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g chủ
  2. » Ngoại Ngữ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315 444 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Thông tin cơ bản

Định dạng
Số trang 315
Dung lượng 1,48 MB

Nội dung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陈卓娅 CHEN ZHUOYA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PEKING UNIVERSITY 2014 i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陈卓娅 CHEN ZHUOYA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2014 ii Acknowledg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heartily thankful to my supervisor in Peking University, A/P Wang Feng. You have provided me with invaluable guidance in every stage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your impressive kindness and patience,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my thesis. You enlightened me.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most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P Lee Cher Leng. Thank you for your continual guidance and care, even after my return to China. Your words always encourage me to chase my dream fearlessly. I am indebted to my teacher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particular to Prof. Wang Hongjun and Dr. Lin Youjing, who have supported and helped me during past three years. To my friends and fellow student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 me and reassuring me. May joy and health be with you always. I owe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parents. To Ms. Gao Chenghua & Mr. Chen Xianzheng, I love you. iii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i 目录 ii 表格索引 . iv 图表索引 . vi 摘要 vii ABSTRACT viii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1 绪论 .1 1.1 苗语基本情况简介 1.2 研究概述 .3 文献综述 .10 2.1 苗语系属关系研究 10 2.2 苗语历史音韵研究 14 2.3 原始语构拟研究 .15 2.4 苗语语音句法研究 19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词项构拟 21 3.1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调构拟 22 3.1.1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调对应规律 22 3.1.2 声调对应规律的归纳 23 3.1.3 调类构拟 .29 3.2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母构拟 37 3.2.1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母对应规律 37 3.2.2 声母对应规律的归纳 42 3.2.3 声母系统构拟 51 3.2.4 声母系统构拟的再思考 61 3.3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韵母构拟 82 3.3.1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韵母对应规律 82 iv 3.3.2 韵母对应规律的归纳 85 3.3.3 韵母系统构拟 102 3.4 小结 .107 放宽普遍对应下的词项构拟 110 4.1 放宽普遍对应下的声调构拟 . 121 4.1.1 第 类词项 .121 4.1.2 第 2a 类词项 .132 4.1.3 第 3b 类词项 133 4.1.4 第 3c 类词项 .135 4.2 放宽普遍对应下的声母构拟 140 4.2.1 第 类词项 .140 4.2.2 第 2b 类词项 154 4.2.3 第 3a 类词项 .163 4.3 放宽普遍对应下的韵母对应 165 4.3.1 第 类词项 .165 4.3.2 第 2b 类词项 183 4.3.3 第 3c 类词项 .191 4.4 小结 .195 词项与对应规律的关系 200 5.1 坚持普遍对应所涉及的词项 201 5.2 放宽普遍对应所涉及的词项 204 5.3 词项的基本性与对应规律 206 5.4 小结 .209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发展演变 210 6.1 原始苗语到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发展演变 210 6.2 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到现代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发展演变 215 6.2 小结 .218 结语 .218 附录 .220 参考文献 .300 v 后记 .306 表格索引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调对应规律 . 22 声调对应规律 1、2,3、4,5、6 两两互补出现的条件 . 24 声调对应规律 1、2,3、4,5、6 两两互补出现的条件(修正版) .27 声调对应规律 8、9,10、11,13、14,15、16 两两互补出现的条件 .28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调类构拟 . 30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调类构拟(修正版) . 34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母对应规律 . 37 声母对应规律 26、27,37、38,42、43,63、64,66、67 42 石门坎方言点送气/不送气浊声母在 31 调中的分布 . 43 10 声母对应规律 26、27,37、38,42、43,63、64,66、67 两两互补出现的条件.45 11 声母对应规律 51、52 互补出现的条件 . 47 12 声母对应规律 60、61 互补出现的条件 . 48 13 声母对应规律 62、63、64 互补出现的条件 . 49 14 声母对应规律 5、6 互补出现的条件 . 50 15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声类构拟 . 51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16 声类*ʔvʐ在石门坎方言点的分化条件 61 17 声类*vʐ在石门坎方言点的分化条件 61 18 调类*4、*5、*6、*7 的分化条件 63 19“捡”等词项在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中的声母 64 20 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声调系统 . 68 21 带喉塞音声母和不带喉塞音声母 . 70 22 带喉塞音声母和不带喉塞音声母分布的调类 . 72 23 苗语川黔滇方言七个方言点的声调情况 . 74 24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四声八调格局 . 77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25 声类*ɴɢ、*mbdʐ、*ɢwj、*ɢ、*dɭ、*dz 空缺的对应规律 . 81 26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韵母对应规律 . 82 27 韵母对应规律 1、2 互补出现的条件 . 85 28 韵母对应规律 6、7 互补出现的条件 . 86 29 韵母对应规律 8、9 互补出现的条件 . 87 30 依次差异韵母对应规律组 88 31 韵母对应规律 17、18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0 32 依次差异韵母对应规律组 91 33 韵母对应规律 23、24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2 34 韵母对应规律 25、26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3 35 韵母对应规律 29、30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3 36 韵母对应规律 32、33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4 37 依次差异韵母对应规律组 95 38 韵母对应规律 39、40 互补出现的条件 . 97 39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韵类 . 97 vi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40 坚持普遍对应下的韵类构拟 . 104 41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声调系统 . 107 42 放宽普遍对应下第 类词项的声调对应规律 . 121 43 词项“片”等词项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24 44 “臼齿”等词项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125 45 “树(一)”等词项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127 46“苏麻”等词项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129 47 放宽普遍对应下第 类词项的调类构拟 . 130 48 放宽普遍对应下第 2a 类词项所构成的声调对应模式 . 132 49 放宽普遍对应下第 3b 类词项所构成的声调对应模式 . 133 50 第 3b 类词项的调类构拟 . 135 51 第 3c 类词项所形成的声调对应模式 . 135 52 第 3c 类词项的调类构拟 . 138 53 第 类词项的声母对应规律 . 140 表格 54 声类*vʐ在石门坎方言点的分化条件 144 表格 55 词项“磨包谷”、 “锐利”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45 表格 56 声类*ʑ在石门坎方言点的分化条件 . 146 表格 57 词项“黄牛”在各方言点中的语音表现形式 . 147 表格 58 词项“蜜蜂”在各方言点中的语音表现形式 . 147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59 声类*ʔvʐ在石门坎方言点的分化条件 147 60 声类*ɢwj、*ɢ、*q .148 61 第 类词项的声类构拟 . 149 62 第 2b 类词项所构成的声母对应规律 . 154 63 声母对应规律 44 和声母对应规律 84 156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64 声类*m 的两条对应规律 157 65 声类*ɴɢ的两条对应规律 . 158 66 声类*dz 的两条对应规律 .158 67 声类*dʐ的两条对应规律 159 68 声母对应规律 77、78 的合并 . 160 69 第 2b 类词项的声类构拟 . 160 70 词项“卖”和声母对应规律 69 163 71 词项“卖”和声母对应规律 13 163 72 词项“篾条”和声母对应规律 84 163 73 词项“篾条”和声母对应规律 44 164 74 第 类词项所属的韵母对应规律 . 165 75 韵母对应规律 1、2 互补出现的条件 . 168 76 词项“柿子”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68 77 词项“钉钉子”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69 78 韵母对应规律 6、7 互补分布的条件 . 170 79 词项“烫虱子”等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1 80 词项“漂浮”等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2 81 韵母对应规律 8、9 互补出现的条件 . 172 82 词项“一床被子”等在各方言点的表现形式 . 173 83 词项“成立家庭”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4 vii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84 词项“河”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5 85 韵母对应规律 17、18 互补出现的条件 . 175 86 词项“床铺”等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6 87 韵母对应规律 23、24 互补出现的条件 . 177 88 词项“织布”等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7 89 词项“鹅”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8 90 词项“臼齿”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8 91 韵母对应规律 39、40 互补出现的条件 . 179 92 词项“薅草”在各方言点的语音表现形式 . 179 93 第 类词项的韵类构拟 . 180 94 第 2b 类词项所形成的韵母对应规律 . 183 95 韵母对应规律 6、7、43 185 96 韵母对应规律 10、11、12、13、14、15、44 186 97 韵母对应规律 16、45 186 98 韵母对应规律 25、26、46 187 99 韵母对应规律 28、47 188 100 韵母对应规律 35、49 188 101 韵母对应规律 42、43 189 102 第 2b 类词项的韵类构拟 . 190 103 第 3c 类词项所形成的对应模式 . 191 104 第 3c 类词项的韵类构拟 . 193 105 更早期、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声调系统 . 195 106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创新特征 . 217 图表索引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苗瑶语分布图 2 苗语方言分区图 3 原始苗瑶语声类* q 和* k 的演变 17 鼻音韵尾在苗语中的演变 103 viii 摘要 本文将王辅世(1994)中的 608 条词项材料录入电脑,建成苗语川黔滇方言 的数据库。基于这个数据库,我们运用历史比较法分两步对这些词项的声韵调系 统进行了构拟:1 坚持普遍对应的条件下进行词项声韵调的构拟;2 放宽普遍对 应的条件下进行词项声韵调的构拟。通过构拟工作 1,我们得到了早期苗语川黔 滇方言的大致的语音系统,但其中存在一些“空格”。在构拟工作 进行的过程 中,我们将不符合普遍对应的词项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一套解决这些词项归属 问题的方案。这在充分利用词项材料的情况下,保证了构拟工作的严谨性;通过 中的构拟工作,我们还构拟出了一些新的音类,填补了 中所出现的“空格”。 由此出发,我们探讨了符合普遍对应的词项和不符合普遍对应的词项对于音 系构拟的贡献:前者为该语言的音系提供了大致的框架,而音系上的“空格”为 我们接下来的构拟工作起到了提示作用;后者一方面检验着前者所提供的音系, 一方面填补了音系上的“空格”。 此外,我们从对应规律、词项的相关性角度出发,观察到了坚持普遍对应下 所涉及的词项和放宽普遍对应的条件下所涉及的词项在词汇基本性上所表现出 的差异。 最后,从词项的声韵调构拟中,总结得出了早期苗语川黔滇方言大致的音系。 我们以此为中介,向上和原始苗语的音系进行对比,向下和现代苗语川黔滇方言 进行对比,由此得到了苗语川黔滇方言发展变化的大致过程。 关键词:苗语川黔滇方言 历史比较 普遍对应 构拟 演变 ix ABSTRACT The corpus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608 lexical items listed by Wang Fushi (1994). Based on the corpus, the historical-compa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arly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completed in two steps: firstly, reconstructing the phonological categories of lexical items based on pervasive sound correspondences; secondly, doing th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non-pervasive sound correspondences. The first step provides a sketch of the Early West Hmongic Languages’ phonology, with some voids remaining in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The second step examines the sketch and provides new phonological categories to fill the voids. Different roles played by the pervasive corresponding lexical items and the non-pervasive corresponding lexical items in the reconstruction are observed in this resear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und correspondences, lexical items and phonological categories is also revealed.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the Early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worked out as an intermediate stage between Proto-Hmong’s phonological system and modern West Hmongic Languages’ phonological systems. Comparing these phonological systems,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proposed. Keywords: West Hmongic Languages; Historical comparison; Pervasive sound correspondence;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x 床铺 eu ey 跌 eu ey 少 eu ey au 芋头 eu ey au 筷子 en 脸 a o ə o ɛ o ɛ ɯ o o au ə ɯ ey au ə ɯ ɛ ɛ 弟兄 i i i ɑ i a 梳头 i i i ɑ i 借牛 e ɯ e ɑ ɪ 价钱 e ɯ ɑ ɪ a 渴(二) e ɯ 早 o o au ə o u 拔刀 o o au ə o u 老虎 o o au o u au 步 o au ə o u au 磨包谷 o au ə o u au oŋ aŋ oŋ oŋ a o ŋ 湿 o u u 枕头 oŋ au en oŋ aŋ ŋ 庄稼 oŋ au en oŋ aŋ 桶 oŋ au en oŋ oŋ oŋ 树林 oŋ au en oŋ oŋ oŋ 咳嗽 oŋ au en 蚊子 oŋ en oŋ aŋ oŋ oŋ 云 oŋ en oŋ aŋ aŋ oŋ 水 au en oŋ aŋ oŋ oŋ 簸米 au en oŋ aŋ oŋ oŋ en oŋ aŋ oŋ oŋ o ɔ u ou 疯 ɔu oŋ 倒茶水 ou 290 ɔ ə 打中 ou au u ɑ o 斗笠 ou au u ə u 打 ou au u ə u u ə u u o o ou ɯ ou ɯ 酸 o ou o ou u u ou u u ou u u i o u 瘦 ou u 大象 u 尾巴 u 抚摸 u y 含一口水 ua a o ɑ a 年轻 ua a o ɑ a 大腿 ua a o ɑ a a 干燥 ua a o ɑ a a 干枯 ua a o ɑ a a 接绳子 ua a o ɑ a 桥 a o ɑ a a 锡 a o ɑ a a 婴儿 a ɑ ɑ ɑ y 风 ua a 握手 ua a a a i a i a ɑ 披衣服 ua a o u a a u 要钱 ua a o u a a 高粱 ua a o u a a 嫁 ua a o 舂米 ua o 雾 ua o 泼水 ua a a a u a a a u a a a u a a 291 牛圈 ua a 薅草 ua o 鼠 ua o 笋 ua 吃惯了 a a u əa a a o u əa a a o u əa a a u əa a a 遇见 表 27 放 宽 普 遍 对 应 下 第 2b 类 词 项 的 韵 母 构 拟 韵 对 类 应 规 大南 石门 摆 甲 绞 野鸡 枫 律 词项 山 坎 托 定 坨 坡 香 e 蛇 aŋ aɯ o ɑŋ a en oŋ ŋ 口袋 aŋ aɯ o 苏麻 aŋ aɯ o ɑŋ 谷穗 aŋ aɯ o ɑŋ a 穿衣 aŋ aɯ o ɑŋ a en in ei n a en in ei n in ei n a en in ei n æ ei ei a e 脚印 en ɯ n 弩 en ɯ 马 en ɯ 弩 en ɯ 远 e i a æ 烧房子 e i a æ 燃 i i i i i i oŋ əŋ æ i i ei i e i e i oŋ aŋ u oŋ aŋ u 栽树(一) o 满 o u ŋ 我 o u 292 雪 o u oŋ əŋ oŋ u 鸟 oŋ au en oŋ əŋ ŋ 听 oŋ au en oŋ əŋ ə 苗族 oŋ au oŋ oŋ aŋ ŋ 生食物 oŋ au u 睡、卧 u y u ɯ 肩 u y u ɯ 布谷鸟 u ua a 声音 u 树(二) oŋ u ɯ u aɯ o u a aɯ o u a u o oŋ oŋ o oŋ o oŋ u u u u a a a 表 28 放 宽 普 遍 对 应 下 第 3c 类 词 项 的 韵 母 构 拟 韵 对应 类 规律 in aŋ eŋ 大南 石门 摆 甲 绞 野鸡 枫 词项 山 坎 托 定 坨 坡 香 葡萄 a en ɛ æ in en en 姜 a en ɛ æ in en en 猴子 a ie en ɛ æ in en 苦 a ie en ɛ æ in en 镰刀 a ie en ɛ æ in en 平 a ie en æ in en 平坝 aŋ aɯ aŋ 聋 aŋ aɯ aŋ 笛子 aŋ aɯ 男人 oŋ aŋ ɑŋ oŋ aŋ aŋ ɑŋ oŋ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胃 aŋ aɯ ɔŋ oŋ 带子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融化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鹰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宽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坟 aŋ aɯ ɔŋ oŋ ua oŋ 293 ɔŋ 阁楼 aŋ aɯ ua en 长刀 aŋ aɯ ua en au o ɔŋ oŋ ə a æ æ 钢 a æ æ i 挑水 a æ æ i a æ æ 滚石 头 æ 10 e i 歌 eu ey ə ə 心脏 eu ey ə ə 床铺 eu ey 跌 eu ey 鞭子 eu ey 开门 eu i 稻子 ə 17 u oŋ 锐利 (二) e 15 oŋ 会唱 a 21 蜂蜜 o 23 吹芦 ɛ o o ə ə ə e ɑ ɪ 笙 o o au o 泥泞 o o au o 织布 o o au ə 饭 o o au ə o 鸭子 o o au ə o 水 o o 女人 o o 水浑 o o 休息 o o ɛ o o ɛ a a au 一口 au 煮开 o u au u ə o u o u au 294 u 28 ŋ oŋ au oŋ ( 一 ) oŋ au oŋ 年 oŋ au 蚱蜢 oŋ au 线细 oŋ au oŋ au au 撒土 树 oŋ oŋ aŋ oŋ oŋ aŋ oŋ oŋ aŋ oŋ oŋ o o u ou o u ou ou 画眉 鸟 o 34 u 摘猪 草 青年 ɔu 29 男子 ou au 得到 ou au u ɔ u 穿鞋 ou au u ɔ u 斧头 ou au u ɔ u 爪 ou au u o ɔ 写 ou au u o ɔ 知道 ou au u o ɔ 女婿 ou au u o ɔ u 沸 ou au u o ɔ u 头虱 ou au o ɔ u 黄豆 ou au o ou 煮 ou au o ou 冰 ou au u 35 豆腐 y ou ɑ 杀人 u ɯ ua a o a 乌鸦 ua a o a 结实 ua a o a 过 ua a o u ou ou ou ou u a a 295 纺车 ua a o a 296 297 参考文献 陈 保 亚 19 《 论 语 言 接 触 与 语 言 联 盟 》 , 语 文 出 版 社 , 北 京 。 陈 保 亚 19 9 《 汉 台 关 系 词 声 母 有 序 规 则 对 应 表 》,《 语 言 学 论 丛 》 第 22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 京 , 18 - 2 。 陈 保 亚 、 何 方 20 《 汉 台 核 心 一 致 对 应 语 素 有 阶 分 析 》 , 载 丁 邦 新 、孙 宏 开 编《 汉 藏 语 同 源 词 研 究( 三 )》,广 西 民 族 出 版 社 , 南宁。 陈 保 亚 、 李 子 鹤 20 《 核 心 词 自 动 分 阶 的 一 种 计 算 模 型 —— 以 纳 西 族 玛 丽 玛 萨 话 为 例 》 , 《 云 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第 29 卷 第 期 , 12 - 26 。 陈 其 光 19 《 苗 瑶 语 入 声 的 发 展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25 - 。 陈 其 光 19 《 古 苗 瑶 语 鼻 冠 闭 塞 音 声 母 在 现 代 方 言 中 反 映 形 式 的 类 型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11- 22 。 陈 其 光 19 《 苗 瑶 语 浊 声 母 的 演 变 》, 《 语 言 研 究 》第 期 ,20 - 2 。 陈 其 光 19 8 《 苗 瑶 语 鼻 音 韵 尾 的 演 变 》, 《 民 族 语 文 》第 期 ,12 - 2 。 陈 其 光 19 《 苗 汉 同 源 字 谱 》, 《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增 刊 ,28 - 。 陈 其 光 19 《 苗 瑶 语 前 缀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1- 。 陈 其 光 20 《 汉 语 苗 瑶 语 比 较 研 究 》 , 载 丁 邦 新 、 孙 宏 开 编 《 汉 藏语同源词研究(二)》,广西民族出版社,南宁。 298 陈 其 光 、 李 永 燧 19 《 汉 语 苗 瑶 语 同 源 例 证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13 - 。 陈忠敏 20 《 跨 级 比 较 与 汉 藏 语 研 究 》, 载 戴 昭 铭 、 Ja m e s A.M a t i s o f f 主 编 , 《 汉 藏 语 研 究 四 十 年 : 第 40 届 国 际 汉 藏 语 言 暨 语 言 学 会 议 论 文 集 》,黑 龙 江 大 学 出 版 社 ,哈 尔 滨 ,28 - 。 戴 庆 厦 、 杨 再 彪 、 余 金 枝 20 《 语 言 接 触 与 语 言 演 变 —— 小 陂 流 苗 语 为 例 》 , 《 语 言 科 学 》 , 第 卷 第 期 , 3- 。 邓 晓 华 、王 士 元 20 苗 瑶 语 族 语 言 亲 缘 关 系 的 计 量 研 究 — — 词 源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 中 国 语 文 》 第 期 , 25 - 。 丁 志 斌 20 《 语 言 调 查 词 表 研 究 》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 博 士 论 文 。 何 九 盈 20 《 汉 语 和 亲 属 语 言 比 较 研 究 的 基 本 原 则 》, 《语言学论 丛 》, 第 29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 京 , 12 - 6 。 黄 行 19 9 《 苗 瑶 语 方 言 亲 疏 关 系 的 计 量 分 析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56 - 。 马 提 索 夫 ( Ja m e s A.M a t i s o f f ) 20 《 历 史 语 言 学 研 究 不 是 奥 林 匹 克 竞 赛 —— 回 复 何 九 盈 〈 汉 语 和 亲 属 语 比 较 研 究 的 基 本 原 则 〉》,《 语 言 学 论 丛 》 第 34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 京 , 34 - 。 孔 江 平 19 《 苗 语 浊 送 气 声 学 研 究 》, 《 民 族 语 文 》第 期 ,67 - 。 李 炳 泽 19 《 黔 东 苗 语 sh 、 c h 声 母 产 生 的 时 间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68 - 。 299 李 蕊 20 11 《“ 酸 汤 话 ”研 究 述 略 》, 《 教 育 文 化 论 坛 》第 期 ,12 - 。 李 云 兵 19 《 苗 语 川 黔 滇 次 方 言 的 状 词 》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63 - 。 李 云 兵 20 0 《 苗 瑶 语 语 音 的 基 本 理 论 和 现 实 研 究 》,《 贵 州 民 族 研 究 》 第 期 , 14 - 。 李 云 兵 20 0 《 苗 语 方 言 划 分 遗 留 问 题 研 究 》,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出 版 社,北京。 李 云 兵 20 《 论 苗 语 名 词 前 缀 的 功 能 》 ,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32 - 。 李 云 兵 20 《 苗 语 的 形 态 及 其 语 义 语 法 范 畴 》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19 - 。 李 云 兵 20 《 苗 瑶 语 的 声 调 问 题 》,《 语 言 暨 语 言 学 》 第 卷 第 期 , 68 - 12 。 刘 援 朝 19 《 威 宁 苗 语 古 调 值 构 拟 》,《 中 央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 第 期 , 85 - 。 李 子 鹤 20 《 原 始 纳 西 语 的 构 拟 》,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论 文 。 马 学 良 19 《 汉 藏 语 概 论 》, 民 族 出 版 社 , 北 京 。 孙 宏 开 20 《 汉 藏 语 研 究 方 法 之 我 见 》,《 语 言 科 学 》 第 卷 第 期 , 60 - 。 唐 纳 19 《 白 苗 话 的 调 变 和 变 调 》,《 民 族 译 丛 》 第 期 , 王 辅 世 300 译 介 , 53 - 。 王 春 德 19 《 古 苗 语 声 母 *m b r 在 黔 东 方 言 的 演 变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49 - 。 王 洪 君 20 《 汉 语 非 线 性 音 系 学 》 ( 增 订 版 ),商 务 印 书 馆 ,北 京 。 王 洪 君 20 《 兼 顾 演 变 、推 平 和 层 次 的 汉 语 方 言 历 史 关 系 模 型 》, 《 方 言 》 第 期 , 20 - 。 汪 锋 、 王 士 元 20 《 语 义 创 新 与 方 言 的 亲 缘 关 系 》,《 方 言 》 第 期 , 57 - 。 汪 锋 20 11 《 语 音 对 应 的 两 种 放 宽 模 式 及 其 后 果 — — 以 彝 白 比 较 为 例 》,《 语 言 学 论 丛 》 第 44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 京 , 1- 。 汪 锋 20 《 语 言 接 触 与 语 言 比 较 — — 以 白 语 为 例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京。 王 辅 世 19 《 苗 语 的 声 类 和 韵 类 》,《 民 族 语 文 》, 6- 2 。 王 辅 世 19 《 苗 语 方 言 划 分 问 题 》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1- 2 。 王 辅 世 19 《 苗 语 简 志 》 , 民 族 出 版 社 , 北 京 。 王 辅 世 19 8 《 苗 语 古 音 构 拟 问 题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1- 。 王 辅 世 19 《 苗 语 古 音 构 拟 》, 日 本 东 京 都 国 立 亚 非 语 言 文 化 研 究所。 王 辅 世 、毛 宗 武 19 《 苗 瑶 语 古 音 构 拟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北京。 301 王 辅 世 、 王 德 光 19 《 贵 州 威 宁 苗 语 的 方 位 词 》 ,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 20 - 。 吴 安 其 20 《 汉 藏 语 同 源 研 究 》,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出 版 社 , 北 京 。 徐 通 锵 19 《 历 史 语 言 学 》, 商 务 印 书 馆 , 北 京 。 杨 再 彪 19 8《 湘 西 苗 语 声 母 愕 化 、卷 舌 、清 化 成 分 的 来 源 及 演 变 》, 《 吉 首 大 学 学 报 》 第 期 , 39 - 。 杨 再 彪 20 《 语 言 接 触 与 语 音 的 不 稳 定 性 —— 蹬 上 苗 语 音 位 变 体 个案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期 , 11 - 14 。 张 静 芬 20 《 闽 南 方 言 的 历 史 比 较 及 语 音 构 拟 》, 北 京 大 学 硕 士 论文。 张 琨 19 《 原 始 苗 瑶 语 声 调 构 拟 》, 《 史 语 所 集 刊 》44 卷 ,54 - 。 张 琨 19 《 苗 瑶 语 比 较 研 究 》,《 书 目 季 刊 》, 57 - 。 张 琨 19 《 原 始 苗 语 的 声 母 》,《 史 语 所 集 刊 》 47 卷 , 15 - 18 。 张 琨 19 《 古 苗 瑶 语 鼻 音 声 母 字 在 现 代 苗 语 方 言 中 的 演 变 》,《 民 族 语 文 》 第 期 10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澳 大 利 亚 人 文 科 学 院 19 《 中 国 语 言 地 图 集 》, 香港远东有限公司。 Be n e d i c t , P. K. 19 . Si n o - Ti b e t a n : A co n s p e c t us . Ca m b r i d g e : Ca m b r i d g e Un 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 302 Ch e n , Ba o y a & Fe n g Wa n g . 20 11 . On se v e r a l pr i n c i p l e s in re c o n s t r u c t i ng a pr o t o - l a n gu a g e — wi t h th e re c o n s t r u c t i on of to n e an d pr e - i n i t i a l *- h an d *- ʔ in Pr o t o - Yi . Jo u r n a l of Ch i n e s e Li ng u i s t i c s , Vol . 39 . , 37 - . Pu r n e l l , He r b e r t C. 19 . To w a r d a re c o n s t r u c t i on of Pr o t o - Mi a o - Yao . PH D di s s e r t a t i o n , Co r n e l l Un i v e r s i t y. Da v i e s , H. R . 19 . Yun n a n : th e Li n k be t w e e n Ind i a an d Yan g t z e . Ca m b r i d g e Un 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 Li , Fa n g Kue i . 19 . La ng u a g e s and Di a l e c t s of Ch i n a , Jo u r n a l of Ch i n e s e Li n g u i s t i c s , Vol . , No. , 1- . Ra t l i f f , Ma r t h a . 20 . Hm o n g - Mi e n la n g u a g e hi s t o r y . Ca n b e r r a : Pa c i f i c Li n g u i s t i c s . Wa n g , Fe n g . 20 . Co m p a r i s o n of La n g u a g e s in Co n t a c t : th e Di s t i l l a t i o n me t h o d an d th e ca s e of Ba i . Ta i p e i : Ac a d e m i c Si ni c a . 303 后记 这篇论文的完成,预示着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 这 会 是 最 后 一 篇 论 文 吗 ? 如 果 是 ,那 真 的 有 些 后 悔 没 能 写 得 再 认 真 些,再绞尽脑汁些。真心地感激这三年的时光对我的打磨和雕琢, 让 我 有 了 迈 入 社 会 的 底 气 。当 然 ,我 的 每 一 份 成 长 都 离 不 开 诸 多 良 师益友的提携和帮助。 感 谢 我 在 北 大 的 导 师 汪 锋 副 教 授 自 始 至 终 对 我 的 教 导 。在 论 文 写 作 的 过 程 中 ,汪 老 师 总 能 用 简 洁 的 话 语 点 醒 迷 糊 的 我 。汪 老 师 的 润物无声和用心良苦总会让我感动,虽然我一般都是后知后觉型 的 ; 感 谢 我 在 NU S 的 导 师 李 子 玲 副 教 授 对 我 的 指 点 , 尤 其 是 在 我 最 为 迷 茫 、惆 怅 的 那 段 时 间 。李 老 师 对 我 的 鼓 励 和 支 持 将 不 断 激 励 着我去勇敢地追寻梦想,不忘初心。 感 谢 为 PK U - N U S 双 学 位 班 一 直 努 力 付 出 的 老 师 们 , 这 个 项 目 真 的 让 我 开 阔 了 眼 界 , 学 到 了 更 多 。 谢 谢 两 所 学 校 的 教 务 人 员 ,谢 谢你们的耐心仔细。 感 谢 王 洪 君 老 师 领 我 进 入 音 系 学 、历 史 语 言 学 的 世 界 ,让 我 有 机 会 领 略 它 们 的 魅 力 。或 许 ,以 后 我 会 忘 记 SP E 是 什 么 、也 没 机 会 再 向 别 人 炫 耀 自 己 听 过 您 讲 的 叠 置 式 音 变 ,但 耳 边 定 会 时 不 时 响 起 “ 山 东 聊 城 ,山 西 平 遥 ”, “ 今 天 的 深 层 ,过 去 的 表 层 ”等 经 典 语 录 。 304 有 那 么 一 两 门 课 ,是 允 许 你 在 课 上 开 怀 大 笑 的 ,那 就 是 林 幼 菁 老 师 的 课 。林 老 师 的 睿 智 和 幽 默 , 让 我 们 快 乐 地 学 习 , 享 受 着 课 上 的每一分钟。谢谢林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帮助。 感 谢 语 言 学 讨 论 班 和 印 欧 语 言 学 小 组 ,大 家 的 发 言 让 我 受 益 颇 丰 。感 谢 子 鹤 师 兄 、静 芬 师 姐 、迎 楹 师 姐 等 师 兄 姐 的 不 吝 赐 教 ,让 头 脑 发 晕 的 我 多 了 些 清 醒 的 时 刻 。感 谢 师 弟 刘 文 、师 妹 琛 莹 在 论 文 开 题 、答 辩 的 过 程 中 对 我 的 帮 助 ,你 们 给 我 们 师 门 带 来 了 无 限 的 欢 乐 。感 谢 语 言 学 教 研 室 的 学 友 们 , 无 论 是 在 找 工 作 的 时 候 ,还 是 在 写 论 文 的 时 候 ,我 们 一 直 相 互 鼓 励 ,互 相 安 慰 ,有 你 们 的 陪 伴 真 好 。 感 谢 我 的 朋 友 们 对 我 的 包 容 。谢 谢 你 们 能 够 从 我 众 多 的 缺 点 和 不足中,发现那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它们会为你们一直闪耀。 最 后 ,感 谢 我 的 家 人 对 我 的 支 持 和 鼓 励 。感 谢 高 成 华 女 士 一 直 以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您是我永远的动力。 305 [...]... 构 拟 和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2 0 1 0 ) 的 构 拟 一 样 , 都 注 意 避 免 构 拟 出 * pt s 类 型 的 复 辅 音 。 由 于 陈 其 光 ( 20 0 1 ) 的 构 拟 所 依 据 的 材 料 和 王 辅 世 、 毛 宗 武 ( 19 9 5 )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1 0 ) 所 用 的 材 料 都 不 相 同 , 因 此 , 我 , 18 们 无 法 将 三 者 放 在 一 起 进 行 系 统 的 对 比 ,只 得 在 上 文 中 将 后 两 者 在 音类归并,音类赋值上的异同之处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当 然 , 我 们 很 难 评 价 王 辅 世 、 毛 宗 武 ( 19 9 5 ) 陈 其 光 ( 20 0 1 ) , 和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来 自 http://image.so.com/v?src=imageonebox&q=中 国 地 图 & c o l o r = w h i t e & f r o m u r l = h t t p % 3 A % 2 F % 2 F w w w o n e g r e e n n e t % 2 F s u c a i % 2 F h t m l % 2 F 2 7 3 16.html#multiple=0&dataindex=39&id=71f180e3f331b12aded351c8f6499c2c&lightbox index=15&itemindex=0。 3 言 祖 先 的 说 法 。 而“ 远 程 构 拟 ”则 有 助 于 我 们 发 现 一 些 时 间 跨 度 较 大 的 音 变 规 律 。 格 里 姆 定 律 ” Gr i m m s ’ La w ) “ 维 尔 纳... Ver ne r ’s La w ) “ 格 拉 斯 曼 定 律 ” Gr a s s m a n n ’s La w ) 等 一 些 著 、 ( 名 音 变 定 律 的 发 现 便 得 益 于 这 种 跨 级 比 较 。由 此 看 出 ,这 是 两 种 并 行 不 悖 的 方 法 ,我 们 可 以 因 语 言 材 料 、研 究 目 的 等 的 不 同 来 做 相 应 的方法选择。 对于苗语而言,相关的历史构拟研究由来已久,其中的代表性 成 果 有 Pu r n e l l , He r b e r t C ( 7 0 ) 张 琨 19 7 2 , 1 97 6 ) 王 辅 世 19 8 8 , 19 , ( , ( 19 9 4 ) 王 辅 世 、 毛 宗 武 ( 19 9 5 ) 陈 其 光 ( 20 0 1 )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 , 6 ( 20... 为构拟的材料,作者并未说明也并未提供样本,让人无法考察。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1 0 ) 与 前 两 者 的 处 理 的 不 同 之 处 , 有 以 下 几点: 首 先 , 相 对 于 王 辅 世 和 毛 宗 武 ( 19 9 5 ) 的 构 拟 , 这 个 构 拟 系 统 较 为 自 然 、符 合 人 类 的 发 音 能 力 和 发 音 特 点 , 比 如 , 王 辅 世 和 毛 宗 武 ( 19 9 5 ) 为 原 始 苗 瑶 语 构 拟 了 * p ʦ 声 母 , 因 为 这 类 声 母 在 有 的 方 言 中 表 现 为 p, 在 有 的 方 言 中 表 现 为 ʦ, 于 是 便 将 这 两 种 表 现 合 并 起 来 作 为 一 个 声 类 , 构 拟 到 原 始 苗 瑶 语 中 ; 但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在 该 书 中 则 将 这 个... 为 *q 类 的 词 则 比 声 母 为 *k 类 的 词 要 多 。 对 此 ,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在 本 书 中 则 给 出 了 一 个 合 理 的 的 解 释 , 认 为 一 些 舌 根 音 在 不 圆 唇 、 非 后 元 音 前 面 会 变 为 小 舌 音 ,即 : *q q *k q k 图表 3 原始苗瑶语声类* q 和* k 的演变 最 后 , 王 辅 世 、 毛 宗 武 ( 19 9 5 ) 将 书 中 所 用 材 料 统 一 构 拟 到 原 始 苗 瑶 语 的 阶 段 ,而 没 有 将 只 在 苗 语 支 语 言 出 现 的 词 项 和 只 在 瑶 语 支 语 言 出 现 的 词 项 做 另 外 的 处 理 。 而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1 0 ) 则 分 别 构 拟 出 了 Pr o t o Hm o n... 9 4 ) , , , 吴 安 其 ( 20 0 2 ) 陈 其 光 ( 20 0 1 )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1 0 ) 都 对 苗 , , 瑶语的构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者的构拟, 依 据 的 材 料 不 同 ,处 理 方 式 不 同 ,因 此 构 拟 出 来 的 形 式 也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中 , 其 光 20 0 1 ) 王 辅 世 19 9 4 ) 王 辅 世 、 宗 武 19 9 5 ) 其 陈 ( , ( , 毛 ( , 对 苗 瑶 语 做 出 了 系 统 的 构 拟 。 不 过 , 王 辅 世 ( 19 9 4 ) 王 辅 世 、 毛 , 宗 武 ( 19 9 5 ) Ra t l i ff , Ma r t h a ( 20 1 0 ) 的 构 拟 , 所 依 据 的 材 料 是 相 , 同。因此,在此我们对他们在构拟上的不同之处进行简单的分析,... 双 筷 子 ” 是 量 词 而 不 是 “ 名 词 , 但 它 却 从 属 于 对 应 规 律 6; 2) 舌 头 ” “ 脊 背 ” “ 闪 电 ” 是 “ 、 、 名 词 , 却 从 属 于 对 应 规 律 5。 那 么 这 些 例 外 可 否 解 释 呢 ? 首 先 ,在 石 门 坎 , “舌 头” 为 a 55 nd l ɦ ai 31 ” “ 脊 背” 为 “ti 55 , ɢɦ au 31 ” “ 闪 电 ” 为 “ so 55 pi 55 l ɦ ai 31 nd ɦ a ɯ 35 ” 其 中 黑 色 加 , , 粗 的 部 分 为 整 个 词 的 词 根 。 这 几 个 词 项 的 特 点 是 都 是 双 音 节 /多 音 节 , 且 词 根 前 面 一 个 音 节 的 声 调 都 为 55 。 为 此 , 我 们 可 以 做 这 样 的 假 设 : 这 些 双 音 节 /多...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 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苗族和贵州省天柱县白市一带的苗族说的“酸汤话” ,便 2 是一种汉语方言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部分苗族说侗语。而 本文中的“苗语”则是指大多数苗族所使用的语言。 苗语的分布范围很广,张琨(1974)曾将苗瑶语的大致分布状况简述为下图: 1 参见百度百科“苗语”词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FzsiGMNKFKSyXWNtF90l6ePPFS-Y-qaxinsTSj-wWNm3qvRX0fv9noRHEDoj Qoj。 2 关于“酸汤话”研究在此不做过多论述,研究概况参见李蕊(2011) 。 1 N 四川 湖南 [苗 ] 云南 W 广东 贵州 E [瑶 ] 广西 越南 寮国 泰国 S 图表 1 苗瑶语分布图 3 该图简洁清楚地反映了苗语分布的大致状况,需要补充的是, 现 今 苗 语 在 美... 源 自 何 大 安 先 生 对 于 张 琨 先 生 ( 1974 ) 演 讲 的 记 录 。 具体争议,参见本文文献综述一章相关内容。 2 图表 2 苗语方言分区图 5 1.2 研 究 概 述 1 2 1 研 究 背 景 对于历史构拟的方法,学界曾发起过一场关于“远程构拟” 和 层 级 构 拟 ” 讨 论 , 关 论 述 有 何 九 盈 20 0 4 ) 马 提 索 夫 Ja m e s “ 的 相 ( , ( A M a t i s o ff ,20 0 6 ) ,孙 宏 开( 20 0 7 ) ,王 洪 君( 20 0 9 ) ,陈 忠 敏( 20 1 0 ) 。 “层级构拟”指的是按照谱系关系由低级到高级一步步地进 行 原 始 语 的 构 拟 。使 用 这 种 方 法 的 前 提 是 有 充 足 的 语 言 材 料 以 表 现 语 言 内 部 各 方 言 间 的 差 异 ;与 之 相... 滇 方 言 罗 泊 河 次 方 言( 本 6 次方言不分土语) 简称野鸡坡; , 贵 州 黄 平 县 重 兴 乡 枫 香 寨 ,属 于 川 黔 滇 方 言 重 安 江 次 方 言( 本 次方言不分土语) 简称枫香。 , 2 王 辅 世( 19 9 4 )用 这 60 8 条 词 项 材 料 进 行 了 原 始 苗 语 的 构 拟 。 王 辅 世 、 毛 宗 武 ( 19 9 5 ) Ma r t h a , Ra t l i ff ( 20 1 0 ) 也 选 用 了 这 部 分 、 材 料 ,用 于 原 始 苗 瑶 语 的 构 拟 。 而 本 文 将 继 续 采 用 这 份 材 料 , 这 便 于比较构拟的结果。 如 上 所 述 ,进 行 层 级 构 拟 , 最 重 要 的 就 是 有 充 分 的 材 料 。王 辅 世 ( 19 9 4 ) 中 的 苗 语 川 黔 滇 方 言 的 材 料 . i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陈卓娅 CHEN ZHUOYA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PEKING UNIVERSITY 2014 ii 苗语川黔滇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演变 x ABSTRACT The corpus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608 lexical items listed by Wang Fushi (1994). Based on the corpus,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arly. phonological systems,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Hmongic Languages is proposed. Keywords: West Hmongic Languages; Historical comparison; Pervasive sound correspondence; Reconstruction;

Ngày đăng: 16/09/2015, 12:42

TỪ KHÓA LIÊN QUAN