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1
/ 97 tra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97
Dung lượng
1,16 MB
Nội dung
论清中期优伶品鉴与优伶呈现之意义 Actor Connoisseurship and Representation in Mid-Qing Dynasty 赵振兴 ZHAO ZHEN XING (M.A.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E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9 Acknowledgements Many people have helped and supported m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s project. First, I must give tremendous thanks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Xiao Chi, a great mast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 true scholar, who gives me the opportunity to pursue my higher degree in Singapore and has read my papers and provides me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always being there when I need help and to discuss ideas.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teachers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 in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and Professor Chng Huang Hoon in English Department who generously allow me to sit in their classes; and from which I get many aspirations. I also would like to thank Lin Szu Yu and Cathy Zhang Jing, the best friends of mine in Singapore, who are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when I complain about the difficulty of the task I had set myself. Finally, Thanks must go to my beloved parents who have done so much to bring me up. As a man grow up in a small town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Gobi desert in northwest of China, my parents'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have enable me to surpass my small town boundaries and to build my own bridge to a better future.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材料 第三节 研究状况 15 第二章 优伶品鉴:中国人物品鉴的新发展 . 23 第一节 优伶品鉴之文化渊源 23 第二节 清中期优伶品鉴形式的特点 28 第三节 优伶品鉴之批评方法 30 第三章 清代优伶品鉴的审美特质和性别意义 . 35 第一节 作为优伶品鉴的花谱的性质 35 第二节 优伶品鉴之声色之感 38 第三节 伶人品鉴之刚柔之感 44 第四节 伶人品鉴之雅俗之感 49 第五节 清代优伶之来源及其训练 53 第四章 优伶品鉴与士大夫之自我形塑:以《品花宝鉴》为例 . 56 第一节 优伶品鉴与《品花宝鉴》之结构 . 56 第二节 《品花宝鉴》中士大夫之男性形象的塑造 . 60 第三节 “情”与《品花宝鉴》 65 第四节 《品花宝鉴》中新的品鉴模式 . 70 第五节 《品花宝鉴》中男性社交与同性恋 . 73 第六节 《品花宝鉴》与士大夫之自我形塑 . 77 第七节 小结 . 82 参考书目 . 85 Abstract Connoisseurship or Pin(品) is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From Shi-Shuo Xin-Yu(世说新语) produced in Liu Song dynasty, the evaluation or connoisseurship of people has become popular in elite culture. Ming and Qing periods developed a new trend of connoisseurship particular in the genre of light-sketch or xiao pin wen(小品文) which did not limit its content to elite culture, but also applied to such “vogue” zones of society as prostitution and acting. The major goal in the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oisseurship literature, representation of sexuality and literati self-fashioning in Mid-Qing periods by a close reading of actor connoisseurship works, hua-pu(花谱), and the novel about actors in Precious Mirror of Ranked Flower. Key words: Connoisseurship(品), Mid-Qing dynasty, Hua-pu(花谱), Sexuality, Male-actor, Precious Mirror of Ranked Flower 论清中期优伶品鉴与优伶呈现之意义 艺人,是奇特的一群,在创造璀璨的同时,也陷入卑贱。他们的种种表情和眼神都是与 时代遭遇的直接反应。时代的潮汐、政治的清浊、将其托起或吞没。但有一种专属于他 们的姿态与精神,保持并贯通始终。——章诒和: 《伶人往事》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本文将集中分析清中期优伶品鉴文学,再从文学生产与欲望、意识形 态和士大夫自我形塑的相互关系为思考框架,来探讨清代品鉴文学中优伶 呈现的美学策略以及其所蕴涵的性别意义。 本文所谓之“品鉴文学”,是指清中期士大夫所作对优伶品评鉴赏的 文学作品,如梨园“花谱①”以及关于优伶的小说《品花宝鉴》等。 “品鉴” 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形式,本文将品 鉴定义为:士大夫以一种欣赏、玩味的态度,对世界中的特定生命姿态或 物品加以分类和辨识,从而发现并赋予被品鉴者以价值,并将其做一境界 化的呈现”。此处所谓“境界”,借用高友工先生在《中国叙述传统中的抒 情境界》中所下之定义,乃是“剥除表层后一件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基础 ① “梨园花谱”是清代北京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关于梨园优伶品评以及梨园韵事的 特殊文学类型,按照吴存存的划分,清代花谱的写作形式可以分为:排列花榜、伶 人小传等。吴存存:, 《汉学研究》第 26 卷第 期, 2008 年 月,页 163-183。 (ideological foundation),即有时我们所谓 的意义(meaning)或旨趣 (singnificance)。①”本文所谓清中期是指以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限, 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期的原因在于中国戏曲迎来他的盛世自乾隆始,而乾 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昆曲渐衰而徽班进京,是中国戏曲史大变的时代 ②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古代伶人易装的现象甚为普遍,早在先秦与秦汉 时期,倡优侏儒中就有善于滑稽者,采取男扮女装的形式以增加表演的戏 谑效果,但男扮女装的伶旦受到最狂热的追捧,却是在清代特别是清中期 以后。最后,鉴于学界对于清中期社会文化生活,戏曲批评、优伶鉴赏、 士人生活的关注还较少,尤其对梨园花谱及《品花宝鉴》等元典的解读才 刚刚起步,而这一时期的优伶品鉴文学,对了解中国戏曲批评、清代社会 文化、中国古代性别史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清中叶以还, “(国)习于生平,公卿朝士,竞笃新声。草风之应,于 下尤烈③”,戏剧作为盛世繁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中期迎来了它的鼎盛。 乾嘉时期,戏曲舞台上盛行的是生旦风情戏,而其中的旦角最为观众特别 是为士人所重视。著名诗人蒋士铨就曾做《戏旦》诗一首云: 朝为俳优暮狎客,行酒钉筵逞颜色。 士夫嗜好诚未知,风气妖邪此为极。 古之嬖幸今主宾,风流相尚如情亲。 …… 金夫作俑愧形秽,儒雅效尤惭色庄。 腼然相对生欢喜,江河日下将奚止? 不道衣冠乐贵游,官妓居然是男子④。 梁绍壬《燕台小乐府·梨花伶》形容这时的戏剧舞台为:“软红十丈春 ① 高友工:, 《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 ,台北:台 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年版。 ② 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 《中国近世戏曲史》 ,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版。 ③ 顾颉刚: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序》 ,见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影印本,上 册,上海:上海书店,1996 年版。 ④ 蒋士铨: 《忠雅堂诗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版。 尘酣,不重美女重美男。宛转歌喉袅金缕,美男妆成如美女。①”无论是蒋 氏所谓“官妓居然是男子”还是梁绍壬“美男妆成如美女”,都是指清代 社会伶旦盛行的独特景观。而清中期出现的数量众多的以品鉴优伶为主要 内容的梨园花谱以及其他种关于优伶品鉴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清中期 伶旦盛行的社会景观,而且也推动了品评鉴赏伶旦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持 续升温②。 首先,本文认为清中期大量出现的优伶品鉴文学的产生,与清中期士 大夫对戏曲的消费有关,而且花谱及其他品鉴文学的写作又直接涉及对戏 曲公开的娱乐消费,并如其他商品一样,介入到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运 作,因而本文将从此类评鉴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出发,讨论由优伶品鉴文学 生产和消费而引发出的欲望问题。中国文化中 “品鉴”的历史可以上溯 至孔子及儒家所倡的重视人格及其气象的思想,汉代的人物品鉴与选官用 官等实际用途相关,至魏晋时期,人物品鉴则变成了一个审美的范畴,但 是,清代出现的优伶品鉴,则不仅具审美的功能而且也与实用用途有关。 清中期出现的数量众多的优伶品鉴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戏曲作 为一个“文化产业”在清中期逐渐商品化的现象,因而,花谱的写作和消 费,都具有满足人们欲望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士大夫写作花谱的最主要原 因在于通过对优伶的品鉴,展示出他们不同反响的品赏品味和文学才能, 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但实际上花谱的流行对优伶抬高自己的身价起到了 作用,而花谱的读者通则过阅读花谱,得以了解京城走红的名伶,因此梨 园花谱,实际上也起到了一种指导消费的作用,而消费男旦的服务又成为 社会和身份的象征。 ① (清)梁绍壬: 《两般秋雨庵诗选》 (南陵徐氏刊本) ,出版地不详,1910 年版,新加 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藏本。 ② 西方新历史主义摒弃了对历史进行实证主义式的阅读,也反对把文学作品看做孤 立现象的形式主义方法,转而试图探索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文本中的社 会存在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具体文化实践的相互作用。Stephen Greenblatt, The Forms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Forms in the Renaissance.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82; Greenblatt,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廖炳惠:, 《形式与意识形态》 ,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 年版,页 211。 第二,流行于清代社会的品评优伶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优伶而写,它们 基本都是来自于士人阶层单方面的声音,其所反应和昭示的是清代中期士 大夫阶层所持有的趣味和态度。在清代士大夫对优伶的品鉴中,中国早期 人物品鉴中对个体人格的发现、对人物境界的呈现,已经转移到对感官想 象与经验世界的单纯快乐之上,优伶品鉴的模仿成分远超过了创作的成 分,清中期品鉴文学中所表达出的作者的经验内容越来越趋向于展示所谓 的“声色之感”, “刚柔之感”等感官的现象。因此,清代中期,士大夫对 戏曲的批评,或对优伶之品鉴,最主要集中在对视觉的感官经验的掌控上, 更确切的说,特重对“声色之感”中“色”——男旦的容貌、肤质、身形、 体态、眼神等——的掌控①。对优伶之“色”的视觉经验的掌控,基本是 社会清代士大夫阶层的专利。以对男旦外貌气质的品鉴为例,清代花谱《日 下看花记》载男伶人桂林,曰其: 媚脸潮红,修眉横翠,清言屑玉,雅步生香。纵使玉树爲屏,琼枝绕 坐,王郎入户,自有一种华贵气。海棠舒艳,姸胜朝霞,定须金屋贮之。 桃李漫山,舆儓属矣。其演《长生殿》诸剧,凝神淼虑,吐羽含商,清厉 纡徐,追微入奥,云衫月扇,亦颇自命不凡。间演新剧,不蹈时派,色色 俱佳。……此身宛傍广寒,与素娥相对矣!②” 男伶桂林之“媚脸”、 “秀眉”、 “雅步”,一一呈现在士大夫的目视之下, 由此消费戏曲的士大夫得以轻而易举进入所谓“凝视” (gaze)的位置,取 得观看的主体地位;在视觉接触之下的伶旦,则被物化为展示情色的客体, 男旦由此而成为女性化的他者(otherness)。从花谱中男旦女性气质的种种 呈现可以看出,清代士人对男旦的品鉴所凸显出高度的视觉性与感官性的 一致性,其对优伶呈现的策略,最显著的是由视觉主导以唤起其他感觉的 敏感,使凝视伶旦的士大夫,感受到一种形成的效果与操纵权利的快感。 ① 潘丽珠认为清中期优伶品鉴之“色艺论”可以区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两大部分,二者不宜偏废。但是本文认为,在清中期优伶品鉴的文学作品中,这两 者并非属于对等的地位,从篇幅和士大夫品鉴优伶的着眼点在于视觉和观感的掌控, 而优伶之歌喉、音律等都处于辅助地位,以至于出现“哑旦”这一奇特现象。潘丽 珠: 《清代中期燕都梨园史料评艺三论研究》,台北:里仁出版社,1998 年版,页 128。 ② 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集》 。 西方文艺理论家拉冈(Jacques Lacan)在他《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 念》一书中,透过视觉理论的观念,将“凝视”定义为自我和他者之间的 某种镜像关系,他认为“凝视”不是字面上所呈现的:被他人看到、或注 视别人的意思,而是被他人的视野所影响。拉冈认为,在想象的关系下, 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立身处境,是经由他人如何看待自我的眼光折射而 成,人总是意会到他人与自我存在的关联,透过这样的帷幕,来构成对自 我的呈现,也就是经由这样的呈现方式,“凝视”的关系和权利因此得以 形成①。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曾记载了某公和一男旦的对话,云: 丁卯同年某御史,尝问所昵伶人曰:尔辈多矣,尔独擅场,何也?曰: 吾曹以其身为女,必并化其心为女,而后柔情媚态,见者意消。如男心一 线犹存,则必有一线不似女,乌能争蛾眉曼睯之宠哉。若夫登场演剧为贞 女,则正其心,虽笑谑亦不失其贞;为淫女,则荡其心,虽庄坐亦不掩其 淫;为贵女,则尊重其心,虽微服而贵气存;为贱女,则敛抑其心,虽盛 妆而贱态在;为贤女,则柔婉其心,虽怒甚无遽色;为悍女,则拗戾其心, 虽理诎无巽词。其他喜怒哀乐,恩怨爱憎,一一设身处地,不以为戏,而 以为真,人视之竟如真矣。他人行女事而不能存女心,作种种女状而不能 有种种女心,此我所以独擅场也②。 伶人,特别是伶旦所扮演的女子形象的美丽和男性文人对她/他的渴 望,都变成了一种造像活动,“吾曹以其身为女,必并化其心为女,而后 柔情媚态,见者意消”,优伶受到士大夫视野的影响,扮演出符合士大夫 审美理想要求的“贞女”、“淫女”、“贱女”、“贤女”和“悍女”等形象; 士大夫则通过这种造像活动,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快感,此种快感与简单的 愉悦或者身体层面上欲望不同,或如拉冈所论,这是一种透过幻想与镜像 的凝视,在主体间产生的一种超乎秩序想象之外的畅爽(jouissance)之情。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规诫与惩罚》和《诊所的诞生》中指“凝视” ① Jacques Lacan,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edit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pp.10-45. ②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页 74。 十八回南湘道:“媚香(苏蕙芳)若是个女身,此刻就是状元夫人了,偏 又要多生出个雀儿来,教湘帆有欲难遂,伉俪不谐。”但是苏蕙芳的男而 生与田春航不能成婚的困顿,很快就被化解了,很快田春航就找到一个酷 似苏蕙芳的女子。小说第五十二回,冯子云曰,“如成了,你一见面,就 明白他姊妹二人相貌,与苏媚香(苏蕙芳)真是一模一样。大世妹还只有 七分相像,二世妹竟有九分,比媚香还要娇柔些,艳丽些。媚香到底是个 男身,自然不及女子娇媚。”在此,生理上相同的性别,成为阻止苏蕙芳 与田春航结为“婚姻”的最大障碍,而与苏蕙芳样貌相同但生理性别不同 的女子,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婚配的对象。 在《品花宝鉴》中,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异性婚姻的合法性再一次被 宣扬和确认,优伶和女子的呈现,都成为父权制的意识形态最有效的自然 化的途径。 第六节 《品花宝鉴》与士大夫之自我形塑 《品花宝鉴》的作者陈森,曾在中坦言,其在京久试不第,块 然块垒于胸中而无以自消,于是便遣于歌楼舞榭间,开始遍览群花,以品 花为事,以怜花为志,于是才有以创作《品花宝鉴》的企图。陈森的此种 处境和心理和明清时期众多文人书写再现青楼女子形象有颇为类似。美国 学者李惠仪(Li Wai-yee)、孙康宜,艾德曼(Ellen Widmer)人曾分别撰文 指出,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对有才华的女性(多为青楼女子)的推 崇,与文人表达对王朝忠诚以及形塑自我之间有密切关联①。陈森之撰写 ① Li Wai-yee, “The late Ming Courtesan: Invention of a culture ideal”, in Ellen Widmer, Kang-I Sun Chang edited.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46-74. 孙康宜著: 《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 ,李奭学译,西 77 《品花宝鉴》也带有一种“爱花怜花”和“怜花以自怜”的特质,作者通 过《品花宝鉴》中虚构人物将这一“怜花以自怜”的特质一一展现:一方 面,众名伶以能被文人赏识,而视文人为恩人知己;另一方面,文人则通 过品鉴活动,甄别出符合自己品味的伶人,从而昭示出自己不同“流俗” 的独特品味,从而带有一种鉴拔知己和自我怜惜的意味。陈森则透过邪正 两道虚构人物的塑造,达到了塑造自我、界定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目 的。 感世不遇,聊寄情于舞榭歌台是士人品鉴伶人、撰写花谱时所持的共 同态度。在歌台舞榭中,借品鉴优伶,抒发自己闷郁的心境,也是一致的。 优伶的处境以及他们比士大夫更加卑贱的地位,则触动了落第士大夫对于 自身生命的实在感受,因而,在此情境当中,文人与优伶具有了相同的命 运,彼此得以惺惺相惜起来。《品花宝鉴》中田春航与苏蕙芳的相知,则 重新演绎了这种相惜相怜,互为知己的人际关系。 王德威先生认为《品花宝鉴》在情节以及人物塑造方面,根植于理想 化的才子与倡优的爱情故事,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唐代传奇故事,如白行 简的等。而田春航和苏蕙芳则以真实人物为依据,分别为曾在乾 隆年代作过两湖总督的毕秋帆及其终生知己李桂官①。小说第十三回,田 春航云“我辈做客数千里外,除了二三知己外,尚有四等好友得之最难, 即得了又常有美中不足的不好处,就说可宝,也不能说他是至宝。……只 有你们贵行中人,便是四友外,一个尽美尽善的宝友。”田春航认为,优 伶的好处就在于他们的姿色、性情可以成为客居京畿诊疗寂寞的好药: 茶烟琴韵,风雨鸡鸣,思我故人,寸心千里,若非素心晨夕,何以言 欢?而萧寺生愁,残灯寂寞,又安得有二三知己共耐凄凉?惟有你们这些 好相公,一语半言,沁入心骨,遂令转百炼钢为绕指柔。在如你这样天仙 化人,就使可望而不可即,使我学善才之见观音,一步一拜,也都愿意。 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Ellen Widmer, “Ming Loyalism and the Woman’s voice in Fiction after Hong loummeng”, in Ellen Widmer, Kang-I Sun Chang. Pp. 366-397. ① 王德威著: 《被压抑的现代性》,宋伟杰译,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 年版,页 93-95。 78 相对于那些买笑寻欢的“豪客”,像田春航这样的士人在经济地位上 显然已经不再处于优势①,伶人爱财,喜欢与豪客交往,乐于逢迎豪客, 自然受到文人的敌视。如有伶人不喜欢和豪客周旋,而偏偏喜欢和寒士交 往,自然会让寒士们大有知遇之感。这就是文人评花时强烈的区分流俗、 赞叹优伶境界的原因。但是这种知遇之感,并不是文人与优伶相契的全部 原因。《金台残泪记》自序中云: 孔子泣获麟后,天下有二泪焉。汉贾生之哭时事也,晋阮籍之哭穷途 也。余居都门三载,深观当世之故,颇能言其利而捄其弊。无荐之者,既 不敢献策,复不敢着书,辄恸哭遭家多难,顾影自悲,又恸哭。故人怜之, 恐其伤生,每爲徵乐部少年,清歌侑酒,以相嬉娱。余于醉后则又恸哭。 今将归矣,偶理旧衣,见嚮时醉后泪痕犹在,乃歎曰:嗟乎,余之泪尽矣! 此其残痕,然一时之情也不可忘。因撰次爲传十篇、诗五十九首、词三阕、 杂记三十七则。燕本黄金台旧地,故曰《金台残泪记》云尔②。 如贾生之哭时事者,忧世也;如阮籍之哭穷途者,忧生也。优生是对 生命本身所怀的悲悯之情。而忧世者,是与世相遭遇时所形成的忧虑和忧 思。此处《金台残泪记》的作者所凸出的是乃是优生之情,是对生命本身, 因感其无端、易逝,难于把握而形成的忧思,如阮籍之哭穷途,如黛玉之 悲落花。 《金台残泪记》云: “京师梨园乐伎,盖十数部矣。……今二年之 间,或死或去,其在部中者,或稍衰矣。惟莲仙尚如故。余乌知此后更二 年,莲仙又当何如邪?魏文帝言:‘年寿有时尽,荣乐止夫其身,未若文 章之无穷’。每念斯语,慨然悲感,此所以论録诸人也。”这种伤感艳情的 情调,成为当时士大夫品评伶人时所最常见持的一种心境。 文人抱着这种优生的态度来品评伶人,其笔端所体现的多是一种伤感、 艳情的气质,这种伤感的情调在《品花宝鉴》中最集中体现在梅子玉与杜 琴言互吐衷肠的经过上。小说第二十二回写梅子玉与杜琴言在运河上相 会: ① Susan Naquin, and Evelyn Rawski.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② 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 79 及到看得明白时,那琴言已是掩面娇啼,冰绡淹渍,侧身坐了,只是 哭泣。……便道: “玉侬,你可以不必伤心了,你的心我都知道的。”话未 说完,便见琴言止了哭,说道:“你的病好了麽?我知道你来过几次,但 我是没有看过你,所以不好来。我昨日看了你与香畹的信,才彻底明白, 倒是我害了你了。”说罢,又哭起来了。子玉,……便也淌下泪来。琴言 道:“若非香畹昨日过来,我也死了,你今日也见不着我了。”便又哭了。 子玉不解所云,见琴言如梨花带雨、娇柔欲坠的样儿,又见他说一句,哭 一声,不觉一股心酸直透出来,也就忍不住哭了。…… 此处,梅子玉与杜琴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所谓的知己之感。如梅子玉 一样的文人通过品鉴活动,甄别出符合自己品味的伶人,从而昭示出自己 不同“流俗”的独特品味,从而带有一种鉴拔知己和自我怜惜的意味。而 伶人对文人的提携和鉴拔,也心存感激。 普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提出中国小说“缀段性” (episodic)以及 大对称的美学特征,他指出,明清文人小说家习惯用百回的总轮廓划分十 个十回,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律动。①张竹坡在谈到《金瓶梅》是,就认 为使用冷热的对立,是该书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在《红楼梦》中, 源于《金瓶梅》的冷和热的对象对作用,发展成红楼梦批评中所使用的两 级范畴,如动与静、雅与俗、悲与欢、盛与衰、真与假等等,冷与热对立 的主题,在成为中国小说中最为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在《品花宝鉴》中, 这一冷与热的对立,则表现在“雅”与“俗”、“正”与“邪”的对比,特 别名伶与黑相公,名士与豪客的对比之上。 如小说第十三回的题名为“两心巧印巨眼深情,一味歪缠淫魔色鬼”, 前半部分写苏蕙芳与田春航互吐衷肠,后半部分就写潘三等人欲对苏蕙芳 图谋不轨。 这田春航是“恰神清秀骨秀,风雅宜人,面目虽带几分憔悴,而姗姗 玉骨,情韵盎然”。而潘三潘其观则“五短身材,一个酱色圆脸,一嘴猪 鬃似的黄骚毛,有四十多岁年纪。生得凸肚中间凹臀,俗而且臭。穿了一 ① 普安迪: 《中国叙事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6 年版,页 62。 80 身青绸绵衣,戴一顶镶绒便帽,拖条小貂尾,脚下穿一双青缎袜灰色镶鞋, 胸前衣衿上挂着一枝短烟袋,露出半个绿皮烟荷包。澹黄眼珠,红丝缠满, 笑眯嘻的低声下气,装出许多谦温样子。”面目可憎,让人作呕。田春航 对苏蕙芳情真意切,愿为知己,而潘三却絮絮叨叨,肉肉麻麻:“每见了 你的戏,晚上就做梦,倒亲亲热热的常在一块儿玩,醒了就觉得困乏。…… 你与我做个干儿子,怎么爷儿俩天天的乐,不好吗?”在《品花宝鉴》中 这样的冷热对称,还有很多,如奚十一鸡奸优伶与华公子仗义搭救相对, 魏聘才、冯子佩、潘三等肆意淫狎与众公子以情为重的对比等等。 俞蛟的《梦庵杂著》中以讽刺的笔调记载优伶陈银被窃一事: 蜀伶陈银,……演剧时虽傅粉调脂,弓鞋窄袖,效女子装束,而科诨 诙谐,亵词秽语,丑状百出。屠沽及舆假隶往往拍案狂叫,欢声雷动。其 臭味相投所宜然也。……数年间,侑殇媚寝,所得金绮玉累数万。陈银于 是居奇炫异,……凡踵门求款曲者,无缠头之赠、赠或不丰,皆拒不纳①。 之后陈银遇到了一个假豪客,不仅被骗了身,而且还被骗了财,可谓 人才两空。此后还有文人以讥讽的口吻说“陈本欲假途灭虢,讵知开门揖 盗,巧偷豪夺,行异而情实均。安乐山樵句云: ‘青蛇有意敌黄蜂。’蜂尾 蛇口,皆最毒物,可为罕譬矣”。在这里讽刺陈银儿贪财逢迎的用以则非 常明显。可以看出,一般豪客所欣赏的,真是那些浮艳,以妖冶以趋时好 的优伶,他们所需要的至多是占有优伶,以获得肉体上的享乐。而文人所 欣赏的是那些不爱钱财、不趋时好、这些不奉承,不巴结的优伶则得到文 人的喜爱。因此,陈森则透过小说中“邪”“正”两道虚构人物的塑造, 达到了塑造自我、界定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 ① 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 81 第七节 小结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其列入“狭邪小说”类,并指出:“若 以狭邪中人物故事为全书主干,且组织成长篇至数十回者,盖始见于《品 花宝鉴》,惟所记则为伶人。”鲁迅又指其内容,“不外伶如佳人,客为才 子, 温情软语,累牍不体。惟有佳人非女,则他书所未写耳”。 现代学 者大都继承了鲁迅将《品花宝鉴》归类为狭邪小说的做法,从小说的内容 及其情调来看,王德威教授认为《品花宝鉴》师承了三个中国古典文学中 的三个浪漫主义传统,其表现在,一,在情节以及人物塑造方面,它根植 于理想化了的才子与倡优的爱情故事;二,在修辞及叙述方面,它表现的 狎昵抒情倾向,使它成为感伤艳情传统的一部分;三,这本小说记述两对 情人经历种种考验终成眷属,在情节构造上脱胎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 说①。于此同时,有更多的学者将《品花宝鉴》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男色 风气的历史材料,如张在舟《暧昧的历程》对书中优伶活动的场所做了详 实的考征,同时认为这部写于道光年间的作品描写到了当时北京男色的各 个方面②,而西方学者 Bret Hinsch 则将《品花宝鉴》视为中国古代男色传 统的终结和最后的挽歌③。 美国学者郑绪雷(Stephen Cheng)在其论晚清青楼小说的一篇博士论 文中对《品花宝鉴》这种本以同性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十分不懈,他说, “(《品花宝鉴》)如果证明了什么的话,它所证明的是一个无能的在作家 写出来的同性恋爱情故事,正与俗套的异性恋爱情故事一样,令人不可置 信。无论其性行为及感情取向如何,平庸的作家写出的作品总是平庸 的。……无论他们的行为怎样三贞九烈,(从传统的观点来看)他们之间 ① 王德威著,宋伟杰译: 《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页 74。 ② 张在舟: 《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页 428。 ③ Bret Hinsch. 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82 的关系即使不应该受到谴责,至少也是可笑的”①。郑氏不仅不说明其所 谓“传统的观点”是指何观点,而以“可笑”一语加以概括,此论甚为粗 糙,简直不能算是文学评论,最多只能看做一个二十世纪的读者对一部写 于 19 世纪早期的文艺作品所做出粗浅的反应。如夏志清先生论, (随)时 代变化, “感性” (sensibility)也跟着变化,古旧的文艺作品往往不配近代 人的胃口,但这不是文艺作品本身的错处,而正是现代人应当虚心学习, 训练自己的“趣味”和扩大自己想象的地方②。 本文并不满足于仅从内容立论,将《品花宝鉴》视为反映清代梨园生 活的镜子,而更倾向于考察作品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以期建立起《品花宝 鉴》与清代伶人品评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美国新历史主义学者格 林伯雷(Stephen Greenblatt)认为,文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观察作家于表达观 念、情感,呈现本身的欲求时,所牵涉到的社会约束、文化成规、表达方 式。他主张将作品置于与其同时代的其他政治的、文化的、“通俗的”话 语的互文性关系中,对其进行细致的解读,以恢复文本的历史性维度③。 受此观点的启发,本文认为只有在清代中期社会中士大夫对优伶品评鉴赏 和品评,士人与优伶交往也成为社会的风气的语境下,我们才能够解读《品 花宝鉴》中关于对伶人的品鉴所蕴涵的美学意义和性别的呈现和转换所具 有的文化意义。同时,本文也将同时考察《品花宝鉴》与人物品鉴的古老 文化传统的关系,从而正确理解其“情榜”的意义和小说结构的特征。最 后,本文将把《品花宝鉴》看做一本“优伶品鉴”之书,他不仅将花谱吸 纳如小说当中,成为小说内容的一个部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向我 们展现的是“优伶品鉴”这一活动发生,如何进行,以及如何付诸于文字 意象的动态过程,这一叙述过程所体现的是有关追寻“真实”的问题意识。 西方学者麦基恩(Micheal McKeon)认为,“真相”问题与“德行”问题 ① 转引自王德威: 《被压抑的现代性》 ,页 夏志清: 《爱情•社会•小说》 ,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9 年第六版,页 3。 ③ Stephen Greenblatt,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pp. 1-9.亦参见廖炳惠: 《形式与意识形态》 ,台北: 联经出版社,1993 年第二版,页 220-230。 ② 83 “深刻地相关相似,促生了丰富的成果,这是小说得以生成发展的基础”。 ① 对真实的不懈追寻正是《品花宝鉴》这本小说与以笔记、小品文形式写 就的“花谱”的最大不同之处。《品花宝鉴》成就在于,将花谱中表达和 展现出的士人阶层单方面的声音②,或说只有士人对优伶的凝视与品评, 变成了既包括了清代伶人品鉴中士大夫对优伶的凝视和品鉴,也将伶人对 士大夫的品鉴或 “回眸凝视” (returning the gaze)置于和凝视同等的地位。 换句话说,在《品花宝鉴》中所谓的“品鉴”,不仅包括士大夫对伶人的 品鉴,而且还有伶人对士大夫的品鉴。伶人的“回眸凝视”打破了一般花 谱中基于阶级、等级制度的单向凝视的暴力,而形成了所谓的“双重逥射 的凝视” (double reflexive gazes),进而花谱中伶人品鉴之阶级和权利结构, 开始受到质疑。 《品花宝鉴》中优伶与士大夫的知己之感,则与清代士大夫之自我形 塑(self-fashioning)有的密切关系。陈森在京久试不第,块然块垒于胸中而 无以自消,于是便遣于歌楼舞榭间,开始遍览群花,以品花为事,以怜花 为志,因此陈森之撰写《品花宝鉴》也带有一种“爱花怜花”和“怜花以 自怜”的抒情特质:一方面,众名伶以能被文人赏识,而视文人为恩人知 己;另一方面,文人则通过品鉴活动,甄别出符合自己品味的伶人,从而 昭示出自己不同“流俗”的独特品味。《品花宝鉴》的作者则透过虚构人 物,达到了塑造自我、界定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 ① Micheal McKeon, The origins of the English novel, 1600-1740.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② 吴存存:, 《汉学研究》第 26 卷第 期,2008 年, 页 167。 84 参考书目 中文论文: 艾梅兰(Maram Epstein):, 《明清文 学与性别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独立:,载《戏剧周刊》,1925 年,第 32 期,页 58-60。 转引自黄育馥: 《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年版,页 67。 高友工:, 《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台 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年版。 龚鹏程:, 《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 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么书仪:, 《文学遗产》,2004 年第 期。 萧驰:,《汉学研究》 吴存存:, 《汉学研究》第 26 卷第 期,2008 年。 袁书菲(Sophie Volpp):, 载陈平原,王德武,商伟编: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页 291-296。 中文专书: (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85 (汉)班固:《汉书》,香港:中华书局,1970 年版。 (宋)范晔撰, (唐)李贤等注: 《后汉书》,香港:中华书局,1971 年版。 (南北朝)钟嵘: 《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全编》,台北:稻香出版社,2002 年版。 (明)张岱:《陶庵梦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年版。 (明)张潮:《幽梦影》,安徽:黄山出版社,1995 年版。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诗选》(南陵徐氏刊本),出版地不详,1910 年 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藏本。 (清)叶燮:《原诗·外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 《飞花咏》(作者不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高诱注,毕沅校,余翔标点: 《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版。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台北:正文书局,2000 年版。 参见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曹雪芹:《红楼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大木康(Yasushi Oki):著,辛如意译: 《风月秦淮:中国游里空间》,台北: 联经出版社,2007 年版。 大木康: 《风月秦淮 : 中国游里空间》,辛如意译,台北:联经出版社, 2007 年版。 福柯: 《规诫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出版 社,1999 年版。 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李零、郭晓惠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 年,第四版。 龚鹏程:《文化、文学与美学》,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88 年版。 黄维梁:, 《中国诗学纵横论》,台北:洪范书店, 1982 年,。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 86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版。 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年版。 廖炳惠:《形式与意识形态》,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 年第二版。 廖炳惠:, 《形式与意识形态》,台北:联经出 版社,1990 年版。 马克梦(Keith McMahon)著: 《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 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王维东、杨彩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梅家玲:〈依违于妇德与才性之间:《世说新语》〈贤媛篇〉的女性风貌〉, 见《〈世说新语〉的语言与叙事》,台北:里仁书局,2004 年版。 梅家玲:《世说新语的语言叙事》,台北:里仁书局,2004 年版。 名教中人:《好逑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见《牟宗三先生全集·2》,台北:经联出版社, 2003 年版,页 49。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年。 潘丽珠: 《清代中期燕都梨园史料评艺三论研究》,台北:里仁出版社,1998 年版。 普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6 年版。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 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 《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 版。 孙殿起:《贩书偶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孙康宜著: 《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李奭学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8 年版。 汤显祖:,《汤显祖集》,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 年版。 唐长儒:〈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唐长儒:〈九品中正制度试析〉,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出 87 版社,1956 年版。牟宗三:《才性与玄理》第二,第三章,见《牟宗三先 生全集·2》,台北:经联出版社,2003 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68 年版。 天花藏主人:《画图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王德威著: 《被压抑的现代性》,宋伟杰译,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 年版, 页 93-95。 王书奴:《娼妓史》,台北:代表作国际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再版。 王瑶:, 《王瑶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卫咏:《悦容编》,见王文儒编:《香艳丛书》,第一册,页 吴震元:《奇女子传》,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年版,页 卷首。 夏志清:《爱情•社会•小说》,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9 年第六版。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版。 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收于《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广西: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页 298。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 年版。 张伯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年 版。 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集》,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集续编》,上海:上 海书店,1996 年版。 张错: 《西洋文学术语手册:文学诠释举隅》,台北:书林出版社,2005 年 版。 张隆溪著: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5 年版。 张在舟: 《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赵景深:, 《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店,1980 年版。 88 周汝昌,周伦苓:《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年。 Articles: Edward, Louise. “Gender Imperatives in Honglou men: Baoyu’s Bisexualtiy,” i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s, 12, 1990, pp 69-81. Goldman, Andrea S. “Actors and Aficionados in Qing Dynasty Texts of Theatrical Connoisseurship”,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8.1, 2008, pp. 1-56. Hinsch, Bret. “Book review Van Gulik’s 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matter of Homosexuality” Nan Nu, 7.1.2005. Lam, Joseph S. C. “Music and Male Bonding in Ming China”, Nan Nu: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Huang, Martin W. edited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Boston: Brill Press, 2007. Li, Wai-yee, “The Late Ming Courtesan: Invention of a Cultural Ideal” in Ellen Widmer and Kang-I Sun Chang edit.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Li, Wai-yee, “The late Ming Courtesan: Invention of a culture ideal”, in Ellen Widmer, Kang-I Sun Chang edited.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Mann, Susa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before the age of Orientalism”,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8(Winter 1997): 163-76 Mann, Susan. “The Male Bon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5, 2000. McMahon, Keith. “Sublime Love and the ethics of equality in a homoerotic nove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recious Mirror of Boy Actresses”. Nan Nǔ, 4:1. 2002, pp. 70-109. Meijer, Marinus. “Homosexual Offenses in Qing Law,” T’oung Pao. 71, 1985, pp.109-133. 89 Ng , Vivien, “Ideology and Sexualtiy: Rape Laws in Qing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 1987, pp.57-70. Ng, Vivian. “Homosexuality and the State in late-imperial China,” in Hidden From history: Reclaiming the Gay and Lesbian Past, ed. Martin Duberma, Martha Vicinus, and George Chauncey, J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Szongyi, Michael. “The cult of Hu Tianban and the Eighteen-century Discourse of Homosexuality,” Late Imperial China. 19.1, 1998, pp1-25. Vitlello, Giovanni “the Fantastic Journey of an Ugly Boy: homosexuality and Salvation in Late Ming Pornography”, Position: East Asia Culture Critique, Vol4, number2, fall 1996, Pp219-320. Volpp, Sophie. “Classifying Lust: the Seventeenth-Century Vogue for Male Lov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1, No.1.Jun.,2001, pp77-117. Widmer, Ellen. “Ming Loyalism and the Woman’s voice in Fiction after Hong loummeng”, in Ellen Widmer, Kang-I Sun Chang edited.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ooks: 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Ebrey, Particia.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ong Period. Berkeley: California Press, 1993. Foucault,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5. Greenblatt, Stephen.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Greenblatt, Stephen. The Forms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Forms in the Renaissance.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82. Gulik, Robert Van. 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Chinese Sex and Society from Ca. 1500 B.C. Till 1644 A.D.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New Ed edition, 2003. 90 Hinsch,Bret. 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Huang, M. W.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2006.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Press., 2007. -----------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Lacan, Jacques.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edit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McKeon, Micheal. The origins of the English novel, 1600-1740.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Mulvey, Laura.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Rouzer,Paul. Articulated Ladies: Gender and the Male Community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Sedgwick, Eve. 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Sommer, Mathew.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Song, Geng.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viersity Press, 2004. Stratton, Jon. The Desirable Body: Cultural Fetishism and the Erotics of Consumption.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Susan Naquin, and Evelyn Rawski.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Wolf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Xiao, Chi. The Chinese Garden as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 Story 91 of the Stone.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Zhong, Xueping. Masculinity Besieged? Issue of Modernity and Male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2 [...]...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2006 ③ Sommer, Matthew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关于近世家族政治,一夫多妻制,男性交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进展可以参看黄卫总主编的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的前言部分。 Huang, Martin W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Press., 2007,pp 2-34 ④ Gulik, Robert Van 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Chinese...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③,在这本书中,雷氏没有使用以前性别研究中经常使用的 “阴/阳” ,而使用了“文”和“武”这对概念作为研究中国士大夫社会的 基本框架,以揭示中国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之男性气质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钟雪萍(Zhong Xueping)的 Masculinity Besieged? Issue of Modernity and Male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2000), 则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电影中的有关男性论述,探讨了文革之后中国的男 性知识分子如何重新建构自身形象的问题 ④。宋耕(Song Geng)的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 cult of Hu Tianban and the Eighteen-century Discourse of Homosexuality,” Late Imperial China 19.1 (1998): 1-25 ④ Ng, Vivian “Homosexuality and the State in late-imperial China,” in Hidden From history: Reclaiming the Gay and Lesbian Past, ed Martin Duberma, Martha Vicinus, and George Chauncey, J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⑤ Vitlello, Giovanni “the Fantastic Journey of an Ugly Boy: homosexuality and. .. Wolf)在台湾的田野调查中将研究的视野转向女性及其亲属关系,并出版 著作 《台湾乡村的妇女和家庭》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②)后, 汉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关于中国妇女研究的论著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④ 。但是性别研究中对女性研究的持续升温,并没有立刻引发学界直接从 ① Andrea S Goldman, Actors and Aficionados in Qing Dynasty Texts of Theatrical Connoisseurship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8.1(June 2008): 1-56 ② Wolf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2004)则细致地分析了中 ① Ebrey, Particia Buckley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ong Period (Berkeley, Calif., 1993),41-42 ② Mann, Susan “The Male Bon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5, 2000, pp5 ③ 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Zhong, Xueping Masculinity Besieged? Issue of Modernity and Male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 国小说和戏曲作品如何建构文弱书生和才子的男性形象①。Paul Rouzer 的 Articulated Ladies: Gender and the Male Community in Early China (2001) 从 不同角度研究了为什么中国男性文人喜欢自喻为女性,以及如何通过这种 自喻来建构自己的男性形象的问题。黄卫总(M.W Huang)的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6),... 的 Passion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 (Berkeley, Calif., 1990),这部书以历时性的方法,分析了 ① Song, Geng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viersity Press, 2004 ② Rouzer,Paul Articulated Ladies: Gender and the Male Community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Huang, M W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Sophie Volpp“Classifying Lust: the Seventeenth-Century Vogue for Male Lov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1, No.1.(Jun.,2001),pp77-117 ③ 同类的论文还有最近发表的 Lam, Joseph S C “Music and Male Bonding in Ming China”, Nan Nu: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Huang, Martin W edited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Boston: Brill Press, 2007 ④ 王书奴: 《娼妓史》 台北:代表作国际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再版,页 316-317。 , 22 第二章 优伶品鉴:中国人物品鉴的新发展... life in China(1939),和 Earthbound China(1945)。 ④ Susan Mann,“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before the age of Orientalism”,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8(Winter 1997): 163-76 18 性别角度针对男性研究的兴趣,换句话说,在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父权制度 的研究中,从性别角度直接针对男性社会的研究出现较晚,以至于有人直 接将“性别研究”与“女性研究”划了上了等号。无庸置疑的是,在古代 中国这样一个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忽视对男性社会本身的研究, 必然会影响到对妇女议题的深入认识,比如,Patricia Ebrey 在研究宋代妇 女缠足这一问题时,就指出宋代社会对男性气质的重新定义(new notions of masculinity)和妇女缠足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只有让女人显得更脆弱、... 了史料基础。近期学界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男色历史或文学的重要研究成 果,如 Szongyi, Michael “The cult of Hu Tianban and the Eighteen-century Discourse of Homosexuality,”③集中探讨了在中国福建存在的世界上唯一的 同性恋神祀——胡天宝庙的历史,做出了详尽而生动分析。Ng Vivian “Homosexuality and the State in late-imperial China,”则主要从法律角度研究 了清代政府同性恋所持的态度④。 在文学领域涉及到男色议题的论文和著 作 还 有 Giovanni Vitlello 的 “the Fantastic Journey of an Ugly Boy: homosexuality and Salvation in Late Ming Pornography”⑤,等一系列论文⑥。 而 清代男色现象在优伶中则最为明显,正如袁书菲(Sophie . self-fashioning in Mid- Qing periods by a close reading of actor connoisseurship works, hua-pu(花谱), and the novel about actors in Precious Mirror of Ranked Flower. Key words: Connoisseurship( 品), Mid- Qing. 论清中期优伶品鉴与优伶呈现之意义 Actor Connoisseurship and Representation in Mid- Qing Dynasty 赵振兴 ZHAO ZHEN XING (M.A.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Cathy Zhang Jing, the best friends of mine in Singapore, who are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when I complain about the difficulty of the task I had set myself. Finally,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