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106 287 0
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基于 2011 版新标准的 标点符号用法研究 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丁菁 DING J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PEKING UNIVERSITY 2011 基于 2011 版新标准的 标点符号用法研究 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丁菁 DING J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双学位硕士(研究)毕业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 felt grat itude to my supervisor from Peking Universit y, Professor Shen Yang ( 沈 阳 教 授 ) for his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insight ful supervision throughout my three years of study.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supervi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Professor Wang Hui( 王 惠 教 授 ) , for her instructive teachings and helpful advice when I spent my one semeste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09 and also for her patience in replying my emails ever since I came back to PKU. My sincerest thank goes to Peking University , for award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during my M. A. study. I would also like to dedicate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rom NUS and PKU for accept ing my applicat ion for this double M. A. research programme. Many thanks also to many other teachers from both National Universit y of Singapore and Peking Universit y, for their encouragements, percept ive remarks and suggest ions in relat ion to the writ ing of this thesis. Not forgetting my dearest family and friends who have given me uncondit ional support and care which made the complet ion of this thesis possible. My special thanks go to my good friend, Wang Qi and Wang Fang for their kind and useful help. I also owe a great debt of thanks to all my friends at both universit iesr, for their constant concerns and moral support. I 基于 2011 版新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新版《标点符号用法》,针对目前标点符号使用的状况, 就 标 点 符 号 的 定 义 、形 式 和 具 体 用 法 进 行 了 对 比 和 整 理 。在 研 究 过 程 中 , 不仅紧扣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与传统标点符号的用法的不同点,而且提出 了标点符号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拓宽了标点符号研究的视野。不仅研究 了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规范问题,还提出了语体角度标点符号的分布问 题,以及将网络语标点符号的用法纳入了研究范围。 过去的《标点符号用法》版本存在着一些不完整的地方,如破折号 和 省 略 号 的 用 法 列 举 等 ,有 些 被 广 泛 使 用 的 用 法( 如 叠 用 叹 号 或 问 号 等 ) 并没有进入《用法》的规定。最新版的《标点符号用法》较好的解决了 这 些 问 题 ,想 使 用 者 所 想 ,把《 用 法 》的 规 范 化 上 升 到 了 一 个 新 的 高 度 。 文章对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中所没有提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同 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和规范问题。 标点符号的混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破折号与冒号的用法 重叠现象未见论述,本文提出,破折号与冒号在表示提示下文时,用法 上仍有差别。破折号停顿较短,上下文联系紧密,多用于提示与上文语 意联系紧密的词或单句,冒号多用于提示完整的复句或语段。 II 标 点 符 号 在 不 同 语 体 中 的 分 布 规 律 ,可 以 看 出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习 惯 , 这对规范标点符号的用法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将标点符号的分布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常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无论在任何语体 中 , 都 保 持 着 比 较 平 均 的 分 布 ; 第 二 类 我 们 称 之 为 “文 艺 性 ”标 点 符 号 , 其在文艺语体中分布最为广泛,用法多变,表达意义丰富,如破折号、 省 略 号 、 引 号 ; 第 三 类 我 们 称 之 为 “规 范 性 ”标 点 符 号 , 其 在 科 技 语 体 与 严谨的公文语体中分布较为广泛,表意严谨,用法单一,如连接号、着 重号、括号等。 网络符号属于广义的标点符号,也是新兴的符号系统。尽管如今它 并不被划分为狭义的标点符号之中,但是它的发展,对我们使用标点符 号有着很大影响。对网络符号的归类和规范,是标点符号研究的另一种 视角。 关键字:标点符号,规范化 III 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Ding Jing Chinese Philology Directed by Shen Y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version of The Usage of Punctuat ion, and the recent situat ion of it s using, the article compares and works up with punctuat ion definit ion, form as well as specific usage.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the article not only links to the punctuat ion differences of new and tradit ional ones, but also points out new problems of punctuat ion and broaden the view of its research. Past "Punctuation" version is not complete, such as the use of dashes and ellipses list, and some widely used usage (such as the stack wit h an exclamat ion mark or question mark, etc.) and not goes into the requirement.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Punctuation" tries its bett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n the new version of "Punctuation", art icle proposed some new perspect ives and regulatory issues which were not ment ioned in order. Mix of punctuat 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roblem. Dash is for closely above semant ic word or single sentence, a colon is used to prompt a complete re-sentence or discourse. Punctuat ion in various st yl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ab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se of punctuation, which regulated the use of punctuation has certain instructive. Punctuat ion symbols belong to a broad network, but also the emerging system of signs. Alt hough it is not now being classified as among the narrow punctuat ion, but its development, w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use of punctuation. The classificat ion of network symbols and norms, is the punctuation marks of another perspect ive. IV Keywords: Punctuation, Standardizat ion V 目录 第 一 章 国 内 外 研 究 综 述 ..................................................................................... 1 一 、 国 外 的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从 规 范 性 进 入 真 正 的 描 写 阶 段 .......................... 1 1.1 理 论 语 言 学 视 野 下 的 标 点 符 号 ....................................................... 3 1.2 计 算 语 言 学 视 野 下 的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8 1.3 认 知 与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12 1.4 翻 译 与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13 1.5 标 点 符 号 的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 16 二 、 国 内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概 况 ..................................................................... 18 2.1 三 个 时 期 的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18 2.2 从 三 个 方 面 对 标 点 符 号 的 研 究 工 作 .............................................. 21 第 二 章 本 文 研 究 的 标 点 符 号 范 围 及 语 料 来 源 ................................................. 32 一 、 本 文 使 用 的 标 点 符 号 .......................................................................... 32 二 、 本 文 语 料 来 源 ..................................................................................... 32 第 三 章 2011 新 标 准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与 95 版 对 比 及 改 进 .............................. 33 3.1 增 补 了 95 版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中 的 部 分 规 定 ..................................... 33 3.2 删 减 了 一 些 重 复 用 法 ........................................................................... 51 3.3 标 点 符 号 混 用 现 象 的 解 释 说 明 ............................................................ 54 3.4 规 范 了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细 则 ................................................................ 61 3.4.1 用 于 标 题 和 图 表 说 明 时 , 末 尾 不 用 句 号 ..................................... 61 3.4.2 标 点 符 号 连 用 的 规 则 .................................................................. 62 3.4.3 标 点 符 号 使 用 位 置 细 则 .............................................................. 69 3.5 小 结 ..................................................................................................... 76 第 四 章 值 得 注 意 的 用 法 和 现 象 ........................................................................ 77 4.1 未 列 举 的 标 点 符 号 混 用 现 象 ................................................................. 77 4.1.1 破 折 号 与 冒 号 的 混 用 现 象 ........................................................... 77 4.1.2 破 折 号 与 省 略 号 的 混 用 现 象 : 表 示 象 声 ..................................... 80 4.1.3 着 重 号 和 表 强 调 作 用 的 引 号 的 混 用 ............................................ 80 4.2 有 关 标 点 符 号 的 语 体 研 究 .................................................................... 81 4.3 新 兴 的 网 络 符 号 .................................................................................. 85 4.4 小 结 .................................................................................................... 91 总 结 ................................................................................................................. 93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95 中 文 书 目 ................................................................................................... 95 英 文 书 目 ................................................................................................... 99 VI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标点符号研究:从规范性进入真正的描写阶 段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一直被认为是书面语的副产 品,对其的研究基本只停留在规范化的程度。在近二十年来,西方对标 点 符 号 的 研 究 视 角 和 热 情 有 了 巨 大 的 飞 跃 和 进 步 。从 1980 年 至 今 ,国 外 标点符号的研究从规范进入了描写阶段,逐渐侧重于解释标点符号的合 理性及其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这 一 改 变 由 Nunberg 的 专 著( 1990)作 为 开 始 标 志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有三篇博士论文 1 和一部学术著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标点符号研究 的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构建起了研究框架。 最 早 起 对 标 点 符 号 作 出 描 述 性 解 释 的 是 Meyer( 1983)的 博 士 论 文 。 论 文 主 要 论 述 标 点 符 号 在 美 国 英 语 1 中 的 结 构 性 用 法 。Meyer 将 标 点 符 号 分 为 两 类 : 分 隔 符 号 ( 如 句 号 、 冒 号 ), 包 围 符 号 ( 如 破 折 号 、 括 号 )。 论文选用希朗语料库中的样本,这是第一篇使用语料库从语言学角度对 标点符号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 Levinson( 1985)的 博 士 论 文 主 要 从 历 史 规 定 性 角 度 对 标 点 符 号 进 行 研究。作者认为,应该以标点符号的实际分布来制定标点的使用规则, 1 关于本文中提到的英文文献问题,限于视野,很多英文文献转引自孙坤《当代国外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 特 此 致 谢 。 1 提 出 要 区 分 语 法 句 子 与 书 写 句 子 。他 指 出 传 统 的 “标 点 标 识 句 法 ”和 “句 子 决 定 标 点 ”的 观 点 是 错 误 的 ,在 句 法 结 构 和 细 化 标 点 规 则 的 基 础 上 ,把 书 写 句 子 视 为 一 个 “信 息 群 ”,根 据 信 息 链 接 把 语 言 单 位 放 到 正 确 的 位 置 上 , 其中标点符号是连接这些单位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作者用具体的语言 事 实 来 阐 述 标 点 符 号 如 何 实 现 “信 息 打 包 ”( informat ion packaging) 的 功 能,使标点符号研究获得了更大空间。 Jones( 1996)的 博 士 论 文 从 计 算 语 言 学 入 手 ,采 用 了 当 代 语 言 学 理 论去研究标点符号。作者在论文中将标点符号的研究范围拓展到计算语 言学之外,综合了标点符号研究的各种方法,把标点符号理论研究提高 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 这 三 篇 博 士 论 文 发 表 期 间 , Nunberg 的 专 著 ( 1990) 标 志 着 从 语 言 学 角 度 研 究 标 点 符 号 的 时 代 正 式 到 来 。Nunberg 建 构 了 “语 篇 语 法 ( ” text grammar)这 个 概 念 ,认 为 语 法 体 系 应 该 分 为 词 汇 语 法 和 语 篇 语 法 。词 汇 语法是为了解决两个标点符号之间词汇表达而建立的,而语篇语法意味 着 通 过 这 些 标 点 符 号 把 词 汇 连 接 起 来 形 成 语 篇 。 Nunberg 的 核 心 理 论 有 “消 化 ”( absorption) 和 “变 相 ”( transposition), 通 过 这 两 个 理 论 来 探 讨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规 则 与 其 规 律 ,概 括 出 标 点 符 号 变 化 有 四 大 规 律 :改 变 、 扩 张 、融 合 、提 升( alternat ion,expansion,interrat ion,promotion)。他 提 出 了 存 在 于 话 语 层 次 的 标 点 , 并 从 “自 然 语 言 生 成 ”的 角 度 对 标 点 符 号 进行了阐释。他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标点符号。 这 一 系 列 完 整 的 标 点 符 号 理 论 的 诞 生 ,尽 管 还 有 些 盲 目 和 杂 乱 无 章 , 但对语言学视野下的标点符号研究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潜力。 2 1.1 理 论 语 言 学 视 野 下 的 标 点 符 号 在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介入下,学者们运用语言学的思维、方法和理 论去研究标点符号,使标点符号研究展现出多方面的魅力。现将这些研 究成果整理成如下六个方面: 1、 标点符号与音韵研究 传统的标点符号研究,认为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仅是部分担当起了 音韵和节律的功能,而新研究揭示出标点符号对音韵有着与众不同的功 能 。 Chafe( 1988) 通 过 大 量 的 试 验 证 明 了 标 点 与 音 韵 的 关 系 。 他 认 为 , 书 面 语 中 有 “隐 性 音 韵 ”, 可 以 刺 激 读 者 和 作 者 的 想 象 力 , 标 点 符 号 会 使 这 些 隐 性 音 韵 更 加 鲜 明 。Bolinger( 1989)调 查 了 说 话 者 的 音 调 与 语 法 的 关系。他发现音调和语法在语用上是独立的,尽管这种独立并不严格。 他认为,标点能够使音调明晰,但在书面语中即使标点存在,语音信息 也 可 能 会 丢 失 。 标 点 与 音 调 的 关 系 在 Cruttenden( 2002) 认 为 , 至 少 英 语 语 法 中 的 句 子 类 型 把 标 点 符 号 与 音 调 紧 密 的 联 系 到 了 一 起 。Quirk 等 人 提出了四种模式来研究连接,把音律和标点符号作为与语法、词汇等并 列 的 一 种 衔 接 手 段 , “我 们 听 到 话 语 时 , 便 会 自 动 联 想 到 那 些 音 律 特 征 , 这就会有助于辨清其句型,而我们看文章时就得借助视觉符号(标点符 号 )来 创 造 出 这 样 的 音 律 特 征 ”( Quirk ,1985)。Kim 和 Woodland( 2001) 分析了语音录入后自动标点符号的问题,提出通过使用一种综合系统使 音韵在自动标点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2、 标点符号与形态研究 单 词 与 单 词 分 开 得 益 于 单 词 间 的 空 隙( 广 义 上 的 标 点 ),众 多 标 点 符 3 号在单词的形态上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大体上可以把标点符号分成 单词层次的标点符号和高层次的标点符号。单词层次的标点是指在单词 内部使用的标点符号,而高层次是指其余的标点。其中表示话语引用的 引号、括号、方括号的高层次标点位于空隙和单词左边,其余高层次标 点符号则放在空隙和单词的右边。单词内标点符号主要有连接符,撇号 以及其他有特殊用途的标点。连字符又包括软连字符和硬长连字符:软 连字符主要在书写换行时使用,硬长连字符主要指词汇连字符,这类词 在复合词和短语连接成词上非常普遍。撇号可以表示属格的、缩写的和 分 类 的 。 如 Jim’s (属 格 ), can’t( 缩 写 ), 1980’s( 分 类 )。 分 隔 号 也 可 以 起 到 形 态 的 作 用( 如 and/or)等 。Min( 1996)考 察 了 标 点 符 号 在 并 列 合 成词中的地位,指出标点符号可以消除其中的歧义,起到句法和语义功 能。 3、 标点符号与句法研究 传统的句法研究既是研究如何将词汇连接成语句,标点符号是词与 词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小句与小句之间都可能出现的存在,因此标 点 符 号 也 会 影 响 句 法 研 究 。 Hill 的 硕 士 论 文 ( 1996) 研 究 了 标 点 符 号 如 何 从 各 个 方 面 影 响 书 面 语 句 的 结 构 性 处 理 。 作 者 主 要 以 “花 园 幽 径 句 ”为 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逗号作为句 法 信 息 的 主 要 来 源 对 句 法 分 析 有 直 接 影 响 ,这 对 任 何 分 析 模 式 都 有 启 示 。 Jones( 1996a)认 为 可 以 讲 标 点 符 号 分 为 连 接 标 点 符 号 和 依 附 标 点 符 号 , 并 在 各 种 语 言 中 验 证 了 此 类 分 法 的 普 遍 性 。Nunberg( 1990)提 出 英 语 的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使 语 篇 层 次 明 晰 化 , 把 限 制 降 低 。 Briscoe( 1996) 专 门 针 4 对 nunberg 的 标 点 符 号 的 解 释 功 能 进 行 深 一 步 的 研 究 , 他 认 为 标 点 符 号 具有句法和语义功能后才会对限制起到解释作用。时至今日,很多标点 符号的计算语言学研究都从句法分析角度来开展。因为标点符号对句法 产生影响,计算语言学需要确定标点的标识,然后进行分析。 4、 标点符号与语法研究 《 英 语 语 法 大 全 》把 标 点 符 号 列 为 附 录 ,认 为 “标 点 符 号 具 体 会 起 到 语 法 、 语 义 和 语 用 的 功 能 ”, “有 时 标 点 符 号 与 语 用 、 重 读 、 节 奏 、 停 顿 或 是 与 在 话 语 中 用 来 区 别 其 他 韵 律 特 相 联 系 ”( Quirk, 1985) 最 新 版 的 《剑桥英语语法》第一次把标点符号与其他语法项相提并论。作为普通 语法著作的一部分,其内容研究程度不深更侧重于描写和轻微的规范。 但 是 相 对 于 前 者 来 看 ,剑 桥 此 版 已 有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首 先 是 内 容 的 增 加 , 前者基本上仅在描述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后者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 以语言学的新视野去描写并部分解释了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剑桥版扩 大了标点的范围,空隙、修饰符等度纳入了广义上的标点,并称之为标 点 指 示 符 。其 次 ,主 题 内 容 从 形 态 、句 法 、语 义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描 写 论 述 , 并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标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指出了标点符号的四种 主要功能:一表明边界;二表明单位;三表示省略;四具有连接功能 ( Huddleston and Pullum 2002)。对 分 号 、 句 号 、逗 号 、连 字 符 等 都 从 语 言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5、 标点符号与语义信息 Vallduvi( 1992)中 强 调 了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看 做 由 句 子 到 话 语 中 充 当 传 达信息的角色,认为标点符号是信息打包的一种。信息可以定义为信息 5 实体能对读者的知识库进行扩充的资源,信息包是指在非真实条件下的 意 义 以 及 这 种 意 义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Vallduvi 修 正 了 “焦 点 -前 景 ”说 , 并 用 其 来 解 释 “信 息 打 包 ”中 的 差 异 以 及 “信 息 打 包 ”如 何 在 语 言 学 中 使 用 语 调、句法、形态或标点符号手段实现的,并指出这些实现方式因语言不 同 而 改 变 。 B.Say 和 V.Akman 曾 发 表 过 一 系 列 文 章 对 标 点 符 号 的 信 息 问 题 进 行 探 讨 。 他 们 采 用 话 语 表 征 理 论 ( DRT) 对 标 点 符 号 在 传 达 信 息 功 能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因此更具科学性,更有说服力。正如他们所 说 , “从 句 子 到 话 语 层 次 里 , 标 点 符 号 都 可 以 起 到 提 供 信 息 功 能 的 作 用 ” ( Say and Akman, 1997)。 标 点 符 号 在 语 言 形 态 、 语 音 、 结 构 、 语 义 等 层 次 上 都 会 带 来 大 量 的 信 息 。 (如 下 图 ) 图 1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通 过 声 调 、形 态 、句 法 、语 用 各 层 面 传 递 或 改 变 信息 Information Internati Synta Pragmati Punctuatio n Semanti Morphology 他 们 运 用 DRT 理 论 展 示 了 在 书 写 句 子 范 围 内 外 ,标 点 符 号 会 改 变 话 语 分 析 的 结 构 。 DRT 理 论 不 仅 成 功 解 释 了 前 指 、 限 定 、 失 态 等 , 还 能 对 6 计算语言学上的理论进行有效的阐释,不过这些阐释都是在解释标点符 号 的 前 提 下 进 行 的 。由 此 可 见 ,对 标 点 符 号 的 合 理 分 析 是 DRT 理 论 成 功 运 用 的 一 个 重 要 前 提 。Say 和 Akman( 1998)采 用 了 dash 作 为 标 点 符 号 的样本,从话语角度出发并给予语料库全面考察了破折号的用法。采用 了 DRT 理 论 框 架 综 合 评 价 ——在 语 言 中 的 信 息 结 构 、聚 焦 和 回 指 的 功 能 , 最 后 总 结 出 破 折 号 的 十 二 个 话 语 功 能 。 另 外 一 篇 ( Bayraktar, 1998) 以 逗号为案例来分析其信息功能,该文也是对单个标点符号进行个案分析 篇章的典范。 6、 标点符号与话语(语篇)分析 Chen( 1994) 用 语 料 库 分 析 方 法 得 出 : 汉 语 句 子 75%是 由 分 号 或 逗 号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并指出使用标点符号、成分范畴、连接因素和话 题 链 这 几 种 手 段 使 得 汉 语 分 句 能 组 成 有 意 义 的 实 体 。“标 点 符 号 的 意 义 不 是 直 接 作 为 语 言 学 的 分 支 之 一 ……标 点 的 使 用 使 语 篇 能 够 最 大 程 度 的 关 联 起 来 ,提 供 最 大 信 息 给 读 者 ”( Say and Akman,1997)。Dale 对 标 点 符 号在话语中的作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标点符号 在话语结构中起着什么样的角色?他解释了词汇标志、标点标志、图形 标志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标点符号不是明显作为词汇联系的线索,而 是时不时才会充当这种功能的。他还提出了标点在书面语中充当话语分 析信号的功能。他还提出了标点在书面语中充当话语分析信号的功能。 Dale 特 别 指 出 在 语 篇 中 标 点 能 减 弱 修 辞 关 系 ,因 为 相 同 的 标 点 可 以 用 来 表 示 不 同 的 关 系 ,并 运 用 DST 理 论 来 分 析 。他 尝 试 把 标 点 分 成 三 类 :修 辞 平 衡 、聚 合 标 记 、修 辞 标 记 。Pascual 和 Virbel( 1996)分 析 了 “篇 章 型 ” 7 标 点 符 号 ,他 们 把 一 定 的 实 体( 如 章 节 、前 言 、引 论 )视 为 “语 篇 物 体 ”, 并 使 用 “元 句 子 ”来 定 义 “语 篇 标 点 ”。而 这 种 所 谓 的 “元 句 子 ”是 基 于 由 “语 篇 标 点 ”来 区 分 这 些 “语 篇 物 体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的 单 位 和 言 语 行 为 , “元 句 子 ”可 以 是 位 置 上 的 , 也 可 以 是 印 刷 上 的 。 Quirk 等 人 已 经 指 出 了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作 为 衔 接 的 一 种 手 段 , 衔 接 是 语 篇 研 究 中 的 重 要 内 容 。 Ivanic ( 1996) 研 究 了 成 年 人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情 况 , 得 出 了 这 样 的 结 论 : 非 标 准性标点符号同那些自然叙述者所要证明的标准结构一样,都具有逻辑 性 , 因 此 非 标 准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进 入 话 语 之 中 。 Guinda( 2002) 通 过 对 60 名 大 三 和 大 四 学 生 进 行 测 试 ,认 为 标 点 符 号 对 语 篇 性 和 可 读 性 影 响 较 大 。 他 的 “语 篇 性 ”源 自 De Beaugrande 和 Dressler( 1981) 书 中 提 出 的 “语 篇 ” 概 念 。 该 书 提 出 了 语 篇 的 两 个 原 则 : “组 成 性 原 则 ”和 “调 控 性 原 则 ” 。 Guinda 在 文 中 就 是 想 考 察 标 点 符 号 是 否 具 有 这 样 的 语 篇 性 能 力 。他 采 用 了统计的办法与书中提出的原则进行对照,发现标点符号或多或少都有 这 种 能 力 。 因 为 标 点 符 号 具 有 语 篇 性 功 能 , 进 而 影 响 语 篇 的 “可 读 性 ”, 当 然 这 种 “可 读 性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与 “可 受 性 ”有 重 合 的 地 方 。 1.2 计 算 语 言 学 视 野 下 的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标点符号一直是计算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句法分析、句子切分、语 料库标注与对齐等都需要对标点符号进行特别的处理。计算语言学的标 点符号研究异彩纷呈,以下从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1、 句 法 分 析 尽管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现有的自 8 动 句 法 分 析 (synt act icparsing)系 统 都 忽 略 了 它 们 的 作 用 。造 成 这 种 现 象 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具有一致性并且不仅仅停留在直觉层面的标点符 号 相 关 理 论 。Nunberg(1990)把 标 点 符 号 看 作 独 立 的 语 言 学 子 系 统 ,与 普 通的文本语法相互分离而又相互作用的方法,成为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 和 出 发 点 。Jones(1996a)用 大 量 理 论 和 实 验 数 据 证 明 :在 长 句 句 法 分 析 中 融 入 标 点 符 号 信 息 是 有 效 的 。基 于 上 述 理 论 ,Jones (1996)提 出 了 集 成 文 法 ( integrated grammar)的 概 念 。 他 从 句 法 分 析 后 的 语 料 库 中 提 取 包 含 标 点符号的语法规则,进行了归纳、规范化处理。按标点符号的作用将其 分为两类:连接标点和依附标点。连接标点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并列关 系;依附标点则仅仅作用依附于邻近的句子成分,连接标点也可以看作 满足特殊依附原则的依附标点。在他的理论中,所有的标点符号最终都 可以看作依附于邻近句法成分之上,而并非句法上独立的个体。在自然 语 言 理 解 体 系 中 可 以 把 标 点 符 号 视 为 限 制 语 法 (constraint gram-mar)。 限 制 语 法 就 是 用 形 态 上 的 、句 法 上 的 语 法 来 分 析 语 言 的 独 立 性 。重 要 的 是 , 这样就摒弃了不适当的语法限制,减少了语义歧义,通过书写印刷特征 来简化语法分析。因此,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判定分句界限或替他类型的 界 限 。Karlsson 等 人 (1994)的 研 究 表 明 :基 本 上 所 有 的 限 定 动 词 都 放 在 标 点 之 前 ,只 有 少 于 5%的 限 定 动 词 打 破 了 这 样 的 规 则 。近 来 运 用 西 方 计 算 机语言学对标点符号的研究成果在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标注 上都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成果对中文信息检索抽取、语料库建设和中 外文自动翻译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标点 符号研究在中文信息处理里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9 2、 语 料 库 语料库已成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有很多优势。计算机语言学的标 点 符 号 研 究 ,自 然 少 不 了 语 料 库 的 帮 助 。Meyer(1983)是 第 一 个 尝 试 运 用 语 料 库 从 语 音 学 角 度 对 标 点 符 号 进 行 研 究 的 。 Garside 等 人 (1987) 对 以 NLP 为 基 础 的 语 料 库 进 行 了 概 然 (probabilist ic)研 究 。 他 们 在 叙 述 附 属 分 系统时,解释了怎样使用标点符号避免语义歧义的产生。标点符号在他 们 所 建 立 的 “语 调 自 动 分 配 ”计 划 中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 这 是 第 一 次 把 标 点 符 号 纳 入 NLP 体 系 的 研 究 。 Jones (1996a)基 于 不 同 语 料 库 对 结 构 性 标 点 符 号 进 行 了 计 算 语 言 学 式 的 分 析 。 Jones (1994: 110—20)还 使 用 了 语 料 库来分析两种不同的文本,一种是考虑到标点符号的文本,另外一种是 没有考虑标点符号的文本。两个文本分析对比后,发现标点符号的确能 在 语 法 分 析 中 起 到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同 样 Jones (1996b)还 使 用 了 经 过 语 法 分 析 的 语 料 库 (parsed corpora)来 提 取 其 中 的 标 点 符 号 , 对 其 类 型 进 行 了划分,并总结出一些规则来,试图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句法上的解 释 。 Bayraktar 等 人 (1998)使 用 了 对 单 词 不 标 识 词 性 而 对 句 子 作 句 法 注 释 的 宾 夕 法 尼 亚 树 库 (Penn Tree Bank)对 特 殊 的 逗 号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 然 后 根 据 逗 号 出 现 的 句 法 类 型 , 归 纳 出 逗 号 的 各 式 各 样 的 “结 构 性 ”用 法 。 从 这 些 研 究 可 以 看 出 , 近 年 来 有 将 标 点 符 号 纳 入 在 NLP 体 系 中 的 明 显 倾 向 。 近 来 出 现 的 文 体 测 量 (st ylometry)软 件 如 Signature、 JGAAP 和 TACTiCS 可以自动检索标点符号的分布情况,从而对比不同文本的风格。这些软 件就是基于语料库和统计技术之上而产生的。 3、 计 算 机 “及 时 信 息 ”处 理 10 Zhou 和 Zhuang (2004)分 析 了 “即 时 通 讯 ”(instant message)中 标 点 符 号 使 用 情 况 及 其 重 要 作 用 。后 来 Zhou 和 Zhang (2005)用 “启 发 式 ”的 思 路 来 研 究 建 立 “即 时 通 讯 ”的 标 点 符 号 常 规 机 制 。 标 点 符 号 在 交 际 过 程 中 代 表 了 音 韵 , 使 得 句 法 过 程 简 单 化 。 但 “即 时 通 讯 ”中 标 点 符 号 的 缺 乏 与 其 重 要 性 形 成 了 严 重 反 差 , 只 有 建 立 常 规 性 “即 时 通 讯 ”标 点 符 号 才 会 有 更 为 便 捷 的 “即 时 通 讯 ”。 因 此 两 位 作 者 提 出 了 一 些 建 立 常 规 性 “即 时 通 讯 ” 标 点 符 号 的 想 法 。Beeferman 等 (1998)从 “计 算 机 朋 客 ”(cyberpunk)的 角 度 分析了标点符号的社会功能,并设计出一个尝试回复话语的标点符号系 统 。它 会 根 据 话 语 的 语 义 信 息 ,在 将 话 语 转 换 成 书 面 语 时 自 动 加 上 标 点 。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对 语 音 识 别 技 术 和 机 器 翻 译 意 义 重 大 。 Squires(2007)在 调 查 和 统 计 基 础 上 , 对 “即 时 通 讯 ”中 男 女 使 用 “撇 号 ”的 频 率 和 变 化 进 行 了 研 究 , 结 果 发 现 女 性 在 英 语 “即 时 通 讯 ”中 使 用 的 撇 号 频 率 要 高 于 男 性 。 撇 号 在 这 里 有 情 态 和 名 词 化 两 种 功 能 。 Raclaw (2006)分 析 了 计 算 机 辅 助 通讯中省略号使用的情况。作者根据所收集的语料,认为很多省略号的 使 用 已 不 再 具 备 传 统 书 面 语 中 的 功 能 ,它 可 能 代 表 了 使 用 者 选 择 的 风 格 。 作 者 重 点 论 述 这 种 形 式 的 标 点 符 号 如 何 在 CMC 语 篇 环 境 中 起 到 独 特 的 语 言 变 体 作 用 的 。 “即 时 通 讯 ”不 同 于 过 去 的 书 写 交 流 , 应 该 更 多 从 社 会 语言学角度研究。对未标点文本的标点符号自动修复技术的发展提高了 语 音 辨 认 系 统 中 对 语 音 的 辨 认 能 力 。 Shieber 和 Tao (2003: 142—48)探 讨 了 使 用 句 法 信 息 来 提 高 基 于 HMM 系 统 的 标 点 符 号 (特 别 是 逗 号 )自 动 恢 复 文 本 功 能 。 试 验 表 明 这 样 的 方 法 可 以 减 少 大 约 20%的 错 误 率 。 11 1.3 认 知 与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现在的标点符号研究多数是从计算语言学角度出发的,主要目的是 为自然语言处理服务。而认知研究成果很少用来研究标点符号,至少可 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眼 动 -关 于 神 经 认 知 “所 有 拼 音 文 字 的 书 写 体 系 都 利 用 了 空 间 线 索 来 标 识 词 汇 单 位 ,连 在 一起的字母成为词的一部分,通过明显的空格把连贯的词分开。空格提 供 了 两 种 不 同 的 信 息 ”(Malt andSeamon 1978: 399—402)。 这 一 研 究 成 果 表 明 : 人 们 在 阅 读 时 , 眼 睛 的 “定 置 ”(fixat ion)会 把 空 格 (广 义 的 标 点 ) 作为其标志之一。我们知道眼睛在阅读时不可能一直不停,眼动一下, 中间就会有一个间歇的停顿,这个停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白 雪皑皑的野外,到处都是雪的白色,在野外的人们就容易得雪盲症。那 是因为眼睛一直处于白色之中没有间歇,眼睛一直处于这样的疲惫状态 之中,就会得不到片刻的歇息。实际上,眼睛的停顿就是为了更好的使 物象在视网膜中连贯起来。从辩证法角度来说,停顿与连接是相互转换 的,犹如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也能发挥与其相似的重要作用。典型的英语句 子一般会有三四个标点符号,而平均四到七个单词便会出现一个标点符 号 (Jones 1996)。 “很 可 能 有 这 样 的 推 论 : 读 者 阅 读 文 本 时 离 字 体 大 约 30 厘 米 远 , 他 们 通 常 在 两 到 三 个 单 词 处 眼 睛 就 有 一 个 定 置 ”(Crystal 2002)。 由 此 可 见 ,每 次 眼 动 摄 入 的 单 词 一 般 2—3 个 左 右 。根 据 Malt 和 Seamo n 的 研 究 结 果 ,眼 动 以 空 间 为 界 ,而 平 均 4—7 个 单 词 会 出 现 一 个 标 点 符 号 , 12 眼停的地方自然会落在有标点的地方。标点符号相对空格来说对视觉更 具有吸引力,更具有使眼睛间歇的引力,眼睛会很自然在此停顿。眼睛 在空格和标点符号处停顿时,文字信息已经传输到人脑,光刺激转变为 电 刺 激 和 文 字 信 息 在 人 脑 登 记 形 成 感 觉 记 忆 (瞬 时 记 忆 )。 就 在 眼 动 并 置 的间歇瞬间,人脑会主动处理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使其一部分成为 短时记忆,再加工使其成为长时记忆。我们在标点符号处的这个瞬间处 理极其重要,使信息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从眼睛的感光刺激变成信息,再 成为记忆存入大脑,使文本阅读成为可能。 2、 认 知 语 言 学 视 野 Beard (2005)第 一 次 使 用 当 代 认 知 语 言 学 理 论 来 解 释 文 学 作 品 中 标 点 符 号 表 达 意 义 和 体 现 风 格 的 机 制 。Beard 使 用 了 Coleridge 的 诗 歌 作 为 语料,重点分析他诗歌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运用了隐喻、前后景、心 理空间、象似性等原理来解释诗歌中所用的标点符号为何可以起到传达 意义,并能反映风格的作用,还对语篇语法构架中标点符号的功能和位 置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研究标点符号 的思路:如使用范畴化对标点符号进行分类,使用框架理论有效研究它 在语篇所起到的连接和语义传达的作用,使用心理空间和整合理论可以 分析其在书面语所起到的作用。总之,认知语言学的视野的确能够给标 点符号研究带来更多的东西。 1.4 翻 译 与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作为语义衔接的重要手段,翻译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转换。许多翻 13 译理论家都讨论过翻译中标点符号处理的问题,但多数研究都是翻译技 巧层面的探讨,强调不同语言体系下标点符号的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问题 及应对办法,提醒译者应注意标点符号修养,提高译文质量等。其实除 了这种主观经验式的总结,翻译视野下的标点符号强以进行系统的研究 1、 翻 译 普 遍 性 与 标 点 符 号 语料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翻译普遍性的实证研究,许多猜想得到了 证实。简单地说,翻译普遍性就是翻译文件的一些特征,是源语言到目 的 语 言 转 换 程 中 留 下 的 痕 迹 。 Baker(1993: 233—50)利 用 可 比 性 语 料 库 证明了与原语相比,翻译后的文本具有三大特征:简略化,明确化,规 范化。其中翻译中对标点符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作为翻译普遍性的体 现 , 另 一 方 面 又 可 以 反 过 来 证 明 翻 译 普 遍 性 的 存 在 。 早 在 1997 年 , Malmkjer (1997)就 发 现 安 徒 生 童 话 的 英 文 译 本 中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密 度 有 个从强到弱的阶梯性:逗号、分号、句号,其中逗号的最普遍。这与丹 麦 原 文 中 的 标 点 符 号 使 用 大 不 相 同 ,却 更 接 近 英 语 的 使 用 规 范 。后 来 May (1997)分 析 了 Virginia Woolf 的 法 文 译 本 与 William Faulkner 的 俄 文 译 本 的 标 点 符 号 转 换 。 译 者 翻 译 这 些 “现 代 主 义 ”小 说 时 , 仍 采 用 明 晰 化 和 解 释化的策略,使目标语中标点符号更加完整、规范、清楚,破坏了源语 实 验 性 的 艺 术 手 法 。 Sofia (2005)运 用 平 行 语 料 库 对 比 了 《 哈 里 波 特 》 原 文本及译者在四个不同阶段翻译的瑞典语译本,探讨翻译普遍性如何逐 渐体现出来,以及译者的素质是如何不断提高的。作者用实证性的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翻译后的文本在数量上使用更多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 的 密 度 提 高 了 ,从 而 把 句 子 变 短 了 ,句 子 总 数 增 加 了 ;与 英 文 源 语 相 比 , 14 瑞典语逗号的使用率明显减少了,逗号和分号大多被转化成句号。 2、 翻 译 风 格 与 标 点 符 号 标 点 符 号 有 着 极 强 的 修 辞 效 果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也 存 在 着 个 人 偏 好 。 在文学翻译中标点符号的处理也是比较复杂的。如何将原文的审美情趣 和 艺 术 效 果 传 递 好 ,标 点 符 号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爱 米 莉 ·狄 金 森 的 诗 标 点 使 用灵活,尤其偏爱破折号、问号与感叹号。在翻译中应该尽量保持诗歌 的意象以及原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根据译入语的标点符号使用规 范做适当调整。此外,语料库语言学为译本比较、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了 有效的研究工具。研究者可以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源语文本和与目 的语文本中标点符号的数量、类型、分布情况,探讨标点符号转化过程 中 的 差 异 ,深 究 这 一 差 异 背 后 的 原 因 和 启 示 。对 于 某 部 作 品 的 不 同 译 本 , 也可以统计各类标点符号的分布,长短句子的数量等,进而鉴定哪个译 本更贴近原作的风格。 3、 翻 译 单 位 与 标 点 符 号 翻译单位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到语篇,小到 语 素 都 有 。 据 语 料 库 的 分 析 , 75%左 右 的 汉 语 句 子 (以 标 点 符 号 为 标 志 的 形 式 句 子 )是 由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标 点 符 号 切 分 单 位 组 成 的 。这 种 由 标 点 符 号 切 分 的 单 位 可 能 是 名 词 短 语 、动 词 短 语 、形 容 词 短 语 、副 词 短 语 。 简 单 的 可 以 是 一 个 字 ,复 杂 的 是 一 个 小 句 或 句 子 (Chen 1994: 281—89)。 Chen(1994)从 机 器 翻 译 的 角 度 把 标 点 符 号 切 分 的 单 位 作 为 基 本 的 语 法 分 析单位。事实上,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直将标点符号作为语言切分、转换 和 处 理 的 主 要 依 据 ,没 有 标 点 的 语 言 是 很 难 进 行 分 析 的 。在 书 面 翻 译 中 , 15 我们其实也无形之中将标点符号作为理解原文和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 在 英 汉 翻 译 中 “标 点 符 号 切 分 的 单 位 ”可 以 作 为 “理 想 化 ”的 翻 译 单 位 ( 孙 坤 2006)。 1.5 标 点 符 号 的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关于标点符号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如果 要使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标点符号研究有新意的话,就得另辟新径。 1、 语 言 习 得 与 标 点 符 号 获 得 多数人认为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后天学会的,因为标点符号的使用规 则是人规范和制定的。究竟标点符号是如何学会的?问题不易回答。 Nunberg 就 认 为 不 少 标 点 符 号 现 象 要 涉 及 到 “ 默 会 知 识 ”(tacit knowledge), 它 们 既 不 是 教 会 的 , 也 不 是 排 版 者 的 习 惯 使 然 。 他 举 了 不 少 例 子 认 为 标 点 符 号 的 使 用 带 有 很 强 的 灵 感 性 。Fayol (1997: 157—79) 全面介绍了法语儿童对标点符号获得的情况,作者开始就认为标点符号 的能力强,写作时使用词语连接能力也就强。为了证实自己的假设,他 通过调查以法语为母语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并对他们所使用的书面语 建立语料库。观察和试验表明儿童随着书面语言能力加强,标点符号使 用 的 频 率 随 着 他 们 在 书 面 语 中 使 用 连 接 词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而 后 Fayol 又 对成人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儿童学习标点符号的情况 进 行 了 对 比 。 Bruthiaux (1995)专 门 以 分 号 为 例 , 对 其 历 史 以 及 在 英 语 教 学 的 作 用 进 行 了 探 讨 。在 Hall 和 Robinson (1996)中 ,他 们 认 为 有 不 少 学 生英语成绩很好,但标点符号使用却拖了后腿。而现在的研究很少能帮 16 助教师解释如何有效地教标点符号。尽管很多文章长篇累牍地分析错误 语 法 与 标 点 符 号 ,但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化 解 问 题 所 在 。Occomore(2002—2003) 正 是 基 于 此 种 考 虑 才 写 成 的 。 作 者 收 集 了 英 国 Essex 地 区 性 别 、 种 族 混 杂的小学学生作文作为材料,把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对 比。最后作者认为只有教师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标点符号,学生才能真 正 学 会 使 用 标 点 符 号 。 Satchwell 的 博 士 论 文 (1988)专 门 调 查 了 5 岁 和 8 岁 儿 童 头 脑 中 标 点 符 号 的 概 念 。Hall(1999)对 英 国 各 个 层 次 的 儿 童 所 使 用 的 标 点 符 号 进 行 了 全 面 调 查 ,发 现 他 们 使 用 的 标 点 符 号 开 始 是 图 画 形 状 , 后来才逐渐规范。 2、 其 他 的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目 前 对 标 点 符 号 与 儿 童 阅 读 的 研 究 可 能 比 较 引 人 注 目 。2001 年 在 美 国新奥尔良举行的国际阅读协会年会就专门讨论了儿童阅读问题与标点 符号,收到了不少论文,并在英国成立了名为“标点计划小 组 ”(Punctua-tion ProjectTeam)的 组 织 , 重 在 研 究 和 推 广 标 点 符 号 。 该 组 织 由 NigelHall 和 Anne Robinson 管 理 ,已 经 召 开 了 不 少 会 议 ,出 版 了 不 少 论 文 集 。1996 年 由 Mult ilingualMatters 出 版 了 论 文 集 (Hall and Robinson 1996);1997 年 在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 y 的 Didsbury 教 育 学 院召开了标点符号会议。虽然世界上的标点符号形态和使用差别不是很 大,但由于各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与之相伴的标点符号也就会 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研究其在各种语言和二语教学上的差异。 现代视野下的标点符号已经展示出了较为丰富的内涵,研究有着较 为广阔的前景,国内的标点符号尚停留在解释和规范阶段,但随着标点 17 符号自身系统的完善,国内标点符号研究的领域也会不断深入扩展,届 时定会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 国内标点符号研 究概况 国内对标点符号的研究,从时间上,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标点符号 研 究 初 始 阶 段 ;1990-1995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规 范 阶 段 ;完 善 和 修 订 ——新 版 本的《标点符号用法》阶段。从内容上,亦分为三部分:对《标点符号 用法》的推行及解释工作;对标点符号的历史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及从 其他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对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研究。现从时间和内容两 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 2.1 三 个 时 期 的 标 点 符 号 研 究 1、 早期标点符号研究初始阶段 早 在 1918 年 前 后 ,就 有 许 多 著 名 学 者 投 身 于 新 式 标 点 符 号 的 研 究 之 中,并自行创制出不少新的标点符号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炳耀、 卢戆章、胡适、陈望道等著名学者。还有一些杂志和刊物如《新青年》 等 也 积 极 地 参 与 标 点 符 号 的 创 制 。陈 望 道 先 后 发 表 了《 标 点 之 革 新 》、 《横 行 与 标 点 》、《 新 式 标 点 》 等 。 在 这 系 列 论 文 中 , 陈 望 道 制 订 了 数 套 标 点 符号方案,并对其所涉及到的标点符号革新的动因、名称的命定等问题 作 了 讨 论 。1919 年 ,国 语 统 一 筹 音 会 在 我 国 原 有 标 点 符 号 的 基 础 上 ,参 考 各 国 通 用 的 标 点 符 号 , 提 出 了 《 请 颁 行 新 式 标 点 符 号 议 案 》, 规 定 了 12 种 标 点 符 号 。1920 年 2 月 2 日 ,北 洋 政 府 教 育 部 发 布 第 53 号 训 令 —— 18 《 通 令 采 用 新 式 标 点 符 号 文 》,批 准 了 由 北 大 六 教 授 联 名 提 出 的《 请 颁 行 新 式 标 点 符 号 方 案 》。我 国 第 一 套 法 定 的 新 式 标 点 符 号 由 此 诞 生 ,成 了 语 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中央人民政府 出 版 总 署 于 1951 年 公 布 了 我 国 第 一 版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这 一 版 的 标 点 符号用法中包括了十四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 号。以竖排文字为基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用法。 2、 80-90 年 代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规 范 阶 段 。 20 世 纪 60 年 代 ,汉 字 文 稿 的 书 写 和 出 版 物 的 排 印 由 直 行 改 为 横 行 , 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原规定进行整理。 1987 年 初 , 国 家 语 委 成 立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修 订 组 ,约 请 专 家 对 原《 用 法 》 进 行 1990 修 订 。 1990 年 3 月 , 国 家 语 委 和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新 闻 出 版 署 联 合 发 布 了 修 订 后 的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共 列 标 点 符 号 16 种 , 增 加 了连接号、间隔号。此后,在听取各界意见后,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和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共 同 决 定 将《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制 定 为 国 家 标 准 ,并 于 1995 年 12 月 正 式 发 布 。 这 一 版 用 法 将 1990 年 的 修 订 进 一 步 完 善 更 新 , 增 加 了 诸 如 小 圆 点 句 号 “.”等 的 分 类 解 释 。 调 整 了 例 句 与 说 明 性 文 字 ,并 且完善了一些规定。 这一时期,国内的标点符号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者们开始 注重标点符号的规范性问题,对于国家标准用法提出了很多质疑和改进 建议。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研究从这一时期开始。 19 随着研究的深入,视野的开阔,汉语标点符号的研究逐渐向三个方 面发展: 第一,规范性研究。这一方面现在仍然是国内标点符号研究的重点 内容,包括对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推行、解释和补充解答等。 这一方面的研究,今后依然有长足的发展余地,将会促进国家标准标点 符号用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二,对标点符号的发展史进行的总结梳理。这一部分的研究较为 充分,对标点符号整体的发展演变,对影响标点符号发展演变的社会观 念层面的斗争作了较为翔实的论述。它们为汉语标点符号方案的制订、 推行和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今天后续推进性研究提供了坚实的铺 垫和多方面的启示。 第三,从语言学视野对标点符号进行的多角度研究解读。与国外的 标点符号研究相比,这一部分的研究虽然还嫌粗糙和流于琐碎,但是是 对标点符号研究的极大推进,开阔了研究视野,有助于国内标点符号研 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这一部分的研究今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 一部分的研究定会为标点符号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3、 完 善 和 修 订 ——新 版 本 的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阶 段 。 2011 年 , 新 版 的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即 将 颁 布 。新 版 的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在 95 年 的 版 本 上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的 修 改 与 完 善 ,使 之 更 加 适 于 现 代 汉 语 的 发展。 沿 用 至 今 的《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在 众 多 分 析 研 究 下 ,优 缺 点 较 为 明 显 , 亟 需 改 进 与 完 善 。 新 版 的《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从 增 删 、辨 析 等 多 方 面 对 95 20 版的用法进行了修正,将很多易犯却不为人们重视的细节问题以附录的 形式作了分析说明。新版标点符号用法的颁布,定会使汉语标点符号的 规范化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标点符号的研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2 从 三 个 方 面 对 标 点 符 号 的 研 究 工 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视野的开阔,汉语标点符号的研究逐渐向三个方 面发展。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综述。 2.2.1. 对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 的 推 行 及 解 释 工 作 , 包 括 对 标 点 符 号 用 法的补充、解答,以及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范问题进行的各方面探讨。 这 一 部 分 的 研 究 绝 大 多 数 基 于《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对 其 进 行 了 多 方 面 的 补 充 说 明 。1990 年《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发 布 以 后 ,标 点 符 号 修 订 组 接 着 就 编 写 了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解 说 》,解 答 了 数 十 个 疑 难 问 题 。 此 后 , 凌 远 征 ( 1990) 在 《 最 近 发 布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例 解 》 中 对 标 点 符 号 的 发 展 作 了 总体描述,对每一个符号的由来和分歧意见都作了具体的阐发。 苏 培 实( 1990) 《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讲 话 》一 书 ,按 讲 用 法 、解 疑 难 、析 病误三分格局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及其存在着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苏 培 成 ( 1990)《 标 点 符 号 实 用 手 册 》《 怎 样 使 用 标 点 符 号 》 等 著 作 主 要 解释规范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提出并解答了一些容易混淆的疑难问题, 分清了标点符号的主要用法和其他用法。他在《新中国标点符号规范述 略》 ( 1997)中 ,则 从 标 点 符 号 的 名 称 、形 式 、顺 序 、定 义 和 用 法 几 个 方 面对建国以来的标点符号规范性研究进行了评介。 杨 权 ( 1999, 2007) 从 出 版 物 标 点 符 号 的 规 范 用 法 方 面 , 以 问 答 的 21 形式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了回答。杨权的答疑范围以国家标准所公 布 的 16 种 标 点 符 号 为 主 ,兼 及 尚 未 列 入 国 家 标 准 而 在 出 版 物 中 使 用 得 比 较 广 泛 的 17 种 “非 正 式 ”标 点 符 号 。 这时候,众多学者已经认识到标点符号混用和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胡 中 文( 1997)在《 标 号 的 作 用 及 其 相 关 定 义 —谈 谈 国 标 本 [...]... 和 出 发 点 。Jones(1996a)用 大 量 理 论 和 实 验 数 据 证 明 :在 长 句 句 法 分 析 中 融 入 标 点 符 号 信 息 是 有 效 的 。基 于 上 述 理 论 ,Jones (1996)提 出 了 集 成 文 法 ( integrated grammar)的 概 念 。 他 从 句 法 分 析 后 的 语 料 库 中 提 取 包 含 标 点符号的语法规则,进行了归纳、规范化处理。按标点符号的作用将其 分为两类:连接标点和依附标点。连接标点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并列关 系;依附标点则仅仅作用依附于邻近的句子成分,连接标点也可以看作 满足特殊依附原则的依附标点。在他的理论中,所有的标点符号最终都 可以看作依附于邻近句法成分之上,而并非句法上独立的个体。在自然 语 言 理 解 体 系 中 可 以 把 标 点 符 号 视 为 限 制 语 法 (constraint... 系统时,解释了怎样使用标点符号避免语义歧义的产生。标点符号在他 们 所 建 立 的 “语 调 自 动 分 配 ”计 划 中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 这 是 第 一 次 把 标 点 符 号 纳 入 NLP 体 系 的 研 究 。 Jones (1996a)基 于 不 同 语 料 库 对 结 构 性 标 点 符 号 进 行 了 计 算 语 言 学 式 的 分 析 。 Jones (1994: 110—20)还 使 用 了 语 料 库来分析两种不同的文本,一种是考虑到标点符号的文本,另外一种是 没有考虑标点符号的文本。两个文本分析对比后,发现标点符号的确能 在 语 法 分 析 中 起 到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同 样 Jones (1996b)还 使 用 了 经 过 语 法 分 析 的 语 料 库 (parsed corpora)来 提 取 其 中 的 标 点 符 号 , 对 其 类 型 进 行 了划分,并总结出一些规则来,试图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句法上的解... 信 息 ”(Malt andSeamon 1978: 399—402)。 这 一 研 究 成 果 表 明 : 人 们 在 阅 读 时 , 眼 睛 的 “定 置 ”(fixat ion)会 把 空 格 (广 义 的 标 点 ) 作为其标志之一。我们知道眼睛在阅读时不可能一直不停,眼动一下, 中间就会有一个间歇的停顿,这个停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白 雪皑皑的野外,到处都是雪的白色,在野外的人们就容易得雪盲症。那 是因为眼睛一直处于白色之中没有间歇,眼睛一直处于这样的疲惫状态 之中,就会得不到片刻的歇息。实际上,眼睛的停顿就是为了更好的使 物象在视网膜中连贯起来。从辩证法角度来说,停顿与连接是相互转换 的,犹如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也能发挥与其相似的重要作用。典型的英语句 子一般会有三四个标点符号,而平均四到七个单词便会出现一个标点符 号 (Jones 1996)。 “很 可... 阅 读 的 研 究 可 能 比 较 引 人 注 目 。2001 年 在 美 国新奥尔良举行的国际阅读协会年会就专门讨论了儿童阅读问题与标点 符号,收到了不少论文,并在英国成立了名为“标点计划小 组 ”(Punctua-tion ProjectTeam)的 组 织 , 重 在 研 究 和 推 广 标 点 符 号 。 该 组 织 由 NigelHall 和 Anne Robinson 管 理 ,已 经 召 开 了 不 少 会 议 ,出 版 了 不 少 论 文 集 。1996 年 由 Mult ilingualMatters 出 版 了 论 文 集 (Hall and Robinson 1996);1997 年 在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 y 的 Didsbury 教 育 学 院召开了标点符号会议。虽然世界上的标点符号形态和使用差别不是很 大,但由于各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与之相伴的标点符号也就会... 言 理 解 体 系 中 可 以 把 标 点 符 号 视 为 限 制 语 法 (constraint gram-mar)。 限 制 语 法 就 是 用 形 态 上 的 、句 法 上 的 语 法 来 分 析 语 言 的 独 立 性 。重 要 的 是 , 这样就摒弃了不适当的语法限制,减少了语义歧义,通过书写印刷特征 来简化语法分析。因此,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判定分句界限或替他类型的 界 限 。Karlsson 等 人 (1994)的 研 究 表 明 :基 本 上 所 有 的 限 定 动 词 都 放 在 标 点 之 前 ,只 有 少 于 5%的 限 定 动 词 打 破 了 这 样 的 规 则 。近 来 运 用 西 方 计 算 机语言学对标点符号的研究成果在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标注 上都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成果对中文信息检索抽取、语料库建设和中 外文自动翻译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标点... 前者基本上仅在描述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后者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 以语言学的新视野去描写并部分解释了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剑桥版扩 大了标点的范围,空隙、修饰符等度纳入了广义上的标点,并称之为标 点 指 示 符 。其 次 ,主 题 内 容 从 形 态 、句 法 、语 义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描 写 论 述 , 并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标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指出了标点符号的四种 主要功能:一表明边界;二表明单位;三表示省略;四具有连接功能 ( Huddleston and Pullum 2002)。对 分 号 、 句 号 、逗 号 、连 字 符 等 都 从 语 言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5、 标点符号与语义信息 Vallduvi( 1992)中 强 调 了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看 做 由 句 子 到 话 语 中 充 当 传 达信息的角色,认为标点符号是信息打包的一种。信息可以定义为信息 5 实体能对读者的知识库进行扩充的资源,信息包是指在非真实条件下的... 点 符 号 都 可 以 起 到 提 供 信 息 功 能 的 作 用 ” ( Say and Akman, 1997)。 标 点 符 号 在 语 言 形 态 、 语 音 、 结 构 、 语 义 等 层 次 上 都 会 带 来 大 量 的 信 息 。 (如 下 图 ) 图 1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通 过 声 调 、形 态 、句 法 、语 用 各 层 面 传 递 或 改 变 信息 Information Internati Synta Pragmati Punctuatio n Semanti Morphology 他 们 运 用 DRT 理 论 展 示 了 在 书 写 句 子 范 围 内 外 ,标 点 符 号 会 改 变 话 语 分 析 的 结 构 。 DRT 理 论 不 仅 成 功 解 释 了 前 指 、 限 定 、 失 态 等 , 还 能 对 6 计算语言学上的理论进行有效的阐释,不过这些阐释都是在解释标点符... 语 的 使 用 规 范 。后 来 May (1997)分 析 了 Virginia Woolf 的 法 文 译 本 与 William Faulkner 的 俄 文 译 本 的 标 点 符 号 转 换 。 译 者 翻 译 这 些 “现 代 主 义 ”小 说 时 , 仍 采 用 明 晰 化 和 解 释化的策略,使目标语中标点符号更加完整、规范、清楚,破坏了源语 实 验 性 的 艺 术 手 法 。 Sofia (2005)运 用 平 行 语 料 库 对 比 了 《 哈 里 波 特 》 原 文本及译者在四个不同阶段翻译的瑞典语译本,探讨翻译普遍性如何逐 渐体现出来,以及译者的素质是如何不断提高的。作者用实证性的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翻译后的文本在数量上使用更多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 的 密 度 提 高 了 ,从 而 把 句 子 变 短 了 ,句 子 总 数 增 加 了 ;与 英 文 源 语 相 比 ,... 建立语料库。观察和试验表明儿童随着书面语言能力加强,标点符号使 用 的 频 率 随 着 他 们 在 书 面 语 中 使 用 连 接 词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而 后 Fayol 又 对成人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儿童学习标点符号的情况 进 行 了 对 比 。 Bruthiaux (1995)专 门 以 分 号 为 例 , 对 其 历 史 以 及 在 英 语 教 学 的 作 用 进 行 了 探 讨 。在 Hall 和 Robinson (1996)中 ,他 们 认 为 有 不 少 学 生英语成绩很好,但标点符号使用却拖了后腿。而现在的研究很少能帮 16 助教师解释如何有效地教标点符号。尽管很多文章长篇累牍地分析错误 语 法 与 标 点 符 号 ,但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化 解 问 题 所 在 。Occomore(2002—2003) 正 是 基 于 此 种 考 虑 才 写 成 的 。 作 者 收 集 了 英 国 Essex... 究 。 Hill 的 硕 士 论 文 ( 1996) 研 究 了 标 点 符 号 如 何 从 各 个 方 面 影 响 书 面 语 句 的 结 构 性 处 理 。 作 者 主 要 以 “花 园 幽 径 句 ”为 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逗号作为句 法 信 息 的 主 要 来 源 对 句 法 分 析 有 直 接 影 响 ,这 对 任 何 分 析 模 式 都 有 启 示 。 Jones( 1996a)认 为 可 以 讲 标 点 符 号 分 为 连 接 标 点 符 号 和 依 附 标 点 符 号 , 并 在 各 种 语 言 中 验 证 了 此 类 分 法 的 普 遍 性 。Nunberg( 1990)提 出 英 语 的 标 点 符 号 可 以 使 语 篇 层 次 明 晰 化 , 把 限 制 降 低 。 Briscoe( 1996) 专 门 针 4 对 nunberg 的 标 ... III New standard based on 2011 usage of punctuation Ding Jing Chinese Philology Directed by Shen Y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version of The Usage of Punctuat ion, and the recent situat ion of. .. a great impact on use of punctuation The classificat ion of network symbols and norms, is the punctuation marks of another perspect ive IV Keywords: Punctuation Standardizat ion V 目录 第 一 章 国... exclamat ion mark or question mark, etc.) and not goes into the requirement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Punctuation" tries its bett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n the new version of "Punctuation" , art

Ngày đăng: 12/10/2015, 17:34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