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Ồ án tài CHÍNH NGÂN HÀNG (9)

1K 2 0
ĐỒ án tài CHÍNH NGÂN HÀNG (9)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公益制书小组·DQ 制作·勘误指憾 bookeding@gmail.com 《中國近代史》是根據英語世界中最暢銷之大學教科書 Immanuel Hsü(徐中約)原著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第六版翻譯出版 讀者對象——大、中學生,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讀者 中 国 近 代 史 ——中国的奋斗——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徐中约 著作 计秋枫 朱庆葆 翻译 茅家琦 錢乘旦 校对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谨以此书 献给吾妻 杜乐思博士(Dr Dolores M Hsü) 目 录 (页码系原版所有) (上册) 地图目录 出版者言 原著者中文版序 郭序 第六版序(英文版) 第一版序(英文版) 历代纪元表 货币及度量衡折算表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新的综合思考 11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 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 。 。 。 。 。 。 。 。 。 。 。。 。。。。 。。。。 。。。。 。 。。。。。。 。。。。 。。。。 。。。。 。。17 清朝的建立 17 鲁尔哈赤的崛起;满洲和清的含义;占领北京 南明抗清运动 24 王朝的巩固和辉煌 25 顺治朝,1644~1661 年;康熙朝,1662~1722 年 雍正朝,1723~1735 年;乾隆朝,1736~1795 年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 。 。 。 。 。 。 。 。 。。 。。。。 。。。。 。。。。 。 。。。。。。 。。。。 。。。。 。。。。 。。41 政治结构 41 皇帝和贵族;中央政权机构;地方行政;农村基层控制 经济制度 53 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人口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63 中国社会 63 家庭;宗教;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思想潮流 73 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 第五章 对外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西欧人的来临 85 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酥会影响的衰落;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 俄罗斯的推进 100 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 《尼布楚条约》,1689 年;图理深出使留居俄国的 土尔芭特部,1714 年;《恰尔图条约》,1727 年; 托时和德新的使俄,1729~1732 年; 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 。 。 。 。 。。。 。。。。 。。。。 。。。。 。。。。。。 。。。。 。。。。 。。。。 。。123 满清力量的衰落 123 行政无能;腐败普遍;满人和旗人堕落; 财政窘迫;人口压力;士人失责 会当起义 127 西方的推进与封贡体系 129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 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单口贸易的缘起 137 广州贸易 139 行商;交易程序;赋税与交费;交易项目 外国人在广州的生活 148 行为规则;司法权问题 英国改变广州体系的企图 151 马嘎尔尼师团,1796 年;阿美士德师团,1816 年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5 鸦片贸易 165 1834 年的律劳卑使命 170 风暴前的平静 173 林则徐在广州 176 鸦片战争 181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的安排。 。 。 。 。 。 。 。 。。 。。。。 。。。。 。。。。 。 。。。。。。 。。。。 。。。。 。。。。 。193 嗜英的新外交 193 与璞鼎查的交情;1844 年奏折;[广州入城问题] 广州蜂方面的强硬政策,1848~1856 年 198 亚罗战争 201 天津谈判;1858 年《天津条约》;上海税则商议 第二次协定 207 大沽的击退;北京协定;俄国的推进 第十章 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叛乱及回民叛乱。 。。。 。 。。。。。。 。。。。 。。。。 。。。。 。。223 社会动荡的根源 223 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腐败; 武备松弛;自然灾害;客家人和基督教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 227 太平天国的制度 234 土地制度;军政合一;文化和宗教的合一;新历法; 社会政策 外国的中立立场 237 曾国藩和湘军 239 战争的转折点 243 太平天国的崩溃 246 战略错误;意识形态冲突;领导集团的失误; 太平天国生活的自相矛盾;蹩脚的外交 太平天国革命的遗产 捻军叛乱和回民叛乱 250 252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1861~1895 年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 。 。 。。。。 。。。。 。。。。。 。。 。。。。。。 。。。。 。。。。 。。261 新领导人及辛亥政变 262 合作政策和外交现代化 265 总理衙门;通商大臣;同文馆;海关;国际法的引进 军事现代化和早期工业化 274 先驱者;恭亲王于李泰国——阿思本舰队; 各省自强运动的开始;守旧派的反对 自强运动的各个阶段 280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自强运动的局限于影响 285 缺乏协调;眼界狭窄;资本匮乏;外国资本主义; 技术落后和世风日下;社会和心理惰性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于宫廷政治,1861~1880 年。。 。。 。。。。。。 。。。。 。。。。 。。。303 对外事务 303 斌椿使团,1866 年;蒲安臣使团于修约,1868~1870 年; 天津教案,1870 年;观见问题,1873 年; 马嘉里案,1875 年 慈禧太后及其政治 313 惩戒恭亲王;控制王位继承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于安南。。。 。。。。 。。。。 。。 。。。。。。 。。。。 。。。。 。。。32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 年 32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 年 325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于回民叛乱;海防于塞防之争; 崇厚出使和《里瓦几亚条约》,1879 年; 曾候和《圣彼得堡条约》,1881 年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 年 332 法国的入侵。清流党的兴起;战争爆发;和平解决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日本侵略朝鲜于[中国的瓜分危机]。。。 。。。 。339 朝鲜的开放 339 国内暴乱于国际政治 342 1882 年兵变;1884 年暴动;东学党叛乱,1894 年 战争爆发 346 和平协定 347 清朝失败的原因 349 战争的反响 350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民族工业受到压制;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新政治运动 战后对外关系 351 三国干涉;中俄秘约;割地狂潮;门户开放政策 第四编 改革与革命,1898~1912 年 第十五章 1898 年的维新运动。 。 。 。 。 。 。。 。。。。 。。。。。 。。 。。。。。。 。。。。 。。。。 。。。 。361 早期维新派和传教士的影响 361 保守的改革者:翁同伦和张之洞 364 激进的改革者:康有为和梁启超 366 今文经学运动:康有为努力争取认同;康有为的崛起 百日维新 376 皇太后与政策 379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383 维新派缺乏经验;慈禧的权势;保守派的反对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 年。 。 。 。 。。。 。。。。 。。。。 。。。 。。。。。。 。。。。 。。。。 。。。 。389 义和团事件的背景 389 对基督教的憎恶;民众对帝国主义的怒火; 外国经济支配下的艰难生计;自然灾害 拳民的缘起 392 朝廷庇护拳民 393 东南互保 397 媾和 399 俄国占领满洲 402 义和团事件的影响 404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 。 。 。 。 。。。 。。。。 。。。。 。。。。 。。。。。。 。。。。 。。。。 。。409 清末新政,1901~1905 年 409 立宪运动,1905~1911 年 413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 1895~1911 年。 。。。 。425 思想的再定位 425 传统思想的变质;新学;日文译着 社会的变化 432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的瓦解;新兴阶层;城市的成长 经济困境 435 预算赤字;贸易失衡;外国投资及其控制作用; 帝国主义的两面性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下的清王朝。 。 。 。 。。。。 。。。。 。。。。。 。。 。。。。。。 。。。。 。。。。 。。447 软弱的领导与不完善的体制;满人对汉人的猜疑; 对西方挑战本质的无知;内忧外患与资本不足 外国的作用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 。。 。。。。 。。。。 。。。。 。 。。。。。。 。。。。 。。。。 。。。459 革命的背景与特征 459 清朝的衰败;人民起义的传统;外国的影响; 政治变革的必要;毕三次革命之功于一役 孙中山于革命 461 檀香山于香港的影响;兴中会,1895 年;伦敦蒙难; 艰难时期,1896~1900 年;同盟会成立,1905 年 共和国的兴起 470 铁路国有化;武昌起义;清帝退位;历史意义 袁世凯背叛共和 479 二次革命;袁的帝制之梦 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7 年 485 清帝复辟,1917 年;军阀混战 第五编 主义与抗战,1917~1945 年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1917~1923 年。。 。。。。 。。。。 。。 。。。。。。 。。。。 。。。。 。。。。 。495 背景 496 新文化运动的展开 499 陈独秀与《新青年》;蔡元培和北大;胡适及其贡献 五四运动,1919 年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 503 506 外来访客;问题和[主义];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结论 511 图片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9 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1 (下册)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 国民党的改组,1923-1924 年 北伐与国共分裂 民族主义外交 华盛顿会议 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 1928-1937 年 『新军阀』和派系政客 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共产党的挑战 共产国际的政策;毛泽东的自行其是;国民党的围剿;长征和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和统一战线 成败得失:十年回顾 金融改革;关税自主;收回外国租界;交通;工业发展;教育;新生活运动;文学 界;对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忽视;财政上的不负责任 第二十四章 中日战争,1937-1945 年 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兴起 1932 年的『五.一五政变』 ;1936 年的『二.二六政变』;广田弘毅的对华政策 不宣而战,1937 年 汪精卫的和平运动 国民党的抗战建国计划 统一战线及其衰败 延安经验与外国的观察 生产自给运动;外国观察家;迪克西使团 战时外交与美国卷入中国事务 1943 年的开罗会议;史迪威危机;赫尔利的调停,1944-1945 年;1945 年的雅尔塔 会议 战争的后果 东亚的国际新秩序;国民党的衰竭;经济灾难 第六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 第二十五章 内战,1945-1949 年 毛泽东在重庆 苏联在东北的行动 马歇尔使华 内战 美国的作用 对美国政策的重新评价 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 虚有其表的军事力量;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失却民心和政府威信;美国调停和援 助的失败;社会和经济改革的迟滞 第二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政治组织 政府结构 政党 中国共产主义的特殊性 经济发展 土地革命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发展;『大跃进』和公社 社会和心理控制 社会主义新人;心理控制 对外关系 初期紧张的征兆 第二十七章 中苏分裂 冲突的历史根源 意识形态争论 领土争端 战争危机 第二十八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彭德怀的下台 紧缩和松绑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全面清洗 文化大革命回顾 第二十九章 林彪的垮台与后果 林彪的崛起 林彪的垮台 中共十大,l973 年 新的权力结构;国内外形势评估 第三十章 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中美缓和 美国政策的变迁;新均势;中国的动机;苏联的威胁;台湾;日本的重新武装;尼 克逊在北京; 《上海公报》田中角荣的对华新政策;田中角荣在北京 第三十一章 国民政府在台湾的统治 美国的对台政策 政治结构 经济和社会发展 文化生活 第七编 毛后中国:追求一个新秩序 第三十二章 粉碎四人帮 国家领导人的逝世 周恩来(1898-1976 年);华国锋的崛起;唐山大地震;毛泽东(1892-1976 年) 四人帮 四人帮的阴谋;十月六日政变 毛泽东与四人帮 第三十三章 邓小平和中国的新秩序 邓小平争取政治控制权 权力基础的扩大; 『经济挂帅』:清除反对派和输入『新鲜血液』;华国锋辞去总理职 务 毛泽东的非神化 第三十四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 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万斯访华;布热津斯基访华 ;朝向正常化 ;与台湾的关系;越南入侵柬埔寨; 邓小平访美;中国入侵越南 商务和其它关系的正常化 债务协议和商务协议 第三十五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四个现代化 十年规划 工业部门;钢铁;石油;煤炭;电力;农业部门;科学现代化军事现代化 紧缩和调整重点 快速现代化的后果 外来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精髓 第三十六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审判四人帮和林彪集团 审判 对毛泽东的评价 10 样生活。1341由于政府不再负责毕业分配,大学毕业生面对着更多 的经济上的选择。他们变得更实际,忙于谋划自己的事业,梦想 着赚钱或出国舚造。他们没有时间为政治原因去参加游行和示 威。1342 人们憎恶任何舓会大动乱,例如文化革命,或导致舓会和经 济的大混乱的臺序破坏,就像共产党垮台后俄罗斯所出现的那 样。他们不主张在中国以暴力推翻共产主义体臸,但主张内部和 平变革,使它能更清醒、更敏锐地应付时代的挑战。1343通过微小 进步的累积过程,一个更自由的政治臸度最终一定会出现。他们 希望中国融入到世界主流之中。 他们对香港回归、中国成为区域强国,以及到 2020 年将成为 令人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国而感到骄傲。他们赞成与台湾和平统 一,但不要舔时间表。他们相信时间会站在他们一边,最终这两 者会变为一体。 中国舓会已变得越来越富裕,尤其是在大城市、沿海地区和 南方。领导层将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日趋文明的舓会里那些 新生中产阶级的压力。新的富裕阶层——企业家、金融家、投资 人、计算机大亨、公司经理和商业巨头——会要求更大的政治参 与和法治,同时也会要求立法和预算上的发言权。政府将被迫在 一定程度上给予言论、集会、出版的自由和宗教信仰、创作、艺 术表达及地方选举的自由。通过静悄悄的和平演变,一种中国式 的、有节臸的民主政体将应运而生。如果它是某种类似 1919 年五 四运动以来学者和政治家们所追求的那种政体——中西文化精 华的结合,完全现代化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一定会 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 参考书目 1.Baldwin, Frank (tr.) The Japan That Can Say No (New York, 1991) 2.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1341 1342 1343 Seth Faison,"China Lets 100 Howers Bloom,in Private Life," The New York Times,June 23,1998. Elisabeth Rosenthal,"China's Leading University Celebrates and Ponders," The New York Times,May 5,1998. Shen Tong,"The Next Generation," The New York Times,Sept.2,1992. 1006 China (New York, 1997) Brown Lester R.,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New York 1995) 3.Bullard, Monte R., The Soldier and The Citizen,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Taiwan's Development (Armonk, N.Y., 1997) 4.Bunima, Ian, "Taiwan's New Nationalists," Foreign Affairs, July/Aug 1996, 77-91 5.Cabestan, Jean-Pierre, "Taiwan's Mainland Policy: Normalization, Yes;Reunfication, Later,"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260-1283 6.Chan, Ming K "The Legacy of the British Administration of Hong Kong: A View from Hong Kong."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 1997, 567-582 7.Chang, David Wen-wei, and Richard Y Chuang, The Politics of Hong Kong Reversion to China {New York 1998) 8.陈子明、王军涛: 《解除中国危机》(Ontario, Canada, 1996)。 9.Cheng, Joseph Y S., and Jane C Y Lee, "The Changing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Bureaucrats in Hong Kong's Transi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 1996,912-937 10.China: 2020 (Washington DC 1997) 11.China's Military in Transition, 14 articles on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1996 12.Ching Frank, "Misreading Hong Kong."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1997, 53-66 13.Cooper, John F" The Taiwan Political Miracle: Essays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Elections, and Foreign Relations (Lanham, Md., 1997) 14.Chu, Yik-yi, "Tung Chee-hwa and His Challenges: A Look at Hong Kong's Lasi Colonial Days December 1996-June 1997," Asian Perspective, Vol 22, No 2, 1998, 169-191 15.Glough, Ralph, Reaching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Boulder, 1993) 16.——,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ike Taiwan Strait? (Lanham» Md.,1998) 17.Cohen, Warren I., and Li Zhao (ed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Reversion (New York, 1997) 18.Davis, Michael C (ed.),Human Rights and Chinese Values: Legal, 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Hong Kong, 1995) 19.Deng,Yong,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in 1007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1998, 308-329 20.——,and Fei-Iing Wang (eds.), 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 China Views the World(Lanham, Md‖ 1999) 21.Dimbleby, Jonathan, The Last Governor: Chris Patten and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 (London, 1997) 22.Ding, X L., The Decline of Communism in China: Legitimacy Crisis, 1977-J989 (Cambridge, 1994) 23.Erlanger, Steven, "China Payoff: New Respect, New Status" The New York Times, Oct 31, 1997 24.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Stanford, 1996) 25.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1989, 3—1B 26.GaUagher, Michael G.,"China's Illusory Threa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94, 169-194 28.Gilley, Bruce, Tiger on the Brink: Jiang Zemin and China rs New Elite (Berkeley, 1998) 29.Gold, Thomas B., "Taiwan Society at the Fin de SiecleT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091-1114 30.Goldman, Merle,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Deng Xiaoping Era (Cambridge, Mass., 1994) 31.Haass, Richard, "Fatal Distraction: Bill Clinton's Foreign Policy" Foreign Policy, Fall 1997, 112-123 32.He, Baoga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hina (New York, 1996) 33.Hood, Steven, J., 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Boulder,1996) 34.Howe, Christopher, ―The Taiwan Economy: The Transition to Maturit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ts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1171-1195 35.许家屯:《许家屯香港回忆录》 (台北,1993),共 册。 36.黄硕风:《综合国力论》(北京,1992)。 37.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ew York, 1997) Hunt, Michael H., The Genesis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 (New York,1996) 38.Huntington, Samuel E,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1996) 39.Kemenade, Willem van, China, Hong Kong, Taiwan, inc The 1008 Dynamics of a New Empire (New York, 1997) Kristof, Nicholas D,,"The Real China Threat,"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Aug 27, 1995 40.——:―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Nov.Oec 1993, 50-74 41.——,and Sheryl WuDunn, China Wakes: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a Rising Power (New York, 1997)。 42.Lardy, Nicholas R.,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C., 1998) 43.Lau, C K.,Hong Kong、Colonial Legacy (Hong Kong, 1997) 44.Lees, Francis A., China Superpower; Requisites for High Growth (London,1997) 45.Leng, Tse-kang, The Taiwan-China Connection: Democracy and Developemnt 46.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1996) Lewis, John Wilson, and Xue Litai,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The Politics of Force Modernization in the Nuclear Age (Stanford, 1994) Li, Cheng, Rediscovering China: Dynamics and Dilemmas of Reform (Lanham, Md., 1997) 47.Lieberthal, Kenneth,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1995) 48.Liu, Shuyong, ―Hong Kong: A Survey of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Fast 150 Years;‖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 1997, 583-592 49.Mann, Jim, "A Confident China No Longer Wants America's Military Muscle in Asia," Los Angeles Times, Aug 7,1995 500.——,"Clinton's Asia Policy Puts China First," Los Angeles Times, March 18, 1998 51.Marsh, Robert M.,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Social Change in Taipei, Taiwan Since the 1960s (Armonk, RY.,1996) 52.McLarren, Robin, Britain's Record in Hong Kong (London, 1997), 53.Meyers, Ramon H.,"A New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 The Chia Quarterly, Dec 1996, 1072—1090 54.Munro, Ross H.,"Eavesdropping on the Chinese Military: Where It Expects War Where It Doesn't," Orbis,Summer 1994, 355—372 55.Naisbitt, John, Megatrends Asia (New York, 1996) 56.Nathan, Andrew, China's Transition (New York, 1997) 57.Nye, Joseph S Jr.,―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net‖ Foreign Affairs, July/Aug 1995, 90-102 1009 58.Overholt, William H., The Rise of China ;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 (New York, 1993) 59.——,"China After Deng"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1996, 63-78 60.Patten, Christopher,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Asia (New York,1998) 61.Pei, Minxin,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Mass.,1994) 62.Perry, William J., "Defense in an Age of Hope," Foreign Affairs, Nov./Dec 1996, 64—79 63.Porter, Jonathan, Macau the Imaginary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1557 to the Present (Boulder, 1996) 64.Robinson, Thomas W., ―America in Taiwan's Post-Cold War Foreign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340-1361 65.——,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Oxford, 1994) 66.Ross, Robert S.,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7, 18-32 67.Salisbury, Harrison E.,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 (New York, 1992) 68.Shambaugh, David,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J972-J990 (Princeton, 1993) 69.—— ,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all 1996,180-209 70.——,"Exploring the Complexitie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045-1053 71.——,―Taiwan's Security: Maintaining Deterrence Amid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284-1318.‖ 72.Shipp, Steve,Chin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Portuguese Colony's Transition to Chinese Rule (Jefferson, N.C, 1997) 73.Sutter, Robert G., US Policy toward China (Lanharn, Md.5 1998) 74.Thorton, Arland, and Hui-sheng Lin, 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Taiwan (Chicago, 1994) 75.Tien, Hung-mao, and Yun-han Chu, "Building Democracy in Taiwan,"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6, 1141-1170 76.Tsang, Steve, Hong Kong: An Appointment with China (London, 1997) 77.——,(ed.), In the Shadow of China: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Since 1949 (Honolulu, 1994) 1010 78.Tucker, Bernkopf, Taiwan, Hong Kortg, and the United States, J945-1992 (New York, 1994) 79.Tyson, Laura D'Andrea, ‗Trade Deficits Won't Ruin U.S."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4, 1997 80.Wang, Gungwu, The Chinese Way: China'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slo, 1995) 81.Wang; Shaoguang, "Estimating China's Defense Expenditure: Some Evidence from Chinese Sources,"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 1996, 889-911 82.Welsh, Frank, A Borrowed Place;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New York, 1996) 83.White, Gordon, Judy Howell,and Shang Xiaoyuan,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Oxford, 1996) 84.Whiting, Allen S,,"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1995, 295-316 85.Wilson, Dick, China, the Big Tiger: A Nation Awakes (London, 1996) 86.Wu,Harry, with George Vecsey, Troublemaker: One Man *s Crusade Against China's 87.Cruelty (New York, 1996) Wu, Hsin-hsing, Bridging the Strait: Taiwan, China and the Prospect for Reunification (Hong Kong, 1994) 88.Yahuda, Michael, Hong Kong: China's Challenge (New York, 1996)。 89.Zhao, Quansheng,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 (Hong Kong, 1996) 1011 附: 作者简介 徐中约 (Immanuel C.Y.Hsü,1923—2005) 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著作严谨,专长中国近代 外交史。1946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 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 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中 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 年》 (哈佛,1960) 《伊犁危机: 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 年》 (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 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其经典力著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中国近代史》由于政治原因在大陆为洁本(删减本),香港中文大 学于 2005 年推出第 版。1971 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 的 学 术 评 议 会 遴 选 徐 教 授 任 “ 研 究 讲 座 ” ( 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1998 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伟 伦讲座教授。 1012 徐中约:一个被冷落的史学大家 《新京报》 一、400 年:现代中国重生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拉长近代中国跨度 近日,华裔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 教授徐中约的名著《中国近代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本书英 文本的初版 1970 年在美国问世,第二年获得了美国加州“共和奖”, 此后每五六年有一新版,2000 年完成第六版。1978 年牛津大学出版 社纪念建社 500 周年(1478-1978)发表的文告中,列举了几十本名 著,本书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中国近代史》仍是美国本科学生 学习中国近代史必读的教科书。 通常我国学界的“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百余年间的历史,而这部近代史却是从 1600 年到 2000 年,长 达 400 年。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学界对此有多种意见。大多数主张以鸦片战 争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有人以明清之际为起点。本书对 1600 年 到 1800 年间内政外交的发展进程做概括性的探讨,将为我们正确地 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尽管时间跨度长达 400 年,实际 上,本书重点描述的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段近代史,即鸦片战争直到 1949 年的中国。正是在这 100 多年里,中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徐中约先生已于 2005 年去世。鉴于他在海外汉学界的重要地位 和本书在海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港浸会大学联合 国际学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前教授、文学院前院长郭少棠,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茅家琦,两人在徐中约生前都 和他有交往。其中,郭少棠曾为本书繁体版作序,而茅家琦是本书审 校者之一。 二、徐中约在寻找一个新的史学出路 ●受访人: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前教授) 徐中约教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香港去美国念历史的,师从费正 清、杨联升、赖肖尔、兰格和叶理绥等人。其中,费正清和杨联升是 美国研究中国历史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研究中外关系的,一个 是研究社会史的。和徐中约先生一起在哈佛求学的包括余英时先生、 周策纵先生等,他们差不多都是在这个时候,跟随美国最重要的汉学 1013 家读书,然后留在美国发展。他们是二战以后中国人到美国汉学界发 展的第一批人中的代表。 如果要讨论徐中约先生著作的价值和意义,一定要把它放在史学 史的角度,否则没有什么意义。徐中约先生那个时候学术研究所针对 的问题,是要改变美国汉学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方面存在的问 题。一方面是美国汉学界一直以西方为中心。他们认为,从 19 世纪 末期到 20 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源流在西方帝国主义,西方列 强侵略中国对中国的冲击。这是一个挑战,他们站在西方中心的角度 来看,这是对中国好的。用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这个理论来看, 文明的发展是要经过挑战和回应的,它的背后是达尔文主义,“适者 生存,优胜劣汰”。如果你不能回应这个挑战,你就会被淘汰。以费 正清为代表的美国汉学界,也是根据挑战与回应这个理论来替清朝— —中国跟西方接触的时候来定调的。西方的帝国主义有不好的地方, 但是,它是来冲击中国,让中国回应,然后有一连串的发展。徐中约 研究中国历史,然后接触中外关系,是希望改变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 理论。把中国放在一个国际社会的大家庭中,与其它国家具有同等的 地位,但他并不是完全反对费正清这个说法,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费正清的这种观点是有意义的。徐中约是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认 为西方中心论的汉学观点是需要修改的。不是说西方对我们有利,就 忘记了它们对中国的影响。 另一方面,费正清汉学中心的研究用了一个王朝概念,自汉唐以 来,中国建立了所谓“天朝”的观念,朝贡体系的制度。整个社会、 历史环境都变了,中国还不知道。所以,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进入中 国,中国没有找到、看到一种好的路来跟西方新的力量来接触,碰到 了这样的困难。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是从一个宏观的社会、 经济、历史、文化的整体视角去讨论中国在清朝的时候走进国际社会 所碰到的困难。他是以通史的方式写出来的。 西方研究历史哲学和史学方法在过去三四十年里发展很快,后现 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冲击非常大。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写通史,写大 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学者们更倾向于微观历史,走向小历史,走向本 土历史,走向另类历史,比如社区等等。因为后现代的理论最重要的 观点就是每一个时间、空间的历史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所以你一定要 走到那个时间、空间去了解。第二点,后现代最大的特点是,研究的 对象(一般说文本)与作者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徐中约与这本书也是 一个互动的关系。由于他在费正清研究中心,要改良费正清的观点。 这本书对他来说,是一个海外华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费正清这个很 大的权威之下写出来的,这样做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每一个历史学 家都有时代的使命,这种时代的使命是通过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 1014 要评价这本书,我前面已经提到,要放在史学史的角度。第二点,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史学家通常不会轻易去写一本通史。因为通 史要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他早年在中国,后来到美国,海外一些学 者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想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普遍的,在中国还 是以唯物史观看历史问题,而其它地方是以不同史学的理念,不同史 学的位置来看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可以综合的、调节的可能?这是 徐中约的另外一个意愿。因为在后现代史学中研究有一个潮流,英文 叫做 negotiation(谈判),就是说,研究历史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因为史学研究是相当有主观性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自己的主观标 准。所以,讨论历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谈判、协调。徐中约这本书提 出来的是一种谈判的,希望大家去寻找一个可以协调的,对于中国近 代史观念的评价,当然,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来看,成功不成 功很难说。但是,无论如何,《中国近代史》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经 典。在这个经典的书里面,他要尝试去寻找一种综合、协调的想法。 这是他主观的意愿,也是一个历史学家跟他的文本之间的互动,寻找 一种新的出路。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三、徐中约兼有实证和思辨之长 ●受访人:茅家琦(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新京报:虽然徐中约先生在海外享有盛誉,国内读者都比较陌生, 请您介绍一下他的经历。 茅家琦:徐中约 1923 年在上海出生,1946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后来到哈佛大学读研究生,1954 年获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任教,做过历史系主任,长期在这里工作。1971 年,由 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为“研究讲 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这是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改革开放初期他回国探亲,我在南京大学接待过他。 新京报: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史》兼具中西史学和社会科学的 精神,具体所指是什么? 茅家琦:徐中约的本科是在燕京大学念的,当时燕京大学的历史 系是很强的,尤其注意实证,考证。徐中约在燕京接受了中国传统史 学方法的训练,基础打得很牢固。到了哈佛大学以后,又接受了费正 清学派研究方法的训练。他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徐中约既有良好的 实证功夫,又有很强的思辨能力。这使得他的史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个 人特点。 在内容上,他在海外看的书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看了很多西 方关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著作。所以,在内容上,徐中约结合了中国 1015 和西方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成果。应该说,徐中约的经历对其史学 风貌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新京报:你认为《中国近代史》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 茅家琦:作为一本教材来看,它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分析问题比 较实事求是,没有极端的地方。另外,它吸收了西方关于中国近代史 的观点,也反映了中国内地 1949 年初版的同类著作中的一些观点。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成果,而且有自己的看 法。我认为,他的这些看法比较有根据,比较求实。作为一本教材来 看,它无疑是极其优秀的。如果把它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来看,他的学 术创造性就没有那么突出。 我在这本书中讲过,徐中约基本是一个进化论的信仰者,但是他 也肯定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第二,因为内地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史的 分期有不同观点,他赞成以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又主张近 代史教科书应该从明清交替时期写起,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近代中国的背景。第三,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国内史学界普遍关心 的问题,他认为是“半殖民地国家”,但是,在具体论述的时候,又 与国内史学界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致吻合。第四,在一 些具体事件的论述上,作者力求全面和实事求是,避免了简单化的倾 向。比如对于同治中兴和义和团运动的评述都是这样。 新京报:在摆脱西方汉学对于近代中国的解释方面,徐中约先生 做了哪些努力? 茅家琦:他接受了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的影响,但又不完全赞 同。他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背景,所以近代史要从明清 交替写起,强调中国历史本身对近代史的影响。他不是从概念和框架 出发,他有他自己的框架,但是从事实出发的。 新京报:在内地、台湾以及海外的近代史研究中,我们总能看到 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及各地学者受地域局限所具有的固有观念的束缚, 你认为徐中约先生是否具有同样的局限?为什么? 茅家琦:从《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来看,徐中约对于各地学者的 近代史著作都有研究,但是他纳入了自己的理解、分析和思考。我认 为,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和内地学者比较接近,只是讲法上有些不 一样。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徐中约先生所表达的“折衷调和的历史观”? 他的调和是否成功? 茅家琦:我认为,徐中约先生在本书中表达出来的一些个人观点, 还是很值得研究的。 新京报:徐中约先生说,“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中国可以被看 作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而美国则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身。它们以前 1016 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碰撞。通过影响、融合和适应,这种碰撞既可以使 原有文化扭曲变形,也可以使原有文化得到充实提高。只要双方和平 共处、容忍差异、增进协调和谅解,就会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和平昌 盛的新纪元。”如果以一位史学家对另一位史学家观点的看法而论, 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徐先生是否过于乐观? 茅家琦: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我同意徐先生的这个看法。但是, 从现实政治问题来看,很多问题就很难讲了。 1017 贺卫方:一国两版 ——或“肢解名著,情何以堪?” 旅美历史学家徐中约先生的经典著作《中国近代史》终于被翻译 成中文,并且在香港和大陆分别出版繁体字版和简体字版(计秋枫、 朱庆葆译,茅家琦、钱乘旦校,徐中约审订。繁体版由香港中文大学 出版社出版,简体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我在多年前搜集林 则徐翻译国际法相关资料时,曾拜读过徐先生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 大作,看到《中国近代史》中文版出版,译校者足够专业,而且又是 作者亲自审订,就毫不犹豫地掏出六十余元买了一本。 回来后翻阅,看到书前有出版者署名的一篇“出版前言”,其中 说“作者浸淫西方学术多年,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及批评标 准与我们不尽相同。经版权所有者授权,我们对本书的一些内容进行 了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其不妥之处还请读者见谅。”于是就对比 了一下不同版本。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本来的四十二 章,居然遭到大砍大杀,只剩下二十九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个十年”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中国重入国际社会”,中间近三十 年的历史完全删除殆尽! 整章连片地砍杀之外,还有不间断的字句删改。下面是作者全书 最后一节“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的一部分,我用红色字标出删改的 部分(阿劲注:黑白打印,加粗部分即为原文红色部分),可以看出 这种所谓“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到了怎样令人震惊的程度。 如果中国经济按年增长率 8%的速度持续下去,到 2020 年它的经济力量可能变成世界第一。在政治上,中国政府正 在寻求用一种结合的哲学取代行将朽木的共产主义意识形 态【改为“一种统合的哲学”】。这种哲学看起来应类似一种 包含着传统儒学、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少许反映历史上 王朝观念的“大中华主义”】所组成的混合体。与此同时,为 了保持经济势头的强劲,政府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并 实施那种新型买办式的、以利润为中心的准资本主义】。对 于不能盈利的国有企业,政府将出售给私人股东;为鼓励个 人购买住房,政府通过抵押贷款予以资助。军事上的投入也 一直在稳步【合理】进行,使中国在国际政治中不失为一支 重要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组织变成了执政的政党。它 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并提高中国的 1018 国际地位。【它不再宣扬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不 再推崇第三世界的立场,而是渴望将中国提升到第一世界的 前列。的确,追求财富、权势和国际尊敬,已经取代了对马 克思主义乌托邦的理念。】 【经由十五届党代会(1997 年 月)和全国人大(1998 年 月)所选定的党和政府领导人,大部分都是年纪更轻、 教育程度更高的都市化的技术官僚。前四位领导人:国家主 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总理朱镕基、人大委员长李鹏, 都是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在二十一世纪将 中国带入科学和资讯新时代。 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已大大放松,但依旧戒心十足地保 持着它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任何异议都是不允许的。一些异 见人士在经过了长期刑罚以后以“保外就医”的理由驱逐到国 外;宗教迫害依然存在。】 民众对此有何看法?【他们对缺乏政治自由感到遗憾, 但还是接受了这是为换取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代价。他们 觉得生活总的来说要比 1949 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任何一 段时期都自由得多。】他们有了选择工作、伙伴和居住的自 由,可以购买汽车、旅行,生活水平确实得到大大提高。在 过去,许多休闲享受被禁止,现在则听凭自便。他们普遍持 有乐观的看法,认为自己的国家注定要起飞,明天的生活会 更美好。他们渴望像其它文明国家居民那样生活。由于政府 不再负责毕业分配,大学毕业生面对着更多的经济上选择。 【他们变得更加实际,忙于谋划自己的事业,梦想着赚钱或 者出国深造。他们没有时间为政治原因去参加游行和示威。】 人民憎恶任何社会大动乱,【例如文化大革命,】或导致 社会和经济的大混乱的秩序破坏,就像共产党垮台【改为“苏 联解体”】后俄罗斯所出现的那样。他们【不主张在中国以暴 力推翻共产主义体制,但】主张内部【和平】变革,使它能 更清醒、更敏锐地应付时代的挑战。通过【微小】进步的积 累过程,一个更自由【改为“美好”】的政治制度最终一定会 出现。他们希望中国融入到世界主流之中。 他们对香港回归、中国成为区域强国,以及到 2020 年 将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国而感到骄傲。他们赞成与台 湾和平统一,但不要设时间表。他们相信时间会站在他们一 边,最终这两者会变为一体。 1019 中国社会已变得越来越富裕,尤其是在大城市、沿海地 区和南方。【领导层将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日趋文明 的社会里那些新生中产阶级【改为“层”】的压力。新的富裕 阶层――企业家、金融家、投资人、电脑大亨、公司经理和商 业巨头――会要求更大的政治参与和法治【,同时也会要求立 法和预算上的发言权。政府将被迫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言论、 集会、出版的自由和宗教信仰、创作、艺术表达及地方选举 的自由】。通过静悄悄的和平演变【改为“改革”】,一种中 国式的、有节制的民主政体将应运而生。如果它是某种类似 1919 年五四运动以来学者和政治家们所追求的那种政体―― 中西文化精华的结合,完全现代化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 色――它一定会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 我的疑问是,这样的删改法,果真得到了原著版权持有人牛津大 学出版社同意了么?徐中约教授已于 2005 年去世,简体字版标注他 审订,这种删改歪曲难道都经过他的审订?假如作者审订的只是未加 删改的香港版,我想问两位负责校对的著名历史学家,对于如此篡改 的作品,你们怎么可以在这种面目全非的版本上说经过作者审订?作 为尊重事实的基本史德,你们为什么不利用各种可能的场合(例如接 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告诉读者,这个译本是一个许多章节都经过删 改,以至于引用时必须参照香港版或者英文版的版本?据今年 月 日《新华日报》报道,本译本“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国家图书馆居然如此鼓励这种肢解阉割式的译本(报道说“文津奖评 审委员会对中译本给予了充分肯定”),还有没有最基本的学术精神 与文化立场? 1020

Ngày đăng: 26/01/2022, 14:36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