a in En g l i s h an d Du l o n g la n g u a g e ar e al s o ex p l o r e d . M y Cr o s s - l in g u i s t i c in ve s t i g a t i o n su g g e s t s th a t th es e hy p o t h e s e s ab o u t ca u s a t i v e co n s t r u c t i on s ar e un i v e r s a l ac r o s s al l th e la n g u a g e s wh i c h v e tw o or mo r e ki nd s of ca u s a t i v e co ns t r u c t i o n s . vii 现 代 汉 语 致 使 结 构 的 形 式 -功 能 对应关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致使 (causative)一直是语言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致使 结构(causative construction)存在着形式(form)和功能 (function)的临摹性对应 关系(isomorphic correlation) (例如Givón, 1980, 1990, 1991, 2001; Comrie, 1981, 1989; Shibatani & Pardeshi, 2002; Dixon, 2000等)。本研究将围绕现代汉 语中的致使结构的“形式-功能对应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文中的现代汉 语致使结构只包括普通话中的致使结构,不涉及汉语方言。具体的研究课题 包括:致使的概念;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具体内容;致使结构的形式特征和 功能特征;致使结构的形式-功能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其中的对应性 规律;对应性规律的跨语言解释力和预测力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本文对致使结构形式-功能对应关系研究的回顾,将分为英文文献和中文 文献两部分。西方语言学界的致使研究大多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 通过研究英语或其他语言中的致使结构,来修正某种理论或者提出自己的理 论观点;而汉语语言学界的致使研究,大多是对汉语致使结构的分析、描述, 理论创新较少。通过回顾英文文献,我们可以了解、掌握最新的研究致使的 2008 年 月,页 75-81。 胡文泽 ,见石锋主编《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页 31-53。 胡正微 ,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2002 年 月,页 28-30。 胡敕瑞 ,见《中国语文》第 期,2005 年 月,页 214-225。 蚁坤 ,北京语 言文化 大学 硕士论 文,2000 年 月。 贺晓玲 ,暨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赵丹静 < Givón 的语义控制参数在汉语单纯致使动词中的应用分析>,见《语 言理论研究》第 期,2009 年 月,页 19-21。 赵长才 ,见《中国语 文》第 期,2002 年,页 123-129。 项开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张伯江指 导,2006 年。 项开喜 ,见《中国语文》第 期,1997 年 月, 页 206-267。 项开喜 ,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 244 术讨论会(湖南长沙)论文,2002。 唐翠菊 ,见《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2001 年 月, 页 80-86。 徐通锵 ,见 《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1998 年 月,页 11-21。 徐盛桓 ,见《外国语》第 期,2005 年 月,页 14-22。 徐燕青 ,见《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 1999 年 月,页 52-58。 袁毓林 ,见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 期,2000 年,页 7-12。 袁毓林 ,见《中国语文》第 期,2001 年 月,页 399-410。 袁毓林 ,见《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 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页 30-42。 郭姝慧 ,见《语文研究》第 期,2004 年 月,页 24-27。 郭姝慧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4 年 月 日。 郭姝慧 ,见《世界汉语教学》第 期,2006 年 月,页 40-50。 245 郭继懋、王红旗 ,见《世界汉语 教学》第 期,2000 年 月,页 14-22。 郭锐、叶向阳 ,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 语语言学圆桌会议(KRIRCCL-I),新加坡国立大学 2001 年。 郭锐 ,见《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21 世纪首 届现代汉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年。 郭锐 ,见《语言学论从》第 28 辑,2003 年。 崔霞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 年 月。 梁晓波、孙亚 ,见《外国语》第 期,2002 年 月,页 38-45。 黄晓琴 ,见《汉语学报》第 期,2006 年 月,页 69-72。 黄锦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第 期,2004 年 10 月,页 100-105。 彭利贞 ,见《语文研究》第 期,1997 年 月,页 17-23。 彭利贞 ,见《杭州大学学报》第 期,1996 年 月,页 101-106、119。 彭睿、孙朝奋 ,第 17 界北美汉语语 言学年会会议论文,Monterey,California,2005。 246 彭睿 ,见《现代中国语研究》第 期,2007 年 月,日本:朋友书店,页 25-37。 温锁林 ,新时期语法学者学术研讨会(国际) 论文,1996 年 10 月。 程明霞 ,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 期,2008 年 月,页 156-158。 程琪龙 ,见《当代语言学》第 期,1997 年 月,页 26-31。 程琪龙、王宗炎 ,见《语文研究》 第 期,1998 年 月,页 24-28。 程琪龙 ,见《现代外语》第 期,2001a 年 月,页 121-132。 程琪龙 ,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第 期,2007 年 月,页 35-41。 廖秋忠 ,见《国外语言学》第 期,1991 年 月, 页 31-33。 熊仲儒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3 年 月 14 日。 熊仲儒 ,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第 期,2005 年 12 月,页 724-728。 247 熊学亮、王志军 ,见《外语研究》第 期,2002 年 月,页 19-23。 熊学亮、王志军 ,见《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期,2003 年 10 月,页 195-199。 熊学亮、梁晓波 ,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 期,2003 年 12 月,页 106-111。 熊学亮、梁晓波 ,见《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期,2004 年 月,页 90-96。 蔡向阳 ,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期,2005 年 12 月,页 43-48。 蔺璜 ,见《山西大学学报》第 期,1998 年 月,页 68-73。 谭景春 ,见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 (七)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页 129-138。 谭景春 ,见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 (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页 184-196。 阚哲华 ,见《嘉应学院学报》第 期, 2007 年 月,页 107-111。 阚哲华 ,见《当代语言学》第 期, 2008 年 月,页 26-34。 248 潘文娱 ,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期,1978 年 月, 页 56-68 。 薛凤生 ,见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 (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4),页 34-59。 戴浩一 ,叶蜚声译,见《国外语言 学》1990 年第 期,页 21-27。 戴浩一 ,叶蜚声译,见《国外语言 学》1991 年第 期,页 25-33。 249 英文书目 Books: Aissen, Judith, The syntax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New York: Garland Pub., 1979. Clark, H. H. & E. V. Clark.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97. Comrie, Bernard.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Comrie, Bernard.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2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89. Comrie, Bernard and Polinsky, Maria (eds) Causatives and Transitivity,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1993. Croft, William.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ft, William.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Crystal, Davi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3。 Dixon, R. M. W. and S. Aikhenvald (eds). Changing valency: Case Studies in Transi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0 Dowty, D., Word Meaning and Montague Grammar. Reidel, Dordrecht, 1979. Fauconnier, Gilles.Mark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Frawley, W. Linguistic Semantics, Hills dat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Givón, Talmy. Syntax: 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 V.1, V.2, John Benjamins: A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1984. Givón, Talmy. Syntax: 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 V. ΙΙ, John Benjamins: A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1990. Givón, Talmy. Syntax: An Introduction, volume1/2,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Goddard, C. 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Haiman, J. Natural Synta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a. Haiman, J. Iconicity in syntax, TSL#6, Amsterdam: J. Benjamins. ed., 1985b. Jackendoff, 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 Jackendoff, R.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51 1990. 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Irregularity in Syntax. New York: Holt, Rinhard & Winston, 1970.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Volume 2: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Cambridge: MIT Press, 1987. Li, C., Thompson, S.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 1981. Miller, G. A. & Johnson-Laird P. N. Language and Percep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Shibatani, M.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6: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b. Song, J.J. Causatives and Causation: A Universal-Ty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Longman Linguistics Library, 1996.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1: Concept Structuring 252 Systems, 2000. 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by G. E. M. Anscombe. New York: Macmillan, 1953. Articles: Adele E. Goldberg, “Patient arguments of causative verbs can be omitted: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argument distribution”. Language Sciences, 23, 2001, pp.503-524. Avery D, Andrew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noun phrase”.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 1: clause structure.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Timothy Shopen, 2007, pp.132-223. Browne, W., “Verbs and unspecified NP deletion”. Linguistic Inquiry, 2, 1971, pp.259-260. Brisson, C., “The licensing of unexpressed objects in English verbs”, in Papers from the 28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CLS), Vol. 1: The Main Session, 1994, pp. 90-102. Chinfa Lien, “A Typological Study of Causatives in Taiwan Southern Min”. Chinese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 1995, pp. 1-24. Comrie, Bernard. “The syntax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cross-language similarities and divergencies”, in Shibatani 1976b, pp.261-312. 253 Cote, S.A., “Grammatical and Discourse Properties of Null Arguments in English”. U of Penn dissertation, 1996. Dixon, R. M. W. “A typology of causatives: form, syntax and meaning”, in Dixon and Aikhenvald, 2000, pp. 30-83. Dowty, D. “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67, 1991, pp. 547-619. Fauconnier, G. & Turner, M.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in Goldberg, A. E.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1996, pp.1-23. Hiromi Onaozuka. “Remarks on causative verbs and object dele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Sciences, 29, 2007, pp.538–553. Huang C.-T. J. ( 黄 正 德 )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MIT dissertation, 1982. Huang C.-T. J. (黄 正 德 ) “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Language , 64, 1988, pp.274–311. . Givón, Talmy. “The Binding Hierarchy and the Typology of Complements”. Studies in Language, April 1980, pp.333-377. Givón, Talmy. “Iconicity, isomorphism, and non-arbitrary coding in syntax”. Iconicity in syntax, J. Haiman. ed. 1985b, pp.187-219. Givón, Talmy. “Isomorphism in the grammatical code: 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254 considerations”. Studies in Language, 15 Junary 1991, pp.85-114. Grimshaw, J. and Vikner, S., “Obligatory Adjuncts and the Structure of Events”, in Reuland, E., Abra-ham, W. (Eds.), Knowledge and Language II: Lexical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1993, pp.143-155. Gu, Yang, “The syntax of resultative and causative compounds 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1992. Gu, Yang, “On defining Causativ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Information”. Text 17 April 1997, pp.435-455. Haiman, John.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 Language, 56 March 1980, pp. 515-540. Haiman, John. “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Language, 59 April 1983, pp.781-819. Hammink, Julianne E. “Verb incorporation in Guarani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M.A.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 Texa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 2006. Huang, Shuang-fan. “Mandarin causativ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February 1974, pp.354-369. Huang & Su. “Iconicity as Evidenced in Saisiyat Linguistic Coding of Causative Events”. Oceanic Linguistics, 44, December 2005, pp. 341-356. 255 James H-Y, Tai.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 TSL.Volume 6, Iconicity in Syntax, edited by John Haima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5, pp.49-72. Li, C.N. and Thompson, S.A. “Development of the causative in Mandarin Chinese: interaction of diachronic processes in syntax”, in Shibatani 1976b, pp.477-92. Li Yafei “On V-V compounds in Chinese”.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3, 1995, pp.177-207. Li Yafei “Cross-componential causativity: the thematic hierarchy and causativity”.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3, 1995, pp.255-82. Mangione, Louis Stephen,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causative, passive and 'BA'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1982. Masayoshi Shibatani and Prashant Pardeshi, “The causative continuum”, reprinted from The grammar of causation and interpersonal manipulation, Edited by Masayoshi Shibatani, Rice University/Kobe Universit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p.85-126. Maura Velazquez-Castillo, “Guarani causative construction”, reprinted from The grammar of causation and interpersonal manipulation, Edited by Masayoshi Shibatani, Rice University/Kobe Universit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56 Company, 2002, pp.507-534. Moreno, Juan. Carlos. “‘Make’ and the semantic origins of causativity: a typological study”. Causatives and Transtivity, Edited by Comrie, B. and Polinsky,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pp.63-92. Noonan,Michael Paul. “Complementation”.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2: complex constructions, edited by Timothy Shope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136-137. Peng, Rui.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votal Constructions—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ticaliz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6. Phillip Wolff, “Direct causation in the linguistic coding and individuation of causal events”. Cognition, 88, 2003, pp.1-48. Rappaport Hovav, M., Levin, B., “Building verb meanings”, in: Butt, M., Geuder, W. (Eds.), The Projection of Arguments: Lexical and Compositional Factors. CSLI Publications, Stanford, 1998, pp.97-143. Resnik, P.S., “Selection and Information: A Class-based Approach to Lexical Relationship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3. Ricardo Maldonado & E. Fernando Nava L. “Tarascan causatives and event complexity”, reprinted from The grammar of causation and interpersonal 257 manipulation, Edited by Masayoshi Shibatani, Rice University/Kobe Universit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pp.157-196. Rice, S. “Unlikely lexical entries”, in: Jaisser, S.A.A. and Singmaster, H.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Annual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1988, pp.202-212. Scott Delancey. “An interpretation of split ergativity and related patterns”. Language 57, 1981, pp.626-657. Shibatani, Masayoshi. “A Linguistic Study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3. Shibatani, Masayoshi.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a conspectus”, 1976a, in Shibatani 1976b, pp.1-40. Sim, Weishun, “On the nature of causative morphemes in Mandarin”, Academic exercise--Dept. of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Faculty of Arts &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8. Son, Minjeong. “Causation and syntactic decomposition of events”. Ph.D.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 Delawar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006. Song, J.J. “Toward a typology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LINCOM Europa, 2001, pp.253-279. Song, Hongkyu. “Causatives and resultatives in Korean”, Ph.D.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2005. 258 Talmy, Leonard. “Semantic causative types”, in Shibatani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6: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b, pp. 43-116. Talmy, Leonard.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Science, 1988, 12 (1), pp.49-100. Talmy, Leonard., “The windowing of attention in language”, in Shibatani, M. and Thompson, S. (Eds.),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245-287. Vero n ica Va zquez Soto. “Some constraints on Cora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reprinted from The grammar of causation and interpersonal manipulation, Edited by Masayoshi Shibatani, Rice University/Kobe Universit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pp.197-244. Vinka, Erling Mikael. “Causativization in North Sami”, Ph.D. dissertation. Canada: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2003. 259 [...]... together-main and complement-to form a single phonological word b Case-marking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the case-marking of the object of the main clause and the subject of the complement clause c Finite verbal morphology: the finiteness status of the complement-verb morphology d Inter-clausal gap: the separation-by subordinator morpheme or intonation break-between the main and subordinate clause 9 Shibatani... 观点,后者将isomorphism和iconicity相区别,关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本文第八 章将有详细介绍。目前,汉语学界的大多数学者是把isomorphism和iconicity都 译作“象似性” ,本文参照Givón (1985, 1991)的观点将二者区别对待,把 isomorphism译作“临摹性” ,把iconicity译作“象似性” ,以示不同。 Saisiyat语是台湾岛内的一种语言。 这两个原型致使的原文如下: Prototype 1- Causer achieves a result naturally, intentionally and directly, the cause either lacking control or having control and being willing, and being only partially affected May only apply... 紧密度低的则相应的要求使役具有间接性。在句法方面,Dixon(2000)根据其 动词的及物 、不及 物 、去及物等类别对不同类型的致使以及双致使(double causatives)进行探讨。在语义方面,Dixon(2000: 62-74)归纳出了九种与紧密 性程度相应的语义参数,具体内容如下表。 表(1) Dixon(2000) 的语义参数内容 与动词相关 与被役相关 与使役相关 1.状态/行为(state/action) 3.自我控制(control) 6.直接性(directness) 2.及物性(transitivity) 4.意志力(volition) 7.意图性(intention) 5.被影响程度(affectedness) 8.自然性(naturalness) 9.卷入程度(involvement) 基于句法、形式和语义三方面的分析,Dixon(2000: 74-5)提出,致使结 构的机制(mechanism)和意义(meaning)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具体而言,致使的... 究。Lakoff(1970)从生成语义学出发,为致使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创建。他为 致使概念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语义标识符“ +CAUSATIVE ,并指出:致使词 语是由所对应的表始动词在语句的深层结构中提升(raising)而形成的,即实 现所谓的致使转换 (causative transformation);而表始动词又是从所对应的状 态形容词转换而来的。例如下面三个句子: (见郭淑慧,2004: 12) (2) a The lights are dim b The lights dimed c They dimmed the lights 在生成语义学派的学者看来,第三个句子中的致使动词“dimmed”是 由第二个句子中的表始动词提升而来的, 而表始动词是由第一个句子中的表 开始状态 的形容 词演 变来的。生成语义学重视致使语义的生成与句子的转 换,但是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 23 Jackendoff(1986:... 课题之一。Shibatani(1976a, 1976b, 2002)、Comrie(1981, 1989)、Dixon(2000)、 Song(1996, 2001)等用类型学理论研究致使范畴, 考察它在人类语言中的各种 表现形式以及句法和语义的关系。其中,前三位学者还分别对致使的形式功能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Givón(1980, 1990, 1991, 2001)则将功能和类型这 两种研究途径相结合,从功能类型学 (functional- typological)的角度来研究可 以带补足语的动词所在句式的形式-功能对应关系。Lakoff & Johnson(1980) 和Lakoff (1987)等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对致使范畴的研究来说明人类 的 概 念 在 范 畴 化 过 程 中 的 典 型 效 应 等 问 题 。 Johnson(1987) 和 Tamly(1976, 2000)把致使的语义结构看成是一个动力意象图示(force... event)之间联系的直接性相对应。Comrie (1989: 158-177,也参见 Dixon, 2000: 74)又进一步指出:致使结构的形式参数和语义参数存在对应关 系, 形式参数表现为如下形式特征连续统: “分析型——形态型——词汇型” , 语 义 参 数 表 现 为 致 使 结 构 的 “ 直 接 (direct) — — 间 接 (indirect) ” 连 续 统 (continuum)以及被役的控制程度(degree of control)。 Comrie(1989: 165)指出,许多语言中的直接致使和间接致使的区别,都 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形式特征(即分析型-形态型-词汇型)的区别。例如,英 语“Anton broke the stick”和“Anton brought it about that the stick broke”, 前一句是词汇型致使、致使较为直接,后一句是分析型致使、致使不太直接。... 是一种将功能(function)、 类型(typology) 和历时(diachronic)三种研究语法的途径(或称之为方法)相结合来研究语言 现象的理论,注重在自然的交际语境中研究语法。功能主义的语言观是从语 言外部去寻找解释,着眼于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语言学和生物性更相似, Givón(1991, 2001)对语言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有具体阐述。 Givón(2001: 20-26) 指出,类型学是研究跨语言的语法的多样性,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其历时发展 过程一直都和功能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Hunmboldt到Greenberg都是如此。 单纯研究跨语言的语法这种类型学是毫无意义的,除非它是基于功能域 (functional domain)的 、独立的、 非 建构(non-structural)定 义下 的“类型” 。 Givón(2001)的功能类型学理论认为,句法结构(syntactic construction)即小句... or acts indirectly, the cause being in control but acting unwillingly, and being completely affected It is likely to be used with all types of verbs 6 7 8 此类动词也可简称做PCU动词。 Givón (2001)也提到了时空情形,他指出:两个事件整合成一个事件伴随着时 空融合。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时空融合和形式之间是否有对应。 Givón(2001: 59-60)提出的四种表达句联的句法手段,具体定义原文如下。 Syntactic devices used to code clause-union: a Co-lexicalization: attaching the two verbs together-main and complement-to... 类型(clause-type)在语法描述中占中心位置。句法结构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 14 念 , 不仅 包括 构成 关 系 (constituency)、 等 级 (hierarchy)、 范畴 类别 (category labels) 、 韵 律 (rhythmics) 、 语 序 (sequentical order) , 也 包 括 语 法 形 态 (grammartical morphology)以及和结构有关的语调模式(intonation pattern),还 包 括更为抽象的和结构相关一些约束(constraint)、管辖(government)和控制 (control)等等。 本 文 所 涉 及 到 的 功 能 类 型 学 的 概 念 主 要 有 : 原 型 (prototype) 、 标 记 (markedness)、范畴(categories)、连续统(continua)、象似性(icnoicity)等。后 文在论述中涉及到这些概念时将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causes the event)、二者之间的致使关系 (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其中, 致使事件和结果事件是不可缺少的,前者是前景、后者是背景。该文把致使 看作是一个动力意象图示,是“施力——动态”(force-dynamics)概念的一部 分。Talmy(1976, 2000)从动力传递的角度为致使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对现代汉语致使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项开喜(2006)等学者就 运用 Talmy 提出的动力意象图式对致使情景中的主动力和拮抗力进行分析, 从而进一步论述汉语中的直接致使和间接致使的差别。 认知学派的另一位学者 Haiman(1991)通过对致使的语义参数和形式参 24 数 的 分 析 , 探 讨 形 式 和 功 能 的 关 系 并 以 此 证 明 “ 象 似 性 动 因 (iconic motivation)”的存 . 功能对应关系研究 ON THE FORMAL-FUNCT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MODERN MANDAR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张恒 ZHANG HENG (Ph.D,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形式- 功能对应关系研究 ON THE FORMAL-FUNCTIONAL CORRELATION OF THE MODERN MANDAR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张恒 ZHANG H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erth eeff i c i en cyofca u s a ti onand dive rs i tyofca u s a ti vecon st r u c t i o n s,thehi g h erthedeg r e eoffo rm com pa c t ne ss ,thelo w erth ere q ui re me n tofca us erorcau s ee’s eme

Ngày đăng: 10/09/2015, 08:34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